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近代国关史名词解释

近代国关史名词解释

近代国关史名词解释
近代国关史名词解释

近代国关史期末考试名词解释

三十年战争是指发生在1618—1648年的以德意志为主要战场的一次席卷欧洲的战争。它是欧洲国家间争夺领土、王位、霸权以及各种政治矛盾和宗教纠纷尖锐化的产物。战争起因于德意志新教诸侯与天主教诸侯及皇帝之间在政治、经济以及宗教上的矛盾以及欧洲诸强争夺欧洲事务主导权的矛盾。战争基本上以德意志新教诸侯和丹麦、瑞典、法国为一方,并得到英国、荷兰、俄国的支持;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德意志天主教诸侯和西班牙为另一方,并得到教皇和波兰的支持。1618年,捷克反对哈布斯堡王朝的起义,是三十年战争的导火线。整个战争分为四个阶段:波希米亚阶段,丹麦阶段,瑞典阶段,法国—瑞典阶段。最终法国取得决定性胜利。1648年,双方签订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根据和约,法瑞扩大了势力,德意志诸侯享有内政、外交上的自主权,新旧教获得同等地位。三十年战争和《威约》深刻改变了欧洲政治、社会、宗教格局,创立了一系列国际关系准则,是近代国际关系史的开端。

《比利牛斯和约》是指1659年法西之间签订的一项和约。《威约》签订后,法西战争并未结束,一直到1659年,法国最终击败西班牙,双方签订《比利牛斯和约》。《比约》主要内容有:⑴法国波旁王室与西班牙哈布斯堡王室联姻;⑵西班牙向法国割让领土;⑶法国赦免投石党领袖孔代亲王。该条约是法西两国继《威约》后继续较量的结果。法国维护了应有的权益,扩展了疆界,并进一步加强了在西欧的地位,为下一步称霸欧洲作了准备。法西联姻为以后的西班牙遗产继承与王位继承问题埋下了浮笔。该条约的一些条款对法西两国以后的对外政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甚至影响到整个欧洲的国际关系。

遗产战争是指法王路易十四以继承西班牙遗产为名发动的战争,实质为法国霸权政策的产物。法国的霸权政策重点是夺取哈布斯堡家族的领地,削弱哈布斯堡王朝的势力。1665年,西班牙国王腓力四世去世,法王路易十四以王后为腓力四世长女的名义,向西班牙索取遗产,遭拒后转而要求割让南尼德兰,再次遭拒后于1667年向西班牙发动战争,史称“遗产战争”。法军在战争初期进展顺利,但它的侵略行为引起欧洲社会的不安。荷兰最先加入西班牙作战,而后英荷于1668年结成反法同盟,同时瑞典加入。最终法国被迫接受三国同盟的调解,签订《亚琛和约》,结束了战争。根据和约规定,法国把弗朗什孔泰还给西班牙,但仍取得南尼德兰部分领土。战争表明法国的扩张政策已引起欧洲各国的警惕,也反映了法国当时还不具备与多国为敌的实力。荷兰在反法中担任了主角,引起法国的嫉恨,因而成为法国对外战争的下一个目标。

《乌得勒支和约》是指1713年西班牙王位继承战后签订的条约。1700年,法国挑起西班牙王位继承战。英荷乘机与法作战,神圣罗马帝国鼓动德意志诸邦与丹麦瑞典结成反法同盟。后来由于同盟内部的分歧和法国在西班牙地位的稳固,各国终于妥协,于1713年4月订立《乌约》。条约主要内容:⑴哈布斯堡王室的力量得到恢复和加强,继续保持大国地位,发挥重大作用;⑵菲力浦五世保留了西班牙王位,但放弃对法国王位的继承,法西两国永不合并;⑶英国保住了海上优势;⑷肯定了普鲁士的存在。在条约中获益最大的是英国;而法国的霸权地位不复存在,尽管保住了大陆强国地位,但在海上势力已大大被削弱;肯定普国的存在为日后其争夺德意志的领导权奠定了基础;条约瓜分了

西班牙帝国,并成为划定后来欧洲民族国家疆界的基础。

北方大战指1700—1721年俄国为夺取波罗的海出海口与波海霸权与瑞典进行的战争。俄国历代统治者都梦寐以求波罗的海出海口,但几次扩张都未如愿以偿,这个任务交给了俄国著名君主彼得一世。他利用波罗的海沿岸诸国与瑞典的矛盾,以及西欧各国忙于西班牙王位继承战无暇东顾之机,1699年,俄国、萨克森、丹麦三国结成反瑞的“北方同盟”,1700年丹麦首先对瑞宣战,而后俄国参战。经过21年的反复较量,最终打败瑞典,1721年签订《尼斯塔特和约》。通过此约俄国取得了波罗的海出海口及沿岸地区,从而成为一个濒海国家。北方大战使俄国步入欧洲强国行列,而战后瑞典衰落下去,强国地位大大削弱。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是指以普鲁士、奥地利为首的两大集团因奥地利王位继承问题而爆发的战争,实质是欧洲国家争夺霸权的斗争。1740年,玛丽娅特蕾西亚继承奥地利王位,普鲁士、法国等都找借口反对“国本诏书”中规定的长女继承权。1740年12月,普鲁士出兵占领奥地利的西里西亚,奥地利还击,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爆发。在奥地利一方作战的有英国、荷兰和俄国,在普鲁士一方的有法国、西班牙等国。英法在欧洲本土、北美、印度和海上也展开斗争。1748年,交战各国停战并签订了《亚琛和约》,规定特蕾西亚的继承权获得承认,奥地利将西里西亚割让给普鲁士,法国将马拉德斯和敦刻尔克工事让与英国。战争之后,普鲁士也加入了欧洲强国之列。同时,普奥、英法之间的关系更加恶化。

七年战争指1756—1763年之间发生的英普与法奥之间的战争,实质是普奥争夺德意志领导权和英法争夺殖民地与海上霸权。奥地利王位继承战和《亚琛和约》不仅没能解决英法间和普奥间旧有的矛盾,而且增加了新的矛盾。于是英普集团与法奥俄瑞集团双方发生了这场历时七年的混战,史称“七年战争”。最后法奥集团失败,双方签订了《巴黎和约》和《胡贝尔图斯堡和约》。七年战争没有引起疆界的新变化,但对列强的地位和未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奥地利地位剥弱,普鲁士地位上升,两国的仇恨和争霸更加激烈;战争为俄国进一步在欧洲扩张创造了条件,在未来的东北欧事务中,俄国起了决定性作用;法国失去了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英国最终确立了海上霸权;国际政治的中心从西欧开始转向东欧。战争对欧洲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是深远的,改变了欧洲列强的实力对比,形成了列强争夺欧洲霸权的新格局。

维也纳会议指1814年欧洲第六次反法同盟打败拿破仑一世后举行的一次国际会议,实质上是一次战胜国瓜分欧洲疆域,复辟封建王朝,镇压民族民主革命的反动会议。1814年9月,打败拿破仑帝国的欧洲各国封建统治者在维也纳开会,会议由俄英奥普四大国操纵,以正统主义、补偿原则和均势原则的标准,重新建立了欧洲的国际秩序。会议签署了《最后议定书》,通过建立瑞士永久中立国、建立尼德兰王国等对欧洲领土的处理,建立起一道防止法国称霸的堤坝;欧洲各国封建王朝纷纷复辟,旧统治秩序得以恢复;分割了法国的海外殖民地;建立德意志邦联;还规定了外交官员的级别以及禁贩黑奴等。维也纳会议建立起一个在欧洲协调基础上的新的相对均势格局,即维也纳体系。这次会议及体系都是反动的,它无视历史的进步和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竭力维护旧的封建秩序。会议后30多年间,欧洲君主专制国家极力维护维也纳体系,革命势力不断与之搏斗,并最终取胜。维也纳会议仅仅建立了短暂的和平。

