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氟硅酸钾容量法测定二氧化硅含量
- 格式:pdf
- 大小:104.96 KB
- 文档页数:1
硅酸盐中二氧化硅含量的测定氟硅酸钾容量法实验原理:测定二氧化硅的氟硅酸钾法,是根据硅酸在有过量的氟离子和钾离子存在下的强酸性溶液中,能与氟离子作用生成氟硅酸离子SiF 6 2- ,并进而与钾离子作用生成氟硅酸钾(K2 SiF 6 )沉淀。
该沉淀在热水中定量水解生成相应的氢氟酸,因此可以用酚酞作指示剂,用NaOH 标准溶液来滴定至溶液呈微红色即为终点。
其反应方程式如下:SiO32- + 6F- + 6H+SiF62- + 3H2OSiF62- + 2K+K2 SiF6K2 SiF6 + 3H2 O 2KF + H 2 SiO3+ 4HF4HF + NaOH NaF + H2 O在上述反应中,一个摩尔的SiO32- 转变为四个摩尔的HF ,而HF 与NaOH 反应的摩尔比是1:1 ,由此可知,被测物SiO2 与NaOH 是按1:4 的摩尔比进行化学计量的,即所消耗的每一摩尔的NaOH 仅相当于四分之一摩尔的SiO2,按此关系计算SiO2 的含量。
要使反应进行完全,首先应把不溶性的二氧化硅或不溶性的硅酸盐变为可溶性的硅酸;其次要保证溶液有足够的酸度;还必须有足够的氟离子和钾离子存在。
在水泥分析中,对可溶于酸的样品如普通水泥熟料,纯熟料水泥以及不含酸性混合材料的各种硅酸盐水泥和矿渣水泥等,可以直接用酸分解。
对于不能用酸分解的试样,多采用碳酸钾作熔剂,熔融后再进行分解。
其中用硝酸分解试样比用盐酸好些,因用硝酸分解样品不易析出硅酸盐凝胶,同时由于在浓硝酸介质中氟铝酸盐比在同体积的浓盐酸介质中的溶解度大的多,可以减少铝离子的干扰。
溶液的酸度应保持在3mol·L -1 左右,过低易形成其它盐氟化物沉淀而干扰测定,但酸量过多会给沉淀的洗涤与中和残余酸的操作带来麻烦,亦无必要。
所用的硝酸应一次加入,预防析出硅胶,使测定结果偏低。
氟硅酸钾沉淀完全与否,和溶液体积的关系不是太大,一般在80mL 以内均可得到正确的结果。
一.原理:二氧化硅滴定分析方法都是间接测定方法,氟硅酸钾容量法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确切的说应该是氟硅酸钾沉淀分离一酸碱碱滴定法。
其原理是含硅的样品,经与苛性碱、碳酸钠等共融时生成可溶性硅酸盐,可溶性硅酸盐在大量氯化钾及F存在下定量生成氟硅酸钾(K2SiF6)沉淀。
氟硅酸钾在沸水中分解析出氢氟酸(HF),以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滴定。
间接计算出二氧化硅的含量。
主要反应:SiO2+2NaOH=Na2SiO3=+H2O(1)Na2SiO3=+2HCl=H2SiO3=+2NaCl(2)H2SiO3=+3H2F2=H2SiF6+3H2O(3)H2SiF6+2KCl=K2SiF6;+2HCl(4)K2SiF6+3H2O=4HF+H2SQ3+2KF(5)HF+NaOH=NaF+WO(6)上面(1)是表示含硅样品的分解,也可用HF分解样品。
(2)分解后的试样中的硅酸盐在HCl存在下转化为可溶性的H2SiO3(3)(4)H2SQ3在大量氯化钾及F存在下生成K2SiF6沉淀(5)K z SiF e沉淀溶解生成HF(6)以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HF,间接测定硅含量。
虽然表面看起来这个过程就是样品溶解一生成K z SiR一使K2SiF6溶解析出HF-以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滴定一计算硅含量,并不复杂,实际应用时却必须注意一些关键的环节,才能得到准确的测定结果。
二.实践:1 .试液的制备:应用氟硅酸钾滴定法,首先必须使样品中的硅完全转化为可溶性的H2SiO3或SiF4⑴样品用碱(NaOH、KOH、Na2CO&Na?。
》熔融,使硅完全转化为硅酸钠或硅酸钾。
一般使用氢氧化钠熔融,具有温度低、速度较快,含氟较高的试样中的硅不致呈SiF4挥发损失,含铝、钛高的样品,应用氢氧化钾。
实践过程中证明:如果能使用氢氧化钾熔融的样品尽量使用氢氧化钾,这是因为一方面用它可以提供更多的K+,另一方面制成的试液清澈便于观察。
