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置VLANStacking批发业务应用实例分析
- 格式:docx
- 大小:207.94 KB
- 文档页数:9
5 QinQ配置关于本章介绍QinQ的基本知识、配置方法和配置实例。
说明S2700SI和S2710SI不支持QinQ。
5.1 QinQ概述QinQ技术是一项扩展VLAN空间的技术,通过在802.1Q标签报文的基础上再增加一层802.1Q的标签头来达到扩展VLAN空间的功能,可以使私网VLAN透传公网。
5.2 设备支持的QinQ特性QinQ因为其自身简单灵活的特点,在各解决方案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5.3 配置基本QinQ配置基本QinQ功能后,对于从接口进来的报文,加上一层公网Tag,实现用户报文在公网内转发。
5.4 配置灵活QinQ配置二层灵活QinQ接口后,对于从接口进来的带有私网Tag的用户报文,统一加上公网的Tag,实现用户报文在公网内转发。
5.5 配置外层VLAN Tag的TPID值为了实现不同厂商的设备互通,需要配置外层VLAN Tag的TPID值。
5.6 配置VLANIF接口支持QinQ Stacking功能当用户需要从本端设备远程登录到远端设备上进行远端管理时,可在远端设备上的管理VLAN对应的VLANIF接口上部署QinQ Stacking功能实现。
5.7 配置举例配置举例结合组网需求、配置思路来了解实际网络中QinQ的应用场景,并提供配置文件。
5.1 QinQ概述QinQ技术是一项扩展VLAN空间的技术,通过在802.1Q标签报文的基础上再增加一层802.1Q的标签头来达到扩展VLAN空间的功能,可以使私网VLAN透传公网。
在基于传统的802.1Q协议的局域网互联模式中,当两个用户网络需要通过ISP互相访问时,ISP必须为每个接入用户的不同VLAN分配不同的VLAN ID,如图5-1所示。
假设用户的网络1和网络2位于两个不同地点,并分别通过ISP的PE1、PE2接入骨干网。
如果用户需要将网络1的VLAN100~VLAN200和网络2的VLAN100~VLAN200互联起来,那么必须将CE1、PE1、P和PE2、CE2的相连接口都配置为Trunk属性,并允许VLAN100~VLAN200通过。
三网融合技术实验报告******学号:**********班级:网络520指导老师:啊2上课时间:2011.9一、三网融合概述所谓“三网融合”,就是指将数据、语音和视频三种业务相互渗透、互相兼容、并逐步整合成为全世界统一的信息通信网络。
“三网融合”是为了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形成适应性广、容易维护、费用低的高速带宽的多媒体基础平台。
(示意图)二、三网融合的好处1、实现融合,有利于形成完整的信息通信业的产业链,发展新的市场空间和实施信息通信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进一步提升信息通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2、打破了电信运营商和广电运营商在视频传输领域长期的恶性竞争状态,各大运营商将在一口锅里抢饭吃,看电视、上网、打电话资费可能打包下调。
3、信息服务将由单一业务转向文字、话音、数据、图像、视频等多媒体综合业务通过手机视频看到客户货物的大致情况,并立即决定派什么样的车去提货,发完货以后,客户也能随时自主追。
4、有利于极大减少基础设施投入,并简化网络管理,降低成本。
5、将使网络从各自独立的专业网络向综合性网络转变,网络性能得以提升,资源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
三、PON技术的结构及原理1、PON的结构1)PON是一种点到多点(P2MP)结构的无源光网络;2)PON由光线路终端OLT(Optical Line Terminal)、光网络单元ONU (Optical Network Unit)3)和光分配网络ODN(Opt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组成;4)无源:没有室外有源设备5)由有源OLT和ONT、以及无源ODN(光分配网络组成)6)ODN:由光纤、光分路器(Splitter)和其他无源器件组成7)非常低的生命周期费用,无室外有源设备维护费用8)能够很容易承载语音(Voice), 视频(Video)和数据(Data)9)相对P2P方式的光纤接入,成本低一半左右PON基本技术——下行下行信号:OLT连续广播发送,ONU选择性接收(根据LLID)PON基本技术——上行上行信号:TDMA突发发送,采用测距技术保证上行数据不发生冲突2、PON的原理1) EPON组成随着以太网技术在城域网中的普及以及宽带接入及技术的发展,人们提出了速率高达1Gbit/s以上的宽带PON技术,主要包括EPON技术和GPON技术。
