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上投射测验原理讲解及运用
- 格式:ppt
- 大小:15.53 MB
- 文档页数:59
论投射测验的原理一、什么是投射测验投射测验(projective tests)是心理学的三大测验(问卷测验、投射测验、情境测验)之一,它通过被试对模糊不清、结构不明确的刺激的反应分析,推断其人格特点。
[1]投射测验是弗兰克1939上首先使用的,该测验在临床上使用非常广泛。
[2]“投射”一词最早来源于弗洛伊德( Sigmund Freud)对心理防御机制的命名,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自我会把超我不能接受的冲动或愿望压抑到潜意识中,从而否认自己有不可接受的愿望,反而把自己不能接受的冲动或愿望转移到他人身上,以此来减少自己的焦虑。
[3] 他认为“投射”是将本属自身某种不快的思绪、动机、欲望或情感,投射于他人或他物,是来访者怕暴露内心欲望的一种防御机制,是一种人类行为的深层动力。
[4] 荣格( C a r l G?J u n g )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基础上把心理投射解释为:把一种存在于自身中的品质或态度潜意识地归咎于另一个人。
冯? 佛兰茨对荣格的“ 投射”进行了重新归纳:“投射是一种在他人身上所看到的行为的独特性和行为方式的倾向性,我们自己同样表现出这些独特性和行为方式,但我们却没有意识到它是把我们自身的某些潜意识的东西不自觉地转移到一个外部物体上”。
投射现在的涵义是指个人把自己思想、态度、愿望、情绪、性格等特征无意识地反应在对事物的解释之中的心理倾向。
心理学家根据对投射理论的探讨,发现人类的深层的意识能够被激发出来,进而发展出投射测验。
投射测验技术的出现对心理治疗和临床心理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二、投射测验的发展历程投射测验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9世纪 60年代―20世纪初为萌芽阶段,在该阶段投射测验刚刚起步,它的正式运用源于高尔顿的字词联想经由瓦特和克里佩林最后由荣格形成第一个标准的投射测验即字词联想法[5]。
20世纪初-40年代为早期发展,这一阶段中罗夏于1921年在《心理学诊断》一书中系统提出人格投射测验理论。
2019考研复习正在紧张的进行中,为了更好的帮助同学们学习。
为大家整理了“2019心理学考研心理测量方法:投射测验”的相关信息,提醒各位考生要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做好复习规划。
希望对大家的复习有所帮助!投射测验有些心理特征是很难直接观察和测量的,例如人们的动机、欲望和需要等,就需要用投射的测量方法。
所谓投射法,就是让被试一定的媒介,建立自己的想象世界,在无拘束的情景中,不自觉地表露出其个性特征的研究方法。
其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①联想技术:为被试呈现一些刺激,请被试报告对这些刺激的反应,根据被试的反应作出分析,常用的有各种墨渍投射测验,字词联想测验等。
②构成技术:被试需要根据一个或一组图形或文字材料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
这种测验主要测量被试的组织信息的能力,从测验的结果分析被试的深层心理。
比较著名的有:主题统觉测验、麦克莱兰成就测验。
还有测量人们的信念、宗教信仰、价值观的测验,这种技术主要侧重于对被试的产出分析。
③句子完成法:把一些没有完成的句子呈现给被试,请被试根据自己的想法把句子完成。
这种方法比较简单,却很能说明问题。
④等第排序技术:请被试把一组目标、欲望、需要等按某种标准加以排序的方法。
许多价值观、成就动机、态度的测量都采用这种技术。
⑤表现技术:这是一种侧重过程性分析的技术,不太注重被试的产出。
要求被参加一些活动,这些活动可以表现他们的需要、愿望、情绪或动机,他们处理事物、人际交往方式无不带有个人的特特征。
这些活动方式要求符合实际的生活场景,如做游戏、角色扮演、演一出戏、画一幅画等都可以。
⑥个案分析技术:这是一种综合性技术,既有表现的成分,又有投射的成分,个案设计得贴近实际,请被试根据文中提供的线索做出判断和评价,被试在操作时要付出一定的努力,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所以这种方法能引起被试的很大兴趣。
