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坑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要求(姚永华)

基坑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要求(姚永华)

基坑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要求(姚永华)
基坑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要求(姚永华)

基坑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

武汉市东梁建设工程设计审查公司

姚 永 华

目 录

一、与勘察工作有关的几个基本问题

二、武汉地区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概况

三、基坑工程岩土工程勘察基本要求

四、基坑工程的勘探与测试及室内试验

五、基坑工程勘察成果资料

六、基坑工程与岩土条件相关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

两点说明:

1、本次培训讲课的内容以湖北省地方标准《基坑工程技术规程》(DB42/159—2004)(以下简称《规程》)为准,同时参照《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规程》(DB42/169—2003)以及《武汉地区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措施》的有关内容。

2、由于湖北省地域广阔,地质环境条件差异很大,故《规程》主要适用于本省平原、河流阶地及岗位等地域,本次讲课也以此为准,且以武汉地区的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为代表。

一、与勘察工作有关的几个基本问题

(一) 湖北省基坑工程技术标准编制过程

1、1995年编制武汉市标准《武汉地区深基坑工程技术指南》(WBJ1-1-95)—编制过程简介;

2、1998年编制湖北省标准《深基坑工程技术规定》(DB42/159—1998)—在《指南》基础上修改完善而成;

3、2004年编制湖北省标准《基坑工程技术规程》(DB42/159—2004)—在《规定》基础上修改补充而成。

(二) 基坑工程的界定标准

《规程》中规定:建(构)筑物挖深超过5m (含5m

)或分布有深厚软弱土层场

地挖深超过3m(含3m)以及设有地下室的建(构)筑物的基础工程统称为(深)基坑工程。

对于开挖深度超过15m或对大型地下设施、生命线工程和堤防安全有影响的基坑工程,应进行专门研究。

《规程》中将基坑工程范围界定为开挖深度为5m(原《指南》及《规定》中为6m)以上(含5m),主要是为了与建设部(2003)82号对基坑的定义保持一致。对于深度虽未达5m,但对土质条件很差,分布有软土(淤泥及淤泥质土),开挖深度超过3m(含3m)的基坑,由于地下结构施工较复杂且周期较长、基坑工程事故时有发生,故也列入基坑工程的范围。

(三)基坑工程重要性等级划分

1、基坑工程重要性等级按以下三方面因素进行划分:

①基坑开挖深度;

②基坑场地的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

③基坑周边环境条件及坑内环境条件;

2、基坑工程重要性等级按上述标准划分为三个等级(具体划分标准详见《规程》表4.0.1);同一基坑可根据不同条件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区段;不同等级的基坑,其支护结构的变形要求不同,计算中的安全系数也不同。

(四)基坑工程具有的特性(根据袁内钲总工的讲稿)

1、基坑条件复杂性

2、技术含量高

3、高风险和事故突发性

4、地区性强

5、临时性

二、武汉地区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概况

(一)自然地理地质概况

1、气象水文(略)

2、地形地貌

武汉地处江汉平原东部,地势为东高西低,南高北低,中间被长江、汉江呈Y字形切割成三块,谓之武汉三填。武汉城区南部分布有近东西走向的条带状丘陵,四周分布有比较密集的树枝状冲沟,武汉素有“水乡泽国”之称,境内大小近百个湖泊星罗棋布,形成了水系发育、山水交融的复杂地形。最高点高程150m左右,最低陆地高

程约18m。

武汉地区地貌形态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1)剥蚀丘陵区:主要分布在武昌、汉阳地区,丘陵呈线状或残丘状分布,如武昌的磨山、珞珈山、汉阳的扁担山等,丘顶高为80~150m,组成残丘的地层为志留系与泥盆系的砂页岩。

2)剥蚀堆积垅岗区:主要分布在武昌、汉阳的平原湖区与残丘之间,地形波状起伏,垅岗与坳沟相间分布,高程为28~35m(相当于Ⅲ级阶地)。组成垅岗的地层主要为中、上更新统粘性土(老粘土)。

3)堆积平原区:分布于整个汉口市区及武昌、汉阳沿江一带,主要为由长江、汉江冲洪积物构成的Ⅰ、Ⅱ级阶地。

Ⅰ级阶地:广泛分布于长江、汉江两岸地区,地面标高19m~21m,地层由全新统粘性土、砂性土及砂卵石层构成。区内有众多湖泊、堰塘、残存的沼泽地及暗沟、暗浜等。

Ⅱ级阶地:仅见于青山镇及东西湖一带,地面标高为22m~24m,地层由上更新统的粘性土与砂性土组成。

武汉地貌分区详见《武汉市地貌略图》

3 地质构造(略)

(二)地层分布及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

武汉地区的地层分布在不同地貌单元有所不同,与高层建筑分布位置相关的主要是Ⅰ级阶地堆积平原地区和Ⅲ级阶地垅岗地区两类。

1 I级阶地堆积平原的地层构成及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

I级阶地区的地层主要由第四系全新统河流相及部分河湖相冲积及冲湖积物构成。上部为粘性土,下部为砂性土(含卵砾石),呈二元结构,深度50m左右处为基岩。此

在上述地层组成中,与基坑工程相关的是以下几个土层:

1)填土层:包括杂填土和素填土两类。杂填土的组成成分为建筑垃圾、工业生活垃圾混粘性土,素填土的组成则以粘性土为主。填土层的组成物质不均一,结构较松散,对基坑而言,是边坡、隔水、锚固的不良土层。

2)粘性土层:该层一般在上部呈可塑状态,成为汉口地区浅部土层中的硬壳层,厚度0~6m不等(部分地区缺失),向下渐变为软塑状态。该粘性土层的总厚度在部分地段达十余米,这对于基坑边坡稳定、降水、隔渗是有利的。

3)淤泥或淤泥质土层:该土层呈流塑状态,强度低(f ak=50kPa~80kPa),压缩性大(E S=2.0MPa~3.0MPa),并具有触变性和流变性特点,易形成滑动面。该层最大厚度可达二十余米,是影响基坑稳定或导致环境危害的主要不良土层。

4)粉土或粉砂夹粉质粘土(互层):该土层是粘性土与砂性土之间的过渡层,顶板埋深9m~13m,厚度约为3m~5m。土层多呈软塑状态,饱含水,水平与垂直渗透性差异较大。对于设有两层以上地下室的高层建筑基坑往往遇到该层土,若处理不当,易产生坑底涌砂冒水及坑壁管涌、失稳等不良现象,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5)砂土层:对于开挖深度较大的基坑需考虑富含承压水的砂层对工程的影响,主要有坑底突涌、降水等问题。

2 垅岗地区(主要指Ⅲ级阶)的地层构成及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

位于垅岗地区的地层主要由中、上更新统的粘性土(老粘土)组成,下部局部地段为粘土夹碎石层(坡残积层)。一般呈硬塑~坚硬状态(部分为可塑状态),强度较高而变形较小,厚度为数米至二十余米,基岩岩性在武昌、汉阳地区为古生界至中生界砂岩、页岩、灰岩等,在汉口东西湖地区为白垩第三系泥质粉砂岩。在武昌地区的长江古河道(分布于紫阳路—付家坡—水果湖—武重一线)范围内,第四系土层厚度增大,最厚可达100m以上。地表常存在一定厚度、分布不均的人工填土层(包括杂填土与素填土),在老城区填土厚度更大。此外,在垅岗间的坳沟中存在有软塑至可塑的粘性土层或新近沉积的软土层。

虽然垅岗区土质条件较好,但对基坑工程而言,应特别注意以下三点:

1)老粘性土是一种超固结土,在天然埋藏条件下承受着很高的前期固结压力。一旦开挖暴露,极易产生卸荷裂隙或干缩裂隙。若保护不当,使水分浸入,土体强度将迅速下将,发生崩塌、边坡失稳或增加对支护结构的压力。此外,塑性指数高的老粘性土还可能具有一定的膨胀性,失水干缩,遇水膨胀,对支护结构会产生一定的膨胀

压力。此处,在垅岗间的坳沟中往往存在有软土,也应引起重视。

2)软岩及极软岩(如泥岩、页岩等)在基坑开挖暴露后极易风化、软化,导致各种边坡灾害。

3)在近东西走向的条带状碳酸盐分布区,由于隐伏岩溶的发育,导致出现地面塌陷,给工程建设带来危害。

(三)水文地质条件

武汉地区的地下水类型按其赋存条件,在Ⅰ、Ⅱ级阶地主要为上层滞水与孔隙承压水,局部地区有潜水,在垅岗地区为层间水或潜水及岩溶裂隙水。

上层滞水主要赋存于填土层中,其含水与透水性取决于填土的类型。上层滞水的水位连续性差,无统一的自由水面,水位埋深为0.5m~1.0m,主要接受地表水与降水补给。对于基坑工程,当与湖水有水力联系或雨季施工时,应对该层地下水给予足够重视。

潜水主要分布于Ⅰ级阶地、Ⅱ级阶地前缘地段。

孔隙承压水赋存于全新统及上更新统砂性土层中。

全新统孔隙承压含水层主要分布在长江、汉水两岸Ⅰ级阶地,与长江、汉水的水力联系密切,互补关系、季节性变化规律明显,主要赋存于粉土(或交互层)、粉细砂及中粗砂卵石层中,含水层顶板为上部一般粘性土、底板为基岩,含水层厚度14m~45m,一般为30m左右,承压水的水位标高一般为18.5m~20.0m,年变幅为3m~4m。

