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业综合知识一大纲

农业综合知识一大纲

农业综合知识一大纲
农业综合知识一大纲

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农业综合知识一

本科目包括《植物学》、《植物生理学》、《遗传学》

植物学部分

主要内容包括植物的细胞与组织、植物体的形态结构和发育、植物的繁殖、植物分类与系统发育四大部分。要求考生能熟练掌握基本概念,掌握植物形态解剖特征,系统掌握植物分类与系统发育知识,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考试内容

(一)植物的细胞与组织

1. 植物细胞的发现,基本形状、结构与功能,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

2. 植物细胞分裂的方式,植物细胞的生长与分化。

3. 植物的组织类型及其作用;植物的组织系统。

(二)植物体的形态、结构和发育

1. 种子的结构与类型;种子萌发的条件、过程与幼苗的形成。

2. 根与根系类型;根的初生生长与初生结构;根的次生生长与次生结构。

3. 茎的形态特征和功能;芽的概念与类型;茎的生长习性与分枝类型;茎的初生结构与次生结构。

4. 叶的形态、结构、功能与生态类型;叶的发育;叶的脱落及其原因。

5. 营养器官间的相互联系。

6. 营养器官的变态。

(三)植物的繁殖

1. 植物繁殖的类型。

2. 花的组成与演化;无限花序与有限花序。

3. 花的形成和发育。

4. 花药的发育和花粉粒的形成。

5. 胚珠的发育和胚囊的形成。

6. 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风媒花和虫媒花。

7. 被子植物的双受精及其生物学意义;无融合生殖和多胚现象。

8. 胚与胚乳的发育;果实的形成与类型。

9. 植物的生活史与世代交替。

(四)植物的分类与系统发育

1. 植物分类的阶层系统与命名。

2. 植物界所包括的主要门类及主要演化趋势。

3. 藻类植物的生活史。

4. 苔藓植物的形态特征。

5. 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

6. 裸子植物的一般特征,松柏纲植物的生活史。

7. 被子植物的一般特征,分类原则。

8. 被子植物的分类系统。

9. 植物起源与演化趋势;维管植物营养体的演化趋势;有性生殖的进化趋势;植物对陆地生活的适应,生活史类型及其演化;个体发育与系统发育。

10. 被子植物的起源与系统演化。

二、考试要求

(一)植物的细胞与组织

1. 掌握植物细胞的结构组成,熟练掌握细胞器的种类和功能,理解并掌握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异同。

2. 了解植物细胞的生长与分化,理解并熟练掌握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3. 熟练掌握植物组织的分类及其结构与功能,掌握组织系统的概念和维管植物的组织系统。(二)植物体的形态、结构和发育

1. 熟悉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掌握种子的结构;熟练掌握种子与幼苗的类型。

2. 了解根和根系的类型;掌握根尖的结构与发展;熟练掌握根的初生结构;理解并掌握根的次生结构及次生生长。

3. 了解茎的形态特征与生长习性;熟悉芽的概念与分类;掌握分枝的类型;熟练掌握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裸子植物茎的初生结构与次生结构的异同;理解并掌握茎的次生生长。

4. 熟悉叶片的形态;掌握叶的组成;理解并掌握单叶、复叶、叶序和叶镶嵌的概念;熟练掌握被子植物叶的一般结构及功能;掌握禾本科植物的叶的特点;理解并熟练掌握叶的生态类型及特点。

5. 了解茎与叶、茎与根间的维管组织的联系;理解并掌握营养器官在植物生长中的相互影响。

6. 掌握根、茎、叶的主要变态类型。

(三)植物的繁殖

1. 掌握植物繁殖的类型。

2. 熟悉花的组成;理解并掌握花的演化;掌握无限花序和有限花序的概念及类型。

3. 熟练掌握花药的发育、花粉粒的形成以及形态结构;掌握胚珠的发育和胚囊的形成。

4. 熟悉风媒花与虫媒花的特点;掌握自花传粉与异花传粉的概念与生物学意义。

5. 理解并熟练掌握被子植物的双受精过程及其生物学意义;掌握无融合生殖及多胚现象的概念。

6. 熟练掌握双子叶植物与单子叶植物胚的发育;掌握胚乳的发育类型。

7. 了解果实的形成,掌握果实的类型及其代表植物。

8. 理解并掌握生活史与世代交替的概念。

(四)植物的分类与系统发育

1. 熟悉植物分类阶层系统,了解国际植物命名法规。

2. 了解孢子植物类群及特征。

3. 熟悉松柏纲植物的生活史;熟练掌握裸子植物的一般特征。

4. 熟练掌握被子植物的一般特征、分类原则和主要的分类系统。

5. 掌握植物的起源与演化趋势。

6. 掌握个体发育与系统发育的概念;理解并掌握从低等植物进化到高等植物过程中植物营养体的演化、生殖方式的进化,以及植物对陆地生活的适应;掌握生活史类型及其演化。

7. 了解被子植物起源的主要学说;掌握被子植物系统演化的两大学派;熟练掌握被子植物的主要分类系统。

植物生理学部分

主要内容包括植物生长发育和形态建成、物质代谢和能量转化、信息传递和信号转导三大部分。要求考生能熟练掌握基本概念,掌握植物代谢生理,植物生长发育生理和抗性生理知识,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考试内容

(一)植物物质生产和光能利用

1. 植物的水分生理

2. 植物矿质营养

3. 植物光合作用

(二)植物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转变

1. 植物的呼吸作用

2. 植物体内有机物的代谢

3. 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

(三)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1. 细胞信号转导

2. 植物生长物质

3. 光形态建成

4. 植物的生长生理

5. 植物的生殖生理

6. 植物的成熟和衰老生理

7. 植物的抗性生理

二、考试要求

(一)植物物质生产和光能利用

1. 掌握水势概念;ΨW、ΨS和ΨP之间的变化关系;根系吸水动力及机理;气孔蒸腾及调节机理。

2. 掌握必需元素的生理作用;植物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的机理;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与分配。

3. 掌握植物光合作用机理;光合作用中原初反应、电子传递、光合磷酸化和碳同化、光呼吸等进行的部位及主要过程。了解影响光合速率的外因素;提高植物光能利用率的途径及措施。