一般样品熔融不加过氧化钠,只有样品不能被氢氧化钾完全分解时,可在加氢氧化钾的同时加入少量过氧化钠助熔.熔融的容器多用银、锲、铁等培竭.其中使用锲地竭的比较多,因为锲地竭耐用,制备的溶液清澈混入的杂质较少.使用锲地竭时,新的锲地竭应先用无水乙醇擦去油污,放入马弗炉650c灼烧30min取出于空气中冷却,形成一层很薄的氧化膜可更加耐腐蚀,延长使用寿命,熔融时应预先在电炉上加热将氢氧化钾中白水分赶尽,再入马弗炉600〜650c熔融5〜10min或直至熔融完全。
水泥中二氧化硅测定(氟硅酸钾容量法)一、测定方法二、测定步骤1.试样的分解称取约2.000g 试样(精确至0.0001g ),置于银坩埚中,加入24g~28gNaOH ,盖上坩埚盖(留有缝隙),放入高温炉中,从低温升起,在650℃~700℃的高温下熔融20min ,期间取出摇动一次。
取出冷却,将坩埚放入已盛有约400mL 沸水的1000mL 烧杯中,盖上表面皿,在电炉上适当加热,待熔块完全浸出后,取出坩埚,用水冲洗坩埚和盖。
在搅拌下一次加入100mL~120mL 盐酸,再加入4mL 硝酸,用热盐酸(1+5)洗净坩埚和盖。
将溶液加热煮沸,冷却至室温后,移入1000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
此溶液共测定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铁,三氧化二铝。
2.硅的测定吸取上述溶液50.00mL ,于200~300mL 塑料烧杯中,加入10~15mL 硝酸,搅拌,冷却至30℃以下,加入氯化钾,仔细搅拌至饱和并有少量氯化钾析出,再加2g 氯化钾及150g·L -1的氟化钾溶液10mL ,仔细搅拌(如氯化钾析出量不够,应再补充加入),放置15~20min 。
用中速滤纸过滤,用氯化钾溶液洗涤塑料烧杯及沉淀3次。
将滤纸连同沉淀转入原塑料烧杯中,沿杯壁加入10mL30 ℃以下的氯化钾-乙醇溶液及1mL 酚酞指示剂,用NaOH 标准溶液中和未洗尽的酸,仔细搅动滤纸并以之擦洗烧杯壁直至溶液呈红色。
加入200mL 沸水,用NaOH 标准溶液滴定至为红色即为终点。
3.实验结果()%1001000522⨯⨯⨯⨯m V T SiO SiO =ωT----每毫升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相当于二氧化硅的质量,mg/mL;V----滴定时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m----试样的质量,g;5 ----全部试样溶液与所取试样溶液的体积比。
4.条件及注意事项(1)掌握沉淀这一步(国标有具体规定)酸度、温度、体积KCl、KF加入量尽可能使所有H2SiO3全部转化为K2SiF6 ↓a. 把不溶性硅酸完全转化为可溶性硅酸(HNO3介质)实验证明,用HNO3分解样品或熔融物,效果比HCl好,因为HNO3分解时,不易析出硅酸凝胶,并减少Al3+干扰,系统分析时用HCl分解熔块,但测SiO2时还是用HNO3酸化。
氟硅酸钾容量法测定二氧化硅2009-11-19 12:521 方法提要在有过量的氟、钾离子存在的强酸性溶液中,使硅酸形成氟硅酸钾(K2SiF6)沉淀。
经过滤、洗涤及中和沉淀与滤纸上的残余酸后,加沸水使氟硅酸钾沉淀水解,生成定量的氢氟酸,然后以酚酞为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进行滴定。
2 试剂2.1 氢氧化钠(粒状或片状)。
2.2 氯化钾:研细后贮存备用。
2.3 硝酸(ρ1.42g/mL)。
2.4 盐酸(ρ1.19g/mL)。
2.5 盐酸(1+5)。
2.6 氟化钾溶液(150g/L):将15g氟化钾(KF•2H2O)置于塑料杯中,加50mL水溶解,加入20mL硝酸,以水稀释至100mL,在搅拌下加氯化钾至饱和,放置30min,用快速滤纸过滤于塑料瓶中。
2.7 氯化钾溶液(50g/L)。
2.8 氯化钾-乙醇溶液(50g/L):将5g氯化钾溶于50mL水中,加50mL95%的乙醇,混匀。
2.9 酚酞指示剂溶液(10g/L):将1g酚酞溶于100mL95%的乙醇中,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至中性。
