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30例临床观察(一)
- 格式:docx
- 大小:12.64 KB
- 文档页数:1
针灸手法联合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效果分析引言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常见后遗症之一就是偏瘫。
偏瘫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会面临许多困难,比如行走困难、肢体功能减退等。
传统的康复疗法和药物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症状,但针灸手法作为中医特色疗法,被广泛应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治疗中。
本文就对针灸手法联合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效果进行分析。
一、针灸手法联合康复疗法的治疗原理1.1 针灸手法针灸手法是中医的一个重要疗法,其通过在特定穴位施加刺激来调节人体的气血,达到消除疾病的目的。
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治疗中,针灸手法可以通过调理气血、激活受损神经、促进血液循环等方式起到治疗作用。
1.2 康复疗法康复疗法是通过系统性的训练来帮助患者重建受损的功能。
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疗法可以包括运动疗法、物理疗法、语言康复等多种手段,以恢复患者的肢体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
二、临床实验研究2.1 实验设计为了验证针灸手法联合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效果,我们设计了一项临床实验。
共招募了100名脑卒中偏瘫患者,他们被随机分为针灸手法联合康复疗法组和单纯康复疗法组,进行为期3个月的治疗。
2.2 实验结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了对比。
在针灸手法联合康复疗法组中,患者的肢体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均有显著的改善,步态恢复明显,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提高。
而单纯康复疗法组中,患者的症状改善相对较慢,部分患者甚至未见明显改善。
以上结果表明,针灸手法联合康复疗法在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康复疗法。
三、治疗优势分析3.1 改善血液循环针灸手法可以通过调理经络、激活穴位来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促进受损神经的修复和再生。
3.2 消除痉挛针灸手法的刺激可以舒缓患者的痉挛症状,减轻肌肉僵直和疼痛感,为康复训练提供更好的条件。
3.3 促进功能恢复康复疗法可以通过系统的训练来帮助患者重建受损的功能,而针灸手法则可以加速神经的再生和修复,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
针刺运动疗法联合动态干扰电治疗偏瘫肩痛30例临床观察张占波;刘淑君【摘要】目的:观察针刺运动疗法联合动态干扰电治疗偏瘫肩痛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60例偏瘫肩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予针刺运动疗法联合动态干扰电治疗,对照组30例予常规康复治疗。
2组均10 d 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
比较2组疗效及治疗后疼痛、关节活动度及手肿改善率,观察2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变化。
结果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2组改善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治疗后疼痛、关节活动度及手肿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
2组治疗后 VAS 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 <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 <0.05)。
结论针刺运动疗法联合动态干扰电治疗对偏瘫肩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Acupuncture kinetotherapy combined with dynamic interferential electrotherapy on hemiplegic omodynia .Methods 60 patients with hemiplegic omodynia were random -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30 patients in treatment were treated by Acupuncture kinetotherapy combined with dynam -ic interferential electrotherapy .30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were received routine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The course was 10 d in two groups.The clinical effects,the improvements rate of pain,range of motion and hand edema after two course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 .The changes of visual analogue scal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ob -served in two groups.Result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 on total effective rate (P <0.05),the