对于基坑工程,应注意该含水层以下二个特点:

1)孔隙承压水的富水性随含水层颗粒组成的增大而增大,其渗透性也随着增大,渗透系数从10-5增大到10-1cm/sec;

2)要重视对作为承压含水层“过度带”的粉土层(或粉土、粉砂与质粘土交互层)的认识与处理,该层土水平渗透性大于垂直渗透性,水平渗透系数为10-2cm/sec~10-3cm/sec,垂直渗透系数为10-5cm/sec,当基坑底板挖至该土层时,孔隙承压水在水压作用下,将直接进入基坑。由于粉土、粉砂层易形成管涌、流土,必须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

上更新统孔隙承压含水层主要分布汉口城区以北二级阶地,含水层厚度不均,一般为6m~30m,含水层为黄色、灰绿色、含泥粉细砂、中粗砂及砾石层,含水层顶板为老粘性土,底板为基岩,含水层顶板埋深17m~34m,底板埋深为45m左右,主要接受地下水侧向径流补给。

位于垅岗地区的坳沟中的粉土及与基岩接触的坡残积层中存在有层间水或潜水。其中坳沟粉土含水层呈封闭型,含水与透水性均较差,水量不大,接受地表水体的补给。但开挖揭露该层时,应进行防水处理,防止流土。坡残积层中的地下水水量大小与坡残积层中的粘性土含量和碎石含量、结构密实程度和孔隙大小、以及补给来源的大小有关,如坡残积层中碎石含量高,孔隙大,且位于基岩裂隙水排泄区时,层间水的水量较大,对基坑工程的影响亦较大。

岩溶裂隙水主要分布在武昌和汉阳一带的大桥向斜、鲁巷向斜和狮子山向斜的核部,含水层为石炭一二叠系和三叠系灰岩,通过两侧裸露基岩接受大气降水渗透补给,水位埋深6m~20m。

由于湖北省境内的地质条件复杂,不可能进行详细介绍,有关湖北省工程地质及水位地质概况可详见《规程》附录A.1。

三、基坑工程岩土工程勘察基本要求

1、基坑岩土工程勘察应结合拟建主体工程详细勘察工作同时进行,根据主体结构设计和基坑工程设计施工的要求,确定勘察工作量。在勘察纲要中应对基坑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提出要求,在勘察成果报告中应有专门章节对基坑工程进行分析评价。当已有的勘察成果资料不能满足基坑工程设计和施工要求时,应进行专项勘察或补充勘察工作。

基坑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一般很少单独进行,大多是结合拟建主体工程详细勘察阶段的岩土工程工作同时进行。按照主体工程要求进行勘察,在勘探点密度、深度方面一般都能同时满足基坑工程勘察要求。稍有不同的是,基坑工程需要了解建筑物轮廓以外一定范围的地下和地面情况,对浅部土层要求作细致的划分与评价。当前不少勘察报告存在的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是仅考虑如何满足地基基础设计的需要,对深部土层研究相当详细,而忽视基坑工程的需要,对浅部土层反映很粗略,这是应注意改进的。

对于重要的或地质条件复杂的基坑工程以及仅有地下室而无上部主体建筑的工程(如地下车库、地下交通通道等),当缺乏勘察资料或已有勘察成果资料不能满足基坑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要求时,应进行专门的基坑勘察或补充勘察工作。

2 基坑岩土工程勘察应解决以下主要问题:

1)查明场地的地层结构与成因类型、分布规律及其在水平与垂直方向的变化,尤其需查明软土及粉土夹层或粘性土与粉土、粉砂交互层的分布与特征;

2)提供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及基坑支护设计、施工所需的有关参数;

3)查明岩土层的膨胀性、软化性、崩解性、触变性等对基坑工程的影响;

4)对岩层中开挖的基坑,应查明岩体的岩性、产状、风化程度,结构面(尤其是软弱面)的类型、力学性质、发育程度、闭合状态、充填与充水情况、各结构面组合关系以及软质岩开挖暴露后工程性能恶化对基坑稳定性的影响;

5)查明地下水的类型、埋藏条件、水位、赋水性、补给来源、动态变化及土层的渗透性等。

6)查明基坑周边已有建筑物、道路及各种地下管线的现状及距基坑边缘的距离等环境条件资料。

7)对基坑工程的设计与施工进行评价。

四、基坑工程的勘探与测试及室内试验

1 基坑工程勘察勘探点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根据基坑开挖深度及场地岩土工程条件,结合主体建筑的勘察要求布置勘探点,其间距一般为12m~24m;

2)当场地存在有软土层或可能造成基坑设计施工困难的地层以及暗沟、暗塘等异常地段,应适当加密勘探点;

3)条件允许时,勘探点布置范围宜扩大到在基坑开挖边线外1倍~2倍开挖深度;对地形或地质条件复杂的基坑,尚应根据需要进一步扩大勘察范围,适当加密勘探点;

4)当开挖边界外无法布置勘探点时,应通过调查取得相应资料;

5)对岩石基坑,当岩体出露条件较好,构造较简单时,可采用实测地质剖面或探井、探槽以代替钻探工作。

6)基坑工程勘察孔应按要求及时回填。

勘探点的间距一般采用12m~24m,大致相当于复杂和中等复杂场地详勘的孔距。问题在于勘察的范围。在基坑开挖边线以外1倍~2倍开挖深度范围内进行勘探无疑是合理的,但在很多情况下是难以做到的。此时,只有通过调查,包括收集邻近地区的已有地质资料,进行综合评价。即使如此,仍有可能发现不了影响基坑工程设计施工的某些重要情况。弥补的方法只能是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设计。

2 勘探深度应满足基坑工程的坑底抗隆起和支护结构稳定性计算的要求,应不少于基坑深度的2倍;当存在有较厚软土层、粉土夹层或因降水、隔渗需要时,勘探深

度应适当加深;在此深度内遇有厚层坚硬粘性土、碎石土及岩层时,可适当减小勘探深度。

3 勘察工作宜采用钻探取样,原位测试及室内试验等多种手段,原位测试应根据地层性质适当选择,可采用静力触探、动力触探、标准贯入试验、十字板剪切试验、扁铲侧胀试验等。对于软土及粉土夹层或粘性土与粉土、粉砂交互层土宜侧重采用静力触探试验。

由于浅部土层复杂多变,单层厚度不大,取样数量和间距往往很难满足规范的要求。根据武汉地区的经验,采用静力触探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特别是对于软土、粉土夹层及粘性土与粉土、粉砂交互层应侧重采用静力触探试验,以便准确查明基坑范围内的地层岩性特征。此外,对可塑~硬塑的老粘性土也应尽量采用静力触探。

扁铲侧胀试验可判别土类,确定粘性土的状态、静止侧压力系数、水平基床系数等对基坑工程设计非常有用的资料和参数,因此值得在基坑工程勘察中推广应用。这是一种比较新的测试手段,目前应用的经验还不多。但通过今后大量的实践,其应用前景是可以预期的。

4、取样和原位测试应符合下列要求:

1)钻探应分层采取土试样,取样间距应按地基土分布情况及土的性质确定,在2倍基坑深度范围内为1.0m~1.5m;

2)每一主要土层的原状土试样或原位测试的数据不应少于6组;

3)在基坑影响范围内,对厚度大于0.5m的夹层或透镜体,应取土试样或进行原位测试;

4)当土层性质不均匀时,应增加取土数量或原位测试工作量。

此条是基坑工程勘察对取样和原位测试的具体要求,其标准并没有超过国标和省标的相关规定,只是重申这些规定。其中本条第2款按《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规程》(DB42/169)的要求,每一主要地层的测试和土试验的数量均应不少于6组(件)。

5、对基坑地下水应测量初见水位和稳定水位;对多层含水层,当对基坑开挖可能有影响,应分层测量其水位;当基坑底以下有承压水时,应测量其水头高度,并调查水位变化幅度;在邻近地表水地段,应查明地下水与地表水的水力联系。

6、对于重要基坑工程和为满足基坑降水或隔渗设计需要而进行的专门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应布置水文地质试验孔,进行现场抽水试验。对基坑有影响的多层含水层,应分层进行抽水试验,提供各含水层渗透系数,试验方法应符合《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GB50027)的有关规定。

对场地地下水的查明及专门水文地质勘察工作是基坑勘察的重要内容,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应正确反映场地的地下水位。在有多层地下水时不应提供“混合水位”,而应分层提供水位。不能只提供勘察期间的地下水位,而不提供地下水位的年变化幅度。

2) 应按照国家标准的要求,当基坑工程有可能进行降低地下水位时事先应进行水文地质勘察。如果水文地质资料欠缺,应在先期施工的降水井中进行抽水试验,核实参数,对设计进行必要的调整。

3) 水文地质勘察中的试验工作应尽可能接近将来的实用条件。例如,抽水试验最好能在不同深度的管井进行试验,以便降水设计时选择使用。如果试验数量受到限制,则应按照地区经验选用将来最可能采用的井深和井管构造进行试验。

4) 降水对环境影响的评估涉及问题多,难度较大。根据现有经验,一般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①地面沉降幅度不一定与水位下降漏斗完全吻合,有时远处沉降反而大于近处沉降。大幅度长时间的降低地下水,地面沉降波及范围可能达到数百米。

②地面沉降与地层结构特点有关。高压缩性的软弱粘性土层直接位于砂层之上最容易发生降水地面沉降。反之,如果高压缩性的软弱粘性土层与砂层之间有很厚的垂直渗透性低的过渡性土层,地面沉降较小或发展较慢。