2.10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方法2.10.1 配制( =0.15mol/L)将60g氢氧化钠溶于10L水中,充分混匀,贮存于带胶塞(装有钠石灰干燥管)的塑料桶中或硬质玻璃瓶内。
2.10.2 标定称取约0.8g(精确至0.0001g)苯二钾酸氢钾于400mL烧杯中,加入约150mL新煮沸过的冷水(该冷水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中和至酚酞呈微红色),使其溶解。
然后加入6滴,7滴酚酞指示剂(10g/L),以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微红色。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摩尔浓度,按式(3)计算: (3)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对二氧化硅的滴定度( ),按式(4)计算: (4)式中:m5??苯二钾酸氢钾的质量,单位为克,g;204.21??苯二钾酸氢钾的分子量;V??滴定时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TSiO2??1m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相当于二氧化硅的质量,单位为毫克每毫升,mg/mL;15.02??1/4二氧化硅分子量。
氟硅酸钾容量法测定硅石中的二氧化硅
杨喆涵;王劲榕
【期刊名称】《云南冶金》
【年(卷),期】2024(53)2
【摘要】采用氢氧化钾-碳酸钾混合熔剂高温熔融硅石样品,使难溶性硅酸盐转化为易溶性硅酸盐,氟硅酸钾容量法测定硅石中的二氧化硅含量。
本文研究了硅石的熔解方法,沉淀时间、试剂的加入量以及硅石中杂质元素的干扰。
结果表明:二氧化硅的测定范围为80%~99%,回收率在99%~102%,RSD<1%。
方法简便,对比重量法,流程短,操作简单,结果和国标法吻合。
【总页数】4页(P105-108)
【作者】杨喆涵;王劲榕
【作者单位】昆明冶金研究院有限公司;有色金属强化冶金新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云南省选冶重点实验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657.1
【相关文献】
1.氟硅酸钾容量法测定乳或乳品中的二氧化硅
2.氟硅酸钾容量法测定硅石中二氧化硅的含量
3.氟硅酸钾容量法测定高炉渣中的二氧化硅
4.氟硅酸钾容量法测定矿物外加剂硅粉中的二氧化硅含量
5.氟硅酸钾容量法测定地质样品中的二氧化硅含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氟硅酸钾法测定金精矿中二氧化硅二氧化硅在金精矿的冶炼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二氧化硅含量太低时,在冶炼过程中不容易造渣,很难把金和其它金属元素和非金属杂质分离;二氧化硅含量太高时,冶炼炉渣粘度增加,很难将金与渣分离,影响金的回收率。
因此准确知道金精矿中二氧化硅含量在冶炼过程中至关重要。
本文采用氟硅酸钾滴定法测定金精矿中的二氧化硅含量,这种方法已经在我们单位推广使用,它简便快速,准确度好。
方法提要:二氧化硅滴定分析方法都是间接测定方法,氟硅酸钾容量法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确切的说应该是氟硅酸钾沉淀分离—酸碱碱滴定法。
其原理是含硅的样品,经与苛性碱、碳酸钠等共融时生成可溶性硅酸盐,可溶性硅酸盐在大量氯化钾及F-存在下定量生成氟硅酸钾(K2SiF6)沉淀。
氟硅酸钾在沸水中分解析出氢氟酸(HF),以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滴定。
间接计算出二氧化硅的含量。
该方法使用范围1%-70%。
关键词:二氧化硅;苛性碱;氟硅酸钾;氢氧化钠1试验部分(1)方法原理试样用氢氧化钾熔融,在含有3mol/L硝酸(含有盐酸但浓度以硝酸计)的溶液中,加KCl使呈KCl的饱和溶液,于该溶液中加入KF,使Si呈K2SiF6↓,用KCl溶液洗涤氟硅酸钾沉淀中所含残余的游离酸。
