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设计复习资料
- 格式:docx
- 大小:94.92 KB
- 文档页数:15
第四章联合组织1.条格组织(1)构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织并列配置(左右、上下)或成格型间跳或纵横条联合。
条格组织外观效应形成原理:由于组织不同,织物表面对光线的反射不同,从而使织物表面呈现清晰的条格效应。
因此,为使效应明显,关键在于两种组织配置得当。
(2)条格组织分类:条纹组织(纵条纹和横条纹)、格组织(方格组织和格子组织)(3)设计要点①基础组织选择恰当(经面—纬面、平纹—斜纹、缎纹并列等)②两条纹的分界处界限分明:分界处两经纱经纬组织点配置一般采用“底片翻转法”在两条纹间添加一根另一组织或另一颜色的纱线,但不可因此而增加综页数。
如:2/2 与5/2经缎并列,加一根2/2经重平组织的纱线③各条子经纱的织缩率尽量接近交错次数和纱线粗细不能相差太大,否则会给织造造成困难(这时需采用双轴制织)。
为了省去采用两轴的麻烦,一般有下列办法:1、调整经纱密度(即组织紧的穿入数小,组织松的穿入数大) 如平纹 + 缎纹 2入 4入 2、变化织前准备工序中经纱张力(即组织松的张力大组织紧的张力小)2、方格组织(Square Weave)织物外观呈现方格效应,选用经面或纬面组织为基础组织,沿着经向和纬向间隔配置而获得格形,所表现方格大小可相等,也可不等.构成:利用经面和纬面两种组织沿经向和纬向成格形间跳配置而成特点:处于对角位置的两部分配置相同的组织设计要求: 经纱交织次数不宜相差太大;界限分明:相邻两格子交换处的组织点相反;组织连续:沿对角线排列的方格组织其起始点相同,保持组织连续,花纹清晰。
组织图绘作:填绘组织,采用底片翻转法,首先画出基础组织,然后分别以经向和纬向为轴进行翻转而成.组织起始点的选择?3、格子组织(check weave)构成:由纵条纹组织和横条纹组织联合组织安排:①地组织(即大面积出现的组织)——尽量选择简单组织,如平纹②纵条组织—-使用较多的是四枚经面破斜纹或六枚经面破斜纹、五枚经面缎纹③横条组织—-与纵条相对应的纬面组织设计要点①纵条盖横条,即纵条是连续的②纵、横交错的地方用重纬缎.因为在横条交错的地方纬密大于别处,故经浮长相应缩短,使纵条在外观上出现断痕,使用重纬缎后可使经浮长增加,接近于其他地方的浮长。
针织产品设计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 双罗纹组织:由两个罗纹组织彼此复合而成,即在一个罗纹组织线圈纵行之间配置了另一个罗纹组织的线圈纵行。
2. 衬纬经编组织:在线圈主干和延展线之间,周期地衬入一根或几根纬向纱线所形成的经编组织。
3.集圈组织:在针织物的某些线圈上,除套有一个封闭的旧线圈外,还有一个或几个悬弧的花色组织,其结构单元由线圈与悬弧组成。
4.添纱组织:在针织物上的全部线圈或部分线圈由一根基本纱线和一根或者几根附加纱线形成的一种组织。
5.纱罗组织:在纬编基本组织的基础上,按照花纹要求将某些针上的针编弧进行转移,即从某一纵行转移到另一纵行。
6.垫纱运动图:将导纱针在织针前后和左右移动的垫纱规律用简单的线条表示的工艺图。
7.送经量:编织480个横列需要送出的经纱长度。
8.经编间隔织物:在双针床拉舍尔经编机上生产的,织物的两个表面之间由间隔单丝或纱线连接而成的一种三维立体经编织物。
