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茎叶总皂苷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08 MB
- 文档页数:6
三七总皂苷与银杏提取物及两者联合对心血管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心血管疾病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危害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为了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研究人员不断寻找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
近年来,三七总皂苷和银杏提取物以及两者的联合应用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本文将对三七总皂苷、银杏提取物及两者联合对心血管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一、三七总皂苷在心血管保护中的作用三七总皂苷是从三七根部提取得到的一种天然活性成分,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
研究表明,三七总皂苷在心血管保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首先,三七总皂苷可以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实验证明,三七总皂苷可以减少心脏梗死面积,降低梗死后心肌坏死细胞数量,提高心肌细胞的存活率。
其次,三七总皂苷对心血管功能的改善也有明显效果。
研究发现,三七总皂苷可以提高心脏收缩力,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血管阻力。
此外,三七总皂苷还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抗氧化等作用,对预防心血管疾病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二、银杏提取物在心血管保护中的作用银杏提取物是从银杏叶中提取得到的一种药用活性成分,其主要成分为黄酮类物质。
研究表明,银杏提取物在心血管保护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首先,银杏提取物具有抗血小板聚集和抗凝血作用,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
其次,银杏提取物可以促进血管扩张,降低血管阻力,改善心脏供血,提高心肌收缩力。
此外,银杏提取物还具有抗氧化、降低血脂、抗炎等作用,对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和预防都具有重要意义。
三、三七总皂苷与银杏提取物联合应用的研究进展近年来,研究人员开始关注三七总皂苷与银杏提取物的联合应用在心血管保护中的潜力。
研究发现,三七总皂苷与银杏提取物联合应用可以协同作用,提高心血管保护效果。
一项研究显示,三七总皂苷与银杏提取物联合应用可以显著降低血栓形成,抑制血小板聚集,并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另外一项研究表明,三七总皂苷与银杏提取物联合应用可以改善冠状动脉血流,促进心肌的再生和修复。
人参、三七皂苷类物质对心脑等器官的保护作用人参、三七皂苷类物质是人参、三七的主要活性成分。
研究表明其对心脑等器官有较好的保护作用,特别是能对抗器官的缺血再灌注损伤。
组织器官缺血最根本的治疗是及时恢复血供,但再灌注可能导致进一步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称之为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
再灌注损伤的发生与氧自由基大量生成和钙超载等有关。
近年来研究表明,人参、三七等中药所含的皂苷类物质具有清除氧自由基、阻滞钙离子通道、保护血管内皮等作用,从而能够保护不同器官的缺血再灌注损伤。
1 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人参总皂苷作为高钾心脏停博液的添加剂,在20-80mg/L浓度范围内,具有抗离体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且随着浓度递增而增强[1]。
预灌注人参总皂苷200mg/kg,能够恢复大鼠急性心肌梗塞模型组织型纤溶酶原活化剂(t-PA)活性,缩小缺血致心梗范围[2]。
人参二醇组皂苷25mg/kg于犬冠脉结扎致缺血即刻静注,能够提高左室内压峰值(LVSP),左室内压上升急下降最大数率(士dp/dtmax),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心博指数,而降低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及总外周血管阻力(TPVR),表明其具有保护心功能作用[3]。
不同浓度的人参二醇组皂苷(20,40,80mg/L)对于大鼠心脏腹腔移植所致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能降低心肌丙二醛(MDA)含量,提高谷光甘肽氧化物酶(GSH-Px),表明其具保护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且最适宜浓度为4Umg/L[4]。
三七总皂苷50,100,200mg/kg能剂量依赖性缩小在体大鼠冠脉结扎再通所致缺血再灌注心梗范围。
对于离体灌注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三七总皂苷12.5,25mg/L及Rb1,Rg110mg/L均能显著减少再灌注15min时的磷酸肌酸激酶 (CPK)释放,减轻心肌钙聚集,减轻SOD活力降低程度,减少MDA生成,提示三七总皂苷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是保护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的重要方面[5]。
