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刑法学练习题题库

刑法学练习题题库

刑法学练习题题库
刑法学练习题题库

刑法学

练习题库

第一章刑法的任务、基本原则及效力范围

(一)单项选择题

1.刑法的本质属性是()

A、阶级性

B、社会性

C、规范性

D、强制性

2.我国刑法对空间效力的规定,采取的是()

A、属地原则和属人原则

B、保护原则

C、普遍原则

D、以属地原则为主,兼采属人原则和保护原则,在一定范围内也兼采普遍原则

3.有权进行司法解释的是()

A、各级人民法院

B、各级人民检察院

C、各级司法行政机关

D、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

4.我国刑法关于溯及力的规定采取的是()

A、从旧原则

B、从新原则

C、从旧兼从轻原则

D、从新兼从轻原则

5.当开往A国的我国船舶行驶于B国海域时,A国公民甲某与C国公民乙某发生殴斗,甲某愤怒之下用刀将乙某捅死。依据我国刑法,对甲某的犯罪行为()。

A、适用A国刑法

B、适用B国刑法

C、适用我国刑法

D、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6.李某因倒卖外汇于1995年9月被法院以投机倒把罪判处有期徒刑5年。修改后的刑法实施以后,李某提出申诉,理由是现行刑法无此罪名,要求改判无罪。法院应当如何处理?

()

A、撤销原判,改判无罪

B、释放并给予国家赔偿

C、驳回申诉,维持原判

D、考虑到李某已服刑2年,改判为有期徒刑2年并予释放

7.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外对我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适用我国刑法,必须是()。

A、按照我国刑法规定最低刑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

B、按照犯罪地法律应受处罚的

C、按照我国刑法规定最低刑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并按照犯罪地法律应受处罚的

D、犯罪地国家未对其处罚的

8.关于罪刑法定原则及其内容,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罪刑法定原则禁止类推解释与扩大解释,但不禁止有利于被告人的类推解释

B.罪刑法定原则禁止司法机关进行类推解释,但不禁止立法机关进行类推解释

C.罪刑法定原则禁止适用不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但不禁止适用有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

D.罪刑法定原则要求刑法规范的明确性,但不排斥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

(二)多项选择题

1.我国刑法规定的基本原则有()。

A、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B、数罪并罚原则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D、罪刑法定原则

2.在我国,广义的刑法包括()。

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B、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

C、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有关利用合同犯罪应承担刑事责任的规定

D、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盗窃数额的解释

3.我国刑法的解释从方法上分类可分为()

A、司法解释

B、学理解释

C、文理解释

D、论理解释

4.下列所列人员中,属于刑法中所称国家工作人员的有()。

A、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公平交易局干部

B、中国农业银行北京市分行行长

C、可口可乐公司在杭州所设独资企业的总经理

D、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

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

5.某国公民张某曾在国外多次进行贩毒活动,并被其所属国家通缉。某日,张某到我国境内旅游被拘捕,张某以既非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也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内犯过罪为由提出抗议,而此时,张某所属国也向我国政府提出引渡请求,我国依法可以对张某采取以下措施()。

A、遣送所属国

B、立即驱逐出境

C、引渡回其所属国

D、由我国司法机关审判

6.我国刑法的任务是()

A、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

B、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财产

C、保护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

D、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利进行

7. 我国刑法在空间效力上所采用的原则,包含了以下()内容。

A、属地原则

B、属人原则

C、保护原则

D、普遍原则

第二章犯罪的概念及犯罪构成

(一)单项选择题

1.李某参与赌博,输给王某5万元,输光后,要抢回这笔钱。王某为了防止钱被抢走,打伤了李某,王某的行为属于()

A、正当防卫

B、紧急避险

C、防卫过当

D、故意犯罪

2.自然人犯罪主体是()。

A、实施了危害社会行为的人

B、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人

C、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

D、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实施了危害社会行为的人

3.下列有关犯罪主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法人只有故意犯罪才承担刑事责任

B、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不应负刑事责任

C、法人也有可能过失犯罪

D、已满14周岁不满16岁的人犯罪,不管是故意还是过失,均应承担刑事责任。但在

量刑时,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刑罚

4.某甲是间歇性精神病人。某日,某甲喝醉了酒,把某酒店老板打成重伤,在群众抓捕他时,某甲因惊恐而精神病发作。则某甲()

A、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减轻处罚

B、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处罚

C、不负刑事责任,因其是精神病人

D、应当负刑事责任

5.工人孙某休假回村,一日主动携带邻居6岁小孩进入村旁林深路险、豺狼出没的山林中狩猎。走入森林约5公里的时候,两人失散。孙某继续独自狩猎,之后既不寻找小孩,也没返村告知小孩家人,便径直回县城工作单位,4日后,林中发现被野兽咬伤致死的小孩尸体。孙某的行为属于()

A、故意杀人

B、意外事件

C、过失杀人

D、不构成犯罪

6.某犯罪分子意欲爆炸一座工厂,由于误把食盐当作炸药使用,使其行为未能得逞,该犯的犯罪主观方面应属()

A、行为性质错误

B、工具的错误

C、行为对象错误

D、特定时空条件的错误

7.刑法理论上把犯罪故意区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区分的标准是()

A、认识因素不同

B、意志因素不同

C、危害结果在定罪中的作用不同

D、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均不同

8.在下列人中,行为人不负刑事责任的是()

A、无辨认能力和无控制能力的人

B、醉酒的人

C、未满16周岁的人

D、又聋又哑的人

9.某甲盗窃正在使用中的电缆,数额不大,构成了破坏电力设备罪。某乙盗窃准备安装的电缆线,数额较大,构成盗窃罪。甲、乙的行为所侵犯的对象相同,但罪名却不同,原

因是()

A、犯罪对象数额大小不同

B、犯罪对象本身的性质不同

C、犯罪对象可能造成的危害不同

D、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的性质不同

10.甲欲杀乙,却将丙误为乙而杀死。对甲来说是()

A、具体目标的错误

B、客体的错误

C、因果关系的错误

D、手段上的错误

11. 我国刑法分则对犯罪分类的主要根据是()。

A.犯罪的一般客体 B.犯罪的同类客体

C.犯罪的直接客体 D.犯罪的对象

(二)多项选择题

1.我国刑法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处理有以下特殊规定()

A、已满14岁不满18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B、犯罪时不满18岁的人不适用死刑

C、不满14岁的人犯罪一律免予刑事处分

D、因不满16岁不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

由政府收容教养

2.犯罪客观要件中的选择要件包括()。

A、犯罪行为

B、犯罪方法

C、犯罪地点

D、特定时间

3.行为人在法律上认识的错误,主要包括()

A、行为人的行为依照法律并不构成犯罪,行为人误认为构成了犯罪

B、假想的不犯罪

C、行为人对自己犯罪行为的实际性质发生了错误理解

D、行为人对自己行为在罪名上和刑罚的轻重上的误解

4.刑事责任年龄的计算应当是()。

A、按周岁计算其实足年龄

B、以过生日的第二天起才认为已满若干周岁

C、从过生日的当天起就认为已满周岁

D、以农历为计算的标准

5.无责任能力的医学标准的条件有()

A、行为人有能力辨认自己的行为。

B、行为人患有精神病。

C、行为人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

D、行为时行为人的精神病正处于发病期

6.犯罪主体只能是国家工作人员的犯罪有()

A、非法拘禁罪

B、刑讯逼供罪

C、非法搜查罪

D、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

7.陈某(15周岁)因喜好计算机,于某日深夜潜入所在学校盗窃价值1万余元的计算机原器件(事发后均被追回)。现问,对陈某应当如何处理?()

A、追究刑事责任

B、不追究刑事责任

C、从轻、减轻处罚

D、责令他的家长加管教

8.下述情况中属于对象错误的有()

A、误以兽为人而予以杀害

B、误以人为兽而予以杀伤

C、误以张某为王某而加以杀害

D、误以白糖为砒霜而投毒杀人

9.杨某因房基地问题与李某产生矛盾,便当着李某的面说:你小心点,总有一天我会杀了你。李某为了防备杨某从朋友家借来一把猎枪。一日晚9时许,李某听见外面有响声,遂提枪出门,此时李某发现自家园子的栅栏后面有一个人影,李某认为是杨某,便朝与之相距大约25米的人影开了一枪。结果将在此捉迷藏的赵某打死。李某的行为属于()。

A、意外事件

B、故意犯罪

C、客体认识错误

D、对象认识错误

10.甲意图杀害其妻,某日误以碱面为砒霜投放其妻将要吃的粥中,其妻吃后安然无事。甲的行为属于()

A、对象错误

B、故意犯罪

C、手段错误

D、不构成犯罪

11.犯罪客观方面的事实特征,属于犯罪构成的选择要件的有()。

A.危害行为

B.危害结果

C.犯罪的时间

D.犯罪的地点

12.下列行为中不以犯罪论处的有( )。

A.拐卖已满14岁的男童

B.非以出卖牟利为目的,拐骗不满14岁的儿童脱离家庭或监护人

C.盗卖婴、幼儿的

D.为男女婚姻当介绍人,借机收受财物的

(三)不定项选择题

1. 刑法第114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性病原体等物质或

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

A.本条之罪是行为犯

B.本条之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

C.本条之罪的刑事责任年龄为年满16周岁

D.本条之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

2. 关于罪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犯罪故意是罪过的一种表现形式

B、犯罪过失是罪过的一种表现形式

C、罪过的本质在于:行为人对自己行为造成的损害结果在主观上应受到谴责

D、坚持罪过原则,意味着反对主观归罪

3. 杨某因房基地问题与李某产生矛盾,便当着李某的面说:你小心点, 总有一天我会杀了

你。李某为了防备杨某从朋友家借来一把猎枪。一日晚9时许,李某听见外面有响声,遂提抢出门,此时李某发现自家园子的栅栏后面有一个人影,李某认为是杨某,便朝与之相距大约25米的人影开了一枪。结果将在此捉迷藏的赵某打死。李某的行为属于( )。

