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单元检测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48.00 KB
- 文档页数:3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章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试卷试题(附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凤仙花正处于( )期。
A. 播种一发芽B. 生长一花蕾C. 发芽一生长【答案】 C【解析】【解答】图一是发芽,图二正在生长。
因而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考的是凤仙花的生长过程。
2.根据我们收集的数据,凤仙花的生命周期大约是( )个月。
A. 1B. 3C. 5【答案】 B【解析】【解答】凤仙花的生命周期大约是3个月。
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凤仙花一般是春天播种,夏天开花。
3.凤仙花的花像蝴蝶一样漂亮,轻轻挑开凋谢变干了的凤仙花,看到里面有( )。
A. 果实B. 种子C. 果实与种子【答案】 A【解析】【解答】轻轻挑开凋谢变干了的凤仙花,看到里面有果实,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挑开一朵变干的凤仙花,可以看到果实,凤仙花的果实是纺锤形的。
凤仙花的果实成熟后种子会弹出来。
4.如图所示,茶树的叶能伸展到一定的空间是因为它的茎具有( )作用。
A. 固定B. 支撑C. 运输【答案】 B【解析】【解答】茶树的叶能伸展到一定的空间是因为它的茎具有支撑作用,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茎的作用:支撑植物,包括叶在空中的伸展。
运输水分和养料。
5.茎具有运输功能,它运输的是( )。
A. 矿物质和氧气B. 水分和养料C. 氧气和肥料【答案】 B【解析】【解答】茎的作用:支撑植物,包括叶在空中的伸展。
运输水分和养料,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的作用: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茎的作用:支撑植物,包括叶在空中的伸展。
运输水分和养料。
叶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分,果实种子为了繁殖下一代。
6.下列各种物质不是植物光合作用所需的原料的是( )。
A. 二氧化碳B. 水C. 氧气【答案】 C【解析】【解答】植物的叶片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将水分、二氧化碳、太阳能转化成养分和氧气,C符合题意。
第1章地球上的生物单元练习一、选择题1.植物具有艳丽的花是适应一种什么环境?()A.风力传粉环境B.昆虫传粉环境C.水流传粉环境D.自身传粉环境2.草莓的茎是()A.匍匐茎B.缠绕茎C.攀援茎D.直立茎3.用玻璃棒轻触蚯蚓身体的各个部分,蚯蚓的哪一部分反应最灵敏?()A.前半部B.中部C.后半部D.环节4.青蛙的成体是用什么呼吸的?()A.鳃B.肺C.皮肤D.肺和皮肤5.在海水和淡水中生活的单细胞藻类()A.没有根、茎、叶B.无根,有茎、叶C.有根,无茎、叶D.有根,茎、叶6.骆驼适应沙漠环境的特点是()①四肢底部有厚皮②驼峰内贮有脂肪③有三个胃④身体表面长有毛⑤身体高大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⑤D.③④⑤7.绿豆种子发芽时,先长出的是()A.芽B.根C.子叶D.真叶8.地球上现存最大的动物是()A.恐龙B.蓝鲸C.海豚D.白鳍豚9.在武夷山(地处亚热带中部)生长的是常绿阔叶树,在黄山(地处亚热带北部)生长的常绿阔叶树和落叶阔叶树,而在泰山(地处温带)生长的几乎都是落叶阔叶树,这种分布特点主要与什么因素有关?()A.水分B.土壤C.温度D.空气10.在热带的灌林丛中有一种形似竹节的竹节虫,其体色以绿色或褐色为主,一般很难发现它的踪迹,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A.保护色B.警戒色C.拟态11.某种动物,幼体生活中水中,用鳃呼吸,依靠尾鳍在水中游泳,成体用肺和皮肤呼吸,这种动物很可能是下列的哪种动物?()A.鲫鱼B.青蛙C.虾D.鲸12.鲸生活在海洋中,体形似鱼,属于()A.鱼类B.两栖动物C.鸟类D.哺乳动物13.植物获得有机物的方式是()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摄取食物D.蒸腾作用14.绵羊适应环境的特点是()A.冬季绒毛多,夏季绒毛多B.冬季绒毛少,夏季绒毛少C.冬季绒毛多,夏季绒毛少D.冬季绒毛少,夏季绒毛多15.比目鱼、孔鳐的身体扁平,眼长在身体头部的上方,是适应()A.浅海环境B.深海或海底环境C.海洋中层环境D.海洋上层环境二、填空题1.土壤是地球表面的疏松层,能为植物的生长提供、和空气。
第一章动量守恒定律单元检测(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面列举的装置各有一定的道理,其中不能用动量定理进行解释的是()A.运输玻璃器皿等易碎物品时,在器皿的四周总是垫着碎纸或海绵等柔软、有弹性的垫衬物B.建筑工人戴的安全帽内有帆布垫,把头和帽子的外壳隔开一定的空间C.热水瓶胆做成两层,且把两层中间的空气抽去D.跳高运动中的垫子总是十分松软2.关于动量守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系统中所有物体的加速度都为零时,系统的动量不一定守恒B.系统只有重力做功,系统的动量才守恒C.一支枪水平固定在小车上,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枪发射子弹时,枪和子弹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D.光滑水平面上的两小球发生碰撞,两小球动量守恒3.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质量分别为3m和m的A、B两滑块,它们中间夹着一根处于压缩状态的轻质弹簧(弹簧与A、B不拴连),由于被一根细绳拉着而处于静止状态.当剪断细绳,在两滑块脱离弹簧之后,下述说法正确的是()A.两滑块的动能之比为1∶3B.两滑块的动量大小之比为3∶1C.两滑块的速度大小之比为3∶1D.弹簧对两滑块做功之比为1∶14.如图所示,质量m A=8.0kg的足够长的木板A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在其右端放一个质量为m B=2.0kg的小木块B.给B以大小为4.0m/s、方向向左的初速度,同时给A以大小为6.0m/s、方向向右的初速度,两物体同时开始运动,直至A、B运动状态稳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块B的最终速度大小为5.6m/sB.在整个过程中,木块B的动能变化量为0C.在整个过程中,木块B的动量变化量为0D.在整个过程中,系统的机械能守恒5.如图甲所示,水平轻质弹簧一端与物块A左侧相连,一起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物块B从左侧以大小为v0的初速度向弹簧和物块A运动.运动过程中两物块的v-t图像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块A的质量大于物块B的质量B.t2时刻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C.t1时刻物块A的加速度大于物块B的加速度D.t2时刻物块A的加速度大于物块B的加速度6.如图所示,装有炮弹的火炮总质量为m 1,炮弹的质量为m 2,炮弹射出炮口时对地的速率为v 0,若炮管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θ,则火炮后退的速度大小为(设水平面光滑)()A.m 2v 0cos θm 1-m 2 B.m 2v 0m 1-m 2C.m 2m 1v 0 D.m 2v 0cos θm 17.2020年5月28日,中国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山东舰”在某海域执行训练任务.如图,假设在某次舰上飞机起飞训练中,质量为m =2×104kg 的飞机在弹射系统作用下经过t 1=0.2s 以某一初速度进入甲板跑道,之后在甲板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t 2=4.0s 在跑道上运动120m 后成功起飞,且飞机的起飞速度为v =50m/s ,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飞机在弹射系统作用下获得的动量大小为1×105kg·m/sB .弹射系统作用于飞机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1×106NC .飞机在甲板跑道上的加速度大小为12.5m/s 2D .弹射系统对飞机做的功为2.5×105J8.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 的静止的物体,物体上有一光滑的半圆弧轨道,半径为R ,最低点为C ,两端AB 一样高,现让质量为m 的小滑块从A 点由静止下滑,重力加速度为g ,则在运动过程中()A .M 所能获得的最大速度为m 2mgRM 2+Mm B .m 运动到最低点C 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3mgC .M 向左运动的最大距离为2mRm +MD .M 与m 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动量也守恒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9.