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德育工作实施细则

小学德育工作实施细则

小学德育工作实施细则
小学德育工作实施细则

小学德育工作实施细则

小学德育即学校对学生进行的思想品德教育,它属于共产主义思想道德教育体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它贯穿于学校教育工作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之中,与其他各育互相促进,相辅相成。从德育五大要素的层次性来看:心理教育是基础;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是重点;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是方向。从德育途径看,大致分为:学科课堂教学;课外实践活动;班主任工作;教师仪表师德;心理健康教育;常规管理评价;校园文化建设;网络媒体科研;“三结合”教育网等。根据不同德育容选择不同的德育途径,对应不同德育途径选择不同德育方法。德育方法多种多样,要进行优化组合,正确处理随机教育的关系;说理教育与社会的关系;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的关系;教育与自我教育的关系;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关系;严格管理与耐心疏导的关系;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的关系。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并纳入教学活动实践,重点培养学生学会做人,为学生终身发展,为培养接班人打下坚实的基础。整体构建校本德育实施细则,必须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指导,以《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及、区教育行政部门近几年颁发的相关德育文件为依托。研究文件、撰写细则、认真实施。

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大致有三个明显不同的阶段,即我们常说的小学低年级段(一、二年级),小学中年级段(三、四年级),小学高年级段(五、六年级)。虽然,在这每两年的一个时间段里,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仍然在发展变化着,但总体上表现出一些共同的特点。

【一】小学低年级学生(一、二年级)的生理、心理特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在身体发育上处在平稳发展的时期,其身高平均每年增长约4~5厘米,体重增加约2~3公斤,心率、血压、肺活量及其他生理指标都不稳定,且与成年人的指标有较大差别,骨骼易弯曲,肌肉力量较小,大肌肉动作的协调性比幼儿期有很大的发展,但小肌肉动作的协调性还较差。比如,一年级的学生写字时,不仅速度慢而且不工整。这一阶段的儿童,不易做强度太大、时间太久的体育运动,在训练写字、弹琴等这些小肌肉运动的动作时,要注意动作的规性。

【二】小学中年级(三、四年级)的生理、心理特点。除大脑外,三四年级学生的各项生理指标只在量上比一二年级的学生有所提高,基本没有质的飞跃,仍处于平稳发展之中。但是,他们的大脑却处于迅速发展的时期。9岁儿童的脑重量1350克,比7岁儿童的脑重量1280克相比,有大幅度的增长,大脑神经的机能得到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大脑的抑制蓬勃发展,使心理活动更趋向稳定,明显的表现是,他们比一二年纪的学生更容易集中注意力听课。他们的语言能力有一定的提高,但却正处在由第一系统向第二系统转换的过度阶段,常常出现“有话说不清”的情况。同时,他们的逻辑思维开始迅速发展,他们在接触“好与坏”、“正确与错误”、“主要与次要”等概念时,尽管还有些模糊,但已有了初步的认识。

【三】小学高年级(五、六年级)的生理、心理特点。五六年级的学生,身体发育再次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期,被称为第二发展期。此时,他们不仅身高体重明显增长,而且肌肉骨骼的力量也在迅速增强,特别是到六年级的时候,第二性征开始出现。

在心理方面,他们的智力有很大的发展,逻辑思维开始在思维中占优势,创造思维也有很大的发展;他们对新奇的事物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如搜集物品、制作玩具、学习某种特长等,但往往见异思迁,朝暮楚;他们常常把某些脱离实际的幻想当做将来的人生目标,盲目崇拜某些明星;他们独立意识进一步发展,常常认为自己已经长大成人,甚至比大人们还高明,因此爱自作主,顶撞老师和家长。

德育途径:

(一)学科课堂教学;

(二)课外实践活动;

(三)心理健康教育;

(四)党、团、队工作;

(五)班主任工作;

(六)媒体、网络、科研;

(七)常规管理评价;

(八)校园文化建设;

(九)教师仪表师德;

(十)家长学校;

(十一)“三结合”教育;

德育工作实施细则。低段(1——2年级)

一、学生思想、情感、道德认知和主要特点:

(一)低年级学生无论在上课、活动各方面都很兴奋、好奇,还有些胆怯,教师要有耐心,和蔼可亲,关心照顾,熟悉班级,了解学生,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印象,形成积极定势,教师有了一定的威信学生就容易接受教师的教育。也就是说学生认为这个教师好,有办法,钦佩教师,乐意按教师的要求去行动。

(二)6——7岁儿童的道德认知,多停留在道德表象的感性认识阶段,学生对是非的判断,往往依靠成人各种行为的褒贬,评价加之亲自体验而逐步形成和提高的。所以,教师和家长在日常生活和工作学习中要特别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

