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饭煲设计报告
- 格式:pdf
- 大小:493.10 KB
- 文档页数:36
摘要本设计课题研究内容为家用电饭煲设计,内容涉及家用电饭煲的种类、功能、技术、工作原理,材料等。
全文分为八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分别介绍课题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课题背景及研究的意义;第二部分产品状况调查具体分析家用电饭煲目前的市场状况、品牌结构、产品类型和行业标准;第三部分设计定位,主要介绍作者的设计思路、设计概念、产品的功能定位及消费者定位;第四部分设计对象分析,通过探讨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进一步明确消费者需要怎样的产品;第五部分产品思考,以人机交互为线索,讨论了文化、操作界面、功能设置、材料应用、色彩运用等因素对一件产品的影响;第六部分为草图分析,主要对设计的方案进行分析、比较,为优选方案提供依据;第七部分对选定方案分析,从造型、结构、人机界面、功能、色彩、材料多个角度讨论方案的合理性;第八部分为产品工程图。
设计自始至终以人为设计的核心,从人机交互出发研究产品的合理性,力求在制造、销售、消费三者之间创造一种和谐的关系。
关键词:家用电饭煲,造型,材料,色彩AbstractDrill clamp is fixed on the drilling machine is used to machining object, make it has the correct processing place of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is also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most commonly used in the process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parts. Its role is the workpiece positioning, in order to make correct position of the workpiece relative to the machine tool and tool, and the workpiece clamping reliably. In machining, the drill jig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process equipment and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precision of parts,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manufacture cost. Drilling work looks be like simple, actually otherwise. Mechanical precision or not, the control effect is good or bad, great influence and the borehole is not accurate, will not be able to cooperate with the other one. As a result, the drill jig occupies very important position in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To sway, ontology of manufacturing the appropriate material selection is also an important link. And after analysis and is suitable for screening of ductile iron casting swing ontology. And swaying to the stress analysis of ontology by SolidWorks Motion structure of the Motion