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不同品种试验总结
- 格式:docx
- 大小:27.91 KB
- 文档页数:3
新郑市2018年玉米品种筛选试验总结为了提高新郑市玉米产量和品质,经过多年的实践和研究,新郑市农业部门开展了一系列的玉米品种筛选试验。
2018年,新郑市农业部门开展了多个试验点的玉米品种筛选试验,试验结果对玉米种植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下面是2018年新郑市玉米品种筛选试验总结报告。
一、试验目的1.评价不同玉米品种的适应性和产量表现。
2.为农民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质玉米品种提供参考。
3.积累玉米品种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适应性和稳定性数据。
二、试验方法1.实验种植点:新郑市选择了不同的地理位置进行试验,包括平原地区、丘陵地区和山地地区。
2.试验品种选择:新郑市农业部门选择了包括晚熟玉米、早熟玉米、杂交玉米等多个品种进行试验。
3.试验方案:统一施用基本肥料,试验组和对照组均采用相同的灌溉、病虫害防治和田间管理措施。
三、试验结果1.产量表现经过对比试验,不同玉米品种的产量表现存在明显差异。
在平原地区,早熟玉米品种的产量表现优于晚熟玉米品种;在丘陵地区,杂交玉米表现最佳;在山地地区,晚熟玉米品种的产量较高。
2.抗逆性评价在干旱胁迫条件下,部分早熟玉米品种表现出较好的抗旱性能,而晚熟玉米品种则整体表现一般。
在病虫害胁迫条件下,杂交玉米品种表现出优异的抗病虫害能力。
3.品质表现在玉米品质方面,试验结果显示,部分杂交玉米品种的籽粒品质较优,颗粒饱满、口感好,适合用于食品加工和饲料加工。
1.新郑市的玉米产量和品质受地理环境的影响较大,需要根据当地的地理特点和气候环境选择适合的玉米品种进行种植。
2.新郑市的早熟玉米品种在平原地区表现较好,适合种植;而在丘陵地区和山地地区,杂交玉米品种的适应性和产量表现较优。
3.在选种时,不仅要考虑产量,还需兼顾抗逆性和品质表现,以提高玉米的全面竞争力和综合利用价值。
五、参考建议1.新郑市农业部门建议农民根据自家土地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选择适宜的玉米品种进行种植,以提高产量和品质。
2.新郑市农业部门将继续开展玉米品种筛选试验,并加强对玉米种植技术的指导和推广,促进新郑市玉米产业的发展和升级。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玉米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发育规律,分析玉米产量与品质的关系,为玉米种植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玉米品种:普通玉米、新品种玉米生长环境:光照、水分、温度、土壤养分等实验设备:温室、生长箱、土壤养分检测仪、光合作用仪、植物生长分析系统等2. 实验方法(1)设置不同处理组:将实验玉米分为普通玉米组和新品种玉米组,分别设置不同光照、水分、温度、土壤养分等处理条件。
(2)定期测量指标:对玉米植株的生长发育、产量、品质等指标进行定期测量,包括株高、叶片数、茎粗、产量、蛋白质含量、淀粉含量等。
(3)数据分析:运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不同处理组间的差异。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玉米生长发育规律(1)株高:在不同处理条件下,玉米株高呈上升趋势,且新品种玉米的株高普遍高于普通玉米。
(2)叶片数:在不同处理条件下,玉米叶片数差异不大,但新品种玉米叶片数略多于普通玉米。
(3)茎粗:在不同处理条件下,玉米茎粗差异不大,但新品种玉米茎粗略大于普通玉米。
2. 玉米产量与品质(1)产量:在不同处理条件下,玉米产量差异较大。
在适宜的光照、水分、温度、土壤养分等条件下,玉米产量较高。
新品种玉米的产量普遍高于普通玉米。
(2)蛋白质含量:在不同处理条件下,玉米蛋白质含量差异较大。
