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管输行业研究-行业监管
- 格式:docx
- 大小:468.57 KB
- 文档页数:7
城市燃气管道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其城市燃气的发展也是越来越快,但是在其发展的过程中还是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本文首先分析了城市燃气管道管理中出现的问题,针对于出现的问题做了对策上的研究,为日后的城市燃气管道的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燃气管道;管理;问题;对策前言城市燃气作为城市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在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改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方面都有很很高的贡献,全面推动了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各个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在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燃气管道建设的加快,在燃气管理中仍然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那么就会造成不必要的后果,因此,必须要及时的发现问题,及时的解决问题。
本文本文首先分析了城市燃气管道管理中出现的问题,针对于出现的问题做了对策上的研究,为日后的城市燃气管道的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
1.城市燃气管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1、监管中出现的问题液化气站的资质有效期是5年,但是,液化气站资质的审查设计的部门相对于较多,对这些部门相互间的沟通还不够及时,相互之间的衔接还有所欠缺,因此在监督管理的过程中,没有办法形成有效的联动机制,导致被一些经营单位钻了空子,许多经营者没有及时的申报审查,存在着大量不具备资质的经营者。
在液化气站的管理上,只对前期建设进行审查,竣工后没有进行验收,每年一次的检查评审也没有认真进行。
1.2、管理的制度还不健全城市燃气行业管理现行的主要政策依据是建设部、劳动部、公安部令第10号《城市燃气安全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51号《城市燃气和集中供热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62号《城市燃气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73号《燃气燃烧器具安装维修管理规定》。
尽管这4个部门规章中都已经概括了有关城市燃气的安全管理、行业管理等相关的内容,但是由于这些条款仅仅只是总体的概括的说明了,并没有强制有力的实施关键。
尤其是在建设部令底51号废止之后,对燃气的经营企业的资质和经理管理也没有强制有效的约束力,因此,在我国的其他各个城市中都结合其城市的自身特点制定了相应的地方法律法规。
管输行业甲烷排放现状与管控对策
艾力群;江玉友;门立国;张鹏;艾浩安;李灿
【期刊名称】《油气田环境保护》
【年(卷),期】2022(32)4
【摘要】天然气是一种优质、高效、清洁的低碳能源,但甲烷排放的短期温室效应影响更加显著,是气候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由此天然气全产业链甲烷排放逐渐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针对甲烷控排制约管输企业高质量发展,文章论述了甲烷排放对管输企业、天然气价值的影响,通过研究甲烷控排现状,分析了天然气管网在甲烷管控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起步发展较晚、基础工作不足、数据核查不准、减排路线不精等问题,并提出了应对措施,加强对甲烷排放管控对策的完善与细化,完善甲烷排放管控的顶层设计,实施甲烷排放监测和核算体系,建立甲烷排放控制标准及规范,优化管网运行方式,加强重点排放源控制和技术研发试验,使用新工艺、新设备减少甲烷排放,推进LDAR风险管理,强化基础研究工作。
【总页数】6页(P14-19)
【作者】艾力群;江玉友;门立国;张鹏;艾浩安;李灿
【作者单位】国家管网集团油气调控中心;国家管网集团安全环保部;西南管道公司;同济大学;西气东输南京计量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
【相关文献】
1.内蒙古自治区主要畜禽甲烷排放现状及对策
2.中国煤炭生产甲烷排放现状及对策研究
3.中国油气行业甲烷排放管控政策研究
4.城镇燃气典型输配系统甲烷排放源识别及分类
5.1970—2018年中国甲烷排放量时空分布特征及行业排放源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析我国城市燃气产业价格管制摘要:长期以来,作为我国公共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燃气,属于自然垄断行业,并由国有企业垄断经营。
