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畜禽废物无害化处理的建议
- 格式:pdf
- 大小:1.02 MB
- 文档页数:2
浅议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及建议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农业的发展,养殖业在我国发展迅速。
大规模的畜禽养殖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大量的畜禽粪便和动物尸体,如果处理不当,将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病死畜禽的无害化处理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主要包括焚烧、深埋、堆肥和生物转化等方法。
焚烧是一种常见的处理方式,其能够有效地杀灭病原体和减少废弃物的体积。
焚烧过程耗能高、污染大,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深埋是将畜禽尸体埋入地下,通过土壤的自然分解来达到无害化处理的目的。
这种方法比较简单易行,但需要有足够的土地资源,并且需要保证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安全。
堆肥是将畜禽粪便和尸体与其他有机物混合堆积起来,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分解而达到无害化处理的目的。
这种处理方式相对节能环保,但需要进行定期的翻堆和管理。
生物转化是利用生物制剂将畜禽粪便和尸体进行发酵处理,利用高温和微生物的作用将有机物分解为有机酸、水和二氧化碳等,最终达到无害处理的目的。
这种方法具有高效、环保的特点,但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和设备投入。
针对我国目前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存在的问题,我有以下几点建议: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和监管体系。
应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标准和要求,并建立健全的监管机构和责任分工,加强对畜禽养殖场的监管和指导,确保其按照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
加强宣传和教育工作。
通过多种渠道,向养殖户和相关人员宣传病死畜禽的无害化处理方法和技术,增强其环保意识和技术水平,引导他们正确处理废弃物。
还应提供经济扶持政策。
鼓励养殖场对无害化处理设备进行更新和改造,减少处理过程中的能耗和排放,政府可以给予适当的经济补贴和税收优惠,提高养殖户对无害化处理的积极性。
加强科研和技术支持。
加大对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技术的研发力度,推广先进的处理技术和设备,提高处理效率和无害化程度,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病死畜禽的无害化处理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任务,需要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共同努力。
浅谈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的问题及对策为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农业部提出“一年试点、两年铺开、三年大见成效、五年全面完成”的工作步骤,各地积极探索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有效途径,加快补齐现代畜牧业发展环境短板,力促畜牧业生产和环境保护实现“双赢”,取得了显著成绩的同时,也遇到了许多困难和问题。
本文以邹平县为例简要谈谈目前在基层生产中遇到的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有关问题及其对策。
标签: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问题;对策为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农业部提出“一年试点、两年铺开、三年大见成效、五年全面完成”的工作步骤,各地积极探索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有效途径,加快补齐现代畜牧业发展环境短板,力促畜牧业生产和环境保护实现“双赢”。
邹平县2010年出台了《关于加快生态畜牧县建设的意见》,2016年开展了畜禽生态养殖示范創建活动,并出台了《邹平县畜禽养殖区域划定方案》。
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探索畜牧业“资源-产品-废弃物-资源”生态健康循环发展模式,在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及综合利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同时也遇到了许多困难和问题。
一、邹平县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现状1.出台政策。
邹平县2016年出台了《邹平县畜禽养殖区域划定方案》,重点对畜禽养殖区域进行了划分,明确了畜禽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的范围,并规定到2020年达到畜禽养殖“三区”(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功能定位要求,规模养殖场畜禽粪便和污水处理利用率分别达到90%和60%以上。
2.项目改造。
以项目建设为依托,持续提升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技术水平。
通过一系列项目改造,目前全县形成了三种新型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模式,分别是沼气池处理、干湿分离处理、生物脱氮除磷处理三种设施设备化处理模式。
3.科技推广。
以科技为支撑,创新模式,破解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难题。