目录3 VLAN配置3.1 VLAN简介3.1.1 VLAN概述3.1.2 VLAN划分3.1.3 S-switch支持的VLAN特性3.1.4 配置任务的逻辑关系3.2 创建VLAN3.2.1 建立配置任务3.2.2 (可选)创建单个VLAN3.2.3 (可选)批量创建VLAN3.2.4 检查配置结果3.3 将接口加入VLAN3.3.1 建立配置任务3.3.2 (可选)将Access类型接口加入VLAN3.3.3 (可选)将Trunk类型接口加入VLAN3.3.4 (可选)将Hybrid类型接口加入VLAN3.3.5 (可选)将QinQ类型接口加入VLAN3.3.6 (可选)将接口批量加入VLAN3.3.7 检查配置结果3.4 配置VLANIF接口3.4.1 建立配置任务3.4.2 创建VLANIF接口3.4.3 配置VLANIF接口的IP地址3.4.4 (可选)配置VLANIF接口的MAC地址3.4.5 (可选)配置VLANIF接口的MTU3.4.6 检查配置结果3.5 配置基于MAC地址的VLAN划分3.5.1 建立配置任务3.5.2 关联MAC地址和VLAN3.5.3 允许基于MAC地址的VLAN通过当前接口3.5.4 使能基于MAC地址划分VLAN的功能3.5.5 (可选)配置VLAN匹配的优先级3.5.6 检查配置结果3.6 配置基于协议的VLAN划分3.6.1 建立配置任务3.6.2 配置基于协议的VLAN划分,并指定协议模板3.6.3 允许基于协议的VLAN通过当前接口3.6.4 关联协议和VLAN3.6.5 检查配置结果3.7 配置基于IP子网的VLAN划分3.7.1 建立配置任务3.7.2 关联IP子网和VLAN3.7.3 允许基于IP子网的VLAN通过当前接口3.7.4 使能基于IP子网划分VLAN的功能3.7.5 检查配置结果3.8 配置管理VLAN3.8.1 建立配置任务3.8.2 配置管理VLAN功能3.8.3 检查配置结果3.9 配置举例3.9.1 配置S-switch干道链路示例3.9.2 配置IP子网VLAN示例3.9.3 配置VLAN综合示例插图目录图3-1接口批量加入VLAN组网图图3-2配置S-switch干道链路组网图图3-3配置IP子网VLAN组网图图3-4配置VLAN综合组网图表格目录表3-1 IP子网配置数据3 VLAN配置介绍了VLAN的基本知识、配置方法和配置实例。
(产品管理)MA产品概述目录第1章产品简介1第2章产品特点22.1大容量和高集成度22.2强大的组播业务22.3灵活的Tripleplay解决方案32.4完善的批发业务解决方案32.5丰富的接口类型42.6高QoS保证52.7完善的用户管理52.8灵活的组网方式62.9高可靠性62.10强安全性72.11良好的维护管理性能7第3章系统结构93.1硬件结构93.1.1机柜93.1.2机框93.1.3单板93.2功能模块113.2.1主控模块113.2.2ADSL2+接入模块113.2.3SHDSL接入模块123.2.4以太网业务处理模块123.2.5ISU智能业务处理模块123.2.6环境监控模块13第4章维护管理144.1简单灵活的维护系统144.2命令行方式154.3网管方式154.3.1iManagerN2000网管系统运行环境154.3.2iManagerN2000特色管理功能164.3.3iManagerN2000网管组网应用17第5章组网应用195.1xDSL接入组网应用195.2内置ISU组网应用205.3级联组网应用215.4QinQ组网应用215.5VLANStacking组网应用225.6Tripleplay组网应用225.6.1内置BRAS应用225.6.2外置BRAS应用23第6章系统参数246.1物理参数246.2系统配置256.3系统性能256.4业务特性256.5可靠性指标296.6系统接口306.7协议和标准30附录A缩略语33第1章产品简介随着用户对电信业务的需求和日俱增,提供大容量、高速率、高带宽、高质量的数据、视频、话音、多媒体业务成为接入网发展的方向。
为更好地满足全球客户的需求,华为技术XX公司推出SmartAXMA5600多业务接入设备。
MA5600采用全GE(GigabitEthernet)总线背板,对外提供ADSL2+、SHDSL、Ethernet等丰富的业务接入手段,系统集成度高、业务接口丰富、组网灵活,既满足住宅用户宽带上网、网络游戏、视频点播的需求,也满足商业用户视频会议、企业互联、VPN (VirtualPrivateNetwork)、分组语音等高QoS(QualityofService)业务需求。
forwarding命令功能此命令用于在VLAN业务模板模式下配置VLAN的模式。
MA5680T/MA5683T支持VLAN+MAC地址和S+C两种模式,不同的VLAN模式下系统的策略不同,当需要根据实际组网配置VLAN的模式时,使用此命令。