③地面沉降与降水维持时间的长短有关。由于沉降主要由高压缩性的粘性土层引起,而粘性土层的固结需要一定时间。因此,降水维持时间愈长,地面沉降愈大,反之,时间愈短,沉降愈小。

④地面沉降与场地及其附近地段的降水历史有关。如果降水幅度在年变化幅度以内,引起的地面沉降几乎可以不计。如果降水幅度不超过场地及其附近历史降水的幅度,引起的地面沉降也很小。

⑤不同类型的建筑物对降水地面沉降的反应不同。采用天然地基的建筑物比采用桩基的建筑物更敏感。在比较软弱的地基上早期施工的按天然地基设计的多层建筑物,整体刚度一般较弱,地基承载力没有富余,很容易因降水地面沉降而开裂、倾斜。即使是采用桩基的建筑物,如果桩型不一,或者密集程度不一,桩长不一,对地面沉降的反应也可能不同。

5) 当临近场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补排条件与勘察场区相同时,可利用该临近场区的水文地质试验成果。建设单位将水文地质勘察单另委托时,应在勘察报告中说明,并尽可能引用其水文地质试验资料。

7、对位于基坑底以下的粘性土与粉土、粉砂交互层,在岩土工程勘察时应重点加以研究,以评价其渗透稳定性;在水文地质计算中应作为承压含水层的一部分考虑。

本条是针对武汉等平原城市地区的地层岩性特点和基坑工程经验提出的。位于基坑侧壁和坑底附近的粘性土与粉土、粉砂交互层(俗名“花层”)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往往会产生渗水、流砂、管涌等不良现象,处理不及时很容易造成周边地面下沉,甚至发生工程事故,需要特别重视和加以研究。应准确查明这类土层的埋藏位臵、岩性特征及其有关特性指标。

8、对基坑周边环境条件的勘察宜根据基坑工程的需要,作为专项勘察工作进行,并应包括以下内容:

1) 查明基坑四周一定范围内相邻的建(构)筑物分布位置、层数、结构类型、基础形式与埋置深度以及使用年限和完好程度等;

2) 查明基坑附近所分布的各种地下管线(包括给排水、电力、电讯、煤气等)及地下人防工程的位置及其规模、埋置深度、结构类型和构筑年代等。

3) 查明基坑周边的道路位置、宽度等。

4) 查明基坑附近所分布的湖泊、水塘等地表水体及暗塘、暗沟的位置、范围、规模、水深(埋深)以及与地下水的联系等。

环境保护是基坑工程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条提出了应查明的环境条件的内容。由于涉及内容较广,宜作为专项工作委托勘察单位或其他相关单位完成。工作方法主要是通过调查收集资料和必要的勘察手段,包括开挖、物探、专用仪器探测等。

9、岩土室内试验应提供以下指标:

1) 各岩土层的抗剪强度指标及重度指标;

2) 对饱和软土应测定土的灵敏度、无侧限抗压强度、有机质含量等;

3) 对老粘性土应测定膨胀性指标;

4) 对一般粘性土及粉土应测定垂直及水平渗透系数;

5) 对砂性土宜测定水下休止角,对重要基坑工程尚宜提供土的静止侧压力系数。

10、基坑岩土层抗剪强度指标的确定应符合以下原则:

1) 对粘性土和粉土采用直接快剪或自重固结不排水三轴剪(UU),一般情况下采用总应力法的c、Φ指标;

2) 对粘性土与粉土、粉砂交互层土的c、Φ标准值可取三者中的最小值;

3) 对老粘性土以及残积土、软岩应充分考虑基坑开挖暴露后的强度衰减,其中对老粘性土按室内试验所确定的粘聚力标准值应乘以0.3~0.6的折减系数,且最高不宜大于50kPa;

4) 对比较纯净的砂土,c值可按零值考虑,Φ值可根据标准贯入击数标准值相关公式计算确定;

5) 对重要性等级为二级、三级的基坑工程,岩土层的c、Φ值可根据土工试验与原位测试成果并参照《规程》附录B综合确定。

抗剪强度是基坑支护设计重要的参数,但不同的试验方法(有效应力法或总应力法,直剪或三轴剪)可能得出不同的结果。根据武汉地区多年的经验,按照《规程》所采用的各种计算模式和方法,认为首选的是直接快剪,其次是自重固结后的三轴快剪,后者只是试验前在自重压力下固结,并非通常所说的固结快剪。

武汉地区的老性土具有遇水软化、失水收缩的特点。基坑开挖揭露老粘性土后,施工期间内若降雨,将遭受雨水的浸泡或冲刷;当排水不当,可能长期遭受地表水或其它生活用水的浸泡;导致老粘性土抗剪强度明显降低。因此,对通过室内试验所确定的老粘性土粘聚力标准值应乘以一定的折减系数。

五、基坑工程勘察成果资料

1、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中对基坑工程评价应在主体建筑岩土工程勘察的基础上,需有专门章节对基坑工程进行介绍,其成果资料应包括以下内容:

①基坑的平面位置、尺寸、开挖深度以及与基坑开挖有关的场地条件,土质条件,工程条件与周边环境条件,并划分基坑工程重要性等级;

②提出基坑设计的计算参数和支护结构选型的建议;

③提出地下水作用对基坑工程的影响与评价以及对地下水控制方法,计算参数及抗浮设计的建议;

④提出基坑开挖施工应注意事项和施工可能遇到的问题防治措施的建议;

⑤对施工阶段的环境保护和监测工作的建议。

对以上内容注意以下几个具体的问题

1) 对基坑环境条件的评价应包括基坑周边已有建筑物,道路以及各种地下管线距基坑边的距离条件以及基坑内环境条件(如基坑内有需保护的工程桩情况)等;

2) 基坑设计参数的确定应有依据,宜根据多种勘察手段(土工试验,静力触探与标准贯入试验等)以及规范中取值等成果资料综合分析后确定(以表格形式);

3) 基坑支护结构选型应根据基坑开挖深度、地质情况、场地条件、环境条件(包括坑内工程桩情况)以及施工条件,通过多方案比选,按照安全可靠、技术可行、施工方便、经济合理的原则确定。其具体选型可详见《规程》表6.1.2。武汉地区常用的支护结构型式包括:放坡、喷锚、水泥土挡墙、SMW水泥土连续墙、后压浆地下连续墙、排桩(悬臂、双排桩、加锚杆或加内支撑)、地下连续墙等形式;此外,还有一些组合支护形式,如复合喷锚支护技术、上部放坡和下部排桩等支护技术等。按开挖深度的大小可分为以下二类。

①当浅部无淤泥质土分布时,对于一层地下室或深度小于6m的基坑,常用的基坑支护类型有喷锚、水泥土挡墙、SMW水泥土连续墙、后压浆地下连续墙等。

②对于有二层地下室或深度超过6m的基坑一般采用排桩加撑(锚)支护、双排桩或地下连续墙形式,也可采用一些组合支护形式。

4) 基坑工程地下水治理方案应根据基坑的开挖深度、大小、形状,以及其所在场地的水文地质条件,周边的环境条件等要素综合分析和比较,选取合适的地下水治理方案,以达到确保深基坑工程作业期间能获得干燥空间,基坑边坡和底板稳定,基坑邻近的建(构)筑物及地下管线的正常使用的总体要求,通常有疏导、封堵或两者相结合的方法。具体有以下三种情况:

①对于武汉地区浅部上层滞水和潜水,一般采用侧向止水帷幕,以防止侧壁产生的流土、流砂现象。

②对于深部承压水,主要采用竖向隔渗帷幕加深井减压或疏干降水的方法,以防止基坑底部产生突涌险情。

③对于坑底分布有粉土层、粘性土与粉土、粉细砂的交互层等非强渗透性含水层且厚度较大时,可采用竖向隔渗帷幕至互层土底,同时采用深、浅井相结合,深井降低承压水头,浅井进行疏干。

5) 抗浮设计是基坑工程应考虑的重要内容。根据武汉地区的经验,抗浮设计水位一般取室外地坪整平标高。

6) 基坑开挖施工及基坑监测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可详见《规程》有关章节。

2、基坑工程勘察成果资料应根据不同工程的要求针对以下问题进行分析评价:

1) 基坑边坡的稳定性(包括局部稳定性、整体稳定性和坑底抗隆起稳定性);

2) 坑底和侧壁的渗透稳定性;

3) 支护挡土结构和边坡可能发生的变形;

4) 基坑降水的效果和降水对环境影响的预测;

5) 基坑开挖和降水对邻近建筑物和地下设施的影响。

本条内容是参照国家规范《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的要求提出、需要说明的是,并非要求在勘察阶段就对基坑工程进行具体的计算和设计,而是要求在勘察成果报告中,针对具体基坑工程的要求进行一定深度的评价并提出建议。这种评价与建议总的来说是属于定性的,当然也不排除按照初步预计的条件进行一定的定量分析计算。例如,对位于武汉长江一级阶地的基坑工程,勘察报告中要求对基坑进行抗承压水的突涌验算,以便指导下一步专门水文地质工作。计算方法详见《规程》第6.2.11条中公式。

3、对软土、粉土、膨胀土、软岩(极软岩)等特殊性岩土分布区的基坑工程,应针对其特殊性对基坑工程的影响进行分析评价。

4、勘察报告中与基坑工程有关的主要图表要求

基坑工程勘察一般情况下是结合主体工程的勘察工作同时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应在以下图表中反映基坑工程的相关内容:

①勘探点平面布置图:图中应绘出基坑开挖范围线以及周边已有建筑物、道路等位置,有条件时宜标出各种地下管线与地下障碍物等分布情况;

②在工程地质剖面图中,有条件时宜标明基坑开挖深度(或标高)线以及提供沿基坑周边的工程地质剖面展开图;

③有代表性的钻孔柱状图;

④水文地质试验图表资料及有关的原位测试和室内试验图表等资料;

⑤对岩层中开挖的基坑工程应提供标注有岩层的岩性与产状、结构面产状、软弱岩层和破碎带的分布位置等特征的工程地质图。

六、基坑工程中与岩土条件相关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

根据袁内钲总工讲稿,现对基坑工程中与岩土条件有关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及处理措施介绍如下:

1、深厚软土中深基坑问题

湖北省(包括武汉市)在长江、汉江一级阶地、江汉平原及湖塘陆相沉积区广泛分布有深厚软土层(淤泥及淤泥质土),此类软土具有高含水量,低强度,高压缩性以及及触变性和蠕变性等特征,在该地区的基坑工程事故多发,以边坡整体失稳伴随坑底隆起引发的事故最为常见。

通过工程总结分析,对该地区基坑采用排桩加内支撑、悬臂排桩加被动区水泥土加固等支护结构形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在深厚软土区,除应选择合理的支护结构形式外,尚应严格控制坑边堆(超)载;分析软土的不均匀性,选取合理的计算参数并采取不同对策;制定合理的土方开挖方案,才能确保施工安全。

2、饱和砂土及交互层引发的坑壁渗流及流土问题

当坑壁存在有饱和的粉土、粉细砂以及粘性土与粉土粉砂交互层土时,在基坑地下水的渗流作用下,易产生坑壁流土、流砂,对基坑工程造成严重影响。

目前采用多头搅拌的SMW工法施工的止水帷幕及地下连续墙是防止侧壁流土的有效方法;当基坑深度不大时采用高压旋喷,摆喷或两排以上水泥土搅拌桩(浆喷工艺)止水也是可行的方案。

3、承压水的防治问题

在长江、汉江一级阶地及江汉平原地区,地层具有二元结构特征,在砂层中含有丰富的承压水,且该承压水与江河水直接联系,水量大,处理困难。位于该地区的基坑,往往由于对承压水处理不当而引发管涌或突涌,使承压水携带砂土从坑底不断涌出,基底土受到扰动破坏,承载力降低,严重时坑壁土产生渗流破坏而涌入坑内,造成坑外地面下沉,危及周边环境。

目前大多采用深井大降水的方案解决承压水问题。对于开挖深度尚未揭穿隔水层的基坑,可采用降低承压水水头,保证隔水层稳定的减压降水方法,此时可打少量深井进行减压降水,是一项成功的经验。

4、土岩组合基坑

在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上层为土层,下部为基岩时称为土岩组合基坑。此类基坑多位于长江三级阶地垄岗分布地区,往往由于土、岩的强度较高,易误认为支护简单而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工程实践表明此类基坑的上部老粘性土遇水易软化,使其强度降低,同时,在土岩过渡带常存在有强风化层,残积土、红粘土等,在这些土层的底部含水量相对较大,稳定性差,易发生边坡滑动的事故,在武昌有多项工程(如火炬大厦等)出现严重问题,对此类基坑应引起重视,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谢谢大家!

岩土工程勘察实习心得

岩土工程勘察实习心得 1月5日,老师带领我们来到福州福利院进行现场勘察的观察,通过老师的指导,使我明白了,钻机的工作流程、一根钻杆的标准长度、工程地址钻孔现场记录表的编录方法,具备野外鉴定土的能力以及钻进深度的确定,也加深了彼此之间的感情。更重要的是解决了钻孔布置及深度确定的问题。 控制性勘探点:为控制场地地层结构,满足场地、地基基础和基坑工程的稳定性、变形评价的要求而布设的勘探点。 取土测试勘探点:采取土试样或进行原位测试的勘探点。采取土试样和进行原位测试的勘探点数量,应根据地层结构、地基土的均匀性和设计要求确定,对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建筑物每栋不应少于 3个;每个场地每一主要土层的原状土试样或原位测试数据不应少于6件(组);在地基主要受力层内,对厚度大于 0.5m的夹层或透镜体,应采取土试样或进行原位测试;当土层性质不均匀时,应增加取土数量或原位测试工作量。取土试样钻孔和进行原位测试的钻孔孔数量,一般占勘探孔总数的1/3~2/3,且每个场地不得少于2个。取土试样钻孔占总勘探点数量满足规程要求的采取不扰动土试样和原位测试勘探点数量不少于全部勘探点总数的2/3要求。 此外,还了解了勘察过程中应着重注意的问题: 1、不要浪费工作量,不要少钻,更不能超钻,少钻满足不了技术要求,超钻了浪费人力,物力和时间,如勘探地层和预计地层有出入(如碎石类土累计厚度超过30cm、某岩埋深浅,风化层很薄等),发现土石分界及时通知工点负责人,根据勘探揭示地层情况适时的调整孔深,避免浪费。 2、岩芯及编录。在钻探过程中要仔细观察,详细记录,掌握一手工程地质资料,这是全面阐述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和正确评价工程地质问题的主要依据。 2.1、基岩钻孔的编录和要求:认真填写报表和钻探日志。要详细记录钻具陷落、进尺较快、漏水、孔壁掉块、垮塌等的深度。钻探深度和岩性分层的测量误差不超过0.05米。岩芯采取率一般不小于80%。岩芯按顺序编号,妥善保管。终孔后编制钻孔柱状图和说明书。 2.2土层钻孔编录:土层钻孔的钻进速度较快,下钻提钻频繁。所以要求地

岩土工程勘察文献综述

1 岩土工程勘察内容 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是设计和施工的基础。若勘察工作不到位,不良工程地质问题将揭露出来,即使上部构造的设计、施工达到了优质也不免会遭受破坏。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工程活动都会给地质环境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反之不同的地质条件又会给工程建设带来不同的效应。岩土工程勘察的目的主要是查明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存在的地质问题,对建筑地区做出工程地质评价。 岩土工程勘察的任务是按照不同勘察阶段的要求,正确反映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及岩土体性态的影响,并结合工程设计、施工条件以及地基处理等工程的具体要求,进行技术论证和评价,提交处岩土工程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决策性具体建议,并提出基础、边坡等工程的设计准则和岩土工程施工的指导性意见,为设计、施工提供依据,服务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 岩土工程勘察应分阶段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可分为可行性研究勘察(选址勘察)、初步勘察和详细勘察三阶段,其中可行性研究勘察应符合场地方案确定的要求;初步勘察应符合初步设计或扩大初步设计的要求;详细勘察应符合施工设计的要求。 根据勘察对象的不同,可分为:水利水电工程(主要指水电站、水工构造物的勘察)、铁路工程、公路工程、港口码头、大型桥梁及工业、民用建筑等。由于水利水电工程、铁路工程、公路工程、港口码头等工程一般比较重大、投资造价及重要性高,国家分别对这些类别的工程勘察进行了专门的分类,编制了相应的勘察规范、规程和技术标准等,通常这些工程的勘察称工程地质勘察。因此,通常所说的“岩土工程勘察”主要指工业、民用建筑工程的勘察,勘察对象主体主要包括房屋楼宇、工业厂房、学校楼舍、医院建筑、市政工程、管线及架空线路、岸边工程、边坡工程、基坑工程、地基处理等。 岩土工程勘察的内容主要有:工程地质调查和测绘、勘探及采取土试样、原位测试、室内试验、现场检验和检测,最终根据以上几种或全部手段,对场地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评价,编制满足不同阶段所需的成果报告文件。 2 土工程勘察热点 当前,特殊条件下的岩土工程评价仍然是岩土勘察工程中最普遍最大的热点。特殊条件指的是: (1)特殊土。包括湿陷性黄土、软土、膨胀土、盐渍土等。在特殊土地基上进行工程建设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它们所具有的特殊物理力学化学性质。 (2)特殊工程地质条件。包括岩溶、斜坡与滑坡、泥石流、采空区、地面沉降、地震效应等。其中强震区的砂土液化、断裂、震陷等问题是岩土工程勘察中经常遇见的。

岩土工程勘察钻探安全操作规程(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岩土工程勘察钻探安全操作规程(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1998-66 岩土工程勘察钻探安全操作规程(正 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第一条安装、拆卸和搬迁钻机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安装、拆卸钻塔前,应对钻塔构件、工具、绳索和起落架等进行严格检查。 2.安、拆钻塔工作应在机长的指挥下进行;安装人员必须戴安全帽。在塔上工作时必须要穿平底的橡胶鞋;必要的工具、螺栓要放在工具袋内;不得在安、拆钻塔的同时在塔下进行工作。 3.竖立钻架时,应先将钻架顶部架起一定高度;架顶要栓好安全绷绳,两腿底端暂时固定,另一腿(四角架则是两腿)底部绑上钢丝绳或粗麻绳,由专人统一指挥,用绞车或人力均匀牵引。工作人员必须离开钻架起落范围,并要有专人掌握绷绳,随时注意观察绷绳松紧程度和钻架起落过程中的动向。