simulation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stress of the drill jig swing body, guarantee the quality of the processing, improve the productivity, reduce production cost, expanding the processing scope of machine tools, and to reduce the labor intensity of workers, to ensure the production safety, efficient, high quality and effective way of safe and reliable drilling.Keywords: Drill clamp,Solidworks,Swing body目录第一章前言 (1)1.1研究内容 (1)1.2研究方法 (1)1.3课题背景 (1)1.4选择电饭煲作为研究对象的突出意义 (2)第二章产品现状调查 (3)2.1市场概况 (3)2.2品牌结构 (3)2.3产品类型 (4)2.4行业标准 (5)第三章设计定位 (7)3.1设计思路 (7)3.2设计概念 (7)3.3功能定位 (8)3.4消费者定位 (8)第四章设计对象分析 (9)4.1消费者的期望分析 (9)4.2 消费者的需求分析 (9)第五章产品思考 (10)5.1文化思考 (10)5.1.1文化概念 (10)5.1.2文化的特点 (10)5.1.3文化与消费者 (11)5.2界面思考 (11)5.3造型思考 (12)5.4功能思考 (12)5.5材料应用思考 (13)5.6产品种类思考 (13)第六章选定方案分析 (14)6.1造型分析 (15)6.2 各部件的结构分析 (16)6.3人机界面分析 (17)6.4功能分析 (19)6.5材料分析 (19)第七章工程图 (20)7.1外形三视图 (20)7.2爆炸图 (20)设计总结 (21)参考文献 (22)致谢 (23)第一章前言1.1研究内容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主要有:家用电饭煲的种类和功能,家用电饭煲的技术,家用电饭煲的工作原理,家用电饭煲中的人机工程学应用,家用电饭煲应有的主要功能和附加功能,家用电饭煲造型的优化设计,家用电饭煲的色彩应用,家用电饭煲对消费者心理学方面的影响。
电饭煲设计调查分析报告
摘要:
本报告基于对电饭煲设计的调查分析,旨在深入了解当前市场上电饭煲的设计特点、用户需求以及可能存在的设计问题。
通过对相关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我们希望能为电饭煲的设计与改进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引言:
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备的小家电之一,电饭煲在家庭烹饪中起到重要的角色。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逐渐提高,电饭煲的设计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
本调查旨在了解电饭煲设计的现状,并分析可能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未来的设计提供参考。
一、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市场调研相结合的方式,以获取更全面的数据。
问卷调查对象为广泛的电饭煲使用者群体,市场调研则对多个电饭煲品牌和型号进行实地观察和使用体验。
二、调查结果分析
1. 外观设计:
调查结果显示,用户对电饭煲的外观设计普遍关注度较低,更注重其功能性和安全性。
然而,一些用户认为目前市场上的电饭煲设计过于单一,缺乏个性化和时尚感,希望能有更多样式和颜色可选。
2. 操作简便性:
大部分用户对电饭煲的操作界面和功能操作简单易懂,但也有部分用户反映一些电饭煲的面板设计繁琐,操作步骤过多,希望能有更简单易用的设计。
3. 安全性:
用户普遍认为电饭煲在安全性方面做得不错,且已经具备了防止烫伤和漏电保护等基本功能。
但仍有一些用户对电饭煲的长时间运行时的电器安全性存在一定担忧,希望能有更严格的电器安全认证。
4. 多功能性:。
多功能智能电饭煲设计智能电饭煲是一种集煮饭、煮粥、蒸煮、煲汤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厨房电器。