与高校和先进地区建立直接联系,引导和鼓励各类生产经营主体探索适合不同地区的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处理模式,全面提升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处理的技术水平。
浅议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及建议1. 引言1.1 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重要性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是一项关乎环境卫生和公共健康的重要工作。
病死畜禽若未经处理就随意丢弃或直接埋葬,容易造成地下水和土壤的污染,引发传染病疫情蔓延,对周围居民和动植物造成危害。
进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是保护生态环境、维护公共卫生和保障人民健康的关键举措。
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重要性还体现在资源循环利用方面。
通过科学无害化处理,可以将病死畜禽的有机物质转化为有机肥料或生物质能源,实现资源的有效回收利用,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无害化处理也有助于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降低对大气和水环境的污染程度,有利于构建清洁、美丽的生态环境。
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只有充分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才能加强相关工作的推进,确保环境卫生和公共健康得到有效维护。
愿意突破传统观念,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实现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理念和目标。
1.2 现状分析目前,我国畜禽养殖行业发展迅速,但也面临着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难题。
据统计,我国每年因各种疾病或意外导致的病死畜禽数量都在一个较高的水平,这些病死畜禽如果不得及时处理,将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现阶段,我国病死畜禽的无害化处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处理设施不足,部分地区缺乏专业的无害化处理厂或设备,导致病死畜禽无法及时得到处理;其次是处理技术不够先进,传统的处理方法往往效率低下,难以彻底消除病原体;在一些地区还存在无序倒掩或焚烧的现象,不仅无法达到无害化处理的要求,还会对空气质量和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问题亟待解决。
加强相关法规完善,推动无害化处理技术创新,提高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是当前应对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问题的关键。
通过多方合作,共同努力,才能有效解决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难题,保障环境和人民健康。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深入探讨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寻求解决方案,提出可行的建议,推动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畜禽无害化处理方案1.分类处理:首先,将畜禽废弃物进行分类,将畜禽粪便、残骸和废水分开处理。
2.粪便处理:对畜禽粪便进行综合利用。
粪便中的可分解有机物可以通过发酵堆肥的方式进行处理,将其转化为有机肥料。
同时,可将粪便进行生物炭化处理,制成畜禽粪便炭,用于土壤改良和固碳。
3.残骸处理:对畜禽残骸进行无害化处理。
可以采用高温消毒、沸腾处理等方式,将残骸进行灭菌处理。
之后,可以选择将其送往动物饲料、生物能源等领域进行利用,或者进行焚烧处理。
4.废水处理:对畜禽养殖废水进行处理。
可以运用生物处理技术,如利用好氧发酵、厌氧处理等方式,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污染物。
之后,可采用生物膜过滤、生物吸附等技术,进一步净化废水,达到排放标准。
5.农田利用:将处理后的畜禽粪便和废水作为农田有机肥料和灌溉水源。
这样既可以有效利用畜禽养殖废弃物,还可以提高农田的肥力,促进农作物生长。
6.科学管理:建立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的规范化管理制度。
包括定期检测废物中的有害物质含量,根据检测结果调整处理方法;加强设备维护和管理,确保废物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加强对养殖户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其识别危害物质、正确处理废物的能力。
7.政策支持: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支持和推动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的开展。
包括建立合理的补贴政策,鼓励养殖户进行无害化处理;加大投入,建设废物处理设施;开展科研和技术推广,提高处理技术的水平。
综上所述,畜禽无害化处理方案包括分类处理、粪便、残骸、废水的处理,农田利用,科学管理和政策支持。
这样可以实现畜禽养殖废弃物的有效利用,保护环境,提高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养殖环节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历年来,家家户户都把养殖猪、鸭、鸡做为一项经济来源,且随着人们需求量的继续增长,养殖规模逐年扩大。