3.1 为减少污染微生物在检测过程中的损伤,降低检测中的测定误差,供试液的制备方法首选常规法;计数测定一般采用最低稀释级作为第一稀释级,水溶性液体供试品,应首选混合供试品原液作为第一稀释级。
3.2 若常规法制备的供试液的最低稀释级1m l,计数测定回收率不符合药典要求,可采用培养基稀释法,取最低稀释级的供试液2m l,每1m l供试液可等量分注2个、5个或最多10个平皿。
控制菌常规法检查验证结果不符合要求时,可增加增菌培养基用量,以消除抑菌作用。
3.3 若采用培养基稀释法仍无法消除抑菌作用,不能达到满意的验证结果时,可根据供试品的性质,使用离心沉淀法、离心沉淀集菌法、薄膜过滤法、中和法或多个方法联合使用。
经试验,白色念珠菌和黑曲霉菌以500r/m i n离心5m i n时,稀释剂对照组的回收率较低,不能满足试验要求,故不宜用此法消除供试品的抑真菌作用。
3.4 若最低稀释级的供试液经各种方法的消除抑菌作用,仍无法达到回收率要求,可在保证能够判断供试品污染菌是否符合药品微生物限度标准的前提下,可向后顺延稀释级,以能达到要求的最低稀释级作为测定的第一个稀释级。
3.5 采用薄膜过滤法时,先加入少量稀释剂适当浸泡滤膜,可减少滤膜对药物的吸附,利于对抑菌药物的冲洗。
对于有抑菌作用供试品,以温热(不超过45℃)的含1%聚山梨酯的稀释液冲洗效果更佳。
直接过滤供试液较为困难时,可用稀释液作适量稀释改善过滤效果。
必要时(如控制菌检查),可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滤器滤过,将所有滤膜取出置同一增菌液中。
使用75 m m直径滤器也可提高过滤效率。
3.6 根据供试品抑菌性质不同,细菌、霉菌和酵母菌计数可分别采用不同的测定方法,只对细菌有抑制作用的供试品,细菌计数供试液可采用经验证合格的特殊方法处理,而霉菌和酵母菌计数仍可用常规法制备的供试液,以平皿法测定。
4 其他影响因素4.1 进行微生物方法验证的品种繁多,有抗生素制剂,也有含有抑菌作用的化学药品、中成药和医院制剂。
三七总皂苷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摘要】目的综述三七总皂苷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方法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并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
结果三七总皂苷在中枢神经系统、心脑血管系统、血液系统、免疫系统以及抗纤维化、抗衰老、抗肿瘤等方面具有广泛生理活性。
结论三七总皂苷值得进一步开发应用。
【关键词】三七总皂苷;药理作用三七总皂苷(total saponins of Panax notognseng,PNS)是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三七的主要有效活性成分,含有多种单体皂苷。
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国内外学者对PNS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揭示了其具有扩张血管、降低心肌耗氧量、抑制血小板凝集、延长凝血时间、降血脂、清除自由基、抗炎、抗氧化等药理作用。
为了了解其最新的研究情况,笔者就近年来对PNS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简要概述。
1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1.1 镇静作用三七地上部分对中枢神经有抑制作用,表现为镇静、安定与改善睡眠等功用。
PNS能减少动物的自主活动,表现出有显著的镇静作用,并能协同中枢抑制药的作用,这种中枢抑制作用是通过减少突触体谷氨酸含量来实现的[1]。
1.2 镇痛作用PNS对化学性和热刺激性引起的疼痛均有明显的镇痛作用,且PNS是一种阿片肽样受体激动剂,不具有成瘾的副作用[2]。
1.3 益智作用PNS能够改善鹅膏蕈氨酸(IBA)所致痴呆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提高海马内乙酰胆碱(Ach)的含量有关[3]。
PNS对亚硝酸钠及40%乙醇造成的小鼠记忆不良均有不同程度的对抗作用。
推测其对学习、记忆的影响与其对海马突触膜ATP酶及钙调素活性的影响有关[4]。
2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2.1 对心肌的保护作用PNS对大鼠、家兔、犬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很强的保护作用。
PNS能明显增加Gsα mRNA表达,增加量与PNS剂量呈显著正相关,并可增强腺苷酸环化酶活性,增加cAMP生成[5]。
心肌缺血-再灌注能刺激中性粒细胞内NF��KB的活化,活化的NF-KB启动中性粒细胞ICAM��1的表达而参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过程;PNS能抑制中性粒细胞内核因子-KB的活化,减少细胞间黏附分子表达及中性粒细胞浸润而起到心肌保护作用[6]。
中药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摘要: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容易导致心肌细胞损伤和死亡。
中药作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中。
本文通过综述相关文献,系统总结了中药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
研究发现,中药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参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的细胞信号传导、抗氧化应激、减轻心肌细胞凋亡等,从而起到保护心肌的作用。
这些结果为中药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依据。
