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继电接触控
- 格式:ppt
- 大小:2.14 MB
- 文档页数:59
10.1.化学电池由哪几部分组成?答:构成电化学电池的两个基本要求:(1) 两个电极(金属、碳类电极等)由外接导线联接(2) 电解质溶液10.2.什么是液体界接点位?盐桥的作用是什么?盐桥中的电解质溶液应有什么要求?答:(1)液体界接点位:当两个不同种类或不同浓度的溶液直接接触时,由于浓度梯度或离子扩散使离子在相界面上产生迁移。
当这种迁移速率不同时会产生电位差或称产生了液接电位,它不是电极反应所产生,因此会影响电池电动势的测定,实际工作中应消除。
(2)盐桥作用:接通电路,保持电中性的作用,消除或减小液接电位。
( 1~2 mV )又不使两边溶液混合还可以减少直接的氧化还原反应(可能构成新的原电池),防止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提高电流效率。
(3)盐桥中电解质溶液要求:a.盐桥中电解质不含有被测离子。
b.电解质的正负离子的迁移率应该基本相等。
c.要保持盐桥内离子浓度的离子强度5~10倍于被测溶液。
常用作盐桥的电解质有:KCl ,NH4Cl ,KNO3等10.3.电极电位是如何产生的?电极电位φ的数值是如何得到的?答:电极电位的产生:把金属极板浸入水中,金属原子受水分子作用有变成正离子进入溶液的倾向,溶剂化离子受极板上电子吸引沉积到极板上,两者建立平衡M(s)-ne-=M+(aq),平衡建立后在极板内侧有过剩负电荷,外侧有过剩正电荷,形成了“双电层”,产生电极电位(势) 电极电位φ的数值:已知: C + n C 、B e = B φº=φºC, BB + n B 、A e = A φ0 = φºB, A则反应 C + (n C 、B + n B 、A )e = A 的电极电位为:BC A B B C B C A B A B A C n n .......n n +︒+︒=︒=︒φφφφ 10.4.为什么原电池的端电压、电解池的外加电压都不等于相应可逆电池的电动势?其差值哪几部分组成?(不确定)答:受到离子强度,溶液pH ,组分的溶剂化,离解,缔合和配合等因素的影响。
第一章静电场第一节电荷及其守恒定律知识点一、起电的三种方式:1.摩擦起电:(只适用于绝缘体)玻璃棒和丝绸摩擦,玻璃棒带+,丝绸带—橡胶棒和毛皮摩擦,毛皮带+,橡胶棒带—起电本质:电子并没有凭空产生,本质是电子的转移2.感应起电(静电感应):(只适用于导体:移动的是自由电子)当一个带电体靠近导体时,由于电荷间相互吸引或排斥,导体中的自由电荷便会靠近或远离带电体,靠近导体一端带异种电荷,远离导体带同种电荷。
遵循原则:近异远同起电本质:导体总自由电荷在带电体作用下发生转移【注意】:凡是遇到接地问题时,该导体与地球可视为一个导体,而且该导体可视为近端物体,地球视为远端导体。
3.接触起电:一个物体带电,如果接触另一个导体,电荷会转移到这个导体上,使这个导体也带电起电本质;电荷转移电荷分配原则:a)两球大小相等,带同种电荷,接触起电先求和,再平分b)两球大小相等,带异种电荷,接触起电先中和,再平分c)两球大小相等,一个带电,一个不带电,接触起电平分原则知识点二、1.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创生,也不能消失,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2.电荷中和理解:正、负电荷相互抵消,使得净电荷减小或者为0,但是正、负电荷依然存在,并不是正、负电荷消失,遵循电荷守恒定律知识点三、1.电荷量:物体所带电荷的多少,常用Q或者q表示,单位C(库仑)2.元电荷:最小的电荷量。
