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2_2_1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162.00 KB
- 文档页数:7
第2章第2节电解质
第1课时电解质及其电离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从一个新的角度来对化合物进行分类: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对于学生来讲都是陌生的话题。
最好通过实验让学生去追寻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原因,帮助学生掌握用电离方程式来表示强电解质的电离过程。
教科书只是在知识点击里介绍弱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离子反应要侧重于对概念和发生条件的认识及简单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控制好难度,侧重于化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
二、设计思路
通过对化合物进行新的分类,引入电解质非电解质的定义,并强调概念。
通过设计溶液导电性实验〔氯化钠晶体、熔融氯化钠、氯化钠溶液的导电性实验〕,对比同是氯化钠但是不同状态的物质是否导电总结出导电的原因是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最后,通过介绍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和电离,引出电离的概念及氯化钠的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离子反应的本质是某些离子浓度发生改变。
常见离子反应多在水溶液中进行。
有离子参加的化学反应。
根据反应原理,离子反应可分为复分解、盐类水解、氧化还原、络合4个类型,下面是带来的高一化学教案:《离子反应》。
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离子反应》属于高一课本第一章第二节内容。
《离子反应》是重要的化学用语,在中学阶段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在中学化学中要学习许多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都可能涉及离子反应及其方程式的书写。
《化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要能通过实验认识离子反应极其发生条件,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而学生刚进高一,元素化合物知识不丰富,电解理论又没有学习,因此本节知识对学生来说具有相当的难度。
这一节我把它分成二课时。
第一课时讲电解质。
第二课时讲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及其书写方法。
把难点分散,重点突出。
学好这一节内容,能揭示溶液中化学反应的本质。
既巩固了前面已学过的电离初步知识,又为后面元素化合物知识、电解质溶液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并且正确而又熟练地书写离子方程式,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它还是历年高考的热点,在高考中几乎年年考。
2、本课时的教学目的: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编写教材的意图,结合本课的特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确定以下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使学生了解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含义。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分析、探究化学反应实质的能力。
3、培养学生全面认识事物、分析事物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1、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
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3、对学生进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含义教学难点: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含义教学方法:设疑、实验、讨论、讲解相结合二、说教法教学活动是教和学的双边活动,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使之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根据这一基本原理我采用了如下教学方法:1、实验促学法:通过教师的演示,学生的动手操作,观察分析实验现象,理解并掌握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含义。
新课标高中化学必修2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学习资料、英语资料、学生作文、教学资源、求职资料、创业资料、工作范文、条据文书、合同协议、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learning materials, English materials, student essays, teaching resources, job search materials, entrepreneurial materials, work examples, documents, contracts, agreements, other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新课标高中化学必修2教案离子反应是高中化学重要基础内容之一,在中学化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因为中学化学学习的许多化学反应都是离子反应。
《离子反应》教学设计廖文祥一、教材分析《离子反应》属于高一化学必修1的内容,离子反应是重要的化学用语,在中学阶段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在中学化学中要学习许多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都可能涉及离子反应及其方程式的书写、本节课是学生认识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起始课,从教材的体系看,它在中学化学的学习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承上是指本节内容引入了离子反应的概念,又进一步研究了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反应特点和规律,是初中学习溶液导电性实验、酸碱盐电离知识的延续和深化。
启下是指本节内容是后面学生学习电解质溶液理论知识的基础,对溶液中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类的水解反应、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等多方面知识的学习起到铺砖引路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1、课标要求(1)认识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反应;(2)学习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2、知识储备:初中学习溶液导电性实验、酸城盐电离知识。
3、预测困难;学生刚进高一、元素化合物知识不丰富,电离理论又没有学习,因此本节知识对学生来说具有相当的难度,且不易拆分强电解质。