门罗主义指1823年美国总统门罗在国情咨文中提出的美国对外政策的原则,是美国对外扩张政策的重要标志,其主要是针对拉丁美洲,是一种防止欧洲大国染指拉美事务并使美国独霸拉美的政策,但在客观上起到了防止已独立的拉美国家再次沦为欧洲殖民地的作用。美国从杰斐逊总统执政起向外扩张,但在美英战争中向北扩张的企图受挫,因而美国把矛头指向拉丁美洲。但“神圣同盟”企图干涉拉美独立运动,英国也乘机向拉美地区扩张。门罗指出,美国不会干涉欧洲列强的内部事务和战争,但列强不得再在美洲开拓殖民地,任何控制和压迫美洲国家的行为都将视为对美国的敌对行动。门罗提出“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的口号,实际上是宣布拉美属于美国的势力范围。门罗主义后来被长期的继承和发展,直至二战后,美国对拉美依然奉行门罗主义。

克里米亚战争指1854—1856年英、法与俄国由于争夺近东霸权所导致的俄国与英、法、土耳其和撒丁王国的之间的战争,是大国的争霸战争。这次战争主要在俄国的克里木半岛上进行,是一场非正义的战争。战争的主要原因是俄国与英法之间在近东争霸,尤其是争夺君士坦丁堡和黑海两海峡的控制权,直接原因是关于土耳其境内的耶路撒冷圣地的争夺。土耳其在英法的纵恿下于1853年对俄宣战,1854年英法对俄宣战,战争中俄国昔日盟友奥地利也敌视俄国,最终俄国战败。1856年,签订《巴黎和约》。根据和约规定,各国共同承担保护土耳其独立和领土完整的义务,多瑙河两公国仍处于土的宗主之下,黑海中立化,黑海海峡禁止各国军舰通行等。《巴黎和约》对俄国打开黑海海峡向南扩张的企图是一个沉重打击,使英法在土耳其境内建立了自己的优势地位,土则沦入由欧洲列强共同支配的境地。克里米亚战争推动了俄国的农奴制改革,也使欧洲格局暂时由英俄居优势转变为英法占主导,维也纳体系也至此完全崩溃。

普法战争指1870—1871年普鲁士与法国之间的一场重大战争,是普完成德意志统一的三场王朝战争中的最后一场。普法矛盾由来已久,19世纪60年代两国关系恶化。法国企图阻止德意志统一,称霸欧洲,英俄则不愿法国过分强大,因而国际环境有利于普国。战争首先由法国发动,随着战局的发展,普鲁士由自卫转入侵略,法国战败,第二帝国崩溃。而后法德签订《法兰克福和约》,规定法国割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大部给德国,赔款50亿法郎,付清前德军驻巴黎及法国北部诸省,占领军费由法国负担。普法战争改变了欧洲政治军事格局,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德国完成统一,成为强国,开始在欧洲占有优势,法国受到削弱,国际地位下降。普法战争还加深了法德的矛盾,为一战埋下祸根。

三皇同盟指1881年德、奥、俄在柏林秘密缔结的同盟。自俄土战争以来俄国在欧洲一直处于孤立地位,而英国是俄国在近东最主要的敌人,因此俄国有意与德奥订立一个条约以保证它在近东的利益,俾斯麦赞成俄国的意愿,并劝服奥国同意。1881年德奥俄订立《三皇同盟条约》,并在1884年续订一次。条约规定缔约国一方与第四国交战时其余两方保持中立,保加利亚地区(马其顿除外)可以合并,奥国可以兼并波、黑两省,缔约国承认海峡封闭是一个具有普遍约束性的原则。相比1873年的三皇联盟来说,三皇同盟增加了彼此在安全保障方面应尽善意中立义务的条款。德国使欧洲三大君主国重新聚合起来,恢复了对俄奥关系的某种控制,从而也恢复了对欧洲政治局势的控制,三皇同盟是俾斯麦体系的重要一环。

德奥同盟指1879年德国与奥匈在维也纳结成的秘密军事同盟。普法战争以后,德相俾斯麦为孤立和打击法国,力图联合奥匈,拉拢沙俄,阻止法俄接近。而1878年柏林会议上俾斯麦偏袒英奥,

使德俄关系恶化。为应付两线可能的进攻,俾斯麦选择与奥国结盟。俄奥在巴尔干的矛盾及俄对君士坦丁堡的威胁也使奥国需要与德结盟。1879年《德奥同盟条约》签字。条约规定一方遭到俄国进攻,他方应以全部兵力援助并不得单独媾和,一方遭到第三国进攻另一方保持中立,如果进攻国家得到俄国支持,双方共同作战。德国掌握着同盟的主动权。德奥同盟是德国外交的基石,也成了欧洲国际关系的轴心,后来的三国同盟即是此的扩大。德奥双方加强了防范俄国侵略的力量,这也引起俄国政府的警惕。

三国同盟指1882年德国、奥匈和意大利在维也纳结成的秘密同盟。德奥结盟后,俾斯麦为近一步孤立法国,利用法意争夺突尼斯的矛盾拉拢意大利加盟。意大利早已觊觎突尼斯,但苦于无力单独对付法国,便投靠德奥。1882年,三国签订同盟条约。条约规定如果意大利或德国受到法国进攻,其他两国应全力援助;如果缔约一国或两国受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大国(指法、俄)进攻,则三国协同作战;当一大国(指俄国)攻击缔约一方时,其他两国保持中立。后经4次续订,增补一些条款。三国同盟的缔结标志着欧洲列强两大对峙军事集团的一方初告完成,它成为一战的策源之一。至此,德国通过三国同盟和三皇同盟,建立起一个包括德、奥、意、俄、罗马尼亚在内的复杂联盟体系,欧洲国际政治形成以德国为中心的俾斯麦体系所支配的局面。

两次地中海协定指1887年2月和12月英国、意大利和奥匈以照会形式订立的两次旨在维持地中海现状的协定。意大利和法国争夺北非,奥匈的沙俄争夺巴尔干,而法俄都是英国在地中海的劲敌。德相俾斯麦鼓励英意奥合作,力图把英国拉进三国同盟抗法。1887年2月第一次地中海协定签署,英意在埃及、北非的政策上相互支持,维持地中海、亚得里亚海、爱琴海和黑海现状,后奥西先后加入。后来在保加利亚危机期间,英奥意合力支持土耳其抗俄,俾斯麦推动英奥于12月缔结第二次地中海协定,后意大利加入。三国商定共同维持近东现状,共同抵制俄在土耳其的影响,保护黑海海峡和确认土对保加利亚的宗主权。两次地中海协定基于共同对付法俄而加强了英国与三国同盟间的关系。但后来随着英德矛盾的发展,英国转向法俄并先后与法俄签署协约,两次地中海协定失去意义。