它采用了先进的智能控制技术,使得用户可以通过触摸屏幕或手机APP来控制和调整烹饪过程,具有方便快捷、智能化的特点。
下面将详细介绍一款多功能智能电饭煲的设计。
一、外观设计多功能智能电饭煲的外观采用了现代简约的设计风格,整体造型流线型,线条简洁、唯美。
外壳采用高硬度材料,具有一定的防刮、防撞能力,不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同时,外壳的颜色可以根据消费者的需求进行个性化定制,增加了产品的设计感和美感。
二、功能设计1.煮饭功能除了基本的煮饭功能外,多功能智能电饭煲还具有多种煮饭模式可供选择,如快煮、特色煮、智能煮等。
用户可以根据不同的口味和需求选择不同的煮饭方式,实现精确的烹调。
2.煮粥功能3.蒸煮功能4.煲汤功能三、智能控制设计多功能智能电饭煲采用了先进的智能控制技术,可以通过触摸屏幕或手机APP来控制和调整烹饪过程。
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定,如预约烹饪时间、选择烹调模式、控制火力大小等。
用户还可以通过手机APP远程控制电饭煲,方便了用户的使用。
四、安全设计多功能智能电饭煲在安全设计上也非常重视,产品采用了多重安全保护措施,如电流保护、超温保护、漏电保护等,确保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同时,产品还具有智能故障诊断功能,可以自动检测并显示故障信息,提醒用户及时维修。
总结:多功能智能电饭煲的设计有助于提高烹饪的便利性和智能化程度,为用户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美味的烹饪体验。
这种设计不仅满足了用户对于煮饭、煮粥、蒸煮、煲汤等基本功的需求,同时还具备了智能控制、安全保护等方面的设计特点,为用户提供了更加全面的烹调功能和使用体验。
家用电饭煲结构设计分析摘要:本文对家用电饭煲的结构设计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包括加热方式、控制方式、智能控制电路设计结构组成、内胆材质、功能多样性、容量大小、能耗与节能以及安全性等方面。
通过对不同类型电饭煲的比较,本文旨在为消费者提供购买和使用电饭煲的建议,并为电饭煲的设计和改进提供参考。
关键词:电饭煲;设计;控制;功能;能耗一、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家电产品的品种越来越多,功能也越来越多。
其中,家用电饭煲作为一种重要的厨房电器,具有煮饭、保温、定时等多种功能,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本文将重点探讨家用电饭煲的结构设计,分析其各项性能指标,为消费者提供更为全面的购买和使用建议。
二、家用电饭煲的工作原理米饭一出锅,里面的水分就会从液体变成气体。
当一个物质从液体转变成气体时,它会被-某种形式的物质所吸附,称为“潜热”。
在此期间,气温将保持在沸点。
直到所有的水份都被蒸干,锅内才会重新升温。
电饭锅内装着一个测温器,还有一个电子元件,一旦感应到水温升高,就会立即中断加热。
三、加热方式1. 底盘加热:底盘加热是通过在电饭煲底部加热来实现对内胆的加热。
这种加热方式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的优势,但加热均匀度相对较差,容易出现底部米饭烧焦的情况。
2. IH电磁加热:IH电磁加热是通过电磁场对内胆进行全方位加热,实现了更好的加热均匀度。
这种加热方式虽然结构复杂、成本较高,但能够提供更好的烹饪效果,特别适用于对米饭口感要求较高的家庭。
四、控制方式1. 机械式控制:机械式控制是利用机械式定时器对加热时间和温度进行控制。
这种控制方式具有操作简单、维护方便的优势,但精度相对较低。
2. 电子式控制:电子式控制是利用电子芯片对加热时间和温度进行控制。
这种控制方式具有精度高、功能丰富的优势,但操作较为复杂,需要用户了解一定的电子知识。
五、智能控制电路设计1、显示电路设计在智能电饭煲中,显示装置是一个关键部分,主要用于展示烹饪流程的基本状态和操作状况,也方便于用户简单的操作,是人机数据交流的重要窗口。
题目:电饭煲设计调查分析报告一、概述电饭煲,又称作电锅、电饭锅。
是利用电能转变为内能的炊具,使用方便,清洁卫生,还具有对食品进行蒸、煮、炖、煨等多种操作功能。
常见的电饭锅分为保温自动式、定时保温式以及新型的微电脑控制式三类。
现在已经成为日常家用电器,电饭煲的发明缩减了很多家庭花费在煮饭上的时间。
