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remi》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16.50 KB
- 文档页数:2
Do Re Mi课题:Do Re Mi课型:英语歌曲赏析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Do Re Mi》,从中体验并表现学习英语歌曲的快乐。
2、学生认识和掌握歌词中的部分新单词与短语。
教学重点:体验并表现学唱英语歌曲的快乐。
教学难点:唱准单词以及部分连读。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
二、观看美国影片《音乐之声》中《Do Re Mi》歌曲的视频(一)简介音乐剧《音乐之声》:师:有一部曾获得过奥斯卡奖的音乐电影《音乐之声》是罗杰斯代表作之一。
这部电影主要讲的是在一座古老的修道院里,有一位叫玛丽亚的年轻修女,她性格活泼、美丽善良,喜欢唱歌,会弹吉它。
应聘到一位退役的海军上校家当家庭教师,上校的七个孩子很调皮、每次家庭老师都会被他们气走,玛丽亚是他们的第十二位老师,教孩子们从学唱“Do、Re、Mi”开始,在游戏中学会了唱歌,懂得了七个音符能创造出美妙音乐的魔力。
她用爱心与音乐和七个失去母亲的孩子成为了好朋友,玛丽亚教会了孩子许多歌曲,使他们受到良好的教育,并得到慈母般的温暖。
《Do Re Mi》是该剧中著名唱段之一。
(二)歌词解析。
Doe, a deer, a female deer doe,一头鹿,一头小母鹿Ray, a drop of golden sun ray,一线金色的阳光Me, a name I call myself me是称呼我自己Far, a long, long way to run far是道路远又长Sew, a needle pulling thread sew是针儿穿着线La, a note to follow Sew la是跟着sew来的音符Tea, a drink with jam and bread tea,是饮料茶点That will bring us back to Do (oh-oh-oh) 这把我们又带回doDo-re-mi-fa-so-la-ti-do So-do!(三)学唱歌曲《Do Re Mi》(四)表现歌曲《Do Re Mi》1、分组合作表现歌曲:(1)全体分为七个小组,分别演唱“Do、Re、Mi、Fa、So、La、Ti”七句歌词,最后一句全体唱。
《Do Re Mi》教学设计课题:Do Re Mi课型:唱歌课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Do Re Mi》,从中体验并表现学习歌曲的快乐。
2、在学唱简谱和歌词的过程中认识七个音符,并能准确演唱歌曲尽量背唱歌曲。
教学重点:体验并表现学唱七个音符和歌曲的快乐。
教学难点:唱准简谱中有升号和降号的音。
教学准备:多媒体、钢琴、教学光碟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
2、回顾旧知。
3、初听歌曲《DoRe Mi》提出本节课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二、观看美国影片《音乐之声》中《Do Re Mi》歌曲的视频。
(一)简介音乐剧《音乐之声》:师:有一部曾获得过奥斯卡奖的音乐电影《音乐之声》是罗杰斯代表作之一。
这部电影主要讲的是在一座古老的修道院里,有一位叫玛丽亚的年轻修女,她性格活泼、美丽善良,喜欢唱歌,会弹吉它。
应聘到一位退役的海军上校家当家庭教师,上校的七个孩子很调皮、每次家庭老师都会被他们气走,玛丽亚是他们的第十二位老师,教孩子们从学唱“Do、Re、Mi”开始,在游戏中学会了唱歌,懂得了七个音符能创造出美妙音乐的魔力。
她用爱心与音乐和七个失去母亲的孩子成为了好朋友,玛丽亚教会了孩子许多歌曲,使他们受到良好的教育,并得到慈母般的温暖。
《Do Re Mi》是该剧中著名唱段之一。
(二)视听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视频初听歌曲1、设问:我们来看看玛利亚是怎样教这些孩子们学会唱歌的?(每个音符都有一个小故事)文章是由一个个的汉字组成的,英文单词是由字母组成的,那么音乐是由什么组成的呢?(高低长短不同的音符组成的)。
听听播放的歌曲中的歌词提到了那几个音符?(1234567)3、集体演唱(五)再次观赏电影片断,聆听完整的歌曲《Do Re Mi》并进行集体演唱三、课堂小结1、学生自述本节课学到了什么2、今天我们学到了七个基本音级在高音谱表上的位置,也就是掌握了音的高低,发现了五线谱具有音高非常直观的优点。
以及简谱与五线谱的运用。
《do re mi》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并唱准音阶中的七个唱名。
指导学生用活泼的情绪和优美的声音演唱《do re mi》。