关键词:中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信号传导,抗氧化应激,心肌细胞凋亡一、引言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常见并发症,对心肌的结构和功能造成严重影响。
传统的治疗手段如血流重建和药物治疗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中药作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具有丰富的资源和独特的药理作用,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通过对中药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进行研究,为中药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和实践的依据。
二、中药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2.1 细胞信号传导中药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与细胞信号传导密切相关。
中药中的有效成分可以通过激活或抑制特定的细胞信号通路,调节心肌细胞的生理功能。
例如,一些中药可以通过激活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等信号通路,促进心肌细胞的生存和增殖,从而减少心肌缺血再灌注导致的损伤。
2.2 抗氧化应激心肌缺血再灌注过程中,产生大量的自由基和氧化应激物质,容易导致心肌细胞的氧化损伤。
中药中的一些成分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可以中和自由基,减轻心肌细胞的氧化损伤。
例如,黄芪、丹参等中药中所含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可以通过清除自由基,增强心肌细胞的抗氧化能力。
2.3 减轻心肌细胞凋亡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心肌细胞容易发生凋亡,从而进一步加重心肌损伤。
中药中的一些成分可以通过抑制心肌细胞凋亡相关的信号通路,如线粒体途径、细胞凋亡因子等,减少心肌细胞的凋亡发生。
三萜皂苷的生物活性研究进展摘要:本文主要综述了三萜皂苷具有中枢神经系统作用、抗肿瘤活性、心脑血管系统作用、抗菌、抗病毒、降低胆固醇等活性,以及其它的活性,如抗炎、抗生育等作用。
即系统地阐述了三萜皂苷的生物活性及其研究进展。
关键字:三萜皂苷、生物活性、中枢神经系统、抗肿瘤活性、心脑血管系统、抗菌、抗病毒活性。
三萜皂苷是由三萜皂苷元和糖组成的,常见的是五环三萜与四环三萜两类,主要分布在葫芦科、五加科、豆科、桔梗科、毛茛科、伞形科、石竹科、鼠李科、报春花科等植物中。
药理学研究表明,三萜皂苷类化合物具有中枢神经系统作用、抗肿瘤作用、抗炎、抗过敏、抗菌、抗病毒、降胆固醇及心血管活性等。
目前,三萜皂苷已成为天然产物研究中最活跃和进展最快的领域。
下面就三萜皂苷的生物活性展开详细的综述。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三萜皂苷在中枢神经系统方面的作用主要有改善学习记忆功能、抗抑郁、镇静催眠、镇痛等功效。
下面主要介绍它的学习记忆功能。
对学习记忆的影响在Morris水迷宫实验中发现,人参总皂苷有改善去卵巢所致大鼠记忆功能障碍的作用[1]。
另外,人参皂苷能拮抗β淀粉样蛋白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对β淀粉样蛋白引起的神经细胞毒性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提示人参皂苷可能有助于早老性痴呆(AD)和帕金森氏症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2]。
绞股蓝总皂苷对老龄大鼠学习记忆功能也有改善作用[3]。
研究还发现,远志皂苷[4],黄精总皂苷[5]和胡芦巴总皂苷[6]可改善东莨菪碱所致记忆获得障碍,提示这些皂苷类化合物具有改善学习记忆障碍的作用。
三萜皂苷改善学习记忆功能的机理可能有清除自由基,稳定膜系统和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单胺类递质。
2、抗肿瘤活性文献报道一些三萜皂苷特别是具有羧基的该类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活性,下面就三萜皂苷的体内抗肿瘤活性展开综述。
研究发现对荷HT-29结肠癌裸鼠给予黄芪皂苷AST,可明显抑制肿瘤生长,且没有给予常规抗肿瘤化疗药5-氟尿嘧啶(5-FU)和奥沙利铂后引起的体质量下降,死亡率升高等不良反应[7]。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年 第16卷 第82期29·综述·三七总皂苷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孙丽艳,张默涵,张红丹(吉林省长春市食品药品检验中心,吉林 长春 130012)摘要:三七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的根。
具滋补强壮、止血、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功效。
三七总皂苷(其主要成份包括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g1,三七皂苷R1等),是从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三七中提取的有效活性成份群。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其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障碍、降低心肌耗氧量、抑制血小板凝集、延长凝血时间、降血脂、清除自由基、抗炎、抗氧化等作用[1],这些作用可能改善眼底微循环及视网膜的缺血缺氧状态[2]。