纯净的氟硅酸钾在沸水中水解,析出游离酸,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游离酸,间接计算SiO2的含量。
(2)主要试剂:氢氧化钾、氯化钾、硝酸钾、硝酸(ρ=1.42 g/ml)、盐酸(ρ=1.19g/ml)、氟化钾溶液(300g/L 于塑料器皿(瓶)中配制或保存)、氯化钾—乙醇溶液(50g/L)、氯化钾洗液(500g/L)、酚酞(10g/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氢氧化钠储备溶液配制:c(NaOH)≈10mol/L 称取400 g NaOH溶解于1000ml,煮沸过的蒸馏水中,储存于塑料瓶中。
置暗处3天~4天后使用。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配制:c(NaOH)≈0.2mol / L。
取20ml氢氧化钠储备液(3.10.1),以新煮沸并冷却至室温的蒸馏水稀释至1000ml,混匀。
锂云母渣中二氧化硅的测定(氟硅酸钾容量法)一.原理含硅的样品,经与苛性碱、碳酸钠等共融时生成可溶性硅酸盐,可溶性硅酸盐在大量氯化钾及F-存在下定量生成氟硅酸钾(K2SiF6)沉淀。
氟硅酸钾在沸水中分解析出氢氟酸(HF),以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滴定。
间接计算出二氧化硅的含量。
SiO2+2NaOH=Na2SiO3=+H2O (1)Na2SiO3=+2HCl=H2SiO3=+2NaCl (2)H2SiO3=+3H2F2=H2SiF6+3H2O (3)H2SiF6+2KCl=K2SiF6↓+2HCl (4)K2SiF6+3H2O = 4HF+H2SiO3+2KF (5)HF +NaOH = NaF+H2O (6)二.试剂1.氟化钾溶液(200g/L):称取40 g氟化钾于塑料烧杯中,加150 mL水溶解后,加硝酸和盐酸各25 mL,加入适量的氯化钾,使之饱和,放置0.5小时后,用塑料漏斗过滤,储存于塑料瓶中备用。
2.氯化钾-乙醇溶液(50g/L):将5g氯化钾溶于50mL水中,再加入50mL乙醇。
3.酚酞指示剂(5g/L):5g酚酞溶于100mL乙醇。
4.氢氧化钠标准溶液(0.2mol/L)5.氯化钾溶液(50g/L):5g氯化钾溶于100ml水中。
三、分析步骤称取0.1g试样于预先加有2g氢氧化钾的镍坩埚中,上面再覆盖一层氢氧化钾(约2g),置于400℃的马弗炉中,继续升温至600-650℃,熔融15分中,取出稍冷,用少量热水分数次注入坩埚中将样洗入250ml塑料烧杯中,洗净坩埚(总体积不超过25mL),在不断搅拌下加入10mL浓硝酸,少许纸浆(可不加),氯化钾固体至饱和(有晶体析出),5 mL氟化钾过滤液,充分搅拌,冷至室温,放置15分钟,用中速滤纸过滤(预先用5%的氯化钾溶液浸湿滤纸),用约70摄氏度的氯化钾溶液洗涤烧杯和沉淀各3-5次,洗去大部分的游离酸和杂质。
将沉淀和滤纸放入原塑料瓶中,加入氯化钾-乙醇溶液10mL,酚酞指示剂2滴,用氢氧化钠标液中和游离酸至微红色(滤纸先展开中和再捣烂中和),再加入100mL预先中和过的沸水,立即用氢氧化钠标液滴定至微红色,30秒不退色为终点。
水泥生料中二氧化硅的测定(氟硅酸钾容量法)
吸取25ml溶好冷却的样液,置于300ml的塑料烧杯中,加10-15ml浓硝酸,冷却至室温,加10ml15%的KF,加氯化钾晶体至饱和析出,静置15分钟,用中速滤纸过滤,烧杯和滤纸用5%的氯化钾溶液洗3-5次,取下滤纸,置于原烧杯中,加10ml5%氯化钾-乙醇溶液,几滴酚酞溶液,用0.15N氢氧化钠标准溶液中和未洗尽的酸,仔细搅拌滤纸及沉淀,直至酚酞变红。
然后加入200ml沸水(沸水应预先用氢氧化钠中和至酚酞变微红),用0.15N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刚呈微红色为终点。
SiO2=T SiO2V/G×100%
式中
T SiO2——每毫升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相当于二氧化硅的毫克数
V—滴定时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毫升数