(三)一、二年级学生的意志力尚未形成,自觉性、自律性较差,受暗示性较为明显。所以,要求教师经常给学生创造一些情景进行体验;创造一些稍高于实际的困难进行克服;增强学生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的能力。

二、德育目标:

(一)个性心理品质方面:

1. 学会和同学交往合作,培养自信心,自我控制能力。

2. 培养注意力、观察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3. 活泼开朗有信心,乐于助人。

(二)思想方面:

1. 懂得爱自己、爱同学、爱父母、爱老师。

2. 团结友爱、关心集体、愿为集体做好事。

3. 了解、热爱少先队,学做一名合格的少先队员。

4. 热爱五星红旗,作一名诚信的小公民。

(三)道德行为方面:

1.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爱惜粮食和学习用品,不挑吃穿、不乱花钱。

2. 讲文明、讲礼貌、尊敬师长、团结同学。

3. 听老师教导,遵守学校纪律和交通规则。

4. 喜欢读科技书,勤动手、爱劳动,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德育容:

(一)爱国主义教育:

1. 我是中国人,我爱我的祖国。

2. 认识国旗、国徽,认识祖国的版图,会唱国歌,并了解含义。

3. 初步了解家乡的物产、名胜古迹、著名人物、祖国的壮丽山河、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

(二)热爱党的教育:

1. 学会勤俭节约,发扬优良传统。

2. 知道党是少年先锋队的创造者和领导者,少先队员要接受党的教育,做党的好孩子。

3. 了解党旗,知道党旗的含义。

(三)热爱人民的教育:

1. 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友爱同学、同情和帮助有困难的人。

2. 尊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向先进人物学习,初步培养为人民服务思想。

3. 了解我国人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培养热爱人民的情感。

(四)集体主义教育:

1. 认识到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要热爱集体、关心集体。

2. 在集体中学会交往,学会尊重和帮助他人,培养为集体服务的能力。

3. 知道自己的行为代表集体,培养为集体争光的思想。

(五)劳动教育:

1. 学会摆桌椅、擦玻璃、扫地、收拾文具,保持室外卫生。

2. 在家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劳动,不任性、不填乱,做家长小帮手。

3. 爱护公物,勤俭节约,珍惜劳动成果。

(六)热爱科学:

1. 培养勤学好问、刻苦努力、专心投入、认真仔细地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2. 启发学生学习各科文化知识的兴趣和欲望,不偏科。

3. 认真完成老师交给的学习任务,认真对待每次考试。

4. 展开想象,经常动手制作小科技制作品。

(七)道德教育:

1. 谦虚诚实,不骄傲,不任性。

2. 学用礼貌用语,不打架、不骂人。

3. 遵守学校纪律、遵守社会公德,做合格小学生。

(八)法制教育:

1. 懂得平等待人,有事大家商量,少数服从多数,个人服从集体。

2. 学会过生活,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3. 教育学生遵守《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

4. 学习遵守《中华人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四、实施细则:

(一)第一阶段(上学期)

1. 各教研组协助低年级教师做好开学初一切准备工作。

2. 召开家长会,印发家长信,介绍学校常规管理与制度,征求意见,统一教育思想。

3. 抓好课堂学习行为和习惯的养成

4. 加强对课间休息的管理,指导学生做一些有益活动或游戏。

5. 九月份以“老师象妈妈”为主题加强对学生进行尊敬师长的教育。

6. 选拔音、体、美爱好者参加第二课堂训练,发展专长。

7. 十月十三日入队纪念日,大队部开好新生入队仪式,加强少先队教育和队章的学习。

8. 参加以“祖国在我心中”手抄报、园地、橱窗竞赛活动。

9. 开好主题演讲活动、班队会活动。

10. 十月训练队员,筹备召开校级师生运动会。增强学生体质,磨练意志。

11. 学习背诵《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并按要求做好。

12. 开展课外小型多样的文体活动。

13. 以班为单位,搞好校级新年庆祝活动。

14. 做好各学科教学、各活动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德育工作总结。

15. 德育处安排“学生假期社会实践活动”。

(二)第二阶段(下学期)

1. 教研组长及其他老师指导低年级老师做好班主任及中队活动安排。

2. 召开班级报告会、新闻发布会,检查社会实践活动。

3. 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检查学生作业、日记、文具摆放。

4. 开展“唱雷锋、写雷锋、看雷锋、颂雷锋、做雷锋”活动。

5. 尊重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开展“世上只有妈妈好”系列活动。

6. 开展育花、栽树、种草活动,美化校园,绿化祖国。

7. 观看“反对邪教”、“禁毒教育”影片、挂图,了解其危害。

8. 开展学“守则、规”活动。

9. 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

10. 开展“习惯养成从我做起”、“告别不文明言行”学生演讲活动。

11. 筹备举办校级艺术节。(各班准备节目、美术作品)