(二)植物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转变

1. 掌握植物呼吸代谢途径及发生部位和控制;了解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

2. 掌握植物体内有机物代谢的类别及初生代谢和次生代谢的关系和次生代谢的种类;了解次生代谢的生物合成途径。

3. 掌握植物体内有机物运输途径;掌握有机物韧皮部装载和卸出的途径;有机物的运输机理;同化物分布规律。

(三)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1. 掌握信号与受体的概念;细胞第二信使Ca2+/CaM在信号转导中的作用;植物体内信号传导系统和基本途径;G蛋白参与的跨膜信号转换。

2. 掌握生长素类、赤霉素类、细胞分裂素类、脱落酸、乙烯五大类激素的生理作用。了解5大类激素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合成、运输、作用机理;初步了解油菜素内酯、多胺和钙调素等近年来新发现激素的情况。

3. 掌握光敏色素的化学性质和生理作用;了解光敏色素的分布及作用机理;光形态建成。

4. 掌握种子萌发生理;植物细胞的生长与分化生理;植物营养器官的生长特性;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植物的运动生理等。

5. 掌握光周期诱导生理;光敏素及其生理作用;植物春化作用机理及相应的生理生化变化;了解光周期诱导植物开花的机理;春化作用与光周期诱导理论的农业应用,花器官形成与受精生理等。

6. 了解种子与果实成熟时的生理生化变化;种子与延存器官的休眠与打破;植物衰老与器官脱落的生理生化变化,机理及受环境条件的影响。

7. 掌握逆境的概念;低温、干旱、盐为代表的逆境对植物的伤害机制及植物的抗性机制。了解逆境对植物代谢的影响;植物细胞对逆境的生理适应。

遗传学部分

遗传学是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许多学科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经典遗传学,细胞遗传学,分子遗传学和数量遗传,群体遗传等。要求考生对基本概念有较深入的了解,能够系统地掌握染色体学说,基因学说,分子遗传,数量遗传,群体遗传的经典内容,从群体水平,个体水平,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不同层次上对遗传学有较完整和系统的认识,掌握遗传学的基本规律,熟悉遗传学的基本概念,并有一定的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和要求

绪论

熟记遗传学、遗传、变异概念;明确遗传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熟悉遗传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人物和重大事件;了解遗传学在生物学科研究中的地位和实践生活中的作用。

第一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了解具有遗传功能的细胞器的结构及其功能;熟悉染色体的基本形态特征和形态类型,明确染色体与染色质的区别与联系;了解染色体数目及其恒定性;熟悉细胞减数分裂的基本过程和主要特点,明确减数分裂的遗传学意义;了解双受精过程并能正确判断不同组织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了解直感现象;熟记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染色单体、联会、姊妹染色单体、非姊妹染色单体、胚乳直感、果实直感等概念。

第二章分离规律

熟记性状、单位性状、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基因型、表现型、纯合基因型、杂合基因型、测交、完全显性、不完全显性、共显性等概念;理解显性性状的表现与环境的关系。

第三章独立分配规律

掌握有关概念和独立分配规律的实质,熟练计算基因型、表现型数目以及杂交组合后代的基因型、表现型分离比例,熟记基因互作类型及两对基因互作时的杂种分离比例与特点,能推断三对基因互作时的杂种分离比例。

第四章连锁遗传规律

熟记有关概念,掌握交换值的测定方法以及两点测验、三点测验的原理、方法和步骤,熟悉连锁遗传图。

第五章基因突变

熟记基本概念,理解突变的意义,了解突变的频率、种类、特征、表现和鉴定;了解基因突变的分子基础。

第六章染色体结构变异

熟记基本概念,掌握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及遗传效应,了解染色体结构变异在研究与生产年的运用。

第七章染色体数目变异

熟记基本概念,掌握多倍体的基本特点,了解多倍体在生产上的应用。

第八章细胞质遗传

掌握细胞质遗传的概念和特点;了解细胞质遗传的物质基础及植物雄性不育的遗传。

第九章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熟记基本概念,理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熟悉DNA复制、转录、翻译三个阶段,熟悉遗传密码字典,了解中心法则,了解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第十章群体遗传

熟记基本概念和公式,熟悉遗传平衡的特征和影响群体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因素,掌握平衡状态下基因频率的计算

第十一章数量性状的遗传

熟记有关概念,理解数量性状的遗传机理,掌握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估算的一般原理和常用方法。

三、考试要求

考生应特别重视并全面系统的掌握普通遗传学的基本概念、原理,特别是遗传学三大规律的内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切忌死记硬背、生搬硬套。

四、试卷组成

遗传学试题分值为50分

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知识20分

分析计算15分

理论综合运用论述15分

(难度较大的试题10分值,分布在各试题中)

主要参考书目

植物学,第2版,曹慧娟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1992;

植物学,方炎明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

植物生理学,潘瑞炽王小青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植物生理学,蒋德安主编,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0;

遗传学,刘庆昌主编,科学出版社;

遗传学,朱军主编,农业出版社

湖南农业大学2016考研真题339 农业知识综合一

2016年湖南农业大学硕士招生自命题科目试题 科目名称及代码:339农业知识综合一 适用领域:农业硕士作物、园艺、农业资源利用、植物保护、草业、种业领域 考试需带的工具: 考生注意事项: ①本试题由植物学、遗传学、植物生理学、农业生态学、植物育种学、土壤学6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分值50分,由考生任选三部分作答,并注明所选部分的序号和科目名称。如考生作答多于3个部分,则以答题纸上前三部分计分。 ②所有答案必须做在答题纸上,做在试题纸上一律无效。 ③按试题顺序答题,在答题纸上标明题目序号。 (一)植物学(50分) 一、名词解释(共计10分,每小题2分) 1、质体 2、复叶 3、隐头花序 4、蓇葖果 5、变种 二、填空题(共计20分,每空1分) 1、植物细胞由和组成。 2、周皮由、、三部分构成。 3、维管植物包括门、门和门。 4、一个成熟的胚珠包括珠柄、、、、五个部分。 5、裸子植物常被分为、、、、买麻藤纲五个纲。 6、成熟花粉粒的结构为、、和。 三、简答题(共计20分,每小题5分) 1、简述导管和管胞的异同点。 2、简述年轮形成的原因及过程。 3、简述花粉粒的发育过程。 4、高等植物与低等植物的区别主要在哪里? (二)遗传学(50分) 一、名词解释(共计20分,每小题2分)