同时,在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病死畜禽也带来了着比较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大部分死亡畜禽都是因传染性疾病而死亡的,其中包括一些是人畜共患性传染病,如炭疽杆菌病、高致病性禽流感、结核病、布氏杆菌病、巴氏杆菌病等,如果这些病死畜禽产品进入消费市场,消费者很容易被感染,直接影响身体健康。
一、存在危害一是危害食品安全。
社会上有些不法分子受利益驱使,大量收购病死动物尸体,经过二次食品加工后进入市场销售,对消费者健康造成极大伤害。
虽理论上来讲,食品加工过程中,高温、高盐、高压等工艺会杀死绝大多数的病原菌,但是,病死畜禽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也是存在很大风险。
另外,食物中毒不仅仅是病原带感染,病原菌产生的毒素也会造成机体损害,而很多毒素在加工过程中是难以破坏的。
二是污染环境。
传统的处理畜禽尸体的方式是在远离养殖场的偏远地方挖坑化尸或直接扔掉。
这样虎理除了造成环境污染外,还可能导致生物安全性问题,病原可能经水源、土壤、空气或动物媒介扩散,从而污染环境。
畜牧部门建立的无害化处理站主要收集处理生猪量最大,生猪处理对养殖户在补贴上力度相对较大,对鸡、鸭的收集难度相对较大,部分养殖户仍然以传统的方式自行处理。
二、主要建议一是推行规范养殖户建立新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
即利用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解者身份特点,将动物尸体分解掉,对环境不产生污染,利用微生物发酵的原理将病死动物尸体分解,以达到减量化、无害化处理的目的。
和传统方法相比,微生物降解法主要有以下优势:1、节约土地资源。
本法占地面积小,只需要一个发酵罐和一台尸体分割设备就可以操作,无需浪费大量的土地资源,普通养殖场都可以自建。
2、利于环保。
微生物发酵降解尸体,有机物被微生物利用,发酵罐内温度、湿度、pHl值自动控制在最佳状态,生产过程无臭无味,不产生环境污染,利于环境保护。
浅议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及建议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是畜禽养殖行业中的重要环节,其处理方式直接关系到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成为了政府和业界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就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进行浅议,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现状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是指对养殖过程中病死的畜禽进行处理,以防止疾病传播和环境污染。
目前,病死畜禽的无害化处理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焚烧、埋葬、高温消毒、化学处理等。
这些处理方式存在一定的问题。
焚烧处理方式会造成大量的空气污染,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埋葬处理方式可能导致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对附近的农田和水源造成威胁。
而高温消毒和化学处理方式则存在着成本高、操作复杂等问题。
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亟需改进与完善。
1. 推广生物发酵处理技术生物发酵处理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方式,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病死畜禽转化为有机肥料。
这种处理方式不仅不会产生污染物,还可以将病死畜禽资源化,减少环境压力。
政府和养殖业界应加大对生物发酵处理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力度。
2. 建立统一的无害化处理标准目前,我国对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标准和规定比较分散,导致了处理方式的混乱和不规范。
需要建立统一的无害化处理标准,明确处理的要求、技术、流程等内容,以保障处理效果和食品安全。
3. 加强监管与执法政府部门应加强对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监管与执法力度,对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相关部门还应建立健全的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和处置不符合规定的无害化处理行为,保障食品安全和环境卫生。
4. 提倡资源化利用病死畜禽本身蕴含着大量的营养物质,可以通过资源化利用的方式进行处理。
政府和养殖业界可以探索利用病死畜禽生产沼气、生物柴油等高附加值产品,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减少环境压力。
5. 加强宣传教育政府和养殖业界应加强对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从业人员和广大消费者对该问题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浏阳市是传统养猪大县、生猪调出大县,每年出栏生猪100多万头、牛2.38万头、浏阳黑山羊63万只、出笼家禽1,242万羽,水产品总量2.8万t ,养殖业总产值40多亿元。
为切实解决浏阳市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这一难题,防止病死畜禽疫病传播,保障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根据农业部、省、市等文件精神,并结合浏阳市实际情况制定了浏阳市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1项目的建设背景2019年,浏阳市出栏生猪100多万头,按生猪死亡率5%保守估算,一年约有5万多头的病死猪需无害化处理。
2017年以前,浏阳市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仍沿用原始的“化尸发酵、填埋”等处理方法。