12. 召开系列安全主题教育班队会。

13. 参加校级颂党歌舞音乐会。

14. 开展“学生假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

15. 填写(1--2年级)小学生品德行为评价卡。评选“文明少年”“十佳少先队员”待表奖。

德育工作实施细则:中段(3——4年级)

一、学生思想、情感、道德认知主要特点:

(一)8——9岁儿童的道德认知,多数停留在道德表象的感性认识阶段,此时学生的道德判断表现为片面评价及评价他人。学生的意志力还未完全成熟,仍不能很好地约束个人的行为。这时,老师要特别注重对学生行为习惯的训练与培养。

(二)小学生的情感逐步发展,开始出现想摆脱家长、老师过多的束缚想法。从表现方式看,仍然显得比较外露、易激动,不够稳定持久,喜怒哀乐很容易通过面部表情表达出来。从情感反映看,变得越来越丰富,出现了与学习兴趣、学习成绩相联系的理智感,有荣誉感、友谊感、责任感、审美感,控制情感能力逐步增强。

(三)3——4年级学生的意志还比较薄弱,主动性、独立性和坚持性比较差,很容易受外界的干扰。此阶段正是意志品质形成的关键期,要重视孩子意志力的培养。

二、德育目标:

(一)个性心理品质方面:

1. 逐步形成良好的品格、意志和活泼开朗的性格。

2. 逐步由他律转变为自律。

3. 树立自信心、进取心,敢于克服困难取得优异成绩。

4. 建立与人交往的能力,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二)思想方面:

1. 热爱学校,热爱集体,团结互助,有合作意识。

2. 诚实勇敢,不说谎话,实事,追求真理。

3. 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

4. 做惜时、笃学、诚实、勤奋、互敬、护境、的头小学生。

(三)道德行为方面:

1. 懂礼貌、尊敬师长、热情待人,对集体承担责任和义务。

2. 遵守秩序、社会公德;讲究卫生、树立环保意识;爱护公物、做文明小学生。

3. 积极参加劳动,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勤俭节约,不攀比。

4. 自觉遵守学校纪律,尊重他人,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

三、德育容:

(一)爱国主义教育:

1. 初步了解自己祖国的版图、人口、古代四大发明,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2. 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感情和民族自尊心、自豪感。

3. 知道历史上中华民族曾遭受帝国主义的欺辱和进行的英勇反抗,祖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的经济水平还有很大差距,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还会遇到很多困难,逐步树立长大后为建设家乡、振兴中华做出贡献的理想。

4. 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族人民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

(二)热爱党的教育:

1. 教育学生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建立了新中国,现在正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 使学生懂得幸福生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的。

3. 三、四年级学生要从语文、社会等课中深入领会党的教育。

(三)热爱人民的教育:

1. 教育学生知道我国劳动人民在旧社会受剥削、受压迫。新社会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各族人民共同建设我们的国家。

2. 学先进、学英模,培养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四)集体主义教育

1. 服从集体决定,遵守纪律,努力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珍惜劳动荣誉。

2. 在集体中团结、谦让、互助、合作,关心他人,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学习做集体的小主人。

(五)劳动教育:

1. 教育学生懂得劳动光荣、懒惰可耻。祖国建设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劳动。幸福生活要靠劳动创造。

2. 要热爱劳动,参加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和简单的生产劳动。

3. 掌握一些简单的劳动技能,培养爱劳动习惯。

(六)热爱科学:

1. 教育学生知道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2. 初步懂得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离不开文化科学知识。

3. 从小把自己的学习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想联系起来。

4. 热爱科学,相信科学,反对迷信,不参加各种封建迷信活动。

(七)道德教育:

1. 进一步学习学校制定的《一日常规》。

2. 初步掌握在家庭、学校、社会上待人接物的日常礼节。

3. 尊重别人的劳动,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4. 自己告别不文明言行,并辐射他人讲文明礼貌。

(八)法制教育:

1. 学习《中华人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知识,懂得国家及地方法律法规是保护人民利益的,公民要知法、守法。

2. 遵守学校纪律和公共秩序。

3. 爱护公共设施、文物古迹。

4. 爱护花草树木,保护友益动物,创造绿色校园、绿色家园。

四、实施细则:

第一阶段(上学期)