1、测交 2、非等位基因 3、单体 4、表现型 5、多倍体 6、隐性性状 7、母性遗传 8、性染色体 9、数量性状10、倒位染色体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共计15分,每小题1.5分) 1、减数分裂时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分裂后期II。() 2、F+细菌与F-细菌杂交,将使F-细菌转变为F+细菌。() 3、缺失圈是由缺失染色体形成的。() 4、某物种为同源六倍体(2n=6x=42),则由花粉通过离体培养所获得的植 株应为同源三倍体(2n=3x=21)。() 5、回交将导致群体后代的基因型趋于纯合。() 6、染色体组是指二倍体生物体细胞所具有的全部染色体数。() 7、在红绿色盲遗传中,若一对夫妇的色觉均表现正常,则他们的子女的色 觉也将全部表现正常。()8、无义突变是指DNA分子中的碱基改变后,突变的密码子仍编码原来的氨 基酸,没有引起多肽链中氨基酸的变化。() 9、体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不同位点上的基因称为等位基因,而位 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称为非等位基因。() 10、倒位杂合体植物表现为半不育。() 三、问答题(共计15分,每小题5分) 1、为什么单倍体高度不育? 2、简述减数分裂的遗传学意义。 3、相关易位杂合体的育性如何?为什么? (三)植物生理学(50分) 一、名词解释(共计10分,每小题2分) 1、生长素 2、代谢“源” 3、必需元素 4、伤流现象 5、钙调素 二、填空题(共计10分,每空1分) 1、植物根系吸水,根据其引起的动力的不同,可分为()吸水和()吸水。

农业农村工作综合知识题

农业农村工作综合知识题(100题) 1、果树秋施基肥最适当的时期是什么时候? 答:9月下旬至10月上旬 2、花期放蜂的作用是什么? 答:提高座果率 3、核桃一年生枝摘心的作用是什么? (一)促进分枝(二)促进枝条尽早木质化(三)培养丰产树形(四)有利于安全越冬 4、果树束诱集带诱杀害虫是何时? 答: 8月底9月初 5、枣树春季保护带覆膜的作用是事么? (一)增温(二)抗旱保水(三)防止枣瘿蚊上树(四)减少人工锄草劳力 6、目前防止黄刺蛾最有效,减少农药危害和投入的方法是事么? 答:冬季手工摘除 7、植物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是那些? 答:温度、水分、土壤、光照 8、果树施基肥最好时期和主要肥料是事么? 答:在果树采收后秋季、以有机肥为主 9、我县棉花播种最佳时期为何时?

答: 4月5日---4月25日 10、构成棉花产量的因素有那些? 答:株数、每株有效铃数、树棉铃重、出棉率 11、棉花打顶最佳时间为何时? 答:7月10日---7月23日 12、新农村建设标准20个字方针是事么? 答:“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13、我县冬小麦播种时期为何时? 答:9月1日---9月15日 14、小麦产量构成因素有那些? 答:穗数、穗粒数、穗粒重 15、我国将每年的那时期定为中国水周? 答: 3月22~28日 16、水的主要用途包括那些? 答:生活用水、生产用水、生态用水 17、我国《水法》中所称水资源,包括那些内容? 答:地表水和地下水 18、下列不需要申请取水许可的情形是事么? 答:为畜禽饮用取水 19、《水法》规定,使用水工程供应的水,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向供水单位缴纳水费。供水价格应当按照那些原则确

农业知识综合一2016

201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 农业知识综合一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注意:所有试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植物学部分(50分) 一、名词辨析:(每题4分,共20分) 1. 单果与复果 2. 无限花序与有限花序 3. 定根与不定根 4. 分化与脱分化 5. 营养繁殖与无融合生殖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 1. 筛管与导管有何不同? 2. 如何理解“霜叶红于二月花”? 3. “自花受粉有害,异花受粉有益”,被子植物是如何避免自花受粉的? 三、问答题:(每题15分,共15分) 1. 试述种子植物是如何适应各种不利的生态环境的? 植物生理学部分(50分) -、名词解释:(10分,每题2分) 1.共质体途径 2.离子拮抗作用 3.生长调节剂 4.光合磷酸化 5.温度补偿点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0分,每题1分) 1.土壤中的水分在根内是不能通过质外体进入导管的。() 2.蒸腾拉力引起被动吸水,这种吸水与水势梯度无关。() 3.植物的微量元素包括氯、铁、硼、锰、钠、锌、铜、镍、钼等 9 种元素。() 4.植物从士壤溶液中既能吸收硝态氮,又能吸收铵态氮。 ( ) 5.一般说来,正常叶子的叶绿素a 和叶绿素 b 的分子比例约为3:1。() 6.在光合链中最终电子受体是水,最终电子供体是NADPH。() 7.糖酵解途径是在线粒体内发生的。() 8.在种子吸水后种皮未破裂之前,种子主要进行无氧呼吸。() 9.所有的植物生长物质都可以称为植物激素。() 10.激动素是最先发现的植物体内天然存在的细胞分裂素类物质。()

(完整版)四川农业大学考研真题之农业知识综合一

四川农业大学 2011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考试试题 科目名称: 339农业知识综合一(总分:150分)适用专业: 095100农业推广硕士(植物类)考生注意:所有答案必需写在答题纸上,否则无效!本试题随同答题纸交回! 植物生理部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把所选的字母填在括号内。每题 1分,共10分) ()1. 植物细胞中所含有的单糖主要是: A.六碳糖 B.五碳糖 C.四碳糖 D.七碳糖 ()2. 成熟细胞的水势组成可等于: A.渗透势 B.压力势 C.衬质势 D.渗透势+压力势 ()3. 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共有 A.16种 B.9种 C.11种 D.7种 ()4. 准确地说,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 A.根尖 B.伸长区 C.根毛区 D.分生区 ()5. 植物感受光周期最敏感的部位是 A.叶 B.根 C.茎尖 D.花蕾 ()6. 植物细胞呼吸作用的糖酵解过程进行的部位是 A.线粒体 B.叶绿体 C.细胞质 D.类囊体 ()7.光合作用中可以在夜间固定二氧化碳的植物是 A.碳三植物 B.碳四植物 C.景天科酸代谢植物 D.光呼吸植物 ()8.植物受到逆境胁迫时,下列哪种激素的含量会增加 A.生长素 B.赤霉素 C.细胞分裂素 D.脱落酸 ()9.能够诱导长日植物多开雌花的日照是 A.长日照 B.短日照 C.中日照 D.零界日照 ()10.长日植物从北方引种到南方,其开花期 A.延长甚至不能开花 B.提前 C.不变 D.与引种的纬度无关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划“√”,错误的在括号内划“×”。每题1分,共10分) ()1. 当植物处于低温条件下,戊糖磷酸途径在呼吸作用中所占的比例会上升。