4.拆卸各种机器时,禁止用大锤猛力敲打或盲目乱拆。由机器上拆下的小零件、仪表、油管等,应专人妥善保存。气孔、油眼必须堵严。各连接螺栓、螺帽、轴座、销子等,卸除后仍应装回原处。 5.严禁抛掷、滚放器材、工具。 6.用汽车搬运机械时,要放稳绑牢。由有经验的人指挥,并应互相配合好。人工装卸时,应有足够强度的跳板;用吊车或葫芦起吊时,钢丝绳、绳卡、挂钩及吊架腿应牢固。多人抬动设备时,应有专人指挥,相互配合。钻机整体迁移时,应在平坦短距离地面上进行,应采取防倾斜措施;禁止在高压电线下和坡度超过15°坡上或凹凸不平和松软地面整体迁移钻机。 7.在地形平缓、钻孔相互间距离较近、又具有牵引设备时,可采用整体迁移和半整体迁移的方法搬运设备。迁移前要详细了解通过地段的地面及空中状况,迁移过程中要有专人指挥。在有高压电网的地区不得在高压线下作整体迁移。 第二条升降钻具应遵守下列规定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新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新 The following text is amended on 12 November 2020.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 2001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2 0 0 2 年3 月1 日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的通知 建标[2002]7 号 根据我部《关于印发一九九八年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第二批)的通知》(建标[1998]244 号)的要求,由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修订的《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经有关部门会审,批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021 2001,自2002 年3月1 日起施行。其中、、、、、、、、、、、、、、、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 94 于2002 年12 月31 日废止。 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建设部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前言

本规范是根据建设部建标[1998]244 号文的要求,对1994 年发布的《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的修订。在修订过程中,主编单位建设部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会 同有关勘察、设计、科研、教学单位组成编制组,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征求意见,重点修改的部分编写了专题报告,并与正在实施和正在修订的有关国家标准进行了协调,经多次讨,论反复修,改先后形成了《初稿》、《征求意见稿》、《送审稿》经审查报批定稿。 本规范基本上保持了1994 年发布的《规范》的适用范围、总体框架和主要内容,作了局部调整。现分为14 章: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勘察分级和岩土分类;4.各类工程的勘察基本要求;5.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6.特殊性岩土;7.地下水;8.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9.勘探和取样;10.原位测试;11.室内试验;12.水和土腐蚀性的评价;13.现场检验和监测;14.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和成果报告。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有:1.适用范围增加了“核电厂”的勘察;2.增加了“术 语和 符号”章;3.增加了岩石坚硬程度分类、完整程度分类和岩体基本质量分级;4.修订了“房屋建筑和构筑物”以及“桩基础”勘察的要求5.修订了“地下洞室”、“岸边工程”、“基坑工程”和“地基处理”勘察的规定;6.将“尾矿坝和贮灰坝”节改为“废弃物处理工程”的勘察;7.将“场地稳定性”章名改为“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8.将“强震区的场地和地基”、“地震液化”合为一节,取名“场地与地基的地震效应”;9.对特殊性土中的“湿陷性土”和“红粘土”作了修订;10.加强了对“地下水”勘察的要求;11.增加了“深层载荷试验”和“扁铲侧

基于基坑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分析

基于基坑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分析 发表时间:2019-08-06T08:51:32.32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8期作者:马甜 [导读] 基于基坑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勘察重点,详细分析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的勘察技术,概述实际应用效果,以供参考。 上海昌发岩土勘察技术有限公司 摘要:岩土工程勘察是施工过程中的重点内容,而基坑工程则是岩土工程勘察中必不可少的存在,随着建筑工程的发展,基坑工程的重要性不断提高,因此,要不断加强基坑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基于基坑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勘察重点,详细分析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的勘察技术,概述实际应用效果,以供参考。 关键词:岩土工程;基坑工程;勘察技术;路基情况 引言: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基坑工程本身具有一定的事故突发性和高风险性,因此必须要加强前期的岩土勘察工作。但是大部分建筑工程所在区域现场较为复杂,施工条件多变,想要开展勘查工作存在较大的难度。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加强对基坑岩土勘察工作的技术要求,因此为基坑工程的施工安全提供准确数据。 一、基坑工程中岩土工程勘察重点 成熟的基坑工程可以从根本上提高施工质量的关键,在设计岩土工程勘察方案的过程中,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明确勘察工作的重点,为后续的施工工作奠定基础。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首先要对现场实际情况进行简单的勘察,然后根据施工区域的地质情况,确定地基开挖的复杂程度。其次要调查开挖区域的土壤性质,确认地下土层中是否存在软土层、含水层。最后要对开挖区的周边地区的进行调查,避免基坑开挖对周围地区产生影响。根据这些内容确定基坑工程施工方案,保证施工顺利进行,提高工程经济效益,在进行上述勘察工作中,勘察的人员要对建筑工程基本情况熟悉,明确勘查工作目的。除了上述三点信息之外,还要对周围的建筑、管线的分布情况考察,以此为基坑施工提供参考,确定施工中涉及的有关参数。在对基坑工程进行岩土勘察过程中应该注意对场地土质、侧壁岩土层的勘察,尤其是深基坑支护结构的承载力、安全性都会受到这两方面的影响,一旦操作不当,施工质量也会无法保证[1]。 二、基坑工程中岩土工程勘察技术 (一)勘察目的和主要技术 基坑工程勘察工作的主要目的在于为基坑工程提供所需要的参数的,保证基坑工程工作合理开展。勘查工作需要针对基坑工程影响深度范围内的岩土土层进行调查,明确岩土土层的岩土特性和空间分布规律。除此之外,还要明确每个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承载力参数。根据实际勘察数据,结合建筑物特性,确定基坑工程的基础形式,明确基坑桩基的桩型、桩长,并且计算出单个桩基的竖向城乡在,估算出桩基沉降情况。同时在进行勘察工作中,还要计算出液化土层的平均液化强度比,根据场地地基土类型、场地类别等信息,对基坑围护设计、降水方案、施工开挖提出建议对策。 (二)勘察重点和参考系数 不同地区土质情况不一,对于基坑工程而言,最困难的就是软土地区,尤其是在深基坑开挖工作中,一旦遇到软土地区,除了上文中提到的岩土工程勘察内容之外,还要对各土层的静止侧压力系数,并且提取样土,进行三轴固结不排水压缩试验指标,同时对软土土层中的粉性土、砂性土进行直剪、慢剪试验和回弹再压缩试验指标。如果是深基坑施工工程,还需要在施工现场进行抽注水试验,并且对软土土层进行十字剪切试验[2]。 (三)布孔原则和孔深确定 根据国家出台的岩土工程勘察建设规范标准来看,针对不同安全等级的基坑,勘察工作也存在一定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布孔原则和孔深这两个方面。安全等级为1-2级的基坑,勘探孔的间距控制在20-35m范围内,安全等级为3级的基坑,孔间距在30-50m。如果两个勘探孔之间土层变化较大,就要适当缩短勘探孔距间距,以此降低土层变化对基坑围护设计和施工方案的影响,但是孔间距不能够小于10m。一般情况下,勘探孔深度不能小于2.5倍,在这样的状态下,没如果遇到第九层砂土层中,勘探孔深度可以适当的减浅,但也不能够小于2倍。 (四)桩机持力层桩型选择 除了上述几个方面之外,在基坑工程中柱下桩基方案较为常见,为了提高单桩抗拔力,让下部土侧摩阻力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让其大于上部土层,就要适当的延长抗拔桩。通过这种方式还可以适当保证经济指标,但从目前工程经验的情况上看,如果遇到深基坑工程,更应该选择埋深大、埋深相对稳定的硬土层、粉性土、砂性土层,以此获得较高的单桩承载力。这是因为硬土层、粉性土、砂性土层本身的物理学性质良好,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最大程度保证基坑工程的稳定开展。结合桩机持力层具体选择情况,结合岩土勘察工作提供的数据,还要进一步确定桩型。在选择桩型的过程中,除了单桩承载力、变形控制之外,还需要考虑到沉桩的可行性,让桩身结构强度得到充分发挥。不仅施工安全、施工质量等方面的问题,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经济合理性也要考虑到位,尽可能地降低施工成本。 三、提高基坑工程岩土勘察技术应用的对策 (一)加强前期准备工作 岩土工程勘察本身就属于基坑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但是想要提高基坑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高岩土勘察技术的应用效果,就要完善勘察工作的准备活动。勘查工作的前期准备活动包括对环境气候的调查以及周边地区的建筑情况、地下管道布置情况,根据这些信息确定勘察范围,在充分了解沿途条件的基础上,还要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应变条件、地下水位等情况进行分析,勘察人员还要充分考虑到施工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振动的情况,在确定承受力的基础上,保证施工顺利开展。以上海某市政工程为例,上海地区本身就是属于软土地质,而在进行基坑开挖的过程中,深度大于三米,属于深基坑工程,如果根据上海地区的工程实践经验和技术水平,确定开挖支护维护方案并不可靠,需要勘察人员对周围地区进行全面的调查,模拟基坑开挖的工程地质条件,结合周边环境情况和相应的规模,有针对性的选择施工方案,保证支护结构、基坑本身、主体结构整体稳定[3]。 (二)加强变形监测工作 对于基坑工程施工工作而言,变形问题是其中的重难点,因此作为岩土勘察技术人员,必须要加强对岩土土层数据的监测,保证监测