二.填空题1.针织产品的应用领域:服用,产业用,装饰用。
2.纬编组织表示方法:线圈结构图,意匠图,编织图,三角排列图。
经编组织的表示方法:线圈结构图,垫纱运动图,垫纱数码法。
3.三角类型:成圈三角,集圈三角,浮线三角。
4.毛衫衣片成形的步骤:括罗纹,起口,(空转),翻针,放针,收针,落片。
5.双面提花组织分类:完全提花组织和不完全提花组织。
胖花组织:单胖组织和双胖组织。
衬纬组织分为局部衬纬和全幅衬纬经编线圈分为开口线圈,闭口线圈。
取向经编织物分类:单轴向经编织物,双轴向经编织物,多轴向经编织物。
6.单向弹力织物氨纶作衬纬在拉舍尔经编机上编织。
双向弹力织物氨纶作成圈在特里科经编机上编织。
7.双针床单梳在一个针床的一个针上和另一针床的两个针上垫纱,形成织物。
三.简答题1.罗纹组织与双罗纹组织的异同点。
相同点:A.均为双面纬编机器上生产的双面纬编织物。
B.均按逆编织方向脱散;C.基本上没有卷边现象。
不同点:A.罗纹组织以路编织一个横列,针槽相错。
1.极限氧指数:试样在氧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中,维持完全燃烧状态所需的最低氧气体积分数。
用来表示燃烧难易程度,LOI越大,越难燃烧。
2.二维对比光泽度:在入射光线与试样法线组成的入射面上,正反射发光强度与漫反射发光强度的比值3.丝光处理:指棉、麻织物在一定张力下用浓碱溶液处理,并在有张力条件下洗去浓碱溶液的加工过程。
4.起毛:织物的起毛是指织物在穿着使用过程中,受到弯曲、拉伸和各种外界摩擦的作用,当摩擦力大于纤维强力或纤维之间摩擦力或抱合力时,在织物表面或接近织物表面的地方的纤维末端由于摩擦滑动而变得松散,纤维末端很容易就被拉出形成圈环或绒毛,这些绒毛露在织物表面,使布面失去光泽,称为“起毛”。
5.织物褶皱性:织物被搓揉挤压时发生塑性弯曲变形而形成折皱的性能,称为褶皱性。
1.简述影响纺织品拉伸性能的因素。
1)纤维原料:纤维品种不同,织物的拉伸断裂性能也不相同。
相同品种的纤维,当性状稍有差异时,织物的拉伸断裂性能也会相应变化。
2)纱线的影响:1)线密度:当织物组织和密度相同时,用线密度大的纱线织造的织物,其强度更高。
2)捻向:经纬纱捻向相同时,织物强度高;经纬纱捻向相反时,不能有效提高织物强度。
3)捻度:临界捻度以下较多时,捻度增加,织物强度增加;接近临界捻度时,织物强度随捻度增加而明显下降。
4)转杯纱织物比环锭纱织物具有较低的强度。
3)织物密度:1)机织物:若经密不变仅纬密增加,则织物纬向强度↑,而经向强度↓;若纬密不变仅经密增加,则织物经向强度↑,纬向强度也有增加趋势。
2)针织物:线圈长度越长,纵、横密度下降,纱线间接触点减少,纱线间摩擦阻力下降,断裂强度下降。
4)织物组织:机织物的三原组织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平纹织物的断裂伸长率大于斜纹,而斜纹又大于缎纹。
2.简述纱线结构、性能对织物保暖性能的影响情况。
纱线的结构特征与服装的保暖性有一定关系,因为纱线的结构决定了纤维间能否形成静止的空气层。
纱线结构蓬松,织物中的空隙较多,形成空气层,无风时,静止空气较多,保暖性较好;而有风时,空气能顺利通过纱线之间,所以凉爽性较好。