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蛋白质含量较高。
新品种玉米的蛋白质含量普遍高于普通玉米。
(3)淀粉含量:在不同处理条件下,玉米淀粉含量差异较大。
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淀粉含量较高。
新品种玉米的淀粉含量普遍高于普通玉米。
3. 环境因素对玉米生长的影响(1)光照:光照强度对玉米生长有显著影响。
在一定范围内,光照强度增加,玉米产量和品质均有所提高。
(2)水分:水分是玉米生长的重要条件。
适量水分有利于玉米生长,缺水或水分过多均会影响玉米产量和品质。
(3)温度:温度对玉米生长有显著影响。
适宜的温度有利于玉米生长,过高或过低温度均会影响玉米产量和品质。
玉米品种比较试验总结1. 试验目的:选择2—10个玉米品种在同一块地种植,在栽培管理上统一管理,选择最适合当地气候、土壤、水肥条件下,能够最高产、高效的玉米品种。
2. 参试品种:现有的品种由新玉45号、KX1568、KX3564、吉祥一号、天山2号、新饲玉7号(XS7128)、张玉1233、巡天16号、中良909。
3. 试验设计:这9个品种随机排列在大田播种,排列为从西往东一号品种排到:新玉45号、KX1568、KX3564、吉祥一号、天山2号、新饲玉7号(XS7128)、张玉1233、巡天16号、中良909。
每一个品种播种面积不小于3亩。
4. 试验地点及基本情况:4.1 试验地点:奇台县坎尔孜乡东坎尔孜村,试验农户:艾斯卡尔。
4.2 试验地的基本情况:经土壤化验结果该地块土壤中碱解氮100克/公斤,有效磷10.6,速效钾309,有机质26.1。
4.3 试验主持人:高亚汗、试验技术指导人:依明江。
5. 田间管理:验地试田间管理与大田相同,4月18日机械铺摸播种,播行50—40厘米,采取宽窄行,株距22厘米。
从西往东排列新玉45号、KX1568、KX3564、吉祥一号、天山2号、新饲玉7号(XS7128)、张玉1233、巡天16号、中良909,亩播量3公斤。
5月4日出苗,5月14~15日间定苗,5月9日和19日进行两次中耕,5月4日喷施除草剂天仙配亩用量50克,因玉米对除草剂有敏感性打完此药后在玉米田里有了多多少少的影响,对新玉45号特别敏感,玉米损害率达到30%左右。
6月10日进行机械施肥,化肥用量硫酸钾3公斤,二铵13公斤三料10公斤。
6月20日灌头水,全生育期灌7次水,6月25日玉米长到小喇叭口期时,为防治玉米螟的危害,用呋喃丹投入。
7月10日为防治野蛮的危害结合灌水灌水口放入锐劲特,亩用量为200克。
9月10 成熟,9月15日收获。
6. 调查及结果:试验地出苗后每三天观察一次进行记载,每个处理中去三个点,定点调查,点上调查记载。
2017 年第 10 期(下半月)农民致富之友 Nong Min Zhi Fu Zhi You126科研◎试验报告玉米品种对比试验报告刘 燕玉米以抗性强、适应性广为优势,是重要的粮食、饲料、经济兼用作物,近年来,食品业、工业、畜牧业都有以玉米为原料的深加工行业,使玉米的经济价值持续增高,进而玉米种植面积也不断增加,已成为长子县种植面积最大农作物,但是,连续种植同种品种,出现了品种退化,造成产量低、品质差等现象,选择玉米品种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为满足农民朋友需求,推广适宜品种,特做此试验。
经过广泛征求农户意见,录求专家意见,最终确定玉米10个玉米品种(屯玉99号、晋单73号、先玉987、先玉508、先玉335、大丰30、迪卡516、西旺3008、登海605、登海618)。
该试验通过对选出的10个玉米品种进行对比试验,并从株高、穗粒数、产量、品质等综合表现进行分析,筛选出适合我县种植的新品种,此试验可为玉米品种选择提供重要依据。
1 试验名称玉米品种对比试验2 试验目的通过不同玉米品种的对比试验,筛选出在高产、优质、抗病性强、适应性广且综合性表现良好的的玉米新品种以便在我县推广应用,从而提高我县玉米产量,改善玉米品质,带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3 试验情况3.1 试验基本情况3.1.1 试验地块。