而世界上第一台电饭煲,是由日本人井深大的东京通讯工程公司发明于1950年代。
二、调查计划首先,要了解现今市场上有哪些品牌的电饭煲,消费者需要那种电饭煲,有多少家庭在使用电饭煲,人们对电饭煲的了解。
我们需要制作出相对应的市场调查问卷,通过市场调查问卷我们就能了解我们所需要的信息。
市场调查问卷制作好了,就需要选择我们调查的地方,哪些地方对于我们最有利,哪些地方最能让我们得到想要的信息,这些都需要我们考虑的。
调查完了之后,得到我们所需要的信息,那我们就得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
三、电饭煲发展史自从1950年日本人井深大的东京通讯工程公司发明了第一台电饭煲,电饭煲的发展已经过了近60年,到现在,电饭煲已经成为了现代家庭必备的生活电器之一。
而中国第一台简易电饭煲则是有湛江市家用电器工业公司于1976年生产出的。
最初的电饭煲设计相当简单,通过一个按键进行操作,锅胆则是采用铝材质。
最初的电饭煲设计相当简单,通过一个按键进行操作,锅胆则是采用铝材质。
继机械电饭煲之后,电脑电饭煲也随之上市,它们不再仅仅只能煮饭,还提供了,定时、煮饭、保温以及菜单选择等多种功能,实现一锅多用。
内胆加涂了不沾材质,保证煮饭时更不易糊饭、沾锅。
电饭煲在锅盖的设计上也有了不少改变,更有效的保存食物中的水份及营养,不仅美味,而且营养更加丰富。
紫砂锅革除了有害人体健康的金属材料和化学涂料,采用优质天然紫砂精工陶制内胆,对人体绝对安全无害。
紫砂是一种含铁的粘土质粉砂岩,由水云母和高岭土、石英、云母屑、铁质等矿物成分构成,主要化学成分有氧化铁、氧化硅、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锰、氧化钾、氧化钠等。
产品设计分析报告姓名李海坤班级工设09-2 学号 15095806 报告日期 2011年11月5号艺术与设计学院一、产品名称电饭锅二、外形图三、结构分析1、爆炸图2、产品工作原理1、加热盘:如下图所示:这是电饭煲的主要发热元件。
这是一个内嵌电发热管的铝合金圆盘,内锅就放在它上面,取下内锅就可以看见。
2、限温器:如下图所示:又叫磁钢。
它的内部装有一个永久磁环和一个弹簧,可以按动,位置在发热盘的中央。
煮饭时,按下煮饭开关时,靠磁钢的吸力带动杠杆开关使电源触点保持接通,当煮米饭时,锅底的温度不断升高,永久磁环的吸力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弱,当内锅里的水被蒸发掉,锅底的温度达到103±2C时,磁环的吸力小于其上的弹簧的弹力,限温器被弹簧顶下,带动杠杆开关,切断电源。
3、零部件信息序号名称数量材质成型工艺1 内锅 1 铝合金冲压成型2 磁钢限温器 1 永磁体、感温软磁铁切削成型3 加热板 1 铸铝合金、陶瓷切削加工压力铸造4 锅盖 1 PC/ABS塑料注塑成型5 内胆 1 钢铝合金冲压成型6 保温板 1 铝合金冲压成型7 外壳 1 不锈钢弯曲成型8 底座 1 PC/ABS 注塑模工艺四、总体分析电饭锅是一种能够进行蒸、煮、炖、煨、焖等多种加工的现代化炊具。
它不但能够把食物做熟,而且能够保温,使用起来清洁卫生,没有污染,省时省力,是家务劳动现代化不可缺少的用具之一。
利用电热烹饪食物的厨房电器。
其工作温度大多在100℃上下,可以进行蒸、煮、炖、煨、焖等多种烹饪操作。
电饭锅可分为自动保温式电饭锅、定时保温式电饭锅、压力电饭锅等三种,而上述我们所研究的为自动保温式电饭锅。
自动保温式电饭锅主要的由锅盖、外壳、内胆、开关、发热板和温度控制装置组成。
1.内胆内胆系采用纯铝板拉伸成型,底部加工呈球面状,使与发热板很好吻合,以提高热效率。
胆的内壁上有刻度,可指示出放米量和放水量。
内胆的边向外翻口,既可增加强度,又可使溢出的饭水流到壳外,以防损坏内部电器零件。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电饭煲这一家用电器已经越来越普及,虽然随着科技的进步,电饭煲在功能方面也在不断的进步。
在材质方面,也有早起的简单的有机塑料,不锈钢等材质逐渐发展成由不同的材质制成的电饭煲。
在造型方面,其造型也是各种各样,从低端到高档的,不同的电饭煲的造型以及气质截然不同。
然而,虽然电饭煲的造型各种各样,但低端的电饭煲的造型却仍然以圆柱状的外形为其主要的造型,因此,此次的课程设计我以低端的电饭煲为模板来对其进行仿生的设计。