在距地面高为h ,同时以相等初速度v 0分别平抛、竖直上抛、竖直下抛三个质量均为m 的物体,忽略空气阻力,当它们从抛出到落地时,比较它们的动量的增量Δp ,有()A .竖直上抛的物体的Δp 最大B .平抛的物体的Δp 最大C .竖直下抛的物体的Δp 最小D .三者的Δp 一样大10.如图所示,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小车,站在车上的人将右边筐中的球一个一个地投入左边的筐中.所有球仍在车上,那么,在投球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由于人和小车组成的系统所受的合外力为零,所以小车静止不动B .由于人和小车组成的系统所受的合外力不为零,所以小车向右运动C .投完球后,小车将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D .投完球后,小车将静止不动11.A、B两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A球的动量为5kg·m/s,B球的动量为7kg·m/s,当A球追上B球时发生对心碰撞,则碰撞后A、B两球动量的可能值为()A.p A=6kg·m/s,p B=6kg·m/sB.p A=3kg·m/s,p B=9kg·m/sC.p A=-2kg·m/s,p B=14kg·m/sD.p A=-5kg·m/s,p B=17kg·m/s12.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下端固定在地上,上端与质量为m的钢板连接,钢板处于静止状态.一个质量也为m的物块从钢板正上方h处的P点自由落下,与钢板碰撞后粘在一起向下运动x0后到达最低点Q,设物块与钢板碰撞的时间Δt极短,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块与钢板碰后的速度大小为2gh2B.在Δt时间内,物块对钢板的冲量大小为m2gh2-mgΔtC.从P到Q的过程中,整个系统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mg(x0+h))D.从P到Q的过程中,弹性势能的增加量为mg·(2x0+h2三、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共60分.13.(8分)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动量定理”.图乙是某次实验中获取的纸带,图中所标各计数点间还有4个计时点未画出,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Hz.(1)为了较为准确地完成实验,以下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A.实验前,需要补偿阻力B.实验过程中,要保证砝码及砝码盘的质量远远小于小车的质量C.实验过程中,要先释放小车,再接通电源D.实验过程中,需用秒表测量小车在某两点间运动的时间(2)图乙是实验中打下的一段纸带,记录的力传感器的示数为1.05N,测得小车的质量为0.5kg,由此计算出小车从B 到D的过程中,动量变化量Δp=______kg·m/s,合力冲量I=______N·s,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动量定理成立.(以上计算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14.(8分)现利用图甲所示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在图甲中,气垫导轨上有A、B两个滑块,滑块A右侧带有一弹簧片,左侧与穿过打点计时器(图中未画出)的纸带相连;滑块B左侧也带有一弹簧片,上面固定一遮光片,数字计时器(未完全画出)可以记录遮光片通过光电门的时间.实验测得滑块A的质量m1=280g,滑块B的质量m2=120g,遮光片的宽度d=1.00cm;打点计时器所用交变电流的频率f=50Hz.将光电门固定在滑块B的右侧,启动打点计时器,给滑块A一向右的初速度,使它与B相碰,碰后数字计时器显示的时间为Δt B=4.00ms,碰撞前、后打出的纸带如图乙.(1)通过分析可知:纸带的________端(填“C”或“D”)与滑块A左侧相连;(2)滑块A在碰撞前速度大小v0=2.00m/s,滑块A在碰撞后速度大小v1=________m/s,滑块B在碰撞后的速度大小v2=________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3)设两滑块碰撞前、后的动量分别为p和p′,则p=m1v0=0.560kg·m/s、p′=____kg·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15.(8分)如图甲所示,一块长度为L、质量为m的木块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颗质量也为m的子弹以水平速度v0射入木块.当子弹刚射穿木块时,木块向前移动的距离为s(图乙).设子弹穿过木块的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恒定不变,子弹可视为质点,求子弹穿过木块的时间.16.(8分)下雨是常见的自然现象,如果雨滴下落为自由落体运动,则雨滴落到地面时,对地表动植物危害巨大,实际上,动植物都没有被雨滴砸伤,因为雨滴下落时不仅受重力,还受空气的浮力和阻力,使得雨滴落地时不会因速度太大而将动植物砸伤.某次下暴雨,质量为m=2.5×10-5kg的雨滴,从高h=2000m的云层下落.(g取10m/s2)(1)如果不考虑空气浮力和阻力,雨滴做自由落体运动,落到地面经Δt1=1.0×10-5s速度变为零,因为雨滴和地面作用时间极短,可认为在Δt1内地面对雨滴的作用力不变且不考虑雨滴的重力,求雨滴对地面的作用力大小;(2)考虑到雨滴同时还受到空气浮力和阻力的作用,设雨滴落到地面的实际速度为8m/s,落到地面上经时间Δt2=3.0×10-4s速度变为零,在Δt2时间内地面对雨滴的作用力不变且不考虑这段时间雨滴受到的重力、空气的浮力和阻力,求雨滴对地面的作用力大小.17.(12分)如图所示,用轻弹簧相连的质量均为2kg的A、B两物块静止于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弹簧处于原长,质量为4kg的物块C以v=6m/s的初速度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向右运动,与前方的物块A发生碰撞(碰撞时间极短),并且C与A碰撞后二者粘在一起运动,A、B、C三者位于同一直线上.在以后的运动中:(1)当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时,物块B的速度多大?弹簧弹性势能的最大值是多大?(2)弹簧第一次恢复原长时物块B的速度多大?18.(16分)如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有一辆质量M=2kg的小车,小车左右两侧均为半径R=0.3m的四分之一光滑圆弧轨道,两圆弧轨道之间平滑连接长L=0.6m的粗糙水平轨道.质量m=1kg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从小车左侧圆弧轨道顶端A处由静止释放,小物块和粗糙水平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重力加速度g=10m/s2.求:(1)小物块第一次滑到左侧圆弧轨道末端时,小物块与小车的速度大小之比;(2)小物块第一次滑到右侧圆弧轨道上的最大高度h;(3)整个运动过程小物块在粗糙水平轨道上经过的路程s及全过程小车在地面上发生的位移x的大小.。
第一章有理数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1999年国家财政收入达到11377亿元,用四舍五入法近似值为()亿元(A)(B)(C)(D)2、大于–3.5,小于2.5的整数共有( )个。
(A)6 (B)5 (C)4 (D)33、已知数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在原点两侧,并且到原点的位置相等;数是互为倒数,那么的值等于( )(A)2 (B)–2 (C)1 (D)–14、如果两个有理数的积是正数,和也是正数,那么这两个有理数()(A)同号,且均为负数(B)异号,且正数的绝对值比负数的绝对值大(C)同号,且均为正数(D)异号,且负数的绝对值比正数的绝对值大5、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⑴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⑵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一个有理数⑶任何有理数的绝对值都不可能是负数⑷每个有理数都有相反数A、1B、2C、3D、46、下列代数式中,值一定是正数的是()A.x2 B.|-x+1| C.(-x)2+2 D。
-x2+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几个有理数相乘,当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B、几个有理数相乘,当正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C、几个有理数相乘,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D、几个有理数相乘,当积为负数时,负因数有奇数个;8、将150000000千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0.15×千米B.1。