配置成功后,系统按照配置的模式进行报文。
命令格式forwarding { vlan-connect | vlan-mac }参数说明模式VLAN业务模板模式级别操作员级使用指南forwarding命令和vlan-forwarding命令的功能是完全一样的,不同点在于forwarding命令在配置完成后还需要使用vlan bind service-profile命令使VLAN业务模板和指定的VLAN绑定。
•缺省情况下,VLAN的模式为vlan-mac。
•配置VLAN模式为S+C(对应参数vlan-connect)的约束条件为:o VLAN不能为保留VLAN。
o VLAN类型必须为MUX或Smart。
o如果为Smart VLAN,则该VLAN属性必须为Stacking或QinQ。
o VLAN上未建立Service port。
o VLAN上未启动PPPoE单MAC功能。
o VLAN上未启动防御MAC地址欺骗功能。
•配置过程:o在全局配置模式下使用vlan service-profile命令进入VLAN业务模板模式。
o使用forwarding命令配置VLAN的模式。
o使用commit命令保存修改。
•模式设置为S+C(对应参数vlan-connect)模式后,业务板上禁止MAC地址学习和,但不影响主控板上MAC地址的学习和功能,主控板上仍可进行MAC地址学习。
如果需要禁用主控板上的MAC地址学习功能,请使用命令mac-address learning。
使用实例举例:配置VLAN业务模板1的VLAN模式为S+C(对应参数vlan-connect)。
huawei(config-vlan-srvprof-1)#forwarding{ vlan-connect<K>|vlan-mac<K> }:vlan-connectCommand:forwarding vlan-connectInfo: Please use the commit command to make modifications take effect输出说明•当成功配置VLAN的模式时,系统提示:“Info: Please use the commit command to make modifications take effect”。
EOPN设备OLT与ONU 的VLAN功能测试用例会签页文件修订记录目录1文档说明 (1)2参考资料清单 (1)3定义和缩写 (1)4OLT测试项目 (2)4.1VLAN功能测试子项目 (2)4.1.1VLAN隔离功能测试 (2)4.1.2VLAN Trunk功能测试 (4)4.1.3VLAN容量和范围验证 (6)4.1.4VLAN传输报文优先级验证 (6)4.2VLAN S TACKING功能测试子项目 (7)4.31:1VLAN转换和N:1VLAN聚合混合功能测试子项目 (7)5ONU测试项目 (9)5.1VLAN功能测试子项目 (9)5.1.1VLAN的Transparent模式测试 (9)5.1.2VLAN的Tag模式测试 (10)5.1.3VLAN的Translation模式测试 (12)5.1.4VLAN的Trunk模式测试 (15)5.2VLAN S TACKING功能测试子项目 (17)5.3N:1VLAN聚合功能子项目 (18)1 文档说明本文档主要完成OLT与ONU VLAN功能部分的测试用例设计。
2 参考资料清单表1参考资料清单3 定义和缩写无4 OLT测试项目4.1 VLAN功能测试子项目图Vlan_01 VLAN功能测试子项目图4.1.1VLAN隔离功能测试表2测试用例表4.1.2VLAN Trunk功能测试表3测试用例表4.1.3VLAN容量和范围验证表4测试用例表4.1.4VLAN传输报文优先级验证表5测试用例表4.2 VLAN Stacking功能测试子项目表4 测试用例表4.3 1:1 VLAN转换和N:1 VLAN聚合混合功能测试子项目表6 测试用例表5 ONU测试项目5.1 VLAN功能测试子项目5.1.1VLAN的Transparent模式测试表7 测试用例表5.1.2VLAN的Tag模式测试表8 测试用例表5.1.3VLAN的Translation模式测试表9 测试用例表5.1.4VLAN的Trunk模式测试表10 测试用例表5.2 VLAN Stacking功能测试子项目表11 测试用例表5.3 N:1 VLAN聚合功能子项目表12 测试用例表。
配置VLAN Stacking批发业务应用实例 通过本任务配置批发业务,使ISP提供的业务能迅速发放到指定的用户群。 组网图 VLAN Stacking批发业务应用组网图如图26-1所示。 用户1、2和用户3、4分别由不同的ISP提供宽带业务。MA5600应用VLAN Stacking特性,为用户报文打上两层VLAN Tag(外层VLAN Tag用于标识ISP,内层VLAN Tag用于标识用户)后,将用户报文转发至二层网络中。二层交换机根据外层VLAN Tag将用户报文转发到指定的ISP BRAS设备。ISP BRAS设备剥离外层VLAN Tag,并通过内层VLAN Tag识别用户。用户通过ISP BRAS认证后,可以获得ISP提供的各种业务。 图26-1 批发业务配置组网图 数据规划 批发业务数据规划如表26-1所示。 表26-1 批发业务数据规划表 配置项 数据