关键词:电饭煲,造型,仿生目录摘要 (II)1 设计选题分析 (2)1.1 选题背景 (2)2 调研报告 (3)2.1 设计调研的目的 (3)2.2调研的实施 (3)1.对市场上各个商家的电饭煲占有率及其各种风格进行分析: (3)2.对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几种品牌的电饭煲风格分析: (4)3.几种主要的按键造型分析: (7)4.电饭煲色彩色彩分析: (8)5. 电饭煲材质分析: (9)6. 电饭煲基本功能分析: (9)2.3调研总结 (9)3 设计分析 (11)3.1电饭煲设计分析 (11)1. 电饭煲设计之造型分析: (11)2.色彩的选定方案分析: (12)3.2展板展示 (13)3.3 工程图展示: (16)4设计小结 (17)1 设计选题分析1.1 选题背景经过20多年的市场推广,电饭煲已成为中国家庭普及率最高的小家电产品之一。
而我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第一大电饭煲生产销售国。
随着时间的推移,电饭煲的功能方面在逐渐的完善,在功能方面,电饭煲已经能够对食品进行蒸、煮、炖、煨等多种操作功能。
而且常见的电饭锅分为保温自动式、定时保温式以及新型的微电脑控制式三类,可以说在功能方面已经基本达到了成熟的程度。
但其在造型方面的房展却还有很大的空间。
虽然市场上存在这各种各样的造型的电饭煲,而且在其外形方面,现在市场上的电饭煲的主要分为方形和圆形两种,但具体到其造型方便却又是各种各样。
1.2 选题意义:通过对市场上现有的各种造型的电饭煲的分析,对电饭煲的外形进行一定的设计。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工业设计家用电饭煲设计一、选题的背景、意义21世纪,家电进入了千家万户,小家电市场更是火爆异常,洗衣机、电冰箱、彩电、电饭煲等等,人们越来越喜欢这些小家电给人们所带来的种种方便。
目前,电饭煲已经是一个非常成熟的产业,我国城镇家庭电饭煲的普及率已经达到100%,几乎每个家庭都有一台电饭煲。
电饭煲是利用电能转变为内能的炊具,使用方便,清洁卫生,还具有对食品进行蒸、煮、炖、煨等多种操作功能,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1]。
自50年代起,电饭煲就开始普及。
1986年美国电饭煲产量为590万只,日本为690.2万只,1987年中国电饭煲产量已达1026.32万只。
80年代中期,装有微处理器的电子电饭煲开始投放市场,它能对烹饪诸要素(如火力、温度、时间、升温模式等)进行程序控制,实现最佳烹饪效果。
随着党的改革开放政策不断深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家电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
十年前,人们对家电产品的要求是有的用就行,用不坏就好。
现在可不同了,有的用还得好用,好用了还要好看[2]。
不同的时代有着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理念,每个时代的人们都追求符合当时时代的生活最高境界。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客观生活质量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物质条件对人们生活质量的影响已经逐渐弱化,而生活满意度则成为衡量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3]。
尤其在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改革,时代的进步,经济的飞速发展,当人类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之后,对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各类产品的要求也逐渐升高。
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求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4]。
产品的外观造型是设计师设计理念的载体,是某种文化内涵的载体[5]。
在现代厨房中,电饭煲的“身份”已不再是一只煮米饭的锅,企业围绕着“锁住营养”、“烹调美味”、“智能操作”的技术比拼令电饭煲摇身变作一位精通多门厨艺的烹饪大师。
拥有一款“贴心”的电饭煲,辛苦的烹饪似乎也变成了一种生活艺术[6]。
