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系统培训教材加工工艺知识XX0303
- 格式:ppt
- 大小:1.72 MB
- 文档页数:45
工艺知识目录第一章基本定义 (3)第一节生产效率管理 (3)第2节生产效率管理体系 (3)第3节生产节拍 (4)第4节生产线平衡度 (4)问题 (5)第二章节拍测试过程中时间观测的方法 (6)第一节定义 (6)第二节观测时间的用途 (6)第三节时间观测的种类 (6)第四节时间观测时的注意事项 (6)第五节用于时间观测的工具 (7)第三章如何均衡线体 (8)第一节线体均衡的目的 (8)第二节要达到线体均衡,必须事实的项目 (8)第三节生成线体均衡表的顺序 (8)第四节进行线体均衡时需注意的事项 (9)第五节改善的切入点 (9)第四章标准作业 (11)第一节定义 (11)第二节目的 (11)第三节构成标准作业的条件 (11)第四节标准作业三要素 (11)第五节标准作业的类型 (12)第六章海尔在生产效率管理方面的做法 (13)第一节节拍推进流程图 (13)第二节在节拍推进过程中使用的方法 (14)第七章不断改善的精神 (16)第一节改善的基本精神 (16)第二节6种错误的思想 (16)第三节不应该讲的话 (16)第一章基本定义第一节生产效率管理1.1定义所谓生产效率管理是指在投入了人、设备等生产要素并进行生产的情况下,在单位生产时间内生产出了多少个成品和部件,并对其分析和管理。
1.2 生产效率管理的目的生产成本是由部件采购费、劳务费、设备折旧费、管理经费等组成的,为了使企业获得利益,并在与其他公司的价格战中胜出,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是不可或缺的。
因此,必须在生产现场推进降低生产节拍,提高劳动效率的活动。
1.3 生产效率管理的目的生产效率的提高率是评价工场生产效率的基准。
其目的在于:对比上一年的实际生产效率,评价今年的生产效率处于什么样的水平,掌握各问题点(出勤率、间接时间、开机效率等)等对生产效率的影响程度,从而进行改善活动。
第2节生产效率管理体系为了使生产效率的提高能得以持续不断的提高,必须建立生产效率组织体系,每月对生产效率的提高与改进提出目标,并进行评价,确保事业部的Array生产效率处于持续不断的改进提高中,组织体系一般如下:图表1:生产效率管理体系图第3节生产节拍3.1 定义图表2:线体上各共位人员的节拍3.1 基准工数的设定基准工数以上一年1~11月的实际情况为依据设定。
工艺知识培训工艺知识培训资料技术:就是劳动者借助于生产设备及工具对各种原材料、半成品进行加工或处理、最后使之成为符合技术要求的产品的艺术(程序、方法、技术等)。
工艺学:它是一门综合性科学,研究如何将原材料或半成品转化为符合技术要求的产品。
工艺工作:工艺工作就是生产制造技术(包括生产技术管理)。
它包括从原材料进厂加工制造、一直到产品包装入库,这一系列的生产制造技术(也包括工厂内部的运输等)工作。
手工作业是一种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优质产品和增加利润的综合性制造技术。
它还基于“时间、速度、精力、方法和顺序、生产手段研究、工作环境、组织、劳动管理、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研究”。
工艺工作将为企业组织有节奏地均衡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产品的生产过程:它是将原材料制成各种零件,并按一定顺序组装成产品。
这些过程的总和称为产品的生产过程。
过程:工艺过程是生产过程的一部分,它包括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和材料性能,使之变成为成品或半成品和随后进行测定的一系列行动称为工艺过程。
规范:关于设计、施工、制造和检验等技术问题的一系列统一规定。
这是一种标准。
规则:对工艺、操作、安装、检定、安全、管理等具体技术要求和实施程序所作的统一规定。
它是标准的一种形式。
六要素:人、机器、材料、方法、环境和测量。
设置:规范生产现场大件物料定置,提高生产现场空间的使用效率,保证安全生产,保持现场生产秩序,保证现场整洁、物流顺畅,保障生产高效有序。
生产现场的材料、设备、机械等必须放置在固定位置。
固定区域内物品摆放整齐,不得出线、压线、超高或交叉区域,不得混放或占用通道站位工位分为四级:关键岗位、重要岗位、特殊岗位、一般岗位。
a、关键工位:操作过程对产品安全性能有影响的工位。
b、重要工位:操作过程对产品电性能有影响的工位。
c、特殊工位:操作工序属于特殊工序工位。
特殊过程是指其输出不能通过后续监视或测量进行验证的过程d、一般工位:以上(关键、重要、特殊工位)未包含的工位。
生产工艺培训生产工艺培训是为了提高员工的技能和知识,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培训的目的是使员工能够熟练掌握并应用所需的工艺知识和技术,以便能够有效地进行生产。
以下是一个生产工艺培训的内容示例:1. 工艺基础知识:培训将从介绍工艺基础知识开始,包括工艺的定义、作用和目标。
同时,还将重点介绍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和关键要素,如原料准备、生产设备、工艺参数等。