2、通过创设生动的意境,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采取合作学习等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多角度的感受音乐、自主创新。
3、通过歌曲《do re mi》的学唱及欣赏,加深对歌曲内涵的理解,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引导对所学歌曲及相关电影《音乐之声》产生兴趣,扩大音乐视野。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感受、体验音乐的情绪。
难点:对歌曲的感受、表现以及自主创新。
【教学用具和方法】用具:多媒体、教学课件、钢琴等。
方法:探究合作式学习。
【教学过程】一、导入:1、学习C 自然大调音阶:导入语:很高兴能和同学们一起上这节音乐课,首先我们做一个小游戏,来考验一下你们的小耳朵是不是很灵敏。
老师弹一组音,你们听一听这组音是越来越高还是越来越低,如果越来越高你们就做一个“坐正“”的姿势,反之就做一个“趴下”的动作。
仔细听!C 自然大调音阶: 1 2 3 4 5 6 7唱名:do re mi fa sol la si音名:C D E F G A B师:下面我们来唱一唱这几个音。
(连唱两遍)2、师:同学们把每个音都唱的很准确,其实我们还可以用手势来表示每个音。
(跟老师一起做柯尔文手势图)二:新课:1、教师范唱:同学们对基本音阶已经熟练的掌握了,下面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关于音阶的歌曲,你们听一听对这首歌曲熟悉吗?(边听边随老师做柯尔文手势)师范唱歌曲《do re mi》2、简介歌曲这首歌曲选自美国电影《音乐之声》,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一个叫玛利亚的修女,来到一位军官上校家当家庭教师,上校的七个孩子很调皮,她用爱心与音乐让七个失去母亲的孩子与她成为了好朋友,并教会了孩子许多歌曲,使他们得到慈母般的温暖和良好的教育。
《DO RE MI》就是其中的一首插曲。
3、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速度是怎样的?情绪:欢快活泼的速度:中速稍快4、再次聆听歌曲,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拍子。
《DOREMI》音乐剧教案解析。
一、教学意义1.培养学生综合素质音乐剧是综合艺术形式,学生需要具备音乐、舞蹈、演戏等多种技能才能完整地表演出一部音乐剧。
在演出过程中,学生需要进行角色扮演、音乐演唱、舞蹈表演等多种综合素质的培养,能够有效地陶冶学生个人修养,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表现力和创造力。
2.增强学生音乐素养音乐剧本质上就是一部完整的音乐作品,音乐是音乐剧的灵魂。
学生通过对音乐剧的演绎,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当下的音乐文化,感受到音乐对于生活的影响力,并在实践中获得了对音乐的更深层次的理解。
3.引发学生细节意识音乐剧不仅有众多细腻的表演技巧,还需要经过多次排练才能产生最佳效果。
在表演过程中,学生需要细致地把握角色的情感变化,掌握音乐的节奏和情感表达,表现出自己优秀的表演水平。
学习音乐剧可以培养学生的细节意识,不断追求完美的表现方式,这能够有效地增加学生们的表演技巧,提高他们的综合实践能力。
二、教学方案1.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音乐剧的起源、历史和发展以及音乐剧中所需要的歌唱、舞蹈、演技等综合素质,达到增强学生音乐素养、发掘学生潜在才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
2.学习内容(1)了解音乐剧基本知识学生首先需要了解音乐剧的起源、历史与流派。
在音乐剧教育中对于历史的了解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音乐剧的表演方式和艺术特点。
(2)进行演唱训练演唱训练是音乐剧中比较重要的一方面,要求学生的发声、情感表达等多方面都要到位。
在演唱训练阶段,教师应以唱诗班的形式进行,通过反复练习和对音乐剧中的歌曲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歌唱和表演能力。
(3)进行舞蹈训练音乐剧的表演除了歌唱,舞蹈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
学生在学习舞蹈时要具备一定的节奏感和身体协调性,会承受一定的力量训练,最终能够将舞蹈表现到位。