岩土工程勘察相关规范及参考资料

目录 一、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勘察部分) 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3.《软土地区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GJ83--91) 4.《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J 112-87) 5.《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J50025-2004) 6.《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 二、关于我省工程勘察和地基施工图审查有关问题的通知 三、勘察专业方面有关技术问题的解答 四、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2001 五、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 六、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 七、参考资料: 1.建筑地基设计规范GB 7-89 附录五土(岩)的承载力标准值2.广东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DBJ15-31-2003 资料 3. 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TB10012-2001 附录D地基承载力 4.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JTJ 024-85 5.上海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DBJ08-37-2002 上海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DGJ08-11-1999资料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勘察部分)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1.0.3各项工程建设在设计和施工之前,必须按基本建设程序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岩土工程勘察应按工程建设和勘察阶段的要求,正确反映工程地质条件,查明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精心勘察、精心分析,提出资料完整,评价正确的勘察报告。 4.1.11详细勘察应按单体建筑物或建筑群提出详细的岩土工程资料和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参数;对建筑地基做出岩土工程评价,并对地基类型、基础形式、地基处理、基坑支护、工程降水和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等提出建议。主要应进行下列工作: 1 搜集附有坐标和地形的建筑总平面图,场区的地面整平标高,建筑物的性质、规模、荷载,结构特点,基础形式、埋置深度,地基允许变形等资料; 2 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提出整治方案的建议; 3 查明建筑范围内岩土层的类型、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 4 对需进行沉降计算的建筑物,提供地基变形计算参数,预测建筑物的变形特征; 5 查明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 6 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提供地下水位及其变化幅度; 7 在季度性冻土地区,提供场地土的标准冻结深度; 8 判定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4.1.17 评细勘察的单栋高层建筑勘探点的布置,应满足对地基均匀性评价的要求,且不应少于4个;对密集的高层建筑群,勘探点可适当减少,但每栋建筑物至少应有1个控制性勘探点。 4.1.18 详细勘察的勘探深度自基础底面算起,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勘探孔深度应能控制地基主要受力层,当基础底面宽度不大于5m时,勘探孔的深度对条形基础不应小于基础底面宽度的3倍,对单独柱基不应小于1.5倍,且不应小

岩土工程勘察论文

我看岩土工程勘察 岩土工程是一门包括岩体工程和土体工程的学科,就工程学科而言,要处理好各种条件下的低级,确认工程建筑地基的强度、变形和稳定性要求,就必须具有地质学、材料学、实验及力学、基础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包含有关土木工程学科的分支称为岩土工程。在我国,因不同的历史沿革形成了以土力学和基础工程为学科的传统岩土工程和包括土力学、基工程、岩石力学和地下工程、工程地质三个领域的广义岩土工程。 岩土工程在不同领域有着不同的作用。作为建筑物地基时起着其上结构和各种荷载的支撑于传力的作用;作为地下工程,其周围岩土体通过围岩对建筑物起着施力的作用等。就岩土工程本身而言,由于多种因素的不确定性看,因此,要获得准确分析资料和设计参数往往难度很大,其复杂性也反映了岩土工程的重要性。 岩土工程的技术与任务包括岩体和土体的工程性质及评价、岩土工程勘察、土地基和岩石地基工程、深基坑的开挖与支护、岩土边坡工程、滑坡治理、地下洞室、岩土工程爆破、岩土工程防护技术、原位测试技术、土工聚合物等。由于对此的认识与了解不够,这里只能粗略地介绍一些关于岩土勘察的知识。 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就是运用各种勘察手段和技术方法有效查明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可能出现的岩土工程问题,对场地地基的稳定性和适宜性作出评价,为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和正常使用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从而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避开或改造其不利因素,进而保证工程的安全稳定、经济合理和正常使用。岩土工程的基本任务是:1、场地稳定性的评价。即查明建筑场地的工程质量条件,指出场地内不良地质作用的发育情况及其对工程建筑的影响。2、查明工程范围内土体的分布、性状和地下水的活动条件,提供设计、施工和治理所需的地质资料和技术参数。3、分析研究施工过程可能出现得岩土工程问题,并依此提出对应的措施和合理的施工方法建议。4、对建筑地基做出评价,并对基础方案、岩土加固与改良方案及其他地基设计方案。5、预测工程施工和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保护措施的建议。6、为现有工程安全性评价,拟建工程为现有工程的影响和事故工程的调查分析提供依据。7、指导岩土工程自爱营运过程和使用工程的长期预测,如建筑物的沉降与变形等工作。 岩土工程勘察的方法有: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勘探与取样、原位测试与室内试验、现场检验与检测、勘察资料的室内整理等。其中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是岩土工程的基础工作,一般在初期阶段进行。在可行性研究勘察阶段和初步勘察阶段,工程测绘和调查发挥重要作用。为体现岩土工程勘察为设计服务的宗旨,勘察阶段划分应与设计阶段相适应。由于岩土工程设计划分为低级到高级的不同阶段,因此,岩土工程勘察可分为四个阶段:可行性研究勘察阶段(又称“选址勘察”),初步勘察阶段,详细勘察阶段,施工勘察阶段。而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正是在第一第二阶段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在详细勘察阶段可通过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对某些地质问题做补充调查。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实际是运用地质学、工程地质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地面地质体和地质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根据野外调查和测绘的结果,绘制工程地质图,以此分析工程地质条件的特征和规律,从而推断地下地质情况。此法是率先进行的勘察工作,具有指导勘探、测试等其他勘察方法的作用。但单靠此法无论在认识的深度和定量评价的要求上都是不够的,还必须实施其他勘察方法,特别是需要通过勘探

深基坑工程岩土工程勘察的重点探析

深基坑工程岩土工程勘察的重点探析 摘要:建筑施工中,挖掘深基坑是非常常见的施工项目,由于环境、地质的复杂性,所以在开挖之前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根据勘察结果合理选择开挖方式,以保证深基坑的施工质量。本文围绕深基坑工程的支护技术以及岩土勘察重点展开综述。 关键词:深基坑;岩土;支护方法;岩土勘察 1、岩土工程勘察的重要性 第一,岩土工程勘察是工程质量的保障。工程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当地地质条件的影响,而每个地区的地质条件又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为保障工程建成后的质量,必须在工程建设开始之前对于建设区域的地质状况进行深入而细致的调查,在结果中反映出当地地质环境的特点。并以此为依据,进行工程各个方面的设计,从而避免在设计中出现重大的问题影响到工程的质量。 第二,岩土工程勘察是保证工程安全的重要手段。在工程建设中,如果没有进行详细的岩土勘察,很可能使得工程在施工建设与建成后投入使用的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通过岩土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建设单位等部门可以全面掌握工程的地质与岩土状况,了解在建设中可能会带来安全隐患的因素,在设计和施工中采取措施进行防范,以避免安全问题的产生。在近些年,由于岩土工程勘察没有严格实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并不少见。一旦发生事故,不但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形成重大经济事故。还可能会带来人员伤亡,造成负面的社会影响。因此,在保障工程安全方面,岩土勘察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第三,岩土工程勘察对于工程经济效益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工程建设中,无论是出现安全事故,还是存在设计上的不合理,都会对工程的建设带来负面的影响,使工程的经济效益下降。一方面,安全事故与设计不合理会造成严重的工期拖延。工期的拖延会使工程无法如期完工,从而导致工程的经济效益下降。另一方面,岩土工程勘察的结果是工程建设中各项决策的依据,只有确保结果的科学性,才能为工程建设中材料、技术、机械设备、人员安排等方面的决策提供正确的参考,从而确定各项投资的规模。 2??、岩土工程的勘察重点 2.1、评价边坡的稳定性 深基坑工程的边坡是否稳定,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工程的施工安全和质量,所以需要重点勘察。①调查深基坑开挖场地的岩土分布情况,评价地基的稳定性,详细分局不同区域的土层特点,结合以上内容综合评估边坡的稳定性是否达到了深基坑的施工要求。②调查深基坑施工的周边环境,比如建筑物、地下水、地表水。分析有可能对边坡的稳定性造成影响的因素,并制订相应的解决措施,为设计深基坑的支护框架提供数据支持。 2.2、明确岩土勘察的要求 根据施工现场的环境、土质特点来明确勘察要求,确定调查的深度和领域。井外测量点的位置在开采边界的两倍作用范围内,重量地盘的测定点约为10~15米,中、重基本的测定点约为15~30米,基本的测定点约30~50米。探测孔的深度在挖掘深度的两倍以上,并保证孔深能够穿过软土层。勘察岩土工程的重要目标之一是明确深基坑周边的岩土条件、物理力学特点。在收集资料、现场调查的基础上,明确深基坑开挖前、后地下水的赋存状态、流出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整理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版) 目录 1、P19 勘探深度的计算 (2) 2、P210 滑坡稳定安全系数计算 (2) 3、P225 地震液化判别计算 (4) 4、P69 湿陷性土总湿陷量计算及地基的湿陷等级确定 (6) 5、P70 红粘土的状态分类及复浸水特性分类 (8) 6、P77,多年冻土平均融化下沉系数δ0计算及融沉性分类表 (9) 7、P82盐渍土按化学成分分类表及按含盐量分类表 (9) 8、P246 花岗岩残积土液性指数计算 (9) 9、P103 浅层及深层平板载荷实验的变形模量计算 (10) 10、P110 旁压试验旁压模量计算 (10) 11、P111 扁铲侧胀试验有关参数计算 (11) 12、P282 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动贯入阻力计算 (11) 13、P289 十字板剪切试验估算地基容许承载力及单桩极限承载力 (11) 14、P292 利用旁压曲线的特征值评定地基承载力 (12) 15、P298 波速测试小应变动剪切模量、动弹性模量和动泊松比计算 (13) 16、P124 水和土的腐蚀性评价有关计算 (13) 17、P132岩土参数标准值的计算(需用计算器统计功能) (14) P136 附录A 岩土分类和鉴定 (15) 表A.0.1 岩石坚硬程度等级的定性分类 (15) 表A.0.2 岩体完整程度的定性分类 (15) 表A.0.3 岩石按风化程度分类 (15) 表A.0.4 岩体按结构类型划分 (15) 表A.0.5 土按有机质含量分类 (15) 表A.0.6 碎石土密实度野外鉴定 (15) P141 附录B 圆锥动力触探锤击数修正 (15) P143 附录C 泥石流的工程分类 (15) P144 附录D 膨胀土的初判方法 (15) P145 附录E 水文地质参数测定方法 (15) 表E.0.1 水文地质参数测定方法 (15) 表E.0.2 孔隙水压力测定方法和适用条件 (15) P146 附录F 取土器技术标准 (15) P147 附录G 场地环境类型 (16)