1. 班主任制定班务计划。

2. 开通家长学校,以《如何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行为习惯》为题,搞专题讲座。以学生为例,重点在于指导家长的教育方法,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3. 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4. 每月要成功地举办一次班队会,做到“四个一点”,即:(1)主题小一点;(2)结合近一点;(3)构思巧一点;(4)参与实一点;,重过程,重体验,塑造学生良好品德。

5. 学生参加教师节举办的“师德演讲”活动。

6. 开展“唱好歌”活动,学唱优秀少儿歌曲(队歌、共产儿童团歌、让我们荡起双浆、我们美丽的祖国……)

7. 在建队纪念日期间,加强对少先队员的教育。

8. 参加以“祖国在我心中”手抄报、园地、橱窗竞赛活动、社会宣传活动,开好主题班会。

9. 参加秋季师生运动会,锻炼意识。

10. 深刻领会《小学生日常行为规》含义,制定班规,严肃班纪。

11. 开展小型多样的课外文体活动。

12. 参加校级庆新年活动。

13. 填写好《小学生品德行为评价卡》,写好学生操行评语。

14. 做好各项德育工作总结。

15. 安排学生假期实践活动。

(二)第二阶段(下学期)

1. 召开“学生假期实践活动”报告会,把总结上报德育处。

2. 各班做好德育工作安排。

3. 开展唱雷锋歌曲、讲雷锋故事、颂雷锋精神,搞助人为乐活动。

4. 开展自主自律活动。如“今天我当家”“课上我会出色表现”“课外活动我们自己搞”“参与课间活动老师不必担心”等。

5. 我向班级献一盆花,我在校林栽下一棵成长树,绿化祖国。

6. 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并组织师生搞法律知识测试。

7. 训练鼓号队,准备献词,参加革命传统教育活动。星星火炬,代代相传。

8. 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

9. 开展“艺苑星”美术作品展,卡拉OK校园歌曲竞赛活动。

10. 各班准备节目,美术作品,参加校级艺术节。

11. 学习自护,自救知识。提高安全意识(交通、饮食、汛期、房舍、煤毒、触电、活动等)

12. 热爱学校、家园、保护绿色地球,提高环境意识。

13. 参加“诗与歌”七.一颂党活动。

14. 填写,《小学生品德行为评价卡》,撰写学生操行评语,评出“文明少先队员”、“十佳少先队员”、“优秀辅导员”。待表奖。

15. 安排“学生假期社会实践活动”。

德育工作实施细则高段(5——6年级)

一、学生思想、情感、道德认知主要特点:

1.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有主意,有自己的行为准则,个别学生思想、行为有偏颇,教师必须正确引导。

2. 形成了一定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观念,可以运用道德知识评价和调节道德行为。

3. 自觉性开始增强,由他律变自律。

4. 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开始增强,责任感、友谊感、是非感、正义感发展较快。

5. 意志较薄弱,依赖性较强,不善于控制自己的行动。

二、德育目标:

(一)个性心理品质方面:

1. 在全面培养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爱好、特长。

2. 懂得自尊、自爱、自信、自强。

3. 培养学生的情感、意志、行为的良好品德心理,并注意品德心理与个性心理全面、和谐、健康地发展。

(二)思想方面:

1. 培养学生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引导他们逐步确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并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

2. 热爱少先队组织,积极靠近团组织。

3. 热爱科学、反对迷信、反对邪教,做好禁毒宣传。

(三)道德行为方面:

1. 助人为乐、尊老爱幼、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2. 养成诚实、勇敢、谦逊、有礼貌,关心他人和集体等优秀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这种教育要坚持经常不间断。

3. 加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道德教育。

三、德育容:

(一)爱国主义教育:

1. 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族人民要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各民族的共同心愿。

2. 逐步懂得“祖国利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爱护国家财产,立志保卫祖国、热爱和平、反对侵略。

3. 及时了解国际形势,学习时事,关心国家大事,教育学生具有作为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意识,正确认识国家发展道路。

(二)热爱党的教育:

1. 懂得少先队是共产党创建和领导的,要接受党的教育,做党的好孩子。

2. 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优秀共产党员英勇奋斗,艰苦创业,大公无私,坚持真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高尚品质,培养热爱共产党的感情。

(三)热爱人民教育:

1. 知道我国人民创造了中华文明,了解我国人民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不畏强暴、热爱和平等传统美德,培养热爱人民的感情。

2. 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同情和帮助残疾人,与各族儿童、外国小朋友友好相处。

(四)集体主义教育:

1. 尊重集体意志,教育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加强团结协作的教育与训练。

2. 学习做好正确处理集体与个人的关系,教师做好指导。

3. 建立集体奋斗目标,全体师生为实现目标而奋斗。

(五)劳动教育:

1. 学习老一辈艰苦创业的优良传统,初步培养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

2. 参加校外大、中型公益劳动和少先队志愿者活动。

3. 尊重劳动人民,懂得劳动光荣。

(六)热爱科学:

1. 鼓励学生多看科技方面的书报,丰富知识。

2. 搞小发明、小创造,培养创造意识和实践能力。

3. 向航天英雄利伟学习。热爱学习,热爱科学,探索实践的精神。

(七)道德教育:

1. 牢记《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

2. 不间断文明习惯养成教育,公民道德教育。

3. 培养学生谦虚、谨慎、诚实、守信、勤劳、俭朴,助人为乐的优良品质。

(八)法制教育:

1. 学习《宪法》、《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

2. 了解与我们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常识。

3. 组织主题讨论会、辩论会,加强遵纪守法意识。

4. 敢于提出身边违反法律法规的现象并敢于做斗争。

四、实施细则:

第一阶段(上学期)

1. 班主任制定德育工作计划。

2. 检查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情况。

3. 参加师生演讲活动,庆祝“教师节”。

4. 参加学校、社会宣传活动,庆祝“国庆节”。

5. 在建队日期间,加强队员的道德教育,民族精神教育。

6. 学唱歌曲(歌唱祖国;我的祖国;祖国颂;祝福祖国;我和我的祖国;绿色的祖国;我们美丽的祖国;我爱你祖国;十月是你的生日、中国;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

7. 参加以“祖国在我心中”手抄报、园地、橱窗、作文竞赛活动。

8. 筹备参加秋季师生运动会。

9. 开展小型多样的课外文体活动。

10. 参加班级,校级新年庆祝活动。

11. 填写好《小学生品德行为评价卡》、写好操行评语,反馈、存档。

12. 做好各项德育工作总结。

13. 安排学生假期社会实践活动。

14. 勤俭节约教育。(节约一滴水、一纸、一度电…)

15. 民族精神教育。

二、第二阶段(下学期)

1. 总结“学生假期社会实践活动”情况。

2. 各班做好德育工作安排。

3. 开展“颂雷锋,树新风”活动。

4. 参加校林植树活动,体验劳动最光荣。

5. 请法制副校长讲座,写体会文章。

6. 训练鼓号队,准备献词,参加革命传统教育活动。学习《中华人民国宪法》、《教育法》、《中华人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并组织师生搞知识测试活动。

7. 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法制教育影片。

8. 开展“小歌手”“小画家”“小书法家”“小演奏家”竟赛活动。

9. 各班排练文艺节目,准备美术作品,参加校级艺术节。

10. 以“自护、自救”为题,各班召开主题班会并观摩。

11. 创办绿色课堂,绿色校园活动。

12. 开展“忆党史、知国情、颂党恩”活动(党员出专刊)

13. 参加“七、一”歌咏比赛活动。

14. 填好,《小学生品德行为评价卡》、撰写学生操行评语,评选“文明少先队员”、“优秀辅导员”待表奖。

15. 安排学生假期社会实践活动。

德育原则

一、了解学生。老师要热爱学生,以对祖国未来和对学生负责的态度,满腔热情地爱护并全

面关心每一个学生,要相信和尊重学生,对缺点较多和有特殊情况的学生,更要亲近和帮助他们,切忌偏见和偏爱。要了解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了解他们的思想品德状况和日常行为表现;了解社会和家庭环境变化给他们带来的影响;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和兴趣爱好等,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二、加强针对性。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遵循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运用生动感人的题材和形象化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不要给他们讲空洞的大道理和难以理解的政治概念,防止成人化;要针对不同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分清层次,由潜入深,由近及远,从具体到抽象循环反复,不断加深;要针对不同环境的实际情况、学生的思想品德实际以及个性差距,提出不同的要求,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坚持因材施教,避免一般化。

三、坚持正确教育。要对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正面教育,坚持正面启发,积极诱导,使学生掌握正确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标准,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对缺点较多的学生要鼓励他们积极向上,坚持以表扬为主;对学生的特点和错误要给予批评并指出努力方向,并要注意防止简单粗暴,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四、连续一致性。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多方面的教育影响的结果。学校各年级的教育要注意承上启下,互相衔接;各种教育途径要互相联系、协调一致。

五、为人师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每一个教师的责任,全体教职工都要树立教书育人的思想,把言传身教和教书育人相结合。小学生模仿性强,只有以身作则,才能从教师的形象中感受到所学的道德准则可信,从而激励他们积极行动,懿行、懿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