再保险条约指德相俾斯麦为孤立法国、讨好俄国,于1887年6月同俄国签订的一项密约。由于1879年德奥同盟已保证了奥国在德、法战争中保持中立,这一条约又保证俄国的中立,因而对德国来说这是再保险条约。条约规定,缔约国一方如果与第三方处于交战状态另一方应保持中立,并尽力使冲突局部化;德国承认俄国在保加利亚与东鲁米利亚的绝对优势,表示在俄对海峡采取行动时保持中立。该条约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法俄同时结盟同时进攻德国的可能,它同两次地中海协定使法国几乎被完全孤立。但俾斯麦去职后,德国政府拒绝续订。

法俄同盟指法国与俄国为对抗三国同盟于1891—1893年间形成的秘密军事同盟。法国自普法战争以来长期陷于德国的外交包围中,急需结束这种孤立困境。而德俄关系的恶化、俄国在财政上对法国的依赖,德俄《再保险条约》的终止和三国同盟条约的续订,都使俄国向法国接近。1891年法俄达成政治协定,提出一方受到侵略威协时,双方应同时采取措施。1892年法俄缔结军事协定,规定法俄受到三国同盟进攻时,双方相互支援,并规定了双方用于对付德国的军队数量,协定自1894年起生效。法俄同盟完全是军事同盟,其建立标志着欧洲大陆两大军事集团正式形成。

美西战争指1898—1899年美国为夺取西班牙殖民地而发动的一场重新瓜分世界的最早的帝国主

义战争。这是美国垄断资产阶级为扩大商品销售市场、取得廉价原料和新的投资场所而发动的一次帝国主义战争。1895年2月古巴爆发反抗西班牙殖民统治的大起义,西班牙血腥镇压未果,而这些暴行引起美国人民的谴责。美国扩张主义者趁机制造舆论,加强战争宣传。1898年2月美舰“缅因”号在哈瓦纳爆炸沉没,美国以此为借口向西班牙宣战,最终西班牙战败。1898年12月签定《巴黎和约》。根据规定美国取得波罗黎各和关岛等西属殖民地,取得菲律宾的宗主权,并实际将古巴变为美国的保护国。美西战争期间美国还占领夏威夷群岛和威克岛。通过美西战争,美国大大加强了它在加勒比海和太平洋远东地区的军事和政治经济地位,为进一步对拉美和中国的侵略创造了有利条件。美国从此加入了争霸世界的行列。

门户开放政策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向列强提出的瓜分中国的政策。1898—1899年的美西战争,使美国无暇参与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1899年,美国政府向列强提出所谓在华“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照会。美国承认各国在华的“势力范围”和它们的既得利益,同时要求在它们的势力范围内,美国享有均等的商业机会。1900年,美国第二次门户开放照会将开放范围扩展到整个中国市场。门户开放政策的根本目的在于削弱列强在中国的势力,为美国的侵略创造有利条件。它是美国崛起后争霸世界的表现,反映了美国在远东的侵略野心,从此美国走上了独立侵略的道路。门户开放政策使帝国主义暂时结成了侵略中国的联合阵线,它也是近代美国对华政策的基石。

三国干涉还辽是指《马关条约》签订后,俄、德、法三国共同干涉,迫使日本归还中国辽东半岛一事。《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割辽东半岛给日本,使俄国意识到在远东已出现了一个劲敌。俄国坚决主张在远东抵制日本的扩张,以保证俄国在远东的利益。德国此时在新外交路线的影响下,积极准备在争夺势力范围中扩大自己的地盘,远东则是一个重要的目标,同时它认为在远东支持俄国可将俄国注意力自欧洲引开而削弱法俄同盟,并缓解德国东部国境线的压力。法国因为有法俄同盟的背景,同时也为了防止外交上德俄接近,同意在外交上支持俄国。所以1895年4月,三国照会日本,要求其无条件放弃对辽东半岛的要求。日本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元气大伤,无力武力抗拒三国。1895年5月同意放弃辽东半岛,但要求中国增加3000万两白银的赔款。三国干涉还辽的外交背景相当复杂,日本外交是失败的,但三国也各有目的。然而,列强间的这些交易都是以牺牲中国为前提的。三国干涉还辽后,一场瓜分中国的狂潮正在酝酿之中。

英布战争指英国同荷兰移民后裔布尔人建立的德兰士瓦、奥兰治两共和国为争夺南部非洲领土和地下资源而进行的一场战争,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一场战争。19世纪末南非德兰士瓦和奥兰治境内发现金刚石和金矿,英国人和布尔人都想占有这些资源。英国企图兼并两个布尔共和国,而布尔人靠拢德国对抗英国,双方矛盾逐渐不可调和。1898—1899年英国在外交孤立布尔人的情况下发动战争。布尔人不敌英国,被迫妥协。1902年布尔人停止抵抗,德兰士瓦和奥兰治并入英帝国。英国保证白人在南非的优势,并为布尔人恢复家园,根据1902年双方的和约,英国攫取了蕴藏大量黄金和金刚石的布尔共和国领土,布尔人得到了英国给予的关于继续维持他们压迫剥削非洲人的地位的保证。英布联合起来,共同奴役南非人民。

英日同盟指1902年英国和日本为对抗俄国在远东的扩张而结成的军事同盟。20世纪初,英国为加强在远东的地位,力图借日本遏制俄国在远东的扩张,而日本为侵占朝鲜和中国东北急于寻找反俄盟友。1902年《英日同盟条约》,规定双方相互承认有权保护自己在中国和朝鲜的利益;缔约国一方

为保护在中朝的利益与第三国交战时,另一方中立;缔约国一方遭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进攻时,另一方给予军事援助;两国海军配合行动,以在远东海域保持优势。同盟订立后,日本加紧备战,发动日俄战争并取胜,使其得以完全崛起。1905年两国订立第二个同盟条约,承认日本对朝鲜的保护权,重申在遭到第三国进攻时,应提供军事援助。1911年订立第三个同盟条约,1921年解体。英日同盟的成立为日俄战争的胜利提供了保证,也为日本在东亚和太平洋的扩张提供了依靠。

《朴茨茅斯和约》是日俄战争后双方签订的媾和条约。日俄战争中俄国军事上的失利引起俄国内革命形势的高涨,使沙皇政府十分恐慌;日本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而自身已精疲力竭,双方都希望尽快结束战争。美国作为日本的最大债主,在日俄战争中得到许多好处,但不愿看到日本过于强大,因此美国出面调停。1905年9月,日俄在美国的朴茨茅斯城签订了和约。根据和约规定,俄国承认日本并吞朝鲜,并将旅顺、关东省、库页岛南部以及中东铁路的一段原来俄国的利益让给日本。日俄战争及和约标志着日本的完全崛起。但和约并未解决旧有矛盾,反而产生了新的矛盾。随着日本的崛起,美日在远东、太平洋的矛盾很快尖锐起来,并取代原有的英俄矛盾,这对于远东的国际政治格局产生了很大影响。