5×千米C.15×千米D.1。
5×千米9、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22=-4 B。
-(-2)2=4 C。
(-3)2=6 D。
(-1)3=110、如果a〈0,那么a和它的相反数的差的绝对值等于()A。
a B.0 C。
-a D。
-2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42分)1、.2、小明与小刚规定了一种新运算*:若a、b是有理数,则a*b = .小明计算出2*5=—4,请你帮小刚计算2*(-5)=。
3、若,则= ;4、大于-2而小于3的整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5、(-3.2)3中底数是______,乘方的结果符号为______。
第一章评估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姓名:得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下图中几何体截面的形状是( )2.下列图形中,可以是正方体表面展开图的是()A. B. C. D.3.下面图形经过折叠不能围成一个三棱柱的是( )4.将一个圆形纸片对折后再对折,得到下图,然后再沿着图中的虚线剪开,得到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展开后的平面图形是( )5.如图所示的几何体从正面看到的图形是( )6.如图所示,是一个正方体纸盒的展开图,若在其中的三个正方形A,B,C内分别填入适当的数,使得它们折成正方体后相对面上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则填入正方形A,B,C的三个数依次为( )A.1,-2,0 B.-2,1,0C.-2,0,1 D.0,-2,1第6题第8题图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4分)7.“齐天大圣”孙悟空有一个宝贝——金箍棒,当他快速旋转金箍棒时,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圆的形象,这说明____________.8.在下图的网格中选择一个涂上阴影,使全部阴影图形经折叠后能够形成一个正方体,一共有________种不同的涂法.9.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组成该几何体的小正方体的个数是.第9题图第11题图10.一个三棱柱的底面边长都为2 cm,侧棱长为5 cm,则这个三棱柱的侧面展开图的面积为 .11.如图是由若干个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堆砌而成的几何体,那么从三个方向看面积最小的是________.12.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所得截面的形状可能是 .(写出三种可能的形状)三、解答题(共84分)13.(5分)由一些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从正面和从左面看到的图形如图,则搭成这个几何体的小正方体的个数最多为多少个?最少为多少个?14.(7分)如图,第一行的图形绕虚线旋转一周便能得到第二行中的某个立体图形,用线连一连.15.(9分)画出下面几何体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16.(9分)某物体的三视图(从正面看到的图形称为主视图,从左面看到的图称为左视图,从上面看到的图称为俯视图)如图:(1)此物体是什么体;(2)求此物体的全面积.17.(9分)如图,一个正五棱柱的底面边长为2cm,高为4cm(1)这个棱柱共有多少个面?计算它的侧面积;(2)这个棱柱共有多少个顶点?多少条棱?(3)试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n棱柱的顶点个数、面数与棱的条数。
第一章 勾股定理单元测试题一、认真填一填 —— 要相信自己.1.如图1,三个正方形中的两个的面积S 1=25,S 2=144,则另一个的面积S 3为________.S S S 321图1 图22.如果梯子的底端离建筑物5m ,那么13m 的消防梯可达建筑物的高度为 3.在△ABC 中,∠C =900, ∠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 (1)若c =10,a ﹕b =3﹕4,则a =____,b =_____. (2)若a =b ,c 2=m ,则a 2=______. (3)若c =61,a =60,则b =______.4.将直角三角形的各边扩大相同的倍数,则得到的三角形一定是_______三角形(填“锐角”“直角”或“钝角”).5.在Rt △ABC 中,AC =8,在△ABE 中,DE 为AB 边上的高,DE =12,S △ABE =60,则BC 长为_______.6.小明把一根70cm 长的木棒放到一个长、宽、高分别为30cm 、40cm 、50cm 的木箱中,他能放进去吗?答: .(填“能”、或“不能”)7.如图2,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其中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为7cm ,则正方形A ,B ,C ,D 的面积之和为8.如图,有一个直角三角形纸片,两直角边AC =6cm ,BC =8cm 现将直角边AC 沿直线AD 折叠,使它落在斜边AB 上, 且与AE 重合,则CD 的长为.E DA9.观察下列表格:请你结合该表格及相关知识,求出b 、c 的值.即b = ,c =10.如图所示,将长方形ABCD 沿直线AE 折叠,顶点D 恰好落在BC 上F 点处,已知CE =3厘米,AB =8厘米,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平方厘米.二、细心选一选 —— 要认真考虑.11. 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4,5,则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A .锐角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钝角三角形D .以上答案都不对12. 满足下列条件的△ABC ,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A .222b c a =- B .a ∶b ∶c=3∶4∶5 C .∠C=∠A -∠B D .∠A ∶∠B ∶∠C=12∶13∶15 13.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Rt △ABC 中,a 2+b 2=c 2B .在Rt △ABC 中,a =3,b =4,那么c =5 C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都是5,那么斜边长为10D .直角三角形中,斜边最长14.如果把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同时扩大到原来的2倍,那么斜边扩大到原来的( ) A.1倍 B. 2倍 C. 3倍 D. 4倍15.有六根细木棒,它们的长度分别为2,4,6,8,10,12(单位:cm ),从中取出三根首尾顺次连接搭成一个直角三角形,则这根木棒的长度分别为( )A .2,4,8B .4,8,10C .6,8,10D .8,10,12 16. 如图所示,在△ABC 中,三边a,b,c 的大小关系是( )A.a <b <cB. c <a <bC. c <b <aD. b <a <c17.△ABC 中,AB =15,AC =13,高AD =12,则△ABC 的周长为( ) A .42 B .32 C .42 或 32 D .37 或 3318.五根小木棒,其长度分别为7,15,20,24,25,现将他们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其中正确的是( )715242520715202425157252024257202415(A)(B)(C)(D)A B C D三、精心做一做 —— 要注意审题(共47分)19.一种盛饮料的圆柱形杯,测得内部底面半径为2.5cm ,高为12cm ,吸管放进杯里(如图所示),杯口外面至少要露出4.6cm ,问吸管要做多长?20.如图,正方形网格中的每个小正方形边长都是1,任意连结这些小正方形的顶点,可得到一些线段.请在图中画出2AB =2、2CD =5、2EF =13这样的线段,并选择其中的一个说明这样画的道理.21.在一棵树的10米高处有两只猴子,其中一只爬下树直向离树20米的池塘,而另一只爬到树顶后直扑池塘,如果两只猴子经过的距离相等,问这棵树有多高?22.“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规定:小汽车在城街路上行驶速度不得超过70km /h .如图,一辆小汽车在一条城市街路上直道行驶,某一时刻刚好行驶到路对面车速检测仪正前方30m 处,过了2s 后,测得小汽车与车速检测仪间距离为50m ,这辆小汽车超速了吗?观测点23.甲、乙两位探险者到沙漠进行探险,没有了水,需要寻找水源.为了不致于走散,他们用两部对话机联系,已知对话机的有效距离为15千米.