基坑工程设计文件

芷岸龙庭基坑工程设计方案 西北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 二O一二年五月八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 二、基坑周边环境条件 三、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 1、工程地质条件 2、水文地质条件 四、支护方案优选与设计思路 1、基坑特点 2、支护方案比较与选择 3、支护设计思路 五、基坑支护设计 1、设计依据 2、设计计算 3、支护结构设计 六、上层滞水处理措施 七、基坑支护施工流程及要求 1、土钉挂网施工流程及要求 2、施工配合要求 八、基坑开挖及排水要求 1、土方开挖要求 2、基坑排水要求 九、基坑施工监测 十、应急处理措施 ●支护设计计算书 ●基坑支护设计图

芷岸龙庭基坑支护设计 一、工程概况 湖北广宏置业有限公司拟在武汉市洪山区壕沟村兴建芷岸龙庭住宅小区,该项目为11-30层共17栋,其中5#、9#、10#、13#、14#、15#各设一层地下室,互不关连,11#、12#、16#、17#、超市与之关连部分组成一个地下室部分。基坑开挖实际深度 1.3-7.4m,基础型式采用筏板基础或桩基。基坑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三级。 本次支护设计的基坑共有8个,各基坑概况如下表: 基坑概况一览表表1 二、基坑周边环境条件 拟建场地位于武汉市洪山区壕沟村,属垅岗地貌,原始地形有一定起伏,经高挖低填,现地势较为平坦开阔。 本工程基坑距拟建建筑较远, 20米范围内无建物物或道路,场地宽松。 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及现场踏勘,场区内及周边无地下管线。

三、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 1、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武汉丰达公司和湖北省地质勘察基础工程公司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拟建场地与基坑支护有关的地层主要有以下四层,详见《工程地质分层表》: 工程地质分层表表2 根据拟建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参考湖北省《基坑工程技术规程》有关经验数据,本基坑支护所需岩土参数如下: 基坑支护岩土参数一览表表3

岩土工程勘察现场控制要点

岩土工程勘察外业施工控制要点 1.目的 为确保岩土工程勘察原始资料的准确性,确保勘察成果质量。 2. 钻孔平面图 (1) 平面图及平面图中拟建物的位置应与规划审批的规划总平面图一致且拟建物位置相符;(此条非常重要) (2)平面图上应有拟建物角点或拟建场地界桩点坐标和场地整平标高,最好还有明显参照物(如2条道路或2个明显建筑物)等及指北方向; (3) 平面图上应有拟建物位置、层数、孔位、孔性、孔深等内容; (4)平面图应有比例尺; (5)平面图上宜标出水准点位置,如引测水准点已出图,宜在图上中有相应说明。 3.地上与地下管线 (1)钻探现场高架输电线: 工程主持人现场踏勘时要落实是否有高架输电线,起、放钻架,钻架外边缘与输电线路边缘之间距离,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钻架与输电线路边缘之间的最小距离 (2)钻探现场地下电缆、天然气管道、地下光缆 工程主持人现场踏勘时要落实地下是否埋设电缆,查看场地内及场地周围是否有埋设电缆的标志或新埋设的电缆沟;向建设单位索要地下管线图;如甲方不清楚,应进行如下工作: a)施工前在孔位处采用物探等方法探测; b)施工前在孔位处进行刨验,刨验坑深度不小于1.5米; c)进入场地的人员必须穿戴绝缘鞋、绝缘手套。 4.钻孔定位要求 施工的实际孔位应与勘察方案相符,误差不得超过放点允许误差,初步勘察阶段:平面位置允许偏差±1.00m;详细勘察阶段:平面位置允许偏差±0.50m,因障碍改变钻孔位置时,需经工程主持人认可,并由其将实际位置标明于平

面图上。 施工进钻遇特殊情况(地下防空洞等)时,应由班组长协助工程主持人与甲方联系解决。 5 钻进要求 5.1 一般要求 5.1.1取土钻孔的孔径一般采用150mm钻头开孔,下护孔套管(φ146mm,长度视杂填土厚度)后,换φ130mm螺旋钻头 钻进、φ110mm的取土器取土。 5.1.2对于浅层杂填土及其它松散、饱和软土(含水量高、孔隙比大、高塑性)的钻孔必须下套管保护孔壁,但下套 管的长度不应影响取样的质量。 5.1.3钻进施工前,应将钻机(三角架塔架)摆平、摆稳,钻进过程中应保持孔壁垂直,对于深孔钻孔尤为重要,以 减少孔斜造成的误差。 5.1.4在地下水位以上的土层中应进行干钻,不得向孔内注水,以确保初见水位的确认。 5.1.5钻进过程中各项深度数值均应丈量获得,其误差≤±5cm,井深的累计量测误差为±20cm,深孔必须复尺。 5.1.6每次下或提升钻具至井口时,应降低速度,防止钻具顶撞塔架或破坏孔口。 5.1.7钻具提出孔口后,严禁悬空放置,必须将钻具落地依靠钻架或放倒,防止钻具下坠发生危险。 5.1.8回次卸杆时,钻机在支副塔(小架子)的情况下,每组杆为4根(总长度不超过18m),三角架每组杆为2根(总 长度不超过9m),严禁超长,以防止发生断杆、失衡的危险。 5.2 浅层钻进及取样 5.2.1开孔应轻压慢钻,对于一般粘性土钻机压力不宜过大、给进过快,以免造成下部土的扰动。 5.2.2在取土样前应将孔底的残土清除干净,残土不应超过取土器废土室的一半。 5.2.3鉴别孔钻进回次进尺:埋深5.0m以上为0.5m;埋深5.0m以下为1.0~1.5m,最长不能超过1.5m,钻进速度不应 过快,回次钻头必须清除干净。 5.2.4提升、下放取土器和拧卸土样应遵守下列事项: a)准确丈量进尺深度,应把取土器下放到取土深度后静压到尺,而后才能提升,禁止冲击孔底、超长压土, 压取土样过程中钻具不准上提,土样脱落后严禁套土重取; b)操作升降机时要轻而稳,不得猛墩、猛放,以免造成土样的脱落和扰动; c)司钻人员不应在悬吊钻具和重物的情况下擅离岗位; d)将取土器放在取土器架上时,要轻拿轻放,不得摔砸; e)拧卸取土器取出土样时,应使用专用工具,以防土样扰动; f)从取土器卸样、修整土样两端平面及盖上筒盖,每个操作工序均应轻稳,严禁摔砸土样,并及时将土样标号; g)下放取土器前,应将取土器废土室上端出气孔的残土清除干净,以防影响土样质量; h)取土器和岩芯管在悬吊的情况下,任何人不得用手触摸底口。

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标

- - -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 勘察招标投标文件 项目报建编号:42011520150331001 项目名称:奇一汽车零部件产业园

投标文件内容:技术部分 投标人:湖北省神龙地质工程勘察院(盖章) 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的代理人:(签字或盖章) 日期:2015 年 5 月22 日 目录 一、前言 (3) (一)工程概况 (3) (二)勘察技术要求 (3) (三)勘察设计编制依据 (4) 二、工程地质概况 (5) (一)场地位置及地形地貌(详见工程概况) (5) (二)水文地质条件 (5) 三、岩土工程勘察方案 (5) (一)勘察布孔及工作量预估 (5) (二)取样 (6) (三)现场原位测试 (6) (四)室内试验 (7) 四、勘察施工组织 (7) (一)人员组织 (7) (二)设备组织 (10) (三)工期计划 (10) (四)技术管理 (12) (五)安全生产管理 (16) 五、勘察质量控制及保证措施 (17) (一)质量保证体系 (17) (二)优质服务保证 (17) (三)质量管理组织措施 (17)