试验于4月30日开始,试验地点:山西省长子县石哲镇西汉村,石哲镇西汉村位于长子县城东北方向,全村耕地面积4200亩,是我县农民种植积极性高,玉米种植面积较大村,有较好的辐射推广作用的村,该村为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宜人。
年日照时数平均2565小时,年无霜期143~196天,全村内无污染,土壤肥力水平中等, 前茬作物为露地尖椒。
3.1.2 试验材料。
屯玉99号、晋单73号、先玉987、先玉508、先玉335(对照)、大丰30、迪卡516、西旺3008、登海605、登海618共10个。
3.1.3 试验设计。
2015年第1期(下半月)农民致富之友Nong Min Zhi Fu ZhiYou本溪地区玉米品种对比试验总结李英1邓守哲2耿玉娴3(1.辽宁省本溪县满族自治县农业区划办公室,辽宁本溪117100;2.辽宁省本溪县满族自治县种子管理站,辽宁本溪117100;3.辽宁省本溪市农业技术服务中心,辽宁本溪117000)[中图分类号]S51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1650(2015)01-0166-01为了使优良品种在本溪地区更好的应用推广,2014年,市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推广站引进23个玉米品种,安排在本溪县进行品比试验,现将结果总结如下:1试验品种23个佳尔336、良玉9、东单213、丹玉908、铁研120、良玉208、诚田102、丹玉207、丹玉909、神农46、丹玉801、东单72、丹玉307、万浮七号、金刚48、铁玉1号、良玉118、沈玉29、丹玉89、良玉88、丹玉307、万浮七号、金刚48、铁玉1号、沈玉29、东单72、良玉66、丹玉89、丹9610、桥丰1号。
2试验地点本溪县小市镇朴堡村。
3农事具体安排肥料使用:底肥为复合肥,亩施用量30公斤,N:P:K比例为17:17:17;追肥为尿素,亩用量30公斤。
栽培密度:株行距0.3米*0.5米。
小区设置:小区面积30平,二次重复。
4试验结果4.1产量:在同等栽培条件下,神农46、良玉9、东单213和丹玉908四个品种单产超过900公斤,铁研120等8个品种单产超过800公斤,其它品种产量相比较稍低。
4.2抗病性:抗病性表现各异,玉米大小斑病发生普遍,神农46、丹玉909等品种抗病性较好。
4.3抗旱性。
2014年适逢干旱,本溪地区玉米减产幅度在50%以上,以上品种试验田由于具有一定灌溉条件,旱情不算十分严重,单是不同品种的抗旱性也充分表现出来。
神农46、良玉9等品种抗旱性较好。
4.4通过综合比较,初步筛选出神农46、良玉8,、丹玉908、丹玉909、丹玉307五个品种综合性状较好,同时具有高产、抗病抗旱等优点,建议进一步验证。
第1篇一、实验背景玉米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和品质的提高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科技的进步,玉米育种技术不断更新,为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提供了有力支持。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玉米品种进行筛选,以期获得适应本地种植、产量高、品质优的玉米新品种。
二、实验目的1. 了解玉米育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筛选出适应本地种植、产量高、品质优的玉米新品种。
3. 探索玉米育种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实验所用材料包括:45个玉米品种(包括19个适宜本地种植的转基因玉米新品种)、种子、实验地、肥料、农药等。
2. 实验方法(1)实验地选择:选择肥力均匀、交通便利、灌溉条件良好的实验地。
(2)播种:按照当地玉米种植习惯,于春季进行播种,播种密度为每亩4000株。
(3)田间管理:施肥、浇水、除草、病虫害防治等按照当地玉米种植技术规范进行。
(4)品种筛选:根据玉米的产量、品质、抗病性等指标进行筛选。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产量分析通过对45个玉米品种的产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转基因玉米品种的平均产量为830kg/亩,常规玉米品种的平均产量为780kg/亩。