电饭煲设计报告范文设计报告:电饭煲一、引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饭煲作为厨房中一种重要的工具,不仅仅是简单的煮饭设备,更成为了一种美食烹饪的利器。
本设计报告旨在设计一款功能齐全、易于操作、安全可靠的电饭煲。
二、设计目标1.功能齐全:电饭煲具备煮饭、蒸煮、炖煮等多种功能,满足用户不同的烹饪需求。
2.易于操作:电饭煲具备简单明了的操作界面,用户可以轻松掌握使用方法。
3.安全可靠:电饭煲具备多重安全保护措施,如过温保护、漏电保护等,确保用户使用的安全性。
三、设计原理1.热能的转化:电饭煲通过加热元件将电能转化为热能,通过热能将水加热至煮开后蒸煮食物。
2.恒温控制:电饭煲内部装有温度传感器,根据设定的温度值进行恒温控制,保证米饭煮熟后不过煮。
3.安全保护:电饭煲内部装有漏电保护装置,当出现漏电现象时,会自动切断电源,保证用户的用电安全。
四、设计方案1.外观设计:电饭煲采用圆形设计,外部采用不锈钢材质,具备耐高温、抗腐蚀的特点。
操作面板简洁,设置不同功能按钮和可调温度开关,方便用户选择和调节。
2.加热系统:电饭煲内部采用电热管进行加热,具备快速加热和均匀加热的优势。
加热系统具备过温保护功能,当温度超过设定值时,会自动切断电源,防止过热。
3.控制系统:电饭煲内部装有微型计算机控制芯片,实现对温度、时间等参数的灵活控制。
用户可以通过操作面板设置不同的烹饪模式和时间,同时也具备延时启动和保温功能。
4.安全保护:电饭煲内部装有漏电保护装置,当检测到漏电现象时,会自动切断电源,保证用户用电的安全性。
另外,电饭煲还具备高压自动保护功能,当内部压力超过安全标准时,会自动释放压力,防止发生爆炸。
五、设计实现1.硬件实现:根据设计方案,选用合适的硬件元件,如加热管、温度传感器、电路板等,并进行组装和连接,形成电饭煲的硬件系统。
2.软件实现:编写相应的控制软件,实现电饭煲的各种功能。
软件应具备简洁易懂的操作界面和稳定可靠的控制算法。
产品设计方案一、产品设计目标该产品的设计目标是打造一款具有高度安全性、易于操作和节能环保的家用电饭煲。
二、产品设计方案1. 外观设计方面:产品外观简洁大方,采用不锈钢材质,具有耐用性和高档感;产品外壳采用特殊材料,能有效防止烫伤;可选择不同颜色的外壳,以满足不同用户的喜好。
2. 操作设计方面:产品采用触摸屏设计,操作界面简单直观,用户可以轻松地设置煮饭时间和火候;配备语音提示功能,能提醒用户煮饭的进度,避免煮糊或煮焦;还配备了智能控制功能,能根据米种和水量智能调整煮饭模式,确保饭菜口感好。
3. 安全性设计方面:产品内部采用多重保护措施,包括过热保护、压力保护和电流过大保护等,一旦出现异常情况会自动断电;产品底部设有防滑设计,确保在煮饭过程中不会滑动;产品还配备防干烧保护功能,当饭煲内没有水时自动断电,避免煮干损坏。
4. 功能丰富方面:产品除了具备普通电饭煲的基本功能外,还新增了蒸、炖、炒等多种烹饪功能,能满足用户对不同食物的烹饪需求;产品还设有预约功能,用户可以提前设置好烹饪时间,让家里早餐或晚餐准时完成。
5. 节能环保方面:产品采用高效加热技术,能够快速将水加热至沸腾,提高了煮饭速度;产品还配备了节能模式,用户可以选择根据需求来调整加热功率,以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三、产品特点1. 安全可靠:多重保护措施,保证用户的安全,防止煮饭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
2. 操作简单:触摸屏设计,操作简单直观,用户可以轻松地完成各种操作。
3. 多功能:除了煮饭功能外,还具备蒸、炖、炒等多种烹饪功能,能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
4. 节能环保:高效加热技术和节能模式设计,能够节约能源,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五、市场前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饮食的追求,家用电饭煲市场需求越来越大。
同时,消费者对产品的安全性、操作简便性和节能环保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产品设计方案结合了这些要求,能够满足市场需求,并为用户提供一个高品质的家用电饭煲。