早晨8:00甲先出发,他以6千米/时的速度向东行走,1小时后乙出发,他以5千米/时的速度向北行进,上午10:00,甲、乙二人相距多远?还能保持联系吗?24.我国明代有一位杰出的数学家程大位在所著的《直至算法统宗》里由一道“荡秋千”的问题:“平地秋千未起,踏板一尺立地,送行二步与人齐,五尺人高曾记;仕女佳人争蹴,终朝笑语欢嬉,良工高士素好奇,算出索长有几?”参考答案1.169 ;2.12米;3.(1).6,8; (2).2m; (3).11; 4. 直角;5. 6;6.能;7. 49;8. CD =3cm . 提示:由题可知CD =DE ,AC =AE ,设CD =x cm ,在Rt △BDE 中,有42+ x 2= 8-x .2,解得x =3. 9. 85,86;10.30;11.B ; 12.D ; 13. D ; 14.B ; 15.C ; 16.D ; 17.D ; 18.C ; 19. 解:设吸管长x cm ,由勾股定理得:(x -4.6)2=122+(2.5×2)2,解得x =17.6,即吸管要做17.6cm 长. 20.画图略,结合勾股定理说明.21.分析 为了求解问题,将这个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于是,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将问题转化到在直角三角形中来,从而可以运用勾股定理构建方程求解. 解 如图1,D 为树顶,AB =10m,C 为池塘,AC =20 m ,设BD 的长是x m ,则树高(x +10)m.因为AC +AB =BD +DC ,所以DC =20+10-x ,在△ACD 中,∠A =90°,所以AC 2+AD 2=DC 2.故202+(x +10)2=(30-x )2,解得x =5.所以x +10=15,即树高15米.说明 勾股定理的本身就是数形结合的体现,求解时它又与方程紧密相联.22.在Rt △ABC 中:BC 2=225030 =1600,∴BC =40,小汽车速度=40÷2=20米/秒=72千米/时>70千米/时. ∴这辆小汽车超速了23.解:如图,甲从上午8:00到上午10:00一共走了2小时,走了12千米,即OA =12.乙从上午9:00到上午10:00一共走了1小时,图1B走了5千米,即OB =5.在Rt △OAB 中,AB 2=122十52=169,∴AB =13, 因此,上午10:00时,甲、乙两人相距13千米.∵15>13, ∴甲、乙两人还能保持联系.答:上午10:00甲、乙两人相距13千米,两人还能保持联系. 24.分析 诗的意思告诉我们:当秋千静止在地上时,秋千的踏板离地的距离为一尺,将秋千的踏板往前推两步,这里的每一步合五尺,秋千的踏板与人一样高,这个人的身高为五尺,当然这是秋千的绳索是呈直线状态,要求这个秋千的绳索有多长?要解决这个古诗中的问题,我们可以先画出图形,再运用勾股定理求解.解 如图1,不妨设图中的OA 为秋千的绳索,CD 为地平面,BC 为身高5尺的人,AE 为两步,即相当于10尺的距离,A 处有一块踏板,EC 为踏板离地的距离,它等于一尺.设OA =x ,即OB =OA =x ,F A =BE =BC -EC =5-1=4尺,BF =EA =10尺.在Rt △OBF 中,由勾股定理,得OB 2=OF 2+BF 2,即x 2=(x -4)2+102, 解这个方程,得x =14.5(尺) 所以这个秋千的绳索长度为14.5尺.图2F OD ECB A。
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单元检测(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一个命题与它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这四个命题中( ).A .真命题与假命题的个数相同B .真命题的个数一定是奇数C .真命题的个数一定是偶数D .真命题的个数可能是奇数,也可能是偶数2.已知集合M ={0,1,2},N ={x |x =2a ,a ∈M },则集合M ∩N 等于( ).A .{0}B .{0,1}C .{1,2}D .{0,2}3.(2011福建高考,理2)若a ∈R ,则“a =2”是“(a -1)(a -2)=0”的(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4.命题“存在x ∈R ,x 2-3x +4>0”的否定是( ).A .存在x ∈R ,x 2-3x +4<0B .任意的x ∈R ,x 2-3x +4>0C .任意的x ∈R ,x 2-3x +4≥0D .任意的x ∈R ,x 2-3x +4≤05.集合P ={a |a =(-1,1)+m (1,2),m ∈R },Q ={b |b =(1,-2)+n (2,3),n ∈R }是两个向量集合,则P ∩Q =( ).A .{(1,-2)}B .{(-13,-23)}C .{(1,2)}D .{(-23,-13)}6.对任意两个集合M ,N ,定义:M -N ={x |x ∈M 且x ∉N },M △N =(M -N )∪(N -M ),设M =⎩⎨⎧⎭⎬⎫x |x -31-x <0,N ={x |y =2-x },则M △N =( ). A .{x |x >3} B .{x |1≤x ≤2}C .{x |1≤x <2,或x >3}D .{x |1≤x ≤2,或x >3}7.已知全集U 为实数集R ,集合M =⎩⎨⎧⎭⎬⎫x |x +3x -1<0,N ={x ||x |≤1},则下图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是( ).A .[-1,1]B .(-3,1]C .(-∞,-3)∪[-1,+∞)D .(-3,-1)8.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命题“负数的平方是正数”不是全称命题B .命题“任意的x ∈N ,x 3>x 2”的否定是“存在x ∈N ,x 3<x 2”C .“a =1”是“函数f (x )=cos 2ax -sin 2ax 的最小正周期是π”的必要不充分条件D .“b =0”是“函数f (x )=ax 2+bx +c 是偶函数”的充要条件9.(2011陕西高考,文8)设集合M ={y |y =|cos 2x -sin 2x |,x ∈R },N =⎩⎨⎧⎭⎬⎫x |⎪⎪⎪⎪x i <1,i 为虚数单位,x ∈R ,则M ∩N 为( ). A .(0,1) B .(0,1]C .[0,1)D .[0,1]10.设命题p :函数y =lg(x 2+2x -c )的定义域为R ,命题q :函数y =lg(x 2+2x -c )的值域为R ,若命题p ,q 有且仅有一个为真,则c 的取值范围为( ).A .B .(-∞,-1)C .[-1,+∞)D .R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1.设集合U ={1,2,3,4,5},A ={2,4},B ={3,4,5},C ={3,4},则(A ∪B )∩(∁U C )=__________.12.(2011浙江温州模拟)已知条件p :a <0,条件q :a 2>a ,则p 是q 的__________条件.(填:充分不必要、必要不充分、充要、既不充分也不必要)13.若命题“存在x ∈R ,x 2-ax -a <0”为假命题,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14.给出下列命题:①原命题为真,它的否命题为假;②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不一定为真;③一个命题的逆命题为真,它的否命题一定为真;④一个命题的逆否命题为真,它的否命题一定为真;⑤“若m >1,则mx 2-2(m +1)x +m +3>0的解集为R ”的逆命题.其中真命题是__________.(把你认为是正确命题的序号都填在横线上)15.已知命题p :不等式x x -1<0的解集为{x |0<x <1};命题q :在△ABC 中,“A >B ”是“sin A >sin B ”成立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有下列四个结论:①p 真q 假;②“p 且q ”为真;③“p 或q ”为真;④p 假q 真,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________.(请把正确结论的序号都填上)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5分)16.(12分)(1)设全集I 是实数集,则M ={x |x +3≤0},N =212{|22}x x x +=,求(∁I M )∩N .(2)已知全集U =R ,集合A ={x |(x +1)(x -1)>0},B ={x |-1≤x <0},求A ∪(∁U B ).17.(12分)已知p :-2≤1-x -13≤2,q :x 2-2x +1-m 2≤0(m >0).若“非p ”是“非q ”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18.(12分)已知ab ≠0,求证:a +b =1的充要条件是a 3+b 3+ab -a 2-b 2=0.19.(12分)(2011福建四地六校联合考试)已知集合A ={x |x 2-2x -3≤0,x ∈R },B ={x |x 2-2mx +m 2-4≤0,x ∈R ,m ∈R }.(1)若A ∩B =[0,3],求实数m 的值;(2)若A ⊆∁R B ,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20.(13分)已知函数f (x )是(-∞,+∞)上的增函数,a ,b ∈R ,对命题“若a +b ≥0,则f (a )+f (b )≥f (-a )+f (-b )”.(1)写出逆命题,判断其真假,并证明你的结论;(2)写出其逆否命题,判断其真假,并证明你的结论.21.(14分)已知三个不等式:①|2x -4|<5-x ;②x +2x 2-3x +2≥1;③2x 2+mx -1<0.