A.意外事件

B.故意犯罪

C.客体认识错误

D.对象认识错误

4.危害结果是()。

A、任何犯罪的必要要件

B、某些犯罪的必要要件

C、过失犯罪的必要要件

D、故意犯罪的必要要件

5.下列犯罪中,以非法占有目的为构成要件的是()。

A、合同诈骗罪

B、侵占罪

C、挪用资金罪

D、挪用公款罪

第三章排除犯罪性的行为

(一)单项选择题

1.一货轮在海上航行,突起大风,并收到强台风警报,当时靠岸避风已无可能,而气象台预报台风中心正要经过货轮航行的海域,为使货轮和船员的生命免遭损害,船长下令抛去部分货物(价值3万元),以减轻货轮的负载,但当台风刚接近货轮航行海域时,突改方向,并未殃及货轮安全。因此,该船长的行为可视为()

A、紧急避险

B、假想避险

C、过于自信过失犯罪

D、不是紧急避险

2.甲系消防队员,一日去某百货大楼执行救火任务,赶到现场时,甲看见火势很凶猛,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命,当队长让其与其他队员扑救时,甲谎称腹痛离开了现场。甲的行为应属于()。

A、紧急避险

B、正当防卫

C、犯罪行为

D、不构成犯罪

3.王某与李某素有仇怨,一日,李某拦住王某,百般辱骂,王某挥舞拳头作势欲打李某,李某逃跑,王某紧追不舍。李某从屠户徐某处抢得一把杀猪刀,王某不敢再追,李某用言辞激王某,王某又追。等王某追近时,李某用杀猪刀捅了王某一刀,导致王某心脏破裂而死。李某的行为属于()

A、正当防卫

B、紧急避险

C、防卫过当

D、故意杀人

4.人口贩子张某以介绍工作为名将女青年李某拐骗家中,并欲以5000元卖给一农民为妻。

是夜李某得知被骗,遂用菜刀将借宿于该农民家的人口贩子张某砍死。李某的行为是()

A、紧急避险

B、假想防卫

C、防卫不适时

D、正当防卫

5.乙某为了躲避持刀抢劫犯甲某的追赶,在一胡同拐弯处踹开一住户大门进入躲避,不料将一老太太撞倒在地,造成她小腿骨折。乙某的此行为属于()。

A、正当防卫

B、紧急避险

C、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

D、意外事件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情况不适用于紧急避险()。

A、来自动物的侵袭

B、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避免本人危险

C、来自自然力的袭击

D、损害另一合法利益并非是排除危险的惟一方法

2.认定紧急避险的必要限度标准是()

A、一般情况下,人身权利大于财产权益

B、在人身权利中,生命是最高权利

C、在财产权益中,应以财产价值进行比较,从而确定财产权利的大小

D、当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不能两全时,应根据权益的性质及内容确定权利的大小,并

非公共利益永远高于个人利益。

3.正当防卫行为必须是为了使合法利益免受不法侵害而实施,下列情况不属于正当防卫()

A、防卫挑拨

B、互相斗殴

C、保护非法利益而实施的防卫

D、假想防卫

4.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区别是()

A、危险的来源不同

B、行为针对的对象不同

C、对行为的限制不同

D、损害程度的限度不同

5.对下列几种行为,不能或不宜进行正当防卫()

A、依照法令的行为、执行命令、正当业务行为等合法行为

B、正当防卫行为和防卫过当

C、紧急避险行为和避险过当

D、过失犯罪和不作为犯罪

6.非法防卫的情况有()。

A.防卫过当

B.假想防卫

C.挑拨防卫

D.事前防卫

(三)不定项选择题

1.王某见自己的女友遭两个流氓调戏,前去制止,而反遭流氓袭击,王某立即进行反击。

此时,便衣民警李某赶到,未及表明自己的身份即迅速抓住王某以制止欧斗。王某视李某为流氓团伙成员,随即拔刀将李某刺成重伤,王某的行为属于()。

A、假想的防卫,应按意外事件处理

B、过失致人重伤

C、正当防卫

D、假想的防卫,应按过失致人重伤论处

2.何某正在奸淫李某(女)的女儿杜某,李某用菜刀将何某脑袋砍下,李某的行为属()

A、杀人罪

B、正当防卫

C、防卫过当

D、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3.甲某开着一辆偷来的汽油罐车向正在驶来的一列客车冲去,某乙见状用步枪将某甲击毙,油罐车翻下路边沟中爆炸烧毁。某乙的行为是()

A、正当防卫

B、紧急避险

C、防卫过当

D、避险过当

4.紧急避险所保全的利益()

A、应当大于受损害的利益

B、应当小于受损害的利益

C、应当小于或者等于受损害利益

D、应当等于受损害的利益

5.宋某持三角刮刀抢劫王某财物,王某夺下宋某的三角刮刀,并将宋某推倒在水泥地上,宋某头部着地,当即昏迷。王某随后持三角刮刀将宋某杀死。关于王某行为的性质,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根据刑法第20条第3款,王某将抢劫犯杀死,属于正当防卫

B、王某的行为属于防卫过当

C、王某前面的行为是正当防卫,后面的行为是防卫过当

D、王某前面的行为是正当防卫,后面的行为是故意杀人

6. 下列哪种情形一般能排除承担故意罪责( )。

A.事后防卫

B.假想防卫

C.防卫过当

D.行为对象认识错误

7. 正当防卫行为必须是为了使合法利益免受不法侵害而实施,下列情况不属于正当防卫

( )。

A.防卫挑拨

B.互相斗

C.保护非法利益而实施的防卫

D.假想防卫

第四章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

(一)单项选择题

1.某甲与某乙有仇,欲杀害某乙,而在夜间误认某丙为某乙加以杀害,未造成某丙死亡。

对某甲()

A、因无危害结果,不负刑事责任

B、应负杀人未遂的刑事责任

C、属于意外事件

D、构成犯罪,但因无实际危害,应免除刑事责任

2.李某因赌博受到领导批评后,萌生报复之念,欲将单位仓库焚烧。一日拂晓,李某潜入库房,在其点着火后,即听到窗外似有人声,感到事已难成,遂将火踩灭。李的行为属于()。

A、犯罪既遂

B、犯罪未遂

C、犯罪中止

D、犯罪预备

3.已经着手实行犯罪,是指行为人已经开始实行()。

A、刑法分则所规定的构成某种犯罪的客观要件的行为

B、刑法规定的犯罪的犯罪行为

C、准备犯罪工具

D、窥测作案现场

4.张某意图杀害李某,一日晚藏于李某院门外,从虚掩的门缝中见一黑影在移动,即认为是李某,遂举枪射击,次日方知打死的不是李某,而中其家中的一头牲畜。张某()。

A、应负故意杀人未遂的责任

B、属于意外事件

C、应负过失杀人的责任

D、因其行为未造成李某受损害,不负刑事责任

5.甲某进行颠覆国家政权的煽动性宣传,结果无人响应。甲某在被捕后称是犯罪未遂,但法院认为是既遂,这种犯罪属于()。

A、结果犯

B、危险犯

C、行为犯

D、目的犯

6.我国刑法中犯罪既遂的标准是()

A、犯罪行为实行终了

B、具备了刑法分则关于某种犯罪所规定的全部构成要件

C、犯罪人实现了犯罪目的

D、犯罪结果出现了

7.甲、乙、丙三人经预谋确定某日杀害共同仇人丁。甲提供了匕首一把、猎枪一支,结果甲因腹部疼痛未去,由乙、丙用甲提供的凶器将丁杀害。在此杀人案件中,甲的行为应定为()。

A、杀人预备

B、杀人未遂

C、杀人既遂

D、杀人犯意表示

8.对于犯罪中止,我国刑法的处罚原则是()

A、没有造成损害的可以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可以减轻外罚

B、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C、没有造成损害的可以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D、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可以减轻处罚

9.张某从邻居男孩伟伟手中骗得房门钥匙一把,即作了模压并仿制,后还了钥匙。一日张某拿着仿制的钥匙去伟伟家开门行窃,因钥匙仿制不准,未能成功,准备回家加工后继续作案,此时被人抓获。张某的行为属于()

A、盗窃预备

B、盗窃未遂

C、盗窃中止

D、意外事件

10.某女想毒死自己的丈夫,听说头发与酒混合一起喝,可以毒死人,就在她丈夫的酒中放进了自己的头发,结果她丈夫喝了酒后无事。某女的行为()

A、构成了故意杀人罪未遂

B、构成了过失致人死亡罪

C、构成了故意杀人罪预备

D、不构成犯罪

(二)多项选择题

1.下述情况可以认定为犯罪中止的有()

A、主动放弃可以重复实施的行为

B、将被害人送往医院后被害人死亡

C、因发现同为下岗职工而放弃

D、当天因没有作案时机放弃作案

2.下列有关犯罪预备的说法正确的是()

A、犯罪预备可以是为了自己实行犯罪而预备,也可以是为了他人实行犯罪而预备

B、实施预备行为后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原因未着手实行的,属于犯罪预备

C、犯罪预备阶段的行为既可以成立犯罪中止,也可能成立犯罪预备

D、对于预备阶段的中止犯,除了适用中止犯的规定减免刑罚外,还应同时适用预备的

减免规定。

3.犯罪未遂的种类中有()

A、实行终了的未遂

B、未实行终了的未遂

C、能犯未遂

D、不能犯未遂

4.下列属于危险犯的有()

A、放火罪

B、投放危险物质罪

C、故意杀人罪

D、抢劫罪

5.犯罪既遂的表现形态有()

A、行为犯

B、危险犯

C、结果犯

D、结果加重犯

6.犯罪中止的处罚原则是()

A、从轻处罚

B、减轻处罚

C、免除处罚

D、上述三者都可适用

7.犯罪中止可以发生在()

A、犯罪预备阶段

B、危害结果发生以后

C、着手犯罪且危害结果已经发生

D、危害结果发生以前的犯罪实行过程中

8.犯罪未遂有以下特征()

A、已经着手实行犯罪

B、犯罪没有得逞

C、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没有得逞

D、犯罪目的只有部分实现

9.故意犯罪过程中的犯罪形态有()