在舞蹈训练过程中,教师应该在照顾个人特点的前提下,从一些基本功如基本舞姿、身体形态、节奏感训练、肢体协调性等方面进行训练。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下册《DOREMI》教案及教学反思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下册《DO RE MI》教案及教学反思教学内容:学习有关乐谱的知识认识五线谱教学目标:知道音乐记谱法是人类为记录、保留、传播音乐而创造的。
有乐于通过识谱自己学习音乐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对照所熟悉的简谱来学习五线谱记谱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钢琴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介绍学习有关乐谱的知识:1、记谱法产生的必要性2、历史发展中的一些乐谱3、观察教材中展示的几种记谱法的特点各种记谱法中,主要有:①文字谱:用文字、数字等表示每个音的音高②奏法谱:用文字、数字或其他记号表示乐器演奏方法,不表示具体发出的音高③音位谱:根据固定的线条,以不同的位置来记录音位的高低④图像谱:利用图像、记号以及文字记谱的'方法三、学习五线谱知识:1、认识五线谱的线、间2、认识高音谱号3、认识音符、休止符的形状四、五线谱读谱法的应用:1、试一试对照简谱和五线谱视唱歌曲《DoReMi》B段的旋律2、练习将简谱译成五线谱,并学唱《水孩子》五、课堂小结:说说这堂课给你的收获。
六、结束课堂课后小记:这节音乐课不仅是给学生进行的一次学习兴趣的培养,而是在音乐活动中感受“美”的熏陶,让音乐课成为感受美、创造美的殿堂,促进学生在高效课堂教学中快乐的学习。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聆听《DoReMi》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DoReMi》,从中体验并表现学习五线谱的快乐。
2、学习五线谱知识,能将五线谱(高音谱表)C调单旋律译成简谱。
教学重难点:体验并表现学习五线谱的快乐。
教学准备:多媒体、钢琴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聆听《DoReMi》:(一)简介音乐剧《音乐之声》:该剧通过描写一个生性活泼、不安心当修女的姑娘玛丽亚,应聘到一个海军上校家里当一名家庭教师,教孩子们从学唱“Do、Re、Mi”开始,在游戏中学会了唱歌,懂得了七个音符能创造出美妙音乐的魔力。
《DoReMi》是该剧中著名唱段之一(二)、观赏音像资料,视听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三)、学唱歌曲《DoReMi》B段1、视唱简谱,注意变化音的音准2、按节奏朗读歌词,注意附点节奏3、学唱歌词,注意音高、音准、节奏(四)、学习歌曲《DoReMi》D段1、运用五线谱读谱法分声部自学2、请高音部的同学视唱歌谱3、请低音部的同学视唱4、二部合唱歌谱5、练习合唱歌词三、再次观赏电影片断,聆听完整的歌曲《DoReMi》课后小结::学唱歌曲《DoReMi》,让学生从中体验并表现学习音乐的快乐,感受歌曲的音乐情绪。
歌曲《DO RE MI》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学会《DO RE MI》这首歌曲,感受歌曲活泼、诙谐的风格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热情。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在体验、合作,欣赏和演唱歌曲中学习7个简单音符,灵活运用游戏互动引导学生从视觉上理解各音阶唱名体系中音级之间的高低关系。
(三)情感与价值观目标:1、在歌曲的演唱中感受歌曲欢快、诙谐有趣的特点2、引导学生能以积极、愉快的情绪,参与到音乐活动中。
教学重难点:在歌唱中感受歌曲欢快、诙谐有趣的特点;从视觉上理解各音阶唱名体系中音级之间的高低关系。
教学方式方法:欣赏法、启发引导法、感知体验法教学用具:课件、卡片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师:影片讲述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有一位年轻的实习修女叫玛丽亚,她性格开朗、热情奔放,喜欢唱歌跳舞,并且善于弹吉他。
在一名海军上校家里当家庭教师,教孩子们从学唱“Do、Re、Mi”开始,在游戏中学会了唱歌,懂得了七个音符能创造出美妙音乐的魔力。
《Do Re Mi》是该剧中著名唱段之一。
二、新课教学1)师:这是一首英文歌曲《do re mi》,首先我们来欣赏这首歌曲。
2)师:欣赏完《do re mi》,说一说它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音乐感受?3)这首歌给我们欢快的感受,因为它里面含有大附点节奏型。
请看电脑,跟老师一起来感受大附点节奏的魅力。
4)我们今天要学的是它的中文版,下面我们带着节奏一起来朗读歌词。
(幻灯片出示歌词)5)学唱《do re mi》,师范唱,再逐句教唱。
