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务贸易现况及措施探索
- 格式:docx
- 大小:18.08 KB
- 文档页数:7
中国电信服务贸易发展现状、问题与应对措施
中国电信服务贸易发展现状:
中国电信服务贸易在过去几年取得了显著发展。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和消费者对中国的电信服务需求增加。
中国电信公司积极与国际电信公司合作,提供高质量的电信服务,促进了电信服务贸易的增长。
问题:
1.市场准入壁垒:中国电信市场存在一些准入壁垒,包括外资
企业在某些区域或领域的限制,以及审批过程复杂等问题。
这些限制可能阻碍了外国电信企业的进入和发展。
2.知识产权保护:电信服务涉及到大量的技术和创新,知识产
权保护非常重要。
在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包括侵权行为难以打击和司法保护不完善等。
3.竞争压力:中国电信市场竞争激烈,国内外企业都希望在中
国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这给电信服务贸易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应对措施:
1.市场开放和减少壁垒:中国可以通过进一步开放电信市场,
减少外资准入壁垒,促进更多的外资电信企业进入中国市场。
2.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中国可以加大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打
击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建设,提高司法保护水平,保护电信服务领域的知识产权。
3.加强监管和规范市场秩序:中国可以加强对电信服务市场的监管力度,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促进公平竞争,维护市场秩序。
4.提高服务质量:中国电信公司可以继续提高服务质量,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提供更好的电信服务,增强竞争能力。
5.加强国际合作:中国可以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电信公司加强合作,分享经验和技术,促进电信服务贸易的发展。
探析我国服务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本文从国际服务贸易的内涵出发,结合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状况,分析了我国服务贸易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一、国际服务贸易与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1.国际服务贸易的内涵依照世界贸易组织《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国际服务贸易包括四个方面:(1)过境交付:从一成员的境内向另一成员的境内提供服务;(2)境外消费:从一成员的境内向另一成员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3)商业性存在:通过一成员的法人在另一成员境内的商业性存在提供服务;(4)自然人流动:由一成员国的自然人在另一成员境内提供服务。
服务贸易涉及范围很广,根据IMF编制的《国际收支手册》(第五版),服务贸易主要包括以下11个部分:(1)运输:(2)旅行;(3)通讯服务;(4)建筑服务;(5)保险服务;(6)金融服务;(7)计算机和信息服务;(8)特许权的使用和许可费用;(9)其他商业服务;(10)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11)别处未包括的政府服务。
2.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状况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服务贸易一直呈现出高速增长态势。
1990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为亿美元,1995年上升到亿美元。
20XX年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为亿美元。
20XX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亿美元。
20XX年上半年,我国服务贸易规模进一步增长,达到亿美元。
从1990年到20XX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其间增长了倍。
1990年~20XX年世界服务贸易平均每年增长%,我国的增速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但就我国服务贸易总额在世界服务贸易中的比重而言,20XX年出口仅占全球出口总额的%,进口仅占全球服务贸易进口总额的%。
我国服务贸易在国际市场上依然无足轻重。
二、我国服务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1.贸易逆差持续增加,服务贸易总体竞争力较弱自1995年以来,我国服务贸易持续出现逆差。
1995年为-亿美元。
试析我国服务贸易的现状及发展对策论文试析我国服务贸易的现状及发展对策论文一、我国服务贸易的现状分析过去10年中,我国服务出口年增长速度均保持在9%以上,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2001年相比于全球服务贸易的停滞不前,我国的服务贸易出口仍攀升9%;而2002年我国服务贸易出口更是增长20%,居世界服务贸易各国各地区之首。
我国服务贸易的世界排名以及占世界贸易的比重稳步上升,2003年比重达2.5%,出口排名上升为世界第九位,进口上升至第八位。
虽然我国服务贸易的增长速度快,但整体出口规模与我国经济实力相比仍较少,与货物贸易相比也处于劣势。
从2002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占出口总额比例表(见表1)可以看出,2002年服务贸易的出口在全国出口总额中的比例只占10.3%,低于世界平均19.8的水平;中国货物贸易出口占世界出口的5.1%,而服务出口仅占2.4%,不及货物贸易的一半。
很明显,从技术角度来看,我国服务贸易出口处于劣势,服务贸易出口的比较优势不如货物贸易出口。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就是服务贸易净进口国,服务贸易逆差逐年增大(见表2)。
服务项下逆差呈扩大趋势正说明了我国出口能力相对较弱及其他国家对中国服务出口存在限制。
同时也看到目前我国服务贸易还处于相对落后水平,尚未达到理想状态。
二、我国在发展服务贸易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一)我国服务贸易内部结构不合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服务技术的进步,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结构发生深刻变化。
世界服务结构朝着技术、知识密集型方向发展,与科技有关的服务业和以高科技为手段的服务贸易在世界服务贸易中所占的比重呈上升趋势。