在处理能力、技术先进性、消毒防疫方面均不能满足现代化的要求,也不符合《病害动物和病害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的要求,一旦出现禽流感、口蹄疫等病情,这种原始的处理方法将处于“瘫痪”状态,产生极大的疫病风险。
但每年5万多头病死猪及其它病死动物及产品,时常面临“焚烧彻底难、挖坑深埋找地难、解决费用难、处理监督难、确保安全难”的五难困境。
如得不到及时科学处理,可能造成动物疫病传播,并影响生态环境。
2浏阳项目完成情况浏阳市通过公开招标,选定了深圳朗坤科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由其负责浏阳市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体系建设项目的投资、建设及运营,浏阳市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包括土地)及配套建设的收集暂存点的产权归政府所有,运营公司只拥有浏阳市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及收集暂存点的运营权。
政府授予其25年特许经营权,在运营期满后按“来修去丢”的模式无偿移交给政府。
该公司投资3,190万元在浏阳市葛家镇新宏村,建设用地约20亩,总建筑面积3,215.41m 2,病死动物处理采用高温高压干化工艺,并对固、液、气进行全方位环保处理,日处理能力≥20t 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并配套建设4个乡镇公用收集暂存点和33个规模养殖场自行贮存点(冷库、冰柜)。
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方案以下是 7 条关于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方案:1. 咱得重视起畜禽粪污的处理呀!就像咱每天得吃饭一样重要。
可以建一些沼气池,把粪污变成沼气,既能发电又能做饭,多好哇!你想想,要是不处理,那臭味熏天,谁受得了哇!例子:隔壁村的老李,之前没重视这事儿,那养殖场周围简直没法待,后来搞了沼气池,环境好多了。
2. 要把那些废弃的垫料啥的利用起来呀!这不浪费多可惜呀。
可以加工成有机肥料,那可是宝贝呀!你说土地要是用上了,能不肥沃吗?例子:王大哥的养殖场,把垫料加工成肥料后,他家的地种啥都长得特别好。
3. 咱能不能让那些畜禽养殖废弃物变废为宝呢?当然能哇!比如把病死畜禽进行无害化处理,然后还能产生有用的东西嘞!这不是一举两得嘛。
例子:村头的张叔,通过无害处理病死畜禽,还小赚了一笔呢!4. 咱得想法子提高废弃物利用的效率呀!不能慢吞吞的。
可以引进些新设备、新技术呀,跟得上时代才有出路哇!难道还一直用老办法吗?例子:城里的大养殖场,就是靠新设备提高了好多效率呢。
5. 大家得一起努力来搞这个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哇!单凭一个人可不行哟!众人拾柴火焰高呀,一起把这事儿做好,多有意义呀!例子:咱村里几家养殖户一起合作,效果可棒了。
6. 可别小瞧了这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哟!这关系到环境,关系到大家的生活呢。
不做好这事儿,以后咋生活呀?例子:你看那些污染严重的地方,生活都受影响嘞。
7. 一定要把这项工作当成大事来抓呀!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得用心去做,实实在在地去行动呀!要不然怎么会有成果呢?例子:隔壁镇因为这个工作搞得好,都成示范了呢!总之,做好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太重要啦,大家一定要认真对待,积极行动起来!。
浅议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及建议近年来,由于禽流感、猪瘟等农业疫病的爆发,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随着我国畜禽养殖业的发展,病死畜禽的数量也不断增大,如果不及时处理,将对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严重的危害。
本文将探讨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方法和建议。
一、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方法及存在的问题1. 高温无害化处理高温无害化处理是目前较为常见的方法,其原理是通过高温对病死畜禽进行蒸煮、烘干等处理,使病原微生物死亡,达到无害化处理的效果。
但是,该方法存在着能耗高、污染量大等问题,同时易造成气味和二次污染,容易引起生态和环境的不平衡。
生物发酵无害化处理是利用微生物对病死畜禽进行发酵处理,在酸碱值、温度、湿度等条件下,病原体可在长时间的发酵过程中而死亡。
该方法效率高、无任何污染,并且可以制成有机肥料,但是其过程较为复杂,需要专业技术支持,同时对设施和环境要求较高。
3. 化学处理化学处理方法常用的有酸碱处理、氧化处理等。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处理效果好且速度快,但其不利的一面是往往伴随着废液的产生,导致二次污染。
综上所述,每种无害化处理方法都有其优劣势,我们需要根据特定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避免二次污染。
1. 加强畜禽养殖管理病死畜禽的发生往往与畜禽养殖管理不力有关。
因此,我们应当加强对畜禽的预防与控制,从源头上控制病原体的扩散。
加强环境和卫生的管理,定期进行清洁消毒和换气,避免病原体的积聚。
2. 建立病死畜禽的收集体系要建立健全的病死畜禽收集体系,包括收集、运输、储存和处理等方面。
对收集、运输和储存环节,应选择封闭式和密封式的容器,避免病菌的飞散。
同时,也要规范收集和运输过程中的卫生要求,避免二次污染。
3. 推广科学、环保的无害化处理技术病死畜禽的无害化处理应采用科学、环保的技术,推广生物发酵法等环保无害化处理技术,减少能耗和污染排放,并且可以制成有机肥料用于农业生产。
同时,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促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
浅议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及建议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农村养殖业发展中,病死畜禽的无害化处理一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养殖数量的增多,病死畜禽所带来的问题也日益凸显。