A、犯罪既遂

B、犯罪未遂

C、犯意产生

D、犯罪中止

10.下列情况不属于犯罪中止的是()

A、李某盗窃他人5万元,其后返还

B、古某蹲伏路边准备抢劫过往行人,被巡警抓获

C、犯罪分子认为条件不适合而停止犯罪

D、客观上有可能将犯罪进行到底,而犯罪人误认为不能进行到底而中断犯罪

11.下列行为应当认定为犯罪未遂的是()。

A.张三持刀前往李四家杀人,走到半路因身体不适而返回

B.甲欲前往乙处行窃,甲不知乙已将保险箱中的钱款存入了银行。甲在撬窃保险箱过程中因良心发现而罢手

C.丙欲杀丁,连击数枪而未击中,因子弹用光,只得悻悻回家

D.王五正在赵六家行窃,忽闻屋外有人经过,便慌忙逃离

12. 下列行为中,属于犯罪预备行为的是()。

A.提刀在剧院里寻找仇人 B.为盗窃财物而进行实地考察

C.守候在被害人必经之处意图杀害D.将毒药投放被害人饭碗

(三)不定项选择题

1.下列行为可以认为是犯罪的着手的是()

A、盗窃犯将手伸进乘客的口袋

B、将毒药放入饮水机中

C、提刀在公共场所寻找仇人

D、守候在被害人必经之处意图杀害

2.下列行为构成犯罪预备的是()

A、某乙为杀死仇人,在家中按巫术进行诅咒。

B、某甲为了盗窃银行,多次进行实地考察。

C、某甲持枪瞄准仇人的行为

D、某乙抽出刀,砍杀仇人的行为

3.犯罪预备的处罚原则是()

A、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B、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C、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D、应当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4.下列犯罪中,属于结果犯的是()

A、故意杀人罪

B、间谍罪

C、脱逃罪

D、故意伤害罪

5.故意危害公共安全罪属于()

A、行为犯

B、结果犯

C、危险犯

D、结果犯或危险犯

6.张某准备到去度假的周某家偷钱,他邀约李某帮助他去望风。李某不同意,并到派出所

告发了张某。张某的行为属于()

A、犯罪预备

B、犯罪未遂

C、犯意表示

D、犯罪中止

7.犯罪中止可以发生在()

A、犯罪着手实行前的预备阶段

B、犯罪衽实行段

C、犯罪实行后,法定结果发生前的阶段

D、只能发生在犯罪实行阶段和犯罪实行后,法定结果发生前的阶段

8.侯某与邓某有私怨,一日侯某将邓某骗到某地后,趁邓某不备,用早已准备好的钝器猛击邓某的头部,见邓某倒地不动后,侯某弃“尸”而去。结果邓某未死,被人救起后终因伤重不治身亡,侯某的行为应定性为()

A、构成故意伤害罪

B、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

C、故意杀人罪既遂

D、故意杀人罪(犯罪中止)

9.甲扬言要杀害某乙全家。乙报案后公安人员即尾随追赶,在通往乙家的公路上,将携带凶器的甲截获。甲的行为属于()

A、犯罪未遂

B、犯罪中止

C、犯罪预备

D、犯意表示

10.对()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

A、中止犯

B、预备犯

C、未遂犯

D、避险过当

11. 行为人只要施行了刑法分则所规定的犯罪行为,即使犯罪结果没有发生,也构成犯罪既

遂的有哪几种?( )

A.破坏交通设施罪

B.侮辱罪

C.伪证罪

D.诬告陷害罪

第五章共同犯罪

(一)单项选择题

1.某甲同()共同故意实施盗窃行为构成共同犯罪。

A、已满16周年的某乙

B、未满14周岁的某丙

C、患精神病的某丁

D、完全痴呆的某戊

2.某甲盗窃了摩托车一辆,价值5000余元,交予朋友某乙帮助销售。某乙明知是甲盗窃的脏物,而将摩托车卖给了不知情的某丙。某乙的行为是()。

A、与某甲构成共犯,是主犯

B、不构成犯罪

C、独立构成犯罪

D、与某甲构成共犯,是从犯

3.王某教唆李某去抢劫银行,李某接受教唆后,因害怕受惩罚,未去银行抢劫。在此案中,王某、李某的行为()。

A、构成共同犯罪

B、李某无罪,王某单独负教唆抢劫罪的刑事责任

C、均无罪

D、王某无罪

4.甲、乙、丙在一起闲谈。乙说:“偷东西,哪个都会干,比如趁商店快下班时躲藏在商店里不要走,然后等到夜深人静时,拿点里面的东西再想办法出来就是了。”丙听了,便于当天如此这般,潜入某商店盗窃了几件衣服,乙的行为构成()。

A、不犯罪

B、从犯

C、教唆犯

D、主犯

5.我国刑法对共同犯罪中的犯罪分子分为()。

A、主犯、胁从犯、预备犯、教唆犯

B、首犯、胁从犯、未遂犯、帮助犯

C、主犯、实行犯、帮助犯、从犯

D、主犯、从犯、胁从犯,同时还规定了教唆犯

6.犯罪团伙是()

A、属于共同犯罪

B、不属于共同犯罪

C、属于犯罪集团

D、不是法律概念,不应在共同犯罪中使用

7.孙某纠集李某等5人组成“天龙会”,自封“大天龙”,要求李某等人“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天龙会创收”。李某等人在3个月内抢劫6次,杀死1人,重伤3人,劫得财物若干。

上述犯罪行为孙某有的知道,有的不知道,其中参与抢劫1次。对孙某应如何处理?

A、对其知道的犯罪行为承担刑事责任

B、对其参与的犯罪行为承担刑事责任

C、对其指挥的犯罪行为承担责任

D、对全部犯罪行为承担刑事责任

(二)多项选择题

1.犯罪集团与事前通谋的一般共同犯罪的区别是()。

A、前者有较严密的组织,首要分子领导、指挥普通成员,有较为固定的组织分工;后

者没有领导与被领导关系,分工不固定

B、前者有相对的稳定性;后者较为松散

C、前者有较严密的行为计划,犯罪手段复杂;后者则不具备这样特点

D、前者必须3人以上;后者2人以上即可

2.犯罪集团的特征是()。

A、3人以上

B、重要成员基本固定,有明显的首要分子

C、多次共同实施犯罪行为

D、集团成员出于共同进行犯罪活动的故意而经常纠合在一起

3.甲、乙、丙三人共谋要给丁一点教训,揍丁一顿。到丁家后,丙在门外放风,甲、乙进屋教训丁,结果将丁当场打死,对此案应定为()

A、甲、乙、丙共同犯有故意伤害罪

B、甲、乙、丙共同犯有故意杀人罪

C、甲、乙有故意杀人罪

D、丙犯有故意伤害罪

4.按照刑法规定,既可从轻处罚,又可减轻处罚的犯罪有()

A、教唆他人犯罪,但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

B、中止犯罪

C、防卫过当

D、犯罪未遂

5.实践中不构成共同犯罪的情况有()

A、二人以上共同故意不作为

B、二人以上共同过失行为

C、二人以上同时各自在同一场所实施某种故意犯罪

D、二人以上先后在同一场所实施某种故意犯罪

6.我国刑法中规定的共同犯罪主犯包括以下哪几种人?()

A、在犯罪集团中起组织、领导作用的首要分子

B、在聚众犯罪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

C、在犯罪集团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

D、在其他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

7.下列哪些情形成立共同犯罪?()

A、甲与乙共谋共同杀丙,但届时乙因为生病而没有前往犯罪地点,由甲一人杀死丙

B、甲在境外购买了毒品,乙在境外购买了大量淫秽物品,然后,二人共谋共雇一条走

私船回到内地,后被海关查获

C、甲发现某商店失火后,便立即叫乙:“现在是趁火打劫的好时机,我们一起去吧!”

乙便和甲一起跑到失火地点,窃取了商品后各自回到自己家中

D、医生甲故意将药量加大10倍,护士发现后请医生改正,医生说:“那个家伙(指患

者)太坏了,他死了由我负责”。乙没有吭声,便按甲开的处方给患者用药,导致

患者死亡

8.惯窃犯某甲教唆某企业保管员某乙在值夜班时充当内线潜入仓库。某甲盗得大批国家财物,销赃后分了一小部分赃款给乙。某甲、某乙的行为性质是()。

A. 某甲的行为构成盗窃罪,某乙的行为构成贪污罪

B. 两人的行为构成盗窃共同犯罪

C. 某甲是盗窃罪主犯,某乙是盗窃罪从犯

D. 两人的行为构成贪污共同犯罪

9.以下情况不能成立共同犯罪()。

A、一方为故意而另一方为过失

B、缺乏共同意思联络的同时犯

C、同时实施犯罪而故意内容不同

D、事前通谋的事后窝藏、包庇行为

(三)不定项选择题

1. 甲唆使乙杀丙,乙将丙杀死。甲和乙属于()。

A、必要共犯

B、任意共犯

C、简单共犯

D、复杂共犯

2. 甲唆使乙盗窃丙的财物,乙为抗拒抓捕而当场使用暴力致丙死亡。对此,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甲乙构成抢劫罪的共犯

B、甲构成盗窃罪

C、乙构成抢劫罪

D、对甲而言,被教唆人乙没有犯被教唆的罪

3. 甲、乙、丙、丁四人组成了“海鹰”集团,共同实施抢劫、盗窃活动,推选甲为头领,

对每次活动进行总策划。但每次实施犯罪行为时,甲均未参加,而现场实际指挥却是乙。

后此集团被司法机关摧毁。该犯罪集团主犯是()。

A、甲、乙B、只是甲

C、只是乙D、甲、乙、丙、丁

4.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 ( )

A、按其所参与的犯罪进行处罚

B、按其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处罚

C、按其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进行处罚

D、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

5.对于教唆犯 ( )

