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平极射投影法在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198.16 KB
- 文档页数:3
极射赤平投影法在边坡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摘要]岩质边坡的稳定性主要受岩体结构面控制,极射赤平投影法可直观判断各结构面的组合和切割关系,被广泛应用于边坡工程中。
本文简单介绍了极射赤平投影法的基本原理,并利用该方法评价了贵州镇胜公路某工点边坡稳定性,对工程实践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岩质边坡稳定性评价极射赤平投影岩质边坡工程中,断层、节理等不连续面是岩质边坡失稳的主要影响因素。
岩质边坡稳定性评价的方法常采用定性、定量综合评价,其中,定性评价方法主要采用极射赤平投影法。
1极射赤平投影法的基本原理极射赤平投影法主要用来表示线、面的方位及其相互之间的角距关系和运动轨迹,把物体三维空间的几何要素投影到平面上进行研究处理[1],是一种简便、直观、形象的综合图解方法,目前已在我国工程地质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极射赤平投影法以圆球体作为投影工具,一切通过球心的线和面,延伸后均会与球面相交,并在球面上形成大圆和点。
以球顶(亦称球极)为发射点,将空间任意产状的线、面与设想的投影球的交点、交线投影到赤平面上,这种投影称为极射赤平投影。
2工程概况2.1地形地貌贵州镇胜公路第0503工点左侧边坡起点接大坪地分离式立交桥,终点接鸡公背隧道进口,长58.916m。
微地貌为岩溶峰林独立山体,山体呈南北向展布,该工点位于该山体的北侧陡倾斜坡上,路线走向235°,即边坡走向为235°,倾向为325°,已开挖边坡总体坡度约为65°[2]。
2.2地质构造褶皱:该边坡第一级中厚层夹薄层岩石层为一顶部宽缓平整的宽缓背斜,褶曲枢纽产状为132°∠44°,在该宽缓背斜内,岩层被挤压变形,形成若干小褶曲,褶曲形态各异,有的宽缓,有的狭窄,有的甚至产生倒转。
岩层产状:起点处边坡岩层产状为85°∠52°,岩层倾向与坡向为大角度相交;终点处岩层产状为150°∠43°,岩层倾向与坡向相反,为反向坡。
岩质边坡的稳定问题历来是边坡工程稳定性分析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岩质边坡的变形和破坏主要受岩体中发育的各类结构面所控制。
利用极射赤平投影(以下简称赤平投影)方法进行岩质边坡稳定性的分析,可直观地表明各组结构面的组合关系、组合切割体与边坡的相对关系、不稳结构体可能变形失稳的方向等,由此得到边坡变形的边界条件,对边坡的稳定性作出定性分析和评价。
从20世纪80年代,赤平投影方法开始引进到工程地质学中,用于分析工程岩质边坡的整体稳定性,现已得到了广泛应用,是目前分析岩质边坡稳定问题的主要方法之一。
笔者综合已有理论分析方法与工程实践,从简洁、实用的角度出发,结合工程实例,总结提出赤平投影法分析岩质边坡稳定性的图解模板,谨供同行研究参考。
1 赤平投影法分析岩质边坡稳定性的基本方法赤平投影法在进行工程岩质边坡的稳定性分析赤平投影法分析岩质边坡稳定性图解模板时,具有一定的假设前提,即边坡岩体是刚性的,不考虑内部块体之间的应变,同时忽略条件力的作用,只考虑块体滑动力与抗滑力的作用。
1. 1 岩体中发育 1 组结构面的情况边坡岩体中仅发育 1 组结构面时,可能的失稳岩体滑动方向即为结构面的倾向,边坡稳定性分析比较简单,可以概括为 3 种工况:( 1)当结构面倾向与边坡倾向相反,则不考虑结构面倾角大小,边坡是稳定的;( 2)当结构面倾向与边坡倾向相对一致,倾角大于边坡倾角,边坡是较稳定的;(3)当结构面倾向与边坡倾向相对一致,倾角小于边坡倾角,边坡是不稳定的。
这是一种最基本、理想的状况,实际工程边坡岩体中分布的结构面远较之复杂。
1. 2 岩体中发育 2 组结构面的情况边坡岩体中发育 2 组结构面时,边坡的稳定则主要受控于结构面的组合情况。
用赤平投影方法,根据结构面和边坡的产状作赤平投影图,分析结构面组合交线与边坡投影弧的相对关系,判断边坡的稳定状态,通常有以下 5 种情况( 如图 1)。
图 1 两组结构面和边坡的赤平投影关系图(1)图1中,2组结构面(J1,J2)的交点(M)位于人工边坡(cS)及天然边坡(nS)投影弧的对侧(图1-a)。