4、方法指导:把这一节分成二课时,第一课时讲电解质,第二课时讲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及其书写方法,把难点分散,重点突出:既巩回了前面已学过的电离初步知识,又为后面元素化合物知识、电解质溶液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引导学生正确而又热练地书写离子方程式。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电解质的概念,知道酸、成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2)通过实验事实初步掌握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并学会书写离子方程式。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进一步训练学生的操作技能,体会实验对认识和研究物质性质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求实创新的良好品质。
培养学生使用对比,归纳,、总结的研究方法。
(2)在离子反应知识学习中,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实行分类2.通过查阅资料等手段,浓度按不同的方法对物质实行分类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新课导入1.从图书馆中的能快速查找到所需要的图书或从超市中的能快速挑选到所需要的商品2.实验教师能从药品室中顺利地拿到自己所需用的试剂或用品新知学习指导阅读提出问题:化学物质的分类方法有哪两种阅读教材第20页至21页相关内容思考交流提出问题:请尝试对所学的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实行分类化学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化合物分为氧化物、酸、碱、盐(各类物质都还能够再分类)化学反应可分为化合、分解、置换和复分解四种基本类型归纳整理不论是对化学物质还是对化学反应所实行的分类,都是依据一定的分类标准。
分类标准不同,则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思考讨论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如按组成、能否电离、结构)对化合物实行分类化合物(根据组成)化合物(能否电离)化合物(根据结构)新知学习思考讨论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比较:从有无固定组成和结构、有无固定熔沸点、化学性质等方面纯净物混合物有固定组成和结构无固定组成和结构有固定熔沸点无固定熔沸点保持该种物质的化学性质保持原有物质各自的化学性质学习探究归纳总结一类物质可能有多种不同的树状分类法,各种树状分类法间的交叉现象在所难免,这就是交叉分类法学习探究归纳总结树状分类法便于知识的积累和记忆,也是化学上常用的分类方法板书设计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1.化合物的分类2.化学反应的分类3.交叉分类法4.树状分类法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2.理解丁达尔效应3.逐步探究胶体与浊液、溶液的区别4.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胶体及其主要性质难点:丁达尔效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新课导入 1.从学过的溶液组成导入2.从纳米科技简介导入新知学习指导阅读提出问题:什么是分散系、分散质和分散剂?阅读教材第22页相关内容归纳整理分散系: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里所得到的体系。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1
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课题 2-2-1 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 2.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 3.培养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分析、探究化学反应实质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比实验“几组物质的导电实验”,初步学会形成概念的分
析方法;
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电离的角度得出酸、碱、盐定义,通过独
立思考探究碱与盐的定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
观
1.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
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3.对学生进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1.理解电解质的概念
2.认识酸、碱、盐
教学难点 电解质的概念应用与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教学设计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
意图
引入 观察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导电的实验现象 物质 NaCl固体 NaCl溶液 KNO3 固体 KNO3溶液 NaOH 固体 NaOH溶液 蔗糖 溶液 磷酸溶液 酒精溶液 聆听、思考、讨论 通过
介绍,
引入
主题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2
能
否
导
电
【思考】为什么硫酸溶液、 NaOH溶液、 NaCl溶液能导电?而蔗糖
溶液、酒精溶液不能导电?
基础梳理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思考、整理】 【板书】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1.电解质:在_______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________,如酸、碱、盐等。 2.非电解质:在_______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________,如酒精、蔗糖等。 二、电解质的电离 1.概念:电解质在_______中或_____________下离解成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 2.表示方法——电离方程式 (1)酸的电离(如H2SO4):__________________ (2)碱的电离(如NaOH):____________________ (3)盐的电离(如CuSO4):___________________ 3.从电离角度认识酸、碱、盐 4.电离和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关系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发生了________,产生了能够______________的离子,离子带正负电荷,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发生定向移动,从而导电。溶液的导电性强弱取决于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大小。 思考,按照老师引导的思路进行阅读,小组内讨论,代表回答。 通过
阅读,
培养
学生
的自
主学
习能
力和
团队
合作
精神。
拓展一、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比较 根据通过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3
