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海城市规划发展史

上海城市规划发展史

上海市

上海市简称沪。地处我国东部海岸中段,长江入海口。自古为海边渔村,春秋为吴国地,战国时为楚国春申君封邑,宋设镇,始称上海。1927年设市。现为我国三大直辖市之一,辖14区、6县。为我国对外开放城市之一。全市面积5800平方千米。人口1415万(1949年503 万入),其中城市人口约869万。是我国第一大城市,也是世界大都市之一。

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平原东端,市西部青浦、松江、金山一带,大约六千年前就己成陆,市区成陆年代较晚,约在十世纪中叶的五代未才全部形成。地势低平,平均海拔4米左右,仅西部松江县有少数残丘,天马山最高,海拔97.5米。长江口的崇明岛面积950多平方千米,是我国仅次于台湾、海南的第三大岛。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一月平均气温3.5℃,七月27.8℃,无霜期8个多月。年降水量1124毫米。6月中起有约20 天梅雨季节。79月有台风雨。主要河湖有源于太湖、流入长江的黄浦江及其支流吴淞江、青浦淀山湖。

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工业城市,近代工业的发展历史有100多年。但旧上海是帝国主义压榨中国人民的据点,被称为“冒险家的乐园”。建国以来,上海轻纺工业经改造调整,进一步发展了化纤、塑料、日用化工、耐用消费品、家用电器等部门。而重工业、冶金、石油化工、机械、电子等部门也发展迅速,航空、航天、汽车工业正在崛起,已成为能生产高精尖产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工业总产值和上交税利约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和五分之一。化纤、电子计算机、照相机等产量占全国40%以上。

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商业、金融中心,内外贸易额均居全国各大贸易中心首位,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也在全国四个直辖市中居第一位。服装、毛呢、皮鞋、化妆品、儿童玩具、金银饰品、各种传统工艺品、食品,花色品种齐全,是驰誉国内外的购物中心。外贸出口总值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近年来上海金融业务迅速发展,在国内外金融交往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伦敦、巴黎、纽约、新加坡、香港等国际金融中心设有联行。

上海是西太平洋地区重要国际港口城市,国内外联系广泛,交通、通讯比较发达。黄金水道长江和沪杭、京沪铁路干线,使上海成为贯通中国东西南北的交通枢纽,40多条航空线通往国际国内各大城市。上海港被称为上海经济命脉,现有万吨级码头泊位约50个,下设10多个装卸区,港口吞吐量约占全国三分之一。黄浦江可通2 万多吨轮船。上海又是国内国际通讯枢纽之一,全国对外通讯中有三分之一通过上海卫星地面站和中日海底电缆传输。上海是中国工业科技的最大基地。拥有800多所科研机构,55万科技人员,51所全日制高等院校。新型材料、电光源、激光、电子新技术、基础理论、边缘科学迅速发展。上海旅游业发展迅速,开辟了市内外以及至北京、武汉等地的旅游线。本市名胜主要有豫园,玉佛寺,“中共一大”会址,孙中山、鲁迅故居,嘉定孔庙,汇龙潭,古猗园,淞江方塔,醉白池,吴淞口炮台等。

城市规划是为了实现一定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而制定的指导城市合理发展的蓝图,是建设和管理城市的重要依据和手段。上海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具有较长的历史,而城市规划工作,则是随着近代城市规划科学技术的进步,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发展,租界分割状况的消除,逐步开展的。

上海原是一个渔村发展起来的沿海集镇。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设县,而后筑城。城厢大小街巷数十条,形成小方格的道路网,设有县衙、县学(文庙)、同业公所、会馆等;沿黄浦江一带,形成商业贸易较为集中的地区,万商云集,享有“东南名邑”美称。具有传统建筑艺术特色的民居、园林以及城隍庙的市集形成了“庙、园、市”三位一体的布局,颇具特色。鸦片战争后,上海被迫开埠,相继辟设了英、美、法租界。整个城市遂由华界地区和租界地区连接而成。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各自为政,没有统一的城市规划,布局结构混乱,分割畸形。租界地区的建设和扩张,加速了上海城市化的进程,20世纪30年代上海已成为远东最大的城市和工业、金融、商贸中心,在全国领先建设了近代较为先进的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城市的建筑具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显示出城市的重要标志和某些特色风貌。租界内制订有较为完整的道路红线规划、建筑规则和土地使用的局部区划规定,据以实施营造管理。这些为以后的城市规划和管理所承袭和借鉴。

民国16年(1927年),上海特别市政府成立,确定在江湾一带建设新市区。民国18年,成立上海市中心区域建设委员会,负责制定《大上海计划》、《全市分区及交通计划》和《市中心区域计划》。这些计划吸收了若干欧美城市规划思想,运用中国传统建筑空间的组织方法,是近代上海城市总体性规划的开端。市中心区域计划的小方格与放射路相结合形式的道路网和轴线对称的公共建筑群,部分付诸实施。现被列为上海优秀近代建筑保护单位和风貌保护区。

民国34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接管上海。这时租界已经收回,上海人口增至500万人,城市畸形发展积累的许多矛盾,更趋尖锐化。为适应战后重建和复兴,上海市政府责成工务局筹备都市计划工作。民国35年8月,成立上海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开始制定《大上海区域计划总图初稿》,民国36年2月和6月,分别完成了大上海都市计划二稿和三稿。这是第一次编制上海整个城市的都市计划方案。运用西方“有机疏散”和“卫星城镇”理论,规划了城市布局结构形态;运用“快速干道”理论,将道路按功能分类,规划了城市干路系统。随后,还运用“邻里单位”理论,规划了闸北西区改建方案作为示范。在城市建设管理方面,市工务局设立营造处,制订了《上海市建筑规则》和《上海市建成区营建区划规则》,对各类建筑工程进行建筑设计审查、核发建筑施工执照的管理,逐步开展了工厂设厂等的区划管理。

这一时期的都市计划和营造管理,积累了一些调查研究资料和建筑档案资料,形成了一定的工作程序和规范,为建国初期开展城市规划,进行城市建设管理,奠定了初步基础。

民国38年(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中共上海市委、市人民政府十分重视恢复和发展生产,关心群众生活,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提出市政建设为生产服务,为劳动人民服务,首先为工人阶级服务的方针,开创了上海城市规划和管理工作的新局面。

1950年3月,市人民政府邀请苏联专家希马可夫和马莱尼柯夫等来沪对上海市改建和发展前途进行研究并作了专题报告。1953年9月,政务院城市建设总局委派该局顾问苏联专家穆欣来上海指导城市规划工作。在中共上海市委、市人民政府组织领导下,指导城市规划与有关部门编制了《上海市总图规划示意图》,并作专题报告,引进了苏联城市规划理论和工作方法,推进了上海城市规划工作的开展。这个规划方案提出,用社会主义改造城市的方法,在保留历史上已经形成的城市基础上,加以彻底整顿、重新规划,贯彻实用、经济和美观的基本原则,体现社会主义城市的性质和特征。这个规划方案,运用苏联城市人口劳动平衡法则,规划城市人口规模为550万,城市用地规模为550平方公里,布局形态呈团块状集中发展。规划了海港、铁路和文教区,调整工业区的分布,将居住用地划分成二三十个居住区,每区设有区中心及文化休息公园。规划了市中心、分区中心以及包括铁路客站、海港客运站等专业社会活动中心,以环状和放射道路相互通连,构成环状放射的城市干道和广场系统。在保留外滩建筑风貌的基础上,规划了自外滩沿福州路经人民广场、规划的市政府大夏、伸延至延安中路向西的城市建筑艺术布局的中轴线,突出强调了城市规划中建筑艺术布局。提出城市规划中的土地使用分区、社会活动中心、主要道路、广场、河岸、公园绿地等,在建筑艺术上加以组织,运用现代建筑中一切技术成就,结合城市特点,综合形成统一的艺术形式,构成新的城市面貌,使上海成为体现富强、壮丽面貌的社会主义城市。

建国以后至第一个五年计划初期,上海作为一个老工业基地,除了支援国家重点建设外,经济建设主要是挖潜改造加强工业薄弱环节。同时为维护城市安全,将混杂在居住区内的易燃易爆等危险品工厂迁往郊区。于是规划辟建了闸北柳营路地区、徐家汇裕德路地区和卢湾龙华路地区3个小型工业区以及桃浦有害工业区。在改善棚户简屋地区生活环境的同时,对住宅及其配套工程的建设,按照“六统”即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投资、统一建设、统一分配和统一管理的办法,规划建造了曹杨、控江、鞍山、天山等9个居住新村。城市布局结构的调整,主要反映在按照城市规划功能分区调整相互间的组合关系,并通过水、电、煤气等的环网、环流工程和建设沪东、沪西工业区之间以及工业区与铁路站场之间的干道等,使整个城市成为一个有机的综合体。城市布局形态则在原有单心团块状的基础上,在原有行政区划范围内,采取“填空补实”和“由内向外”的方针,适当发展。

1955年4月,上海市规划建筑管理局成立,集中统一了城市规划和管理工作。但面对工农业发展和经济改组的新形势,存在被动应付的局面。1956年6月,国家城市建设部部长万里来沪调查研究,在城市建设工作干部会上,对上海

旧城市改造的规划思想和方法、当前城市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等作了重要讲话。强调城市规划要促进生产发展;注意实事求是,原则性与灵活性要很好结合;要集中力量抓紧编制近期建设规划,在此基础上考虑远景发展要求。1956年,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论十大关系》发表以后,上海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大的战略转变。市规划局在新形势下编制了《上海市1956~1967年近期规划草案》,以适应上海工业按照“充分利用、合理发展”的方针及对工业布局和结构进行调整、改组的需要。彭浦机电工业区和漕河泾仪表工业区就是据此规划开辟的。

1957年12月,中共上海市第一届第二次代表大会作出“在上海周围建立卫星城镇,分散一部分工业企业,减少市区人口过分集中”的决定。1958年,国务院先后决定将嘉定、宝山、川沙、松江等10个县划归上海市。上海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院根据市计划委员会提供的上海国民经济第二个五年计划的资料,编制城市建设初步规划,开展对上海郊县发展卫星城镇设厂条件的调查研究,编制闵行总体规划。由此,上海开始第一个卫星城——闵行的建设,引导城市布局和发展方向的重大调整。

1959年6月,上海市人民委员会邀请建筑工程部规划工作组来上海帮助编制城市总体规划。10月,规划工作组完成《关于上海城市总体规划的初步意见》,中共上海市委书记处听取并原则同意这个意见。这个规划在总结上海城市规划和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逐步改造旧市区,严格控制近郊工业区的发展规模,有计划地建设卫星城的城市建设和发展方针。按照城市规划要为工业向高、精、尖方向发展,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创造条件,把上海建设成为世界先进城市之一的主导思想,从上海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文化科学技术中心,最大的港口城市,以及住宅、环境和绿化建设是上海城市建设中的中心任务出发,对旧市区工业调整与人口规模问题、外围地区(含近郊工业区和卫星城镇)工业与人口分布问题、旧城住宅改建与用地指标问题、城市绿化和城市建筑面貌问题等作了专题调查研究和综合分析,提出了规划意见和方案。旧市区按照相对集中、三级和三类(工业区、工业街坊、工业点和保留、过渡、迁出)处理的原则,进行工业布局调整规划;外围新建与旧区改建同时并举,近期以外围地区新建为主的余额规划建设原则;结合江河水面、公共建筑和干道广场,建立环城绿带、隔离绿带的绿化系统规划;强调结合黄浦江和苏州河面貌的改造,调整岸线使用,并对市内交通和干道系统等方面,包括铁路北站西移、“蜂腰”地区交通、干道宽度和管线综合等,提出了具体的规划意见。