第一章 1、什么是纺织品设计、仿制设计?(P1) 答:纺织品设计是指根据市场所需、产品用途或合同的具体要求,从纺织原料选择开始,到纺纱、织造、印染、整理的全过程设计,一般包括花型设计、生产工艺设计两部分。 2、纺织品花型设计包括哪些内容?(P1) 答:主要包括图案、色彩等设计 3、纺织品工艺设计包括哪些内容?(P1) 答:主要包括产品风格设计、原料设计、纱线设计、织物结构设计、生产工艺流程 设计、主要工艺参数及技术要点决定等。 4、简述一个完整的(广义的)纺织产品设计应包含的内容。(P6) 答: (1)产品构思和风格设计 (2)花型设计(3)纤维原料的选择和纱线的设计 (4)织物结构设计(5)纺织染工艺设计(6)纺织工艺计算(7)产品试织 5、纺织品设计原则和依据是什么?(P1) 答: (1)符合市场需求(2)定位准确(3)能创造良好经济效益 (4)兼顾经济实用和风格性能(5)创新与规范相结合6)设计、生产与销售相结合 6、纺织品设计方法有哪三种?(P2-P3) 答: (1)仿制设计 (2)改进设计 (3) 创新设计 7、简述仿制设计设计步骤。(P2) 答:(1)来样分析 织物风格分析 技术规格分析 花纹组织分析 (2)确定产品规格,进行生产工艺设计(3)小样和先锋试样的试织(4)正式投产 8、简述纺织品来样分析的内容。(P2) 答:正确的来样分析可以获得必要的设计资料,对制定产品的规格和纺织染工艺均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分析过程要认真仔细。来样分析包括的内容: (1) 织物风格分析 (2)技术规格分析 (3)花纹组织分析 9、简述纺织品改进设计的主要内容。(P2-P3) 答:改进设计是对现有产品的一些不足进行改进,可以是改进外观风格和手感,改进织物的某项或几项性能,也可以是降低产品的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等。改进产品的方法有许多种,常用的有以下几类:(1)经、纬密度的改变 (2)经纬纱捻向、捻度及线密度的改变 (3)原料的改变和搭配 (4)组织与花纹图案的配合 10、试述纺织品改进设计的步骤。(P3) 答:(1)对原产品进行认真的分析 (2)研究采用的改进措施 (3)从实际的生产条件出发,既要保证改进后织物的性能,又要兼顾生产的可能性和产品质量,确定新织物的技术规格,完成产品的设计工作 (4)先锋试织(5)正式投产 11、简述纺织品创新设计的途径。(P4-P5) 答:(1)原材料途径 (2)加工技术途径 (3)功能性途径 12、试述通过原材料途径进行纺织品创新设计的具体方法。(P4) 答:(1)合理利用传统纺织原料 (2)对普通材料及其织物进行改性处理 (3)采用各种新型纤维 13、试举例说明通过加工技术途径进行纺织品创新设计的具体方法。(P5) 答:(1)化纤生产技术 (2)纺纱技术 (3)织造技术 (4)加工方式 (5)后整理技术 (6)高新技术 14、纺织品创新设计的全过程包括哪些环节? 答:1)市场信息的采集;2)织物设计方案的战略决策; 3)织物设计构思 4)规格及工艺研究设计 5)试织生产 6)产品鉴定 7)售后服务 15、织物设计构思包括哪些内容? 答:经营部门提供的用户需求,经营部门提供的有关信息, 技术部门收集的有关的技术信息和新产品的发展信息
纺织专业复习题纺织材料学1. 棉纤维按长度和细度划分主要有哪两种?加工精梳棉纱一般选用哪种棉纤维?答:棉纤维按长度和细度划分主要有长绒棉和细绒棉。
加工精梳棉纱一般选用长绒棉。
2. 棉花按轧棉方式分为哪几类?答:锯齿棉和皮辊棉。
答:锯齿棉和皮辊棉。
3. 正常成熟的棉纤维纵向、横截面的形态特征是怎样的?答:纵向天然转曲,截面腰圆形,有中腔。
4. 请写出棉织物的基本特性。