2. 生产流程分析:在这一部分,培训将对生产流程进行分析,并解释其中的每个步骤和操作。
员工将学习如何理解和应用生产流程图,并学会识别错误和瓶颈,以优化生产效率。
3. 工艺参数控制:工艺参数对于生产过程至关重要。
培训将介绍不同的工艺参数以及如何进行控制。
员工将学习如何调整参数以适应不同的生产需求,并学会通过监测和调整参数来解决潜在问题。
4. 质量控制:良好的质量控制是产品生产的关键。
在这一部分,培训将介绍各种质量控制方法和工具,如质量检测设备、抽样方法和统计分析。
员工将学习如何进行质量检查和排除缺陷,以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
5. 安全意识培养: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意识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培训将强调员工在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并介绍常见的生产安全风险和应急预案。
员工将学习如何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以及应急处理措施。
6. 环境保护意识:在今天的社会中,环境保护已成为一个重大问题。
培训将介绍生产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和方法,如废水处理、废气排放控制等。
员工将学习如何正确处理产生的废弃物和污染物,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生产工艺培训对于提高生产效率、质量和安全性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培训,员工将能够获得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生产环境。
培训还将帮助员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生产过程中的关键要素,从而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
最终,这将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
生产工艺培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需要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以增强竞争力。
工艺管理知识培训讲义1. 工艺管理1.1.工艺工作的主要内容:①编制工艺发展规划;②工艺试验研究与开发;③产品生产工艺准备;④生产现场工艺管理;⑤工艺纪律管理;⑥工艺情报管理;⑦开展工艺标准化;⑧制定各种工艺管理制度等。
1.2. 工艺管理的基本任务:1.2.1工艺工作是机械制造业的基础工作,贯穿于企业生产的全过程,是实现产品设计、保证产品质量、发展生产、降低消耗、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手段。
为了更好地发挥工艺工作地作用、增强企业应变能力,企业必须加强工艺管理。
1.2.2 工艺管理的基本任务是在一定生产条件下,应用现代管理科学理论,对各项工艺工作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使之按一定的原则、程序和方法协调有效地进行。
1.3 工艺管理体系1.3.1工艺系统(根据GB4863-85机械制造工艺基本术语)定义:在机械加工中由机床、刀具、夹具和工件所组成的统一体。
即:是若干硬件的统一集合体。
工艺系统的正常运行,必须依靠软件(指生产信息,如工艺文件、标准等等)的支持。
工艺系统主要是进行“转变”活动,即进行工件的加工、零部件的装配,从而使原材料和半成品成为成品。
“转变”活动称其为:工艺过程。
1.3.2 工艺管理体系企业内部在主管技术领导和总工程师领导下,由若干部门组成的对全部工艺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的管理体系。
它的功能是对工艺过程,即工艺系统进行技术管理和控制,以保证工艺过程按事先设计的路线、流程、规程等技术要求进行,达到最终生产出合格产品的目标。
1.3.3 工艺系统与工艺管理体系的关系工艺系统必须在工艺管理体系的控制下,才能有效的工作。
工艺系统赖以运行的各种软件(技术指令等),是由工艺管理系统提供的。
1.3.4 我公司的工艺管理体系我公司的工艺管理体系是二级管理体系:第一级是:技术管理部在公司主管领导的带领下进行全公司的工艺管理工作。
第二级是:各生产厂技术办在生产厂技术厂长领导下进行本生产厂的工艺管理工作。
1.3.5 企业各有关职能部门的工艺职能1.3.5.1 工艺管理是一项综合管理,各有关职能部门都应根据加强工艺管理的要求,在厂长和总工程师的直接领导下完成各自的工艺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