端午赛龙舟作文:有关端午节粽子的民间传说【端午节精品作文】
- 格式:docx
- 大小:36.85 KB
- 文档页数:2
端午龙舟的作文(9篇)端午龙舟的作文篇1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在我国南方十分流行,它最早当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龙神的一种祭祀活动,其起源有可能始于原始社会末期。
赛龙舟是中国民间传统水上体育娱乐项目,已流传两千多年,多是在喜庆节日举行,是多人集体划桨竞赛。
史书记载,赛龙舟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兴起的。
由此可见,赛龙舟不仅是一种体育娱乐活动,更体现出人们心中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龙舟船的大小因地而异。
比赛是在规定距离内,同时起航,以到达终点先后决定名次。
我国各族的龙舟赛略有不同。
汉族多在每年“端午节”举行,船长一般为20—30米,每艘船上约30名水手。
龙舟一词,最早见于先秦古书《穆天子传·卷五》:“天子乘鸟舟、龙舟浮于大沼。
”预《九歌·湘君》中“驾飞龙今北征,邅吾道兮洞庭”,“石濑浅浅,飞龙兮翩翩”,学者们也认为“飞龙”即龙舟。
《湘君》即描写湘人驭驾龙舟,将玉佩沉入江中(与抛踪子入江相仿)悼念某位历史人物之诗。
这即与“魂舟”暗合,与楚国《人物御龙帛画》之像暗合,可互为印证。
《荆楚岁时记》载:“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
……是日,竞渡,竞采杂药。
”此后,历代诗赋、笔记、志书等记载竞渡就数不胜数了。
龙舟,与普通船只不太相同,大小不一,桡手人数不一。
如广州黄埔、郊区一带龙船,长33米,路上有loo人,桡手约80人。
南宁龙舟长20多米,每船约五六十人。
湖南汨罗县龙舟则长16—22米,挠手24—48人。
福建福州龙舟长18米,挠手32人。
龙船一般是狭长、细窄,船头饰龙头,船尾饰龙尾。
龙头的颜色有红、黑、灰等色,均与龙灯之头相似,姿态不一。
一般以木雕成,加以彩绘(也有用纸扎、纱扎的.)。
龙尾多用整木雕,上刻鳞甲。
除龙头龙尾外,龙舟上还有锣鼓、旗帜或船体绘画等装饰。
如广东顺德龙舟上饰以龙牌、龙头龙尾旗、帅旗,上绣对联、花草等,还有绣满龙风、八仙等图案的罗伞。
一般龙舟没有这么多的装饰,多饰以各色三角旗、挂彩等。
端午节赛龙舟作文(优秀10篇)端午节赛龙舟作文篇一繁忙的生活,紧张的学习令人喘不过气来。
这假期的来临,才令我们的心灵有一下小憩,重新活跃起来。
五月五,端午节,赛龙舟,吃棕子。
这无疑是一个欢乐的节日,我们三五成群,顶着烈日,来到了韩江堤上,因为那里有热闹的赛龙舟。
在那里,民俗风气和桨手们的激情吸引着观众。
瞧,观众们欢呼声覆盖着全场,桨手们的吆喝声也雄浑有力,大鼓响起,震耳发聩,他们期待着大赛的到来,让自己能大展身手。
不知谁喝了一声,龙舟有序地排列起来,桨手们都在沉默中酝酿力量,欲在赛季中爆发!龙舟栩栩如生,仿佛是大江中蛟龙即将决战,龙眼炯炯有神地巡视一切。
又有人喝了一声,鼓响了,桨动了,桨手们一声声有节奏的吆喝震天撼地,他们划动手桨,汗出浃背,有序配合。
时而这条独占鳌头,时而那条后发制人,他们你追我赶,向终点飞去。
一阵欢呼,红龙赢了!对手相互祝福,在这欢喜的日子里,没有扫兴的气氛。
呀,在摆脱压力中体会乡间民意,多么惬意!端午节赛龙舟作文篇二“咚咚咚!锵锵锵!呼啊呼啊!”你一定认为这是在拆什么东西吧。
我告诉你:“NO!这是我们在参加端午节赛龙舟活动。
”什么?你不信?那我就带你去看看吧!我们比赛地点在福州长乐市三溪村,传说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是为了纪念战国时代楚国诗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这天投汨罗江自尽殉国。
由于三溪村端午节赛龙舟比赛历史悠久,比赛还没开始,岸边就已经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了。
我看到这情形,一下子血液沸腾、激动万分,也忽然紧张起来:这是怎样比赛啊,这么多人这么早就赶来看了?快快开始吧!放眼溪里,已有几艘龙舟开始练习了:有在练习加速;有在练习控制方向;有在练习整齐划一节奏,还有在练习怎样增加士气。
比赛马上开始了,我们一家三口也穿上救生衣参加了赛龙舟比赛,我们登上了“祥龙号”,哈,我好激动啊——我竟然也能成为一名龙舟赛手,多么光荣啊!我暗暗告诉自己:一定要好好发挥!我们桨开始跟着手转了起来。