三国协约指英国、法国、俄国为对抗三国同盟,通过法俄同盟、英法协定和英俄协定而结成的与三国同盟对立的一个帝国主义军事侵略集团。三国同盟成立后,法俄于1891—1893年建立同盟来与其对抗。进入帝国主义时代,列强实力对比发生了新的变化,后起的德国要求重新瓜分世界,大力扩充海军,与英国等老牌帝国主义国家争夺殖民地,这引起英国的担心。英布战争后,英国放弃传统的“光辉孤立”政策,逐步同法国接近,法德矛盾地使法国向英国靠拢。1904年英法签署旨在瓜分殖民地的《英法协定》。而后英俄也开始接近,虽然英俄在近东、中亚和远东都有利益冲突,但这时英德矛盾的发展已超过英俄矛盾,俄国与德奥在近东和巴尔干地区的矛盾也超过了英俄矛盾。1907年,英俄签订瓜分殖民地的《英俄协定》。至此,三国协约正式建立。与三国同盟不同,三国协约没有一项共同条约,只有法俄负有军事责任,而英国拒绝承担军事义务。三国协约与三国同盟疯狂扩军备战,导致了一战的爆发。一战后随着协约国之间的矛盾不断加深,协约逐步瓦解。

两次摩洛哥危机指20世纪初法德两国为争夺摩洛哥所引起的两次战争危机。第一次摩洛哥危机发生在1905—1906年。1904年4月英法签订协定,法国承诺不干涉英国在埃及的行动,英国则承认摩洛哥是法国的势力范围,这侵犯了德国在摩的殖民利益。德国建议把摩洛哥问题提交国际会议讨论并在给法国的照会里以战争相威胁,法国对此持强硬态度,并得到英国的支持,局势骤然紧张。经过谈判,最终双方同意召开阿尔赫西拉会议讨论摩问题。由于英俄支持法国,会议结束时签订了有利于法国的《最后议定书》,承认摩的独立,但又承认法西对摩的警察控制权。第二次摩洛哥危机发生在1911年。阿尔赫西拉会议后,法国加紧了对摩的控制。1911年法国趁摩洛哥人民起义之机占领摩国,德国反应强烈并制造了阿加迪尔事件,这被英国认为是对其海上霸权的威胁并对德采取强硬态度。面对英国的强硬和国内的金融危机,德国被迫退让,与法国谈判并达成协议。德国承认了摩国受法国保护,法国则给予德国一部分法属刚果殖民地作为补偿。1912年法摩《非斯条约》使摩洛哥沦为法国的保护国。通过两次摩洛哥危机,法英同盟关系加强了,而英德之间的矛盾更加恶化,英德两国积极备战,欧洲战事一触即发。

波斯尼亚危机指1908年由于奥匈帝国吞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而引起的一次国际冲突,它反映

了一战前德、奥、俄等帝国主义国家争夺巴尔干地区的尖锐矛盾。20世纪初,巴尔干民族解放运动高涨。奥匈企图吞并波、黑两省。1908年,土耳其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国内局势动荡。奥匈乘机拉拢俄国共同瓜分土的属地,签订了《布何劳协定》。但奥匈在俄国的目的达到前并吞了波黑两省,因而俄国向奥提出抗议并要求召开国际会议解决争端。波黑两省人民反对奥的兼并行径,并强烈要求与塞尔维亚合并。塞尔维亚政府也向奥提出抗议。1909年2月,土政府与奥达成协议放弃波黑两省主权,德奥态度更趋强硬。3月,德国向俄发出照会,以战争相威胁。俄国被迫让步,并对塞尔维亚施压,塞被迫声明取消抗议并停止军事动员,危机结束。波斯尼亚危机使沙俄与德奥以及塞奥的矛盾进一步加深,它加剧了同盟国与协约国在巴尔干的争夺,使巴尔干成为引发一战的火药桶。

巴尔干同盟指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希腊和门的内哥罗为反对土耳其而建立的政治军事录联盟。20世纪初,巴尔干各族人民为争取民族解放,建立统一的民族国家的斗争日益高涨。1911年意土战争的爆发加速了巴尔干各国建立反土联盟的步伐。通过1912年《塞保同盟条约》、《希保防御同盟条约》和门的内哥罗与塞保达成的共同对土作战协定,以保加利亚为核心的巴尔干同盟建立。这个联盟的目的是巴尔干各国及整个巴尔干半岛脱离土耳其统治,反对大国对巴尔干的兼并。在同盟形成过程中,俄英法等国企图利用同盟达到自己的扩张目的。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中,同盟各国联合对敌,取得了反土战争的胜利,结束了土对巴尔干半岛的统治。但在胜利后,各国因争夺领土而爆发第二次巴尔干战争,致使同盟瓦解。

巴尔干战争指1912—1913年间为争夺土耳其在巴尔干的属地而发生的两次战争。第一次巴尔干战争发生在1912—1913年,是巴尔干同盟对土耳其的战争。20世纪初,巴尔干各族人民反对土国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日益高涨。意土战争期间,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希腊和门的内哥罗结成巴尔干同盟,于1912年对土宣战。在列强斡旋下,1913年同盟与土国签订了《伦敦条约》,土国割地给巴尔干同盟国家,阿尔巴尼亚独立但受英法俄德奥意六大国监督,爱琴海问题交由英俄德奥四国处理。第二次战争发生在1913年,是以保加利亚为一方,希腊、塞尔维亚、门的内哥罗和土耳其为另一方的战争。第一次战争后,巴尔干诸国统治者扩张欲望增长,争夺胜利果实,这些争吵又因帝国主义的介入而日益激烈。1913年塞希秘订反保同盟,罗马尼亚加入。战争于6月爆发,8月签订《布加勒斯特条约》,塞希罗土门等国均得到领土好处。战后,原先的反土同盟不复存在,代之的是塞希罗和保土两个集团,分别被三国协约和三国同盟控制。两次战争使塞国实力大为增强,奥塞矛盾加深,最终两国的开战拉开了一战序幕。

三十年战争是指发生在1618—1648年的以德意志为主要战场的一次席卷欧洲的战争。它是欧洲国家间争夺领土、王位、霸权以及各种政治矛盾和宗教纠纷尖锐化的产物。战争起因于德意志新教诸侯与天主教诸侯及皇帝之间在政治、经济以及宗教上的矛盾以及欧洲诸强争夺欧洲事务主导权的矛盾。战争基本上以德意志新教诸侯和丹麦、瑞典、法国为一方,并得到英国、荷兰、俄国的支持;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德意志天主教诸侯和西班牙为另一方,并得到教皇和波兰的支持。1618年,捷克反对哈布斯堡王朝的起义,是三十年战争的导火线。整个战争分为四个阶段:波希米亚阶段,丹麦阶段,瑞典阶段,法国—瑞典阶段。最终法国取得决定性胜利。1648年,双方签订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和约规定:(!)法国取得阿尔萨斯大部和梅斯、土尔、凡尔登三个主教区(2)瑞典获得波罗的海沿岸重要港口和军事赔款(3)德意志诸候享有内政、外交上的自主权(4)新旧两教获得同等地位。三十年战争和《威约》深刻改变了欧洲政治、社会、宗教格局,创立了一系列国际关系准则,是近代国际关系史的开端。

《比利牛斯和约》继《威约》签订后,法西战争并未结束,一直到1659年,法国最终击败西班牙,双方签订《比利牛斯和约》。《比约》主要内容有:⑴法国波旁王室与西班牙哈布斯堡王室联姻;⑵西班牙向法国割让领土;⑶法国赦免投石党领袖孔代亲王。该条约是法西两国继《威约》后继续较量的结果。法国维护了应有的权益,扩展了疆界,并进一步加强了在西欧的地位,为下一步称霸欧洲作了准备。法西联姻为以后的西班牙遗产继承与王位继承问题埋下了浮笔。该条约的一些条款对法西两国以后的对外政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甚至影响到整个欧洲的国际关系。