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的“2019心理学考研心理测量方法:投射测验”的相关信息,预祝同学们都能顺利的考试!考研针对每一个科目要点与每年的大纲进行深入并具有针对性的指导分析,欢迎各位考生了解咨询。
《医学心理学》14第十四章临床心理测验(二)第一节投射技术第一节投射技术一、概述投射技术(projective technique)或投射测验是心理测验的另一门类。
这一类的测验数量远不如能力测验或人格测验的多。
有名的如墨迹技术(inkblot technique)主题统觉测验(thematic apperceptiontest,TAT),填句测验(sentence completion test),自由联想测验(free association test),画人测验(draw-a-persontest)等。
这里只介绍墨迹测验和TAT,而以介绍洛夏(Rorshach)测验为主。
投射测验的定义:“要受试者去猜想主试者在想什么的称客观测验;当主试图猜想受试者在想什么的称投射测验”(Geovge Kelly)。
“投射反唇相讥是一种手段。
它对行为的隐蔽和潜意识方面很敏感,它允许和鼓励受试者回答有很大差异,它是多维度的,并且它在受试者不大了解测验目的的情况下引出很丰富的或大量的回答。
再者,投射测验的刺激材料是模棱两可的,解释有赖整体分析,测验唤起幻想回答。
无所谓正确和错误的回答”(Lindzey)。
综合多数定义,可将投射测验概括为“一种无结构的作业”。
刺激材料无结构,回答不受限制,发挥自由联想。
刺激是模糊的、模棱两可的。
面对这种材料要作出反应,便塞进自己的结构,所以称投射,也就是受试者的心理结构投射到无结构的刺激材料中。
这是一般而言,其实,各种投射测验还有各自的理论。
现以洛夏测及TAT为例介绍。
它们虽同为投射测验,但编制,者对投射测验的理论是有区别的。
Rorshach认为,受试者的回答是将记忆痕迹与刺激图形所引起的感觉相总合的过程。
总合,或者说将刺激引起的感觉与头脑中存在的记忆痕迹相匹配,这是在意识中进行的。
换言之,受试者知道这墨迹与记忆储存的客体不同,而不过是相似,所以称其为联想过程。
还认为,这种使之相似的能力,即将刺激感觉与记忆痕迹相总合的能力,各人的“阈值”是不同的。
心理学上投射测验原理讲解及运用心理学中的投射测验是一种常用的心理评估方法,它可以通过分析被试者的投射行为和言语来探索其内心情绪和潜意识的状态。
投射测验的原理基于弗洛伊德心理动力学理论中的投射概念。
弗洛伊德认为,人类往往会把自己的内在冲动和欲望投射到他人或外物上,从而形成一种非理性的认知偏见。
投射测验借鉴了这一理论,通过观察被试者的投射行为,可以间接地了解其内心的冲突、欲望和情绪状态。
投射测验的运用通常采用图片及问卷的形式。
被试者被要求观看或选择一些图片,并描绘或回答一些与图片相关的问题。
然后,评估员会据此分析和解读被试者的回答,推测出其潜在的心理状态。
投射测验的解读依赖于一些心理学的原则和技巧。
首先,评估员需要理解被试者的回答可能存在的多种含义,并且要充分考虑到回答的语境和情境。
其次,评估员需要在进行解读时保持客观公正,避免主观臆断和个人偏见的干扰。
最后,评估员可以结合其他评估结果和被试者的个人背景信息,来全面地理解和解释投射测验的结果。
投射测验在心理学上具有多种应用。
首先,它可以用于个体心理评估,帮助评估员了解被试者的内心心理状态和潜在问题,为制定个性化的心理干预和治疗计划提供依据。
其次,投射测验可以用于研究领域,帮助研究者探索人类心理的特征和机制,提供新的理论视角和研究思路。
此外,投射测验还可以用于组织和团队的心理评估,帮助管理人员了解员工的心理状况,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和工作效率。
然而,投射测验也存在一些限制和争议。
首先,投射测验的结果具有一定的主观性,解释可能存在的偏差和误读。
其次,投射测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受到评估员的经验和技巧水平的影响。
最后,投射测验可能对被试者的隐私和自由感到不适,并且需要在进行之前取得被试者的知情同意。
总之,投射测验作为一种心理评估方法,在心理学领域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广泛的应用。
通过观察和解读被试者的投射行为和言语,可以间接了解其内心的冲突、欲望和情绪状态,为心理干预、研究和团队管理提供有益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