而我国在现代服务贸易领域起步较晚,尚处于较不发达的发展阶段。
目前,我国服务贸易主要集中于远洋运输、劳务工程承包和旅游等劳动密集型部门和资源禀赋优越的部门。
2011年,我国服务贸易出口中,运输服务出口的比重为19.3%,旅游服务出口比重占41.2%,而其他商业服务出口(包括金融、保险、计算机、咨询、电信和邮电等现代服务贸易)仅占39.4%。
2024年我国服务贸易发展对策论文一、引言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科技进步的推动,服务贸易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服务贸易领域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然而,与此同时,我国服务贸易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国际竞争加剧、服务贸易结构不平衡等。
因此,深入探讨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对策,对于提升我国在全球服务贸易中的地位和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近年来,我国服务贸易规模持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服务贸易逆差逐年缩小。
在服务贸易领域,我国已经形成了包括金融、旅游、教育、医疗、文化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服务体系。
同时,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合作也在不断加强。
然而,我国服务贸易发展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服务贸易总量相对不足,服务贸易在整体对外贸易中的比重仍然较低;另一方面,服务贸易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传统服务贸易领域仍占据主导地位,新兴服务贸易领域的发展仍需加强。
三、我国服务贸易发展对策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对策建议:扩大服务贸易规模:通过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企业“走出去”,积极参与国际服务贸易竞争。
同时,加强与国际服务贸易伙伴的合作,共同开拓服务市场,实现互利共赢。
优化服务贸易结构:推动传统服务贸易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领域转型,加快发展新兴服务贸易领域,如数字贸易、绿色服务等。
同时,加强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投资等领域的融合,形成贸易投资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提升服务贸易竞争力:加强服务贸易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推动服务标准化、品牌化、国际化,提升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加强政策支持和监管:完善服务贸易政策法规体系,为服务贸易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同时,加强服务贸易监管,防范服务贸易风险,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四、实施路径与具体措施为确保上述对策的有效实施,需要制定具体的实施路径和措施:建立服务贸易发展协调机制:成立专门的服务贸易发展机构,负责协调各相关部门,推动服务贸易政策的落实和执行。
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的加强,同时世界产业结构升级和转移,服务贸易的地位及作用在经济发展中越来越重要。
各国高度重视服务贸易的发展,服务贸易的发展已经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典型代表。
中国作为世界经济市场上主力军,在国际服务贸易中的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服务贸易的发展也进入了新的发展态势。
我国的服贸易正以年均10%左右的速度迅速增长,服务业的出口占全国出口的比重逐渐提升。
但我国的服务贸易发展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与不足,在国际上的处于劣势地位。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分析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首先分析了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进而剖析了我国服务贸易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要求提出了新形势下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应对措施,预见了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前景关键词:服务贸易现状问题措施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our country and the relative strategiesABSTRACT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trend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while constantly enhancing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the world and transfer, trade in services the position and role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more important. Countries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trade in services, the development of trade in services has become a typical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s the main force in the market for the world economy,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in services in their growing, the development of trade in services is a new development trend. Our clothing trade is 10% of the average annual rate of about rapid growth, the country's exports of services exports