curative effect in treatmentgroup was superior to that in control group .The improvement rates of pain, range of motion and hand edema after treatment in treatment group were superior to those in control group (P <0.05).The score of VAS after treatment was decreased in two groups (P <0.05),and the decrease in treatment group was more obvious as compared with that in control group (P <0.05).Conclusion Acupuncture kinetothera-py combined with dynamic interferential electrotherapy has a better curative effect on hemiplegic omodynia .【期刊名称】《河北中医》【年(卷),期】2015(000)006【总页数】3页(P892-894)【关键词】肩痛;偏瘫;针刺运动疗法;动态干扰电;偏瘫肩痛【作者】张占波;刘淑君【作者单位】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康复科,河北唐山 063000;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康复科,河北唐山 063000; 河北省唐山市中医医院妇产科,河北唐山06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1.1;R682.220.5偏瘫是卒中后常出现的肢体功能障碍症状,偏瘫后常并发肩手综合征,在卒中后发生率为12.5% ~70%[1],而肩痛是肩手综合征早期的重要症状,在特定动作和运动时出现,有时夜晚休息时常发生较剧烈疼痛,严重影响患者休息、康复训练疗效和日常生活水平。
针刺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30例临床观察(一)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针刺疗法;运动疗法
脑卒中是目前世界上威胁人们生命的三大疾病之一,偏瘫是脑卒中后遗留的主要功能障碍,使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本文拟通过观察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治疗后躯体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变,探讨针刺结合运动疗法的疗效。
1对象及方法
1.1对象60例脑卒中患者均为我院住院病人,符合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通过的“各类脑血管病的诊断要点”诊断标准。
均为发病后10~20d;神志清楚,病情稳定;改良巴氏指数评分(Barthel)25分,为严重功能缺陷〔1〕。
排除意识障碍、智能减退、大小便失禁及心、肾、肺等重要脏器严重病变和既往患脑卒中及遗留肢体功能障碍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50~70(平均63.7)岁,左侧偏瘫14例,右侧偏瘫16例。
对照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49~72(平均6
2.9)岁,左侧偏瘫15例,右侧偏瘫15例。
两组患者的性别构成比和年龄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接受针刺治疗,治疗组在针刺治疗基础上施以运动疗法。
1.2方法①针刺治疗。
选用1.0~
2.0寸毫针,上肢取穴:极泉、肩鹘、尺泽、手三里、合谷、阳溪;下肢取穴:髀关、血海、委中、丰隆、三阴交、太冲。
其中极泉、尺泽、委中、三阴交采用醒脑开窍手法,提插泻法,每穴均使相应肢体抽动3次,其余腧穴采取捻转补法,每穴施术1min,留针30min,连续治疗6d,休息1d,疗程为6w。
②运动疗法〔2〕。
根据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程度不同,分别进行相应的训练,主要有早期关节活动,以保持关节活动度,预防关节挛缩与畸形,并防止肩手综合征,肩关节半脱位等并发症。
依次活动髋、踝、趾、肩、肘、腕、手指关节等,顺序是先大关节,后小关节,活动远端关节时近端关节必须固定,各关节在各个运动方向上均要进行训练,轻柔缓慢,有节律地运动,避免引起疼痛。
利用健肢帮助患肢运动,例如双手十指交叉,患手拇指在上,健肢带动患肢,由胸前上举,肘腕伸直,然后缓慢放下。
桥式运动,训练躯干肌肌群,促进患者姿势反射,缓解躯干下肢挛缩,训练骨盆的控制能力,促进下肢分离运动,并可通过提升髋部的活动,建立像正常人一样的完全髋控制的行走。
抑制上下肢痉挛训练,控制上下肢连带运动训练;易化上下肢分离运动,踝背屈训练,体位转移训练:如床上翻身,仰卧位到坐位,坐位到立位,站立步行,上下楼训练等,每日2次,每次40min。
1.3疗效标准根据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表,日常生活能力(ADL)能力缺陷度分为:0~20分=极严重功能缺陷;25~45分=严重功能缺陷;50~70分=中度功能缺陷;75~95分=轻度功能缺陷;100分=ADL能自理。
治愈:日常生活能力评定所有项目达到独立水平。
显效:治疗后功能独立状态虽然达不到完全独立水平,但其级别较治疗前进步两级,或虽未达到两级,但已达到有条件的独立水平(应用辅助设备,或需要正常长的时间,或需要有人提示、监护或指导)。
有效:治疗后的功能独立水平较治疗前仅进步一级,且达不到有条件的独立水平。
稍好:治疗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虽有增加,但功能独立级别的变化达不到进级水平。
无效:治疗后的功能独立水平与治疗前无变化〔1〕。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χ2检验。
1.5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生活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治疗组和对照组痊愈(2vs1)、显效(16vs9)、有效(10vs14)、稍好(2vs6)无显著差异,但治疗组痊愈+显效率(60.0%)较对照组(33.3%)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针刺及运动疗法优于针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