遗产战争是指法王路易十四以继承西班牙遗产为名发动的战争,实质为法国霸权政策的产物。法国的霸权政策重点是夺取哈布斯堡家族的领地,削弱哈布斯堡王朝的势力。1665年,西班牙国王腓力四世去世,法王路易十四以王后为腓力四世长女的名义,向西班牙索取遗产,遭拒后转而要求割让南尼德兰,再次遭拒后于1667年向西班牙发动战争,史称“遗产战争”。法军在战争初期进展顺利,但它的侵略行为引起欧洲社会的不安。荷兰最先加入西班牙作战,而后英荷于1668年结成反法同盟,同时瑞典加入。最终法国被迫接受三国同盟的调解,签订《亚琛和约》,结束了战争。根据和约规定,法国把弗朗什孔泰还给西班牙,但仍取得南尼德兰部分领土。战争表明法国的扩张政策已引起欧洲各国的警惕,也反映了法国当时还不具备与多国为敌的实力。荷兰在反法中担任了主角,引起法国的嫉恨,因而成为法国对外战争的下一个目标。

《乌得勒支和约》是指1713年西班牙王位继承战后签订的条约。1700年,法国挑起西班牙王位继承战。英荷乘机与法作战,神圣罗马帝国鼓动德意志诸邦与丹麦瑞典结成反法同盟。后来由于同盟内部的分歧和法国在西班牙地位的稳固,各国终于妥协,于1713年4月订立《乌约》。条约主要内容:⑴哈布斯堡王室的力量得到恢复和加强,继续保持大国地位,发挥重大作用;⑵菲力浦五世保留了西班牙王位,但放弃对法国王位的继承,法西两国永不合并;⑶英国保住了海上优势;⑷肯定了普鲁士的存在。在条约中获益最大的是英国;而法国的霸权地位不复存在,尽管保住了大陆强国地位,但在海上势力已大大被削弱;肯定普国的存在为日后其争夺德意志的领导权奠定了基础;条约瓜分了西班牙帝国,并成为划定后来欧洲民族国家疆界的基础。

北方大战指1700—1721年俄国为夺取波罗的海出海口与波海霸权与瑞典进行的战争。俄国历代统治者都梦寐以求波罗的海出海口,但几次扩张都未如愿以偿,这个任务交给了俄国著名君主彼得一世。他利用波罗的海沿岸诸国与瑞典的矛盾,以及西欧各国忙于西班牙王位继承战无暇东顾之机,1699年,俄国、萨克森、丹麦三国结成反瑞的“北方同盟”,1700年丹麦首先对瑞宣战,而后俄国参战。经过21年的反复较量,最终打败瑞典,1721年签订《尼斯塔特和约》。通过此约俄国取得了波罗的海出海口及沿岸地区,从而成为一个濒海国家。北方大战使俄国步入欧洲强国行列,而战后瑞典衰落下去,强国地位大大削弱。

七年战争指1756—1763年之间发生的英普与法奥之间的战争,实质是普奥争夺德意志领导权和英法争夺殖民地与海上霸权的战争。奥地利王位继承战和《亚琛和约》不仅没能解决英法间和普奥间旧有的矛盾,而且增加了新的矛盾。于是英普集团与法奥俄瑞集团双方发生了这场历时七年的混战,史称“七年战争”。最后法奥集团失败,双方签订了《巴黎和约》和《胡贝尔图斯堡和约》。(简单提一下内容)七年战争没有引起疆界的新变化,但对列强的地位和未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奥地利地位剥弱,普鲁士地位上升,两国的仇恨和争霸更加激烈;(2)战争为俄国进一步在欧洲扩张创造了条件,在未来的东北欧事

务中,俄国起了决定性作用;(3)法国失去了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英国最终确立了海上霸权;(4)国际政治的中心从西欧开始转向东欧。战争对欧洲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是深远的,改变了欧洲列强的实力对比,形成了列强争夺欧洲霸权的新格局。

维也纳会议指1814年欧洲第六次反法同盟打败拿破仑一世后举行的一次国际会议,实质上是一次战胜国瓜分欧洲疆域,复辟封建王朝,镇压民族民主革命的反动会议。1814年9月,打败拿破仑帝国的欧洲各国封建统治者在维也纳开会,会议由俄英奥普四大国操纵,以正统主义、补偿原则和均势原则的标准,重新建立了欧洲的国际秩序。会议签署了《最后议定书》,其主要内容是:(1)通过建立瑞士永久中立国、建立尼德兰王国等对欧洲领土的处理,建立起一道防止法国称霸的堤坝;(2)欧洲各国封建王朝纷纷复辟,旧统治秩序得以恢复;(3)分割了法国的海外殖民地;(4)建立德意志邦联;(5)规定了外交官员的级别以及禁贩黑奴等。维也纳会议建立起一个在欧洲协调基础上的新的相对均势格局,即维也纳体系。这次会议及体系都是反动的,它无视历史的进步和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竭力维护旧的封建秩序。会议后30多年间,欧洲君主专制国家极力维护维也纳体系,革命势力不断与之搏斗,并最终取胜。维也纳会议仅仅建立了短暂的和平。

门罗主义指1823年美国总统门罗在国情咨文中提出的主要针对拉丁美洲的美国对外政策的原则,是美国对外扩张政策的重要标志。它是一种防止欧洲大国染指拉美事务并使美国独霸拉美的政策,但在客观上起到了防止已独立的拉美国家再次沦为欧洲殖民地的作用。美国从杰斐逊总统执政起向外扩张,但在美英战争中向北扩张的企图受挫,因而美国把矛头指向拉丁美洲。但“神圣同盟”企图干涉拉美独立运动,英国也乘机向拉美地区扩张。门罗指出,美国不会干涉欧洲列强的内部事务和战争,但列强不得再在美洲开拓殖民地,任何控制和压迫美洲国家的行为都将视为对美国的敌对行动。门罗提出“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的口号,实际上是宣布拉美属于美国的势力范围。这一原则后来被长期的继承和发展,1870年以后,“门罗主义”这个概念被正式提出,直至二战后,美国对拉美依然奉行门罗主义。

克里米亚战争指1854—1856年英、法与俄国由于争夺近东霸权所导致的俄国与英、法、土耳其和撒丁王国的之间的战争,是大国的争霸战争。这次战争主要在俄国的克里木半岛上进行,是一场非正义的战争。战争的主要原因是俄国与英法之间在近东争霸,尤其是争夺君士坦丁堡和黑海两海峡的控制权,直接原因是关于土耳其境内的耶路撒冷圣地的争夺。土耳其在英法的纵恿下于1853年对俄宣战,1854年英法对俄宣战,战争中俄国昔日盟友奥地利也敌视俄国,最终俄国战败。1856年,签订《巴黎和约》。根据和约规定,(1)各国共同承担保护土耳其独立和领土完整的义务,(2)多瑙河两公国仍处于土的宗主之下,(3)黑海中立化,黑海海峡禁止各国军舰通行等。《巴黎和约》对俄国打开黑海海峡向南扩张的企图是一个沉重打击,使英法在土耳其境内建立了自己的优势地位,土则沦入由欧洲列强共同支配的境地。克里米亚战争推动了俄国的农奴制改革,也使欧洲格局暂时由英俄居优势转变为英法占主导,维也纳体系也至此完全崩溃。