1958~1960年期间,上海在规划建设闵行卫星城的同时,相继规划辟建了吴泾、嘉定、安亭和松江等卫星城;规划扩建了周家渡、吴淞和高桥等近郊工业区;相应规划建设了电厂、水厂、煤气厂、公路、铁路等城市基础设施,为工业向高、精、尖方向发展,形成大批大中型骨干企业和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创造了条件。

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上海城市规划和管理受到严重干扰,基本停滞,城市建设发展缓慢。城市发展由市区向外扩充,市区边缘规划控制的隔离绿带遭受蚕食,近郊工业区与市区基本上连成一片。市区内“见缝插针”现象增多。郊区卫星城和小城镇发展迟缓。根据国家关于在上海发展石油化工的决定,经过城市规划部门选址和规划,按照生产与生活设施同时并举的要求,在杭州湾北岸金山卫地区围滩造地建设一个大型石油化工企业——上海石油化工总厂,同时形成一个配套完善的新型卫星城。

1978年,国家决定在上海建设宝山钢铁总厂,市城市规划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进行选址,经报国务院批准,定点在长江南岸宝山月浦机场旧址地区,同时规划建设了一个由大型企业配套建设起来的与吴淞工业区相结合的卫星城。金山卫和吴淞-宝山两个卫星城的建设,引导形成上海城市向杭州湾北岸和长江南岸两翼发展的格局。

1978年,国务院召开的第三次全国城市工作会议,强调“认真抓好城市规划工作”,提出“控制大城市规模,多搞小城镇”的城市发展方针。随后,中共中央批转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建设工作的意见》,规定全国各城市在二三年内认真编制和修订城市总体规划。1979年上海市城市规划建筑管理局恢复建立后,即组织城市规划设计院编制城市总体规划。为使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能够建立在科学依据的基础上,首先研究拟定上海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在市人民政府的组织领导下,发动全市各委、办、局、区、县及有关部门进行广泛讨论,反复修改,于1982年6月9日由市人民政府批准印发给全市各有关部门,作为编制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各项专业规划的依据。

上海城市总体规划方案的编制工作,实行群众参与、专家评议、集思广益的作法,于1983年9月完成《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方案(送审稿)》。同年10月,市长办公扩大会议讨论同意,12月,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1984年2月9日,市人民政府正式上报国务院审批。

这一时期,贯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开放的方针,上海经济和社会发展发生了重大变化。先后规划开辟了闵行和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发展“三资”企业,并与外商合资、合作建造高级宾馆、办公楼和公寓住宅等,力争到本世纪末把上海建设成为开放型、多功能、产业结构合理、科学技术先进的具有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等要求。据此,1986年4月2日,中共上海市委和市人民政府又向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报送了《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方案的汇报提纲》,对编制上海城市总体规划方案的指导思想,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城市总体规划的布局结构,作了一些修改和说明。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十分重视上海城市总体规划。1986年4月14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召开了专门会议讨论,对上海城市总体规划必须面向21世纪、面向世

界、面向现代化作了多方面指示。市人民政府根据中央指示精神,对城市总体规划方案报告又作了补充修改。1986年10月13日,国务院批复原则同意《上海城市总体规划方案》,并指出上海是中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也是中国最大的港口,重要的经济、科技、贸易、金融、信息、文化中心,应当更好地为全国的现代化建设服务。同时,还应当把上海建设成为太平洋西岸最大的经济贸易中心之一。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各项事业的发展,都必须从这一点出发。在指导思想上,应当从长远考虑,高瞻远瞩,面向世界,面向21世纪,面向现代化。要通过几十年的努力,把上海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科技先进、文化发达、布局合理、交通便捷、信息灵敏、环境整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重要基地”和“开路先锋”作用。

这是上海有史以来第一个报经国家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方案。这个城市总体规划是按照国务院颁布的《城市规划条例》进行编制的。内容包括城市的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中心城、卫星城和郊县小城镇的发展规划;各项专业规划(含工业布局、对外交通和邮电通讯、住宅、城市能源、外贸商业和仓储、公共建筑和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城市道路和公共交通、城市给水和防洪(后称防汛)排水、环境保护、园林绿化和保护革命遗址历史古迹、农业和蔬菜水产等副食品基地,水利规划和滩涂利用);近期建设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这个城市总体规划明确城市发方向为:建设和改造中心城,重点开发浦东地区;充实和发展卫星城,有步骤地开发长江南岸和杭州湾北岸两翼,有计划地建设郊县小城镇,使上海成为以中心城为主体,市郊城镇相对独立、中心城与市郊城镇有机联系群体组合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中心城按照多心开敞式和中心城-分区-地区-居住区的结构,调整布局,构成功能上相对独立、相对平衡、等级有序、多层次的工作和生活的社区组合和多级多心的公共活动中心体系。中心城在边缘新区建设的同时,按照相对集中、综合改造的原则,进行旧区改建。以中心城土地使用分类和建筑面积密度规划,合理调整城市土地使用性质和控制土地使用容量。按照形态规划结构与道路结构相协调的原则,根据城市沿黄浦江轴向发展形态,规划了南北3条快速干道,采取城市“切向”交通与对外公路和国道相连,以控制市中心区的穿越交通。此外,还规划了地面以公共汽车和无轨电车为主,与地下快速有轨交通相结合的城市公共客运系统,以及保护近代优秀建筑和风貌保护区等。这个城市总体规划获得了1986年度上海市优秀设计一等奖和198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986年12月8日,国务院批准上海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1年3月15日,市人民政府批准嘉定、松江、南翔、朱家角为上海市历史文化名镇。根据国务院关于做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市规划局会同有关部门编制了《上海城市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在中心城区划定思南路、龙华革命历史遗迹以及旧城厢等11个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提出了淀山湖、佘山风景区、金山三岛海洋生态自然保护区、崇明东滩鸟类保护区,并作出保护规划。随后,又分别编制了外滩地区、旧城厢地区和朱家角镇保护的控制性详细规划。

根据国务院批复《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方案》提出的“当前特别要注意有计划地建设和改造浦东地区”,“使浦东成为现代化新区”的指示,中共上海市委、市人民政府向中共中央上报《关于开发开放浦东的请示》。同年4月18日,国务院总理李鹏在上海正式宣布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同意开发开放浦东的重大决策。

浦东新区总体规划,先后多次征询有关部门意见,组织专家、学者评审,向国家领导人和国务院有关部委汇报,经市人民政府市长办公会议讨论同意,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

浦东新区是指中心城黄浦江以东,包括原川沙县域,北濒临长江口的地区,总面积530平方公里,现有人口130余万人。根据“振兴上海、开发浦东、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战略思想,设想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把浦东新区建设成为有合理的布局结构、先进的综合交通网络、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便捷的通讯系统,以及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的现代化新区,为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之一,奠定基础。按照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原则,规划浦东新区集中城市化地区面积200平方公里,人口200万人,为中心城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陆家嘴—花木、外高桥—高桥、庆宁寺—金桥、周家渡—六里和北蔡—张江等5

个各有侧重、相对独立的综合分区,以适应中央商务区、自由贸易区,出口加工区和工业科学园区等的开发建设需要。规划外高桥新港区、国际航空港、信息港和浦东铁路等纳入上海迈向21世纪的对外交通发展战略之中。规划人车分流、机非(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流、多形式、多途径的综合交通网络,和多平面、多车种的客运网络,并纳入全市道路交通系统。规划建设外高桥电厂、500千伏环网和变电站,长江边的东海天然气接运和贮藏新的煤气气源及加工设施,凌桥和临江水厂以及雨污水排水处理设施等,均与全市的市政公用设施系统连网,并规划建设集中供热和管线共同沟。规划人均公共绿地20平方米,以公共绿地、旷地、公共设施绿地、庭园绿地、道路绿地、旅游景点绿地和隔离绿地共同组成的城市化地区绿地为主体,结合水面、垂直绿化共同组成绿化系统。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以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港口、铁路、民航和公路是城市对外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的形成、布局和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城市道路系统是城市交通动脉,在城市总体规划中都占有重要位置。

上海是依托黄浦江发展起来的港口城市。建国初期,规划充分利用原有码头,重点调整布局,连片扩大陆域,改造码头结构,增强泊位能力,并新建水陆联运设施。60年代和70年代初期,开始在吴淞张华浜和军工路规划新建万吨码头泊位的第九和第十装卸区。这里是黄浦江最好的深水岸线,是以往历次城市规划方案所划定的港区。1973年,根据国务院总理周恩来针对上海港口泊位不足,待

卸压船情况严重,提出“三年改变上海港口面貌”的要求,按照港区规划,改建和新建了一些万吨级码头泊位,提高了机械化装卸能力。同时浚深了长江口南槽航道,使2.5万吨级的大型船舶能乘潮进港。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为解决黄浦江岸线已经基本饱和,而吞吐量继续增长的矛盾,根据“紧靠上海、贯通长江”的原则,在长江南岸和杭州湾北岸的适当岸段,规划选择新港区。经多达19处新址的比选,综合提出了罗泾、外高桥和金山嘴3处,并纳入上海城市总体规划,报经国务院批准。“六五”、“七五”期间,在第九和第十装卸区开始改建集装箱码头,并规划建设了位于宝钢成品码头港池内和吴泾关港地区的两个外贸装卸区,改建了十六铺客运站。1984年港口货物的吞吐量已突破亿吨,跨入了世界亿吨大港的行列。90年代初,结合外高桥保税区的开发建设,规划建设了外高桥新港区4个顺岸式万吨码头泊位,并着手挖入式港池工程的可行性研究。近年来,随着整治长江口的科学试验取得了新的论证成果,分期浚深通海航道可达负12.5米,据此选址在外高桥五号沟地段,规划以装卸第三代、第四代集装箱为主的挖入式深水港区,增强枢纽功能。今后上海港实施“新老结合,逐步外移”,黄浦江港区将继续“限制规模,调整功能,更新改造”,实现现代化。同时,结合长江三角洲地区相邻的沿海和沿江的深水港,形成组合港,为上海发展成国际航运中心奠定基础。

上海铁路“一五”期间在适当延长站线,改善客货运设施,将上海东站和新龙华站分别改建承担沪宁和沪杭线的编组作业,增强列车编解作业能力的同时,编制了以主辅客站、南翔和莘庄(后改为新桥)编组站、南翔至莘庄(新桥)环线以及南何、何杨支线等主要站线组成的上海铁路枢纽规划方案,报经上海市人民政府和铁道部同意,据以指导上海铁路系统的建设和改造。其后,随着上海工业生产和建设的迅速发展,结合工业布局和铁路路网规划,建设了南翔-新桥环线、南翔-何家湾-杨树浦、新桥-闵行等支线和专用线,还规划建设了设置机械化驼峰的南翔编组站和杨浦、桃浦、彭浦等货站和货场。70后代后期,为筹建上海新客站而规划改建了彭浦货站以取代上海东站,并扩建真如客站为辅助客站上海西站。1984年9月~1987年12月规划建设了能力为每天发送、到达72对客车,建筑总面积达7.17万平方米的上海新客站。1983年,结合编制上海城市总体规划,修订了上海铁路枢纽规划,一并报经国务院原则同意。其主要包括修建沪杭复线,以逐步取代内环线;改造金山支线,由漕溪路站起,经吴泾、闵行至金山卫,以适应沿线城镇客运的需要;规划了上海至苏北铁路干线以及浦东外高桥新港区至金山嘴一带与华东铁路网连接方案,预留建设条件;上海客运站布局,按照相对集中,适当分散的原则,采取“两主两辅”即现有上海站和漕河泾站两个主站,真如站和漕溪路站两个辅助站。90年代,配合浦东新区开发,规划了浦东铁路方案,并拟纳入国家沿海铁路网络之中。

