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网联汽车路径规划与决策控制共52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5.64 MB
- 文档页数:52
汽车智能网联技术发展与应用规划第1章绪论 (3)1.1 背景与意义 (3)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4)第2章汽车智能网联技术概述 (4)2.1 智能网联汽车的定义与分类 (4)2.2 关键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5)2.2.1 传感器技术 (5)2.2.2 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 (5)2.2.3 通信技术 (5)2.2.4 车载网络技术 (5)2.2.5 安全技术 (6)第3章智能感知技术 (6)3.1 感知系统组成与原理 (6)3.1.1 感知系统组成 (6)3.1.2 感知系统原理 (6)3.2 传感器技术 (7)3.2.1 激光雷达 (7)3.2.2 摄像头 (7)3.2.3 毫米波雷达 (7)3.2.4 超声波传感器 (7)3.3 数据融合技术 (7)3.3.1 传感器数据时间同步 (7)3.3.2 特征级融合 (7)3.3.3 决策级融合 (7)3.3.4 数据关联 (8)第4章通信技术 (8)4.1 车载通信技术 (8)4.1.1 车载网络架构 (8)4.1.2 车载通信协议 (8)4.1.3 车载通信网络安全 (8)4.2 车与车、车与基础设施通信技术 (8)4.2.1 车与车通信技术 (8)4.2.2 车与基础设施通信技术 (8)4.2.3 车与行人通信技术 (8)4.3 5G通信技术在智能网联汽车中的应用 (8)4.3.1 5G通信技术概述 (8)4.3.2 5G通信技术在智能网联汽车中的应用场景 (9)4.3.3 5G通信技术在智能网联汽车中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9)4.3.4 我国5G通信技术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政策与发展规划 (9)第5章定位与导航技术 (9)5.1 卫星导航系统 (9)5.1.1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概述 (9)5.1.2 卫星导航系统在汽车领域的应用 (9)5.2 地面导航系统 (9)5.2.1 地面导航系统概述 (9)5.2.2 地面导航系统在汽车领域的应用 (9)5.3 高精度定位技术 (9)5.3.1 高精度定位技术概述 (10)5.3.2 高精度定位技术在汽车领域的应用 (10)5.3.3 高精度定位技术的发展趋势 (10)第6章智能决策与控制技术 (10)6.1 决策与控制理论 (10)6.1.1 决策与控制概述 (10)6.1.2 决策与控制基本框架 (10)6.1.3 决策与控制关键技术 (10)6.2 行为决策方法 (10)6.2.1 行为决策概述 (10)6.2.2 基于规则的行为决策方法 (10)6.2.3 基于机器学习的行为决策方法 (11)6.2.4 行为决策优化方法 (11)6.3 运动控制方法 (11)6.3.1 运动控制概述 (11)6.3.2 基于PID的运动控制方法 (11)6.3.3 基于模型预测的运动控制方法 (11)6.3.4 自适应运动控制方法 (11)6.3.5 运动控制算法的仿真与实验 (11)第7章车载信息娱乐系统 (11)7.1 车载娱乐系统发展历程与现状 (11)7.1.1 发展历程 (11)7.1.2 现状 (12)7.2 车载信息娱乐系统关键技术 (12)7.2.1 车载操作系统 (12)7.2.2 多媒体处理技术 (12)7.2.3 无线通信技术 (12)7.3 智能语音交互技术 (12)7.3.1 语音识别技术 (12)7.3.2 语音合成技术 (13)7.3.3 语音 (13)第8章智能网联汽车安全与隐私保护 (13)8.1 安全威胁与防护策略 (13)8.1.1 安全威胁 (13)8.1.2 防护策略 (13)8.2 数据加密与身份认证 (14)8.2.1 数据加密 (14)8.2.2 身份认证 (14)8.3 隐私保护技术 (14)8.3.1 数据脱敏 (14)8.3.2 差分隐私 (14)8.3.3 零知识证明 (14)8.3.4 联邦学习 (14)第9章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与验证 (15)9.1 测试方法与标准 (15)9.1.1 测试方法 (15)9.1.2 测试标准 (15)9.2 实验室测试与场测 (15)9.2.1 实验室测试 (15)9.2.2 场测 (16)9.3 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建设 (16)9.3.1 示范区概述 (16)9.3.2 示范区建设内容 (16)9.3.3 示范区建设成效 (16)第10章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与政策建议 (17)10.1 国内外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17)10.1.1 国际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17)10.1.2 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17)10.1.3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趋势 (17)10.2 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政策与发展战略 (17)10.2.1 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政策概述 (17)10.2.2 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战略 (18)10.3 产业生态构建与政策建议 (18)10.3.1 构建产业生态 (18)10.3.2 政策建议 (18)第1章绪论1.1 背景与意义科技的飞速发展,汽车产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2.0系统解读雷洪钧于武汉科技大学汽车和交通工程学院二〇二〇年十二月二十三日雷洪钧2020年11月11日,在2020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2.0》(简称“路线图2.0”)正式发布。
为了认识和理解路线图2.0,本文围绕路线图2.0主要规划目标、路线图2.0的意义与背景、智能网联汽车商业化应用现状、智能网联汽车未来目标等方面,予以解读,分享如下:一、重要名称解释1)智能网联汽车,即ICV(全称Intelligent Connected Vehicle),是指车联网与智能车的有机联合,是搭载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并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车与人、车、路、后台等智能信息交换共享,实现安全、舒适、节能、高效行驶,并最终可替代人来操作的新一代汽车。
智能网联汽车,这个概念是由中国人提出来的。
目前其他国家提的主动驾驶汽车。
2)技术路线图(Technology Roadm ap),最早出现于美国汽车行业,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为摩托罗拉和康宁(Corning)用于公司管理。
90年代末开始用于政府规划。
1987年,摩托罗拉的CharlesH.W illyard and CherryW.McClees发表在ResearchManagement的文章:Motorola’s technology roadmap process是该领域研究和应用的奠基之作。
技术路线图的定义目前没有统一定义。
(1)可以理解为:①技术路线图是指,应用简洁的图形、表格、文字等形式描述技术变化的步骤或技术相关环节之间的逻辑关系。
它能够帮助使用者明确,该领域的发展方向和实现目标所需的关键技术,理清产品和技术之间的关系。
它包括最终的结果和制定的过程。
技术路线图具有高度概括、高度综合和前瞻性的基本特征。
②技术路线图的横坐标是时间,纵坐标是资源、研发项目、技术、产品和市场。
①作为一种方法,它可以广泛应用于技术规划管理、行业未来预测、国家宏观管理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