目的:为了更好的将其应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3],本综述将三七总皂苷的研究情况做一简要概述,并探讨与其防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可能的作用机理。
通过对现有已发表文献的整理,本文综述了有关三七总皂苷(PNS)药理作用的相关研究。
关键词:三七总皂苷;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6.82.0201 对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作用1.1 对高脂血症的作用。
国内外对三七总皂苷的药理作用特别是心脑血管药理作用的研究非常活跃[4]。
研究发现三七总皂苷能够调血脂,治疗高脂血症。
用三七总皂苷对高脂血症患者进行降脂抗栓作用的临床研究。
结果治疗后有明显抗血小板聚集和降纤作用,临床疗效及血脂、血液流变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
研究表明三七总皂苷对高脂血症具有明显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1.2 对高粘血症的作用。
据报道[5],用三七皂苷片治疗高黏血症,总有效率为92%;三七总皂苷还可通过减少外源性脂质的吸收,抵制脂质合成,促进脂质转运和清除,加速脂质排泄,调整血脂。
将高粘血症患者分成三七总皂苷组和肠溶阿斯匹林组,经过4周1个疗程治疗,结果表明三七总皂苷具有显著降低血小板表面活性[6]、抑制血小板粘附和聚集、抗血栓形成、改善微循环等作用,且优于阿斯匹林。
中药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李冀;王秀珍;李在斯;彭宇飞;王艳丽【期刊名称】《中医药学报》【年(卷),期】2015(000)002【摘要】目的:对最近几年来中药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择其精要进行整理,以期为临床开发新的中药提供思路和参考。
方法:根据最近几年的文献研究,总结中药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其作用机理。
结果:炙甘草汤、桂枝甘草汤、加味生脉饮、四逆汤、参附注射剂、丹红注射液、参麦注射剂、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淡竹叶黄酮、银杏叶提取物、葛根素、人参皂苷 Rb1、瓜蒌皮、黄芪、益母草皆具有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作用机理:减轻Ca2+超载、抗氧自由基损伤、抗脂质过氧化作用、减少炎性细胞浸润、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减少心肌梗死面积,增加冠脉血流量等。
结论:中药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疗效显著,前景广阔,需深入探索。
【总页数】3页(P107-109)【作者】李冀;王秀珍;李在斯;彭宇飞;王艳丽【作者单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外国语学院,广东珠海519085;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黑龙江哈尔滨15008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3【相关文献】1.环氧二十碳三烯酸在心肌缺血/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性作用机制研究进展2.外泌体源性miRNAs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研究进展3.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研究及中药治疗进展4.再灌注损伤挽救激酶和生存活化因子增强信号通路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研究进展5.基于血管内皮细胞结构及功能探讨中医药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三七总皂甙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常征(云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文山学院,生化系云南文山663000)[摘要]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三七总皂苷在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呼吸系统以及抗衰老、抗肿瘤等多方面生理活性的研究近况,为进一步开发三七提供参考。
[关键词]三七皂苷;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 F.H.Chen)为五加科(Araliaceae) 人参属(Panax)多年生草本植物[1],别名参三七、山漆、田七等,主产于云南、广西及四川等地。
在植物分类上,与人参、西洋参(花旗参)同属于五加科人参属,其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24,核型公式为K(2n)=2x=24=24m,属于“1B”型,全部都属于中部着丝粒染色体,核型为对称型[2];三七属半阴性多年生的宿根草本植物,是中国特有的名贵中药材,起源于2500万年前第三纪古亚热带山区,由于其对生长环境条件有特殊要求,现仅存于中国西南山区。
据有关文献记载,三七使用历史近600年,栽培历史近500年,因其自古以来就被公认为具有显著的活血化瘀、消肿定痛功效而被誉为“金不换”和“南国神草”等。
三七主要含有三萜皂甙、三七素、黄酮、挥发油、氨基酸、糖类及各种微量元素等,其中皂苷类是三七主要生理活性成分,含量高达12%[3],它由三萜皂甙元和糖经糖苷键连接而成的配糖体,它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尤以双子叶植物中分布最多,迄今,已从三七全株中分离到20多种达玛烷型四环三萜皂苷。