若同时满足①和②的x 值也满足③,求m 的取值范围.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 解析:在原命题、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这四个命题中,互为逆否的命题是成对出现的,故真命题的个数和假命题的个数都是偶数. 2.D 解析:集合N ={0,2,4},所以M ∩N ={0,2}.3.A 解析:由(a -1)(a -2)=0,得a =1或a =2,所以a =2⇒(a -1)(a -2)=0.而由(a -1)(a -2)=0不一定推出a =2,故a =2是(a -1)(a -2)=0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4.D 解析:含有存在量词的命题的否定,先把“存在”改为“任意的”,再把结论否定.5.B 解析:a =(m -1,2m +1),b =(2n +1,3n -2),令a =b ,得⎩⎪⎨⎪⎧ m -1=2n +1,2m +1=3n -2,解得⎩⎪⎨⎪⎧m =-12,n =-7. 此时a =b =(-13,-23),故选B.6.D 解析:∵M ={x |x >3或x <1},N ={x |x ≤2},∴M -N ={x |x >3},N -M ={x |1≤x ≤2},∴M △N ={x |1≤x ≤2,或x >3}.7.D 解析:∵M =⎩⎨⎧⎭⎬⎫x |x +3x -1<0={x |-3<x <1},N ={x ||x |≤1}={x |-1≤x ≤1},∴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为M ∩(∁U N )={x |-3<x <-1},故选D.8.D 解析:依据各种命题的定义,可以判断A ,B ,C 全为假,由b =0,可以判断f (x )=ax 2+bx +c 是偶函数,反之亦成立. 9.C 解析:∵y =22|cos sin |x x -=|cos 2x |,x ∈R ,∴y ∈[0,1],∴M =[0,1].∵⎪⎪⎪⎪x i <1,∴|x |<1.∴-1<x <1.∴N =(-1,1).∴M ∩N =[0,1).10.D 解析:本题考查根据命题的真假求参数的取值范围.若函数y =lg(x 2+2x -c )的定义域为R ,则不等式x 2+2x -c >0对任意x ∈R 恒成立,则有Δ=4+4c <0,解得c <-1;若函数y =lg(x 2+2x -c )的值域为R ,则g (x )=x 2+2x -c 应该能够取到所有的正实数,因此Δ=4+4c ≥0,解得c ≥-1.当p 为真,q 为假时,有c <-1;当p 为假,q 为真时,有c ≥-1.综上,当命题p ,q 有且仅有一个为真时,c 的取值范围为R .故选D.二、填空题11.{2,5} 解析:∵A ∪B ={2,3,4,5},∁U C ={1,2,5},∴(A ∪B )∩(∁U C )={2,5}.12.必要不充分 解析:p 为:a ≥0,q 为a 2≤a ,a 2≤a ⇔a (a -1)≤0⇔0≤a ≤1, ∴p q ,而q ⇒p ,∴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13.[-4,0] 解析:∵“存在x ∈R ,x 2-ax -a <0”为假命题,则“对任意的x ∈R ,x 2-ax -a ≥0”为真命题,∴Δ=a 2+4a ≤0,解得-4≤a ≤0.14.②③⑤ 解析:原命题为真,而它的逆命题、否命题不一定为真,互为逆否命题同真同假,故①④错误,②③正确,又因为不等式mx 2-2(m +1)x +m +3>0的解集为R ,由⎩⎪⎨⎪⎧ m >0,Δ=4(m +1)2-4m (m +3)<0⇒⎩⎪⎨⎪⎧m >0,m >1⇒m >1.故⑤正确. 15.①③ 解析:解不等式知,命题p 是真命题,在△ABC 中,“A >B ”是“sin A >sinB ”的充要条件,所以命题q 是假命题,∴①正确,②错误,③正确,④错误.三、解答题16.解:(1)M ={x |x +3=0}={-3},N ={x |x 2=x +12}={-3,4}, ∴(∁I M )∩N ={4}.(2)∵A ={x |x <-1,或x >1},B ={x |-1≤x <0},∴∁U B ={x |x <-1,或x ≥0}.∴A ∪(∁U B )={x |x <-1,或x ≥0}.17.解:由p :-2≤1-x -13≤2, 解得-2≤x ≤10,∴“非p ”:A ={x |x >10,或x <-2}.由q :x 2-2x +1-m 2≤0,解得1-m ≤x ≤1+m (m >0).∴“非q ”:B ={x |x >1+m 或x <1-m ,m >0},由“非p ”是“非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得A B .∴⎩⎪⎨⎪⎧ m >0,1-m ≥-2,1+m ≤10,解得0<m ≤3.∴满足条件的m 的取值范围为{m |0<m ≤3}.18.证明:必要性:∵a +b =1,即b =1-a ,∴a 3+b 3+ab -a 2-b 2=a 3+(1-a )3+a (1-a )-a 2-(1-a )2=0,必要性得证.充分性:∵a 3+b 3+ab -a 2-b 2=0,∴(a +b )(a 2-ab +b 2)-(a 2-ab +b 2)=0,∴(a 2-ab +b 2)(a +b -1)=0.又ab ≠0,即a ≠0且b ≠0,∴a 2-ab +b 2=22b a ⎛⎫- ⎪⎝⎭+3b 24≠0, ∴a +b =1,充分性得证.综上可知,a +b =1的充要条件是a 3+b 3+ab -a 2-b 2=0.19.解:由已知得:A ={x |-1≤x ≤3},B ={x |m -2≤x ≤m +2}.(1)∵A ∩B =[0,3],∴⎩⎪⎨⎪⎧m -2=0,m +2≥3, ∴⎩⎪⎨⎪⎧m =2,m ≥1.∴m =2,即实数m 的值为2. (2)∁R B ={x |x <m -2,或x >m +2}.∵A ⊆∁R B ,∴m -2>3或m +2<-1.∴m >5或m <-3.∴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3)∪(5,+∞).20.解:(1)逆命题是:若f (a )+f (b )≥f (-a )+f (-b ),则a +b ≥0,为真命题. 用反证法证明:假设a +b <0,则a <-b ,b <-a .∵f (x )是(-∞,+∞)上的增函数,则f (a )<f (-b ),f (b )<f (-a ),∴f (a )+f (b )<f (-a )+f (-b ),这与题设相矛盾,∴逆命题为真.(2)逆否命题:若f (a )+f (b )<f (-a )+f (-b ),则a +b <0,为真命题. ∵原命题⇔它的逆否命题,∴证明原命题为真命题即可.∵a +b ≥0,∴a ≥-b ,b ≥-a .又∵f (x )在(-∞,+∞)上是增函数,∴f (a )≥f (-b ),f (b )≥f (-a ),∴f (a )+f (b )≥f (-a )+f (-b ).∴逆否命题为真.21.解:设不等式|2x -4|<5-x ,x +2x 2-3x +2≥1, 2x 2+mx -1<0的解集分别为A ,B ,C ,则由|2x -4|<5-x 得,当x ≥2时,不等式化为2x -4<5-x ,得x <3,所以有2≤x <3. 当x <2时,不等式化为4-2x <5-x ,得x >-1,所以有-1<x <2,故A =(-1,3).x +2x 2-3x +2≥1⇔x +2x 2-3x +2-1≥0⇔-x 2+4x x 2-3x +2≥0⇔x (x -4)(x -1)(x -2)≤0⇔0≤x <1或2<x ≤4, 即B =[0,1)∪(2,4].若同时满足①②的x 值也满足③,则有A ∩B ⊆C .设f (x )=2x 2+mx -1,则由于A ∩B =[0,1)∪(2,3),故结合二次函数的图像,得⎩⎪⎨⎪⎧ f (0)<0,f (3)≤0⇒⎩⎪⎨⎪⎧-1<0,18+3m -1≤0⇒m ≤-173.。
2019年沪教版(上海)初三化学中考专题复习:第一章化学的魅力单元检测试卷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12 小题,每题 2 分,共计24分,)1. 今年,墨西哥甚至全球正在爆发甲型流感,人类正在着力研制抵抗此病毒的药物.由此体现了化学的作用是()A.利用化学生产化肥和农药,以增加粮食的产量B.利用化学合成药物,保障人体健康C.利用化学综合应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D.利用化学开发新能源2. 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A.氯化氢B.水银C.黄金D.3.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完全正确的是()A.物质,选取试剂,操作方法:通入氧气并加热B.物质,选取试剂盐酸,操作方法:加入盐酸反应C.物质,选取试剂稀硫酸,操作方法:洗气D.物质,选取试剂盐酸,操作方法:加入足量盐酸充分反应后,蒸发结晶4. 为了纪念化学科学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对人类文明的贡献,联合国将年定为“国际化学年”.下列对化学认识中错误的是()A.化学为人类合成了新药品B.化学为人类开发新材料C.化学与其他学科融合出现许多新型学科D.化学的迅速发展带来了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化学实验是化学知识产生的源泉,是化学理论创立的基础B.我国古代的炼丹术为化学积累了大量的实验知识C.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提出了原子论和分子学说D.工业生产造成环境污染,说明化学对于人类只有坏处没有好处6. 下列仪器能加热,但加热时需要垫上石棉网的是()A.烧杯B.量筒C.试管D.集气瓶7. 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将剩余的药品倒入下水道B.