由此可见,转基因玉米品种在产量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2. 品质分析对玉米籽粒的蛋白质、脂肪、淀粉等品质指标进行测定,结果显示:转基因玉米品种的平均蛋白质含量为10.5%,脂肪含量为3.8%,淀粉含量为70.3%;常规玉米品种的平均蛋白质含量为9.5%,脂肪含量为3.5%,淀粉含量为69.2%。
转基因玉米品种在蛋白质、脂肪和淀粉含量方面均优于常规玉米品种。
3. 抗病性分析对玉米品种的抗病性进行评估,结果显示:转基因玉米品种对玉米螟、玉米纹枯病等病虫害的防治效果显著,平均防治效果为90%以上;常规玉米品种的防治效果平均为70%左右。
转基因玉米品种在抗病性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五、结论1. 转基因玉米品种在产量、品质、抗病性等方面均优于常规玉米品种,具有推广价值。
Z h o n g z i n o n g y a o玉米是我省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近年来,食品业、工业、畜牧业都有以玉米为原料的玉米深加工行业,玉米经济价值增高,玉米种植面积不断增加,产量高,效益好,但我省种植玉米品种较多,品种特性各有不同,所适应的地区也各有不同,本试验对!"个玉米品种,进行综合性状对比试验,探索出在本地区表现突出的品种,结合本地区生产条件和天气条件,推荐比较优异、适合本地区种植的品种,为当地的实际农业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试验材料与方法!#!供试品种德美亚!号、龙垦$号、承单%%、绥玉七、吉盛&&!、安早!&号、宾玉$号、垦单%'、龙疆!号、龙高(%、金产$号、伊单)号、嫩单*号!#%试验地基本情况试验地设在萝北县试验田,前茬大豆,土壤类型为白浆土,肥力中等,土壤养分含量: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01值$#2。
!#'试验设计采用大区对比试验方法,设!"个品种,每个品种一个处理,不设重复,大区对比排列。
垄宽3$4,,垄长$&,,每个品种*垄,试验田面积$亩。
采取定点调查,调查取点每处理取'点,每点'平方米,收获前取样测产,分析产量情况。
!#"耕作栽培措施采用秋整地,春起垄,垄宽3$4,,$月!2日播种,人工播种。
各处理氮、磷、钾肥用量相同,定期进行中耕、除草、防病工作。
基肥:尿素*/-,磷酸二铵!&/-、硫酸钾*/-。
追肥:在玉米$—2叶期进行追肥,尿素!&/-。
%调查结果与分析%#!气象资料调查%&!$年≧!& 有效活动积温%$)'#$ ,较去年有效积温略低,全年积温满足玉米的生长需求,播种后气温较低,影响玉米出苗,进入3月份气温适宜,雨量充足,玉米长势较好。
登海种业玉米品种筛选试验总结报告安徽省萧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一、试验目的玉米系高光效C4作物,增产潜力大,用途广泛,市场前景广阔,种植面积逐年扩大。
良种是实现玉米高产稳产的主导因子,为加速玉米品种的筛选提供科学依据,了解玉米新品种的增产潜力,特安排玉米品种筛选试验。
组织三名技术人员严格按照《2012年登海种业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实施方案》要求,精心设计认真实施。
现就种植和田管情况、试验结果及气象因子分析,总结报告如下。
二、试验材料供试品种203个,其中对照2个即郑单958、先玉335,均由登海种业提供。
三、试验田田间设计试验共设228个小区处理,其中对照种植27个小区,筛选品种201个,各种植一个小区,不设重复,每15个品种加一个CK,小区长5m,每行种植20株,4行区种植,行距60cm,株距25cm,每亩种植密度4445株,走道1.5m,四、试验地基本情况试验田选择在萧县县城西10公里处杜楼镇。