哗啦啦!啪!溅起水花仿佛雨点般落到船上“安家”。
端午节赛龙舟的作文(精选10篇)端午节赛龙舟的作文1赛龙舟是中华民族端午节的传统活动,这个活动的起因是为纪念我国古代时的伟大诗人屈原而设立的。
今年的五月初五端午节,我有幸和爸爸观看了一次赛龙舟。
尽管当时是早上7点钟,岸上已经是人山人海,挤得水泄不通。
比赛还没开始,两岸已经是掌声雷动,吆喝震天。
爸爸拉着我左冲右突、前推后挤,我好不容易才挤进人群中,站在这人群中,我真有一种唐僧师徒步入火焰山的感觉。
一条条精美的龙舟停泊在江边,龙船狭长、细窄,一个个龙头非常漂亮,栩栩如生,龙尾也像蟒蛇的尾巴和狮子的尾巴熔合在一起。
从远处看,就像几条蛟龙在水面上整装待发。
每一条船上赛手的衣服样式整齐、颜色鲜艳,只是颜色不同,有的红色,有的黄色,有的蓝色……真是绚丽多彩,好看极了。
赛龙舟开始了,每只龙舟都像一支离弦的箭,一个劲的向前冲,每只龙舟的速度都不分上下:一会儿红色1号领先,不一会儿蓝色8号又追上了。
突然,划船手好像力气大增,每一只龙舟的速度更快了。
这时,击鼓手开始鸣鼓了,划船手顿时很有节奏的跟着喊起:“咚!咚!咚咚咚!嗬!嗬!嗬嗬嗬。
”天公也好像来助威,开始下起了毛毛细雨。
真是鼓声!人声!助威声!龙舟的速度越来越快,仿佛龙群在江水中急速飞腾。
渐渐的,渐渐的。
1号,5号9号构成了领先集团。
100米!50米!20米终点越来越近,只见5号的力量一发不可收拾的爆发了!把后面的两条龙舟远远地甩在后面,然后冲线了!通过这次赛龙舟比赛,让我明白只有团结合作、坚持不懈,永不放弃才会取得胜利!端午节赛龙舟的作文2每年农历五月初第五是端午节,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有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
这天,我们全家就来到江边观看一年一度的龙舟比赛。
两岸人潮涌动,里三层外三层被围得水泄不通。
人人手上都拿着红旗,各各脸上都洋溢着兴奋的笑容,我好不容易从人群中挤了进去。
只见江边停着三条龙舟,分别是红色、黄色和蓝色。
龙头栩栩如生,龙尾直指天空。
船身刻着精美的图案,上面摆了一架大鼓,显得特别有气势。
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作文端午节端午节端午节来源于屈原的故事:爱国诗人屈原提出了一个能够富国强民的好主意,但由于当时社会的腐败他的策略不但没有被国王采纳,反而被攻击排挤最后逐出都城,流落汉北。
屈原生性耿直,不愿委曲求全,看破红尘,跳进了汨罗河以死捍卫正义。
当地的渔夫知道此事后非常痛心,划着小船把竹筒里的米撒向汨罗河喂鱼以保全屈原的尸首。
后来,大家把竹筒盛米改为包粽子,把划小船改为赛龙舟,逐渐形成一种仪式。
以后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人们吃粽子,划龙舟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我们全家人都非常敬佩屈原的人品和才智。
因此,我们家每年都很重视端午节,一定要包粽子以此纪念屈原。
端午节的习俗是吃粽子,赛龙舟。
粽子分两种形状:一种是牛头粽,一种是尖尾粽。
妈妈是我们家包粽子的能手。
每年端午节的时候,我们全家都能吃到可口的粽子。
妈妈常说:“用芦苇的叶包的粽子最香。
”所以,每年端午节妈妈都用芦苇叶来包粽子。
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准备工作:把芦苇叶子放在温水里泡一泡,把准备好的糯米和枣,花生分别洗完后伴在一起。
等芦苇叶子凉了以后,她就开始包粽子了。
她先取三片叶子,将这三片叶子卷成一个圆锥体,然后先放一粒枣,接着在里面放上糯米,花生,中间再夹几片枣肉,包好后再将草绳捆绑好大功告成了。
妈妈包的粽子又大又结实,像一个个包袱,又像一个个秤砣。
妈妈把它们放在高压锅里蒸三十分钟后,再泡在汤水里一个小时左右使其入味,然后就可以吃了!妈妈包的粽子香味扑鼻,让我直流口水,有时一口气竟能吃上好几个然后腆着大肚子那憨态惹人笑。
过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要赛龙舟哟!我最喜欢看赛龙舟了,几十个水手都握着船桨动作协调、齐心协力地奋力向前划着。
擂鼓的水手士气高昂,用力地敲着鼓,“加油,加油!”场外的拉拉队,发出雷鸣般的呐喊声、助威声此起彼落,使水手们更加鼓足了干劲,勇往直前……每年赛龙舟的场面都非常壮观。
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不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而且传承着中国的传统文化。