gradually enhanced. But the development of trade in services in China there is also a series of problems and shortcomings, international disadvantaged. This article is primarily an analysis from three aspec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rade in services in China, first analyze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trade in services, which in turn analyses in China's trade in servic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problem, finally combin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trade in services requirements put forward our service trade development measures, foresees China's prospects for development of trade in services. Key words:Service trade Present situation Problem Measure目录摘要 (1)Abstract (2)1.我国服务贸易的概况 (4)1.1我国服务贸易的现状分析 (4)1.2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地位及作用 (4)2.我国服务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 (6)2.1我国服务贸易发展落后,且结构不合理 (6)2.2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薄弱 (7)2.3服务贸易的管理水平相对较低 (7)2.4我国的相关法制不健全 (8)2.5服务贸易行业人才匮乏 (8)3.新形势下我国服务贸易的应对措施 (9)3.1加大对国内服务业的投资,提高服务业的水平 (9)3.2优化服务业的产业结构,积极发展新型服务业 (9)3.3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 (10)3.4建立健全和完善有关的法律法规 (10)3.5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我国服务贸易专业人才的教育和培养 (10)4.结论 (11)参考文献 (13)1. 我国服务贸易的概况1.1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分析(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服务贸易有了较大的发展,服务贸易的年增长高于国民经济的增长,也高于国内服务业的增长速度,对推动国内服务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国际服务贸易趋势与中国的对策国际服务贸易是指不涉及物质贸易的服务领域的跨国交易。
随着全球经济的深入发展和信息技术的飞速进步,国际服务贸易正日益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介绍当前国际服务贸易的趋势,特别关注中国在这一领域的对策。
一、国际服务贸易的趋势1. 数字化转型: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服务领域开始数字化转型,包括电子商务、在线教育、远程医疗等。
数字化转型使得服务贸易能够更加便捷、高效地进行,并且消除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2. 跨国机构的崛起:大型跨国机构在国际服务贸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这些机构通过整合资源和优化服务流程,提供全球一体化的服务解决方案,为企业提高效率和创造更大的价值。
3. 人员流动和教育需求:随着全球人员流动的加剧,国际服务贸易中人员的跨国流动显著增加。
同时,各国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也在增加,尤其是在高新技术、金融和教育等领域。
4. 跨国投资和并购:很多服务业企业通过跨国投资和并购来拓展国际市场。
跨国投资和并购可以带来技术、资金和市场准入等方面的优势,加速企业国际化进程。
二、中国的对策1. 推进数字化转型:中国应重点关注在电子商务、金融科技、云计算等领域的数字化转型,提高服务贸易的效率和便利性。
同时,加大对数字化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投入,提高自身在数字化转型中的竞争力。
2. 支持民营服务企业发展:中国的服务业主要由民营企业组成,因此应大力支持民营服务企业的发展,提供便利的融资渠道和政策支持。
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创新,提高中国服务业的竞争力。
3. 加强人才培养和国际合作:中国应加大对服务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提高服务业人才的国际化水平。
同时,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的合作,共同推动服务业领域的开放和发展。
4. 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中国应积极营造稳定、公平和透明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外资进入服务领域。
同时,加强监管和规范,保护投资者权益,提高服务贸易的可预期性和稳定性。
我国服务业国际化的现状与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服务业逐步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在这样的背景下,服务业的国际化发展成为了必须面对的挑战。
本文将从我国服务业国际化的现状出发,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服务业国际化的现状我国服务业的国际化在过去几年有了较大的进展,但从整体上看,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具体表现如下:1.服务贸易逆差问题突出我国服务贸易的进出口总额已经逐年增长,但贸易顺差仍然过度依赖传统商品贸易,服务贸易逆差问题依然突出。
2.服务业对外开放度不够虽然我国已经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的范围,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服务业的对外开放度仍然有待进一步提升。
3.服务人才短缺在服务业国际化进程中,人才问题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目前,我国服务业领域仍然存在着人才短缺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