系萧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新品种、新技术示范百亩展示田,试验田土层深厚,土质两合土,土壤肥力中等偏上,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排灌设施齐全,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便于观察、观摩。
基期土壤养分含量(系萧县土肥站实施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化验数据):有机质2.02%,PH值7.96,碱解氮,83.8mg/kg,速效磷19.6 mg/kg,速效钾127.5mg/kg。
试验地前茬作物小麦,亩产506公斤。
五、试验田种植及田管情况试验田小麦收获后,全县持续干旱少雨,导致玉米主播期较正常年份推迟10-15天。
试验田于6月25日播种,种植方式采取播种机开沟,行距60cm,人工拉绳点播,绳上按株距25cm做标记,确保种植密度和播种质量。
为确保一播全苗,于播种次日进行喷灌补墒。
随播种开沟亩基施45%(28-8-9)司尔特三元复合控失肥45kg。
玉米播种后,喷施除草剂一次。
试验田于6月30日出苗,出苗齐、匀、壮。
于大喇叭口期前亩追尿素30kg。
玉米考种实验总结报告
玉米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其播种种植技术也一直是学术界和农业生产界关注的研究方向。
本次实验旨在研究不同品种的玉米种植表现和产量,并总结出适合种植的优良品种。
一、实验设计
1. 实验对象:选择了两种玉米品种,分别是耐旱性强的889和高产型的1005。
2. 实验地点:在一个室外开阔的耕地上建立实验区。
3. 实验方法:
- 种植方法:在同一土地上分别播下两种玉米品种。
- 施肥方法:每亩用1吨有机肥和化肥2公斤,基肥和追肥各一次。
- 灌溉方法:根据天气情况定期浇水。
- 病虫害防治:采用有机防治方法,如喷药等。
- 收获方法:在玉米成熟后进行收获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二、实验结果
在经过四个月的实验后,我们得到了以下数据:
- 889品种:亩产量460公斤,平均穗长22.5厘米,平均穗粒数30粒。
- 1005品种:亩产量550公斤,平均穗长23.5厘米,平均穗粒数40粒。
三、实验总结
本次实验的结果表明,1005品种的亩产量和穗粒数均高于889品种,说明1005更适合作为高产玉米品种推广。
但是,889品种的优势在于其耐旱性强,对于环境条件差的地区种植更为适合。
因此,在不同的环境下,选择不同的玉米品种更为重要。
在进行下一次实验时,可以考虑增加更多的玉米品种,并控制好各项环境条件,以得到更为准确的数据和结论。
同时,也要注意充分利用有机肥和化肥进行施肥,并积极防治病虫害,这将有利于提高全年的稳定产量。
玉米品种对灰斑病的抗病性鉴定巍山县植保植检站蹇永祥余国俊摘要:本试验通过田间试验方法,研究玉米灰斑病在不同玉米品种上发病情况,通过病情指数、严重度鉴定出品种的抗性。
经过三年对100个玉米品种的多次试验,得出了多个较抗病生理性状好的优良品种。
关键词:玉米品种;灰斑病;抗病性;鉴定;严重度玉米在全世界的种植面积和产量是仅次于水稻和小麦的第三大作物。
它也是我省主要粮食和饲料作物之一,常年播种面积1200-1500万亩,占耕地面积的23-28%,占大春粮食面积的30-37%,占全省粮食面积总产的28%,我县种植玉米达10万亩,占全县粮食面积总产的50%左右。
但由于多年来品种、结构未从根本上进行调整和高氮肥栽培以及后期缺乏精细管理,我省的玉米灰斑病、大、小斑病为主的叶斑病在近年来发生面积逐渐扩大,特别是灰斑病发生极其严重。
为保证玉米种植产业健康稳步发展,提高玉米品质、产量,尽量挽回因玉米灰斑病造成的损失,我县对100个玉米品种开展了为期三年抗性鉴定试验。
最终得出结果,并把抗、中抗、高抗且生理性状较好的优良品种推广于实际生产。
1、试验时间及地点本试验于2007年至2009年的4—10月开展。
地点选在永建镇永利村委会唐家明田中,海拔1900米,属坡地,中等肥力,粘性土壤,浇水方便,前作为小麦、玉米,4月底翻地,深20cm,塘施底肥复合肥20kg/亩,5月中旬下种,5月底出苗,10月初采收。
2、试验材料及方法试验材料为大理州植保站提供的84个品种及本县选择的16个品种(见表二),试验设100个处理,一次重复,共100个小区,按当地常规种植,每小区宽1.5m,长4m,16塘点播,密度为3600株/亩,简单随机排列。