教师招聘-小学教育综合知识考试大纲

新任教师招聘笔试-小学教育综合知识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为全省统一组织的公开性选拔考试,是落实“省考、县管、校用”教师管理体制的基础工作。其目的是吸引有志于从事基础教育事业的优秀人才到中小学任教,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工作,把好教师“入口关”。考试采取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笔试结果将作为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面试的依据,同时纳入考试总成绩。招聘考试从教师相应岗位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招聘考试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二、考试目标与要求 以《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皖政办…2012?35号)等文件精神为依据,结合我省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充分体现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为中小学补充合格师资,促进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 教育综合知识考试要求考生对从事教育教学所需的背景性知识、教育基础知识与基本原理有基本认知和应用能力,考核考生分析、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查考生从事教师职业具备的基本素养。 三、考试范围与内容 教育综合知识主要考查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规、新课程理论和教师道德修养等5个模块的相关知识和应用能力。 (一)教育学 1.教育 (1)教育的概念 (2)教育的本质 2.教育与社会发展 (1)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社会生产力、政治经济制度、文化、科学技术和人口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2)教育的社会功能 教育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和人口功能 (3)当代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与挑战 现代化、全球化、知识经济、信息社会、多元文化与教育变革 3.教育与人的发展 (1)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2)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4.教育目的 (1)教育目的及其功能、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中国农业大学2018年《农业综合知识三》考研大纲_中国农业大学考研网

中国农业大学2018年《农业综合知识三》考研大纲 一、考试性质 农业综合知识三考试是农业推广硕士生入学考试科目之一,是由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统一制定考试大纲,教育部授权的各农业推广硕士生招生院校自行命题的选拔性考试。考试大纲的制定力求反映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相关知识基础、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农业综合知识三考试的目的是测试考生的食品加工与安全相关基础知识和食品中危害物的识别、分析检验及预防控制措施及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掌握程度。 二、评价目标 (1)要求考生具有较全面的食品卫生学基础知识。 (2)要求学生全面掌握食品分析与检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要求考生系统理解和掌握食品安全管理与法规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三、考试内容 农业综合知识三考试由“食品卫生学”、“食品安全管理与法规”和“食品分析与检验”三部分组成。 (一)食品卫生学 第一部分食品的生物污染 食品细菌污染的来源、途径,常见腐败菌、致病菌对人体的危害、检验及控制措施;食品中常见病毒污染的来源、途径、对人体的危害及控制措施;食品中常见寄生虫污染的来源、途径、危害及控制措施;食品中常见霉菌污染的途径、霉菌毒素的产生的条件、影响因素、对人体的危害和控制措施。 第二部分食品的化学污染 常见的动植物天然有害物质对人体的危害及预防控制原则;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环境污染物污染食品的途径、对人体危害和控制措施;农药、兽药等农用化学物质残留的原因、影响因素、过量摄入对人体的危害及控制措施;食品加工过程产生的有害成分、产生条件、影响因素、对人体的危害和控制措施;食品添加剂的类型、使用原则;食品包装材料对食品的污染、对人体的危害及控制措施。 第三部分食品的物理污染 食品中主要的物理污染及控制措施;食品企业虫害的来源、入侵途径、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及控制措施。 第四部分食物中毒的预防控制 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类型、常见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预防控制措施、常见真菌性食物中毒的控制措施、常见植物性食物中毒的毒性成分和控制措施、常见动物性食物中毒的毒性成分和控制措施。 第五部分食源性疾病及其预防控制 细菌性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病毒性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寄生虫感染性疾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二)食品安全管理与法规 第一部分食用农产品的生产管理 食品安全的概念(中国食品安全法、国际生命科学学会(ILSI))、有机产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的概念、标识,以及认证法规和标准体系、有机产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的主要区别。 良好农业规范(GAP)中涉及食用农产品安全的要点和原则、安全用水(农业灌溉与农产品初加工生产用水)、肥料的使用(有机肥、化肥等可能给食用产品带来的安全性问题)、农药的安全使用规范、作物和饲料生产中的安全问题、畜禽养殖(饲料、饮水、设施和环境要求;动物福利)、收获加工及贮存(农药停用期、兽药休药期)、工人健康和卫生、卫生设施(废弃物处理、卫生间)、田地卫生、包装设备卫生、运输、溯源 第二部分加工过程食品安全管理 良好生产规范(GMP)的概念和内容、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的概念和内容、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

农业学习知识综合一专业考试大纲

农业知识综合一(植物学部分)

农业推广硕士遗传学考试大纲(50分) 第一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第一节染色体 1、染色质与染色体:掌握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基本概念,明确二者是同一物质在不同细胞分裂时期的两种表现形态;何谓常染色质、异染色质?二者在细胞分裂周期中表现的区别? 2、染色体的形态:掌握着丝点、染色体臂、主缢痕、次缢痕、随体等染色体基本形态;根据着丝点位置将染色体按形态分为不同类型,在细胞分裂后期具有不同的表现形态;了解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的基本概念,掌握染色体核型分析的基本概念及其分类依据。 3、染色体的数目:同种生物染色体数目是恒定的,性细胞中的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了解主要农作物染色体的数目。 第二节细胞的分裂和细胞周期 1、细胞周期: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前者由可分为合成前期、合成期、合成后期,后者又可分为核分裂和胞质分裂两个阶段。 2、有丝分裂:有丝分裂分为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各个时期具有不同的表现特征;了解有丝分裂的遗传学意义。 3、减数分裂:了解减数分裂的基本概念,可分为第一次分裂和第二次分裂,每次分裂又分为前、中、后、末4个时期,减数发生在第一次分裂;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又分为细线期、偶线期、粗线期、双线期、终变期,了解不同时期染色体的形态特征;了解减数分裂的遗传学意义。 第三节配子的形成和受精 1、雌雄配子的形成:掌握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基本概念;了解植物雌、雄配子的形成过程,每个胚囊母细胞形成1个雌配子体,每个花粉母细胞可形成4个雄配子体。 2、植物的授粉与受精:掌握授粉、受精的基本概念,重点掌握双受精的概念,了解通过双受精发育成的种子其各组成成分遗传组成来源的不同;掌握花粉直感与果实直感的概念及区别并能各举实例。 3、无融合生殖:了解无融合生殖基本概念及其几种主要类型(单倍配子体无融合生殖、二倍配子体无融合生殖、不定胚、单性结实) 第二章孟德尔遗传 第一节分离规律 1、性状分离现象及解释:在熟悉单位性状、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等基本概念的基础上,理解孟德尔对性状分离现象的发现及合理解释。

农业知识综合四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2013年全日制硕士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试题 科目名称及代码:农业知识综合四 342 适用领域: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考试需带的工具: (一)发展经济学(50分) 一、简答题(共计30 分,每小题10分) 1.请你谈谈“经济增长≠经济发展”这句话的理解? 2.谈谈对刘易斯模型的评价? 3.转型时期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机制是什么? 二、论述题(共计20分,每小题20分) 1.阐述产业结构优化的基本内容?并试述产业结构优化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战略?

