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制活性窖泥功能菌在西凤调味酒生产上的应用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03.35 KB
- 文档页数:3
万方数据万方数据谢玉球,谢旭・工艺技术改进对双沟单粮浓香酒风格的影响47生物混合比例培养方法.配合不同土壤配比的保水性能试验及SPA—SGJY窖泥活性改良剂的研究与应用,根据窖泥功微生物的生长需要,采用按需补充原则.合理补充营养成分,并对窖泥老化原因进行探讨,制订合理的保窖养窖措施。
增强窖泥复合微生物的生物活性,提高其代谢能力。
该项目的应用.使原酒的己酸乙酯含量增加60"80mg/100mL。
提高了双沟单粮发酵酒的香气强度和久持性。
该项目申报了两项国家发明专利。
3.4改进接酒方法生产特殊调味酒对双沟单粮酒风格特征的影响“量质接酒”是白酒生产中重要的摘酒方法。
不同馏份的酒在质量上、风格特点上都有较大的差异性。
公司创新摘酒方式生产低刺激强度的调味酒。
来提高产品的舒适度。
在摘酒方式上,公司改变了原有的摘酒方法,通过多次试验得出:提高流酒温度的同时。
不仅能有效降低白酒的易挥发性成分含量.同时也增加了大分子香味物质的拖带效果;在摘酒方法上,针对酒头的香、暴、辣、杂等特点.采用把部分酒头与尾酒调味酒有目的地摘到一起储存,来生产混合调味酒,不仅降低了原酒头调味酒的刺激强度.同时也增加了酒头调味酒中的复杂成分,特别是尾洒调味酒蒸馏过程中拖带的大分子香味物质与酒头调味酒中的香味物质,在储存过程中得到充分合理的融合。
提高了产品饮用的舒适度,迎合了消费需求转变。
双沟酒业在坚持传统单粮酿造工艺的基础上。
不断完善、不断创新、不断改进.虽然做了一些基础性的应用工作,产品质量得到了提高.但是针对不断变化竞争激烈的白酒市场,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产品风格特征只有与消费口味需求变化保持同步。
产品才能符合消费需求,得到消费者认可:产品只有得到消费者认可,才能把握住白酒消费市场的变化脉搏,做深做透市场、为企业赢得生存和发展空间:企业也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得到更好更快地发展。
●担曲鼢p孛蚪水罅孕曲串辨半i榉字哆淖够海’乎驴乎鲫乎弘尊眇毒驴鹋9濞盐净辨亭哆净曲守邺9濞辨谆翦搏辨孚i}#i榉孚曲孕弘孚罅淖曲守毋铲曲溥珏淖坤淖曲诤韭净韭孚弛溥拱乎牡孚廿溥辨溥招孕曲守搏中国酒道研究专家委员会第一届二次会议在安徽宣城召开本刊讯:中国酒道研究专家委员会第一届二次会议于2010年11月27~28日在安徽宣城市隆重召开。
工作分析的方法与技术作业参观西凤酒厂任务分析及感受心得参观西凤酒厂任务分析及感受心得【公司简介】中国四大名酒西凤酒,产于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柳林镇,始于殷商,盛于唐宋,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文化灿烂。
西凤酒是中国最古老的历史名酒之一。
1956年10月,在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下陕西省西凤酒厂成立。
1999年以西凤酒厂经营性净资产为核心,联合其他社会法人,组建成立了陕西西凤酒股份有限公司。
经过半个世纪的艰苦创业,西凤企业现已发展成为占地50.2万平方米,总资产7.8亿元,年产名优白酒5万多吨的国有大型一档企业,是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国家名酒制造商、陕西省利税大户之一。
近年来,西凤人励精图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消费者为中心,着力自主创新,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在坚持传统精湛的酿酒工艺的基础上,吸取百家之长,在香型研发上进行创新,开发出新的精品和珍品西凤酒,被酒界专家誉为"新西凤实现了中国白酒工艺革命性的突破"。
现在,西凤酒已形成了新口味、新感觉、功能齐全的系列产品,共有高中低度、高中低档100多个品种,满足了不同地区、不同口味、不同档次消费者的需求。
特别是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企业领导班子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创新思路,不断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对外大力实施品牌宣传,不断提升企业形象和品牌影响力;对内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强化管理,苦练内功,激励和带领全体员工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为西凤事业拼搏奋斗,经济效益连创历史新高,开创了西凤酒发展史上的新纪元。
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年增长40%以上,西凤事业一年迈出一大步,一年跃上一个新台阶,呈现出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西凤先后荣获全国轻工业卓越绩效先进企业、全国质量AAA级企业、国家原产地域保护产品、中国十大最具增长潜力白酒品牌第一名、全国食品工业优秀龙头食品企业、中国驰名商标、中华老字号企业、首批国家酒类产品质量等级优级认证产品、中国白酒工业十大竞争力品牌等殊荣。
浓香型白酒微生物生物质代谢机制及其转化与利用中国白酒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是世界上6大蒸馏酒之一。
按照香型可分类为浓香型、酱香型、清香型、米香型和其他香型白酒。
其中以泸州老窖和五粮液为代表的浓香型白酒年产量占中国白酒的70%以上。
浓香型白酒的酿造,窖泥是基础,窖泥微生态中的微生物多样性极为复杂,栖息着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微生物。
这些微生物不但影响着单位粮食的产酒量,而且微生物间相互作用,产生了白酒的香味成份类生物质,对白酒的品质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
浓香型白酒在窖池中发酵后,通过蒸馏得到白酒,而蒸馏之后的残渣为酒糟。
作为白酒产业的副产品,酒糟年产量可达2000万t以上。
酒糟的主要成分为高粱和稻壳,因此酒糟中含有丰富的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