上海航空港的规划建设,60年代初期将虹桥机场规划扩建为国际机杨,相继进行了候机楼、跑道、滑行道、停机坪和通讯、导航、航油储运等配套设施以及宾馆等建设。70年代后期,民航高速发展。1983年编制的《上海民航规划》,提出虹桥机场改造,新建国内候机楼,新建国际航站区以及相应设施;80年代

中期,又邀请国际机场建设和咨询公司做了虹桥机场发展规划方案。90年代以来,根据市人民政府关于上海航空港建设“完善虹桥、加快浦东”的指导思想,1993年编制完成《上海虹桥国际航空总体规划》;同时规划建设浦东国际机场,作为上海民用航空的主体港,规模为4条跑道,客运量每年7000~8000万人次,货运量每年500万吨。计划于2000年前完成第一期工程,并投入运行。

上海城市道路系统规划,一直围绕着历史遗留下来的布局不合理,铁路与苏州河、黄浦江之间所形成的“蜂腰”地区交通阻塞,缺乏南北贯通道路,越江交通困难以及道路狭窄,堵头“瓶颈”较多等突出问题,结合城市布局和城市发展方向的调整,以及交通工具和交通流量的发展变化而进行,并不断深化和完善。根据交通功能将城市道路按照干道(以后又增加快速干道)、次干道和支路进行划分,道路系统和城市布局相协调。50~60年代,在原来城市团块状发展形态基础上,结合近郊工业区和卫星城的开辟,规划了环状放射型和棋盘型相结合的道路系统,据此先后规划辟建了长寿路—天目路—海宁路和肇嘉浜路—陆家浜路等东西干道,河南南路、西藏北路、武宁路等南北通道;结合人民广场和中苏友好大厦(现改名上海展览中心)的建设,辟筑人民大道,拓宽南京西路和改建延安中路;新建通往卫星城和近郊工业区的沪闵路、曹安路、龙吴路、共和新路、逸仙路,并相应地改建中山环路,以避免卫星城和近郊工业区之间的交通穿越市中心区。同时结合建筑管理,实施道路红线控制,逐步拆除了北京路、南京东路和福州路等道路上的“瓶颈”,修建了部分人行骑楼。1971年建成了第一条打浦路越江隧道。70~80年代,随着金山卫地区石化总厂和宝山钢铁总厂的建设,构成了城市沿黄浦江轴线向长江口南岸和杭州湾北岸两翼方向发展新的布局,在1984年上报国务院审批的上海城市总体规划方案中,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突出了3条南北高速干道的“切向”交通布局。这一时期,开展了重要路段和交叉口的流量观测和全市性卡车和市民的出行调查,为城市道路系统规划进一步提供了交通流量的依据。调查资料表明上海车辆出行的到发点77%在市区,改善旧区内部道路仍是当务之急。为此,除了规划建设金山卫石化地区和宝钢地区及其通往市中心区的道路外,主要围绕改善水、陆、空三大窗口交通条件,全面规划改建了中山南二路、恒丰路、虹桥路和延安路;规划建设了中山北路交通路和真北路杨家桥的铁路立交桥以及中心区的20余座人行立交桥,并开始建设延安东路越江隧道(1989年5月通车)。随后,在进一步开放和深化改革中,上海城市交通日益紧张,成为城市建设中的又一热点问题,各方面对解决城市交通问题都很关心,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建议:地下、地面与高架相结合,大容量轨道交通与常规公共交通相结合,动态交通规划与静态交通规划相结合,交通建设与交通管理相结合等等,综合规划城市交通已逐步成为人们的共识。以综合交通体系为前提,地下铁道一号线、南浦大桥、城市快速干道、高架道路和对外高等级公路等重大工程相继规划和筹建。随着浦东开发开放和浦东新区规划,调整了上海城市布局和发展方向,以及相应地将城市道路网络,调整成为外围环形放射和内环以内方格网的混合式,主要由内外两个环路和内环线内的“三横三竖”干道及通向郊区和外省市的放射线组成。

为了科学地研究制订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经济合理地进行城市骨干道路网络的建设,1990年12月,在1985年组建的上海市综合交通规划组的基础上,成立了上海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所,负责进行系统的交通调查,运用系统工程方法着手建立交通模型,进行交通预测,研究交通政策和发展战略,制定综合交通体系方案。1992年6月完成了上海市综合交通规划报告,提出了城市疏解、加快交通工程建设、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和控制其他车辆交通、大力发展城市有轨交通以及交通建设与交通规划和管理相协调等交通发展战略。建议2000年前,重点建设城市内环高架路,以适应交通增长需求和疏解中心区交通;建设市区南北高架路和延安高架路,以进一步改善中心区交通;建设外环路,以适应城市向外发展的需要等。在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和管理方面,建议进一步推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流和单向行驶,建立机动车专用道和非机动车专用道,还提出了市内公共客运枢纽和停车设施的设想。在轨道交通方面,建议在地下铁道一号线建成后,进行地下铁道二号线一期工程建设,从中山公园经静安寺、人民公园、南京东路至浦东,并陆续进行其他工程。上述重大工程,一部分先后建成,一部分在继续和筹建之中,它对上海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将日益发挥重大作用和深远影响。

市政公用设施系统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规划进行市政公用设施建设,有利于城市基本功能的发挥,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保障。

上海市政公用设施的建设,起始较早,大都率全国之先,供应服务水平,也曾为全国之最。只是过去较长时期华界、租界分割,缺乏统一规划,至使市政公用设施不成系统,且在租界地区与华界地区之间,商业繁华地区、高级住宅区与劳动人民聚居区之间,呈现出强烈的反差。建国以后,随着城市建设工作的加强和城市规划工作的不断深化,在专业部门负责和城市规划部门综合平衡协调下,先后开展了市政公用设施系统规划,并据以进行了一系列工程建设,逐步消除地域分割,不断扩大容量,提高和改善供应、服务水平。

建国初期,市政公用设施规划的首要任务是实施环网、环流,将分散的水、电、煤气等互不通连的管线网络,分别联通起来,形成各个专业统一完整的系统,彻底改变各自为政,分割不成系统的历史局面;贯彻实施为生产、为人民生活服务的方针,在工厂集中和劳动人民聚居的地区,增设输配管线,增强服务,改善供应。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各项公用设施系统规划,除原址改造,扩建增容外,重点结合城市布局调整,在卫星城和近郊地区规划建设新的大型水厂、电厂和煤气厂等,增排通往市中心区输配干管干线,从而形成了新的由外向内的系统布局。其后,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各项市政公用设施,分别产生了一些新的突出问题,成为各专业系统规划充实、调整和深化的重点和特色内容。

上海具有丰富的黄浦江水资源。由于遭受污染,上海又成为一个水质型缺水城市。城市供水系统规划,突出以解决水源、改善水质为重点。“六五”期间规

划了黄浦江上游引水工程,以松浦大桥处作为取水口,将上游水质较好的原水输送至各自来水厂。工程分二期实施,一期工程增设临江每日230万吨临时取水口,于1987年7月建成通水至杨树浦、南市和居家桥3个水厂,使400多万市民饮用水水质得以改善。二期工程现已开工。“八五”期间,吸取宝钢工程中引用长江水的成功经验,规划建设陈行水库,蓄淡避咸,开始取用长江水作为城市供水水源,输送至新建的月浦水厂和浦东凌桥水厂。此外,为改善高峰供水能力不足,部分地区供水压力低的状况,规划建设一批大型水库,均匀分布于市区,并加强了输水管网等配套规划建设,增强了调度和输配能力,提高了供应服务水平。

上海城市污水处理系统规划,早在50年代即围绕着“苏州河变清”而开展,曾经组织专门的污水规划小组,进行了多方案的研究、论证和比选。大体可概括为不同分区组合的“分散处理”和“集中排放”两类方案。由于经济、技术问题复杂,涉及面广,工程量和投资都很大等诸多因素,规划方案在较长时期未能进一步深化和实施。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实践中逐步形成了:新区建设中规划建设分散的中小型污水处理厂和相应的管网系统,实行分流制;旧区改建中一般采取生活污水经建筑物附设的小型处理设施或化粪池处理后,排入雨水管网,实行合流制。70年代初,为尽量减少苏州河和黄浦江的污染,在原则上采取污水集中排放至江海大水体稀释方案的基础上,结合利用污水灌溉农田,规划建设了南区和西区污水灌溉排放工程,分别在川沙白龙港和宝山石洞口排入长江,排送能力分别为每日55万吨和每日80万吨。利用污水灌溉农田,未取得预期效果,但南区和西区污水干线,截留了部分区域污水,并为沿线新区的开发建设,创造了条件。“七五”计划期间规划建设合流污水治理一期工程,这是上海污水系统规划方案中的基本骨干工程。它把苏州河两岸,沿线长约17公里,服务总面积达70.57平方公里,每天约有140万吨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截流,通过管道系统进入总管隧道,压送过黄浦江,在浦东竹园排入长江深水稀释。1988年8月25日开工,1993年12月30日竣工排水。

城市雨水排水系统规划,上海地处江南水网地区,地势低洼,一度地面沉降未予控制,潮水位高,曾有倒灌现象发生,为此确立了“围起来,打出去”的城市排水方法。沿苏州河和黄浦江按百年一遇高潮水位规划建造防汛墙;一般河道规划建闸断流;按泄水分区系统规划建设排水管网和泵站,设计标准采用暴雨重现期为半年,高潮暴雨时,通过泵站排水。1980年8月,规划全市87个泄水分区、泄水面积153平方公里、排水能力为每秒580立方米。至1990年末,中心城区具有完善配套排水设施的地区、已有排水设施尚不完善的地区以及尚无排水设施的地区各占三分之一。由于排水设施不很完善,加上管理方面等众多因素,城市暴雨积水情况尚较严重。为了进一步增强城市防汛排水能力,1988年开始规划苏州河口建闸,并按千年一遇高潮水位改建黄浦江防汛墙。吴淞路闸桥和外滩防汛墙工程相继于1991年和1992年汛期前完成。城市排水设计标准也适当提高,一般地区暴雨重现期改为一年;重要地区改为二年或三年,使每平方公里的排水能力由原来的每秒2.83立方米提高到4.39立方米。

尽快实现城市煤气化,消灭80余万只煤球炉,减轻环境污染,成为城市建设中的热点问题之一。城市煤气系统规划,以大幅度增加供气量,提高民用煤气普及率为重点。除对杨树浦和吴淞煤气厂挖潜改建和利用上海焦化厂的制气能力外,规划建设现代化的日产煤气200万立方米的浦东煤气厂,日产煤气210万立方米的石洞口煤气厂。后两项工程分别于1987年、1991年和1996年建成投产。相应地在水电路、金沙江路、虹漕路和浦东多处,进一步完善地区输配储气柜布点,规划增建15万~20万立方米的大容量储气柜,总容量达200余万立方米,为保证正常供应和特高峰负荷调节创造条件。此外,在闵行、浦东和金山地区,分别规划建设总容量达9360立方米的液化气罐装站,充分利用上海石化总厂和高桥石化公司生产的液化气,发展液化气用户。规划建设了高桥石化公司至杨高路罐装站全长16公里的输液管道,开创了上海用管道输送液化气的先例。随着东海天然气的早期开发,城市煤气系统的规划又将为这项工程作好技术储备。