6)齐唱《do re mi》,英文部分合作完成。
三、游戏《快乐的doremi》1)师:同学们,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我手上有这7个音符的小卡片,当我手举起哪个音符的时候,请你们迅速的告诉老师怎么唱,我看一下你们反应有多神速。
2)师:同学们都合聪明,反应很快,下面老师想请7位小朋友出来表演。
3)小音符的小耳朵要听好哦,轮到谁的时候要赶紧接上才好玩的哦。
教学内容:《DO RE MI》教学目标:1、认识并唱准1 — 1 八个音的唱名,在学唱《音阶歌》后,能唱准1 — 1 的上行和下行的自然音阶;2、初步了解八个音符的“手势”,在听赏《DO RE MI》时,能随着音乐模仿老师的“手势”;3、积极参与“找朋友”的音乐游戏。
教学重点:1、认识并唱准1 — 1 八个音的唱名,学会《音阶歌》;2、听赏《DO RE MI》,了解八个音符的“手势”教学难点:参与“找朋友”的音乐游戏教学用具:钢琴、录音机、磁带、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听音乐进教室2、师生问好1=C 2/41 2 3 4 5 — 1 5 5 — 6 3 3 — 5 4 3 2 1 —小朋友们好,你好你好,刘老师你好!二、基础训练1、发声练习1=F — 1=D 2/41 12345 — 5 4 3 — 3 2 1 — 5 4 3 2 1 —同学们来唱歌, lu ya lu ya .同学们来唱歌, mi ma mi ma .2、节奏练习(1)、听音乐拍一拍(音阶练习) 3/41 1 12 2 23 3 34 4 45 5 56 6 67 7 7 1 1 11 1 1 7 7 7 6 6 6 5 5 5 4 4 4 3 3 32 2 2 1 1 1要求:一个音一拍,一拍一拍手。
A、全班从1唱到1;B、每个小组轮着来唱。
(2)、节奏2/4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要求:拍准附点,前后十六分音符。
三、新课教学师:同学们,在音乐的王国里啊,有七个可爱的小朋友,大家想想,他们是谁呢?对了,他们就是我们常唱的1、2、3、4、5、6、7,今天呢,我们就来学习一首他们的歌曲。
1、磁带范唱;2、带读歌词;3、歌曲接龙;4、全班齐唱四、总结下课师:这七个小朋友是我们每节音乐课都要见到的,希望你们成为最好的朋友!听音乐出教室五:课堂小结:。
《doremi》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本课,以学习新课程的具体理念为指导,从创设生动的意境入手,运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引导学
生感受2/4拍的节拍特点,为演唱歌曲作好准备;通过歌曲、图片、录像等欣赏,让学生在听觉、视觉上获得
丰富的体验,帮助学生理解歌曲中情感的升华,激发学生的情感;充分运用媒体、钢琴、等丰富学生的学习资
源,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和主动参与;通过丰富多彩的集体讨论、为歌曲伴奏等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亲身实践,
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合作学习促自主探究。
教材分析:
<
中与这些唱名发音接近的词,巧妙的编成了不同的故事交给孩子,按孩子的年龄的的不同,安排每个孩子代表
一个唱名,并从do re mi构成的音阶出发,使孩子们在不断的反复变化中将“do re mi fa sol la si ”这个
音阶深深地印在脑中。本课的教学任务是欣赏并学唱歌曲<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认识并唱准音阶中的七个唱名。指导学生用活泼的情绪和优美的声音演唱《do re mi》。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生动的意境,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采取合作学习等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多角度的感
受音乐、自主创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歌曲《doremi》的学唱及欣赏,加深对歌曲内涵的理解,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
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引导对所学歌曲及相关电影《音乐之声》产生兴趣,扩大音乐视野。
教学流程
一、师生问好
(拍手说)师:铃声响,什么课生:铃声响,音乐课。
师:老师问声同学好。生:同学问声老师好。
齐:我们爱上音乐课,音乐课!