ISP1用户群 上行端口:0/7/0 上行VLAN ID(外层VLAN Tag):60
VLAN类型:Smart VLAN VLAN属性:Stacking 用户1:
• ADSL2+端口:0/2/0 • VPI/VCI:0/35(与Modem侧的配置一致) • 内层VLAN Tag:11
用户2: • ADSL2+端口:0/2/1 配置项 数据 • VPI/VCI:0/35(与Modem侧的配置一致) • 内层VLAN Tag:12
ISP2用户群 上行端口:0/7/0 上行VLAN ID(外层VLAN Tag):61
VLAN类型:Smart VLAN VLAN属性:Stacking 用户3:
• ADSL2+端口:0/3/0 • VPI/VCI:0/35(与Modem上的配置一致) • 内层VLAN Tag:11
用户4: • ADSL2+端口:0/3/1 • VPI/VCI:0/35(与Modem侧的配置一致) • 内层VLAN Tag:12
配置流程 批发业务配置流程如图26-2所示。 图26-2 批发业务配置流程图 操作步骤 1. 创建VLAN。 huawei(config)#vlan 60-61 smart 2. 设置VLAN属性。 huawei(config)#vlan attrib 60-61 stacking 3. 加入上行端口。 huawei(config)#port vlan 60-61 0/7 0 4. 加入业务虚端口。 5. huawei(config)#service-port vlan 60 adsl 0/2/0 vpi 0 vci 35 rx-cttr 0 tx-cttr 0 6. huawei(config)#service-port vlan 60 adsl 0/2/1 vpi 0 vci 35 rx-cttr 0 tx-cttr 0 7. huawei(config)#service-port vlan 61 adsl 0/3/0 vpi 0 vci 35 rx-cttr 0 tx-cttr 0 huawei(config)#service-port vlan 61 adsl 0/3/1 vpi 0 vci 35 rx-cttr 0 tx-cttr 0 8. 设置内层VLAN Tag。 9. huawei(config)#stacking label 0/2/0 11 10. huawei(config)#stacking label 0/2/1 12 11. huawei(config)#stacking label 0/3/0 11 huawei(config)#stacking label 0/3/1 12
12. 保存数据。 huawei(config)#save 操作结果 用户1、用户2通过ISP1 BRAS设备认证后,可以获得ISP1提供的业务。 用户3、用户4通过ISP2 BRAS设备认证后,可以获得ISP2提供的业务。 26.3 批量配置VLAN stacking
在系统扩容的应用场景中,需要对新增加单板的业务批量配置Stacking VLAN内层标签,提高易用性。
前提条件 • 业务单板状态正常,并且已建立好业务虚端口。 • 只能对属性为Stacking的VLAN进行配置。配置之前必须使用service-port命令建立好业务虚端口。 • 缺省情况下,所有业务虚端口的Stacking VLAN内层标签值为1。
背景信息 • 批量配置某一单板下业务虚端口的Stacking VLAN内层标签时,第一个业务虚端口的标签值配置为baselabel,后面的业务虚端口的标签值依次加1。 • 批量配置整个系统的业务虚端口Stacking VLAN内层标签时,第一个业务虚端口的标签值配置为baselabel,后面的业务虚端口的标签值依次加1。
操作步骤 1. 使用stacking label命令配置某一单板或整个系统的业务虚端口Stacking VLAN内层标签值。 2. 使用display service-port命令查询业务虚端口Stacking VLAN内层标签值。
任务示例 举例:批量配置VLAN 2内,0/2槽位ADEE单板上所有业务流的内层VLAN标签值。 huawei(config)#stacking label vlan 2 0/2 baselabel 5 It will take several minutes, and console may be timeout, please use command idle-timeout to set time limit Are you sure to continue? (y/n)[n]:y The total of service virtual port(s) in this operation: 4 The total of service virtual port(s) which could be labeled: 2 Now begin to label these service virtual port(s), please wait ...