(二)农村社会学(50分)一、名词解释(共计15分,每小题5分) 1.农村社区 2.农村城市化 3.农村社会保障 二、简答题(共计20分,每小题10分) 1.简述我国农村人口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2.我国农村改革导致了哪些方面重大的农村社会变迁? 三、论述题(共计15分,每小题15分) 1.针对大量农民工外出打工的现象,试分析农村家庭结构和家庭功能的变化及对农村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三)农村政策学(50分) 一、名词解释(共计20分,每小题 4 分) 1.农业政策采纳 2.农业政策评估 3.农业政策方案政策 4.农业政策 5.农业政策目标

二、简答题(共计10分,每小题 10 分) 1.简述农业政策执行的基本程序? 三、论述题(共计20分,每小题20分) 1.谈谈你对2012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的认识。 (四)农业经济学(50分) 一、简答题(共计30分,每小题 10 分) 1.简述农业规模经营的条件有哪些? 2.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有哪些? 3.农业财政投资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农业综合知识题(含答案)

农业综合知识题(含答案)

农业综合知识 (选择题 16 题,判断题 4 题,问答题 75 题,共 95 题) 一、选择题 1. 超级稻是指:( A ) A.产量特别高的水稻 B.米质特别好的水稻 C.抗性特别好的水稻 2 下列作物中,哪个不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 C ) A.玉米 B.大豆 C.高粱 3.广东最大的粮食作物是:( A )A.水稻 B.玉米 C.马铃薯 4.“绿色革命”发生在上世纪( B ) A.30 年代 B.50 年代 C.70 年代 5.水稻占广东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 C ) A.60% B.70% C.80% 6. 在有机食品生产过程中,是否可以使用化肥?( A ) A.不可以 B.可以 C.无所谓 7.根据我国的有关行业分类标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畜牧业包括牲畜的饲养、猪的饲养、家禽的饲养、狩猎和捕捉动物、其他畜牧业,其中牲畜包括以下哪类动物:( A ) A.牛的饲养 B.猪的饲养 C.鸡的饲养 D.狗的饲养 8.广东省地方畜禽品种资源十分丰富,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的畜禽品种有 9 个,其中不包括以下哪一个品种:( D ) A.蓝塘猪 B.惠阳胡须鸡 C.乌鬃鹅 D.岭南黄鸡 9. 广东省在配套系选育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先后培育出了 3 个猪配套系和13 个肉鸡配套系,其中不包括哪个配套系:( C ) A.深农猪配套系 B.岭南黄鸡Ⅰ号配套系 C.PIC 猪配套系 D.华农温氏猪Ⅰ号配套系 10.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以下哪一种药物是国家明文禁止添加的违禁药物,不

能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 B ) A.玉米 B.瘦肉精(盐酸克伦特罗)C.食盐 D.维生素 11. 以下哪一个国家是全世界养猪业最发达、猪肉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 C ) A.古巴 B.朝鲜 C.丹麦 D.澳大利亚 12. 农产品加工是把种植、养殖等的农副产品按其用途分别制成成品或半成品的生产过程。针对原料的加工程度而言可分为(B)。 A.种植、初加工、深加工 B.养殖、初加工、深加工 13. 我省粮食加工优势产业主要集中在大米加工、米面制品及烘焙食品、加工三大领域,优势产品包括(ABDFG)。 A.快食性米粉丝 B.方便米饭 C.方便面 D.方便糊 E.粉丝 F.米粉丝 G.月饼、饼干和营养配餐等。 14. 微胶囊技术可广泛地应用于油脂行业中, 油脂中的许多不饱和脂肪酸,与空气接触会发生氧化酸败,而微胶囊化能够保护这些活性成分,降低其挥发性,使其与空气隔绝,从而起到(A)的作用。A.抗氧化B.易溶解C.易吸收 15. 超高温杀菌技术,是指将流体或半流体在 2.8 秒内瞬间加热,然后再迅速冷却到 30℃~40℃的杀菌技术。瞬间加热所需的温度是(B) A.110℃~130℃ B.135℃~150℃ C.180℃~250℃ D.200℃~250℃ 16. 气调包装用的气体通常为不同比例的组合气体。作为气调包装中生物抑制因素,降低肉pH值,抑制厌氧菌繁殖,在短期内使肉呈鲜红色,但可使贮藏期大大缩短,或作为惰性气体, 起到混合气体缓冲或平稳气体的作用。这些气体是分别(ABC) A .O2,B .CO 2C .N2 D .H2 O 一、判断题 1. 加热、浓缩、干燥、浸出、压榨、过滤、蒸馏是农产品加工物理机械加工技

湖南农业大学农业知识综合一2015—2018年考研真题试题

2015年湖南农业大学硕士招生自命题科目试题 科目名称及代码:农业知识综合一 339 适用领域:农业推广硕士作物、园艺、农业资源利用、植物保护、草业、种业领域考试需带的工具: 考生注意事项: ①本试题由植物学、遗传学、植物生理学、农业生态学、植物育种学、土壤学6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分值50分,由考生任选三部分作答,并注明所选部分的序号和科目名称。如考生作答多于3个部分,则以答题纸上前三部分计分。 ②所有答案必须做在答题纸上,做在试题纸上一律无效。 ③按试题顺序答题,在答题纸上标明题目序号。 (一)植物学(50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计10分) 1. 细胞周期 2. 栅栏组织 3. 初生生长 4. 合轴分枝 5. 蒴果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20分) 1. 细胞是有机体和的单位。 2. 一个完整的种子由、和种皮三部分组成。 3. 居间分生组织是某些器官保留下来的组织,它的主要功能是使其所在部位进行生长。 4. 植物落叶是由于在叶柄的基部形成了一个重要的区,该区是由 和两层组成。 5. 种子植物和微生物的共生关系一般有和两种类型。 6. 叶在茎上有规律排列方式称为,它有、和三种基本类型。 7. 构成雌蕊的单位称,是具生殖作用的。