A、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

B、教唆不满14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加重处罚

C、应当按照其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处罚

D、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第六章罪数形态

(一)单项选择题

1.梁某与程某共同盗窃了某一珍贵文物“铜鼎”之后,二人又用斧子将“铜鼎”砸碎,目的是便于销赃。梁、程的行为属于()。

A、继续犯

B、想象数罪

C、牵连犯

D、吸收犯

2.被告人赵某意图杀死妻子王某和与王某勾搭成奸的李某。某日夜间,赵某先在家中将王某扼死而后窜至李某家用尖刀刺杀李某致其重伤,赵某误认为李某已死,但李某遇救幸存,被告人赵某的行为属于()。

A、想象竞合犯

B、连续犯

C、结合犯

D、吸收犯

3.出于一个故意或者过失,实施一个犯罪行为,触犯数个罪名,这种行为在刑法上称为()。

A、想象竞合犯

B、牵连犯

C、吸收犯

D、惯犯

4.放火致人重伤的,应()。

A、按牵连犯处断

B、进行数罪并罚

C、将致人重伤作为放火罪的加重情节

D、按想象竞合犯处断

5.某甲向某乙讨债不成,遂将某乙劫持并关押月余。某甲的行为是()。

A、继续犯

B、连续犯

C、牵连犯

D、状态犯

6.下列犯罪中,()是继续犯。

A、贪污罪

B、故意伤害罪

C、窝藏罪

D、集资诈骗罪

7.甲出于盗窃枪支的故意,窃得一军人的手枪一支,随后藏于家中。甲的行为属于()

A、结合犯

B、吸收犯

C、结果加重犯

D、想象竞合犯

(二)多项选择题

1.结合犯与结果加重犯的区别是()。

A、结合犯是由数个独立的犯罪结合成一罪;结果加重犯本身是一罪

B、结合犯是数个故意罪的结合;而结果加重犯的本罪是故意罪,本罪所致的加重结果

则是出于过失

C、结合犯有犯罪预备、未遂、中止;结果加重犯只有既遂

D、结合犯内部的数罪之间没有因果关系;而结果加重犯的基本犯罪行为与加重结果之

间有因果关系

2.在刑法理论上下列选项中哪些行为属于牵连犯,但根据单行刑法的规定应按数罪并罚处理?()

A、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构成其他犯罪的

B、因受贿进行违法活动构成其他犯罪的

C、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缉私的

D、罪犯不致再危害社会、确有悔改表现的

3.下列哪些情形不属于结果加重?()

A、侮辱他人导致他人自杀身亡

B、监管人员对被监管人进行殴打与体罚虐待致人死亡

C、强制猥亵妇女致人死亡

D、遗弃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致其死亡

4.下列哪些情形属于想象竞合犯?()

A、盗窃数额较大的、正在使用中的通讯设备的

B、窃取国家所有的、具有历史价值的档案的

C、行为人在缴纳10万元税款后,一次性假报出口骗取国家20万元退税款的

D、对正在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的警察实施暴力,使之受轻伤的

5.继续犯属于()。

A、追诉时效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不论持续时间长短,只定一罪的情况

B、数行为在刑法上规定为一罪的情况

C、一行为在处理时作为一罪的情况

D、一行为在刑法规定为一罪的情况

6.吸收犯的吸收方式主要有()

A、重行为吸收轻行为

B、主行为吸收从行为

C、实行行为吸收预备行为

D、方法行为吸收结果行为

7.属于实质上的一罪的情况有()

A、牵连犯

B、想象竞合犯

C、结果加重犯

D、继续犯

8.下列各罪属身份犯的有 ( )

A、传播性病罪

B、破坏军婚罪

C、伪证罪

D、虐待被监管人罪

(三)不定项选择题

1.生产有毒、有害食品罪属于()。

A、结果加重犯

B、法条竞合犯

C、想象竞合犯

D、结合犯

2.在下列犯罪中,构成牵连犯的有()。

A、为了诈骗而伪造公文,构成诈骗罪与伪造公文罪

B、盗掘古墓葬后为湮灭罪迹又毁坏文物,构成盗掘古墓罪与破坏珍贵文物罪

C、为盗窃枪支而侵入他人住宅,窃得枪支后又予以私藏,构成盗窃枪支罪、非法侵入

他人住宅罪

D、枪杀甲某的行为同时造成乙某重伤的结果,构成故意杀人罪与故意伤害罪

3.数行为而在处理时作为一罪的情况有()

A、继续犯

B、结合犯

C、牵连犯

D、连续犯

4.夏某为了杀林某,某日向林某所居住的楼房投掷手榴弹二颗,结果不仅将林某炸死。还引起大火,烧毁房屋数间。甲的行为属于()

A、牵连罪

B、法条竞合犯

C、想象竞合犯

D、连续犯

5.下列属于处断上是一罪的有()

A、连续犯

B、牵连犯

C、想象竞合犯

D、吸收犯

6.在我国区分一罪与数罪的标准是()

A、行为的个数

B、主观上故意或者过失的个数

C、行为符合犯罪构成的个数

D、行为侵害客体的个数

7.牵连犯的特征有()

A、必须是基于一个最终犯罪目的

B、必须具有两个以上的、相对独立的危害社会行为

C、牵连犯所包含的数个危害社会行为之间必须具有牵连关系

D、牵连犯的数个行为必须触犯不同的罪名

8.下列犯罪中,只能由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构成的是()。

A、非法拘禁罪

B、招摇撞骗罪

C、玩忽职守罪

D、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

9.下列情形中,应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判刑的有()。

A、刑讯逼供致人死亡的

B、聚众斗殴致人死亡

C、强奸致被害人死亡的

D、抢劫致人死亡的

10. 某村村民裘某,见同村另一村民钱某承包村里渔塘后,收入颇丰,就心生嫉恨,恰好村

里有一些人也患“红眼病”,要求村里变更与钱某的承包合同,使大家都能捞点“油水”,裘某就组织了一批人,利用夜晚,撒网哄抢了钱某渔塘里即将上市的成鱼,钱某制止不住,反被裘某打伤,事后清点,造成损失5万余元,几乎使钱某破产。裘某的行为应认定为()。

A.已构成抢劫罪,且具有聚众抢劫情节,应从重处罚

B.已构成了聚众哄抢罪

C.已构成了破坏生产经营罪

D.裘某在聚众哄抢中,出主意,起带头作用,是聚众哄抢罪的主犯

11.甲某日晚到洗浴中心洗浴。甲进入该中心后,根据服务员乙的指引,将衣服、手机、手提包等财物锁入8号柜中,然后进入沐浴区。半小时后,乙为交班而准备打开自己一直存放衣物的7号柜,忙乱中将钥匙插入8号柜的锁孔,但居然能将8号柜打开。乙发现

刑法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下列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选出并填在答题框1、根据刑法第13条的规定,犯罪是指危害社会的,依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 A.不认为是犯罪B.也应当以犯罪论处C.可以认定是犯罪也可以不认为是犯罪D.可以认定是犯罪 2、狭义上的刑法是指()。 A.刑法典B.单行刑事法律C.附属刑事法规D.单行刑事法律和附属刑事法规 3、某外国公民劫持甲国民航公司一架客机降落在我国某国际机场,则对其适用()刑法。 A.中国B.某外国C.甲国D.中国或者甲国 4、中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犯罪,经过外国审判后()。 A.我国刑法不予追究B.仍可以以我国刑法追究C.特殊情况才追究D.一般情况不追究 5、陈某抢劫出租车司机甲,用匕首刺甲一刀,强行抢走财物后下车逃跑。甲发动汽车追赶,在陈某往前跑了40米处将其撞成重伤并夺回财物。关于甲的行为性质,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法令行为B.紧急避险C.正当防卫D.自救行为 6、精神病人在()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 A.无意识或者无法控制B.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C.不能辨认或者能控制D.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 7、我国《刑法》规定,犯罪的时候()的人不适用死刑。 A.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B.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C.不满16周岁D.不满18周岁 8、某医院妇产科护士甲值夜班时,一新生婴儿啼哭不止,甲为了止住其哭闹,遂将仰卧的婴儿翻转成俯卧,并将棉被盖住婴儿头部。半小时后,甲再查看时,发现婴儿已无呼吸,该婴儿经抢救无效死亡。经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该婴儿系俯卧使口、鼻受压迫,窒息而亡。甲对婴儿的死亡结果有何主观罪过? A.间接故意B.直接故意C.疏忽大意的过失D.过于自信的过失 9、王某毒杀其父,其父服毒尚未死亡,王某急送其父到医院抢救,但抢救无效死亡。王某的行为属于()。 A.故意杀人未遂B.犯罪中止C.故意杀人既遂D.意外事件 10、梁某与程某共同盗窃了某一珍贵文物“铜鼎”之后,二人又用斧子将铜鼎砍碎,目的是便于销赃。那么,梁某和程某的行为属于()。 继续犯B.想象竞合犯C.牵连犯D.吸收犯 11、夫妻甲、乙有嫌隙,甲欲毒死乙,误将白糖当作砒霜拌入乙的食物中,乙吃后平安无事。在这种情况下,甲的行为()。 A.不构成犯罪B.属意外事件C.故意杀人预备D.故意杀人未遂 12、区分一罪与数罪的标准是()。 A.犯罪行为的个数B.犯罪构成的个数C.行为人主观上的罪过个数D.犯罪结果的个数

刑法学期末概括完整复习题

刑法学1专题辅导(3---犯罪客体 犯罪客体:我国刑法所保护的,为犯罪行为所危害的社会关系。犯罪客体是行为构成犯罪的必备要件之一。如果某一行为并未危害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就不可能构成犯罪。 一、犯罪的一般客体 (一概念:一切犯罪所共同侵犯的客体,即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的整体。 (二地位:犯罪的一般客体是刑法所保护客体的最高层次,反映了一切犯罪客体的共性,因此是研究一般犯罪特征的依据,也是研究其他层次犯罪客体的基础。 二、同类客体 (一概念:某一类犯罪行为所共同侵犯的客体,即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的某一部分或某一方面。 (二地位:犯罪同类客体的划分,是根据犯罪行为所危害的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不同方面进行的科学分类。我国刑法分则根据这一同类客体的原理,将犯罪分为十大类。只有依据同类客体,才能对犯罪作科学的分类,建立严格的、科学的刑法分则体系。 三、直接客体 (一概念:某一犯罪行为所直接侵犯的为我国刑法所保护的某种具体的社会关系。 (二地位:犯罪的直接客体是决定犯罪性质的最重要因素,揭示了具体犯罪所危害社会关系的性质以及该犯罪的社会危害性的程度。 (三种类:

(1根据犯罪行为所直接侵犯的具体社会关系的单复 简单客体,是指一种犯罪行为只直接侵犯一种具体的社会关系。 复杂客体,是指犯罪行为直接侵犯两种以上的具体社会关系。 (2根据直接客体在犯罪中受危害程度,将复杂客体分为主要客体、次要客体、随机客体。主要客体,是指某一具体犯罪所侵害的复杂客体中程度较严重的、刑法予以重点保护的社会关系。 次要客体,是指某一具体犯罪所侵害的复杂客体中程度较轻的、刑法予以一般保护的社会关系。 随机客体,是指某一具体犯罪所侵害的复杂客体中可能由于某种机遇而出现的客体。 (3以具体犯罪侵害的社会关系是否具有物质性为标准 对物质性客体侵害的标志是产生物质性的损害结果。 对非物质性客体侵害的标志是不具有直接的物质损害形式。 刑法学1专题辅导(4---犯罪对象 一、犯罪对象的概念 (一概念:是指刑法分则规定的犯罪行为直接作用的客观存在的具体人或者具体物。 (二特征: (1客观实在性,表现为它一经犯罪行为作用,就成为客观的存在,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 (2可知性,表现为尽管其纷繁复杂,但是可以被人们所认识。

刑法学试题库

《刑法学》 一、不定项选择题 1、刑法典为(B ) A、广义刑法 B、狭义刑法 2、我国刑法在溯及力问题上采用了( D) A、从旧原则 B、从新原则 C、从新兼从轻原则 D、从旧兼从轻原则 3、犯罪人用积极的行为所实施的刑法所禁止的危害社会行为是(A ) A、作为 B、不作为 4、违抗军令罪是属于( A )的罪名。 A、军人违反职责罪 B、危害国防利益罪 5、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要求是(ABD ) A、法定化 B、实定化 C、公平化 D、明确化 6、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下列情节中属于法定量刑情节的有( BC) A、犯罪目的 B、自首 C、立功 D、有悔罪表现 7、犯罪集团的成立条件是( ACD ) A、3人以上 B、多次实施故意犯罪 C、为了共同实施犯罪而成立 D、有固定的组织 8、孙某因强奸罪被判处8年有期徒刑,刑满释放后第3年又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5 年有期徒刑,在此情况下,下列哪些做法对孙某不能适用?( AC ) A、假释 B、减刑 C、缓刑 D、暂予监外执行 9、有权对刑法进行司法解释的是(D)。 A、各级人民法院 B、各级人民检察院 C、各级司法行政机关 D、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 10、玩忽职守罪在客观方面的表现是什么(C) A、在行使职权时超越职权 B、不正确地行使职权 C、不履行职责或者在履行职责时粗心大意 D、在行使职权时超越权限或者不正确地行使职权 11、下列哪个行为不构成故意杀人罪(B) A、甲在实施抢劫之后,为了灭口 B、乙强奸妇女,引起某女自杀 C、丙与丁通奸多年,某日,丙要丁杀死其夫,丁不同意。丙毒打丁,并砸毁其家

中物品,扬言如果丁2日内不能杀死其夫,就要丁自杀,丁因不人心杀夫而自杀身亡。 D、某男与某女相约自杀,欺骗某女先自杀后,该男逃走。 12、下列哪些犯罪要求必须造成人身伤亡或者公私财产重大损失(D) A、放火罪 B、爆炸罪 C、投放危险物质罪 D、交通肇事罪 13、我国刑法规定,在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C) A、追诉期限延长1倍 B、追诉期限延长2倍 C、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D、追诉时效中断 14、与下列哪些组织机构相勾结构成背叛国家罪中的勾结“外国”(AB) A、外国政府 B、外国敌对势力 C、境外的法轮功组织 D、台独分子 15、有下列情况的假释犯,应依法撤销假释(ABCD) A、发现其还有其他罪行没有判决的 B、在假释期间又犯新罪的 C、不按规定向监督机关汇报自己活动情况的、 D、擅自迁往它市居住的 16、下列哪种情况属于重大立功表现(ABD) A、检举、揭发甲某杀人的犯罪事实,经查证属实的 B、甲与乙入户抢劫后,甲自动投案,并协助司法机关抓获乙,经查乙是该案的主犯 C、甲在同室关押的罪犯逃跑时,及时向看守所告发,制止其逃脱的 D、甲检举乙贪污单位100万事实,经查证属实的 17、在下列情形中,应视为不法侵害已经终止的是(ABCD) A、不法侵害已经完结 B、不法侵害人自动终止侵害 C、不法侵害人已被制服 D、不法侵害人已经丧失继续侵害的能力 18、王某乘坐我国船舶经过新加坡时与邻座一乘客发生口角,争执中张某掏出一三角刮刀,猛地向该乘客刺去,遂将邻座刺死,张某的行为(B )。 A、适用新加坡刑法 B、适用中国刑法 C、可适用中国刑法,也可适用新加坡刑法 D、适用第三国刑法 19、依照刑法规定,行贿罪的构成在主观方面必须是(D) A、具有谋取非法利益的目的 B、具有谋取个人利益的目的 C、具有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目的 D、具有谋取利益的目的 20、下列哪种情形构成交通肇事罪(C) A、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蔽,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 B、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遗弃,致使被

刑法学综合试题(四)及答案

刑法学综合试题(四)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前的符号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江某举枪射杀站在悬崖边的高某,枪响后,高某应声坠落悬崖。经法医鉴定:高某只有坠伤而无枪伤。推断:高某被江某枪声惊吓落崖身亡。江某的行为应定为()。 A故意杀人未遂B故意杀人既遂 C.过失致人死亡 D.意外事件 2.以实施某一犯罪为目的,但其方法行为或结果行为又触犯其他罪名的情况,属于( )。 A持续犯B结合犯 C连续犯 D.牵连犯 3.行为符合犯罪构成是应当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的( )。 A.一定根据 B.主要根据 C.唯一根据 D.次要根据 4.死刑只适用于( )的犯罪分子。 A.罪大恶极 B.罪行严重 C.罪行极其严重 D.罪大恶极,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5被判处死缓的,在死缓执行期间,如果( ),2年期满后,减为无期徒刑( ) A.没有犯罪 B.没有故意犯罪 C.确有悔改 D.确有重大立功表现 6.新刑法规定的量刑情节,不包括()。 A.从重情节 B.从轻情节 C.减轻情节D加重情节 7.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 )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 )。 A.1年 B.2年 C.3年 D.5年 8.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 )。 A.可以免除处罚 B.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C.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D.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9.在考验期内发现假释犯还有漏罪,应当撤销假释,把原判刑罚与漏罪所判刑罚,按( )的方法,实行数罪并罚() A先减后并B先并后减 C.刑法第69条规定 D.刑法第71条规定 10.某甲犯对公司、企业人员行贿罪,数额巨大,应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其追诉期为( )。 A.5年 B.10年 C.15年 D.20年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四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分别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1.犯罪的基本特征是()。 A.具有社会危害性 B.具有刑事违法性 C.具有刑罚当罚性 D.具有特殊复杂性 2.构成不作为犯罪前提的特定义务的来源有()。 A.法律明文规定的特定义务 B.公共生活准则要求的义务

《刑法学试题库

《刑法学试题库 ——简答题部分》

1、教唆犯的刑事责任。 2、惯犯的概念、种类及其条件。 3、不作为犯罪的概念及其构成条件。 4、无限防卫权的构成条件。 5、数罪并罚的原则。 6、主犯的刑事责任。 7、累犯的概念、种类及其条件。 8、不作为犯罪特定义务来源。 9、避险过当的构成条件。 10、刑法空间效力上的一般原则。 11、如何正确认定放火罪与以放火为手段的故意杀人罪的本质区别。 12、破坏电力设备罪的犯罪具有哪些特征。 13、重大责任事故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上有哪些特征。 14、如何区分爆炸罪与破坏交通设备罪的界限。 15、如何正确认定交通肇事罪的主观方面。 16、如何准确把握罪的犯罪主体要件。 17、正确掌握投毒罪的犯罪构成特征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18、如何正确认定票据诈骗罪与金融凭证诈骗罪的本质区别。 19、正确处理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时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20、操纵证券交易价格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上有哪些特征。 21、如何区分集资诈骗罪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界限。 22、如何正确认定贷款诈骗罪的主观方面。 23、如何准确把握妨害清算罪的犯罪主体要件。 24、正确掌握罪的虚报注册资本犯罪构成特征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25、擅自设立金融机构罪的客观方面有什么特点。 26、如何正确认定故意杀人(未遂)罪与故意伤害(致人重伤)罪的本质区别。 27、正确处理非法拘禁罪时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28、诬告陷害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上有哪些特征。 29、如何区分侮辱罪与诽谤罪的界限。 30、如何正确认定遗弃罪的主观方面。 31、如何准确把握报复陷害罪的犯罪主体要件。 32、正确掌握强奸罪的犯罪构成特征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33、如何正确认定抢劫罪与敲诈勒索罪的本质区别。 34、正确处理职务侵占罪时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35、挪用单位资金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上有哪些特征。 36、如何区分侵占罪与职务侵占罪的界限。 37、如何正确认定破坏生产经营罪的主观方面。 38、普通诈骗罪与金融诈骗罪有何区别。 39、如何理解交通肇事罪中的“因逃逸致人死亡”。 40、销售假药罪与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 41、何为间接走私。 42、斡旋受贿有什么犯罪特点。 43、我国刑法对追诉时效是如何规定的。 44、胁从犯的概念与刑事责任。