电饭煲设计调查分析报告一、引言电饭煲作为家庭厨房中必备的小家电之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人们对于健康饮食的追求和生活品质的提高,对于电饭煲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本报告通过对电饭煲设计的调查分析,旨在了解当前市场上电饭煲设计的流行趋势和消费者的需求,为电饭煲设计提出改进和创新的建议。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取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了3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共计250份。
调查对象主要包括拥有电饭煲的家庭用户以及部分餐饮行业从业者。
三、调查结果分析1. 电饭煲的设计风格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对电饭煲的设计风格更倾向于简约时尚(40%),其次是经典传统(30%),少数人选择了个性时尚(20%)和其他风格(10%)。
这表明用户更偏爱简洁、实用的设计,同时也倾向于保留一定的传统元素。
2. 电饭煲的功能需求在功能需求方面,调查结果显示,用户最关注的功能是智能定时功能(35%),其次是烹饪功能多样性(25%),容量合适(20%)和保温功能(20%)。
这表明用户更期待电饭煲能够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多样性,同时具备一定的保温功能以满足日常需求。
3. 电饭煲的外观设计在外观设计方面,调查结果显示,用户最喜欢的电饭煲外观颜色是白色(40%),其次是黑色(30%),其他颜色占比共计30%。
此外,用户还对电饭煲的外观材质更偏爱不锈钢(50%),其次是陶瓷(30%),其他材质占比共计20%。
这表明用户更喜欢简洁清爽的外观色彩和坚固耐用的材质。
四、市场需求分析1. 健康饮食需求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关注饮食的健康问题。
因此,电饭煲设计应该加强对功能性食材的研发和应用,如精细控制烹饪温度、提供多种健康的烹调模式等,满足用户的健康食材需求。
2. 个性化需求随着人们追求个性化生活的增多,电饭煲设计应该更加注重差异化和个性化的产品设计。
如提供可更换外观颜色和图案的配件、智能定制烹调模式等,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机电信息工程学院单片机系统课程设计报告系:自动化系专业:自动化班级:093班设计题目:电饭煲控制器学生姓名:鄂继元、吴冰瑞指导教师:孙进生、王娟完成日期:2011年10月16日目录一、设计任务 (2)1.控制策略 (2)2.定时 (2)3.控制面板 (2)二、设计方案 (2)三、系统硬件设计 (3)3.1中央处理模块单片机芯片 (3)3.2 显示模块设计 (4)3.4 报警及温度采集模块设计 (5)3.5 火力控制模块设计 (5)3.6 电源模块设计 (6)四、系统软件设计 (7)4.1主程序设计 (7)4.2 温度采集程序设计 (8)4.3 显示及输入程序设计 (8)4.4 火力控制程序设计 (8)五、心得体会 (8)参考文献 (9)附录1 系统电路原理图 (9)附录2 程序清单 (9)一、设计任务试设计电饭煲控制器,要求有预约功能,可以烹饪大米饭、粥、保温、冷饭加热等功能,具体要求如下。
1.控制策略大米饭:当达到105°时,停止加热,并在15分钟后通过蜂鸣器提示用户。
粥:开始加热后,通过测温元件监视锅底温度,使锅底温度保持在99°~100.5°之间(100°时停止加热、99°时开始加热),此种状态持续20分钟,之后通过蜂鸣器提示用户过程结束。
保温:使锅底温度维持在50°~60°之间。
冷饭加热:锅底加热至100°,使锅底温度保持在99°~100.5°之间(100°时停止加热、99°时开始加热),此种状态持续5分钟,之后通过蜂鸣器提示用户过程结束。
2.定时用户可以是电饭煲在预约时间(倒计时方式)开始工作,最长预约时长为12小时。
3.控制面板四个发光管分别与大米饭、粥、保温、冷饭加热相对应,另一发光管用于区分工作与预约,两位数码管用于预约时间及倒计时。
按键有:开始键、功能键、加键、减键。
摘要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各种智能化操作变成现实。
电饭煲是家庭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家用电器,是人们煮米饭的主要工具,目前市场上的电饭煲有两种,一种是采用微电脑模糊控制技术的自动电饭煲;另一种是采用机械控制的普通电饭煲。
普通电饭煲外接本文介绍的控制器后,能够定时自动接通电源,让家中无人做饭的双职工下班一回家就能吃到喷香的米饭。