8. 苔藓植物在其生活史上是以发达,劣势,寄生在 上为显著特征的。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计20分) 1. 植物有哪些主要的组织?简要说明它们的功能。 2. 简述双子叶植物茎的增粗过程。 3. 简述花药的发育过程。 4. 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二)遗传学(50分) 一、名词解释(共计15分,每小题3分) 1. 基因型 2. 显性性状 3. 等位基因 4. 数量性状 5. 同源多倍体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共计10分,每小题2分) 1. 基因突变对于生物体都是有害的。() 2. 减数分裂时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分裂后期I。() 3. 在F2代群体中,表现型相同的个体,基因型也一定相同。() 4. 连锁基因之间的重组率小于或等于其交换值。 () 5. 无义突变是指DNA分子中的碱基改变后,突变的密码子仍编码原来的

2018年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考试大纲及知识点汇总

2018年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考试大纲三、考试范围与内容 考试范围主要涵盖时事政治、教育法律法规与政策、教育学、心理学四大模块。 (一)时事政治 1.年度间国内外重大时事(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 2.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 (二)教育法律法规与政策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2015年修订) 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15年修订)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12年修订) 5.《教师资格条例》 6.《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 7.《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 8.《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9.《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与《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10.《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 11.《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 12.《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 13.《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 14. 《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 15.《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 16. 《福建省“十三五”教育发展专项规划》

(三)教育学 一、教育与教育学 1.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1.1在我国,一般认为“教育”概念最早见于《孟子 尽心上》中“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1.2广义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狭义的教育是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 1.3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影响(教育媒介)。 学校教师是教育者的主体,是最直接的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 1.4教育的本质属性: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这是它与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区别,是教育的本质特点,即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1.5教育的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教育具有质的规定性、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教育与社会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 1.6教育的功能 按作用的对象划分——个体发展功能(本体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派生功能、工具功能)按作用的方向划分——正向功能(积极功能)与负向功能(消极功能) 按呈现的形式划分——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 1.7教育的起源(速记p1) 1.8教育的历史发展与改革 a.原始社会的教育 特征:教育是在生产劳动中进行的、教育没有阶级性、教育水平低下。 b.古代社会的教育(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一般认为学校产生于奴隶社会时期。 学校的产生条件:第一,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第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提供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 第三,文字的创造以及社会生产生活知识的大量累积提供了进行教育的工 具和内容,以及进行文字教学和传授知识的社会需要; 第四,国家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教育机构培养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官吏和知 识分子。 学校的出现是教育形成自己相对独立形态的标志。 教育有两种形态:专门化的学校教育、在生产劳动过程中进行的非学校教育。

《农业知识综合三》自命题考试大纲

《农业知识综合三》自命题考试大纲 一、考查目标 侧重于农业工程综合知识的考查。考试内容涵盖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的主干课程,包括食品卫生学、食品安全管理与法规、食品分析与检验技术等学科。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理解和掌握本领域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报考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专业学位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的考生。 三、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食品卫生学、食品安全管理与法规、食品分析与检验技术等科目内容各占50分。 四、考试大纲 (一)《食品卫生学》 1.食品的生物污染及其控制 1.1掌握食品细菌污染的来源、途径、常见腐败菌、致病菌的危害、检验及控制方法; 1.2掌握食品病毒污染的来源、途径、危害及控制方法; 1.3掌握食品中寄生虫污染的来源、途径、危害及控制方法; 2.食品的化学污染及其控制 2.1 掌握常见的动植物天然有害物质的危害及预防控制原则; 2.2掌握环境污染物污染食品的途径、危害和控制措施 2.3掌握农用化学物质残留的原因、影响因素、过量摄入的危害及控制措施 2.4掌握食品中真菌毒素的来源、影响因素、危害和控制措施 2.5掌握食品加工过程产生的有害成分、产生条件、危害和控制措施2.6 了解食品添加剂的类型,掌握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

3.食品的物理污染及其控制 掌握食品主要异物的种类和控制措施。 4.食物中毒及其控制 4.1掌握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和类型 4.2 掌握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和控制措施 4.3 掌握真菌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和控制措施 4.4 掌握植物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毒性成分和控制措施4.5 掌握动物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毒性成分和控制措施5.食源性感染性疾病及其控制 5.1掌握细菌性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5.2掌握病毒性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5.3掌握寄生虫感染性疾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二)《食品安全管理与法规》 1. 掌握食品安全的概念(中国食品安全法、国际生命科学学会(ILSI)) 2. 掌握有机产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的概念、标识,以及认证法规和标准体系 3. 掌握良好农业规范(GAP)中涉及食用农产品安全的要点和原则 1) 农业用水与生产用水 2) 肥料的使用 3) 农药的使用 4) 作物和饲料生产 5) 畜禽养殖 6) 收获加工及贮存 7) 工人健康和卫生 8) 卫生设施 9) 田地卫生 10)包装设备卫生 11)运输 12)溯源 4. 掌握加工过程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概念和应用

农业知识综合一考试大纲

农业知识综合一(植物生理学部分) 农业知识综合一(植物学部分)

农业推广硕士遗传学考试大纲(50分) 第一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第一节染色体 1、染色质与染色体:掌握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基本概念,明确二者是同一物质在不同细胞分裂时期的两种表现形态;何谓常染色质、异染色质?二者在细胞分裂周期中表现的区别? 2、染色体的形态:掌握着丝点、染色体臂、主缢痕、次缢痕、随体等染色体基本形态;根据着丝点位置将染色体按形态分为不同类型,在细胞分裂后期具有不同的表现形态;了解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的基本概念,掌握染色体核型分析的基本概念及其分类依据。 3、染色体的数目:同种生物染色体数目是恒定的,性细胞中的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了解主要农作物染色体的数目。 第二节细胞的分裂和细胞周期 1、细胞周期: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前者由可分为合成前期、合成期、合成后期,后者又可分为核分裂和胞质分裂两个阶段。 2、有丝分裂:有丝分裂分为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各个时期具有不同的表现特征;了解有丝分裂的遗传学意义。 3、减数分裂:了解减数分裂的基本概念,可分为第一次分裂和第二次分裂,每次分裂又分为前、中、后、末4个时期,减数发生在第一次分裂;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又分为细线期、偶线期、粗线期、双线期、终变期,了解不同时期染色体的形态特征;了解减数分裂的遗传学意义。 第三节配子的形成和受精 1、雌雄配子的形成:掌握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基本概念;了解植物雌、雄配子的形成过程,每个胚囊母细胞形成1个雌配子体,每个花粉母细胞可形成4个雄配子体。 2、植物的授粉与受精:掌握授粉、受精的基本概念,重点掌握双受精的概念,了解通过双受精发育成的种子其各组成成分遗传组成来源的不同;掌握花粉直感与果实直感的概念及区别并能各举实例。 3、无融合生殖:了解无融合生殖基本概念及其几种主要类型(单倍配子体无融合生殖、二倍配子体无融合生殖、不定胚、单性结实) 第二章孟德尔遗传 第一节分离规律 1、性状分离现象及解释:在熟悉单位性状、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等基本概念的