刑法学练习题集

刑法学练习题集 ◆◆刑法概论 一、单项选择题 1.刑法有广义刑法与狭义刑法之分。广义的刑法包括。 A、刑法典、单行刑法、司法解释 B、刑法典、附属刑法、司法解释 C、刑法典、刑诉法典、司法解释 D、刑法典、单行刑法、附属刑法 2.有权进行司法解释的机关是。 A、各级人民法院 B、各级人民检察院 C、各级司法行政机关 D、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 二、判断题 1.刑法立法解释具有与刑法同等的效力。 2.我国刑法的整体框架分为总则、分则、附则三个部分。 3.1997年3月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汉斌所作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说明》作为刑法的修订说明,属于宪法解释。 4.文理解释是指按照立法精神,联系有关情况,对刑法条文从逻辑上所作的解释。

5.根据解释的效力进行区分,刑法的解释可以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宪法解释。 6.刑法第94条规定:“本法所称司法工作人员,是指有侦查、检察、审判、监管职责的工作人员。”该条关于司法工作人员的解释属于立法解释。 7.扩张解释是根据立法原意,对刑法条文超过字面意思的解释。 一、单项选择题 1.D;2.D; 二、判断题 1.对;2.对;3.错;4.错;5.错;6.对;7.对; ◆◆刑法的基本原则 一、单项选择题 1.罪责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相适应。 A、人身危险性和 承担的刑事责任 B、社会危害性和承担的刑事责任 C、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 D、犯罪态度和承担的刑事责任 2.甲某在打电话时无意中发现电话机旁市检察院的举报箱中露出一封信,随手取出。发现该信举报该市某局长乙某有受贿4万多元的犯罪事实。甲某与乙某熟识,便将举报

刑法学试题

第1页(共4页) 第2页(共4页) 试卷代号:8637 座位号 安徽电大芜湖分校14-15学年度第二学期 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刑法学》试题 2015年6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计20分) 1、犯罪构成 2、疏忽大意的过失 3、行贿罪 4、洗钱罪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20分) 1、犯罪具有 性、 性、 性。 2、我国刑法在溯及力问题上采用的是 。 3、刑法的基本原则有 原则、 、 原则。 4、我国刑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为了犯罪, 、 的,是犯罪预备。 5、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 ,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 6、放火罪的主观方面是 。 7、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按 罪定罪处罚。 8、串通投标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 和 。 9、故意伤害(致死)罪,行为人在主观上表现为 ,对死亡结果 。故意伤害(既遂)和故意杀人未遂的区别在于两者的 不同。 10、携带凶器抢夺的,构成 罪。 11、渎职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实施渎职行为和 的渎职财产。 三、不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计18分) 1、危害行为只能表现为不作为一种形式的犯罪是( )。 A 遗弃罪 B 抢劫罪 C 故意杀人罪 D 强奸罪 2、下列情况不属于犯罪中止的有( )。 A 盗窃他人财物之后,又返还财物的。 B 犯罪分子认为条件不适合而停止犯罪 C 主动停止犯罪预备行为 D 客观上有可能将犯罪进行到底,而犯罪人误以为不能进行到底而中断犯罪的。 3、( )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A 聋人 B 哑巴人 C 盲人 D 醉酒的人 4、甲开车故意将多人撞死的行为构成了( )。 A 杀人罪 B 交通肇事罪 C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D 重大交通事故罪 5、王某在商场见一妇女为购一衣服正欲付款,遂上前一肥白手起家该妇女手中的1600元钱,并骂:“不象活,不和我商量就来买东西。”王某的行为构成( )。 A 抢劫罪 B 抢夺罪 C 诈骗罪 D 招摇撞骗罪 6、间谍罪的主体可以是( )。 A 中国公民 B 外国公民 C 无国籍人 D 反动组织

刑法学试题及答案doc

刑法学试题及答案doc 刑法学试题及答案 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甲于1997年8月实施了故意杀人行为,于2004年7月被抓获归案。在1979年刑法和1997年刑法中故意杀人罪定罪处刑标准、法定刑完全相同。对本案( )。 A.应适用1997年刑法 B.应适用1979年刑法 C.由审理本案的法院审判委员会决定适用1979年刑法还是1997年刑法 D.报请最高人民法院裁定适用1979年刑法还是1997年刑法 2.我国刑法分则对犯罪分类的主要根据是( )。 A.犯罪的一般客体 B.犯罪的同类客体 C.犯罪的直接客体 D.犯罪的对象 3.甲因为重男轻女,将妻子刚生下才3天的女婴包裹好放在医院门口,躲在一边观察。见有群众围观、议论,便放心离开。第二天一早,甲又到医院门口察看,见女婴还在,但女婴却因晚间气温过低被冻死。法官据此判决甲构成遗弃罪。甲的行为属于( )。 A.纯正的作为犯 B.不纯正的作为犯 C.纯正的不作为犯 D.不纯正的不作为犯 4.使罪犯在有关人士帮助、监督、辅导下能更好地适应社会自由生活,减少该罪犯再次犯罪的机率。下列选项中较能体现这一观念的制度是( )。 A.缓刑 B.管制 C.假释 D.减刑 5.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实施严重危害社会行为的,( )。 A.不负刑事责任 B.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C.应当负完全的刑事责任 D.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6.根据我国的刑法学说和司法实践,最有可能排除某种犯罪故意的认识错误是( )。 A.法律上的认识错误 B.对象认识错误 C.手段认识错误 D.客体认识错误 7.下列哪种情形,尚不能认为是犯罪行为,( )。 A.甲打电话邀约其朋友李某一起去实施抢劫 B.乙向其朋友赵某表示要杀掉仇人陈某 C.丙为了盗窃张某家财产,毒死了张某家的看家犬 D.丁为方便对刘某实施抢劫,对刘某的活动规律进行跟踪调查 8.甲前往乙住所杀乙,到达乙居住地附近,发现周围停有多辆警车,并有警察在活动,感到无法下手,遂返回。甲的行为属于( )。 A.犯罪预备 B.犯罪中止 C.犯罪未遂 D.没有犯罪行为 9.下列行为中,应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的是( )。 A.甲在与钱某争吵中,突然抽出随身携带的匕首向钱某刺一刀后扬长而去,致其重伤 B.乙在非法拘禁孙某过程中,使用暴力致孙某死亡 C.丙在绑架李某、向李某家属勒索财物过程中,杀害李某 D.丁对公共建筑物放火,大火烧毁该建筑物,并且烧死二人 10.甲伪造国家机关公文用于实施诈骗活动,分别构成伪造国家机关公文罪和诈骗罪,这种情形属于罪数论中的( )。 A.牵连犯 B.想象竞合犯 C.继续犯 D.连续犯 11.下列哪种犯罪在既遂之后犯罪行为也随之而结束,但由犯罪行为造成的不法状态仍可能继续存在,( )。 A.诈骗罪 B.故意杀人罪 C.非法拘禁罪 D.非法持有枪支罪 12.赵某犯A罪,依法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合议庭提出以下四种量刑意见,其中必定错误的意见是( )。

刑法学试题及答案

刑法学试题及答案 一、法条填空(将答案填写在各题空格中,每小题1分,共10分。) 1、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的特权。 2、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或者航空器内犯罪的,也适用本法。 3、过失犯罪,的才负刑事责任。 4、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 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 5、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6、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7、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8、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处罚。 9、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的,是主犯。 10、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处罚。 二、判断题(在答题卡中打“√”或“×”,每小题1分,共1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内犯罪,也应适用我国刑法。 2、对于不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国家不应当以犯罪惩罚之。 3、只有犯罪的结果发生在我国领域内,才能认为是在我国领域内犯罪。 4、犯罪客体在犯罪过程中都会受到损害,而犯罪对象在犯罪过程中则不一定受到损害。 5、医生让不知情的护士为病人注射毒药,对医生来讲,是一种不作为的犯罪。 6、甲骂乙,致乙因气愤而心脏病发作死亡。虽然甲并不知道乙有心脏病,但甲的行为和乙的死亡结果之间仍然存在因果关系。 7、在所有故意犯罪中都有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 8、某仓库保管员被两名犯罪分子捆绑在门柱上不能动弹,任凭两个犯罪分子从仓库取走价值两万元的货物。该仓库保管员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9、甲玩弄枪支不慎走火,打死乙,子弹穿过乙的身体以后,又把丙打成重伤。按照刑法理论,甲的行为属于实质的一罪。 10、犯罪中止只能发生在犯罪实行行为之前,犯罪实行行为结束后不可能发生犯罪中止。 三、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代号填写在答题卡中,每小题1分,共10分。) 得分 评卷人 1 2 3 4 5 6

2018年10月00245刑法学试题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刑法学试卷 (课程代码:0024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刑法可以分为广义刑法与狭义刑法,狭义刑法是指() A.刑法修正案 B.单行刑法 C.附属刑法 D.刑法典 2.在实体法与程序法的分类中,刑法属于() A.刑事法 B.民事法 C.公法 D.实体法 3.我国刑法对国内犯的基本适用原则是() A.属地管辖原则 B.属人管辖原则 C.保护管辖原则 D.普遍管辖原则 4.刑法没有明文规定为告诉才处理的犯罪,均属于() A.重罪 B.国事罪 C.非亲告罪 D.自然犯 5.具体犯罪所直接侵犯的具体法益是() A.一般客体 B.犯罪对象 C.犯罪结果 D.直接客体 6.岳某为了将不会游泳的孙某溺死而将孙某从一-河水湍急的桥上推入河中,但孙某坠入河中时脑袋撞击在-块大石头上,当即死亡,而并非被水淹死的。对该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岳某的行为与孙某的死亡没有因果关系 B.岳某应负故意杀人既遂的刑事责任 C.岳某应负故意杀人未递的刑事责任 D.是意外事件,岳某不负刑事责任 7.对于从犯,应当() A.从轻处罚 B.从轻、减轻处罚 C.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D.减轻、免除处罚 8.在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体系中最为严厉的自由刑是() A.死刑 B.有期徒刑 C.死缓 D.无期徒刑 9.根据我国刑法第70条的规定,对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发現漏罪的并罚所采用的方法被称为() A.相加原则 B.吸收原则 C.“先并后减” D.“先减后并” 10.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人,在缓刑考验期内违反人民法院判决中的禁止令,情节严重的() A.可以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B.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C.应当予以训诚 D.应当撤销缓刑,实行数罪并罚 11.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所资助的行为不包括() A.分裂国家罪 B.间谍罪 C.颠覆国家政权罪 D.武装叛乱、暴乱罪 12.关于劫持航空器罪,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行为对象是正在使用中或者飞行中的航空器 B.行为对象仅限于民用航空器 C.行为内容是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劫持航空器 D.本罪的胁迫仅限于最狭义的胁迫 13.下列不属于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行为方式是() A.掺杂、掺假 B.非法经营 C.以次充好 D.以假充真 14.关于贪污罪,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犯罪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 B.客观上必须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C.贪污的财物必须是国有财物 D.主观方面具有非法占有目的 15.关于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本罪的主体为非国家工作人员 B.本罪的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 C.本罪在客观上必须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D.本罪仅限F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 16.关于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的客观方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本罪的内幕信息包括证券、期货内幕信息 B.泄露内幕信息的方式仅限于明示 C.本罪仅发生于内幕信息尚未公开时 D.本罪的成立要求情节严重 17.关于逃税罪,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犯罪主体包括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 B.客观方面包括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 C.犯罪主观方面必须是故意 D.逃避税款只要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即可 18.依据我国刑法,关于强奸罪,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刑法总论试题及答案