根据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需要,结合城市布局的调整,实施发、输、变(配)电整体规划,同步建设,是上海电力工业和城市供电系统规划建设的特色。在发电厂的规划建设中,由北部石洞口电厂、石洞口第二电厂和宝钢电厂,南部吴泾电厂、闵行电厂和金山电厂,浦东外高桥电厂,形成的三大发电基地,呈半月形分布在全市边缘,既远离市中心区,又接近工业负荷集中地带,有利于供电及城市环境的改善。输变电网方面,1958年和1961年先后规划建设望亭电厂至上海西郊变电所和杭州至上海西郊变电所的220千伏高压输电线,将上海电厂纳入华东电网。随后相继规划建设了北起闸北电厂经蕰藻浜变电所至西郊变电所,逐步联入吴泾和闵行电厂,再由此过江到浦东变电所,以浦东至闸北220千伏过江线联入闸北电厂,构成了上海地区220千伏主电网,有力地增强了上海供电能力和电网的调度能力。“七五”期间随着葛洲坝至上海的直流输电工程的建设,将华东和华中电网连接,相应地规划建设南桥500千伏超高压交直流变电站和黄渡500千伏超高压变电站,以及104.7公里500千伏超高压线路形成上海地区500千伏半环网。今后通过杨高路500千伏超高压变电站及相应500千伏超高压线路的规划建设,形成500千伏环网,将电网的主网架由220千伏上升至500千伏,为上海的供电奠定坚实基础。为缓解市中心区的供电紧张状况,进行了市中心区输变电系统的规划建设。建成了人民广场220千伏地下变电站,并通过搬迁工厂、拆除旧房,选点新设220千伏、110千伏变电站和大量增设35千伏变电站,相应地建设和改造市中心电网。此外,在“六五”和“七五”期间,还规划建设了分别由杨树浦电厂和南市电厂供应的东区和南区供热网络,在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方面,发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上海的邮电通信,在国际国内长途通信方面,重点是在70年代建设京沪微波工程,上海卫星通信地面站、中日海底电缆工程、京沪杭中同轴电缆载波工程和上海与邻省的小同轴电缆载波工程的基础上,规划建设上海长途通信枢纽工程(简称电信大楼),选址在武胜路人民广场附近,于1987年建成使用,成为实现通信自动化的综合性国际、国内通信枢纽。市内电话方面,改革开放后,针对“装不出”、“打不通”的突出矛盾,进一步规划增设电话交换局、所,改造落

后的电话交换制式,理顺全市电话网络,以端局和汇接局二级交换中心组成,建立了以汇接局、传输转接局为枢纽的骨干网络。电话号线迅速增加,1989年11月12日零时实行了电话七位号码制,仅隔6年,于1995年11月25日零时,又实行了电话八位号码制。电信系统规划,为建立信息港,向多元化、综合化、数字化和个人化方向发展而深化和完善。上海电信系统采取引进外资、引进技术、实行跨越式一步到位的发展,并同步运用高新技术发展通信产业,成效显著是电信专业系统规划建设的一大特点。

城市新区开发和旧区改建规划,是贯彻实施城市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的具体深化。作出开发建设和改建地区详细规划,据以指导各项建设。

上海工业的建设和发展,在较长时期内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一五”和“二五”期间,上海城市新区的开发建设,主要以规划辟建桃浦、彭浦、漕河泾、吴淞、高桥等近郊工业区和闵行、吴泾、嘉定、安亭、松江等卫星城为重点。“五五”、“六五”期间,又先后规划辟建了金山卫和吴淞—宝山卫星城。50年代在市区周围开始建设住宅新村。进入80年代,上海住宅建设规模迅速扩大,为配套设施和环境建设的需要,居住区基地一般都在50~60公顷,居住5~7万人以上,有的成片规划的规模更大,达到3~4个居住区。“六五”和“七五”期间,住宅建设每年平均完成400~500万平方米。这样,以居住为主的综合区成为这一时期新区开发的重点。据统计,建国以后40多年来,全市规划建成的各类大小住宅新村共有435个,其中较大的居住区有100多个。其后,在扩大开放和深化改革新形势的推动下,闵行、虹桥和漕河泾经济技术开发区相继规划辟建,继而浦东新区开发和开放,将上海城市新区开发规划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新建居住区一般都是按照就近工作、就地生活的原则进行选址。建国初期至“一五”期间,根据原有工业相对集中于沪西、沪东和沪南工业区的现状,规划辟建了沪西的曹杨、天山、宜川、甘泉等新村;沪东的控江、鞍山、凤城、长白等新村;以及沪南的日晖、天钥、东安等新村。1958~1966年期间,配合近郊工业区和卫星城建设,规划辟建了彭浦、泗塘、桃浦、田林、长桥、沪东、上炼等新村及闵行一条街、东风、红旗新村;嘉定的城中居住区;松江的城东居住区;安亭居住区和吴泾二村等。其后,在金山卫和吴淞-宝山卫星城的建设中,规划建设了石油化工总厂一、二期生活区和吴淞-宝山的海滨、友谊路、月浦等新居住区。80年代以后,为进一步提高居民的居住水平,促进旧区人口疏解,解决市区住宅基地不足问题,经国务院批准,将上海市区面积由149平方公里扩大至257平方公里,这一范围称为中心城区。原来的近郊居住区都划入市区,促进了边缘居住区的发展,在原有基础上规划辟建了中原、曲阳、凉城、沪太、真西、康健、梅陇和浦东的上南、潍坊、竹园等数十个新居住区。

早期新建居住区的规划,由于数量不大,照顾面广,基地小而分散,一般新村建筑面积仅有十余万平方米,难以形成完整的居住区风貌。为迎接建国十周年,根据中共上海市委提出的住宅建设要“成街成坊”、“先成街后成坊”的原则,规划建设的闵行一条街、嘉定一条街以及天山、张庙一条街,将住宅、商业服务和文化娱乐设施等建筑综合规划设计,有效地形成崭新的城市面貌。它对当时全国住宅建设规划,曾发生深刻的影响。80年代以后,随着住宅建设规模的扩大,由几个小区或是居住区连成一片的情况越来越多。为了合理配置公共服务设施,促进社区的建设和发展,新发展地区的规划结构,一般划分为地区(20~40万人)、居住区(5~7万人)和小区(1~2万人),相应地设置地区级中心、居住区级中心和小区级中心。当时制订的居住区(含小区)配置公共建筑项目和指标,报经市建委批准,作为规划和建设的依据。市政公用、环境卫生、公共交通等设施,由过去的单项配套工程,转变为专业系统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以往着重注意住宅建筑的组团布置和空间组合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设施的齐全、交通的便捷,环境的安宁和美化,以及社区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这样规划建成了延吉、曲阳、沪太、管弄等众多的优美新村;建设部组织举办的“康健试点小区”,获得了全国竞赛一等奖。

工业区和卫星城规划,一般都是根据较大规模工业建设的需要,从合理分布工业、人口,调整城市布局出发,结合已有工厂和城镇的基础,综合土地、环境、交通等因素进行选址;基本上按照工业性质类别,结合工业结构调整及生产协作配套需求,确定规划原则和发展方向。早期工业区规划一般只确定用地范围、道路系统以及市政公用设施的配套。土地细分工作,由规划管理部门结合具体工业建设项目的土地划拨进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现代化的推进,工业区规划工作不断深化,包括研究工业区与所在城镇或地区的关系,使之能够协调发展;把环境规划作为工业区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环境保护目标和措施,注重环境设计,增加绿化;尽可能共同使用维修、动力、仓库等辅助设施,有条件的地区考虑集中供热;根据生产要求,统一布置铁路专用线、车站、码头,合理组织运输线路;布置以管理服务设施、教育、科技、商业和文娱设施等组成的公共活动中心;以及考虑分期建设的可能性,紧凑安排近期建设用地等等。这样促进了工业区规划与环境保护规划紧密结合;城市规划部门与经济计划部门和专业设计单位紧密结合;以及工业区规划工作和开发工作紧密结合。

上海卫星城规划建设,率全国之先。已经形成的卫星城,各具特色。它对发展生产、合理分布工业、调整城市布局、控制市区规模、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促进郊区建设等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它基本上都是围绕某一工业为主体而建立起来的工业城镇。其规划主要以工业区和居住区的设置为核心,注意与原有城镇的结合,并综合对外交通运输和市政公用设施等的系统规划。

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加强了公共服务设施社会化和土地细分,以便按规划地块招商引资。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自实施土地批租以后,进一步将土地使用规划和区划管理法规结合起来,作出了每个地块有关土地使用性质、容

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建筑沿路后退、建筑离界间距、主要出入口、交通停车和绿化率等规划要求,使详细规划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化。浦东新区陆家嘴金融贸易中心区规划,进一步将土地使用规划与交通规划紧密结合,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紧密结合,物质形态规划与开发建设的经济分析和实施紧密结合,成为丰富和规范详细规划的较好范例。

上海城市旧区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不同历史时期,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了不同规模、不同方式的改建。从棚户简屋区的整治改善,发展到成片拆除改建;从危房和旧式里弄住宅的维修翻建,发展到内部设施的改建扩建;从局部地段、单项工程建设,发展到较大地区和成街的综合改建;从整治市容,改善环境卫生到以市政工程、住宅建设和重点工程带动旧区改建;以及从国家投资改建,发展到运用土地级差,吸引外资推动旧区改建等等。随着城市功能结构的变化而进行土地和房屋使用调整,各项供应服务设施的完善和增容发展以及科学技术进步而进行充实、更新和改造。逐步把旧区改建和新区开发结合起来,把旧区改建与产业结构、工业布局调整结合起来,并实施对文物保护单位、优秀建筑、风貌区和历史文化名镇等的规划和保护管理。

建国初期,市人民政府决定将解放前一些为少数人服务的场所,规划改建成为广大群众服务的公共活动场所,从而揭开了上海旧区改建规划的序幕。如将“跑马厅”规划建设为人民公园和人民广场,将“跑狗场”规划建设为文化广场,利用“高尔夫球场”规划扩建为西郊公园,以后又改建为上海动物园。“一五”和“二五”期间,城市建设的重点在边缘新区和卫星城镇,旧区改建只是结合市容整治和道路工程、住宅建设等有重点地进行。1954年首次规划整治外滩市容,迁移沿江码头,拆除简陋建筑,开辟了第一条滨江绿带。同年,将上海著名的“龙须沟”——肇嘉浜臭水浜,进行填浜埋管,拆迁棚户,规划辟建成上海第一条林荫大道。1959年规划改建了西藏北路及其两侧沿街的居住街坊等。1963年开始对闸北蕃瓜弄作成片规划改建,为高密度棚户简屋区的改建探索科学可行的途径,后来又成坊改建明园村棚户区,都取得较好效果。70年代后期,开始在静安寺地区和漕溪路沿线规划成组高层住宅的改建,以增进城市景观。

“六五”期间,中共上海市委、市人民政府提出旧区改建以天目西路恒丰路、漕溪路肇嘉浜路和四平路地区为重点,将旧区改建推向对重点地区进行综合改造的新阶段。于是组织编制了以上述地区为主的23片基地的改建规划,体现了与人口的疏散相结合,与土地使用的调整相结合,与市政公用设施的增容和改造相结合,以及与建筑保护相结合。其后,逐步扩大了改建地区的覆盖面,不断深化详细规划,为全面推动旧区改建,提供了技术储备。一些著名的、有数千户居民的大棚户简屋区,如药水弄、市民村、西凌家宅等,都先后改建,取得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在改革开放,振兴上海新形势下,旧区改建规划进一步向建设的综合化和现代方向发展。天目西路恒丰路地区,原为铁路东站和棚户简屋集中、市政公用设施薄弱的地区,通过规划建设上海铁路新客站和南北广场以及相关的恒丰路跨线桥、大统路地道及公共建筑群,形成了上海陆上最大的交通枢