G—被测溶液的试样质量(毫克数)
注:
1. 做水泥熟料时、矿渣时,不需事先进马弗炉溶样(银坩埚,氢氧化钠作溶剂),可直接称取0.2000克试样,少许水润湿,用10ml(1+1)盐酸溶样,其它同上。
2. 此方法应用较广,可测溶液中低至4毫克,高达100毫克左右的二氧化硅。
在测定100毫克左右的二氧化硅时,洗涤液需改用5%氟化钾水溶液。
3. 加入氯化钾时,一定要经过不断的搅拌,使其有较多的沉淀析出。
当氯化钾颗粒较粗时,可用研钵研细后再用。
4. 用氢氧化钠中和残余酸的操作应迅速完成。
中和时应将滤纸展开,切忌滤纸成团。
5. 熔样溶剂不能有硼盐。
FNCPFL0324 磷矿石和磷精矿 二氧化硅含量的测定 氟硅酸钾容量法F_NCP_FL_0324磷矿石和磷精矿-二氧化硅含量的测定-氟硅酸钾容量法1 范围本方法适用于二氧化硅含量大于1%的磷矿石和磷精矿产品中二氧化硅含量的测定。
2 原理试样用氢氧化钠熔融,水浸取,酸化,在硝酸溶液中加氯化钾与氟化钾,使硅酸以氟硅酸钾形式沉淀,经过滤洗涤,除去游离酸,用沸水水解生成氢氟酸,用溴百里香酚蓝-酚红作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即可求出二氧化硅含量。
3 试剂3.1 氢氧化钾3.2 氯化钾3.3 硝酸,ρ约1.42g/mL3.4 盐酸,ρ约1.19g/mL3.5 盐酸溶液,1+93.6 氟化钾溶液,200 g/L称取40 g 氟化钾置于聚乙烯烧杯中,加入150 mL 水和 50 mL 硝酸,加固体氯化钾饱和,放置30 min ,用快速滤纸过滤,滤液贮于聚乙烯瓶中。
3.7 氯化钾-乙醇洗液Ⅰ:称取50 g 氯化钾溶于800 mL 水和200 mL 乙醇,加数滴甲基红指示液,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调节至黄色。
3.8 氯化钾-乙醇洗液Ⅱ:称取50 g 氯化钾溶于500 mL 水和 500 mL 乙醇。
3.9 溴百里香酚蓝-酚红混合指示剂溶液:称取0.09 g 溴百香酚蓝和0.11 g 酚红,溶于20 mL 乙醇和 20 mL 水,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调节至鲜明紫色,用水稀释至100 mL 。
3.10 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c (NaOH)=0.1 mol/L3.10.1 饱和氢氧化钠溶液的配制溶解162g 氢氧化钠于150mL 无二氧化碳水中,冷却至室温。
通过合格的介质(例如:玻璃毛)过滤,清液贮存于密闭的聚乙烯容器内;或溶液贮存于密闭的聚乙烯容器,放置至上层溶液清澈(放置时间一周),使用时吸取清液。
3.10.2 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配制量取5.4mL 氢氧化钠饱和溶液清液,用无二氧化碳的水稀释至1L ,混匀,贮存在带有碱石灰干燥管的密闭的聚乙烯瓶中,防止吸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浅谈氟硅酸钾容量法测定二氧化硅的要点【摘要】水泥熟料中的二氧化硅是影响熟料矿物组成的重要成分,其含量高低直接影响到熟料的饱和比和硅率等重要的质量指标。
测定水泥及其原燃材料中的二氧化硅含量是水泥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的重要检验项目。
本文主要介绍了氟硅酸钾容量法测定二氧化硅的原理及注意事项。
【关键词】氟硅酸钾容量法;二氧化硅;沉淀;氯化钾;洗涤1.氟硅酸钾容量法测定二氧化硅的原理硅酸在有过量的氟离子和钾离子的强酸性溶液中,能与氟离子作用生成氟硅酸钾沉淀,将氟硅酸钾沉淀经过滤分离后,在热水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氢氟酸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
根据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消耗的体积计算试样中二氧化硅的含量。