未经清洗的滴管再吸取别的试剂C.可以用品尝的方法区别实验室中的蔗糖和食盐D.量筒只能用来量取液体的体积,不能用作反应容器8. 下列各组物质可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顺序将它们分离的是()A.碳酸钠和碳酸钙B.硝酸钾和硝酸钠C.纯碱和烧碱D.硫酸钠和氯化钠9. 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取食盐,在称量中发现指针向左偏,此时应进行的操作是()A.增加食盐B.减少食盐C.增加砝码D.调节平衡螺母10. 进行过滤操作,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A.烧杯B.量筒C.漏斗D.玻璃棒11. 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甲时,将甲放在天平右盘,砝码放在左盘.天平平衡时,左盘砝码质量为,游码指示的刻度为,则固体甲的质量为()A. B. C. D.12. 下表给出了在和时、两种化合物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数据,请分析有关数据,判断利用结晶法从、的混合物中提纯时,使用哪种溶剂的回收率最高(已知混合物含,含)()二、多选题(本题共计 3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9分,)13. 酒精灯不易点燃或燃烧不好,可能的原因是()A.酒精灯不用时没盖上灯帽B.灯芯外露部分已烧焦碳化C.酒精灯内的酒精量只有酒精灯容积的D.火焰的温度低不能点燃酒精14. 下列叙述符合化学史实的是()A.最早使用湿法冶金的国家是中国B.最早提出分子概念的科学家是道尔顿C.最早提出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化学家是拉瓦锡D.最早提出原子论的科学家是阿伏加德罗15.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先”与“后”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加热并用排水法收集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管C.点燃氢气,先验纯,再点燃D.加热试管里固体时,先使试管底部均匀受热,后用酒精灯的外焰固定加热三、填空题(本题共计 3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9分,)16. (1)用化学符号表示:一个钠离子________ 两个氧分子________ 16.(2)从纯碱溶液、烧碱溶液、硝酸银溶液三种试剂中,选择适当试剂进行除杂,将其溶质的化学式写在横线上:①除去氯化钠溶液中含有的少量氯化钙:________;②除去一氧化碳中含有的少量的二氧化碳:________.17. 对于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常采用的方法有:过滤、蒸发、蒸馏、萃取、加热分解等.下列各组混和物的分离或提纯应采用什么方法?(1)实验室中的石灰水久置,液面上常悬浮有微粒.可用________的方法除去溶液中悬浮的微粒.(2)提取碘水中的碘,用________方法.(3)除去食盐溶液中的水,可采用________的方法.(4)淡化食盐水,可采用________的方法.(5)除去氧化钙中的碳酸钙可用________的方法.18. 海水中含有多种无机盐,海水蒸发得到的粗盐中可能含有氯化镁、氯化钙、硫酸镁、硫酸钙等杂质.根据表、表中的数据,回答问题:表:海水中的主要成分表:几种盐的溶解度原因是:________.四、解答题(本题共计 2 小题,每题 10 分,共计20分,)19. (1)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完成下表:19.(2)地壳中含量位于前四位的元素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下同),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__,最原始的元素是________.20. 表中错误元素名称或符号加以改正五、实验探究题(本题共计 2 小题,每题 15 分,共计30分,)21. 草木灰是农村常施用的钾肥,下列是某同学探究草木灰的主要成分过程,将(1)中仪器填入(2)并回答问题:(1)供实验的仪器:.玻璃棒.烧杯.带铁圈的铁架台.酒精灯.漏斗.蒸发皿(2)实验操作(用仪器编号填写):①用蒸馏水浸出草木灰中的钾盐,所用到的仪器除外,还需要________.②滤出清液,所用到的仪器除、、外还需________.③将滤液蒸发,所用的仪器除、、外还需________.(3)将最后得到的白色固体放到盛有稀盐酸的试管中,立即产生大量气泡;将此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试推断草木灰的主要成分(用化学式表示)________.(4)如果要确定草木灰中是否含有应加入________,再加入________来验证.22. 化学家舍勒和普利斯特里早在世纪就先后独立地发现了氧气,但由于受“燃素理论”的影响,使他们放弃了自己的研究成果.根据“燃素理论”推知,燃烧后物质的质量应当减轻,但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在研究磷以及一些金属燃烧时,做了大量实验,实验结果都与“燃素理论”相违背.他大胆知疑,尊重实验事实,进行深入研究,克服重重阻力,击破了“燃素理论”,真正发现了氧气.通过以上叙述你有何感想?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2019年沪教版(上海)初三化学中考专题复习:第一章化学的魅力单元检测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12 小题,每题 2 分,共计24分)1.【答案】B【解析】由题意,根据化学研究的领域和化学的用途来分析判断回答本题.2.【答案】A【解析】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水、氢气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3.【答案】D【解析】除杂问题是初中化学的一个难点,附杂方法有物理除杂和化学除杂,其中化学除杂选择试剂的原则是:除去杂质不要引入新的杂质;可以根据物质的性质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4.【答案】D【解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为人类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5.【答案】D【解析】.根据化学实验的作用来分析;.根据古代炼丹术的作用来分析;.根据原子分子论的提出来分析;.根据化学的功能来分析.6.【答案】A【解析】能加热的仪器又分为直接加热和间接加热两种,能直接加热的有:试管、蒸发皿和坩埚;需要垫石棉网加热的仪器有:烧杯、烧瓶、锥形瓶等,据此解答.7.【答案】D【解析】、从剩余的药品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去分析;、从未经清洗的滴管内残存的药液去分析;、从实验室里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去分析;、从量筒只能用来量取液体的体积去分析.8.【答案】A【解析】按照“溶解、过滤、蒸发”的步骤进行分离的物质,必须需要满足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性不同,必须具备:一种不能溶于水,另一种物质能溶于水.9.【答案】B【解析】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在称量过程发现指针向左偏移,说明药品加多了,减少药品即可10.【答案】B【解析】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根据过滤操作所需的仪器进行分析判断.11.【答案】B【解析】根据天平的使用方法是左物右码,左盘的质量等于右盘的质量加游码的质量,即药品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如果位置放反,根据左盘的质量右盘的质量+游码的质量,列等式进行计算.12.【答案】C【解析】利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来提纯物质时,被提纯的物质的溶解度在该溶剂中受温度影响越大越好,所含杂质的溶解度在该溶剂中受温度影响越小越好,并且在规定的温度内,最好要能彻底把杂质留在溶液中.二、多选题(本题共计 3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9分)13.【答案】A,B【解析】根据酒精灯的正确使用方法去分析以及燃烧的条件去分析.14.【答案】A,C【解析】、我国在西汉时代的《淮南万毕术中》中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之说,因此最早使用湿法冶金的国家是中国;、英国的科学家道尔顿创立了近代原子学说;、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了一个重要的结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阿伏加德罗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分子的概念,并创立了分子学说.15.