纽和重要的商业服务贸易中心,成为城市重要的公共活动中心之一。这一地区改建规划的深化和实施,建设成为上海的“不夜城”。连同徐家汇和豫园地区的综合规划改建,将形成中心城区“三大商城”。

城市规划管理是实施城市规划的重要手段:依据城市规划安排各项建设;协调和处理城市建设中局部与整体、近期与远期、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的相互关系和矛盾;监督城市规划的全面实施。

上海的城市规划管理是在沿袭历史形成的营造管理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和健全起来的。建国以后,随着土地制度的改革和国家建设实行征用土地办法,将对建筑物的营造管理发展为包括土地使用的规划管理,按照城市规划对列为国家计划的各项建设用地,实行有计划、有步骤的一次或分期征用划拨;在国家建立了全民性质的设计部门和施工单位以后,调整了原来的营造管理的内容,逐步按照城市规划和维护公共安全、公共卫生、公共交通和改善市容景观等要求,进行建筑修建的规划管理,核发建筑工程执照;在城市的市政公用设施完成系统改造,消除分割和各自为政,形成全市统一管理后,开展了管线工程的规划管理,综合协调城市道路及相关的管线工程建设,核发管线工程执照。以上三项构成了较为系统完整的城市规划管理。

上海的城市规划管理是在逐步建立和不断完善行政规章和技术规范的基础上进行的。原来的营造管理以“建筑规则”为依据。建筑规则为租界工部局制订,上海市工务局作了修订。50年代中期,上海市规划建筑管理局,先后制订了《上海市国家建设征用土地实施办法》、《上海市建筑管理暂行办法》、《管线工程设计要点》和《管线工程管理办法》,报经市人民政府批准施行,初步建立起上海城市规划管理法规体系的雏形。80年代初,通过拨乱反正,加强依法行政,重新制订了《上海市建筑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上海市基本建设征用土地管理办法》、《上海市拆迁房屋管理办法》和《上海市管线工程管理办法》,报经市人民政府批准试行。1983年在试行的基础上,总结实践实验,修订了《上海市拆迁房屋管理办法》,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成为规划管理方面第一个地方性法规。这个办法将程序性和实体性(包括政策性及技术规范性)的规定融为一体,便于广大人民群众全面理解,并利于具体安置补偿工作的落实。1989年,根据国家城市规划法研究制订的原则精神和上海城市规划与土地管理体制的变化,将《上海市建筑管理办法》修订成为《上海市城市建设规划管理条例》,提请市人大常委审议通过。随后,市人民政府颁布了与《条例》配套实施的《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1990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施行,上海开始实行建设工程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简称“一书二证”)的规划管理制度。其后,随着城市总体规划的深化,中心城分区规划和地区详细规划深入开展,结合进一步改革开放后实行土地批租和新区建设、旧区改建的综合开发等新情况,上述《条例》又修订为《上

海市城市规划条例》,并于1995年6月,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7月15日起施行,使上海城市规划和管理,全面纳入法制化和规范化的轨道。

上海的城市规划管理长期实行集中统一管理的体制。50年代起,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直接相关的土地征用和房屋拆迁的具体补偿安置工作及棚户简屋密集地区的私房修建管理,由区、县的建设管理部门负责。后来,区、县建设管理部门也按规定分管一部分小型建筑工程(100~500平方米)的规划管理。从80年代后期开始,在改革开放形势的推动下,市人民政府实施简政放权,以调动市、区两级城市建设和管理的积极性。对城市规划和管理工作,在统一规划审批、统一管理法规、统一业务领导的原则下,实行市与区、县两级管理。按照分权明责的原则,将部分建设用地和建设工程的规划管理下放给区、县,对促进新区开发建设和旧区改建,起了积极作用。

上海各项建设,基本上纳入了城市规划管理的轨道。但是,由于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城市建设中违法建筑和浪费土地等倾向性现象屡有发生。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城市规划还存在不相适应和滞后的现象;实行分级管理后,对统一领导、统一规划和统一法规等认识上和执行中也还存在问题;管理失控和执法不严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这一切都有待于进一步的改革和完善。

建国4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十多年的上海城市规划和管理工作,基本适应并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效地推动并加速了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上海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布局结构由集中单一团块形态发展成为群体组合城市,城市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生产、生活条件和投资环境显著改善,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城市规划和管理逐步走上依法行政的法制轨道。面临21世纪的到来,为着实现“一个龙头”和“三个中心”的宏伟目标,迫切需要增强城市规划的科学性、超前性,更好地指导城市建设和发展,必须高起点、高标准,继往开来,立足于上海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面向21世纪城市现代化建设,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编制新的上海城市规划,并进一步加强依法管理,保证城市规划的全面实施。

上海浦东的发展史

上海浦东的发展史 一、简介 上海浦东作为上海市的一个区,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最重要的开发区之一。浦东的发展史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缩影,深刻展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和城市现代化进程的飞速发展。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上海浦东的发展史。 二、起步阶段 1.初期规划 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以后,上海市确定了将浦东打造成国际贸易中心的战略目标。1985年,上海市政府组成了专门的浦东开发领导小组,开始制定浦东新区的发展 规划。初期规划主要包括建立现代化港口、开发工业园区和建设现代市区等。 2.开发和建设 从1986年开始,上海市投入大量资金和资源投入到浦东的开发和建设中。重点发 展了外高桥保税区和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等核心区域,吸引了大量国内外企业的投资。同时,政府大力发展浦东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修建高速公路、建设轨道交通等,提高了区域的交通便利性。 三、经济快速发展 1.开发区建设 上世纪90年代初期,浦东的开发区建设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浦东自贸区、张江高科技园等一系列开放试验区的设立,吸引了大量高科技和外商直接投资,推动了浦东经济的快速发展。

2.金融中心的崛起 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的建设,使得浦东成为了中国乃至亚洲最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浦东自贸试验区的设立,也为金融创新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试验场所,吸引了大量金融机构的落户。 3.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浦东的发展也大大推动了中国的对外贸易。自1990年代以来,浦东的外贸进出口额持续增长,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外贸口岸之一。浦东的进出口贸易形成了一条完善的物流链,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四、城市现代化的迅猛发展 1.城市规划和建设 浦东的城市规划和建设经历了多个阶段的演变。从最初的简单规划到现在的大规模开发,浦东的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陆家嘴、东方明珠、上海中心等标志性建筑的崛起,让浦东成为了上海乃至全国最具现代气息的城市之一。 2.人口聚集和社会服务 浦东的迅速发展吸引了大量人口的聚集。政府为当地居民和外来人口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服务,包括教育、医疗、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同时,浦东也成为了各类活动和展览的重要场所,展示了城市现代化的成果。 3.生活水平的提升 浦东的发展不仅仅是经济的迅猛增长,也带动了居民的生活水平的提升。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改善,人们享受到了更好的教育、医疗和文化生活。

上海地铁的发展史

上海地铁的发展史 上海地铁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初。上世纪80年代末,随着上海市的城市化进程加快,交通状况日益拥堵,地铁成为解决交通问题的重要方式之一。于是,上海市政府开始了地铁建设的规划和准备工作。 第一条上海地铁线路是1号线,它于1993年正式开工建设,1995年完成并投入使用。1号线起自上海市闸北区彭浦新村,止于莘庄。该线全长16.1公里,共设有17个车站。1号线的开通不仅方便了市民出行,也为上海地铁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快速发展的需求,上海地铁迅速扩张。1999年,2号线一期工程开工,2000年建成通车。该线从浦东新区的张江高科技园区一直延伸至上海虹桥火车站,全长30.2公里,设有30个车站。新的2号线通过市中心,将浦东与浦西连接起来,方便了市民的跨区域出行。 随着上海地铁的不断扩张,上海市政府也开始着手规划更多的地铁线路。2003年,已经形成了以1号线和2号线为骨架的“十字形”地铁网络。于是,3号线一期工程开工,2000年建成通车。该线从上海南站到江杨北路,全长40.3公里,设有29个车站。3号线的开通进一步提高了上海地铁的覆盖范围,方便了更多市民的出行。 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上海地铁的发展非常快速。随着更多线路的建成,地铁的出行效率不断提升,市民乘坐地铁的习惯也逐渐形成。除了地铁线路的拓展,地铁车站和设施的改善也是上

海地铁发展的重点。地铁车站逐渐实现无障碍设施的改造,为老年人和残疾人提供更便利的出行环境。同时,地铁车站也不断引入新的科技设备,如自动售票机、自动闸机、车站导航系统等,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和乘坐体验。 近年来,上海地铁的扩张速度越来越快。例如,2010年,上海地铁8号线一期工程、9号线一期工程和11号线一期工程相继开工建设。此后,上海地铁相继投入使用了多条新线路,如10号线、12号线、13号线和16号线等。这些新线路的建设进一步完善了上海地铁的网格化运营,提高了市民的出行效率。 目前,上海地铁线路已经发展到了16条,总长度达到了网络状和510公里,设有370个车站。根据上海市的规划,未来还有更多地铁线路将建设,以应对快速城市化进程带来的交通压力。 总的来说,上海地铁的发展是与上海市的城市化进程相辅相成的。通过不断的建设和扩张,上海地铁正在成为高效、便捷的交通方式,服务于越来越多的市民。未来,上海地铁将继续发展,为上海的城市交通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

上海轨交发展史

上海轨交发展史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上海的交通压力日益增大。为了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提高城市的交通效率,上海开始了轨道交通的建设。本文将从上海轨交的发展历程、建设成就以及未来规划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初步探索 上海的轨道交通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20年代。当时,上海市政府开始考虑建设地下铁道,以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然而,由于技术和经济等方面的限制,这个计划并没有得到实施。 二、第一条地铁线路的诞生 直到1993年,上海才迎来了第一条地铁线路的诞生,这是中国大陆第一条完全由中国自主设计、建设和运营的地铁线路。这条地铁一号线全长16.1公里,共设16个车站,连接了上海市的南北两个重要区域。地铁的开通极大地改善了上海市民的出行条件,为上海轨交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快速发展的阶段 自第一条地铁线路开通后,上海的轨道交通发展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陆续开通的二、三、四、五号线,不仅进一步完善了上海市的轨道交通网络,还将地铁延伸至了上海市郊区。随着轨道交通的

发展,上海市民的出行方式开始发生改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乘坐地铁,减少了对道路交通的依赖,缓解了城市的交通压力。 四、多线路齐发展的新阶段 进入21世纪后,上海的轨道交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不断有新的地铁线路投入使用,形成了多线路齐发展的格局。例如,十号线的开通将浦东新区与闵行区连接起来,极大地方便了市民的出行。此外,十一号线、十二号线等新线路的建设也在进行中,将进一步完善上海市的轨道交通网络。 五、上海磁浮列车的亮相 除了地铁,上海还引进了磁浮列车技术,成为全球第二个商业化运营磁浮线路的城市。上海磁浮列车以其高速、低噪音和环保的特点受到了广大市民的欢迎。磁浮列车的投入使用,不仅提升了上海市的交通效率,还为城市的科技创新增添了一抹亮色。 六、未来规划展望 上海的轨道交通发展仍在不断进行中。根据规划,到2035年,上海将建设成为一个轨道交通发达、覆盖全市的现代化大都市。这将包括进一步扩大地铁线路的覆盖范围,提高线路的运营效率,加强与周边城市的交通联通等方面。上海市政府还计划在未来引进更先进的轨道交通技术,推动上海轨交向更高水平发展。