用e表示,e=1.6*10−19C【注意】:a)本质是一个电荷量,不是指某电荷b)电子、质子电荷量和元电荷相等,但是电子和质子不是元电荷c)任何带电体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所以电荷量不能连续变化3.比荷:带电体的电荷量和质量的比值;即Q/m第二节库伦定律知识点一、1.点电荷:当带电体间的距离比它们自身的大小大得多,以至于带电体形状、大小及电荷分布状况对它们之间的作用力无影响总之:点电荷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并不存在,它是一个带电的“质点”,但无质量2.库伦定律: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它们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这个力叫库仑力a)公式:F=k Q1Q2r2,k=9.0∗109N·m2/C2b)适用条件:1、真空中;2、点电荷;3、静止c)库仑力是矢量,求合力,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d)计算时,不用带电荷正负,力的方向根据吸引和排斥进行判断3.检验电荷(试探电荷)一般为正电荷特点:a)大小必须小,即可以把它看为点电荷b)电量必须小,其电场不能影响场源电荷电场4.库仑力的求解和应用【注意】:a)确定库仑力大小及其方向b)对于两个或者以上点电荷,会产生多个库伦力,注意求矢量和c)巧用“对称性”解决库仑力的题5.三个点电荷只受库仑力的平衡规律a)两大夹小;两同夹异;三点共线;近小远大b)q1q2+q2q3=q1q3第三节电场强度知识点:1.电场:电荷周围存在的一种特殊的物质,电荷间的作用是通过它发生的特点:a)看不见,摸不着b)一种特殊的物质,客观存在基本性质: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2.试探电荷:用来检验电场是否存在及其强弱分布的电荷,用q表示(点电荷,一般带正电,电量可忽略)场源电荷:被检验的电荷,用Q表示3.电场强度:放入电场中抹一点的电荷所受到的静电力F和它的电荷量q的比值,用符号E表示(电场强度只由电场决定)a)定义式:E=F q矢量b)单位:牛/库(N/C)或伏/米(V/m)c)方向:与正电荷在该点受力方向相同,或者与负电荷在该点受力方向相反d)物理意义:描述电场的力的性质【注意】1)公式E= 是定义式,适用于一切电场2)q为试探电荷,F为电场对试探电荷的作用力3)E的数值等于F与q的比值,但是决定因素是不F和q4.点电荷的电场(注意:电场的叠加问题)a)大小:E=kQ r2(决定式),其中Q为场源电荷;r为带电体中心到该点的距离b)方向:若Q为正电荷,E方向沿Q和该点的连线,指向该点若Q为负电荷,E方向沿Q和该点的连线,指向Qc)适用条件:1、真空中;2、点电荷;3、静止5.电场线:画在电场中的一条有方向的曲线,曲线上每一点的切线方向为该点的电场强度的方向。
电工大学课本目录第1章电路概念与分析方法1电路和电路模型2 电路组成和作用3电路模型4 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5 电流的参考方向6 电压的参考方向7 电功率8无源电路元件9 电阻元件10 电感元件11 电容元件12 有源电路元件13 独立电源14 两种电源模型等效变换15 受控电源16 基尔霍夫定律17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18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19支路电流法20 叠加原理21 结点电压法22 戴维南定理23 电路中电位的计算第2章电路的瞬态分析1 换路定则和初始值确定2 换路定则3 初始值确定4 —阶电路瞬态过程分析方法5 经典法6 三要素法7 —阶电路瞬态过程的三种响应8 —阶电路的脉冲响应9 徽分电路10 积分电路第3章正弦交流电路1 正弦交流电压和电流2 频率3 有效值4 初相位5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6 单一元件正弦交流电路7 电阻元件交流电路8 电感元件交流电路9 电容元件交流电路10 RLC串联交流电路11 电压和电流的关系12 功率关系13 阻抗串联和并联14 阻抗串联15 阻抗并联16 电路中的谐振17 串联谐振18 并联谐振19 功率因数的提高20 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21 提高功率因数的措施22三相正弦交流电路23 三相电压24 三相电路中负载连接25 三相电路的功率.26 非正弦周期交流电路第4章半导体器件1 半导体基础知识2 本征半导体和掺杂半导体3 PN结4 半导体二极管5 基本结构6 伏安特性7 主要参数8 