2.以下系我国刑法典规定的基本原则( )。 、以属地原则为主兼采其他原则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有人认为 D 项不属于,故不选 D 项不算错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外汇犯 罪决定 立法解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以下不 是我国刑法典规定的基本原则的是( A .罪刑法定原则 B C.罪责自负不株连无辜原则 D 2.我国刑法溯及力的原则采用的是( A. 从新原则 B. C. 从旧原则 D. )。 .罪刑相适应原则 .适用 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 从新兼从轻原则 从旧兼从轻原则 3 某甲实施的故意杀人罪的下列行为事实中,属于犯罪构成要件事实是( A .发生在荒野 C.发生在“严打”期间 4 重法具有溯及既往的效力, A .罪刑相适应原则 C.刑法适用平等原则 .用枪将被害人打死 D .被害人是盲人 在本质上违反了( B .罪刑法定原则 D .罪责自负原则 ) 。 5 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罪刑法定的表述,下列哪一理解是不准确的 A.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罪刑法定是依法治国在刑法领域的集中体现 B. 权力制约是依法治国的关键环节,罪刑法定充分体现了权力制约 C. 人民民主是依法治国的政治基础,罪刑法定同样以此为思想基础 D. 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网民对根据《刑法》规定作出的判决持异议时,应 当根据民意判决 6.某孤儿院为谋取单位福利,分两次将 38 名孤儿交给国外从事孤儿收养的中介组织,共收取 余万美元的“中介费” 、“劳务费”。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符合依法治国的要求 ( ) ? A. 因《刑法》未将此行为规定为犯罪,便不能由于本案社会影响重大,就以刑事案件查处 B. 本案可追究孤儿院及其主管人员、直接责任人的刑事责任,以利于促进政治效果与社会效 果的统一 C. 报请全国人大常委会核准后,本案可作为单位拐卖儿童犯罪处理,以利于进一步发挥法律 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 D. 可追究主管人员与其他直接责任人的刑事责任,以利于促进法律效果、政治效果与社会效 果的统一 7 外国人A 乘坐我国民航客机,在飞机飞行于公海上空时在飞机里对我国公民 造成重伤。对此案件,应适用 ( ) 。 A 属地管辖原则 B 属人管辖原则 C 保护管辖原则 D 普遍管辖原则 8\1983 年全国人大常委通过的《关于严惩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犯罪的决定》规定:本决定颁布后 审判的案件适用本决定,其在溯及力问题上采取的原则是 A 从新原则他 B 从新兼从轻原则 C 从旧原则 ( )? 30 B 实施伤害行为, 9 当开往A 国的我国国际列车行驶于 B 国境内时, 怒之下用刀将乙某捅死。 对甲某的犯罪行为( )。 A 、可以适用我国刑法 B 、应当适用我国刑法 C 、不能适用我国刑法 D 、酌情考虑适用我国刑法 10 我国刑法在空间效力方面采取( )原则。 A 、普遍管辖原则 、保护原则 ( ) D 从旧兼从轻原则 A 国公民甲某与 C 国公民乙发生殴斗,甲愤 C 、属地原则 D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以下属于广义刑法( A 刑法典 B c 刑法修正案 D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161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161 (总分:6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刑法学(总题数:35,分数:60.00) 1.刑法学本部分共30小题,满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项选择题第1-20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于刑法的溯及力,我国采取的原则是( ) A.从旧原则 B.从旧兼从轻原则√ C.从新原则 D.从新兼从轻原则 刑法的溯及力问题,是指刑法对于生效以前的行为是否适用的问题,我国《刑法》第12条对刑法的溯及力采取从旧兼从轻原则。即对于现行刑法生效以前的未经审判或者判决尚未确定的行为,适用行为当时有效的法律。故答案为B。 4.刑法有广义刑法与狭义刑法之分。广义的刑法包括( ) A.刑法典、单行刑法、司法解释 B.刑法典、附属刑法、司法解释 C.刑法典、刑诉法典、司法解释 D.刑法典、单行刑法、附属刑法√ 刑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刑法包含刑法典、单行刑法和附属刑法,狭义刑法特指刑法典。本题答案为D,司法解释是指最高人民法院对于法院在审判工作中具体应用刑法问题所做的解释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对于检察院在检查工作中具体应用刑法问题所做的解释,司法解释不属于刑法。 5.《刑法修正案(九)》属于( ) A.狭义刑法√ B.单行刑法 C.附属刑法 D.司法解释 刑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刑法包含刑法典、单行刑法和附属刑法,狭义刑法特指刑法典。刑法典是指全面、系统规定犯罪及其法律后果的法典,刑法修正案是对刑法典部分内容的修正,属于刑法典的组成部分,因此属于狭义刑法。本题选A选项?单行刑法,是规定某一类犯罪及其后果或者刑法某一事项的法律,在1997年刑法典之后我国只颁行过一部单行刑法,即1998年12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颁布的《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附属刑法,是指在经济、行政等非专门刑事法中附带规定的一些关于犯罪与刑罚或追究刑事责任的条款。司法解释,是指最高人民法院对于法院在审判工作中具体应用刑法问题所作的解释、最高人民检察院对于检察院住榆察工作中具体应用刑法问题所作的解释 6.下列关于刑法的特征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刑法是规定犯罪及其法律后果的法律规范,其调整范围较小,仅限于犯罪√ B.刑法的调整对象具有专门性,主要规定犯罪,以及运用刑罚的方法同犯罪作斗争、追究犯罪人的刑事责任 C.刑法的特点集中体现在其对犯罪行为的法律后果上,制裁方法具有严厉性 D.刑法需要遵循明确性和谦抑性原则,尽量限制刑罚的适用 刑法同其他法律如民法、行政法相比具有以下特征:(1)调整范围的广泛性。刑法在保护的利益与调整的对象上,比较广泛,刑法保护一切对我们社会生活至关重要的利益,从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秩序到公民个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而其他法律如民法、经济法、行政法可能仅涉及社会生活的某一方面或某一层面的利益与关系。严重违反其他法律的行为,就可能进入刑法的调整范围。A选项说刑法调整范围较小,是错误的。(2)调整对象的专门性。刑法的任务以及实现任务的方法不同于其他法律部门。刑法主要规

刑法学的试题及答案

刑法学的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乙便和甲一起跑到失火地点,窃取了商品后各自回到自己家中。 D.医生甲故意将药量加大10倍,护士乙发现后请医生改正,医生说:“那个家伙(指患者)太坏了,他死了由我负责。”乙没有吭声,便按甲开的处方给患者用药,导致患者死亡。 10、刑事责任年龄的计算应当指()。 A.实足年龄 B.从过生日的当天起方才认为已满周岁 C.从过生日的第二天起才认为已满周岁 D.以农历计算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 分,共10 分) 1、犯罪故意: 2、犯罪过失: 四、简答题(每小题6 分,共18 分) 1、简述正当防卫的条件? 2、简述适用死刑的限制性规定? 3、简述共同犯罪成立的条件? 五、论述题(12分) 试述我国刑法对空间效力的规定? 六、案例分析(每小题10分,共20 分) 1、刘某见自己女朋友遭两个流氓调戏,前去制止,而反遭流氓袭击,刘某立即进行反击。此

时,便衣警察李某赶到,未及表明自己的身份即迅速抓住刘某以制止斗殴。刘某视李某为流氓团伙成员,即拔刀将李某刺成重伤。 问: (1)、分析刘某的行为的性质,应如何处理?(5分) (2)、如果当时李某表明了自己的身份,出示了公安局工作证,而刘某仍以为李某是流氓团伙成员,用刀将李某刺伤,刘某的行为的性质?又应如何处理?(5分) 2、王某(男)与周某(女)长期通奸。王为达到与周结婚的目的,与周共同谋害其丈夫赵某。王提出由他提供毒药,有周趁赵吃饭时,把毒药放入赵某的碗中,将赵毒死。周虽然同意,并以将王提供的毒药准备好,但她有一3岁女孩,顾虑会把孩子毒死,便没有按约定的办法实施毒杀行为。后王要继续和周通奸遭到拒绝,周便揭发了王的上述罪行。(10分) 问:请依照刑法,分析王某和周某的行为性质并说明理由。(提示: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20分) 1―5:A A A B C 6―10: D D C C C 11―15:D B C C C 16―20: C D D B D 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ABC 2、ABC 3、BCD 4、BC 5、BC 6、BCD 7、ABCD 8、ABCD 9、ABCD 10、AC