第二章 城市设计发展简史

第二章城市设计发展简史作为人类改造物质环境的手段,城市设计在历史上是伴随城市建设逐步发展的。 第一节古代的城市设计 19世纪以前,西方城市规划基本上是建筑的一个分支,被称为城市规划或城市设计(CIVIC DESIGN),在城市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

1、古希腊时期,人本主义贯穿于城市设计中,城市和建筑追求与自然环境的协调,设计中力求体现人的尺度,以视觉感受的和谐为构图的基础,以视觉联系为群体设计的手段。公元前5世纪,“城市规划之父”希波丹姆斯(Hippodamus of Miletus)最早阐述了“网格式”街道,并在规模的城市建设实践中予以实现。当代美国著名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家艾德蒙.培根(Edmund N.Bacon),在《城市设计》一书中把这一时期城市设计方法总结为:“以空间、轴线、建筑实体、连锁空间、建立张拉力及延伸等连接发展模式”

2、古罗马时期,为突出体现政治、军事力量,城市设计强调街道布局,引进了主要和次要干道的概念,公共建筑被作为街道的附属因素。城市广场采用轴线对称、多层纵深布局,发展了纪念性的设计观念。维特鲁威(Mareus Vitruvius Pollio)于公元1世纪末写的《建筑十书》中对古罗马城市设计建设思想,对城市选址、形态、布局等均有系统的论述。 3、中世纪时期,自然经济的农业占统治地位,城市规模小,空间封闭,尺度宜人。产生了“基于理性原则的城市设

计”。19世纪末奥地利建筑师——被誉为现代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第一人的卡米罗.希特(Camillo Sitte)考察了大量中世纪欧洲城市的广场和街道,在他的《城市建设艺术》(The Art of Building Cities)一书中总结归纳了适应当时城市建设的艺术原则 4、古代中国的城市设计 据历史文献和考古发掘可以看出,奴隶社会夏代(公元前17世纪)和商代(公元前14世纪)的城市是经过规划营建的。

中国近代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

中国近代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 中国城市在近代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小小的城墙内的老城区,发展成拥 有高楼大厦的现代化城市。城市规划是城市形态和风貌的设计和规划,早在几千年前的古时候,中国城市规划已经存在了。不过在近代,城市规划开始大规模推行,也经历了很多变化。 第一阶段:开埠时期的城市规划 19世纪初,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改变,西方列强开始侵略中国,对于许多城市,为了应对口岸的开放和贸易的发展,这些城市的规划都开始受到影响。这个时期的城市规划以南京、上海、广州、天津、大连等开埠城市为代表。这些城市规划实际上是外国人开发中国城市的成果,不再以中国古代的布局为主,而是采用了欧洲城市的格局,如马赛式、纽约式和巴黎式。在这些城市规划中,广场、公园、机场、码头、公寓、商业街区以及铁路、轨道交通等设施都得到了解决。这个阶段的中国城市规划,显著表现出外国设计及开发的影响,虽然有中国特色,但是多有消极面,例如城市布局杂乱,缺乏与生态环境的结合等。 第二阶段:新中国成立后的城市规划 新中国成立后,城市规划又迎来了一次大波。发展城市规划的原因是改善和促 进城市经济的发展,增加城市的功能和提升生活质量水平。在1950年代的城市规 划中,国务院授权各省市分别制定了城市规划,还设立了新的城市规划机构。首批编制的城市规划中,首都北京、上海、沈阳、广州、杭州、南京、武汉等城市是重点。城市规划的目标是使城市具有现代化特色,在经济上更加重要,在生活质量和环境上更加健康。1949年后,政府也开始规划经济建设,农村重工业方针,为城 市规划发展奠定了基础。他们从欧美等国城市规划中汲取营养,改进了城市布局,越来越注重人们的生活质量,将绿色空间、开放空间、文化空间等国际经验运用到中国城市规划实践中。

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

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 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的空间布局、用地功能、交通网络、建筑风貌等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设计,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形成以来的几千年时间,下面我们来简要介绍一下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 古代城市规划主要是依靠统治者的命令进行,往往是为了满足统治者的需要,例如军事防御、政治控制和宗教仪式等。古埃及的金字塔城市、古希腊的城市国家都是古代城市规划的典型代表。这些城市规划往往以规则的街道网格、集中的市中心和重要建筑物为特点。 中世纪城市规划则是以城市的防御为最重要的目标。为了保护城市免受外部入侵,城市通常是围绕一座堡垒或城堡建立的,形成了以中心广场或市集为核心的放射状街道布局。这种城市规划的典型代表包括中世纪欧洲的城市和中国的古都。 工业革命对城市规划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城市工业化的加速,城市面临人口快速增长、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问题。艾本·霍华德(Ebenezer Howard)是对城市规划有重要影响的理论家之一,他在19世纪末提出了“花园城市”理念,提倡将城市划分为自然和人工的区域,以创造健康、和谐的生活环境。 20世纪初,城市规划成为一个正式的学科,并在欧美国家迅速发展起来。德国的包尔哈德·乌尔班(Eberhard von Uban)建立了第一个专门的城市规划学院,并将城市规划引入学校教育体系。英国的巴里·帕克(Barry Parker)和雷蒙德·尤尼特

(Raymond Unwin)则提出了“情境主义”理论,强调将建筑和环境融为一体,为城市提供更好的居住环境。 随着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科学工具和技术的应用成为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城市规划采用建模、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以更精确、科学的方式来评估城市发展的影响和可行性。此外,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也成为了城市规划的重要目标,追求人文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至今,城市规划的发展仍在不断演进。全球化的进程、发展中国家的快速城市化以及新兴技术的发展都为城市规划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未来的城市规划将更加关注社会公平、环境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致力于打造更美好、宜居的城市环境。 总结起来,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统治者命令至科学技术应用的演进历程。古代城市规划追求规则和权威,中世纪城市规划围绕防御展开,工业革命后的城市规划关注人居环境,现代城市规划致力于科学评估和可持续发展。未来城市规划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将更关注社会公平、环境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上海轨道交通发展史

上海轨道交通发展史 上海地铁是中国最大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之一,也是上海市最重要的 公共交通工具之一、自1993年第一条地铁线路开通以来,上海地铁经历 了快速发展和壮大,成为上海市民出行的首选。 上海地铁的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那个时候,上 海是一个人口密集且交通压力巨大的城市,传统的公共交通方式已经无法 满足快速城市发展带来的交通需求。为了改善交通拥堵问题,提高城市交 通运输效率,上海市政府决定建设地铁交通系统。 1993年5月28日,上海地铁1号线(莘庄-富锦路)正式开通运营,成为中国第一条地铁线路。地铁的开通极大地缓解了上海市的交通压力, 也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接下来的几年,上海地铁快速扩张。1999年,2号线开通,连接了浦 东和浦西两个繁华地区。在此之后,陆续有3号线、4号线、5号线、6 号线等线路相继开通,上海的地铁网络逐渐形成。 2024年,上海举办了第14届亚洲城市运动会,这是上海地铁发展的 重要机遇。为了应对运动会期间的客流压力,上海地铁加快了线路建设速度。在6号线、7号线、8号线、9号线、10号线等线路相继开通,地铁 网络不断扩大。 近年来,上海地铁继续增长和发展。2024年,上海地铁11号线开通,成为中国第一条完全自主设计、建设和运营的地铁线路。2024年,上海 地铁13号线开通,连接了市区与浦东新区的南北部。2024年,上海地铁 12号线、16号线相继开通。在未来几年,还有14号线、15号线、17号线、18号线等线路正在规划建设。

除了地铁线路的不断增加,上海地铁在技术和服务方面也有了显著的 提升。上海地铁引入了自动售票系统、自动检票系统和自动驾驶列车等先 进技术,提升了乘客的出行体验。此外,上海地铁还积极与其他城市的地 铁系统合作,推动城际以及城市间的地铁互联互通。 上海地铁的发展对于上海的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的推动 作用。地铁的建设方便了市民的出行,减少了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同时,地铁沿线的商业区和住宅区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为上海的城市经济作出了 重大贡献。 总之,上海地铁的发展历程体现了上海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和改善。在不断更新和扩展的地铁网络下,上海市民享受到了更加便捷、高效的出 行方式。通过上海的发展经验,其他城市也可以借鉴和学习,建设更加便 捷和先进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上海城市规划发展史

述 上海市 上海市简称沪。地处我国东部海岸中段,长江入海口。自古为海边渔村,春秋为吴国地,战国时为楚国春申君封邑,宋设镇,始称上海。1927年设市。现为我国三大直辖市之一,辖14区、6县。为我国对外开放城市之一。全市面积5800平方千米。人口1415万(1949年503 万入),其中城市人口约869万。是我国第一大城市,也是世界大都市之一。 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平原东端,市西部青浦、松江、金山一带,大约六千年前就己成陆,市区成陆年代较晚,约在十世纪中叶的五代未才全部形成。地势低平,平均海拔4米左右,仅西部松江县有少数残丘,天马山最高,海拔97.5米。长江口的崇明岛面积950多平方千米,是我国仅次于台湾、海南的第三大岛。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一月平均气温3.5℃,七月27.8℃,无霜期8个多月。年降水量1124毫米。6月中起有约20 天梅雨季节。 月有台风雨。主要河湖有源于太湖、流入长江的黄浦江及其支流吴淞江、青浦淀山湖。 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工业城市,近代工业的发展历史有100多年。但旧上海是帝国主义压榨中国人民的据点,被称为“冒险家的乐园”。建国以来,上海轻纺工业经改造调整,进一步发展了化纤、塑料、日用化工、耐用消费品、家用电器等部门。而重工业、冶金、石油化工、机械、电子等部门也发展迅速,航空、航天、汽车工业正在崛起,已成为能生产高精尖产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工业总产值和上交税利约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和五分之一。化纤、电子计算机、照相机等产量占全国40%以上。 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商业、金融中心,内外贸易额均居全国各大贸易中心首位,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也在全国四个直辖市中居第一位。服装、毛呢、皮鞋、化妆品、儿童玩具、金银饰品、各种传统工艺品、食品,花色品种齐全,是驰誉国内外的购物中心。外贸出口总值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近年来上海金融业务迅速发展,在国内外金融交往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伦敦、巴黎、纽约、新加坡、香港等国际金融中心设有联行。 上海是西太平洋地区重要国际港口城市,国内外联系广泛,交通、通讯比较发达。黄金水道长江和沪杭、京沪铁路干线,使上海成为贯通中国东西南北的交通枢纽,40多条航空线通往国际国内各大城市。上海港被称为上海经济命脉,现有万吨级码头泊位约50个,下设10多个装卸区,港口吞吐量约占全国三分之一。黄浦江可通2 万多吨轮船。上海又是国内国际通讯枢纽之一,全国对外通讯中有三分之一通过上海卫星地面站和中日海底电缆传输。上海是中国工业科技的最大基地。拥有800多所科研机构,55万科技人员,51所全日制高等院校。新型材料、电光源、激光、电子新技术、基础理论、边缘科学迅速发展。上海旅游业发展迅速,开辟了市内外以及至北京、武汉等地的旅游线。本市名胜主要有豫园,玉佛寺,“中共一大”会址,孙中山、鲁迅故居,嘉定孔庙,汇龙潭,古猗园,淞江方塔,醉白池,吴淞口炮台等。 城市规划是为了实现一定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而制定的指导城市合理发展的蓝图,是建设和管理城市的重要依据和手段。上海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具有较长的历史,而城市规划工作,则是随着近代城市规划科学技术的进步,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发展,租界分割状况的消除,逐步开展的。