在植物中,皂甙的主要功能是防御病原体和害虫。
然而,最引人注目的是它们具有抗肿瘤、抗病毒、降低胆固醇等多种生物活性,有着相当可观的药用商业价值[4]。
现代化学和药理学研究发现三七皂苷(Panax notoginseng saponins, PNS)在耐缺氧、抗衰老、提高机体免疫力等方面的药理作用显著优于人参总皂苷,且PNS和部分单体皂苷在血液系统、心脑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物质代谢以及抗炎、抗肿瘤等方面均有较好活性[5]。
三七的药理学研究最新进展发表时间:2012-10-25T10:46:04.797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20期供稿作者:贲琳琳[导读] 体内外试验研究表明,三七皂苷能通过激活PI3K/Akt 信号通路,防止心肌缺血导致的心肌细胞凋亡。
贲琳琳(南京市雨花台区板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苏南京 210039)【中图分类号】R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0-0041-03现代药理学表明三七(Panax notoginseng),具有止血、保护心肌细胞、保护脑组织、降血脂、抗血栓、增强免疫力、抗炎、抗纤维化、抗肿瘤、消除氧自由基抗氧化等作用。
现就三七的最新药理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1.1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导致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关键因素,为多种心脑血管疾病共同的病理生理基础。
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生在动脉粥样硬化中起了重要作用,三七皂苷和阿托伐他汀都能够通过抑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通路的激活而达到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的作用。
另有研究表明,三七皂苷通过上调p53,Bax,caspase-3的表达,同时下调Bcl-2的表达,既能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值又能诱导其凋亡,从而达到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通过高脂饮食诱导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研究发现,三七皂苷能够通过抑制黏着斑激酶(FAK)磷酸化,整合素的表达和NF-kappaB 的转移,从而抑制酵母聚糖A(zymosan A )诱导的动脉粥样硬化。
有研究对三七的三种皂苷组分(总皂苷PNS,原人参二醇皂苷PDS,原人参三醇皂苷(PTS)和两个主要单体成分(人参皂苷Rg1和Rb1)进行了内皮炎症应答的体内外试验,发现这些成分都具有潜在的抗动脉粥样硬化活性。
其中,PDS在体内外试验中对TNF-alpha诱导的单核细胞粘附及粘附分子的表达均表现出了最强的抑制活性。
三七总皂苷对心脑血管及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理作用研究【摘要】三七具有滋补强壮,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功效。
三七总皂苷是中药三七的主要成分,具有扩张血管、降低心肌耗氧量、抑制血小板凝集、延长凝血时间、降血脂、清除自由基、抗炎、抗氧化等药理作用。
目前主要集中在其对心脑血管作用的研究。
本文主要综述我国这几年对这一药理作用的研究。
关键字三七总皂苷(PNS)心脑血管药理作用中枢神经系统我国名贵中药三七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 (Burk.)F.H. Chen的根茎,具有滋补强壮,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功效。
三七总皂苷(PNS)是从中药三七中提取的有效活性成分,主要含三七皂苷、黄酮、蛋白氨基酸及非蛋白氨基酸、多糖、蛋白、甾醇、无机物、挥发油和油脂等成分[1]。
现就PNS对心、脑血管的药理作用及其作用机制做一综述。
1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三七药理研究的一个重点是其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三七皂苷被认为是主要活性成分,在此基础上已开发了三七冠心宁、血塞通等心血管疾病治疗药物。
1.1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缺血三七制剂能扩张冠脉,增加冠脉血流量, PNS能增加心肌营养血流量,改善心肌微循环,明显降低心肌耗氧量[2]; PNS还被证明是三七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基础[3],其机理可能与其非选择性钙拮抗作用和抗氧化作用有关。
于泽等[4]观察了三七五参汤对心肌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与HSP70心肌表达的关系,发现三七五参汤和热休克预处理均能保护缺血心肌,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与HSP70表达有关。
1.2抗心律失常PNS对几种实验性心律失常模型(氯仿诱发的小鼠心室纤颤、氯化钡和乌头碱诱发的心律失常)均有明显对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拮抗钙的作用而PNS能非竞争性对抗异丙肾上腺素加速心律作用,且因此减慢心律作用不为阿托品抑制,提示其抗心律失常作用并不是通过竞争性阻断肾上腺素β-受体或兴奋M-胆碱受体所致,而是与心肌的直接抑制有关[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