关于城市燃气产业管制一直是理论界的一个研究热点,尤其价格管制的研究,是整个燃气产业管制研究的核心内容。
关键词:城市燃气;论价格管制模型;具体措施中图分类号:tu9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引言城市燃气与城市自来水、电力、电信、邮政、公共运输等一样,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和城市公用事业,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载体。
城市燃气的生产和供应直接关系到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共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以及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燃气已成为国民经济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的基础产业,其服务功能以及由此形成的城市环境将成为城市的财富和资源。
目前,随着我国自然垄断产业逐渐向国际市场开放,燃气的价格必须与国际接轨,因此,对我国城市燃气产业的价格管制进行研究并进行完善是十分必要的。
2、我国城市燃气产业价格管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1我国城市燃气产业价格形成机制目前关于城市燃气产业的价格形成机制一般有两种:第一种为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价格形成机制,也称为竞争性市场定价机制;第二种为政府管制条件下的价格形成机制,也称为垄断市场定价机制。
市场竞争条件下的城市燃气价格形成机制是指处于竞争性市场的燃气产品的价格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并遵循价格规律。
燃气消费者依据价格信号调整消费量,燃气生产、供应商同样依据价格决定为谁生产、如何生产、生产多少,价格的上下浮动受需求和供给的关系影响。
这种价格机制主要应用于城市燃气产业的竞争性业务领域。
政府管制条件下的城市燃气价格形成机制是指处于垄断性市场的燃气产品在政府管制条件下所形成的价格,包括政府定价(国家定价)和政府指导定价(国家指导价格)。
这种价格形成机制主要应用与城市燃气产业中的具有自然垄断性的业务领域。
因此,城市燃气的价格形成机制要考虑成本、市场供求、替代品资源价格等因素外,还必须考虑业务领域的市场结构、政府管制等因素。
城市燃气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加快发展天然气,是增加能源供应、优化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战略选择,天然气已成为21世纪国内最重要的能源之一。
城市燃气应用于居民生活、工商业、发电、交通运输、分布式能源等多个领域,是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能源。
加快发展天然气,是增加能源供应、优化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战略选择,天然气已成为21世纪国内最重要的能源之一。
城市燃气应用于居民生活、工商业、发电、交通运输、分布式能源等多个领域,是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能源。
同时,城市燃气的输配系统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城市燃气在优化能源结构、改善城市环境、加速城市现代化建设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
目前,中国使用的城市燃气种类主要包括天然气(NG)、人工煤气(MG)和液化石油气(LPG)。
由于人工煤气成本高、污染环境和危险性高,其生产及供应已逐步减少;液化石油气由于使用方便,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使用;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环保、安全的气体,将成为中国城市燃气的发展方向。
随着中国西气东输一期与二期工程、中亚天然气管道、俄罗斯天然气管道以及沿海各天然气接收站建设的完成,加之不断出台的天然气管网建设规划,中国天然气基础设施的建设进入了投资高潮,天然气在中国的应用逐渐走向成熟,消费量将逐年快速增长。
2019年,中国天然气产量约达1733亿立方米,连续3年增产超100亿立方米。
2019年,中国油气增储上产态势良好,预计全年完成上游勘探开发投资3321亿元,同比增长21.9%;石油和天然气新增探明储量分别达到12亿吨、1.4万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5%和68%;原油产量达到1.91亿吨,扭转了2016年以来的持续下滑态势;页岩气、煤层气、煤制气全面增产。
2019年,中国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成效显著。
加快构建“全国一张网”,全力推进多项互联互通重点工程,日供气能力提升5000万立方米。