延伸 电解质 非电解质 相同点 均为化合物 不同点 水溶液或熔融状态能导电 水溶液和熔融状态都不能导电 本质区别 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自身能发生电离 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自身不能发生电离 所含物质类型 酸:H2SO4、H2CO3 碱:NaOH、NH3·H2O 盐:NaCl、CaCO3 活泼金属氧化物:Na2O水 非金属氧化物:SO2、SO3、CO2、CO、P2O5非酸性气态氢化物:NH3 部分有机物:蔗糖、酒精、CH4 二、电解质的判断 (1)电解质研究的对象是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不属于电解质。 (2)电解质导电的条件是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两个条件具备一个即可。 ①有些电解质溶于水能导电,熔融状态不能导电,如HCl。 ②有此电解质只在熔融状态导电,如BaSO4,其水溶液不导电是因为BaSO4难溶于水。 ③电解质本身不一定能导电,如NaCl晶体;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如石墨。 【温馨提示】 (1)判断给出的物质是不是电解质时,要先判断该物质是不是化合课堂内容进行知识的提升。 对电
解质
和非
电解
质概
念的
分析,
进一
步理
解酸、
碱、盐
的概
念,把
零散
的认
识升
华到
系统
认识。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4
物,然后再对该化合物进行归类,看是哪一类物质,最后作出判断。
(2)要正确理解电解质导电的条件,而不能错误地认为只要能导电就
是电解质以及电解质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导电。
三、电解质的电离及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1.电离的条件:溶于水或受热熔融
(1)大多数盐和强碱: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均能电离。例如:NaCl晶
体中存在Na+和Cl-,但离子不能自由移动,所以NaCl晶体不导电,
溶于水后,在水分子作用下,Na+、Cl-脱离晶体表面进入水中形成
自由移动的水合钠离子和水合氯离子。当NaCl受热熔融时,温度升
高破坏了Na+和Cl-之间的静电作用,而变成自由移动的Na+和Cl-。
(2)大部分含氧酸和非金属氢化物:溶于水而发生电离,液态不电离。
例如:HCl气体不导电,溶于水时,在水分子的作用下,电离出H
+
和Cl-。
2.书写电离方程式要注意以下几点
(1)离子方程式左边书写化学式,表示电解质还未电离时的状态;右
边书写离子符号,表示电解质电离产生的离子。
(2)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在方程式两边原子的种类和数目相同。
(3)要遵循电荷守恒定律,即在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
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电解质溶液显中性。
(4)书写电离方程式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不能臆造。如非电解质不能
电离,就不能写出电离方程式。又如NaHCO3溶液的电离方程式为
NaHCO3=Na++HCO3-,而不能写成NaHCO3=Na++H++CO32-;NaHSO4溶液
的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SO42-,而不能写成NaHSO4=Na++
HSO4-。
【温馨提示】
电解质电离不需要通电,电离是电解质导电的前提条件。
例题训练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D ) A.液态HCl、固体NaCl均不导电,所以HCl和NaCl均是非电解质 B.NH3、SO3的水溶液均导电,所以NH3、SO3均是电解质 C.铜丝、石墨均导电,所以它们是电解质 例题分析、分组讨论,集中通过
典型
例题
训练,
巩固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5
D.蔗糖、酒精在水溶液中或熔融时均不导电,所以它们是非电解质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多选)( CD ) A.氯化钠水溶液在电流作用下电离成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氯离子 B.石墨、铜都能够导电,所以它们都是电解质 C.NaHSO4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为: NaHSO4=Na++H++SO42- D.Na2SO4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为:Na2SO4=2Na++SO42- 评讲 对电
解质
和非
电解
质的
认识
课堂小结 1.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概念 2.电解质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3.酸、碱、盐均为电解质: 根据课本内容以及所学内容进行知识的总结、归纳 通过
课堂
总结,
使学
生明
白本
节所
学内
容,并
注重
知识
的归
纳和
理解。
针对训练 1.1.下列物质中:①铜 ②稀硫酸 ③氯化氢 ④氨气 ⑤空气 ⑥二氧化碳 ⑦金属汞(俗称水银) ⑧氯化钾 ⑨碳酸钙 ⑩氯气 (1)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 (2)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 (3)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 (4)能导电的是________。 巩固训练 通过
针对
性练
习,及
时反
馈课
堂教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6
2.2.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D ) A.Ca(OH)2=Ca2++2(OH-) B.FeCl3=Fe2++3Cl- C.H2SO4=H++SO42- D.Al2(SO4)3===2Al3++3SO42- 3.关于酸、碱、盐的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化合物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是氢离子的是酸 B.化合物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是氢氧根离子的是碱 C.化合物电离时,只生成金属阳离子和酸根离子的是盐 D.NH4Cl电离的电离方程式是:NH4Cl=NH4++Cl-,所以NH4Cl是盐 4.下列物质中,含有自由移动Cl-的是( B ) A.KClO3溶液 B.CaCl2溶液 C.KCl晶体 D.液态HCl 学效果,巩
固酸、
碱、盐
在水
溶液
中的
电离
的理
论知
识,提
升分
析问
题解
决问
题的
能力。
总结归纳 结束新课 我们这节课学习了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概念理解,重点讨论了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请课后整理教学案,并预习离子反应的发生条件及应用。 聆听 通过
课堂
总结,
使学
生明
白本
节所
学内
容,并
注重
知识
的归
纳和
理解。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7
板书设计
课题: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基础梳理】
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二、电解质的电离
1.概念
2.表示方法——电离方程式
3.从电离角度认识酸、碱、盐
4.电离和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关系
【拓展延伸】
一、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比较
二、电解质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