端午节的粽子飘香龙舟赛端午节,又称为龙舟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民俗活动。
以下是一篇关于端午节粽子飘香和龙舟赛的作文。
---**端午节的粽子飘香与龙舟赛**端午节,一个充满传统气息的节日,它不仅仅是纪念屈原的日子,更是一个家庭团聚、共享美食的时刻。
每年的这个时候,空气中总是弥漫着粽子的香气,让人不禁想起家的味道。
粽子,作为端午节的标志性食物,它的制作材料和方式多种多样。
糯米是粽子的主要成分,根据不同地区的习俗,人们还会加入红枣、豆沙、咸蛋黄、腊肉等不同的馅料。
粽子的包裹材料通常是竹叶或荷叶,它们不仅为粽子增添了独特的香气,还象征着清洁和纯净。
在端午节的早晨,家家户户都会忙碌起来,准备制作粽子。
孩子们围坐在长辈身边,学习如何将糯米和馅料包裹在粽叶中,然后小心翼翼地用细绳捆扎。
这个过程不仅是一种技艺的传承,更是一种文化的传递。
除了粽子,端午节还有一项重要的活动——龙舟赛。
在这一天,江河湖泊上会举行盛大的龙舟比赛。
龙舟,这种古老的船只,以其独特的造型和色彩,成为节日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参赛的队伍身着统一的服装,手持桨板,伴随着鼓点的节奏,齐心协力地划动龙舟,展现出团结协作的精神。
龙舟赛不仅是一场体育竞技,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团结和勇敢,激励着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够勇往直前,不断进取。
端午节,是一个充满情感和文化的节日。
无论是粽子的飘香,还是龙舟赛的激烈,都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精神风貌。
在这个节日里,我们不仅享受美食,更在传承和弘扬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这篇作文通过描述端午节的粽子制作和龙舟赛,展现了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和民俗特色,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端午节粽子赛龙舟作文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一个非常热闹的节日。
在这一天,人们吃粽子,赛龙舟,庆祝这个节日。
今天我就来为大家讲述一下端午节的粽子赛龙舟。
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食品,它是用糯米、糖、肉、豆沙等多种原料包成的一种食品。
在端午节这天,人们通常会家家户户包粽子,一家人一起品尝这道美食。
而在粽子之外,赛龙舟也是端午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赛龙舟是一项古老的传统运动,它源于中国南方的水乡地带,是一种划龙舟比赛的传统运动。
赛龙舟主要表现的是人们对伟大民族英雄屈原的纪念和爱戴。
在比赛中,每个队伍都要选出一名舵手,他负责指挥方向,其他的队员则需全力划桨,保持节奏,以最快的速度划到终点。
在粽子赛龙舟的比赛中,各个队伍通常会穿上统一的服装,并且会在船上印上对方队伍的图案,以便于大家分辨较量。
比赛过程中,观众们会在两边的岸上为各队加油助威,使整个比赛的气氛更加热烈和激动人心。
粽子赛龙舟是端午节最有代表性的活动之一,它不仅展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也让人们重拾传统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美好。
在未来的端午节,我也将会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一同庆祝这个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传统节日。
【五年级】关于端午节作文300字端午节端午节又称“龙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
它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日举行。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也是航海家对水神的祭祀。