一、天然气产业政策分析(一)天然气价格政策分析1、天然气价格调整(1956-2010)到2010年,天然气定价经过多次调整,大体形成如下图1所示的管理体制:①井口价统一由国家发改委制定指导价,主要是根据成本加成的原理,具体到各个气田;②管输费由国家发改委和地方省级物价局定价;③终端零售价由地方省级或市级物价局定价。
图1 天然气价格管理体制(2010)天然气价格调整重要事件如下所示:时间文件定价方式主要内容1987年前——政府定价完全由政府制定国内天然气价格1987年10月27日《天然气商品管理暂行办法》a.中央政府定价;b.政府指导价;c.协议价a.计划气:中央政府按不同用途、不同油田定价;b.计划外气和西气东输、忠武线、陕京线等新建管道项目:政府指导价;c.少数采用协议价2005年12月23日《关于改革天然气出厂价格双轨制下的政府指导价a.一档气政府指导价,用3-5 年过渡到与可替代能源价格挂钩;b.二档气(一档气以外):价格形成机制及近期适当提高天然气出厂价格的通知》980 元为基准价,与可替代能源价格挂钩。
一档气出厂价在基准价基础上,可上下10%浮动;二档气出厂价在基准价基础上上浮幅度为10%,下浮幅度不限,基准价格每年调整1次,相邻年度价格调整幅度不超过8%。
2010 年5月30日《国家发改委关于提高国产陆上天然气出厂基准价格通知》取消价格双轨制实行政府指导价各油气田出厂(或首站)基准价格每千立方米均提高230 元。
同时将大港、辽河和中原三个油气田一、二档出厂基准价格加权并轨,取消价格“双轨制”。
国产陆上天然气一、二档气价并轨后,将出厂基准价格允许浮动的幅度统一改为上浮10%,下浮不限。
2、天然气价改最新动向:市场净回值法2010年以来,随着天然气定价偏低、价格倒挂矛盾突出,价格改革不断深入。
由于广东、广西是新兴的天然气市场,目前没有国产陆上管道天然气供应且气源更加接近国际市场。
2011年12月27日,发改委公布了《国家在广东省、广西自治区开展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改革试点》的通知,决定在广东省、广西自治区开展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改革试点。
摘要:通过对目前中国天然气市场特点分析,认为在中国天然气市场上主要存在供气不足、消费比例不合理,应急保障措施缺乏,市场竞争无序,主体发展滞后,监管力度不足以及技术落后等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了有针对的解决措施,以期更好发挥天然气在发展绿色经济中的作用。
关键词:天然气市场现状问题对策1概述天然气是古生物在地下埋藏数亿年并且经过高温高压的双重作用下形成的可以燃烧的气体,与其他常规能源,比如煤炭、石油相比,具有高热值、高燃烧效率以及环保清洁的特点。
据相关研究统计,天然气燃烧之后产生的二氧化碳仅为同量煤炭、石油所产生二氧化碳的50%和60%,但产生热量却有普通煤气的3倍之多,因此是目前发展绿色经济过程中首选能源。
从2012年全球天然气的探明储量来看,我国的天然气探明储量为3.1万亿立方米,仅占到世界的1.5%,但是从天然气消费量来看,我国却占到5%,并且与2011年相比,天然气消费量增长幅度为世界之首,达到了21.5%。
除了供需矛盾之外,我国的天然气产业还存在勘探开发以及管理上的问题。
因此,深入分析我国目前天然气市场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政府当局审时度势,合理规划我国天然气产业发展的方向,为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能源支持。
2中国天然气市场特点2.1天然气资源分布与需求市场分布矛盾冲突根据目前天然气的探明情况而言,我国有大约80%的天然气是分布在四川、青海等西南部地区,而该地区存在一个共同的特点———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天然气产量远远大于该地区对天然气的需求量;与此同时,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能源消耗量大,长期大量的能源消耗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因此东部沿海城市目前正积极发展天然气的使用,缓解目前的环境污染问题,因此东部沿海地区的天然气需求量,与中国西部相比,又存在天然气产量不足的问题,由此造成了天然气资源分布于需求市场分布的矛盾十分突出。
2.2天然气消费量持续快速增长,且消费结构呈现多元化2004年西气东输建成投产,标志着我国的天然气消费量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天然气集输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SY0466—97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天然气集输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Specification for construction and acceptance ofcollection and transportation pipeline of natural gasSY0466—97主编单位:四川石油管理局油气田建设工程总公司批准部门: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北京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文[97]中油技监字第698号关于批准发布《钢质管道熔结环氧粉末外涂层技术标准》等三十五项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的通知各有关单位:《钢质管道熔结环结氧粉末外涂层技术标准》等三十五项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草案),业经审查通过,现批准为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予以发布。