答:弹性差,不挺括,易起皱,手感较柔软,保暖性好,吸湿透气,穿着舒适,不易产生静电,棉纤维耐碱不耐酸,易霉。
电,棉纤维耐碱不耐酸,易霉。
5. 常见的天然纤维素纤维主要有哪两种?答:棉和麻。
答:棉和麻。
6. 常见的天然蛋白质纤维主要有哪两种?答:羊毛和蚕丝。
答:羊毛和蚕丝。
7. 什么是特克斯?请比较14tex 与32tex 棉纱的细度。
答:特克斯:1000m 长的纤维或纱线的公定重量克数。
14tex 比32tex 棉纱要细。
棉纱要细。
8. 纤维按长短可分为哪两类?每类纤维有什么应用?答:纤维按长短可分为长丝和短纤维。
长丝可用于丝织物,短纤维可用于纯纺、混纺的棉型织物或毛型织物。
织物或毛型织物。
9. 什么是纤度?单位是什么?数值越大表示材料细度如何?答:纤度:9000m 长的纤维或纱线的公定重量克数。
单位:旦尼尔,简称“旦”。
数值越大表示材料越粗。
表示材料越粗。
10. 什么是公制支数?数值越大表示材料细度如何?答:公制支数:在公定回潮率情况下,每克重的纤维或纱线所具有的长度米数。
数值越大表示材料越细。
示材料越细。
11. 什么是英制支数?数值越大表示材料细度如何?答:英制支数:在英制公定回潮率情况下,每磅重的纤维或纱线所具有的长度码数是840的倍数。
数值越大表示材料越细。
倍数。
数值越大表示材料越细。
12. 请写出纱线线密度的测试方法。
答:答:(1)(1)(1)用缕纱测长仪摇取一定长度用缕纱测长仪摇取一定长度L(m)L(m)的棉纱;的棉纱;的棉纱;25.请说明麻类织物的基本特征。
一、填空题1棉纺类本色纱主要评级指标(1)条干均匀度黑板条干均匀度10块板比例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2)单纱断裂强度(3)单纱断裂强力变异系数(4)百米重量偏差(5)百米重量变异系数(6)1g内棉结粒数(7)1g内棉结杂质总粒数(8)实际捻系数(9)10万米纱疵数(用于评价优等纱)2表示纱线粗细不匀的常用指标(1)平均差系数(H或U)(2)均方差系数(条干CV值)(3)极差系数η(萨式条干不匀率)3五种常见疵点形式的机械波(1)正弦波、(2)三角形波、(3)锯齿形波、(4)双向脉冲波、(5)单向脉冲波4纱线粗细不匀的分类2.1按所测片段长度不同分类短片段粗细不匀中片段粗细不匀长片段粗细不匀2.2 按取样范围和方法分类内不匀率外不匀率总不匀率2.3 按产生原因分类随机不匀率(包括理想纱条的随机不匀率和实际纱条随机不匀率)附加不匀率(包括机械波和牵伸波附加不匀率)偶发不匀率5纱线粗细不匀的结构(1)随机不匀率(2)因纤维集结和工艺设备不完善造成的不匀率(3)牵伸波造成的不匀率(4)机械波周期性不匀率6控制棉结的重要工序梳棉7纱条牵伸与并合方式的选择先牵伸后并合,对于纱条的牵伸与并合,纱条的并合作用在进行牵伸以后进行比较合适,可以得到长片段较均匀的纱条。
对于短片段不匀率来说,采用先牵伸后并合的方式也是比较有利的。
8变异-长度曲线的特征(1)可获得成纱生产过程中的全貌(2)可很容易从变异-长度曲线上直接比较两种不同纺纱工艺效果(3)对分析纱线不匀的长、短片段之间的关系以及分析前后纺工序之间的关系更为合适9纱条不匀的检查方法测长称重法(切断称重法)、目光检验法、仪器测定法(Y311型条粗条干均匀度试验仪、乌斯特均匀度测试仪)10细纱后区牵伸倍数与粗纱捻系数的选择关系(1)细纱后牵伸区采用第一类牵伸工艺时,可适当增加粗纱捻系数。