这个节日有很多有趣的习俗。
首先,人们会在端午节的时候吃粽子。
粽子是一种用糯米和其他食材制成的包裹着肉或其他馅料的美食。
据说,粽子在屈原葬礼时起了作用,使他的葬礼变得温暖。
所以,人们在端午节时吃粽子也是为了纪念他。
其次,人们也会赛龙舟。
龙舟是一种长长的、窄窄的船,它可以容纳多名划手一起划行。
在龙舟比赛中,两条船手持桨划动龙舟,争夺优先顺序。
最终,第一只到达终点的龙舟将获胜。
除此之外,人们还会挂艾草和蒲公英,在房间里和门口制作菖蒲和艾草束,赛龙舟,放五色丝线等等。
端午节的习俗非常丰富有趣,它不仅能够让人们体验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能够让家人和朋友们一起欢度这个节日。
端午节中文 1000字: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端午节”。
长久以来,端午节一直是中华民族最具有文化特色的节日之一。
端午节有很多文化内涵,也有很多有趣的习俗。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人们都会表达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起源于战国时期,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他是楚国的忠臣,致力于维护国家繁荣。
但是,他却遭到了国王的不信任和流放。
最终,他决定跳进江中自尽。
在他的死亡后,人们以赛龙舟、吃粽子和挂菖蒲、艾草来纪念他。
现在,端午节已经成为了一种民间传统。
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会做好各种食品来庆祝这个节日。
最著名的当然是粽子。
粽子是用糯米包裹肉或红枣的美味食品,也代表了人们对屈原的怀念。
除了粽子,还有很多其他美食如鲜蛋、五彩糕点等等。
人们也会在端午节期间结伴到户外野餐,以此来享受这个节日。
除了吃粽子,赛龙舟也是端午节的重要活动之一。
赛龙舟起源于屈原时代,是人们纪念他的方式之一。
在现代,龙舟竞赛已经成为了一项专业性的运动。
但是,在传统习俗中,龙舟比赛还保持着浓厚的民间色彩。
关于端午节赛龙舟的作文5篇赛龙舟,是家乡端午节的主要习俗。
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去。
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亭湖时不见踪迹。
之后每年五月初五划龙舟以纪念。
下面是精心精选的关于端午节赛龙舟的作文,,希望喜欢。
在端午节里,必然是少不了吃粽子和赛龙舟了。
端午的这天上午,我们一家人坐在一起包粽子,午饭我们就吃粽子。
吃过粽子,才十二点,我们全家就出发去看赛龙舟了。
我们本想早点去占个好位子,没想到已经来满了人,把这条几里长的湖围了个水泄不通。
这时,比赛还没开始,我们全家在茫茫人海中挤了半个多小时也没挤进去。
人来得越来越多了,想要挤进去也越来越难了。
有些人挤不进去,索性跑到人家房顶上去看。
我们随后也跑到房顶上去。
一点多,比赛就要开始了,赛场边上挤满了无数的男女老少。
鳞次栉比的房屋顶上也挤满了人。
就连不远的小山坡上也挤满了人。
在这人的海洋中,我看到了人们那不肯退让,即使再小的缝隙我也要挤进去的心;那不肯屈服,不肯退让的精神。
看着这人的海洋,我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多壮观的场面啊。
”比赛开始了。
先是男子预赛。
双方队员准备好,裁判员一声令下,双方立刻划起来。
比赛进行地非常剧烈,湖中的水被船桨拍得满天飞,还有啦啦队在湖边助兴,鼓号队打起鼓吹起号。
人们在岸边呐喊。
在这震耳欲聋的人声中,我隐约听见人们在喊;“龙马队,加油。
”这时,龙舟已快到岸了,双方队员还是各不相让。
突然间,“龙马队”一个箭步冲了上去,超过了另一艘龙舟。
“龙马队”果然不负大家重托,在预赛中得了个冠军。
接着进行的是女子预赛。
正当比赛进行地非常剧烈时,天空中下起了倾盆大雨。
这大雨似乎是老天赐给队员们的考验。
但队员们还是毫不示弱,反而速度更加快了。
雨越来越大,人们纷纷打起雨伞,五颜六色的伞聚集成了海洋,红的,黑的,绿的,花的……给节日增添了不少喜庆的气氛。
雨丝毫没有要减弱的意思,反而越下越大了,比赛也进行得越加剧烈,这大雨没有给人们带来任何阻挡,没有一个人看见大雨返身回家的。
端午节赛龙舟作文(精选26篇)“咚咚咚咚锵!”咦,这是什么声音?我揉揉眼睛,一骨碌从床上爬了起来。