传统的处理方法往往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和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影响了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环境卫生。
病死畜禽的无害化处理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农业生产中的技术难题,更是一个涉及环境、食品安全、社会稳定等多方面利益的综合性问题。
加强对病死畜禽的无害化处理,提高畜禽养殖业的环境友好性和可持续性,已经成为当今农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议题。
为了有效解决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科学的政策措施和技术手段,并且需要广泛培养农民和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
法律制度建设也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才能有效规范畜禽养殖业的发展。
只有在资源再利用和循环利用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畜禽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1.2 问题意义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是当前农业生产中一个重要而紧迫的问题。
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病死畜禽的数量也随之增加,如何有效处理这些畜禽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环保难题。
一方面,病死畜禽如果随意丢弃或处理不当,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危害环境和公共卫生。
病死畜禽资源的浪费也是一种不可忽视的问题,这些畜禽本可以通过合理的处理方式转化为有机肥料或再生能源。
解决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问题不仅能够有效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也能够充分利用资源,实现循环经济的发展。
加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研究与实践,提出科学有效的处理方法和建议改进措施,不仅是当前农业生产的迫切需求,也是推动环保事业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2. 正文2.1 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方法1. 灭菌处理:采用高温高压灭菌的方法,将病死畜禽进行灭菌处理,确保彻底杀死病原微生物,避免传播疾病。
2. 高温焚烧:将病死畜禽集中于设备中进行高温焚烧处理,将畜禽体内的有害物质烧毁,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 有机肥料化处理:将病死畜禽经过发酵处理后,变成有机肥料,可用于农田施肥,提高土壤肥力,同时也达到无害化处理的效果。
当前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存在困难及其对策建议近年来,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病死畜禽的无害化处理成为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
然而,当前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面临着诸多困难,如处理技术不足、缺乏有效监管和强制执行等。
本文将探讨这些困难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期改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现状。
一、处理技术不足1.1 缺乏适当的场所和设备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需要专门的场所和设备,如焚烧炉、焚化炉等。
然而,目前许多地区仍然缺乏这些基础设施,导致病死畜禽的无害化处理难以进行。
对策建议: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大投入,修建适当的无害化处理场所和设备,以满足处理需求。
同时,还应与相关的科研机构合作,提升处理技术水平。
1.2 处理技术的不成熟目前,畜牧业领域的无害化处理技术相对滞后。
传统的焚烧和掩埋处理方式不仅效率低,而且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较大。
对策建议:政府和科研机构应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无害化处理技术。
同时,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推动我国畜牧业无害化处理技术的改进与发展。
二、缺乏有效监管和强制执行2.1 监管体系不健全当前,针对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监管体系还不够完善。
监管责任不明确、监管力量不足等问题,导致监管难度增加,不法分子有机可乘。
对策建议:政府应加强对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监管,明确监管责任,提升监管力量。
同时,建立健全的惩罚制度,对违法处理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和惩罚。
2.2 强制执行困难当前,对病死畜禽的无害化处理,虽然有相关政策和法律规定,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面临强制执行困难的问题。
一方面,对无视法律规定的处理行为缺乏强制力,导致违法现象屡禁不止;另一方面,一些养殖户出于成本考虑或其他原因,对病死畜禽的无害化处理态度消极。