333教育综合考试大纲

333教育综合考试大纲——博仁解读 全日制教育硕士,全称为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研究生,2010年开始全国联考。从最近几年的全日制教育硕士的试题结构可以看得出,英语和政治都是各自占到100分,但是教育综合和专业课却各自占到150分,所以不难看出考研总成绩的提高主要是在教育综合这一方面。那么怎么才能更好更有效的提高教育综合的分值呢,这就需要对教育综合考什么,教育综合怎么考,已经分值分布,复习方法都得有一定的了解。下面有博仁教育的老师为大家详细讲解有关333教育综合的考试题型、分值分布、以及怎么复习。 一、从333教育综合题型来看,包括3种类型。 名词解释题: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简答题: 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分析论述题:4小题,每小题 20分,共80分 从以上题型上我们可以看出,333教育综合只考查主观题目,不考查客观题。这些题型也是我们在大学期末考试经常见到的题型,所以,同学们对这种题型并不陌生。在这里,博仁教育建议同学在备考过程中,按照考试题型进行整理笔记,这样就可以在整理的过程中熟悉相关知识点。 二、从各科分值分布来看,333教育综合各科部分所占分值为: 教育学原理约60分 中国教育史约30分 外国教育史约30分 教育心理学约30分 从分值分布上来看,333教育综合满分150分,其中,教育学原理所占比重比较大,其他三科比较均匀,那么在复习各科的时候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是非常灵活的一门学科,就大纲要求的知识点来看,从教育学的概念、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教育与人的关系等最基本的概念知识,到课程、教学、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等一些重大的课题都涉及到了。考生在复习教育学原理这门学科时:一要重视对基本知识点的掌握,打好扎实的基础。 二要关注国家、国际发生的教育新闻和教育热点,如现在我国的新课程改革、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教育、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德育改革、公民道德教育、教师培养与准入制度改革、教师专业化发展、教育经费投入等。要有教育的敏感性。相关的资源很多,如《中国教育报》、《教育文摘周报》等,或教育部网站、中国教育信息网等。 三要关注我国、国家目前学术上的研究热点,如与新课程改革相关的研究、多元文化中的教育发展、教育公平问题、师生关系、教育中的“对话”、教育与国家发展、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之争、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教育惩罚等等。可以获得信息

农业知识综合一

201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 农业知识综合一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植物学部分(50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1分,共10分) 1.胞间连丝 2.传递细胞 3.内起源 4.凯氏带 5.侵填体 6.年轮 7.心皮 8.雄性生殖单位 9.双受精作用10.双名法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选项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1. 以下哪种细胞器既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又在遗传上具有半自主性┈┈┈() A. 叶绿体 B. 线粒体 C. 高尔基体 D. 内质网 2. 植物的分生组织按照来源划分可分为原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以及次生分生组织,以下属于次生分生组织的是┈┈┈┈┈┈┈┈┈┈┈┈┈┈┈┈┈┈┈┈┈┈┈() A. 顶端分生组织 B. 居间分生组织C.侧生分生组织 D. 次生木质部 3. 一般来说,一个生活的细胞内具有一个细胞核,以下哪种细胞成熟后具有多个细胞核┈┈┈┈┈┈┈┈┈┈┈┈┈┈┈┈┈┈┈┈┈┈┈┈┈┈┈┈┈┈┈┈┈┈┈() A. 导管分子 B. 筛管分子 C. 管胞分子 D. 花粉囊壁绒毡层细胞 4. 下列不属于水生植物的特征是┈┈┈┈┈┈┈┈┈┈┈┈┈┈┈┈┈┈┈┈┈() A. 针形叶 B. 叶片气孔数量多 C. 机械组织衰退 D. 叶肉胞间隙发达 5.众所周知,大多数双子叶植物的种子萌发时,营养物质首先由以下哪种结构提供┈┈┈┈┈┈┈┈┈┈┈┈┈┈┈┈┈┈┈┈┈┈┈┈┈┈┈┈┈┈┈┈┈┈() A. 胚根 B. 胚芽 C. 子叶 D. 真叶 6. 根据禾本科植物维管束鞘及其周围薄壁细胞排列的特点进行划分,下列属于C4植物的是┈┈┈┈┈┈┈┈┈┈┈┈┈┈┈┈┈┈┈┈┈┈┈┈┈┈┈┈┈┈┈┈┈() A. 甘蔗和水稻 B. 水稻和小麦 C. 高粱和玉米 D. 玉米和竹子

2018-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

2018 年研究生入学考试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 Ⅰ考查目标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涵盖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等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教育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Ⅱ考查内容 教育学原理 【考查目标】 1.准确识记教育学的基础知识。 2.正确理解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3.能够运用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分析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一、教育学概述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二)教育学的研究任务 (三)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1.教育学的萌芽 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3.20 世纪以来教育学的发展二、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 1 (一)教育的概念 1.“教育”定义的类型 2.教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二)教育的结构与功能 1.教育的结构 教育活动的结构;教育系统的结构。 2.教育的功能 个体发展功能与社会发展功能;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三)关于教育起源的主要观点 1.生物起源说 2.心理起源说 3.劳动起源说 (四)教育的发展 1.古代教育的特征 2.近代教育的特征

3.现代教育的特征三、教育与社会发展 (一)关于教育与社会关系的主要理论教育独立论;教育万能论;人力资本论 (二)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1.生产力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2.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3.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4.科学技术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2 5.人口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三)教育的社会功能l.教育的经济功能 2.教育的政治功能 3.教育的文化功能 4.教育的科技功能 5.教育的人口功能 (四)当代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与挑战 现代化与教育变革;全球化与教育变革;知识经济与教育变革;信息社会与教育变革;多元文化与教育变革。 四、教育与人的发展 (—)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其对教育的制约 1.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特点发展的顺序性;发展的阶段性;发展的差异性;发展的不平衡性。 2.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对教育的制约 (二)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l.关于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的主要观点 2.遗传素质及其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3.环境及其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三)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1.个体个性化与个体社会化 2.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及有效发挥的条件五、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 (一)教育目的 3 1.教育目的的概念教育目的的定义;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关系。 2.关于教育目的的主要理论 3.教育目的确立的依据 4.我国的教育目的 5.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 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全面发展教育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农业综合知识题(含答案)