普法战争指1870—1871年普鲁士与法国之间的一场重大战争,是普完成德意志统一的三场王朝战争中的最后一场。普法矛盾由来已久,19世纪60年代两国关系恶化。法国企图阻止德意志统一,称霸欧洲,英俄则不愿法国过分强大,因而国际环境有利于普国。战争首先由法国发动,随着战局的发展,普鲁士由自卫转入侵略,法国战败,第二帝国崩溃。而后法德签订《法兰克福和约》,规定(1)法国割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大部给德国(2)法国赔款50亿法郎(3)付清前德军驻巴黎及法国北部诸省,占领军费由法国

负担。普法战争改变了欧洲政治军事格局,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德国完成统一,成为强国,开始在欧洲占有优势,法国受到削弱,国际地位下降。普法战争还加深了法德的矛盾,为一战埋下祸根。

三皇同盟指1881年德、奥、俄在柏林秘密缔结的同盟。自俄土战争以来俄国在欧洲一直处于孤立地位,而英国是俄国在近东最主要的敌人,因此俄国有意与德奥订立一个条约以保证它在近东的利益,俾斯麦赞成俄国的意愿,并劝服奥国同意。1881年德奥俄订立《三皇同盟条约》,并在1884年续订一次。条约规定(1)缔约国一方与第四国交战时其余两方保持善意中立,(2)保加利亚地区(马其顿除外)可以合并,(3)奥国可以兼并波、黑两省,(4)缔约国承认海峡封闭是一个具有普遍约束性的原则。相比1873年的三皇联盟来说,三皇同盟增加了彼此在安全保障方面应尽善意中立义务的条款。德国使欧洲三大君主国重新聚合起来,恢复了对俄奥关系的某种控制,从而也恢复了对欧洲政治局势的控制,三皇同盟是俾斯麦体系的重要一环。

三国同盟指1882年德国、奥匈和意大利在维也纳结成的秘密同盟。德奥结盟后,俾斯麦为近一步孤立法国,利用法意争夺突尼斯的矛盾拉拢意大利加盟。意大利早已觊觎突尼斯,但苦于无力单独对付法国,便投靠德奥。1882年,三国签订同盟条约。条约规定(1)如果意大利或德国受到法国进攻,其他两国应全力援助;(2)如果缔约一国或两国受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大国(指法、俄)进攻,则三国协同作战;(3)当一大国(指俄国)攻击缔约一方时,其他两国保持善意中立。后经4次续订,增补一些条款。三国同盟的缔结标志着欧洲列强两大对峙军事集团的一方初告完成,它成为一战的策源之一。至此,德国通过三国同盟和三皇同盟,建立起一个包括德、奥、意、俄、罗马尼亚在内的复杂联盟体系,欧洲国际政治形成以德国为中心的俾斯麦体系所支配的局面。

再保险条约指德相俾斯麦为孤立法国、讨好俄国,于1887年6月同俄国签订的一项密约。由于1879年德奥同盟已保证了奥国在德、法战争中保持中立,这一条约又保证俄国的中立,因而对德国来说这是再保险条约。条约规定,(1)缔约国一方如果与第三方处于交战状态另一方应保持中立,并尽力使冲突局部化;

(2)德国承认俄国在保加利亚与东鲁米利亚的绝对优势,表示在俄对海峡采取行动时保持中立。该条约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法俄同时结盟同时进攻德国的可能,它同两次地中海协定使法国几乎被完全孤立。但俾斯麦去职后,德国政府拒绝续订。

美西战争指1898—1899年美国为夺取西班牙殖民地而发动的一场战争,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重新瓜分世界的最早的帝国主义战争。这是美国垄断资产阶级为扩大商品销售市场、取得廉价原料和新的投资场所而发动的一次帝国主义战争。1895年2月古巴爆发反抗西班牙殖民统治的大起义,西班牙血腥镇压未果,而这些暴行引起美国人民的谴责。美国扩张主义者趁机制造舆论,加强战争宣传。1898年2月美舰“缅因”号在哈瓦纳爆炸沉没,美国以此为借口向西班牙宣战,最终西班牙战败。1898年12月签定《巴黎和约》。根据规定美国取得波罗黎各和关岛等西属殖民地,取得菲律宾的宗主权,并实际将古巴变为美国的保护国。美西战争期间美国还占领夏威夷群岛和威克岛。通过美西战争,美国大大加强了它在加勒比海和太平洋远东地区的军事和政治经济地位,为进一步对拉美和中国的侵略创造了有利条件。美国从此加入了争霸世界的行列。

日俄战争指1904—1905年日本和俄国为争夺在朝鲜和中国东北的权益而进行的以中国东北为主要战场的帝国主义战争。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把扩张矛头指向中国东北和朝鲜,其扩张活动引起英美的不

安。1902年英日同盟建立以对抗俄国,美国亦积极支持日本抵制俄国,使日俄矛盾进一步激化。日本作为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急于采用军事手段进行殖民地掠夺,制定了“大陆政策”,决心与俄国一战。俄国政府主张对远东采取强硬政策,同时自恃有法国的支持。1904年战争爆发,1905年俄国战败。在美国的调停下,签订《朴茨茅斯和约》,根据和约,(1)日本获得库页岛南部(2)日本取得旅顺和大连的租借权,长春至旅顺的铁路及其支线的管辖权,(3)日本攫取了对朝鲜半岛的实际控制权。日俄战争是侵犯中国主权的非正义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为日本进一步侵略中国埋下祸根。日俄战争后,日本完全崛起,加紧对朝鲜进行殖民侵略,1910年并吞朝鲜,进一步扩大了在东亚的势力,同时也使美日争夺远东和太平洋的矛盾逐渐尖锐。俄国危机重重,导致1905年革命的爆发。

《朴茨茅斯和约》是日俄战争后双方于1905年签订的媾和条约。日俄战争中俄国军事上的失利引起俄国内革命形势的高涨,使沙皇政府十分恐慌;日本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而自身已精疲力竭,双方都希望尽快结束战争。美国作为日本的最大债主,在日俄战争中得到许多好处,但不愿看到日本过于强大,因此美国出面调停。1905年9月,日俄在美国的朴茨茅斯城签订了和约。根据和约规定,(1)俄国承认日本对朝鲜的实际控制,(2)俄国将旅顺和大连的租借权、长春至旅顺的铁路及其支线的管辖权让给日本,(3)俄国将库页岛南部割给日本。日俄战争及和约标志着日本的完全崛起。但和约并未解决旧有矛盾,反而产生了新的矛盾。随着日本的崛起,美日在远东、太平洋的矛盾很快尖锐起来,并取代原有的英俄矛盾,这对于远东的国际政治格局产生了很大影响。