二、存在的问题在服务业国际化进程中,我国存在以下几个突出的问题:1.对外直接投资不足我国的服务业企业在对外投资方面仍然相对保守,对外直接投资规模有限,仍依赖于合作模式。
2.服务领域技术水平不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服务领域的技术水平还有较大的差距,这也是进一步推进服务业国际化的一个难点。
3.服务质量不高对于服务业而言,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满意度和口碑,因此提升服务质量同样是服务业国际化的重点之一。
三、对策为了进一步加快我国服务业的国际化进程,并解决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1.加强对外直接投资,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应进一步加大对外投资力度,推进本土服务业企业的走出去。
同时,也需要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的范围和程度,以加强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
2.提升技术水平、改善服务质量在服务业国际化进程中,提升技术水平和改善服务质量同样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例如,可以推广和应用新技术,加强服务质量监管和督促,提高服务水平。
3.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在服务业国际化进程中,人才是重中之重。
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为服务业的国际化打下人才基础。
服务贸易发展的问题与方案最近十年,我一直在和各种方案打交道,今天要说的这个主题,可是让我热血沸腾——服务贸易发展的问题与方案。
咱们就直接进入主题,用最接地气的方式,一起聊聊这个话题。
一、问题篇1.服务贸易规模较小得承认,我国的服务贸易规模在全球范围内还算是“小个子”。
和国际老大美国一比,咱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这主要是因为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产业结构还有待优化。
2.服务贸易竞争力不足再来说说竞争力,咱们在服务贸易领域的竞争力还有待提高。
尤其是在高端服务领域,像金融、通信、互联网等,和国际巨头相比,咱们还有一定的差距。
3.服务贸易政策支持不足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政策支持。
虽然近年来国家对服务贸易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但和发达国家相比,咱们的政策体系还有待完善。
4.服务贸易人才短缺人才短缺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服务贸易领域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尤其是国际化人才,而现在咱们的人才储备还远远不够。
二、方案篇1.加大服务业开放力度咱们得加大服务业的开放力度。
引进外资,学习国际先进经验,提升服务业的整体水平。
同时,鼓励国内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提升服务贸易竞争力。
2.优化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发展高端服务业。
金融、通信、互联网等领域,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政策扶持,推动产业升级,提升服务贸易整体竞争力。
3.完善政策体系再来说说政策支持。
要进一步完善服务贸易政策体系,从税收、金融、人才等多方面给予支持。
同时,加大对服务贸易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4.培育高素质人才人才短缺,咱们就得下大力气培育。
加大对服务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尤其是国际化人才。
鼓励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等多方合作,共同培养服务贸易领域的高素质人才。
5.加强国际合作加强国际合作,提升服务贸易国际影响力。
积极参与国际服务贸易领域的合作与竞争,扩大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市场份额。
三、展望篇展望未来,我国服务贸易发展前景广阔。
只要我们抓住机遇,破解问题,发挥优势,相信不久的将来,我国服务贸易一定能在全球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2024年我国服务贸易研究论文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服务贸易逐渐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支柱。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服务贸易发展势头强劲,不仅对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升级产生了积极影响,而且在国际服务贸易市场中也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深入分析我国服务贸易的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发展策略。
一、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近年来,我国服务贸易规模持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
在“一带一路”倡议等开放政策的推动下,我国的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目前,我国的服务贸易已经覆盖了金融、教育、医疗、文化等多个领域,成为全球服务贸易的重要参与者。
服务贸易规模持续扩大根据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我国服务贸易总额连续多年保持增长态势。
其中,服务出口和进口均实现了快速增长,尤其是新兴服务领域的出口增长尤为显著。
这反映了我国服务贸易结构的持续优化,以及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增强。
服务贸易结构不断优化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深入发展,我国服务贸易结构也在不断优化。
传统服务贸易领域如旅游、运输等仍保持稳定增长,同时新兴服务领域如金融、信息技术、教育、医疗等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这种服务贸易结构的优化,不仅提升了我国服务贸易的整体水平,也为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我国服务贸易面临的挑战尽管我国服务贸易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其中,国际竞争压力加大、服务贸易逆差扩大、人才短缺等问题尤为突出。