The total of service virtual port(s) which could be labeled: 2 The total of service virtual port(s) which have been labeled successfully: 2 huawei(config)#display service-port board 0/2
----------------------------------------------------------------------------- VLAN VLAN TYPE F/ S/ P VPI VCI FLOW FLOW RX TX STATE LABEL PRI ID ATTR TYPE PARA
----------------------------------------------------------------------------- 2 stacking adl 0/2 /0 0 35 - - 0 0 act/dn 5 0 2 stacking adl 0/2 /1 0 35 - - 0 0 act/dn 6 0
----------------------------------------------------------------------------- Total : 2 (Up/Down : 0/2) Note : F--Frame, S--Slot, P--Port(or virtual port, such as IMA group etc.) top--TDM over packet.The characters precede / in the STATE column indicate the Admin-Status and characters behind the / indicate the Oper-Status of the service port.act means activate and deact means deactivate.dn is abbreviation of down. 举例:批量配置VLAN 2内所有业务流的内层VLAN标签值。 huawei(config)#stacking label vlan 2 baselabel 7 It will take several minutes, and console may be timeout, please use command idle-timeout to set time limit Are you sure to continue? (y/n)[n]:y The total of service virtual port(s) in this operation: 4 The total of service virtual port(s) which could be labeled: 4 Now begin to label these service virtual port(s), please wait ... 请参考
The total of service virtual port(s) which could be labeled: 4 The total of service virtual port(s) which have been labeled successfully: 4 huawei(config)#display service-port vlan 2
----------------------------------------------------------------------------- VLAN VLAN TYPE F/ S/ P VPI VCI FLOW FLOW RX TX STATE LABEL PRI ID ATTR TYPE PARA
----------------------------------------------------------------------------- 2 stacking adl 0/2 /0 0 35 - - 0 0 act/dn 8 0 2 stacking adl 0/2 /1 0 35 - - 0 0 act/dn 10 0 2 stacking adl 0/3 /1 0 35 - - 0 0 act/dn 7 0 2 stacking adl 0/3 /0 0 35 - - 0 0 act/dn 9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