【答案】A,B【解析】、根据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实验步骤、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根据实验室加热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根据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进行分析判断.、根据加热试管时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三、填空题(本题共计 3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9分)16.【答案】,,【解析】(1)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个电荷时,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根据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利用物质的具有的性质来解答,注意除杂时不要带入新的杂质.17.【答案】过滤;(2)碘微溶于水,碘易溶于苯、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且苯、四氯化碳与水互不相溶,可用萃取法分离,故答案为:萃取;(3)除去食盐溶液中的水,可用蒸发的方法分离,加热时水挥发,剩余的为氯化钠,故答案为:蒸发;(4)从海水中获取淡水,可用蒸馏的方法分离,加热时水挥发,冷却后可得到纯净水,故答案为:蒸馏;(5)碳酸钙受热分解为氧化钙、二氧化碳,而氧化钙受热稳定,故可以用加热分解法来分离,故答案为:加热分解.本题答案:(1)过滤;(2)萃取;(3)蒸发;(4)蒸馏;(5)加热分解.【解析】(1)根据分离固体和液体不溶用过滤;(2)根据分离固体或液体与液体微溶用萃取;(3)根据分离固体与液体相溶用蒸发;(4)根据液体和液体相溶、除去液体中难挥发的物质用蒸馏;(5)根据氧化钙和碳酸钙的性质来回答.18.【答案】硫酸钙,硫酸镁,在这五种物质中硫酸钙的溶解度最小,其次是硫酸镁.【解析】根据这五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分析.四、解答题(本题共计 2 小题,每题 10 分,共计20分)19.【答案】、、;;;,,,,【解析】(1)根据元素符号及元素名称、元素的原子序数分析解答,元素符号的书写原则:一大二小.(2)根据地壳及空气中的元素含量分析解答;20.【答案】【解析】根据元素名称和元素符号的书写方法分析.元素符号中只有一个字母的要大写,有两个字母的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五、实验探究题(本题共计 2 小题,每题 15 分,共计30分)21.【答案】;②滤出清液,所用到的仪器除、、外还需漏斗过滤,故答案为:;③在蒸发液体时,一般用蒸发皿,并用玻璃棒搅拌,当加热到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故答案为:玻璃棒、带铁圈的铁架台、酒精灯、蒸发皿;,,溶液,【解析】(2)、①浸泡草木灰应该是口大容积大的仪器,还要有加速溶解的搅拌,②掌握过滤要有过滤装置和固定漏斗的装置.③将滤液蒸发,所用的仪器除、、外还需,将滤液蒸发要用耐高温的瓷质装置,(3)通过加盐酸有气泡,石灰水变浑浊,确定阴离子,进而写出化学式.(4)考虑硫酸根的鉴定,利用钡离子进行.22.【答案】解:①要有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科学.②要勤思考、勤动脑、勤实践,敢质疑、敢否定、勇创新.③联系实际努力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④培养自己正当好奇心,激发探索创新意识,努力做到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新.(合理即可给分)【解析】本题有一定的开放性,可认真阅读材料,对比化学的历史发展过程及科学家的研究方法,从学科学和用科学角度进行回答.。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单元检测试题班级姓名第I 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每小题2分,总分60分)1、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玉米的黄粒和圆粒B.家鸡的长腿和毛腿C.绵羊的白毛和黑毛D.豌豆的高茎和豆荚的绿色2、羊的毛色白色对黑色为显性,两只杂合白羊为亲本,接连生下了3只小羊是白羊,若他们再生第4只小羊,其毛色()A.一定是白色的B.是白色的可能性大C.一定是黑色的D.是黑色的可能性大3、水稻的基因型为Aa,自交后代中的纯合体占总数的A.25% B.50% C.75% D.100%4、将具有一对等位基因的杂合体,连续自交3次,在F3代中纯合体的比例为()A.1/8 B.7/8 C.7/16 D.9/165、隐性性状是指()A.杂交后代未表现出来的性状B.自交后代未表现出来的性状C.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D.杂种后代中未表现出来的那个新性状6、在遗传学上,把杂种后代中显现不同性状的现象叫做()A.显性和隐性B.相对性状C.性状分离D.遗传规律7、下列鉴定生物遗传特性的方法中恰当的是()A.鉴定一匹白马是否是纯合子用测交B.区分狗的长毛和短毛这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用测交C.不断的提高小麦的抗病系的纯度用测交D.检验杂种灰兔F1的基因型用杂交8、家兔的毛色黑色(A)对褐色(a)为显性。
要判断一只黑毛兔的遗传因子组成的方法,选用与它交配的兔最好是()A.纯种黑毛兔B.褐毛兔C.杂种黑毛兔D.A、B、C都不对9、关于杂合子与纯合子的正确叙述是()A.两纯合子杂交后代都是纯合子B.两杂合子杂交后代都是杂合子C.杂合子自交的后代都是杂合子D.纯合子自交的后代都是纯合子10.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两种豌豆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结果符合孟德尔定律。
在F2 中与两亲本表现型相同的个体一共占全部子代的()A.1/4 B.3/4 C.3/8 D.5/811、水稻的非糯性(W)对糯性(w)是一对相对性状。
第一章有理数单元测试题(一)一、选择题1.飞机上升-30米,实际上就是()A.上升30米B.下降30米C.下降-30米D.先上升30米,再下降30米.2.﹣的相反数是()A.-6B.-C.D.63.如果两个数的和为0,那么这两个数()A.都等于零B.互为相反数C.互为倒数D.一定是一正一负4.在四个数0,-2,-1,2中,最小的数是()A.0B.-2C.-1D.25.-6的绝对值是()A.-6B.6C.D.-6.a=1,|b|=4,且ab<0,则a+b的值为()A.3B.-3C.±3D.±57.下列说法中①-a一定是负数;②|-a|一定是正数;③倒数等它本身的数是±1;④绝对值等于它本身的数是0、1.其中正确的个数是()A.1个B.2个C.3个D.4个8.下列各数中,互为相反数的是( )A.-2.25与B.与-0.33C.-与0.2D.5与-(-5)9.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2﹣1=﹣1B.﹣(﹣2)3=8C.3÷x3=3D.(﹣2)4=810.数据2、﹣1、0、5、中,比0小的数是()A.2B.-1C.D.511.的相反数是()A. B. C.- D.-12.已知|a|=1﹣b,b的相反数等于1.5,则a的值为()A.2.5B.0.5C.±2.5D.1.513.右图为张小亮的答卷,他的得分应是( )A. 100分B. 80分C. 60分D. 40分14.若|a-2|+(b+3)2=0,则a b等于( )A.-3 B.-9 C.3 D.915.若两个非零的有理数a,b,满足:|a|=a,|b|=-b,a+b<0,则在数轴上表示数a,b的点正确的是( )二、填空题16.计算:|-3|+(-1)2=________.17.在﹣2.1,﹣2,0,1这四个数中,最小的数是________.18.a、b为有理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位置如图所示,把a、b、-a、-b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的倒数是________3的相反数为________;﹣2的绝对值是________20.3﹣2×(﹣5)2=________.21.某日中午,北方某地气温由早晨的零下2℃上升了9℃,傍晚又下降了3℃,这天傍晚北方某地的气温是________℃.22.比较大小:________(用“>或=或<”填空).23.如果a=2,则-〔-(-a)〕=________24.已知数轴上两点A,B它们所表示的数分别是+4,﹣6,则线段AB=________.25.数轴上到原点的距离等于4的数是________三、解答题26.将下列各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并用“<”连接:﹣22,﹣(﹣1),0,|﹣3|,﹣2.5.27.为了鼓励居民节约用水,某自来水公司采取分段计费,每月每户用水不超过10吨,每吨2.2元;超过10吨的部分,每吨加收1.3元.小明家4月份用水15吨,应交水费多少元.28.已知x、y为有理数,现规定一种新运算*,满足x*y=xy+1.(1)求2*4的值;(2)求(1*4)*(﹣2)的值;(3)探索a*(b+c)与a*b+a*c的关系,并用等式把它们表达出来.29.