玉米腊熟期(9月初)调查,每小区定点、定株(5株)、定叶(穗位叶上3叶下2叶,共6叶),调查病情指数、严重度,见表二。
并根据平均严重度鉴定出各个玉米品种的抗病性。
3、试验对象及分级标准3、1灰斑病及病原玉米灰斑病(Cercospora zeaemaydis Tehon and Daniels)又称尾孢菌叶斑病,本病主要发生在玉米成熟期的叶片、叶鞘及苞叶上。
贵州玉米品种试验总结汇报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大家好!我是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的小刘,今天我将向大家汇报一下我们进行的贵州玉米品种试验的总结。
贵州是一个农业资源丰富的省份,玉米是贵州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为了提高贵州玉米的产量和品质,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品种试验。
首先,我们在品种选择上,重点选择了适应贵州气候和土壤条件的适合玉米生长的品种。
我们根据贵州不同地区的气候和土壤特点,选择了不同的玉米品种进行试验。
其次,我们对不同品种的玉米进行了耐逆性试验。
贵州的气候条件较为复杂,气温变化大,干旱和水淹等自然灾害屡见不鲜。
因此,我们重点测试了各个品种的抗旱、抗寒和抗淹水能力。
通过对比试验结果,我们筛选出了一些具有较强适应能力的玉米品种。
在肥料利用效率方面,我们进行了不同品种之间的比较试验。
通过在相同的土壤条件下施用不同种类和量的肥料,我们对比了不同品种对肥料的吸收利用情况。
试验结果表明,有些品种对氮肥和磷肥的利用效率较高,而有些品种对钾肥的利用效率较高。
因此,在实际生产中,我们应该根据具体品种的特点来施用肥料,以提高肥料利用效率。
此外,我们还进行了不同品种玉米的产量稳定性试验。
我们在不同的地区种植了同一品种的玉米,并记录了产量、品质等数据。
经过数据处理,我们发现有些品种的产量变异较大,而有些品种的产量相对稳定。
因此,在实际生产中,我们应该选择产量稳定性较高的品种,以保证产量的稳定和可靠性。
最后,我们还对玉米品种的品质进行了评估。
我们对玉米的外观特征(如颗粒大小、颜色等)、口感特征(如脆、甜等)和烹饪性状等进行了测试。
通过对比试验,我们筛选出了一些口感好、品质优良的玉米品种。
综上所述,我们通过一系列的贵州玉米品种试验,对适应贵州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品种进行了选择和筛选,并对其耐逆性、肥料利用效率、产量稳定性和品质进行了评估。
这些试验结果对于贵州玉米生产的种植管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为贵州玉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彬州市2018年玉米品种比较试验总结玉米是我县的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达10万亩以上,年需良种20万公斤。
通过新品种比较试验,进一步加大我市玉米优良品种推广力度,选好主栽品种和搭配品种,进一步解决品种的多、乱、杂,产量水平低、抗病性能差的问题。
充分发挥优良品种的增产作用,提高农民收入,保障粮食安全。
标签:玉米品种;试验总结一、试验目的通过开展玉米不同品种试验,提升我市玉米生产水平,发挥品种的增产潜力,选好主栽品种和搭配品种,为大面积推广提供依据。
二、参试品种参展品种共16个。
福盛园57、沃玉3号、先行1658、先玉335、宁单27、户农101、沃锋9号、陕玉501、联创808、金友99、大康969、正成018、翔玉218、华农866。
保护行种植西多Q1和郑单958。
三、试验地概况、设计及管理1.展示田设在新民镇展示田种植在屯庄村杨宏俊承包地内,土质为黑垆土,地势平坦、地力均匀,前茬作物玉米。
冬前深翻一次,结合春季两次旋耕,亩施二胺和尿素各25kg,亩用高效毒死蜱颗粒1公斤土壤处理。
2.随机排列、不设重复。
每个品种展示面积154㎡。
3.4月25日施肥旋耕,4月26日机械覆膜、田间设计。