岩质高陡边坡稳定性与赤平极射投影法分析摘要:高边坡稳定性分析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问题,本文以实际边坡为例,采用赤平极射投影法和圆弧图表法分析某岩质高陡边坡,减少大圆弧滑动法分析所需要的大量计算,初步评价其稳定性,为该边坡后续的详细稳定性分析提供参考。
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大大地简化了计算,最后针对一些具体情况给出了具体建议。
关键词:岩质高陡边坡;稳定性;地质构造;射投影图分析;随着我国城镇建设进程的加快,有限的城区建设用地资源已无法满足需求,大量高层建筑将往城郊山区发展,依山而建。
建筑场地内普遍分布有高陡边坡,其安全与否,直接关系到坡地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对高陡边坡的稳定性进行评价成为确保建设场地及相关建筑物安全的关键环节之一。
岩质边坡稳定性的分析评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问题,它涉及工程地质学、岩体力学和计算科学等多种学科,一直是岩土工程研究的重要内容。
目前,岩质边坡稳定分析评价方法很多,但存在的问题也较多。
比较突出和严重的问题是计算过程复杂、计算量很大引。
本文以实际边坡为例,分别用赤平极射投影法和圆弧图表法分析该边坡的稳定性法,简化分析的步骤和计算量,初步评价边坡的稳定性,为边坡的加固提供科学的参考。
1 建设边坡场地概况1.1 场地地形地貌及工程概况场地以缓坡地形为主,局部平坦,斜坡上建筑物密集,坡度较缓,平均坡度10~28°,由中间向四周变低,呈“凸”字形。
地貌上属构造堆积剥蚀区,高程在300—350m之间,相对高差约50m。
项目分a、b、c、d、e、f六个区,工程建设将形成高度不等的人工边坡,受场地周边环境和用地条件的限制,各段边坡均无放坡条件,将形成陡直的人工边坡,各段边坡的坡角均大于82°。
由于篇幅有限,本文仅分析b区边坡的稳定性。
b区位于拟建场地中部的北侧,拟建建筑的±0.o0标高为904.10m-906.30m,将形成bl—b2段和b2~b3段两处人工边坡,总体坡向南(中段局部向西)。
赤平极射投影法分析边坡稳定刘安棋(水电0802,200816040229)摘要: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有许多,但无论是平面滑动的单一楔形断面滑体、单滑块和多滑块分析法,还是楔体滑动的仿平面分析法、楔体分割法、立体分析法、霍克分析法以及《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94)推荐法等,在计算边坡稳定性系数时,需要知道滑体控制平面(包括结构面和坡面、坡顶面)或直线(包括平面的法线)的地质产状,以及平面与平面、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间夹角等。
其中平面和直线的产状可以通过现场测量获取,除此之外的几何参数,在没有发明极射赤平投影之前,都是用计算法求得,不仅它们的计算公式复杂,而且计算过程繁琐,也很容易出错。
如果采用极射赤平投影求解边坡稳定性分析所需的几何参数,那就可以简化这些几何参数的计算过程,而且一般情况下只需要在现场测量出各个控制平面的地质产状即可。
关键字:赤平投影,边坡,稳定,不利组合一、赤平投影的基本原理赤平极射投影是表示物体的几何要素或点、直线、平面的空间方向和它们之间的角距关系的一种平面投影。
它以一个球体作为投影工具(称投影球),以球心作通过球心且垂直投影平面的直线与投影球面的交点,称为球极,依人们描述地球的习惯用语,就称投影平面为赤道平面,其相应的两个球极,上部为北极,下部为南极。
作赤平投影图时,将物体的几何要置于球心,由球心射线将所有的点、线、面自球心开始投影于球面,就得到了点、直线、平面的球面投影。
再以投影球的南极或北极为发射点,将点、直线、平面投影(点或线)在投影于赤道平面上。
这种投影就称为赤平极射投影,由此得到的点、直线、平面在赤道平面上的投影图就成为赤平极射投影图。
在岩体工程地质力学研究和实践中,主要应用的是通过投影球心的平面和直线的赤平极射投影,用于表示岩体的结构面、工程开挖面、工程作用力、岩体的滑移方向、滑动力和抗滑力等,在作图时,不考虑直线和平面的空间位置,只表示它们的空间方向而将直线和平面一并平移至投影球中心,作为它们的赤平极射投影。