农业综合知识 (选择题16 题,判断题 4 题,问答题 75 题,共 95 题) 一、选择题 1、超级稻就是指:( A ) A、产量特别高得水稻B、米质特别好得水稻 C、抗性特别好得水稻 2 下列作物中,哪个不就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 C )A、玉米 B、大豆C、高粱 3、广东最大得粮食作物就是:( A )A、水稻B、玉米 C、马铃薯 4、“绿色革命”发生在上世纪( B ) A、30 年代 B、50年代C、70 年代 5、水稻占广东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得(C)A、60%B、70% C、80% 6、在有机食品生产过程中,就是否可以使用化肥?( A) A、不可以 B、可以C、无所谓 7.根据我国得有关行业分类标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 ,畜牧业包括牲畜得饲养、猪得饲养、家禽得饲养、狩猎与捕捉动物、其她畜牧业,其中牲畜包括以下哪类动物:( A ) A、牛得饲养 B、猪得饲养C、鸡得饲养D、狗得饲养 8.广东省地方畜禽品种资源十分丰富,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得畜禽品种有9 个,其中不包括以下哪一个品种:( D ) A、蓝塘猪 B、惠阳胡须鸡C、乌鬃鹅 D、岭南黄鸡 9、广东省在配套系选育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 先后培育出了 3 个猪配套系与13个肉鸡配套系,其中不包括哪个配套系:( C)A、深农猪配套系 B、岭南黄鸡Ⅰ号配套系 C、PIC 猪配套系 D、华农温氏猪Ⅰ号配套系 10、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以下哪一种药物就是国家明文禁止添加得违禁药物,

不能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 ( B )A、玉米 B、瘦肉精(盐酸克伦特罗)C、食盐 D、维生素 11、以下哪一个国家就是全世界养猪业最发达、猪肉出口最多得国家之一?( C ) A、古巴B、朝鲜C、丹麦D、澳大利亚 12、农产品加工就是把种植、养殖等得农副产品按其用途分别制成成品或半 成品得生产过程。针对原料得加工程度而言可分为(B)。A、种植、初加工、深加工 B、养殖、初加工、深加工 13、我省粮食加工优势产业主要集中在大米加工、米面制品及烘焙食品、加 工三大领域,优势产品包括(ABDFG)。 A、快食性米粉丝B、方便米 饭C、方便面 D、方便糊 E、粉丝 F、米粉丝 G、月饼、饼干与营养配餐等。14、微胶囊技术可广泛地应用于油脂行业中,油脂中得许多不饱与脂肪酸, 与空气接触会发生氧化酸败,而微胶囊化能够保护这些活性成分,降低其挥发性,使其与空气隔绝,从而起到(A)得作用。 A.抗氧化B.易溶解C。易吸收15、超高温杀菌技术,就是指将流体或半流体在 2、8 秒内瞬间加热,然后再迅速冷却到 30℃~40℃得杀菌技术.瞬间加热所需得温度就是(B)A、110℃~130℃B、135℃~150℃C、180℃~250℃ D、200℃~250℃16、气调包装用得气体通常为不同比例得组合气体。作为气调包装中生物抑制因素,降低肉 pH值, 抑制厌氧菌繁殖,在短期内使肉呈鲜红色,但可使贮藏期大大缩短,或作为惰性气体,起到混合气体缓冲或平稳气体得作用.这些气体 就是分别(ABC) A 、O2,B 、CO 2C 、N2 D 、H2 O 一、判断题 1、加热、浓缩、干燥、浸出、压榨、过滤、蒸馏就是农产品加工物理机械加 工技术. (正确) 2、我省粮食加工优势产业主要集中在大米加工、米面

339农业知识综合一考试大纲.doc

农业知识综合一(植物生理学部分)科目代码考试科目名 称 考试内容范围 339农业知识综合一植物牛理学植物水分生理:植物细胞水势的概念、组成、应用;水分的运动方式;根系吸水的部位、吸水的动力、水分运输的内聚力-张力 学说;蒸腾作用的指标;气孔蒸腾及其调节。 植物的矿质营养:植物的必需元索的种类及确定标准,可以再循 环与不可再循环的元素;细胞膜上离子运输蛋白的种类,植物根 系吸收矿质元素的部位、过程、特点、影响因素;植物对氮素的 同化;合理施肥的基础。 植物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细胞器叶绿体结构与功能、叶绿体色 素的种类和功能;光合作用光反应进行的部位及基本过程,碳同 化的三条途径,光呼吸,光合速率及影响光合速率的因素。植物 的呼吸代谢:呼吸作用的概念和生理意义;抗氟呼吸的概念及意 义;植物呼吸作用与种子贮藏、果蔬保鲜。 韧皮部运输与同化物分配:韧皮部的结构特点,运输物质种类、 方向、运输速率;源库概念及运输规律;韧皮部运输的压力流动 学说;同化物分配规律。 植物生长物质:植物激素、生长物质及生长调节剂的概念,五大 类植物激素的结构、特性及生理作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在生产 中的应用。 植物的生长与分化:生长、分化和发育的概念,植物分化的调控 与特点、胚胎发育、种子萌发、营养生长及植物各部分生长的相 关性;植物细胞全能性概念与组织培养;影响植物生长的环境因 素;光形态建成及植物的运动: 植物的成花诱导生理:春化作用、光周期现彖及其在农业生产上 的应用: 植物生殖、成熟与衰老生理:授粉受精过程中的生理变化;种子 和果实的发育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果实成熟过程屮的生理生 化变化;植物的休眠、衰老、脱落的概念。 植物的逆境生理:植物适应逆境的一般机制;低温、干旱、盐胁 迫对植物的伤害及植物的抵抗机理。 农业知识综合一(植物学部分) 科日代码考试科日名称考试内容范围 339植物学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植物组织的类型、分布和 功能;根、茎、叶的发生、结构和功能;花的形态、 雄蕊的发育及花粉粒的形成,雌蕊的发育与结构, 开花、传粉与受精,种子和果实的类型与结构;植 物分类单位与命名法;原核生物的基本特征;真核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