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名解

名解部分 洪秀全 洪秀全(1814—1864),原名洪仁坤、小名火秀,太平天国创建者及思想指导者,称“天王”,广东花县人。农民家庭出身,自幼家境贫寒。道光年间屡应科举不中,遂吸取早期基督教义中的平等思想,与冯云山、洪仁玕等人创立拜上帝教,以图“唤醒世人”。撰有《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以布教,主张建立远古“天下为公”盛世。公元1851年元旦,洪秀全率众于金田起义,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开始。 拜上帝会 拜上帝会,亦称“拜上帝教”,是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吸收基督教教义而成立的特殊组织,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统治。19世纪中期,洪秀全受基督教布道书《劝世良言》的影响,在家乡广东花县组织拜上帝会,并模拟《劝世良言》写成《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等书,作为该会教义,同时又制定了宗教仪式与会规。洪秀全自称上帝次子,称耶稣为天兄,并将此作为组织管理农民起义队伍的手段。拜上帝会虽曾得益于基督教,但在许多方面与基督教大相径庭。洪秀全以拜上帝会为组织形式,以会员为基本力量,发动反清武装起义,建立了太平天国。 永安建制 1851年9月太平军攻克广西永安(今蒙山)后,相继建立起各项制度,史称永安“封王建制”。主要内容有:确定官制;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西王以下诸王均受东王节制;颁行天历,废除清朝纪年;建立圣库制度;令人民蓄发;刊行官方文书。太平天国初具建国规模,进一步巩固了金田起义以来的斗争成果,大大提高了太平军的战斗力,为太平军的出省作战和迅速发展打下了基础。 湖口大捷 湖口大捷是太平军粉碎清军水陆进攻、扭转西征战局的关键一战。公元1855年初,湘军反扑九江。太平天国派石达开等率军西援。西征援军到达江西湖口后,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与清军相持一月有余。同年2月,太平军突袭湘军水师,湘军大败。同时驻守九江的太平军很好的配合了湖口的战斗。湖口大捷的胜利,扭转了西征军湘潭战后连续败退的局面,太平军从此乘胜西进,全面反攻。到1856年,湖北东部,江西和安徽的大部分均为太平军所控制。 三河大捷 三河大捷是太平天国后期太平军在安徽三河镇歼灭湘军精锐李续宾部的一次著名战役,也是太平天国战争史上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著名范例。1858年,李续宾率部进攻三河,陈玉成得知三河危急的消息,星夜驰援三河,在当地军民的配合下,以正确的战略战术,全歼清军。三河大捷是继浦口之役之后又一次胜利之役,复苏了后期太平军的士气,扭转了内讧后的危局,保卫了太平天国在安徽的根据地,迫使清军从安庆外围撤走,安庆之围不战而解。

世界近代史名词解释

世界近代史名词解释 1.地理大发现—— 西方史学家对15至18世纪欧洲一系列航海活动的通称。15世纪后,由于对外贸易的需要和对贵金属的渴求,在宗教狂热和人文主义精神的鼓舞下,西欧一些探险家开始寻找通向东方的新航路。1492年,哥伦布航抵“美洲”,开辟了欧美航线;1498年达?伽马开辟自西欧绕过非洲南端直达印度的航路;1519—1522年麦哲伦与其同伴首次环球航行。地理大发现,引起了商业革命和西方国家殖民掠夺的狂潮,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关系的成长,预示了世界史上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2.商业革命—— 16世纪欧洲商业的突然扩大和新的世界市场兴起的现象被称为商业革命。新航路的发现,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欧洲人的经商范围由地中海一带扩展到大西洋及世界各地,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都有了商业往来,世界市场扩大。各地对欧洲商品的需求也在扩大,使贸易额和商品种类都大为增加。商业革命对欧洲封建社会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3.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是14至17世纪欧洲文化和思想史上的一次重大的新文化运动。因欧洲思想文化界人士力图恢复希腊、罗马典文化,使之“复活”、“再生”,“文艺复兴”即由此得名。文艺复兴起源于意大利,15世纪后期传播到英法德等其他西欧国家,运动的中心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人文主义,是一种以人为中心,为创造现世的幸福而奋斗的乐观进取的精神。文艺复兴时期在文学、艺术、政治思想和自然科学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文艺复兴运动是欧洲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促使欧洲人开始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唤醒了人们的进取精神、创造精神和科学实验精神;文艺复兴创造的光辉灿烂的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4.人文主义—— 文艺复兴运动的主要思潮,是早期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人文主义一词来源于拉丁文,又译为“人道主义”或“人本主义”,其思想核心是个人主义。它是资产阶级用来反对封建束缚,谋求自身政治经济地位的思想武器。其基本特征是:以人为本,强调个人“才能”和自我奋斗;重视现世生活,反对宗教禁欲主义,反对经院哲学;否认对教皇和教会的绝对服从;反对封建特权和等级制;提倡理性,重视科学实验;表现乐观主义精神,反对悲观主义;欣赏资产阶级的文学艺术。人文主义对于人们摆脱神权的束缚,争取自由平等乃至推翻封建统治,都具有巨大进步作用 5.克伦威尔——

国关史期末名词解释

1克里米亚战争(Crimean War)339 (1)性质:1853至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东方战争)是一场非正义侵略战争。 (2)导火线:圣地和宗教保护权问题 (3)战争过程:在英法的纵勇下,1853年9月26日,土耳其对俄宣战,但其舰队很快被俄全歼;1854年英法对俄宣战,奥地利也敌视俄国,俄最终战败。 1俄国在军事上失败,外交上孤立,处于战略守势。标志着俄在欧洲大陆上主宰地位的终结。2克里米亚战争是继拿破仑战争之后的又一次大国争霸战争,将所有欧洲大国都直接、间接地卷了进去。欧洲政治格局也暂时由英、俄居优势转变为英、法占主导的均势。维也纳体系,由于未能阻止大国战争的重新爆发,也走到了尽头。 3神圣同盟与五国同盟瓦解,大国协调体制不复存在。 4是世界史中的第一次现代化战争,是近代科技战争的开端。许多新战法登上历史舞台,技术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 2开罗宣言288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美、英三国政府首脑在开罗举行的国际会议,签署了《中美英三国开罗宣言》,简称开罗宣言。 宣言声明:对日作战的目的在于制止并惩罚日本侵略:剥夺日本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在太平洋上夺得或占领的一切的岛屿。日本强占的中国领土予以归同时在相当期间,使朝鲜自由独立。 意义:开罗宣言是确定日本侵略罪行及战后处理日本问题的重要国际文件。1肯定了中国收复失地的权利,并使中国获得了相应的国际地位。但大国之间的利益交换中国的主权受到新的侵害。2是第一份确认台湾是中国领土具有人国际法效力的条约性文件它在法律上明确了日本占领台湾的非法性,为战后处理台湾问题提供了国际法依据。 3布雷顿森林体系(BrettonWoods)180 (1)背景:美国雄厚的经济实力 (2)1944年,美国在布雷顿森林召开国际货币金融会议,商讨有关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国际复兴开发银行问题。会议通过了《布雷顿森林协议》,建立了以美元为支柱的国际货币制度,促成了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立。 影响:(1)该体系是美国一手建立的以美元为支柱的国际货币体系,是资本主义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基础,美国由此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命脉,为美国建立世界性霸权奠定了基础。 4《洛加诺公约》361 一战后,在国际社会相对稳定的基础上,欧美各大国通过会议和条约等形式调整了彼此间的经济、政治关系,其中以1925年10月在法德谈判的洛迦诺会议上的《洛迦诺公约》的签订为高潮。该公约是与会各国草签的最后议定书和其他七个条约的总称。 内容:1主要文件《莱茵公约》规定了德法,德比边界维持现状;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 2德与波兰,捷克签协议规定有争端时提交仲裁法院解决。 3同意德加入国联。 评价:被称为“绥靖主义的先驱 1德是最大受益者,是得在一战后首次以完全平等的地位参加欧洲大国会议是德和平外交的胜利此条约还削弱了凡尔赛条约。 2英国外交的胜利,压制法国,对德宽容。 3英法默许德国可以变更东部边界,为德日后扩张埋下隐患。其本身就孕育着不稳定,并没