对策建议:加强执法力度,强化对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监督检查,对违法行为实施严厉的处罚,确保相关法律和政策能够得到有效执行。
同时,对养殖户提供补贴和税收优惠等激励措施,鼓励其积极参与无害化处理。
三、加强宣传教育和养殖管理3.1 加强宣传教育目前,对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宣传力度还不够,导致养殖户对无害化处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缺乏足够了解。
鸡场无害化处理制度
是指针对鸡场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死去的鸡禽、鸡粪、鸡尸体等有害物质,采取一系列环保技术和措施进行处理的制度。
该制度的目的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障农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鸡场无害化处理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死鸡禽的处理:对于死鸡禽,应采取合理的处理方式,例如通过焚烧、高温消毒等技术将其处理成无害物质,避免其引发疫病或污染土壤、水源等。
2. 鸡粪的处理:鸡粪是鸡场养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有机废弃物,应当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理。
常见的处理方式包括堆肥、沼气发酵等,将鸡粪转化为有机肥料,循环利用于农田或其他农业生产。
3. 鸡尸体的处理:鸡场中偶尔会出现鸡禽死亡的情况,这时需及时处理鸡尸体,防止其腐烂产生臭气和污染。
常见的处理方式有焚烧、掩埋等,确保鸡尸体不会对环境和人畜业产生不良影响。
4. 废水和废气的处理:鸡场养殖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水和废气,其中含有大量的有机污染物和氨等有害物质。
针对这些废水和废气,可以采用生物处理、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等方法,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或减少其对环境的污染。
鸡场无害化处理制度的实施需要鸡场管理者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技术和设备,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确保无害化处理的全过程的安全、环保和效益。
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办法畜禽养殖行业是农业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废弃物问题,包括畜禽粪便、养殖废水、养殖废弃物等。
这些废弃物如果处理不当,将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办法是非常必要的。
一、废弃物分类处理畜禽养殖废弃物包括粪便、尸体、剪毛、废草等。
针对不同的废弃物,采取分类处理是有效的方法。
粪便可通过堆肥、气化等方式处理,得到有机肥料或能源;尸体可进行无害化处理,如高温消毒、深埋等;剪毛可进行物理处理,如卖给织毛厂等;废草可作为饲料或用于生物酶制剂生产等。
分类处理能够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
二、资源化利用废弃物畜禽养殖废弃物中的有机物质可通过科学处理变废为宝。
粪便、废草等可进行发酵处理,获得有机肥料。
养殖废水经处理后,可以提取其中的有机物和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用于生产有机肥料。
废弃物中的沼气、生物质能等可用作能源,满足畜禽养殖的热能和燃料需求。
通过资源化利用,不仅能够减少环境污染,还能获得经济收益。
三、科学施肥和灌溉畜禽养殖所产生的有机肥料可以作为农田的有机肥源,用于植物生长。
但是,过量使用肥料会导致农田土壤的养分失衡和环境污染。
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案非常重要。
根据不同作物的需求,科学合理地制定施肥计划,减少化肥的使用量,提高养分利用率。
灌溉也要科学合理,避免水资源的浪费和土壤的污染。
四、建立规范的养殖场站规范的养殖场站是保障废弃物处理的关键。
要求养殖场按照相关标准建设,设立储存废弃物的专门场所,并配备相关设备和技术人员。
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制定废弃物分类、收集、处理和利用的操作规程,确保废弃物处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加强监管和技术支持加强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的监管和技术支持是确保废弃物处理办法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
相关部门要加大对养殖场的监督检查力度,确保养殖场按照规定进行废弃物处理。
同时,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引导养殖场采取科学合理的废弃物处理技术和方法。
浅谈畜禽无害化处理的问题及建议作者:谷稷来源:《江西畜牧兽医杂志》 2014年第5期谷稷(农业部干部管理学院,北京北京 102208)1 畜禽无害化处理存在的问题1.1 无害化集中处理厂选址难根据国家规定,无害化处理厂的要求必须是建设用地。
但是在基层,很多地方政府(大多数乡镇)不愿意建设这样的项目,一方面不利于环保,觉得有污染、有异味,另一方面没有税收,解决不了劳动力,基层政府更愿意引进商业、地产等项目,这就导致无害化处理厂建设用地审批难。
1.2 无害化集中处理厂的投资运营模式不清晰畜禽无害化处理应该属于公益服务项目,但是实际上各地畜牧兽医部门选择的投资运营模式多种多样。
目前各地的无害化处理有的是官方的事业性质,有的是企业自办的,还有的是政府主导、市场运作。
如果选择是企业自办的,企业要追求利润最大化;如果选择政府主办,地方政府的财力往往不能建立起高标准的无公害集中处理厂,达不到科学无害化处理的目的。
1.3 病死猪的回收率比较低我国规定每头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的补贴是80元,这个数额对于大多数养殖户来说并不“划算”。