(2)细纱后牵伸区采用第二类牵伸工艺时,要采用较小的粗纱捻系数和较紧隔距,避免捻回重分布引起的引导力增加和控制力下降而导致的浮游纤维提前变速、恶化条干的问题。
纺织材料学复习资料纤维的物理性能(吸湿性、拉伸力学性能、耐热性和导热性、光泽)一、光泽影响纤维光泽的因素:1、纤维层状结构对光泽的影响在纤维体内,层状结构使纤维体内光的折射率产生差异。
当光照射到具有层状结构的纤维上时,经一系列的反射和折射,所有从纤维内部各个层面上产生的反射光,部分被纤维吸收,部分仍折回到纤维表面而射出纤维体。
多层反射作用使到达纤维表面的反射光产生叠加,不同波长光还会产生干涉作用,使纤维呈现较强的光泽而不耀眼。
2、纤维纵向形态对光泽的影响纤维沿纵向的表面形态结构对光泽有重要的影响,纤维纵向表面平滑一致,则漫反射少,纤维表现出较强的光泽。
没有卷曲长丝的化学纤维,镜面反射较多使得光泽较强;丝光处理后的棉纤维,纤维膨胀使天然卷曲消失,纵向表面较为平滑,光泽较强;粗羊毛鳞片较稀疏,紧贴毛干,表面较为光滑,光泽较强。
细羊毛鳞片稠密,毛干贴紧程度较差,光泽较柔和。
若羊毛鳞片受损伤,光泽就会变得暗淡。
3、纤维横截面形状对光泽的影响对圆形截面纤维,进入纤维的光线可在纤维内部反射面上产生透射和反射。
平行光束照射时,透射光会形成聚焦,形成极光点或线,称为“极光”效应。
对三角形截面纤维,照射在纤维上的光线会产生强烈的镜面反射效果,进入纤维内部的光线,会产生镜面反射和平行的透射,像棱柱晶体一样转动或不同视角观察,产生光泽暗淡相间的现象,称为“闪光”效应。
获得具有不同光泽度纤维的措施:清除极光、呆板和刺眼现象,采取添加消光剂;实现光泽的层次感、柔和性和细腻闪烁化,采取仿生。
如天然纤维的原纤结构,能增加散射和多次反射与透射,达到柔和、细腻和微闪烁作用;天然纤维原纤的层状排列结构,能增加多层次的折射与反射,达到层次感和柔和作用。
二、吸湿性影响纤维吸湿性的因素:(1)、纤维内在因素1、亲水基团的作用:纤维分子中,亲水基团的多少和亲水性的强弱能影响其吸湿能力的大小。
数量越多,极性越强,纤维的吸湿能力越高。
(论述题增添如下:各种基团对纤维素纤维,蛋白质纤维,合成纤维吸水性都有很大的影响,如羟基、酰胺基、羧基、氨基等,与水分子的亲和力很大,能与水分子形成化学结合水。
纺织材料学复习资料纺织材料学是纺织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主要涉及纤维、纺纱、织造、印染等方面的知识。
对于学习纺织材料学的同学来说,复习资料是必不可少的工具,可以协助其快速、高效地掌握课程知识,提高学习成绩。
一、纤维材料纤维材料是纺织品的基本构成部分,掌握纤维的特性,对于深入理解纺织材料学具有重要意义。
学习纤维材料时,需要了解常见的天然纤维、合成纤维、人造纤维等,并掌握其化学成分、物理特性、制作工艺等知识。
常见的纤维材料有棉、麻、羊毛、丝、涤纶、尼龙等。
二、纺纱技术纺纱技术是将纤维材料转变为纱线的过程,也是纺织品生产的第一步。
学习纺纱技术时,需要掌握纱线的基本性质和特性,了解常见的纱线品种、纺纱工艺、纺纱机械等知识。
常见的纱线有棉纱、毛纺、丝线、涤纶线等。
三、织造技术织造技术是将纱线编织成织物的过程,是纺织品生产的关键环节。
学习织造技术时,需要了解常见的织物品种、织造工艺、织造机械等知识,并掌握织物的结构和特性。
常见的织物有平织物、斜纹布、提花织物、针织物等。
四、印染技术印染技术是对织物进行染色、印花、整理等处理的过程,可以使织物具有更多的花样和色彩。
学习印染技术时,需要了解常见的染料、印花技术、整理工艺等知识,并掌握印染后织物的性能和质量。