(有节奏的拍手问好,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
二、复习旧知。
1、出示图片。师:老师带来了几个大家很熟悉的朋友。他们和我们的音乐课有什么联系呢
请同学在图片里找学过的音乐符号
2、讲解七个音名、唱名,加入柯尔文手势唱音阶。注意声音的统一性。
三、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师:大家现在肯定疑惑了,为什么我们要学习音阶它和我们的课有什么联系大家不知道。正是这简单的七
个音,它们创造出了很多美妙的乐段,。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新歌。歌名是这七个音里的前三个音——《DO RE MI》.
2.揭示课题 ,介绍作者。
幻灯片播放电影片段。
教师:“这首歌曲是影片《音乐之声》的插曲。这部电影讲诉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退役的上校的七个孩子很调
皮、每次家庭老师都会被他们气走,玛丽亚是他们的第十二位老师,她用爱心与音乐和七个失去母亲的孩子成
为了好朋友,玛丽亚教会了孩子许多歌曲,使他们受到良好的教育。下面我们就一起看一看发生在玛利亚和七
个孩子之间的音乐故事,请欣赏电影原音《DO RE MI》片段。
(设问:这首歌让我们认识了什么音乐情绪是怎样的)(欢快,跳跃,积极)
四.新授部分:学唱并欣赏《DO RE MI》
1. 教师:听完了电影原声音乐,现在同学们是不是想要迫不及待的学习这首好听的歌曲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遍
完整的歌曲。
播放中文版录音,出示歌词幻灯片。让学生边听歌曲边拍手律动。感受音乐。
(设问:共有几个乐句歌曲将七个音代表什么作者为什么这样编写歌词)
讲解歌词的含义,熟悉歌曲。
2 .教师用琴教唱,用“啦”模唱旋律。
3. 再听歌曲,要求听的过程中注意节奏。讲解重点节奏型。
4 教唱歌曲。讲解升降记号部分,难点解决。重点教唱有变音记号的部分。
5再教歌曲,注意细节的部分。
6 齐唱歌曲,唱的时候在唱名的地阿芳加上相应的柯尔文手势。
五 歌曲表现
1、音乐游戏:
(1)老师唱do,分组唱其他几个音,分组接龙唱。
(2)请七个同学到讲台前没人一句接龙,要求为自己的一句加上动作,其他的同学可以跟着做动作也可以拍节
奏伴奏。
六.拓展部分
1.美国影片《音乐之声》里的插曲曾经一度风靡全球,影片中的片段插曲至今已经成为世界名曲。各国的人们,
歌唱家都来传唱。,还有那些好听的歌曲呢,让我们来听听。
2.欣赏《孤独的牧羊人》
七、结课
师:玛利亚老师用她的爱心和音乐把七个孩子从调皮捣
蛋变成了一群可爱的音乐天使,这就是音乐的力量。音乐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无处不在,上下课铃声,课间操,
眼保健操等等,愿音乐能继续丰富我们的生活,给同学们带来无限的快乐!今天的音乐课到此结束。
精心搜集
整理,只为你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