计算:(1)(﹣2)+(﹣3)﹣(+1)﹣(﹣6)(2)2×(﹣3)﹣48÷(﹣6)(3)﹣5﹣(﹣)+7+(﹣2.25) (4)﹣5×(﹣3)2﹣1÷(﹣0.5)(5)﹣14+24×(﹣+) (6)(﹣1)5×[﹣4﹣(﹣2)3]+3÷(﹣)30.请你参考黑板中老师的讲解,用运算律简便计算:(1)999×(-15); (2)999×11845+999×(-15)-999×1835.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 B C B B B 6-10 B A A B B 11-15 C C B D B二、填空题16.4 17.﹣2.1 18.a ;-b ;b ;-a 19.;-3;2 20.﹣47 21.4 22.< 23.-2 24.10 25.±4三、解答题26.解:画出数轴并表示出各数如图:从左到右用“<”把各数连接起来为:﹣22<﹣2.5<0<﹣(﹣1)<|﹣3|. 27.()5.2810153.1102.2=-⨯+⨯(元)28.解:(1)2*4=2×4+1=9;(2)(1*4)*(﹣2)=(1×4+1)×(﹣2)+1=﹣9;(3)a *(b+c )=a (b+c )+1=ab+ac+1,a *b+a *c=ab+1+ac+1=ab+ac+2. a *(b+c )+1=a *b+a *c .29.(1)解:原式=﹣2﹣3﹣1+6=0(2)解:原式=﹣6+8=2(3)解:原式=﹣5++7﹣2.25=﹣8+7=﹣(4)解:原式=﹣5×9﹣1×(﹣2)=﹣45+2=﹣43(5)解:原式=﹣1+(﹣9+20)=﹣1+11=10(6)解:原式=﹣1×[﹣4﹣(﹣8)]+(﹣5)=﹣1×4﹣5=﹣4﹣5=﹣930.解:(1)999×(-15) (2)999×11845+999×(-15)-999×1835=(1000-1)×(-15) =999×[11845+(-15)-1835] =-15000+15 =999×100=-14985. =99900.。
第一章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单元检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共48分)
1.元素周期表里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分界线附近能找到
A.新制农药元素 B.制催化剂元素
C.制半导体元素 D.制耐高温合金元素
2.YBa2Cu8Ox(Y为元素钇)是磁悬浮列车中的重要超导材料,关于8939Y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钇元素属于金属 B.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差为50
C.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39 D.8939Y和9039Y是两种不同的核素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形成离子键的阴阳离子间只存在静电吸引力
B.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和还原性从左到右依次减弱
C.第三周期非金属元素含氧酸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
D.元素周期律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
4.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稳定性:HF >H2O > H2S B.沸点:I2> Br2> Cl2
C.酸性:42434HClOHSOHPO>> D.原子半径:F>Na>Si
5.X、Y、Z是三种短周期的主族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如图,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次
外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 Y >Z >X
B.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X
D.若Z的最高正价为+m,则X的最高正价也一定为+m
6.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W2+、bX+、cY2-、dZ-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热稳定性:H2Y
7.下列关于原子的几种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18O与19F具有相同的中子数 B. 16O与17O具有相同的电子数
C. 12C与13C具有相同的质量数 D. 15N与14N具有相同的质子数
8.下列每组中各物质内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一组是
A.NaOH、H2SO4、(NH4)2SO4 B.MgO、Na2SO4、NH4HCO3
C.Na2O2、KOH、Na2SO4 D.HCl、Al2O3、MgCl2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离子键就是使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引力
B.所有金属与所有非金属原子之间都能形成离子键
C.在化合物CaCl2中,两个氯离子之间也存在离子键
D.钠原子与氯原子结合成氯化钠后体系能量降低
10.短周期元素A、B、C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三者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4,A原子的
次外层电子数等于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A与C同主族。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A<B<C B.氢化物稳定性:A<C
C.B与A的化合物比B与C的化合物熔点低 D.A与C的化合物属于大气污染物
11.下列分子的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A.氨气: B.四氯化碳:
C.氮气: D.二氧化碳:
12.根据下表信息,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短周期元素代号 L M Q R T
原子半径/nm 0.160 0.143 0.112 0.104 0.066
主要化合价 +2 +3 +2 +6、-2 -2
A.M与T形成的化合物具有两性 B.单质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为LC.氢化物的热稳定性为H2T
元素
A B C D
性质或结构信息 工业上通过分离液态空
气获得其单质,单质能助
燃
气态氢化物显碱性 +3价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与氖原子相同 第三周期原子
半径最小
(1)B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 _________;B气态氢化物的电子式
________________
(2)C的最高价氧化物分别与强酸、强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为 ;
。
(3)D的单质与A的一种氢化物反应生成具有漂白性的物质的化学方程式
14.已知A、B、C、D、E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E的单质在常温下
呈气态, B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 C在同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
径最大, D的合金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金属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E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 ______;B的最高价氧化物电子式
________________
(2)C、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发生化学方程式为
(3)化合物AE含有______________键,CE含有____________键。
15.(华附2010届第二次测试理综)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有关问题:
IA IIA IIIA IVA VA VIA VIIA 0
第2周期 ① ②
第3周期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第4周期 ⑨ ⑩
(1)⑤和⑩的元素符号是______和_______;写出⑤的氧化物的一种用途 。
(2)表中最活泼的金属是______,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______;(填写元素符号);
(3)表中能形成两性氢氧化物的元素是_________,分别写出该元素的氢氧化物与⑥、⑨的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