六、提供优质服务的保证措施及承诺 (18) 七、岩土工程勘察成果及检查验收 (19) (一)成果整理 (19) (二)检查验收 (19) 八、对本工程合理化的建议及后继服务 (19) 一、前言 (一)工程概况 奇一汽车零部件产业园位于位于武汉市江夏区大桥新区。该项目规划用地面积为57053.3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8786.9平方米。 本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1# -8#主厂房及辅助厂房、门房和设备用房。(二)勘察技术要求 本场区拟建物安全等级为二级,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勘察阶段为详勘,根据国家现行有关勘察规程、规范,提出具体技术要求如下: ①查明建筑场地内有无不良地质现象,若存在不良地质现象,还应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提出整治方案的建议; ②查明建筑范围内岩土层的类型、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提供满足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技术参数,如遇不利地段或起伏较大的复杂地段,宜适当增加钻孔数量; ③查明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 ④查明地下水类型、埋藏条件、补给条件,提供地下水位及其变化幅度,判定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⑤场地地震效应(地震液化)评价,划分场地土类型及建筑场地类别; ⑥对场地岩土工程条件进行分析、评价,提供合理的基础型式供设计参考使用; ⑦提供桩基设计参数,评价成桩可能性,论证桩的施工条件及其对环境

岩土工程中的基坑勘察技术

岩土工程中的基坑勘察技术 文章以某工程项目为实例,对岩土勘察任务、勘察方法、勘探点布置与勘探孔深度及地质、水文情况分析等内容进行了分析,着重探讨了基坑工程岩土勘察技术。 标签:基坑勘察;岩土工程;勘探点布置;基坑支护 1 工程概况 拟建建筑物为高层住宅建筑,地上30层,地下2层,规划面积约为5943m2。框架结构,采用桩基础。主体结构的绝对高程为8.1,负二层地板顶标高为-9.16m,负一层地板顶标高为-5.60m。根据高层主体结构设计等条件,基坑为规则的矩形,轴线间距约60.3m,面积约为6490m2,周长约为332m。在场地东北方有河道堤坝,与建筑距离约为500m左右。南边有杆塔等构造物。根据建筑高度和基坑周围环境、基坑深度等条件,确定本次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一级。 2 基坑勘察设计与实施 2.1 勘察任务 了解基坑场地及周边的岩土分布情况、物理力学性质,分析岩土的地震液化、膨胀性等情况。对地下水位类型、渗透性、水量及承压性等进行分析,并确定最终结果,为基坑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数据。掌握场地周围建筑布置、地下管道布置及是否有溶洞等情况。确认场地及周围是否有不良地基,如何规避不良地基带来的影响,确保基坑施工安全。 2.2 勘探方法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和以往工程经验,本次基坑岩土勘察操作钻探、静力触探、原位测试和室内土工试验等方法。其中,室内土工试验具体包括含水率试验、三轴压缩试验等常规试验,及颗分试验、渗透试验等。勘探与试验过程中,需要配置卫星定位仪、是经纬仪、钻机、触探等机械设备。 当然,除了采用科学的探勘技术方法外,还需科学设计勘察组织方案,建立勘察工程项目组,专职负责岩土勘察工作。在整个岩土勘察中都要坚持”安全第一,责任到位”的工作方针,严格落实勘察质量和生产安全保障工作,圆满、成功的完成岩土勘察工作任务。 2.3 勘探点布置及勘探孔深度 项目部根据业主提供的建筑规划平面图,利用卫星定位仪进行现场布孔,并具体钻孔施工。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GJ08-37-2012)中的相关规定,基

岩土工程勘察方案(详勘)

******************** 勘 察 方 案 (详细勘察) 编写人: 审核人: 审批人: ************************** 日期:二O一九年一月二日

目录 一、现场情况概述 二、勘察方案编写依据 三、勘察技术要求 四.主要勘察方法和具体指标 五.工程进度计划及工期保证措施 六.勘察质量及安全保证措施 七、勘察质量薄弱环节的预防措施及勘察优质服务附件1:勘察点平面布置图

一、现场情况概述 1.1工程概况 宜昌****D区建设项目,场地位于宜昌市伍家岗东山大道以北、桔城路以东的其征地范围内,我单位于2018年7月根据设计图纸布点进行了勘察,现因设计变更需进行补充勘察,本方案为设计调整后补勘方案。 该项目主要分为商业办公区和住宅区两个区域,商业办公区地下为整体2层地下室(局部1层),上部为2栋20/21层办公楼和酒店组成;住宅区为整体1层地下室,地上由4栋15-22层和1栋31层塔楼组成。场地地层在勘探深度范围内由上至下主要由填土(Qml),其下为第四系残坡积成因(Qel+dl) 砂质粘性土,下伏基岩为白垩系(K)泥质砂岩,局部可见少量砂砾岩组成。本项目建筑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一级,场地等级为二级(中等复杂场地),地基等级为二级(中等复杂地基),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甲级。拟建建筑物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丙级)。 1.2场地概况 本勘察场地位于宜昌市伍家岗东山大道以北、桔城路以东的其征地范围内,勘察期间场地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根据原始地形进行了初步处理,高程在52.0-56.5m之间呈坡状,。 根据拟建场地前期详细勘察及周边地质资料,拟建场地地层概况如下:填土:杂色,松散,稍湿,主要由粘性土及碎石组成。堆填年限小于10年。 淤泥质粉质粘土:黄褐色,饱和,可塑,含少量铁锰氧化物及结合物。干强度及韧性差。 含砂粉质粘土:褐色,饱和,硬塑,含少量铁锰氧化物及结合物。干强度及韧性高。 粉质粘土:红褐、黄褐色,饱和,硬塑,局部含较多灰白色条带状高岭土。含少量角砾,角砾主要成份为石英,块径0.5-2.0cm,含量约20%,

湖北省地方标准-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规程2003版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岩土工程勘察纲要 B.0.1 岩土工程勘察纲要(文字格式) (甲、乙级工程) 勘察阶段: 单位法人代表: 单位技术负责人: 工程审定人: 工程审核人: 工程负责人: (勘察单位名称) 年月日 一、前言

介绍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勘察阶段、拟建工程概况等。 二、勘察技术要求 反映设计意图,确定勘察等级、设计等级,分析勘察技术要求,明确需要解决的岩土工程问题。 三、拟建场地岩土工程条件概况 在对搜集的各类资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场地(场区)岩土工程条件进行介绍。 四、勘察工作量布置 (一)勘察方案制订的依据 标明本项岩土工程勘察方案制定的依据规范、规程、标准或地方规定。 (二)勘察手段及工作量布置 1、勘察手段:反映本工程采用的全部勘察手段。 2、工作量布置:反映勘探点数量、勘探点性质及各类勘探、试验的目的及内容。 (1)钻探工作:提出钻探工作量。 钻探深度:要求提出一般性钻孔及控制性钻孔的深度。 取样:要求提出取样内容(岩、土、水)、取样数量、取样深度及间隔等。 (2)原位测试工作:提出各类原位测试的目的、内容、技术要求及工作量,包括静力触探、标准贯人、动力触探、旁压、十字板、波速及地微动测试等。 (3)岩、土、水、试验工作:提出试验的目的、内容、技术要求及工作量。 (4)其它工作:对有特殊要求的工程,应进行相应的特殊性勘察工作。如涉及深基坑的工程,必要时须进行现场抽水试验等工

作。 五、勘察工作的组织与实施 (一)拟投入的勘察设备:提出拟投入的勘察设备型号、规格及数量。 (二)勘察过程中的全面质量管理工作。 提出质量管理体系、创优计划、工序管理、重点疑难问题的解决程序等。 (三)勘察工作的组织与安排 提出该勘察项目的行政负责、现场协调人员职责、技术人员的配置与安排等。 (四)施工计划与工程安排 整个勘察工作的时间进度计划及工作周期。 六、勘察报告拟提出的内容 根据勘察技术要求,提出勘察报告的基本节、章内容(目录形式) 七、其它有关内容 八、附图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局部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公告 第 314 号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局部修订的公告 现批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局部修订的条文,自2009年7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1.0.3、4.1.18(1、2、3、4)、4.1.20(1、2、3)、4.8.5、5.7.2、7.2.2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经此次修改的原条文同时废止。 局部修订的条文及具体内容,将在近期出版的《工程建设标准化》刊物上登载。 二○○九年五月十九日 1.0.3 各项建设工程在设计和施工之前,必须按基本建设程序进行岩土工程勘察。 1.0.3A岩土工程勘察应按工程建设各勘察阶段的要求,正确反映工程地质条件,查明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精心勘察、精心分析,提出资料完整、评价正确的勘察报告。 3.3.7 土的鉴定应在现场描述的基础上,结合室内试验的开土记录和试验结果综合确定。土的描述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碎石土宜描述颗粒级配、颗粒形状、颗粒排列、母岩成分、风化程度、充填物的性质和充填程度、密实度等; 2 砂土宜描述颜色、矿物组成、颗粒级配、颗粒形状、细粒含量、湿度、密实度等; 3 粉土宜描述颜色、包含物、湿度、密实度等; 4 粘性土宜描述颜色、状态、包含物、土的结构等; 5 特殊性土除应描述上述相应土类规定的内容外,尚应描述其特殊成分和特殊性质, 如对淤泥尚应描述嗅味,对填土尚应描述物质成分、堆积年代、密实度和均匀性等; 6 对具有互层、夹层、夹薄层特征的土,尚应描述各层的厚度和层理特征; 7 需要时,可用目力鉴别描述土的光泽反应、摇振反应、干强度和韧性,按表3.3.7区分粉土和粘性土。 表3.3.7 目力鉴别粉土和粘性土 4.1.13 详细勘察应论证地下水在施工期间对工程和环境的影响。对情况复杂的重要工程,需论证使用期间水位变化和需提出抗浮设防水位时,应进行专门研究。 4.1.18 详细勘察的勘探深度自基础底面算起,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勘探孔深度应能控制地基主要受力层,当基础底面宽度不大于5m时,勘探孔的深度对条形基础不应小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