常见的染料有天然染料、化学染料、荧光染料等。
对于纺织材料学的学习和复习,还需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掌握纺织品的生产过程和市场需求。
同时,利用网络和图书馆等资源,寻找更多的学习资料,进行多方面的综合学习。
总之,纺织材料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需要多维度的学习和理解。
通过掌握纤维材料、纺纱技术、织造技术、印染技术等知识,以及对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的把握,才能在纺织行业有所作为。
因此,建议学习者在复习资料的选择上以全面性和实用性为标准,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技能水平。
一、名词解释 纺织品 :广义上是指可以经过纺织加工或已经经过加工的纺织制品; 狭义上是指 人们可以在生活中应用, 能满足人们生产生活需求的某些功能性的纺织制品。 P3 机织物:由纤维或纱线, 经过整经排纱工序形成经纱系统和经过卷绕等工序形成 纬纱系统,经纬纱系统相互垂直交错交织而形成的,具有包缠、包裹、披覆能力 的片状物。 P4 混交织物 :经纬纱同时为混纺纱或其一方为混纺纱, 但混纺所用原料经纬纱中至 少有一种不同,这样的经纬纱制织而成的植物成为混交织物。 P6 交并织物 :由单一原料成分各自纺成纱线然后和其他不同种类的长丝相互并合后 制织而成的织物。 P6 混并织物 :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原料混合纺成纱线与其他不同原料的混纱或长丝 并合而制织而成的织物。 P6 混并交织物 :经纱和纬纱分别有不同的原料纺纱再与其他不同原料的纱线或长丝 并合而制织而成的织物。 P6 压扁系数 :织物中纱线收到外力挤压时, 纱线截面由圆或近似圆形变为非圆形的 描述参数。 延宽系数 :纱线截面由圆或近似圆形变为非圆形, 出现的大直径与理论直径之比。 P20 挤压面积系数 :描述织物中纱线由于受力挤压其截面形状发生变化后, 其截面的 实际面积与纱线截面理论面积的关系。 P20 织物的几何结构 :织物中, 经纬纱的空间结构形态和相互配合的关系, 称为织物 的几何结构。 屈曲波 :纱线在织物中所呈现的几何空间形态, 类似于一种类型的机械波, 将这 种波称为。。。 屈曲波高 :纱线在织物中弯曲形成屈曲波, 波峰和波谷的垂直距离称为屈曲波高。 P22 织物的支持面 :指与外界直接接触产生摩擦作用的纱线系统。 P24 直径交叉理论 :在浮长下纱线相互贴紧排列; 在经纬纱交叉处, 某一系统纱线被 另一系统纱线交叉分开的距离等于另一系统纱线的直径, 也就是交叉处纱线的中 心距为两系统纱线直径之和。 用这种交织状态对织物进行分析, 称为直径交叉理 论。 ( 课件) 紧密织物 :经纬纱与同一系统纱线之间或与另一纱线系统之间相互紧靠而不产生 压力和形变,这样的织物称为紧密结构织物。 P29 仿制(花型)差异率:表示产品与样品在花型上变化程度。 (附样花区的密度— 产品花区密度) *100%/ 产品花区密度 p58 府绸效应 :由于府绸的经密比纬密大得多,因此,织物的经纱弯曲较大,纬纱比 较平直,而且经组织点的浮长比纬组织点的浮长长, 结果造成织物表面具有由经