只见爸爸正在门口挂艾草,妈妈呢,则在煮粽子。
哦,对了对了,我一拍脑袋—今天可是端午节呀!我洗漱完毕后便开始吃起妈妈亲手包的粽子来。
嗯,那味道可真是又香又糯,太美味了!其实,端午节吃粽子也是有来源的。
传说,这是为了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
屈原投江自尽后,人们为了不让江里的鱼吃屈原的身体,特地包了粽子投入江中喂鱼。
到了后来也就慢慢演变成了吃粽子。
而赛龙舟则是因为屈原自尽后,老百姓划船去找他的尸体,可是并没有找到,演变到后来就变成了赛龙舟。
转眼间到了下午,我们一家来到了江边,观看赛龙舟。
“咚咚咚咚锵!”江边想起了锣鼓声。
瞧,远处划来了几只龙舟。
“一二一,一二一!”壮汉们头戴红金,手拿船桨,奋力地向前划着。
一只船眼看就要划到头,争到第一了,我心里暗暗想着:快快快,加油啊!快,马上就要第一了!只听到“哗”的一声船竟然翻了!我的心里立刻揪了起来:这可怎么办呐?!只见另外几只船看到他们的船翻了,便纷纷停下划龙船,朝落水人员划去,救生船也划了过来,纷纷救起了落水人员。
周边观看的人群不由得纷纷对他们竖起大拇指。
这让我想起了一句话:“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没过多久,一只花里胡哨的船出现了在我们的眼前,原来里面都坐着一群老爷爷们,他们慢慢地划着船,给人带来轻松的快乐感觉。
刚才的紧张气氛一扫而空,我们都跟着船沿江而行,为他们鼓掌加油!鞭炮声渐渐地散去,赛龙舟结束了,河面渐渐地平息下来,我的心中却还在想着那场充满了友谊而有趣的赛龙舟!“五月五,是端阳。
门插艾,香满堂。
吃粽子,撒白糖。
龙舟下水喜洋洋。
”听到这首儿歌,你一定知道是端午节来了。
这一天是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的门上都会挂上菖蒲、艾草,据说可以辟邪消灾。
各家各户自然也少不了包粽子。
其中,最令我激动和向往的就是——赛龙舟!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了。
写划龙舟和粽子的作文三百字左右
阳光洒在江面上,波光粼粼的,看着就让人兴奋!那些龙舟像
一条条猛龙,破浪前行,鼓声震得耳朵都快聋了,船上的人们用劲
划桨,汗水跟江水都分不清了。
岸上的观众嗓子都喊哑了,他们都
在为这些勇士们加油!
说到端午,怎能不提粽子呢?那绿油油的粽叶包着的,可是咱
家的味道!一蒸开,整个屋子都弥漫着香味。
轻轻一剥,糯米和馅
料的味道就混在一起,香得让人忍不住多吃几口。
江风一吹,龙舟就划出了一道道漂亮的弧线,好像在跟我们讲
那些古老的故事。
而手里的粽子,不仅仅是吃的,更是对家的思念,对传统的坚守。
端午嘛,就是得有个节日的氛围,对传统文化的热
爱和尊重,都在这粽子和龙舟里了!。
端午赛龙舟作文:有关端午节粽子的
民间传说
另有民间传说:包粽子其实是暗示屈原是被绑着扔到水里害死的,并
不是自杀的。
食品沿革
春秋时期:用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
烤熟称“筒粽”。
东汉末年:草木灰水浸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就成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
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米外,
还添加中药材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南北朝:出现杂粽。
品种增多,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裹成的粽子还用作
交往的礼品。
唐代:粽子用米已“白莹如玉”,粽的形状出现锥形、菱形。
日
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
宋代:有“以艾叶浸米裹之”的“艾香粽”,还有“蜜饯粽”,
见苏东坡“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名。
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
元代:粽子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突破菰叶的季节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