各项行业标准的编号、名称如下:序号编号名称1 SY/T0315—97 钢质管道熔结环氧粉末外涂层技术标准2 SY/T0316—97 新管线管的现场检验推荐作法3 SY/T0317—97 盐渍土地区建筑规范4 SY/T0407—97 涂装前钢材表面预处理规范(代替SYJ4007—86)5 SY/T0419—97 油田专用水套加热炉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代替SYJ 4019—87)6 SY/T0420—97 埋地钢质管道石油沥青防腐层技术标准(代替SYJ 4020—88,SYJ8—84)7 SY0422—97 油田集输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代替SYJ4022—88,SYJ 4009—86,SY 4061—93)8 SY/T0422—97 钢质管道熔结环氧粉末内涂层技术标准(代替SYJ 4042—89)9 SY/T0448—97 油田油气处理用钢制压力容器施工及验收规范(代替SYJ 4048—90)10 SY/T0449—97 油气田用钢制常压容器施工及验收规范(代替SYJ 4049—91)11 SY/T0450—97 输油(气)埋地钢质管道抗震设计规范(代替SY 4050—91)12 SY0466—97 天然气集输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代替SY 4066—93,SY/T 4082—95)13 SY/T0515—1997 油气分离器规范(代替SY7515—89)14 SY/T0520—1997 钻井泵用锥柱螺纹(代替SY 5020—80,SY 5021—80)15 SY/T5212—1997 游梁式抽油机质量分等(代替SY5212—87)16 SY/T5332—1997 陆上二维地震勘探数据处理技术规程(代替SY 5332—92)17 SY/T5455—1997 陆上三维地震勘探资料采集技术规范(代替SY 5455—92)18 SY/T5595—1997 油田链条和链轮(代替SY/T 5595—93)19 SY/T5599—1997 油气探井完井地质图件编制规范(代替SY 5599—93)20 SY/T5675—1997 油气探井完井地质总结报告编定规范(代替SY/T 5675—93)21 SY/T5788.2—1997 油气探井气测录井规范(代替SY/T 5788.2—93)22 SY/T6187—1997 石油钻机用190系列柴油机使用报废条件23 SY/T6285—1997 油气储层评价方法24 SY/T6286—1997 碳酸盐岩储层精细描述方法25 SY/T6287—1997 油井采油指数确定方法26 SY/T6288—1997 钻杆和钻铤选用作法27 SY/T6289—1997 连续电磁剖面法勘探技术规程28 SY/T6290—1997 陆上三维地震勘探辅助数据格式29 SY/T6291—1997 石油物探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动态测量技术规范30 SY/T6292—1997 探井试油测试资料解释及质量评定31 SY/T6293—1997 勘探试油工作规范32 SY/T6294—1997 油气探井分析样品现场采样规范33 SY/T6295—1997 石油钻采设备可靠性预计方法34 SY/T7507—1997 天然气中水含量的测定电解法(代替SY 7507—87)35 SY/T7508—1997 油气田液化石油气中总硫的测定氧化微库仑法/(代替SY 7508—87)以上标准自1998年6月1日起施行。
2012年天然气行业分析报告/clcz20122012年4月目录一、行业管理部门、管理体制 (6)二、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7)1、行业主要法律法规 (7)(1)特许经营权 (7)(2)城市燃气管理 (8)(3)其他重要法律法规 (11)2、主要行业规划 (11)3、主要行业政策 (13)(1)《天然气利用政策》 (13)(2)价格政策 (14)三、行业概况 (15)1、天然气简介 (15)2、天然气产业链 (16)四、天然气管道输送及城市燃气行业发展历程 (17)1、天然气管道输送发展历程 (18)2、CNG运输和LNG运输发展历程 (19)3、城市燃气的发展历程 (20)五、世界天然气发展状况 (21)1、世界天然气资源分布以及生产销售现状 (21)2、管输行业发展状况 (23)3、城市燃气行业发展状况 (25)六、中国天然气行业发展状况 (28)1、中国天然气资源分布情况 (28)2、中国天然气生产消费情况 (29)3、中国天然气管道行业状况 (31)(1)西气东输一期、二期项目 (32)(2)海气登陆 (33)4、中国城市燃气行业状况 (34)七、我国行业竞争格局 (38)1、我国天然气管输行业竞争格局 (38)2、我国城市燃气行业竞争格局 (39)(1)全国城市燃气行业格局 (39)八、进入本行业的障碍 (41)1、行业管理体制 (41)2、自然垄断特性 (42)3、气源单一 (42)4、投资额巨大 (42)5、安全生产壁垒 (43)九、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43)1、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43)(1)需求驱动 (43)(2)政策驱动 (43)(3)环保驱动 (44)(4)城市化驱动所带来的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 (44)2、影响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44)(1)气源紧张 (44)(2)上游天然气价格呈上升趋势 (45)(3)终端用户开发滞后 (45)(4)开发建设投资较大、建设周期较长 (45)(5)投资成本上涨 (46)十、行业特有的经营模式、行业的周期性、区域性或季节性特征.. 461、行业特有的经营模式 (46)(1)项目建设 (46)(2)与天然气生产企业确定气源 (47)(3)特许经营模式 (47)(4)终端客户的开拓 (47)(5)管输价格的制定 (48)(6)照付不议合同与长期框架协议 (48)2、行业周期性、区域性、季节性特征 (49)(1)行业周期性特征 (49)(2)行业区域性特征 (49)(3)行业季节性特征 (50)十一、行业与上、下游行业之间的关联性 (50)1、天然气行业上下游企业 (50)2、行业上游发展状况对行业发展前景的影响 (51)3、行业下游发展状况对行业发展前景的影响 (51)十二、行业特点 (52)1、经营特点 (52)(1)具有公用事业性 (52)(2)具有垄断性 (52)(3)具有稳定性 (52)(4)具有计划性 (53)2、财务特点 (53)(1)投资规模大 (53)(2)经营活动现金流充足 (53)(3)管道运营效益持续较快增长 (53)3、行业价格形成机制 (54)(1)世界主要国家天然气价格定价机制 (54)(2)中国天然气价格定价机制 (55)十三、行业的利润水平及变动趋势 (60)1、行业利润变动的影响因素 (60)2、行业利润变动特点及原因 (62)。
天然气管输定价的依据和方法张孝松 目前,尽管国家多次调整了天然气管输价格,但事实上仍未达到保本微利的目标。
从全国油气田主要天然气管道营运的效果看,仍基本处于亏损状态。
1999年轮库管线亏损3842万元,陕京管线亏损24872万元,四川气田管输亏损6634万元。
因此,研究天然气管输如何定价,如何测算管输价格水平是十分重要的。
一、天然气管输定价的原则现在,天然气管输价格仍然由国家直接控制。
在天然气市场还未开放的情况下,天然气管输价格实行市场调节的价格管理模式,显然还不具备条件。
所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天然气管输价格还必须以成本导向定价。
成本和天然气管输自身的特点仍是其定价的基础和依据。
从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出发,天然气管输定价必须遵循以下原则:1、保本和合理利润原则。
首先必须考虑天然气管输运价对管输成本的补偿,解决管输成本不完全和补偿不足的问题,使天然气管输能维持简单再生产;其次应考虑天然气管输应获取全国工业企业平均利润率最低水平。
如果要保证天然气工业的发展,加快“西气东输”的步伐,筹集更多的管道建设资金,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天然气管输还应逐渐获得高于社会平均的利润水平。
2、气质差异形成不同管输运价原则。
在其它运输方式中,由于运输商品的难易程度不同而运价有所不同。
在天然气管输中,同样存在这种差异,输送的气质不同,管输的耗费也不相同。
含硫高的天然气,具有极强的腐蚀性,影响管输设备的使用寿命。
因此,应对进入管道的天然气的含硫量有一个标准,要么不符合标准的不准进入管道,要么对含硫量超过标准的相应提价。
3、不同管径不同输压的运价差异原则。
首先,不同管径不同输压下,管线建设的固定资产投资不同;管道维护耗费和成本不同。
因此,应按不同的管径和输压制定不同的管输价格。
4、管距越远运价越高,但短距离管输又适当高于长输原则。
天然气管输价格按距收费已形成共识,国家已按输送距离制定了统一的收费标准。
但对短距离管输适当增加收费标准,尚未得到认同。
天然气管输行业研究-行业监管
1、行业监管
(1)行业主管部门
目前我国天然气行业的主管部门以发改委、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应急
管理部、能源局等部门为主,各主管部门对天然气行业产业链所涉及的不同环节
实施监管和指导,包括天然气的勘探、开采、输送、销售等。
(2)行业政策法规
天然气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如下:
天然气行业主要政策如下:
①《天然气利用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15 号)
为了鼓励、引导和规范天然气下游利用,国家发改委于2012 年10 月14 日
颁布了《天然气利用政策》,2012 年12 月1 日施行。《天然气利用政策》中,
根据不同用气特点将天然气利用分为城市燃气、工业燃料、天然气发电、天然气
化工和其他用户等五个领域,并综合考虑天然气利用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
济效益以及不同用户的用气特点等各方面因素,将天然气利用分为优先类、允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