纱凸起部分所形成的菱形颗粒。一般称此为府绸效应 .p61 上机充实率:实际上机密度与最大理论密度之比, 用百分率表示,它在毛织物中 一般只用于衡量呢坯的上机紧密程度,称为上机充实率。 结构相的升相:经纱曲屈波高不断地变大,由 0变到dj+dw p25 结构相的降相:纬纱曲屈波高由0变到dj+dw,称为。。。 p25 紧度:紧度的原始物理意义是指一定面积的织物中纱线的垂直投影面积占织物面 积的百分比。 P27 织物几何密度:指织物中同一种纱线系统两根相邻纱线之间的垂直距离。 P28 至相效应迟钝:在经支持面织物中结构由第 11相升至第13相,与结构相由第 17升至第19相比较,都是升高两个结构相,但紧度的变化却相差很大,至V高结 构相时,每升高1个结构相必须增加较大的经向紧度,这种现象称为至相效应迟 钝;对于纬支持面织物,结构相由第11相降至第9相,与结构相由第5相降至3 相相比,都是降低两个结构相,但纬向紧度的变
化却相差很大, 每降低一个结构 相必须增加较多的纬向紧度,这也是至相效应迟钝。 P32 二、填空 1、 按生产方法来分,织物可以分为:机织物、针织物、非织造织物、复合织物
2、 按不同的用途来分,织物可以分为:服用织物、装饰织物、产业织物
3、 按原料组成来分,织物可以分为:纯纺织物、混纺织物、交织物、混交织物、 交并织物、
混并织物、混并交织物、包芯包覆包缠纱织物。 4、 棉织物的传统品种府绸、平布、斜纹布、棉哔叽、卡其、贡缎、线呢、线毯、 条绒、平绒
等 5、 精梳毛织物的传统品种精梳毛织物的传统品种有华达呢、哔叽、驼丝锦、贡
呢、马裤呢、板司呢、牙签呢等 &粗梳毛织物的传统品种粗梳毛织物传统品种也有麦尔登、大衣呢、拷花呢、 维罗呢、法兰绒
等 7、 织物内纱线截面形态有:圆形、椭圆形、跑道形、凸透镜形、不规则形。影 响织物中纱线
截面形状的因素有(6点) 8、 织物的支持面有:经支持面、纬支持面、等支持面三种。
9、 织物的几何结构可以划分为 21个几何结构相,其中第1-10结构相为低结构 相,织物的
支持面为纬支持面,第 11结构相为中结构相,织物为等支持面,第 12-21结构相为高结构相,织物为经支持面。 10、 纺织品设计的方法有:仿制设计、改进设计、创新设计
11、 从成匹的织物中选取适当尺寸的样品,用于分析测试,称为取样。分析织物
中获取的资料、数据的准确程度与取样的位置、 样品面积大小有关。要保证织物 分析的准确性,取样应基本做到随机性和有代表性。 12、 从整匹织物中取样时,样品到布边的距离不小干 5cm。
13、 经纬密的测定方法有:直接测数法、间接测数法、拆数法。
14、 常用的织物组织分析方法有:拆 —
15、 常用的经纬密测算方法有称重法、比较判定法。
16、 织物重量测算方法有称重法和计算法两种。
织物经纬纱原料的鉴别方法有:手感目测法,显微镜观察法,密度梯度法,荧光 法,燃烧法 17、 花型仿制时;可以采用移植法、调整穿筘法、调整花经法和综合调整法来仿 制。 18、无梭织机布边的主要形式有:折入边、纱罗边、绳状边、热熔边、辅助经纱 边、辅助纬纱
边、针织边 19、 传统色织物的主要品种有条格布、色织府绸、色织细纺、色织巴里纱、色织 牛仔布、色织
泡泡纱、色织绉纱、色织薄型弹力绉、色织绒布等 20、 毛及毛型织物按照纺纱工程来分可以分为精纺毛织物和粗纺毛织物。
21、 传统的2/2斜纹精纺毛织物有:哔叽、啥味呢、华达呢
22、 传统的平纹组织的精纺毛织物有:凡立丁、派力司、薄花呢、旗纱
23、 某精纺毛织物的编号为SB32001,它表示该织物的原料成分是混纺毛织物,
