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美育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 格式:docx
  • 大小:28.39 KB
  • 文档页数: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美育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语文课堂内外,美的素材无处不在。字的美,词的美,句的美,文的美……语文教师要

充分把握美的特征,运用正确的方法和形式,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开展美育活动,实施审美教育,可使枯燥乏味的语文训练化为生动美好的形象,可使干巴巴的道德说教变成

吸引人,震撼人心灵的人物形象,对于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生动活泼地学习语文,实施

愉快教育,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诵读—欣赏美的语言,体验美的情感

怎样读课文才能使学生体验到文中的情感美呢?教师的范读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它能引

发学生情感,在学生→老师→作者之间产生情感共鸣。同时,通过范读,学生也会模仿老师

的一些朗读技巧,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听了范读后,学生模仿自读,去揣摩作者的情感,

使他们进一步受到文中的情感熏陶。对一些特殊的、说明问题的有承接性和层次性的句、段,通过引读,能直接抒发作者与读者的真情实感。

如《火烧圆明圆》一课,它通过介绍圆明圆当年的辉煌和惨遭毁灭的历史,激发学生对

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愤恨。老师可以通过对重点词、句的范读、齐读、评读等多种诵读方式,对诸如“不可估量”、“瑰宝”、“精华”、“化为灰烬”等重点词句进行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诵读加以处理后,学生的情感就能很快地与作者情感同步,从而深刻地受

到了歌颂祖国灿烂文化和痛斥侵略者的暴行的情感熏陶,同时也感悟到了语言文字的深刻内涵。又如课文写“圆明圆的建筑特点”时,可采用引读的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感悟到作者谋

篇布局的用意所在,也同时感受到我国劳动人民是多么勤劳而富有智慧。

二、想像—感知美的形态,拓展美的意境

写景的文章是最直接的形象美的展示。如《荷花》这一课,作者对荷花的描写是众所周

知的美的典范,学生在初读时已经有了初步的印象。教师要在此基础上引导启发学生深入进去,感知荷花的高洁之美。在教学时,可以有意穿着绿色与白色搭配的衣服,在课堂上播放

轻柔舒缓的音乐,音乐中刻意选择带有水声的部分,这些情景的设置有效地引发了学生的想象。读是语文课堂的重要手段。引发想象缺少不了极具蛊惑力的范读。教师在学生中间边走

边读,课文读完之后,闭着眼睛的同学仍显得意犹未尽,闭目享受音乐的熏陶。

教师除了要鼓励他们展开大胆、合理的想象外,还得教给他们掌握想象的方法,在想象

中不断体味文章所表达的美的意境,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特点,凭借熟悉的有关

情景让学生展开想象,根据事物的发展,让学生进行推理想象,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合理想象,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两个写景的句子,诗人融情于景,借景抒情,展现了深邃的艺术意境。为了开拓学生的想象能力,可以先让学生以“假如我就是诗人,那是怎样的情景”的假设进入原有

的意境,这样,学生就可根据教师的点拨,展开想象的翅膀,体会这首诗的诗情画意:春暖

花开的长江两岸,彩蝶翩翩起舞,百花散发着芬芳,江面滚滚的波浪向东流去,一叶扁舟借

着长江之水,一直漂到水天相接的地方,最后消失了……这美妙的想象融入了学生对美的理解和创造,即使是不同程度的学生也能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三、推理—理解美的哲理

小学语文教材中作为审美客体的许多课文蕴含哲理美。记人叙事类文章事中寓理,状物

写景类文章景中寓理……在审美活动中,应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揭示客观规律的事理,以正确鉴赏、体会文章的哲理美。

由于小学生的学习心理更侧重于形象思维,教师应注重引导,帮助学生把理性因素溶入

直觉之中进行形象思维,即教师对教材中美的形象作出相应的理性判断,让学生融和理性的

判断,细细去体会,这样,学生的感受才会更深,如在教学《小音乐家扬科》、《凡卡》等

文章时,教师应相应地向学生介绍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让学生在阅读时融入理性的判断。

又如在教学古诗《江雪》时学生往往只看到表面—雪景的壮观,而不能理解深层的含义,这

时老师就要点拨,让学生细细观察渔翁,使学生理解寒冷寂静的环境里,那位渔翁竟然不怕

寒冷,专心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从而产生

对渔夫的敬意,达到审美的目的。

四、写作—进行美的创造

对于语文教学来说,美的创造最直接的应该是写作。写作是学生用文章来表现美、创造

美的高级美育活动。创作活动给人带来的美感是非同寻常的,它比一般的审美活动的美感更

强烈、更深刻。

(1)要善于发现美。美无处不在,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利用他们的慧眼去发现。首先

要引导学生善于从大自然中去发现。大自然千姿百态,精彩纷呈:春天,莺啼燕啭,秀色满园;夏天,鸣蝉不绝,崇山如碧;秋天,果实累累,遍地金黄;冬天,白雪皑皑,冰河莽莽。早晨,红日东升,朝霞满天;夜晚,星空皎皎,月色溶溶……我们伟大的祖国有许多名山大川,山光水色,处处奇观。雄伟的泰山,奇险的黄山,秀丽的峨眉,清凉的庐山,还有壮丽的三峡、浩淼的洞庭、山水甲天下的桂林、浓妆淡抹总相宜的西湖……大自然给我们提供了创造美、捕捉美的广阔天地。其次,要引导学生善于从社会生活中发现美。引导学生把眼光投向大千

世界,通过观察,炼就一双“火眼金睛”,从各种内容不同的错综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去发现美。让他们在社会生活中发现美的事业、美的风尚、美的构思,在社会中发现美的精神、美的气质、美的人格。

(2)要善于表现美。教师应在学生发现美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的写作向表达优美的方向

发展,即写作表达时,要有美的观点、美的探求和美的实践,要从立意、章法、意境、语言

等几个方面训练学生的写作实践,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表现美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2] 《教学美学》

[4]《语文教育心理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