白酒产业中生物质资源丰富,既有决定白酒品质的香味成份类生物质,又有酒糟中占主要成分的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如何有效的利用白酒产业中的生物质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基于以上思路,本研究从泸州老窖酒厂采集30年(PM30)和300年(PM300)窖泥及酒糟,通过16SrDNA分析窖泥中微生物的种类和丰度。
并以此为基础,通过宏基因组和宏蛋白组技术分析白酒香味成份类生物质的代谢机制,寻找关键的基因与蛋白质,为下一步通过基因工程手段或化学生物学手段提高白酒产量和品质提供理论基础。
此外,利用分析化学相关的理论和技术探讨酒糟中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的进一步转化与利用途径,为白酒酒糟生物质的充分利用寻找有效的途径。
从细菌多样性研究入手,以PM30和PM300为研究对象,利用下一代测序技术通过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平台对窖泥中的细菌进行16S rDNA分析。
结果表明,按3%的基因距离为阀值,PM30和PM300中分别有1062和1164个OTUs。
2个样品中微生物均为厚壁菌门最多,在属水平上,梭菌属和乳酸菌属最为丰富,且2个样品中都鉴定出少量的甲烷杆菌属。
梭菌属、乳酸菌属和甲烷杆菌属均为白酒酿造过程中重要的功能菌,PM300样品中甲烷杆菌属和梭菌属丰度高于PM30样品,但乳酸菌在PM30样品中丰度较PM300高。
《酿酒工艺》期末结课论文作业论文题目:酱香型白酒微生物最新研究进展撰写人:熊旭升班级:11生物技术学号:************授课老师:曹海鹏老师评价与评分:酱香型白酒微生物最新研究进展(贵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11生物技术熊旭升110903030061)摘要:在传统固态白酒酿造过程中,微生物对白酒的品质、风味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从酒曲微生物、酒醅微生物、酒窖泥微生物三方面概述了酱香型白酒微生物研究现状及最新研究成果,并对其进行分析探讨和展望,得出在酱香型白酒生产中微生物复杂度对酒质风味影响的重要性,未来白酒微生物研究的主要方向是分子水平的机制机理的基础理论研究。
同时分享对《酿酒工艺》这门课程的学习体会。
关键词:酱香型白酒、微生物、研究进展1.引言白酒是我国传统的发酵食品,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古至今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
中国传统白酒是以优质粮谷类为原料,以酒曲为糖化发酵剂,采用固态、半固态或液态发酵方式,经蒸馏、贮存和勾兑而成的含酒精的饮料[1],被列为世界著名六大蒸馏酒之一。
我国白酒呈现五大类香型:酱香型、浓香型、清香型、米香型和其他香型。
而在白酒的生产过程中,开放式生产工艺是优质白酒生产工艺中特有的,因为其网罗了自然空气中的大量微生物,而这些微生物在产酒生香中扮演了主要角色。
结合白酒的生产工艺,我们知道白酒的酿造过程其实是相关微生物的代谢过程,而这些微生物主要来源于酒曲、窖泥和酒醅,参与酒精和香味物质的形成,是影响白酒典型香型形成的重要因素。
酿酒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分布及其消长变化等对白酒发酵途径及最终产物的生成均有着重大的影响。
白酒生产中酿酒微生物的研究水平直接影响白酒生产技术水平,进而影响白酒的质量;微生物群落结构,尤其是风味微生物菌群结构,对于白酒的产量与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0 世纪60 年代至今,白酒微生物的研究进入了高潮,各酒厂、科研机构和学校纷纷对白酒微生物进行研究[2]。
2000年以后,进入了白酒研究的高潮期,各地学者对白酒微生物的分离鉴定、分布及变化规律、理化性质等进行深入研究。
影响己酸菌生长代谢的因素与培养应用作者:姚继承,张宗奇地址:武汉佳成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湖北武汉邮编:430063摘要:影响己酸菌生长、繁殖、代谢过程中的主要因素有碳、氮、矿物质元素等营养物质,水分、温度、酸度、乙醇浓度及其共栖微生物等。
从浓香型白酒生产实践角度提出己酸菌在应用过程中应注意的关键事项。
关键词:白酒;己酸菌;生长代谢;培养中图分类号: TS262.3;TS261.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1-9286(2008)02-0082-04英文标题: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Growth & Metabolism of Caproic Acid Bacteria & Its Cultureand Application英文作者: YAO Ji-cheng and ZHANG Zong-qi英文地址: Wuhan Jiacheng Bio-product Co.Ltd., Wuhan, Hubei 430063, China英文摘要: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growth, propagation and metabolism of caproic acid bacteria mainly covered nutritional substances such as carbon, nitrogen and mineral elements, moisture content, temperature, acidity, ethanol concentration and its commensalism microbes etc. During the application of caproic acid bacteria in Luzhou-flavor liquor production, some key notes should be paid more attention.(Tran. by YUE Yang)英文关键词:liquor; caproic acid bacteria; growth and metabolism; culture 20世纪60年代,研究发现浓香型窖池中的窖泥生长着大量的梭状芽孢杆菌,经筛选、培养能够产生大量的己酸,再经酸醇酯化生成己酸乙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