其织物大类为华达呢。(不同的数字代表什么要记得) p132 答:精纺毛织物的分类编号由两位大写的英文字母与 5位数字组成,从左到右排 列,最左边的英文字母代表该精纺毛织物的产地, 第二位英文字母代表该精纺毛 织物的生产厂家;英文字母后跟5位数字从左起第一位数字代表该精纺毛织物所 用原料,“2”表示全毛、“3”表示混纺、“4”表示纯化纤、“5”表示长绒毛、“8” 表示旗纱;第二位数字代表产品类别,“ 1”表示哔叽和啥味呢类、“ 2”表示华达 呢类、“ 3”表示单面花呢类、“4”表示中厚花呢类、“5”表示凡立丁和派力司类、 “6”表示女士呢类、“7”表示贡呢类、“8”表示薄花呢类、“9”表示其他精纺 毛织品;第三到第五位数字代表企业内的生产代号,如 SB31500,代表上海三毛 生产的混纺哔叽。 三、问答 1、( 1)论述织物中纱线的屈曲变化状态 p22,( 2)屈曲波高p24和织物厚度的 变化
p24。( 3)论述三种状态下的几何结构屈曲波和厚度的变化。
答:(1)经纱不弯曲,纬纱弯曲的结构状态,这一状态过后,经纬纱都要 弯曲,最后过渡到经纱弯曲,纬纱不弯曲的结构状态。这之间还要经过经纬纱的 表面平齐的经纬纱结构弯曲状态。 这三种曲屈状态,也是织物几何结构状态的三 个特殊的结构状态。 (2) 织物中经、纬纱曲屈波高hj 0,dj dw ; hw dj dw,0 ;织物厚度在整 个可变化范围内 d
j
dw,2dw dj 2dj dw,dj dw。当经、纬纱直径相等, 即 dj dw d 时,hj 0,2d ; hw 2d,0。 2d,3d。
(3) •三种特殊状态下的几何结构曲屈波: 经纱不弯曲,纬纱弯曲,hj 0, hw d j dw, dj 2dw ;当 d j dw d 时,hj 0, hw 2d, 3d ;经、 纬纱均弯曲,hj dw , hw dj 时, dj dw,当 dj dw d 时,hj=hw=d, 2d ; 经纱弯曲,纬纱不弯曲,hj dj dw,hw 0, 2dj dw,当dj dw d时, hj 2d, hw 0, 3d 。
2、织物的高低结构是如何划分的?
答:1 •低结构相低结构相是指纬纱曲屈程度比经纱曲屈程度更大的结构相, 此时,织物与外界接触的是纬纱系统 低结构相织物又称为纬支持面结构的织物,, hw > dj,当dj ddw>hj。低结构相是第1结构相到hw dj,hj dw 的那个结构相,j w d时,是1〜10结构相的范围。 2 •中结构相 中结构相是指经、纬纱的曲屈程度相当的结构相,中结构相织物 与外界接触时,
经、纬纱同时参与,即经、纬,纱在织物表面平齐。中结构相织物 又称为等支持面结构织物,hj dw, hw dj。当dj dw d时,即是第11结 构相。
3 •高结构相 高结构相是指经纱屈曲程度比纬纱更大的结构相,此时,织物与 外界接触
的是经纱系统,人高结构相织物又称为经支持面织物。hj乙dw,hwv 高结构相是由hw dj,hj dw的那个结构相到第21结构相。当dj dw C 即是第12结构相到第21结构相的范围。
4. 0结构相 当经纬纱直径不相等的情况下,要达到经纬纱构成同支持面的
织物,需要满足hj/hw=dw/dj的条件,此时称0结构相。
3、( 1)什么是紧密织物? ( 2)构成紧密织物的条件是什么?( 3)织物紧密状 态时如何
划分的? 答:(1)紧密织物是指经纬纱与同一系统纱线之间或与另一种纱线系统之间相互 紧靠而不产生压力和形变的织物。紧密织物交织状态符合直径交叉理论。
dj
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