可步行的街区规划设计策略——以上海国际汽车城安亭新镇二期项目为例

可步行的街区规划设计策略——以上海国际汽车城安亭新镇 二期项目为例 摘要:论文针对上海国际汽车城新区社区组团普遍存在的空间隔离问题,结合 本人所参与的安亭新镇二期城市设计及控制性详细规划,从微观层面探讨小尺度、开放式、多样性的街区规划设计策略,破解“街”与“区”之间的隔离,提高街区的 步行可达性,并进一步帮助社区组团自下而上地与更大尺度范围空间进行融合与 互动。 关键词:安亭新镇街区可步行规划设计策略 1 项目背景 1.1上海国际汽车城发展概述 在2001年2月举行的上海市人代会上,作出了上海新世纪发展的“东南西北” 战略,决定在安亭建立上海国际汽车城,提出了“大力发展汽车服务贸易,加快融入全球汽车贸易”的发展策略,并且在“十五”发展规划中提出全市建设4大产业基地,即微电子产业基地(张江)、石化产业基地(金山)、钢铁产业基地(宝钢)、汽车产业基地(安亭)。自2001年启动建设以来,上海国际汽车城的发 展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在“产城融合”发展目标的指导下,上海国际汽车城建 成具有完整汽车产业链支撑,也是国内综合性最强、产业链最完整的汽车城。上 海国际汽车城所属安亭镇是上海郊区新城新区发展的代表性城镇,从卫星城到“一城九镇”1、再到“1966”城乡体系2,上海国际汽车城见证了上海郊区新城新区的 发展历程,上海国际汽车城是嘉定组合式新城的一个组团、产业新城的典型代表,其城市发展与产业发展紧密关联,伴随着过去十多年的经济和空间的高速增长, 其汽车行业地位及作用在国内举足轻重,然而卫星城规划模式计划经济色彩浓厚、多强调产业和经济发展,损害了产业与城市的融合,新城规划模式充分体现了现 代主义的特性,导致城市空间形态在不同尺度上存在显著的隔离问题。为实现由 功能单一的产业基地向多元宜居的品质新城的转型发展,上海市政府联合嘉定区 政府共同提出上海国际汽车城走产城融合发展的路径,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建设 上海国际汽车城产城融合示范区,实现“人、车、城市完美融合”的发展目标。空 间隔离是上海国际汽车城发展过程中城市问题的集中体现,制约着产城融合目标 的实现,并且加剧了城市社会的隔离。 1.2空间隔离的概念及形态特征 空间隔离是最为截然分明的城市空间分异形式。隔离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空 间上的隔断;群体间没有社会交往。城市空间隔离最显著的表现在城市居住空间 分布上。它们的空间形态形成了面积不等、景观相异、相互区隔的同质化居住体系,在城市空间结构中形成了“马赛克”的状况。空间隔离的形态可分为城市总体 形态模式和街区形态模式。英国学者大卫·尚恩(David Shane,2005)提出了城市总体空间隔离形态的三种城市要素——飞地、动枢和差异地点(enclave,armature,heterotopia)(图1.1)。飞地是由城市行动者创建,具有明确边界和 严格的等级管治的自我组织、自我中心和自我控制系统。动枢是城市中的线形骨架,连接不同的飞地,是城市中的流动空间。差异地点用来泛指那些反转了周围 社会符码的场所。城市社会空间隔离在微观的街区层面主要表现为“防卫社区”的 形态。法国学者大卫·曼金(David Mangin,2004)对当代城市形态的研究揭示了 当代城市街区形态的“防区化”,认为防卫社区的形成客观上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空 间的隔离。

上海城市规划展览馆导览

上海城市规划展览馆导览 一、介绍上海城市规划展览馆的建筑特色 上海城市规划展览馆位于上海黄浦江畔的人民大道,是一座独具特 色的现代建筑。展馆的外观造型以“城市之花”为设计灵感,整体呈现 出流线型的曲线和动感十足的造型,给人一种前卫与秩序统一的感觉。 展馆的外墙采用了灰色的天然石材,使整个建筑呈现出一种稳重和 庄严的感觉。同时,建筑顶部还设置了观景平台,游客可以从这里俯 瞰整个黄浦江和沿江的著名建筑群。 二、展馆的主要展览内容 1. 城市规划历史馆 这个展区主要介绍了上海从远古时代到现代的城市规划历史。通 过模型、图片、文物等展品,向游客展示了上海城市规划的发展脉络 及其背后的历史背景。游客可以了解到上海曾是一个小渔村如何发展 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国际大都市的过程。 2. 上海城市规划展览 这个展区是整个展览馆的核心区域,也是游客最感兴趣的一部分。展区通过大量的城市规划模型、多媒体展示和互动装置,全面展示了 上海的城市规划理念、规划目标和城市发展的展望。游客可以通过观 看展品,了解到上海的城市规划与建设的现状和未来发展。 3. 上海城市建设展区

这个展区是展示上海城市建设成果的地方。通过各种建筑模型和实物展示,游客可以了解到上海的现代化城市建设的成果和特色。展区还展示了上海的城市绿化、交通、环保等方面的措施和成果,向游客展示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的特点和优势。 三、展馆的参观路线和参观时间安排 游客进入展览馆后,可以直接进入主展馆区。首先进入城市规划历史馆,了解上海城市的发展历史和演变过程。然后前往主展区,详细了解上海的城市规划理念和未来发展方向。最后参观城市建设展区,了解上海的现代化建设成果。 参观时间建议安排在2-3个小时,这样可以充分地参观每个展区,了解上海的城市规划和建设情况。 四、展馆的教育意义和社会影响 上海城市规划展览馆作为一座重要的城市规划宣教基地,对于提高公众对城市规划的认知和意识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展馆的教育活动和推广,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城市规划对于城市发展的重要性和影响。 同时,上海城市规划展览馆还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文化交流平台。各国的官员和专家可以通过参观展馆,借鉴上海的城市规划经验,促进城市发展和交流。

中国城市发展史的历程

中国城市发展史的历程 中国城市发展史是一部悠久的历程。从最早的古代城市到现代城市化,中国城市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阶段。以下是对中国城市发展史的简要回顾和分析。 一、古代城市(公元前2070年-公元1840年) 1. 夏商周时期 中国最早的城市出现在夏商周时期。这个时期的城市主要是政治和军事中心,如郑州、西安、洛阳等。这些城市具有严格的等级制度,城墙是城市的象征,也是防御工事。 2. 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城市开始向经济、文化中心转变。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城市,如齐国的临淄、赵国的邯郸、楚国的郢等。城市规划也开始出现,街道和巷弄布局逐渐形成。 3. 秦汉时期 秦汉时期是中国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制”,推动了城市的发展。汉朝时期,商业和手工业繁荣,城市规模扩大,出现了许多新兴城市,如长安、洛阳、成都等。 二、近代城市(1840年-1949年) 1. 鸦片战争后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列强纷纷在中国建立租界和殖民地。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新兴城市,如上海、天津、广州等。这些城市主要服务于外国侵略者和中国富豪阶级,经济发展不平衡。 2. 中华民国时期

中华民国时期,中国开始向现代化转型。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现代化城市,如南京、武汉、重庆等。这些城市注重城市规划和建设,出现了许多公共设施和建筑。同时,工业和商业也得到了发展,工人阶级开始崛起。 三、现代城市(1949年至今)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城市化建设。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新兴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这些城市主要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同时,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城市化进程加速。 2. 改革开放后 改革开放后,中国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速。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新兴城市,如深圳、珠海、厦门等。这些城市主要服务于市场经济和外向型经济发展。同时,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交通、住房、环境等问题逐渐凸显。 3. 当代中国城市发展 当代中国城市发展呈现出多元化和差异化趋势。一些大城市开始向国际大都市转型,如北京、上海、广州等;一些中小城市则注重打造特色产业和旅游品牌;一些边疆城市则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支点。

上海北外滩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上海北外滩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一、背景介绍 北外滩位于上海市的黄浦江畔,是一片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底蕴和城市发展潜力的区域。为了保护和发展北外滩片区的独特魅力,上海市制定了本控制性详细规划,以规划和指导相关建设项目,实现区域内的可持续发展。 二、目标和原则 本规划的目标是打造一个以文化、商业和居住为主的现代化区域,提升北外滩的形象和功能。在规划和设计过程中,我们遵循以下原则: 1. 体现历史文化 保留和修复原有的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通过合理的布局和设计,展示北外滩的历史魅力和文化底蕴。 2. 持续发展和创新

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和创新思维,不断探索新的商业、文化和居住模式,推动北外滩持续发展,并为居民和游客提供更好的生活和体验。 3. 环保和可持续性 在建设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推动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循环利用,打造一个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北外滩。 三、规划内容 1. 功能划分 根据区域特点和使用需求,将北外滩划分为不同功能区,包括商业区、文化区、居住区和公共空间等。 商业区 商业区位于北外滩的核心地段,主要规划高档购物中心、餐饮娱乐场所和办公楼等,为居民和游客提供丰富多样的商业服务和消费体验。 文化区

文化区中心围绕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展开,规划了博物馆、艺术中心和演艺场所等,致力于保护和传承北外滩的历史文化,同时丰富居民和游客的文化生活。 居住区 居住区规划了高品质住宅、公寓和服务设施,为居民提供舒适宜居的居住环境,并配备绿地、健身设施等公共空间,增加居民的生活品质。 公共空间 为了提供良好的城市公共环境,规划了公园、步行街和景观广场等公共空间,为居民和游客提供休闲娱乐和社交交流的场所。 2. 建筑高度和体量控制 为了保护北外滩的景观特色和城市整体形象,规划中设置了建筑高度和体量的控制要求,确保建设项目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3. 交通规划

划重点!《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正式发布!卓越的上海什么样?