众所周知,大规模养殖场所用的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设备大多价格昂贵,每处理一头病死猪的成本也远远高于80元;而对中小规模养殖场来说则更麻烦,需要给无害化处理中心打电话、运尸体、作登记等,所以导致目前病死猪回收率低。
1.4 查处乱扔乱丢病死动物执法较难。
各地抛弃的病死猪一般没有耳标,无法追溯,加上基层畜牧兽医部门在手段、技术、能力上也跟不上,导致执法难、监管失效,无法处理违法人员。
2 对于完善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的建议2.1 明确建设用地审批建议国家对关于病死动物无害化集中处理厂的建设问题明确定性为公益事业性质,在政策上予以保障。
同时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明确各级政府尤其是国土部门在审批建设用地的责任。
2.2 给予资金扶持各级政府按照一定的比例对病死动物无害化集中处理厂给予资金扶持,同时建议对大型规模养殖场自建的无害化处理设施给予资金补助,促进其对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的积极性。
畜禽养殖场无害化处理制度首先,畜禽养殖场无害化处理制度应明确废弃物的分类和处理方式。
根据废弃物的性质和处理难度,将废弃物分为固体废弃物和液体废弃物。
固体废弃物包括动物粪便、剩余饲料和废弃物料等,可以采取堆肥、沼气发酵或生物转化的方式进行处理。
液体废弃物包括畜禽粪污和废水,应通过生物处理、物理处理或化学处理等方式去除有害物质,达到符合排放标准的要求。
其次,畜禽养殖场无害化处理制度应设立废弃物处理设施,并配备专业人员进行操作与管理。
废弃物处理设施包括堆肥场、沼气发酵设备、生物处理设备等。
这些设施应该符合环境保护要求,设备先进且稳定可靠。
同时,要确保设施运营的持续性,在设施建设完毕后,要配备专业人员进行设备操作、养护和维修等工作,确保其正常运营。
此外,畜禽养殖场无害化处理制度还应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
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养殖场的监管力度,加强对废弃物的排放、处理情况的检查和核查,对违反规定进行处罚。
同时,要加强与养殖场的沟通与指导,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帮助养殖场改善废弃物处理工作,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
最后,畜禽养殖场无害化处理制度还应进行宣传和推广,提高养殖场主的环境保护意识。
通过制作宣传材料、开展宣传活动等方式,向养殖场主和从业人员普及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废弃物处理的方法,使其深入了解并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废弃物处理工作中,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氛围。
综上所述,畜禽养殖场无害化处理制度的建立对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该制度应包括废弃物的分类和处理方式、废弃物处理设施和专业人员的配备、监管执法和宣传推广等方面的内容。
只有建立完善的制度并得到有效执行,才能促进畜禽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减少环境污染,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共赢。
2019年第7期(总第264期) 卫生检疫
53
关于畜禽废物无害化处理的建议
迟庆君 (山东省龙口市黄山馆镇畜牧兽医站 265715)
李祥林 (山东省龙口市下丁家镇畜牧兽医站) 王 进 王克祥 (山东省龙口市畜牧兽医站)
中图分类号:S851.2+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7-1733(2019)07-0053-02
我国规模化养殖场的兴起与粪污处理的相对滞后,使养殖业对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畜牧场的污染问题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通过科学饲养管理可以减少粪污量和减轻畜粪对环境的污染,例如合成氨基酸I 酶制剂I 有机微量元素I 微生态制剂I 酸化剂以及除臭剂等添加剂的使用,饲料生产加工工艺的改进,阶段性的饲养技术等等可以提高动物对养分利用率从而减少动物代谢废物的排泄量,但动物的粪污排泄量仍大大超出环境的承受能力,但要从根本上解决粪污染问题,必须加强综合治理。
本人依据工作经验和本市实际,提出一点自己的建议: 1 目前的情况
畜禽废物无害化处理工作目前已经成为了制约畜禽养殖业发展的瓶颈问题,许多大型养殖场在建厂初期只注重厂房、饲养条件等方面的投入而忽视了畜禽废物无害化处理设施的投入,由畜禽废物发生的污水、气味、粪便等污染问题引发的纠纷不断。
按照目前畜禽环保污染整治行动要求,畜禽废物无害化处理工作已成为目前首要解决的问题。
2 现阶段畜禽废物无害化处理方法
2.1 焚烧法 畜禽粪便的主要固体物质是有机物,其中含有机碳高达25%~30%(干基)。
借用垃圾焚烧处理技术,在焚烧炉(800~1000)℃下充分燃烧成为灰渣,产生的热量可用于发电等。
这种方法可使畜禽粪便在较短时间内减量90%以上,并杀灭粪便中的有害病菌和虫卵。
但投资大,处理费用昂贵,燃烧时释放大量CO 2和其它有害气体,对大气环境有不良影响。
一些有利用价值的营养元素被烧掉,造成再生资源的浪费,故极少应用。
2.2 干燥法 干燥法在鸡粪处理中用得最多,也是常用的处理方法。
干燥法可分为自然干燥和人工干燥。
(1)自然干燥:适用于小规模鸡场,由于鸡粪具有粘性,应掺入少量的砻糠和木屑用小型搅拌机拌匀后在晒场或空地上晒干或风干。
自
然干燥对杀灭病菌和寄生虫卵及除臭效果不理想。
大棚自然干燥法同与自然干燥法,只是此法不怕雨淋,天晴时棚内温度高,鸡粪失水干燥快成本低,操作简便,缺点也是对杀灭病菌和寄生虫卵及除臭效果不太理想。
(2)高温快速干燥:目前许多国家采用快速干燥机(或称脱水机)进行人工干燥。
其优点是可充分保留畜禽粪中的养分,一般损失4%~6%,同时可达到除臭、灭菌、去杂草的作用。
畜禽鲜粪中含水量为70%~75%,经过干燥机处理后,在短时间内(约12s)受到500~550℃高温作用,鸡粪的含水量可降低到13%以下。
(3)烘干法:将鸡粪倒入烘干箱内,经70℃烘2h 、140℃烘1h 或180℃烘30min ,可达到干燥、灭菌、耐贮藏的效果。