根据以上反应原理:首先应将试样中的不溶性二氧化硅转化为可溶性的硅酸,并使溶液具有一定的酸度。
而且要有足够的氟离子和钾离子。
此外,因为生成氟硅酸钾沉淀的反应和氟酸硅钾沉淀的水解反应均是可逆反应,而可逆反应中当反应物质量大于生成物质量时,反应向生成物方向进行,反之,当反应物质量小于生成物质量时,反应向反应物方向进行,化学反应不完全。
要想使化学反应完全,应采取以下措施:加大反应物的质量,使反应向生成物方向进行。
即通过氢氧化钠熔融试样,加盐酸酸化,使二氧化硅以硅酸根离子存在于被测溶液中;加入浓硝酸使被测溶液的酸度为3摩尔/升;加入饱和并过量的氯化钾固体,再加入氟化钾溶液(150g/l),使被测溶液中的硅酸根完全生成氟硅酸钾沉淀,保证反应物完全变成生成物;通过大量的中和的热水,使氟硅酸钾沉淀水解,完全生成一定量的氢氟酸和硅酸。
2.氟硅酸钾容量法测定二氧化硅实验的注意事项(一)熔样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熔样方法的选择。
氟硅酸钾容量法熔融试样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以氢氧化钠为熔剂用银坩锅为容器进行熔融,另一种是以氢氧化钾为熔剂用镍坩锅为容器进行熔融。
当对试样进行全分析时,应采用第一种,当试样中二氧化硅含量较低时,应单独称样测定二氧化硅采用第二种方法熔样。
氟硅酸钾容量法测定二氧化硅2009-11-19 12:521 方法提要在有过量的氟、钾离子存在的强酸性溶液中,使硅酸形成氟硅酸钾(K2SiF6)沉淀。
经过滤、洗涤及中和沉淀与滤纸上的残余酸后,加沸水使氟硅酸钾沉淀水解,生成定量的氢氟酸,然后以酚酞为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进行滴定。
2 试剂2.1 氢氧化钠(粒状或片状)。
2.2 氯化钾:研细后贮存备用。
2.3 硝酸(ρ1.42g/mL)。
2.4 盐酸(ρ1.19g/mL)。
2.5 盐酸(1+5)。
2.6 氟化钾溶液(150g/L):将15g氟化钾(KF•2H2O)置于塑料杯中,加50mL水溶解,加入20mL硝酸,以水稀释至100mL,在搅拌下加氯化钾至饱和,放置30min,用快速滤纸过滤于塑料瓶中。
2.7 氯化钾溶液(50g/L)。
2.8 氯化钾-乙醇溶液(50g/L):将5g氯化钾溶于50mL水中,加50mL95%的乙醇,混匀。
2.9 酚酞指示剂溶液(10g/L):将1g酚酞溶于100mL95%的乙醇中,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至中性。
2.10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方法2.10.1 配制( =0.15mol/L)将60g氢氧化钠溶于10L水中,充分混匀,贮存于带胶塞(装有钠石灰干燥管)的塑料桶中或硬质玻璃瓶内。
2.10.2 标定称取约0.8g(精确至0.0001g)苯二钾酸氢钾于400mL烧杯中,加入约150mL新煮沸过的冷水(该冷水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中和至酚酞呈微红色),使其溶解。
然后加入6滴~7滴酚酞指示剂(10g/L),以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微红色。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摩尔浓度,按式(3)计算: (3)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对二氧化硅的滴定度( ),按式(4)计算: (4)式中:m5──苯二钾酸氢钾的质量,单位为克,g;204.21──苯二钾酸氢钾的分子量;V──滴定时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T SiO2──1m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相当于二氧化硅的质量,单位为毫克每毫升,mg/mL;15.02──1/4二氧化硅分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