《刑法学试题库

《刑法学试题库 ——判断正误部分》

1、王某、张某与李某素有仇隙。某日,王某持刀追杀李某,眼见李某逃脱,此时张某在暗中将李绊倒后即跑开,王某只当李自己摔倒,上前将李某砍成重伤。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王某和张某的行为构成共同故意杀人罪。() 2、申请公司登记的人,使用虚假证明文件或者采取其他欺诈手段虚报注册资本,欺骗公司登记主管部门,取得公司登记的均构成犯罪。() 3、对于犯有贩卖毒品罪的被告人,只要其有立功表现即使不具备自首情节,也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4、在战时,对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没有现实危险宣告缓刑的犯罪军人,允许其戴罪立功,确有立功表现时,原判刑罚即不再执行。() 5、犯罪既遂与未遂的根本区别,在于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是否发生了预期的犯罪结果。() 6、刑罚只能由司法机关代表国家适用。() 7、追诉时效中的“犯罪之日”,即指犯罪成立之日。() 8、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但是审判前被羁押时怀孕而审判时已经分娩的妇女,可以适用死刑。() 9、犯罪的特殊主体就是指国家工作人员。() 10、牵连犯一律按照从一重处断原则处罚。() 11、我国刑法规定,对于同种数罪,一律不实行数罪并罚。() 12、被诱骗和胁迫参加犯罪的,构成胁从犯。() 13、又聋又哑的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处罚。() 14、无期徒刑执行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天。() 15、一切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都构成犯罪。() 16、凡是司法机关都可以运用和实施刑罚。() 17、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其他同种罪行的,应以自首论。() 18、被判处缓刑的犯罪分子,附加刑仍需执行。() 19、牵连犯一律按照从一重处断原则处罚。()

2016年10月自考00245刑法学试题及答案

201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刑法学试卷 (课程代码0024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在实体法与程序法的分类中,刑法属于( C ) A.刑事法 B.公法 C.实体法 D.程序法 2.关于犯罪的社会危害性特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社会危害性是质与量的统一 B.社会危害性是相对稳定性与易变性的统一 C.社会危害性是客观性与可知性的统一 D.社会危害性是违法性与合法性的统一 3.刑法没有明文规定为告诉才处理的犯罪,均属于( C ) A.重罪 B.国事罪 C.非亲告罪 D.自然犯 4.下列犯罪中属于法定分类中的罪是( D ) A.法定犯 B.身份犯 C.隔隙犯 D.自然犯 5.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 ( B ) A.从轻处罚 B.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C.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D.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6.在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体系中,只限制人身自由而不剥夺人身自由,实行社区矫正的刑罚是( B ) A.拘役 B.管制 C.缓刑 D.假释 7.在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体系中最为严厉的自由刑是( D ) A.死刑 B.有期徒刑 C.死缓 D.无期徒刑 8.根据我国刑法第70条的规定,对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发现漏罪的并罚所采用的方法被称为( C ) A.相加原则 B.吸收原则 C.“先并后减” D.“先减后并” 9(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人在缓刑考验期内违反人民法院判决中的禁止令,情节严重的( B ) A.可以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B.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C.应当予以训诫 D.应当撤销缓刑,实行数罪并罚 10(根据我国刑法第87条的规定,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其追诉时效的期限是( C ) A.20年 B.15年 C.10年 D.5年 11(关于交通肇事罪的主观方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可以是故意 B.只能是过失 C.既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过失 D.同时包括故意和过失 12.下列不属于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行为方式的是( D ) A.掺杂、掺假 B.以假充真 C.以次充好 D.非法经营 13.关于走私文物罪,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A.本罪的文物包括所有文物 B.本罪的行为仅限于将文物从境内走私到境外 C.直接向走私人非法收购国家禁止出口的文物不构成本罪 D.在内海收购国家禁止出口的文物可成立本罪 14.关于伪造货币罪,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A.伪造的货币仅限于人民币和在国内可以兑换的货币 B.伪造行为要达到足以使一般人误认为是真币的程度 C.本罪的主体必须是没有货币制作发行权的自然人 D.本罪的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 15.关于集资诈骗罪,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本罪的主体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 B.本罪主观上只能是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目的 C.本罪的成立,要求数额较大 D.本罪在客观上不要求必须使用诈骗的方法 16.关于虚假广告罪,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本罪的主体包括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和广告发布者 B.本罪在客观方面以违反国家规定为前提 C.本罪仅限于对商品进行虚假宣传的广告 D.本罪的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 17.关于拐卖妇女、儿童罪,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本罪的主观方面必须有出卖的目的 B.本罪在客观上表现为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中转行为 C.本罪的犯罪主体仅限于已满16周岁的自然人 D.本罪的犯罪对象包括成年男子 18.关于重婚罪,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A.行为人必须是有配偶的人 B.事实婚娴可以构成重婚罪 C.行为人必须是故意重婚 D.明知对方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成立本罪 19.关于伪证罪,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刑法学复习题及复习资料

中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考试(专科)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刑法学》 一、选择题: 1.下列表述中符合我国刑法理论的是() A.刑法修正案的法律效力低于刑法 B.犯罪目的是故意犯罪的必要条件 C.刑法体系是指刑法的组成与结构 D.所有的犯罪均有犯罪对象 2. 下列表述不符合我国刑法理论的是() A.刑法的立法解释的效力低于刑法的效力 B. 刑法的学理解释没有法律约束力 C.扩张解释对刑法条文的解释超过了字面的意思 D.我国有权对刑法进行司法解释的机关是最高人民法院与最高人民检察院 3.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是() A.罪刑法定原则 B.正确进行司法解释原则 C.限制加重原则 D.反对株连原则 4.下面那些不是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体现() A.刑法设立了轻重不同的量刑幅度 B.将量刑与定罪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 C.量刑时应当考虑行为人的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 D.刑法不能溯及既往原则 5.下列犯罪告诉的才处理的为() A.抢夺罪 B.盗窃罪 C.强奸罪 D.侵占罪 6.楚某1997年3月5日犯甲罪,追诉期限应为10年,2002年3月5日又犯乙罪,乙罪的追诉期限也是10年。这时甲罪的追诉期限应:() A.从犯乙罪之日起计算,共计20年,即以甲罪的追诉期限10年加乙罪的追诉期限10年 B.从犯乙罪之日起计算,共计15年,即以甲罪追诉期限剩余的5年加乙罪的追诉期限10年 C.从犯乙罪之日起计算,还有5年 D.从犯乙罪之日起计算,还有10年 7. 不论犯罪的是本国人还是外国人,凡在本国领域内犯罪的一律适用本国刑法,被称为 () A.属地原则 B.属人原则 C. 保护原则 D.普遍原则 8.不论犯罪的是本国人还是外国人,也不论犯罪地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凡是侵害本国国家利益或公民利益的,都适用本国刑法被称为() A.属地原则 B.属人原则 C.保护原则 D.普遍原则 9. 下列表述中符合我国刑法理论及刑法规定的是() A.所有不作为均是过失犯罪 B. 有因果关系就要承担刑事责任 C.对单位犯罪一律采用双罚制处罚 D.对想像竞合犯按一重罪处罚 10. 犯罪发生在我国境内是指() A.犯罪行为发生在我国境内 B. 犯罪结果发生在我国境内 C. 犯罪行为与犯罪结果均发生在我境内

中央电大 本科 期末考试《刑法学》试题及答案(1)

1、犯罪构成 是指依照我国刑法规定的,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须的一切主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犯罪构成要件包括犯罪主观方面、客观方面、主体、客体。 2、疏忽大意的过失 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状态。 3、行贿罪 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回扣、手续费,情节严重的行为。 4、洗钱罪 一般主体(单位或个人)明知是毒品、走私、黑社会性质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收益,而以各种方法掩饰、隐瞒其收益性质和来源的行为。 1、犯罪具有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惩罚性。 2、我国刑法在溯及力问题上采用的是从旧兼从轻原则。 3、刑法的基本原则有罪行法定原则、罪行相适应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4、我国刑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 5、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 6、放火罪的主观方面是过失。 7、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按盗窃罪定罪处罚。 8、串通投标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投标人和招标人。 9、故意伤害(致死)罪,行为人在主观上表现为伤害故意,对死亡结果过失。故意伤害(既遂)和故意杀人未遂的区别在于两者的故意的内容不同。 10、携带凶器抢夺的,构成抢劫罪。 11、渎职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方便实施渎职行为和的玩忽职守渎职财产。 1、危害行为只能表现为不作为一种形式的犯罪是()。 A遗弃罪 B 抢劫罪C故意杀人罪D强奸罪 2、下列情况不属于犯罪中止的有()。 A盗窃他人财物之后,又返还财物的。 B 犯罪分子认为条件不适合而停止犯罪 C主动停止犯罪预备行为 D客观上有可能将犯罪进行到底,而犯罪人误以为不能进行到底而中断犯罪的。 3、()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A聋人B哑巴人C盲人D醉酒的人 4、甲开车故意将多人撞死的行为构成了()。 A杀人罪B交通肇事罪C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D重大交通事故罪 5、王某在商场见一妇女为购一衣服正欲付款,遂上前一肥抓过该妇女手中的1600元钱,并骂:“不象活,不和我商量就来买东西。”王某的行为构成()。 A抢劫罪B抢夺罪C诈骗罪D招摇撞骗罪 6、间谍罪的主体可以是()。 A中国公民B外国公民C无国籍人D反动组织 1、何为正当防卫?其构成要件如何? 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对不法侵害人所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3分) 构成条件:(1)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不法侵害;(2)针对不法侵害行为;(3)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行为实行防卫;(4)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5)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5分) 2、何为累犯?一般累犯的成立条件是什么?累犯应如何处罚? 累犯是指因犯罪受过一定的刑罚处罚的人,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法定期限内又犯一定之罪。(3分) 一般累犯的构成条件有: (1)前罪和后罪都必须是故意犯罪;(2)前罪后罪都必须是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3)后罪必须发生在前罪所判的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5年以内。(3分) 对于累犯应当从重处罚。(2分) 3、抢劫罪与抢夺罪的区别是什么? (1)直接客体不同,后者只侵犯公私财物所有权,前者除财物所有权外,还侵犯公民人身权利。(3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