本文以SH69P42 单片机为核心,通过热敏电阻把温度信号转变成电压信号,再经A/D 转换把电压信号变成的数字信号,然后由CPU 处理进而去控制继电器,达到对发热盘的温度控制工作。
本电饭煲采用波浪式起伏加热模式,通过微电脑控制,模拟人工炊煮。
轻轻按下六个按键,便能完成煮饭、快煮、煮粥、煲汤、保温五大烹调功能和一个预约功能,给消费者带来便捷的生活享受。
关键词:SH69P42 单片机;调功;传感器;吸水点;沸腾点;焖饭点引言电饭煲,又称作电锅、电饭锅。
是利用电能转变为内能的炊具,使用方便,清洁卫生,还具有对食品进行蒸、煮、炖、煨等多种操作功能。
其实电饭煲背后的原理并不复杂,只要我们懂得一点点物理便可以了解。
当饭煮好的时候,电饭煲内的水便会蒸发,由液态转为气态。
物体由液态转为气态时,要吸收一定的能量,叫做“潜热”。
这时候,温度会一直停留在沸点。
直至水分蒸发后,饭煲里的温度便会再次上升。
电饭煲里面有温度计和电子零件,当它发现温度再次上升的话,便会自动停止煮饭。
电饭煲是一种把电能转化成热能的新型多功能烹饪器具。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电饭煲也同其它家用电器一样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手动到半自动、全自动以及到现在的智能化产品的过程。
但因为价格较高,所以它不能为普通家庭所接受。
做出一种价格低廉、体积又小、带语音功能的人性化的电饭煲是市场所需求的。
分析原理:一、电饭煲的组成(1)锅体:分内锅、外锅。
内锅体用来盛装欲烹制的食物,常以铝合金、搪瓷或不锈钢制作,外锅体起安全保护和保温的作用。
(2)电热器件:通常为金属管式,大多铸于铝制发热板里,发出的热由发热板均匀地加热内锅体底部。
智能电饭煲的硬件和软件设计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家电产品已经从简单的工具逐渐升级到智能化的产品,一款智能电饭煲自然也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在日常生活中,电饭煲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家居用品,而智能电饭煲不仅具备传统电饭煲的功能,还加入了智能控制、自动保温等功能,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舒适。
本项目的目标是设计一款基于微控制器控制的智能电饭煲。
具体包括: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
硬件设计主要是电路设计和电饭煲壳体设计,而软件设计主要是控制程序的设计。
二、项目内容(一)硬件设计1.电路设计智能电饭煲的电路设计包括电源电路和控制电路。
电源电路主要是负责提供电饭煲所需的电源,而控制电路主要是负责控制电饭煲的各种功能。
电路设计的主要任务是选择适合智能电饭煲的元器件,为智能电饭煲提供稳定可靠的电源和精确控制的线路。
2.电饭煲壳体设计智能电饭煲的外观设计需要结合实用性和美观性,同时也需要考虑到生产成本。
设计要素包括电饭煲壳体材料、外观设计、人机交互界面等。
(二)软件设计1.控制程序设计控制程序的设计是智能电饭煲最核心的部分。
本项目将采用微控制器控制,主控芯片采用STM32,程序工具采用Keil。
2.界面设计本项目还需要设计智能电饭煲的人机交互界面,使得用户可以通过电饭煲上的显示屏和按键与电饭煲进行交互。
三、预期成果本项目的预期成果是一款完整的智能电饭煲,包括硬件和软件两部分。
它能够稳定的运行,并支持多种功能,并可以提供方便易用的交互界面。
四、可行性分析本项目的可行性分析主要从技术可行性和市场可行性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技术可行性方面,本项目基于STM32作为主控芯片,采用Keil作为开发工具,可以保证项目的技术可行性。
市场可行性方面,由于家用电饭煲已经成为生活必需品之一,而智能电饭煲可以提供更多的便利和舒适度,且智能电饭煲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因此,本项目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五、研究方法本项目主要采用文献调查、实验研究、模型推导等方法,为实现智能电饭煲的硬件和软件设计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