特殊二极管9 晶体管10 基本结构11 放大作用12 特性曲线13 主要参数14 场效应管15 基本结构16 工作原理17 特性曲线18 主要参数第5章基本放大电路1 共发射极放大电路2 电路组成和工作原理3 静态分析4 动态分析5 静态工作点的稳定.6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7 静态分析8 动态分析9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应用10 场效应管放大电路11 静态分析12 动态分析13 多级放大电路14 级间耦合15 分析计算16 差分放大电路17 静态分析18 动态分析19 输入和输出方式20 功率放大电路21 要求和特点22 OCL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23 OTL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第6章集成运算放大器与应用1 集成运算放大器简介2 组成原理3 主要参数4 传输特性和分析方法5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中的反馈6 反馈基本概念7 反馈类型和判断8 具体负反馈电路分析9 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影响10 集成运算放大器线性应用11 比例运算电路12 加法和减法运算电路13 积分和微分运算电路14 集成运算放大器非线性应用15 电压比较电路16 矩形波产生电路17 RC正弦波振荡电路18 运算放大器使用时应注意问题19 选件和调零20 消振和保护第7章直流稳压电源1 不可控整流电路2 滤波电路3 稳压电路4 简单稳压电路5 集成稳压电路6 开关稳压电路7 可控整流电路8 晶闸管9 可控整流电路第8章门电路与组合逻辑电路1 数字信号和数制2 数字信号3 数制4 逻辑门电路5 基本逻辑门电路6 TTL集成门电路7 CMOS集成门电路8 组合逻辑电路分析和设计9 逻辑代数基本定律10 逻辑函数表示方法11 逻辑函数化简12 组合逻辑电路分析13 组合逻辑电路设计14 集成组合逻辑电路15 加法器16 编码器17 译码器和数码显示18 半导体存储器和可编程逻辑器件19 只读存储器20 可编程只读存储器21 可编程逻辑阵列22 可编程阵列逻辑23 应用举例24 产品判别电路25 多路故障检测电路26 公用照明延时开关电路第9章触发器与时序逻辑电路1 双稳态触发器2 RS触发器3 JK触发器4 D触发器5 寄存器6 数码寄存器7 移位寄存器8 计数器9 异步二进制加法计数器10 同步十进制计数器11 集成计数器12 555定时器和应用13 555定时器14 555定时器组成单稳态触发器15 555定时器组成多谐振荡器16 应用举例17 4人抢答电路18 搅拌机故障报警电路19 8路彩灯控制电路第10章模拟量与数字量的转换1 D/A转换器2 T型电阻网络IDAC3 倒T型电阻网络DAC4 集成电路DAC5 A/D转换器6 数据采集系统7 多通道共享S/H和A/D系统8 多通道共享A/D系统9 多通道A/D系统第11章变压器与电动机1 磁路2 磁性材料的磁性能3 磁路分析方法4 变压器5 变压器工作原理6 变压器特性和额定参数7 特殊变压器8 三相异步电动机9 结构和原理10 电磁转矩和机械特性11 使用12 单相异步电动机13 直流电动机14 控制电动机15 交流伺服电动机16 步进电动机17 超声波电动机第12章电气自动控制技术1 常用控制电器2 低压开关3 熔断器4 自动空气断路器5 交流接触器6 热继电器7 时间继电器8 三相异步电动机基本控制电路9 直接启停和点动控制10 正反转和行程控制11 时间和顺序控制12 可编程序控制器13 组成和原理14 程序设计方法15 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举例16 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17 三相异步电动机Y-Δ启动控制附录A 现代通信技术附录B 安全用电附录C 电工电子EDA仿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