但快速干燥和烘干法能耗较大,并且高温条件下氮会有损失。
通常人工干燥法适用于大型畜禽养殖场。
3 生物发酵法
生物发酵法是微生物利用畜禽粪便中的营养物质在适宜的CPN 、温度、湿度、通气量和pH 等条件下活菌体大量生长繁殖。
在好氧发酵过程中,好氧菌会大量消耗碳源和氮源,同时产生大量的热能使粪堆形成高温,称之为高温发酵; 在厌氧发酵过程中,厌氧菌也会消耗碳源和氮源,但有机质的矿化程度不及好氧发酵,粪堆不易产生高温,杀灭病菌和寄生虫卵以及脱水效果不及好氧高温发酵。
3.1 自然堆、沤发酵 这是一种比较传统的生物发酵法。
由于翻堆次数少,发酵不均匀也不彻底,堆放时间长,不适规模养殖场。
3.2 好氧高温发酵(高温堆肥) 好氧高温发酵具有对有机物分解快,降解彻底,发酵均匀。
发酵温度高,一般在55~65℃,高的可达70℃以上。
脱水速度快,脱水率高,发酵周期短。
经试验一般经15d 左右高温发酵,畜禽粪便含水率即从70%~ 80%降至40%~50%,杀灭病菌、寄生虫卵和杂草种子及除臭效果好,但起始发酵适宜的粪
山东畜牧兽医 2019年第40卷
54 料含水率为55%~65%。
3.3 好氧低温发酵 这是德国Biomest 公司开发的一种新型发酵法。
其加工原理是用电脑控制的低温堆肥过程,发酵在密闭的反应器中进行,发酵温度控制在28~45℃,发酵结束前短期内使料温升至66℃以杀灭物料中有害细菌(如大肠杆菌),而让其它有益细菌(如可在土壤中由有机物产生腐植质的细菌)存活。
发酵过程短(48h),对环境无污染,废气经生物滤器进行无害化处理,产品无毒无臭,能耗比滚筒干燥法减少35%,产品中可利用氮多15%、有益细菌的含量多95%。
对发酵物料的含水率要求较高,必须控制在55%。
3.4 厌氧发酵 利用厌氧或兼性厌氧微生物以粪料中的原糖和氨基酸为养料生长繁殖,进行乳酸发酵和乙醇发酵或沼气发酵粪料含水量较低(60%~70%)的以乳酸发酵为主,粪料含水量高(>80%)的则以沼气发酵为主。
其优点是无需通气,也不需要翻堆,能耗省,运动费用低。
但发酵周期长,占地面积大,脱水干燥效果差。
青贮发酵。
采用青贮式发酵经济可靠,投资省,只需建造青贮窖或水泥池,能耗少,处理费用低。
发酵前粪料需加调理剂,通常有草粉或秸秆粉和糠麸等,含水量调至50%~60%。
发酵时间较长,人工接种乳酸菌,减少乳酸形成的时间,可缩短发酵周期,并能保证发酵质量。
青贮式厌氧发酵养分损失少,杀灭病菌和害生虫卵效果较好,但脱水干燥效果差,产量低,适合于小规模畜禽养殖场,更适合于鸡场的鸡粪发酵。
沼气发酵。
沼气发酵是由多种微生物在没有氧气存在的条件下分解有机物来完成的。
4 关于畜禽废物无害化处理建议
(1)养殖行业利润小,粪便处理需政府加大资金支持和管理力度。
同时应从全局出发,追溯污染源头,并提高饲养水平,减少粪便产量和降低粪便中有害成分的含量。
积极研究新的处理技术,将粪便更加充分的利用。
畜禽粪便处理得当,将促进我国养殖业健康快速发展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2)畜禽粪便会引发环境问题,同时也是巨大的资源宝库。
对于畜禽粪便的处理,发达国家早已经提出采用了种养结合模式。
其养殖规模小,分散分布,畜禽产生的粪便足以被附近的耕地容纳。
因此避免了畜禽粪便污染环境的问题。
种养结合模式实现了物质循环和生态
平衡,是一种生态养殖模式。
但是对于当前的龙口市来说,存在人口集中土地量少的问题,70万左右的人口集中在901km 2的土地上,按人口分配得到的畜禽饲养量所产生的粪便,周围的土地已经不能消耗掉,所以个人觉得应加大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政企合作PPP 模式支持力度,鼓励支持第三方治理,调动社会资本的积极性,形成畜禽粪污收集、存储、运输、处理和综合利用全产业链。
实施以粪污综合治理为重点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程,按照专业化生产、市场化运营的方式,支持畜禽粪污处理设施建设。
(3)第三方建厂所使用的畜禽废物无害化处理模式中,笔者认为采取有机物连续无害化发酵方法(好氧发酵法)较好,又以其中的立式有机连续无害化发酵机较好,相对于传统的卧式发酵机其区别有以下方面:
项目/ 方式 连续无害化发酵机 传统卧式发酵机 生物 安全 彻底杀死有害微生物、 虫卵、杂草种子
一般无害化不彻底,存 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环保 要求 完全符合环保,处理 彻底,无二次污染 存在环保压力,易造成 二次污染,有臭味 物料 要求 对含水率要求较宽松, 70%左右也可以
含水率要求高,一般要 求控制在60%以下
菌剂 添加 底料富含嗜热微生物, 不需要每天添加
一般每批物料都需要添 加菌剂,增加成本 辅料 添加 对碳氮比要求较宽松, 可以不添加辅料
碳氮比要求控制在最佳 范围,否则难发酵 发酵 效率 很高,一般7~10d 出料, 静态放置陈化
较低,二次发酵腐熟受 季节和环境影响大 发酵 效果 腐熟度较高,种子发 芽率一般超过60% 腐熟均匀度不理想,存 在烧苗烧根的可能 项目 投资 相对较高,设备投资 比重高于土建投资 相对较高,土建投资比 重略高于设备投资 运行 成本
较低,连续处理工艺 大大减少能源消耗
较高,能耗高,辅料和 微生物菌剂成本高
此工艺不但可以对畜禽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还可以对农业废弃物、餐厨垃圾等有机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将有机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原料,实现污染物的无害化、减量化和综合利用。
当前国情畜禽养殖废弃物是导致环境污染和温室效应的重要污染源,严重制约着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畜禽养殖废弃物的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也是畜牧业和农业环保领域长期关注的焦点之一,解决大规模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和资源化问题,提高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构建产业化发展、市场化经营、科学化管理和社会化服务的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新格局,是我国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收稿日期:2019–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