国际竞争压力加大随着全球服务贸易市场的不断扩大,各国纷纷加大服务贸易开放力度,提升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
我国服务贸易在国际市场中面临着来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双重竞争压力。
这种竞争压力不仅体现在市场份额的争夺上,更体现在服务贸易规则制定、标准制定等方面的话语权争夺上。
服务贸易逆差扩大尽管我国服务贸易总额保持增长态势,但服务贸易逆差问题仍然突出。
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在一些高端服务领域如金融、教育、医疗等还存在较大差距,导致服务进口需求大于出口。
中国服务贸易现况及措施探索1 我国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发展现状改革开放的30 年,我国对外贸易迅速发展,其中,货物贸易出口顺差不断扩大,2009 年达到2495 亿美元,在此期间,服务贸易的发展也非常迅速,2009 年的服务贸易出进口总额分别是1295亿美元、1589 亿美元。
从表1、表 2 中我们可以看出,虽然我国在货物贸易方面存在巨大顺差,但是我国的服务贸易却一直处于逆差,事实上,我国一直在用货物贸易的顺差来弥补服务贸易的逆差,正因为我国的货物贸易顺差远大于服务贸易逆差,所以在平常我们所说的我国一直处在顺差中,往往忽视了服务贸易或将二者混为一谈。
2 我国服务贸易的三大问题21 近年来我国服务贸易一直处在逆差之中且逆差额有逐渐扩大之势我国国家外汇统计局的《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将服务贸易分为13 类,根据统计资料,在各行业中近年来保持顺差的只有旅游业和其他商业服务,其余各部门基本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逆差,而且逆差表现为不断扩大之势。
22 与货物贸易相比,我国服务贸易规模较小、整体贸易结构不合理、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的比重过高我们采用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之比来表示相对贸易结构,一个国家的相对贸易结构的该值越高,则可以认为该国的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较高,其经济发展水平也就较高,从图 1 的走势可以看出,我国的相对贸易结构值在2000年之后非但没有下降反而出现了上升的趋势,这反映出我国的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相比规模较小。
23 我国服务贸易的总体竞争力较低很多学者用指数和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从表 3 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指数一直为负,即长期处在逆差之中,并缺乏竞争力。
我国贸易结构存在的以上三个问题必将会制约我国以后的经济发展,也不利于我国的宏观经济运行。
因此,大力发展服务贸易,不仅可以平衡我国整体贸易顺差,而且对我国对外贸易以及经济的发展都会产生深远的有利影响。
3 我国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相关性分析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2000~2009年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相关数据,按照我国国家外汇统计局的《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分类,将服务贸易数据分为13 类。
计算每一类服务贸易进出口与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的相关关系,并按相关系数大小进行排序,计算结果如下表计算结果显示 1 过去10 年与货物出口贸易相关系数较高即相关系数>095 的服务贸易出口主要包括广告宣传、旅游、运输、其他商业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
2 过去10 年与货物出口贸易相关系数较高即相关系数>095 的服务贸易进口主要包括广告宣传、旅游、其他商业服务、运输、计算机和信息服务。
3 过去10 年与货物进口贸易相关系数较高即相关系数>095 的服务出口贸易主要包括保险服务、运输、咨询、通讯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其他商业服务。
4 过去10 年与货物进口贸易相关系数较高即相关系数>095 的服务进口贸易主要包括保险服务、运输、咨询、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通讯服务、其他商业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广告宣传。
从表4、表 5 我们可以看出,13 类服务贸易几乎都与货物贸易呈正相关关系除别处未提到的政府服务出口与货物贸易进出口呈负相关关系,广告宣传、旅游、运输、其他商业服务这几项服务贸易的进出口与货物贸易的进出口相关性很高,因此,我国在发展服务贸易的同时,可以着重发展这几项服务贸易,在此基础上,再大力发展其他几种服务贸易。
4 我国发展服务贸易的对策41 树立品牌意识服务的不可触知性特点要求服务提供者具有良好的企业形象、知名度,服务的购买者在购买服务之前难以事先对服务作出评估,如餐饮服务等,这时服务提供者的可触知的声誉和形象成了购买者决策的依据。
因此,企业形象和知名度是服务提供者成功与否的关键。
要大力发展我国的服务贸易,就要创建属于我们国家自己的名牌。
42 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的国际贸易,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外贸发展方式转变推动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国际贸易的发展需要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生产性服务贸易的目标,加快科技创新和人才开发及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两个方面的作用,加快改革的步伐,完善相关行业标准、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43 企业要有创新意识,加强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通过对服务需求的预测分析以及对服务市场的细分,努力寻找潜在消费者并满足他们的需求,积极开拓市场,在新的市场中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掌握最新的信息,加快对新服务产品的研究与开发,提高现有服务产品的技术、知识含量,充分利用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工业,优化服务产品结构;加大对教育培训的投入,提高服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各方面素质,从而提高服务产业的整体素质。