27日人工播种,播种时加拌了防野鸡危害药剂,5月10日-12日查苗补苗。
四、气候条件对玉米生长发育影响2018年玉米整个生育期降雨适中,光照充足,气温适合,利于玉米生育期对光照、水份和温度的需求。
玉米展示田生长后期,受风力影响,宁单27倒伏率占到90%,但对产量影响不大。
玉米大小斑病、瘤黑粉病、丝黑穗等病害发病较轻,穗腐病轻与往年。
五、产量及分析1.产量结果详见附表。
2.产量分析:从产量结果看,排在前5位的品种依次是正成018、宁单27、金友99、翔玉218、先行1658。
六、各品种的具体表现(按产量高低顺序排列)1.正成018:生育期135天,种植密度4000株/亩,展示亩产1320.0公斤,位列第一位,比对照先玉335增产368.0公斤,增产率38.6%。
玉米不同品种试验总结
摘要:通过对绿丹1、哲单37、绥玉7等33个品种进行品比试验,公顷保苗6万株的情况下,亩产排前三位的分别是龙垦4、绿单2、新玉45,公顷产量分别为10770.0kg、10656.5kg、10626.0kg,分别比对照增产11.2%、10.1%、9.8%,公顷效益分别增加1397.2元、1305.8元、1265.0元。
关键词:玉米;品种;产量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基本情况。
试验设在八五一○农场旱田试验区,土质为白浆土,地势平坦,排水良好,肥力中等,秋翻、秋旋、秋起垄,土壤PH值为5.44,有机质5.6%,碱解氮275.6mg/kg,有效磷21.2mg/kg,
有效钾165.1mg/kg,前茬大豆。
1.2 试验品种。
绿单1、绿单2、哲单37、青V86,绥玉7、绥玉10、绥玉20、垦玉6、丰单3、丰单4、丰单7、南北2号、鑫鑫1号、富玉1号、鑫达5号、新玉45、祥玉1号、德美亚3号、利合16、HN001、龙单35、龙单38、龙单39、龙单44、龙单45、龙单59、龙单60、四早113、吉单519、宝玉416、宾玉4、五谷702、HC516,共计33个品种。
1.3 试验设计与方法。
采用小区试验,随机区组排列,三次重复,每小区面积32.5m2(5行区、行长10米、行距
65cm),机械开沟施肥,人工垄上点播,公顷保苗4千株,亩施肥纯量20kg,N:P:K=2:1:0.6。
2 试验结果分析
2.1 气象分析。
今年的气象条件总体来说对玉米的生长较为不利,年积温2558.9℃,比历年平均少25.3℃,
玉米生育期间(5~9月)降水276.7mm,比历年少213.8mm,前期的低温多雨和后期长时间的
干旱缺雨,对玉米的生长发育及幼穗分化、籽粒灌浆、粒多粒重产生一定影响,特别是7~9
月严重干旱,降雨量仅为132mm,而历年则为325.3mm,降雨量仅占历年的40.6%严重不足,造成玉米生育期延长达7天以上,并且果穗秃尖增加,穗粒减少,粒重下降,产量降低。
2.2 生育期调查。
通过对生育期调查得到,绥玉7生育期为119天,与其生育期相同的品种为绿单1、哲单37、祥玉1号,比其生育期短的品种有利合16为106天、宾玉4为109天、南北2号为115天。
其余品种生育期都超过绥玉7号1~8天,其中较绥玉7生育期长1天得品种有绿单2号、青
V86、绥玉20、富玉1号、龙单39、宝玉416、HC516,超过2~4天得有绥玉10、龙单59、
丰单3、吉单519、垦玉6、鑫达5号、德美亚3号、五谷702、HC516。
2.3 产量性状调查。
从表1中可以看出,产量超过对照绥玉7的有18个品种,其中株高最高的是吉单519为387.2cm,超过350cm的品种有五谷702、宝玉416、德美亚3号、龙单35;株高超过
300cm的有龙单45、龙单46、富玉1号、绥玉20、龙单39、HC516、垦玉6、绿单2、绿单1、新玉45、南北2号、绥玉10;株高低于300cm的只有四早113、绥玉7。
再看其他性状,
从空秆率上看低于对照的有绿单2、新玉45、龙单35、龙单44、五谷702,降低幅度在0.4%~0.5%之间,高于对照0.6%~0.8%的品种有绿单1、绥玉10、龙单45、四早113、宝玉416、HC516,其余品种与对照基本相同。
大斑病发病级数基本是1级;瘤黑粉发病率大于对照
0.5~2.4的品种有绿单1、绿单2、新玉45、德美亚3号、龙单44、吉单519、宝玉416、
HC516,其余各品种与对照相同都是0。
从抗倒伏性状上看,由于今年9月5日大风,玉米基本全部3级倒伏,只是哲单37和宝玉416,倒伏相对较轻。