《边坡稳定性的赤平极射投影法分析赤平投影与边坡稳定性》摘要:针对岩质边坡工程稳定性分析问题,通过边坡岩石的产状,破坏形态和结构面的特点利用赤平极射投影技术对某边坡进行稳定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赤平投影技术对边坡稳定的分析与工程实践相吻合,对边坡工程的稳定性定量评价有一定借鉴。
关键词:边坡工程;赤平极射投影;稳定性分析一、引言赤平极射投影方法最早应用于天文学,用于表示星体在太空中的位置和它们之间的角度距离。
上世界八十年代,赤平极射投影方法开始引进到工程地质学中来,主要用于岩质边坡的稳定性分析。
赤平极射投影既可确定边坡上的结构面(包括边坡临空面)的空间组合关系,给出边坡上可能不稳定结构体的几何形状、规模大小、以及它们之间的空间位置和分布,也可以确定不稳定结构体的可能变形位移方向,作出边坡稳定条件的分析和稳定性状态的初步评价,若结合结构面的强度条件和作用于边坡上的作用力,还可以进行边坡稳定性的分析计算,求出其稳定系数的数值,因而是目前解决岩质边坡稳定问题的主要方法之一。
二、赤平极射投影方法基本原理赤平极射投影方法是以刚性假设为基础的,不考虑块体内部的应变,只考虑块体滑动力和抗滑力的作用。
图1表示赤平极射投影原理的立体示意图。
图上外圆代表投影球面,o点为球心,平面nesw为赤道平面,它与球面的交线为一个圆nesw,这个圆称为赤道大圆,平面nasbx为一通过投影球心o的倾斜平面,它的走向为sn,倾向为e,倾角为a。
这个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线sn就是它的走向线。
由于这个平面通过投影球心,因此,它与投影球面,即它的球面投影为一直径等于投影球直径的圆nasb,半圆弧nas是它在上半球的球面投影,半圆弧sbn是它在下半球的球面投影。
由投影球的南极向该平面的球面投影发射射线,这些射线与赤道平面有一系列交点,这些交点的联系就构成了该平面的赤平极射投影ncsd。
赤平极射投影作图分为两步进行:1、将物体的几何要素如点、线、面置线投影到赤道平面上,就得到赤平投影。
基于赤平投影的某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摘要:赤平投影法是评价坚硬—半坚硬层状结构岩质边坡的一种有效方法,本文分析了某岩质边坡危岩崩塌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并运用赤平投影法对其稳定性进行评价,预测该边坡的发展趋势,为其后的防护治理提供依据。
关键词:岩质边坡;赤平投影;稳定性分析;发展趋势0引言目前,我国在山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越来越多,随之而来伴随着一系列的岩质边坡地质灾害,严重威胁着人员安全,造成经济损失。
边坡稳定性一直以来是边坡研究的重点,赤平投影法分析可以直观地表明各组结构面的组合关系、结构面与边坡的关系,以及一些相交结构面将岩体切割成一些滑塌体,是一种直接、简单、有效的稳定性评价方法[1-4]。
1边坡概况该边坡位于仓上镇裴家河左岸,坡脚为203县道,边坡体宽约280m,高150m。
边坡顶部山体较平缓,基岩全裸露,千枚岩强风化层厚度达12m。
中部山体地形陡峻,中上部为基岩裸露区,坡度30°~45°,缓坡地带堆积有大量崩落的石块;中下部为碎石土覆盖,坡度20°~30°,由于农业耕种、造林植树平整场地形成了小型台阶式平台。
下部坡度较平缓,坡度15°~20°,总体呈“缓-陡-缓”地形。
基岩为志留系千枚岩(S),表层风化强烈,节理裂隙发育,岩层产状基本为110°∠6°。
1.1危岩体分布特征坡体东侧为基岩裸露区,中上部可见两处规模较大的陡崖,基岩裸露,节理裂隙发育,形成危岩体;坡体西侧为碎石土所覆盖,坡脚因为切坡修路形成高25m的近直立边坡,节理裂隙发育,坡面有裂隙水渗出,形成危岩体。
边坡东侧上部危岩体(以下称BT1),宽约40m,相对高差10~26m,崩塌体厚度约15m,体积约15000m3(按平均高差25m计算),属中型岩质崩塌,崩向168°,崩塌堆积物方量约6m3。
危岩体坡面倾角80°~85°,岩体风化破碎严重,节理裂隙发育,开度2~10cm,无充填物,延伸较好,延伸长度约2~6m,密度10条/2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