本word 为可编辑版本,以下内容若不需要请删除后使用,谢谢您的理解篇一: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及治疗重症肺炎【概述】肺炎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疾病,占感染性疾病中死亡率之首,在人类总死亡率中排第5~6 位。
重症肺炎除具有肺炎常见呼吸系统症状外, 尚有呼吸衰竭和其他系统明显受累的表现, 既可发生于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 CAP), 亦可发生于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 HAP)。
在HAP中以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 ,ICU)内获得的肺炎、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 ,VAP)和健康护理(医疗)相关性肺炎(health care -associated pneumonia ,HCAP)更为常见。
免疫抑制宿主发生的肺炎亦常包括其中。
重症肺炎死亡率高,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已成为一个独立的临床综合征,在流行病学、风险因素和结局方面有其独特的特征,需要一个独特的临床处理路径和初始的抗生素治疗。
重症肺炎患者可从ICU综合治疗中获益。
临床各科都可能会遇到重症肺炎患者。
在急诊科门诊最常遇到的是社区获得性重症肺炎。
本章重点介绍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
对重症院内获得性肺炎只做简要介绍。
【诊断】首先需明确肺炎的诊断。
CAP 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含肺泡壁即广义上的肺间质) 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
简单地讲,是住院48 小时以内及住院前出现的肺部炎症。
CAP 临床诊断依据包括: ① 新近出现的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加重,并出现脓性痰;伴或不伴胸痛。
② 发热。
③ 肺实变体征和(或)湿性啰音。
④WBC > 1099 X 10 / L或重症肺炎通常被认为是需要收入ICU的肺炎。
关于重症肺炎尚未有公认的定义。
在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公布的CAP 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将下列症征列为重症肺炎的表现:①意识障碍;②呼吸频率>30次/min③PaO25d、机械通气>4d)和存在高危因素者, 即使不完全符合重症肺炎规定标准, 亦视为重症。
美国胸科学会(ATS) 2001 年对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主要诊断标准①需要机械通气;② 入院48h内肺部病变扩大>50%;《少尿(每日177卩mol/L( 2mg/dl)。
次要标准:①呼吸频率>30次/min;②PaO2/FiO2 2007年ATS 和美国感染病学会( IDSA) 制订了新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治疗指南》,对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标准进行了新的修正。
主要标准:① 需要创伤性机械通气② 需要应用升压药物的脓毒性血症休克。
次要标准包括:①呼吸频率>30次/min;② 氧合指数(PaO2/FiO2) 20 mg/dL)⑥ 白细胞减少症(WBC计数v 4X 109/L)⑦ 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计数v 100 X 10gL)⑧ 体温降低(中心体温V 36 C)⑨ 低血压需要液体复苏。
符合 1 条主要标准,或至少 3 项次要标准可诊断。
重症医院获得性肺炎(SHAP的定义与SCAF相近。
2005年ATS和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制订了《成人HAP, VAP, HCAP 处理指南》。
指南中界定了HCAP 的病人范围: 在g0d 内因急性感染曾住院>2d;居住在医疗护理机构;最近接受过静脉抗生素治疗、化疗或者30d内有感染伤口治疗;住过一家医院或进行过透析治疗。
因为HCAP患者往往需要应用针对多重耐药(MDR)病原菌的抗菌药物治疗,故将其列入HAP和VAP的范畴内。
【临床表现】重症肺炎可急性起病,部分病人除了发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呼吸系统症状外,可在短时间内出现意识障碍、休克、肾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等其他系统表现。
少部分病人甚至可没有典型的呼吸系统症状,容易引起误诊。
也可起病时较轻,病情逐步恶化,最终达到重症肺炎的标准。
在急诊门诊遇到的主要是重症CAP患者,部分是HCAP患者。
重症CAP的最常见的致病病原体有: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军团菌、革兰氏阴性杆菌、流感嗜血杆菌等,其临床表现简述如下:⑴肺炎链球菌为重症CAP最常见的病原体,占30%~70%。
呼吸系统防御功能损伤(酒精中毒、抽搐和昏迷)可是咽喉部大量含有肺炎链球菌的分泌物吸入到下呼吸道。
病毒感染和吸烟可造成纤毛运动受损,导致局部防御功能下降。
充血性心衰也为细菌性肺炎的先兆因素。
脾切除或脾功能亢进的病人可发生暴发性的肺炎链球菌肺炎。
多发性骨髓瘤、低丙种球蛋白血症或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疾病均为肺炎链球菌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
典型的肺炎链球菌肺炎表现为肺实变、寒战,体温大于39.4 C,多汗和胸膜痛疼,多见于原先健康的年轻人。
而老年人中肺炎链球菌的临床表现隐匿,常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典型的肺炎链球菌肺炎的胸部X 线表现为肺叶、肺段的实变。
肺叶、肺段的实变的病人易合并菌血症。
肺炎链球菌合并菌血症的死亡率为30%~70%,比无菌血症者高9 倍。
⑵金葡菌肺炎为重症CAP的一个重要病原体。
在流行性感冒时期,CAP中金葡菌的发生率可高达25%,约50%的病例有某种基础疾病的存在。
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较普遍,死亡率为64%。
胸部X线检查常见密度增高的实变影。
常出现空腔,可见肺气囊,病变变化较快,常伴发肺脓肿和脓胸。
MRSA(耐甲氧西林金葡菌)为CAP中较少见的病原菌,但一旦明确诊断,则应选用万古霉素治疗。
⑶革兰氏阴性菌CAP重症CAP中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约占20%,病原菌包括肺炎克雷白杆菌、不动感菌属、变形杆菌和沙雷菌属等。
肺炎克雷白杆菌所致的CAP约占1%~5%,但其临床过程较为危重。
易发生于酗酒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病人和衰弱者,表现为明显的中毒症状。
胸部X 线的典型表现为右上叶的浓密浸润阴影、边缘清楚,早期可有脓肿的形成。
死亡率高达4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