从产量性状看,公顷产量第一的
是德美亚3号为10770.0kg,比对照增产11.2%,该品种籽粒类型中齿,穗粒数中等520粒,百粒重最高为34.9g;公顷产量排第二位的是绿单2号为10656.5kg,比对照增产10.1%,籽
粒类型中硬,穗粒数中等546粒,百粒重较重32.8g;公顷产量排第三的是新玉45为10626.0kg,比对照增产9.8%,籽粒类型中齿、穗粒数中等535粒,百粒重较高为33.0g。
2.4 经济效益分析。
从经济效益分析,德美亚3号,公顷效益第一为1397.2元;第二是绿单2号,公顷效益1305.8元;第三是新玉45,公顷效益1265.0元。
3 结论
3.1 在今年的气象条件下,熟期长的品种如鑫鑫1号、丰单4,产量较低,因此在今后的生产中要慎重种植。
3.2 比对照绥玉7增产的18个品种,在本地区都可以大面积种植。
3.3 每个品种都有最佳的保苗株数,今年所试的品种都是在公顷保苗6万株情况下,所表现
出的产量结果。
因此,在保苗株数变化情况下的产量结果,还有待进一步试验。
表1 产量性状调查表
品种株高(cm)瘤黑粉大斑病空秆率(%)籽粒类型穗长(cm)穗粒数百粒重(g)公顷产量(㎏)增产(%)顺位
绿单1326.40.511.6中硬19.955729.39889.22.111
绿单2314.60.510.5中硬19.954632.810656.510.12
哲单37311.80.510.5中硬19.249030.98476.1-12.528
青V86308.4011.0硬18.852029.69355.5-3.421
绥玉7296.6011.0中硬20.145434.29682.0018
绥玉10309.0011.6中齿21.057528.19800.61.213
绥玉20333.6011.0中硬18.947732.89683.2017
垦玉6315.2011.0中齿19.551930.89771.30.9214
丰单3311.4012.2中齿19.455927.39221.6-4.824
丰单4355.60.511.5中齿21.256025.78185.4-15.531
丰单7349.40.511.0中齿21.053728.18939.7-7.727
南北2号327.2011.0中齿17.756030.910038.63.76
鑫鑫1号307.40.511.1中齿22.558826.09257.0-4.423
富玉1号335.0011.1中齿19.257129.09939.52.79
鑫达5号286.8013.9中齿20.256527.49658.5-0.219
新玉45321.20.110.5中齿19.753533.010626.09.83
祥玉1号344.6010.6中硬19.348231.49095.1-6.126
德美亚3号359.21.111.1中齿18.452034.910770.011.21利合16328.8011.1硬17.846232.48427.0-13.029
HN001357.0011.1中硬18.657526.99405.0-2.920
龙单35350.8010.6中硬20.864026.510020.03.57
龙单38338.61.110.5中硬21.853628.29193.5-5.125
龙单39337.8011.1中齿19.557530.210087.54.25
龙单44334.60.510.5中齿22.559226.99702.00.216
龙单45333.4011.6中硬20.655628.19682.5017
龙单59333.21.213.0中硬17.352528.88351.7-13.430
龙单60354.4010.5中齿18.850230.59283.5-4.122
四早113290.6011.5中齿18.749832.79840.21.612
吉单519387.22.411.2中齿20.451632.29958.52.98
宝玉416370.42.411.8中齿18.953030.09751.30.715
宾玉4305.8013.2硬16.046528.67521.4-22.332
五谷702380.2010.6中齿21.557628.69900.22.310
HC615308.60.611.8中齿17.959529.310163.7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