划重点!《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正式发布! 卓越的上海什么样? 刚刚,经过五年多酝酿筹备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以下简称:“上海2035”)正式发布,它将引领上海成为卓越的全球城市,令人向往的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规划明确了—— 上海的城市性质上海是我国的直辖市之一长江三角洲世界 级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和文化大都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并将建设成为卓越 的全球城市、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上海的城市目标愿景“卓越的全球城市,令人向往的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通过“创新、人文、生态”三个分目标,深化了“卓越的全球城市”的内涵,充分体现创新对未来城市竞争力的核心引领,突显对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支撑,彰显以人为本理念和城市特色魅力。 新总规全文180页哪些“干货”尤其值得关注?四条底线,探索超大城市转型路径上海市区位图 “上海2035”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

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把新发展理念作为一根红线贯彻始终。记者从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了解到,“上海2035”在规划编制方法上,发生了一些转变。首先,由注重经济导向,转变为更加突出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上海2035”在目标定位上,更加关注“人”的需求,将在上海生活、工作、学习、旅游等不同人群对于城市发展的愿景,真正反映和具体落实到规划中。在实施策略上,积极适应未来生活方式转变趋势,更加强调“社区”这一城市基本空间单元的建设,以15分钟社区生活圈组织紧凑复合的社区网络,促进生活、就业、休闲相互融合,提升市民的幸福感。 其次,在资源环境紧约束的背景下,“上海2035”转变了规划的思维方式,明确上海的城市发展要牢固树立“底线思维”,严守土地、人口、环境、安全四条底线,实现内涵发展和弹性适应,探索超大城市睿智发展的转型路径,力争成为高密度超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典范。 人口规模方面,严格控制人口规模,缓解人口快速增长与资源环境紧约束之间的矛盾,至2035年常驻人口控制在2500万人左右,并作为长期调控目标。在常住人口基础上,以实际服务人口需求进行公共资源配置,提高城市对服务人口的基本保障能力。城市住房养老、基础教育、体育、绿地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以满足常住人口需求为主。水、能源、安全、交通等设施需要满足实际服务人口的需求,规划考虑在常住

中国城市规划发展的历程及现状

中国城市规划发展的历程及现状 一、前言 中国城市规划发展历程久远, 现状依旧复杂。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规划发展的重要性不断凸显。本文从城市规划发展的角度,总结了中国城市规划的历程及现状,旨在为中国城市规划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二、城市规划的历程 1. 1906年至1949年:时代背景和特点 20世纪初,随着西方城市规划思想的引进,中国开始了城市规划的探索。各地建立城市改造委员会、北洋政府、城市规划局等部门,以治理城市的混乱和不协调。这一时期的城市规划特点是由西方思想影响下参照欧美模式建立合理化城市,大都取消指压坊、街巷改善、新市扩建等。此时期城市规划实际上是为了列强跋扈而建立的,为了提高治外法权地区的生产力和战略利益,加强对中国的控制。1949年以前,中国城市规划主要集中在特定城市,如在上海制定了倡导国际化的南滨江规划,这为后来全国范围的城市规划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理论支持。 2. 1949年至1978年:社会主义城市规划和建设 从1949年到1978年,中国进行了社会主义城市规划和建设。陈云、邓稼先、刘少奇等领导推进了新中国的城市规划、建设和

管理工作,三反、五反及“大跃进”使中国的城市建设与规划陷入 了相对低谷。但是在这一时期里,中国建立了全国范围的城市规 划管理制度和工具箱,确立了城市规划重工业示范和绿地公园网、钢筋混凝土结构、板块综合利用等规划标准。 3. 1978年至现在:改革开放与城市化进程 1978年至今,中国经历了改革开放和城市化高速发展阶段。这 一时期的城市规划具有扩大规模,普及化发展的重要特点,城市 项目的财政性、市场性、境外投资的明显增强,城市建设的主导 地位也逐渐转向市场机制。中国15年规划和2020城市总体规划 给中国城市规划和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挑战和变化。在这个过 程中,各地陆续建立规划设计院、城市建设委员会等机构,推进 城市规划和建设的标准化、现代化、智能化。 三、中国城市规划的现状 1. 城市化进程加快 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2019年底全国城镇化率超过了60%,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70%,预计中国城市人口将迅速增长。这不仅 给城市规划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也为城市规划的科学发展提 供了重要机遇。 2.城市规划进入新时代

城市规划发展历程

城市规划发展历程 城市规划发展历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经过了不断的探索和变革。在中国的城市规划发展历程中,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早期城市规划:这一阶段主要是指中国古代城市的规划发展。古代中国城市的规划注重城市的布局和功能划分。例如,城市中心通常是皇宫、朝堂和宫殿的所在地,周围是商业和市场区,再往外则是居住区。这种规划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后来城市规划的发展。 2. 殖民地时期城市规划: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国遭受列强侵略,一些城市成为了殖民地。这时期的城市规划受到了欧洲城市规划的影响,尤其是法国和英国的城市规划理念。这些殖民地城市的规划注重功能分区、交通道路和建筑风格的改造。 3. 社会主义城市规划: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 开始进行大规模城市建设和规划。这一阶段的城市规划强调集中性和公共利益,注重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保障。例如,在城市规划中常常设立大型的工厂和集体住房区。 4. 市场经济时期城市规划: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城市经历了快速的城市化过程,城市规划发展进入了市场化的阶段。这一阶段城市规划注重经济效益和社会利益的平衡,强调城市的宜居性和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城市更新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也成为城市规划的重点。

5. 现代化城市规划: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城市化的加速推进,城市规划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现代化城市规划注重科技创新和智能化发展,推动城市的绿色发展和环境保护。同时,注重提升城市功能和公共服务,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通过不断地城市规划和发展,中国城市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城市景观和城市文化,同时也面临着城市规划与历史文化保护、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未来,城市规划将继续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发展和人民需求的变化,不断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

上海城市规划展览馆:探索城市发展与建设的奥秘

上海城市规划展览馆:探索城市发展与建设 的奥秘 上海城市规划展览馆是一座位于上海浦东新区的一座现代化展馆, 是了解上海城市规划与发展历程的重要窗口。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 城市之一,上海以其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和建设成就而闻名于世。参观 上海城市规划展览馆,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上海在城市发展和建设方面 的奥秘,以及在未来的规划中令人期待的计划。本文将以以下几个方 面为主线,向读者介绍上海城市规划展览馆的各种奥秘。 一、城市规划历史展示 上海城市规划展览馆通过精心设计的展览,向观众展示了上海自19世纪以来的城市规划历程。展览从上海的渔村初期开始,通过大量实 地调查成果和历史照片,展示了上海从渔村到国际大都市的发展历史。观众可以感受到上海在城市规划上的不断进步和创新,以及对历史文 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 二、城市建设成就展示 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其城市建设成就令人瞩目。上海城 市规划展览馆通过大量的模型、图片和多媒体展示手段,向观众展示 了上海的城市建设成就。从上海的高楼大厦到现代化的交通网,从改 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到城市内外的绿化和环境保护,每个方面都展 示了上海在城市建设方面的巨大进步。观众可以感受到上海现代化城 市的繁荣和活力,也能够看到上海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努力和成就。

三、未来城市规划展望 除了展示过去和现在的城市规划和建设成就,上海城市规划展览馆还向观众展示了上海的未来发展规划。通过模拟和虚拟现实技术,观众可以亲身体验上海未来城市的形态和功能。展览展示了未来上海的交通规划、城市绿化和环境保护规划、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规划等多个方面。观众可以深入了解到未来上海的发展蓝图,领略到上海城市规划带来的美好未来。 四、交流与互动体验 上海城市规划展览馆不仅仅是一个展览馆,还是一个展示和交流的平台。除了观看展览,观众还可以参与各种互动体验和活动。例如,可以参加模拟规划活动,设计自己的理想城市;可以参加工作坊和讲座,与城市规划专家和学者进行深入交流;还可以参加城市规划展览馆组织的各种主题展览和活动。通过这些互动体验,观众可以更好地了解城市规划的重要性和复杂性,以及自己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五、观众教育与公众参与 上海城市规划展览馆还重视观众教育和公众参与。展览馆为各种类型的观众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教育活动和资源。学生可以参观馆内的教育区域,了解城市规划的基础知识,并通过实地参观和模拟规划活动的方式加深理解。展览馆还定期举办一些公众参与的活动,例如城市规划论坛、城市设计比赛等,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到城市规划中来。

上海历史七年级下知识点

上海历史七年级下知识点 上海历史七年级下册是一本介绍上海历史的教材。它主要涉及 的知识点包括城市的发展、上海的历史变迁、上海的文化遗产等。下面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城市的发展 上海是一个典型的城市,它的发展经历了几百年的历史。在城 市的发展过程中,社会经济和政治因素是导致城市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上海的发展中,城市建设、交通发展、科技创新等因素也 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1.城市建设 城市建设是上海发展的基础。在城市建设中,我们可以看到房 屋建筑、城市规划、市政设施等因素的影响。上海的房屋建筑多 以现代化的建筑风格为主导,例如:浦东国际金融城、东方明珠 电视塔等。城市规划则主要是指城市规划设计,如:借力度与速度、开发浦东等。市政设施包括供水、供电、供气、供暖、交通等,这些设施的完善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

2.交通发展 交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上海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交 通发展中,地铁、公交、飞机、高速公路等设施极大地改善了城 市居民的出行条件,提高了城市的生产力和经济效益。例如:上 海地铁将市区与市郊连接起来,方便人们出行,提高了人们的生 活质量。 二、上海的历史变迁 上海的历史变迁是深刻的,经历了几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其中,鸦片战争后,上海成为了较早开放的港口城市,同时也成为了中 国近代史的重要转折点。在上海的历史变迁中,我们可以看到上 海市政府、上海革命等。 1.上海市政府 上海市政府是上海市的最高政治机构,它的重要性体现在管理 上海市的政治和公共事务方面。上海市政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1950年。在上海的发展中,市政府在树立上海形象、促进上海经 济创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上海革命 上海革命是二十世纪初期在上海举行的革命,它的重要性在于 它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上海革命中,革命党人通过杀害满洲国 军统队长等行动,瓦解了满洲国的统治。同时,上海革命还拉开 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国武装斗争的序幕。 三、上海的文化遗产 上海的文化遗产非常丰富多彩。在上海,可以看到许多文化景点,如:上海博物馆、陆家嘴金融城、静安寺、上海大剧院等。 同时,上海也有很多历史文化街区,如:老城厢、外滩等。 1.上海博物馆 上海博物馆是上海市的重要文化场所,它是一座集收藏、展览、研究、宣传、教育、交流、服务于一体的大型国家级博物馆。上

上海城市史

自1843年开埠以来,在160余年的发展历史中,上海曾经有过三次重要的大转型,不但从根本上改变了城市的面貌,一定程度上还带动了整个国家和社会的转变,影响深远。可以说,上海的历史就是一部城市转型的历史。回顾这一延续至今的历史过程,研究其背后的路径选择与制度分析,考察其效用,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过去,对于上海未来的发展同样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城市转型的时空轮回 上海的第一次大转型发生在近代。近代中国面临的是“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也充满了新旧观念的冲突、东西文化的碰撞。近代上海的城市发展,正是这一历史性剧变的突出代表。1842年鸦片战争后,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上海被辟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上海在1843年11月17日正式开埠,被迫打开了闭关锁国的大门,也带动了整个国家从封闭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国家的艰难转变。在短短几十年里,上海由一个滨海的县城,变成了人口超过几百万的大都会。在经济上,上海已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首要港口和中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也是中国乃至整个远东地区的工商业、金融和贸易中心;在政治上,上海是诸多政治理念和政治势力活跃的中心舞台,对近代中国政局变化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在文化上,上海是西学东渐的桥头堡,是中国近代文化的发源地和中心之一,影响深远;在制度上,上海借鉴租界先进的管理制度,推动了上海市民文化和市民社会的形成,促进了中国近代的制度变革;在城市建设上,上海是创造了诸多奇迹的魔幻之都,是近代最有魅力的城市之一。 20世纪20年代是上海城市的黄金时期,上海工业、贸易、金融等都达到了历史的最高峰。20年代末期,由于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急遽变化,上海的经济开始逐步衰落。1929年秋,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全面爆发,也波及到了上海,上海经济遭到重创,直到1935年才开始逐渐恢复。城市高速发展累积的问题也日益严重。长期以来港口淤塞的危机,使上海远东第一大港的地位岌岌可危。华洋分治的城市机构和管理体制,城市长期以来缺乏长远规划的无序建设,租界和华界的两极分化,上海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等导致了严重的城市问题。国民政府为此提出了宏伟的“大上海计划”,渴望以建设新城的方式解决上海城市发展的问题。历史没有给予上海太多的时间,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大上海计划”宣告失败,上海第一次城市转型黯然落幕。 上海的第二次转型发生在1949年以后。随着人民政权的进一步巩固、苏联发展模式的全面引入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中国开始通过计划来指导生产和消费,昭示着计划经济时代的来临。除了与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交往,中国基本关上了对外开放和交流的大门,试图通过发展工业来带动国家的发展。上海的城市发展方向,由以前的综合性城市,逐渐转变为单一的工业城市。上海也由过去远东的金融、文化、商业中心,转变成为了一个全国性的工业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