近代史名词解释全(1)

三国干涉还辽:1985年中国清政府因甲午战败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其中规定把台湾、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割让给日本,激化了列强争夺中国的矛盾。俄国联合法国和德国共同干涉,迫使日本放弃了割占辽东半岛的要求。日本则再向中国勒索3000万两白银“赎辽费”作为补偿。俄、德、法三国借口干涉还辽“有功”,要求租借中国港湾作为报酬,由此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皖系军阀——段祺瑞 直系军阀——冯国璋 奉系军阀——张作霖 《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遵循“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希望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处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天朝田亩制度》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社会的基础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表现了广大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 是对以往农民战争中“均贫富”、“等贵贱”和“均平”、“均田”思想的超越和发展,具有进步意义。但它并没有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所描绘的理想天国,具有不切实际的空想的性质,从未实行。 《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后期洪仁玕提出的统筹全局的社会发展方案,这是一个带资本主义色彩的施政纲领。它的出现,表现了太平天国领导人学习西方“摸索救国救民的真理”,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然而这些措施未能真正实行。 借师助剿:在太平天国进军江南时,清朝地方官闻风丧胆,有人建议把镇压太平军的希望寄托在借助外国军队上,这就是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联合镇压太平天国的“借师助剿”方略。 公车上书:公元1895年4月,清政府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失败,派李鸿章赴日签订不平等的《马关条约》,引起全国人民的反对。是年,康有为在京会试,他号召各省举人一千三百余人联名上万言书,提出拒签和约、迁都抗战、变法图强三项主张,震撼全国。史称“公车上书”。 百日维新:1898年6月11日,光绪颁布了“明定国是”谕旨,宣布开始变法,在此后的103天中,接连发布了一系列推行新政的政令,史称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维新运动遭到封建守旧势力的激烈反对,康有为、梁启超出逃,谭嗣同、杨锐、刘光第、林旭、杨深秀、康广仁被杀,史称“戊戌六君子”,维新失败。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虎门销烟:道光1839年6月3日,历时23天的虎门销烟,在林则徐的指挥下,共销毁鸦片2376254斤。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华民族决不屈服于侵略的决心。虎门销烟是我国近代史上反帝国主义的光辉一页。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平壤之战:发生于1894年9月15日,是双方陆军首次大规模作战。当时驻守平壤的清军共三十五营,一万七千人;进攻平壤的日军有一万六千多人,双方兵力旗鼓相当。但清军总统(总指挥)叶志超贪生怕死,于午后四时树白旗停止抵抗,并下令全军撤退。六天里,清军狂奔五百里,于21日渡鸭绿江回国。日军占领朝鲜全境。 黄海海战:发生于1894年9月17日,是发生于鸭绿江口大东沟附近海面的中日双方海军一次主力决战。 海战的结果是北洋舰队损失“致远”、“经远”、“超勇”、“扬威”、“广甲”(“广甲”逃离战场后触礁,几天

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详解

2016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 第一章:鸦片战争和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闭关政策:清政府从1757年开始施行的对外交往政策。下令只限开放广州一口通商,严格控制对外贸易。之后连续颁布了许多条文,对外国人的各方面活动及华夷交往等都做了细致的规定;一方面它是落后的闭塞的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另一方面,又是清朝统治集团民族狭隘性的表现。结果:丧失对外贸易的主动权,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使中华民族长期隔绝在世界潮流之外。 2、虎门销烟:禁烟运动中林则徐主持查禁和销毁鸦片的著名事件。鸦片输入给清朝统治带来严重危机,道光皇帝采取了禁烟派的主张,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州查禁鸦片。在林则徐的主持下,于1839年6月3日至25日在虎门海滩将所有缴获的鸦片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维护民族尊严的坚强决心。但也成为鸦片战争导火线。 3、领事裁判权(又称治外法权):列强国家通过不平等条约获取的该国侨民不受中国法律管辖的特权。1843年,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开始规定此特权,接着美、法、俄、日等国也相继在中国取得了此项特权。凡在中国享有领事裁判权的国家,其在华侨民犯罪可以不受中国法律的制裁,而只能由各该国领事,按照各国的法律进行裁判。这项规定严重破坏了中国的司法权。 4、片面最惠国待遇:指缔约国一方得以均沾对方给予第三国的一切条约权益,但并不给予对方对等权益。始于《虎门条约》规定,此项条款为英国和其他国家在侵略中国的过程中,互相援引,攫取各种侵略权益开创了恶例。 第二章:太平天国及第二次鸦片战争 5、拜上帝会:是一个以宗教为形式的农民革命组织,是洪秀全用以组织进行革命的工具。它继承历代农民革命的传统,吸收西方基督教教义中的“一神教”思想和“平等”观念,以及古代“大同”思想,宣扬“神天上帝”的无上权威,树立起一神教思想。拜上帝会使洪秀全个人的宗教理想现实化,进一步激扬了他的宗教狂想。在整个太平天国时期,都以拜上帝教为思想武器,进行宣传组织工作。后随太平天国失败而消亡。 6、湘军:晚清由曾国藩招募湘勇编练的一支军队。1853年,曾国藩受咸丰皇帝命去长沙帮办团练。他以湘勇为基础,实行勇丁由将官亲自招募的制度,同时对士兵灌输以封建伦理纲常,并进行严格军事训练,全军统辖于曾国藩。湘军以营为单位,其主要将领有左宗棠、刘坤一等。曾国藩和湘军成为清朝反动统治的重要支柱。 7、圣库制度:太平天国实行的一种公有共享制度。圣库即国库。规定个人一切财产及战利品皆应上缴圣库,人们的日常生活所需由圣库供给,违者治罪。肇始于起义之初,广泛推行于定都天京时期。它的实行对太平天国初期的胜利起了积极作用,后随着财货来源丰富逐渐名存实亡。 8、永安建制:1851年9月太平军攻克广西永安后相继建立的各项制度。主要内容:确定官制,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颁行天历,废除清朝纪年。永安建制为太平天国运动迅速发展奠定了政权基础。 9、亚罗号事件:1856年围绕中国商船亚罗号进行的中英交涉。1856年10月8日,中国商船“亚罗”号,因窝藏海盗,受到广州水师搜查,船上海盗被捕。而英国驻广州领事巴夏礼却称该船为英船,要求立即释放被捕人犯,向英道歉。但当叶名琛把人全部送还时,巴夏礼仍然拒收,后英军悍然向广州发动进攻。亚罗号事件成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10、马神甫事件:亦称西林教案,是法国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而制造的借口。1853年,法国天主教神甫马赖非法潜入广西西林县,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1856年,知县逮捕马赖及其爪牙,将其处死。法国遂以此为借口,于次年联合英国出兵侵华。 11、《瑷珲条约》:1858年奕山与沙俄总督在瑷珲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主要内容为:沙俄割占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六十多万平方公里中国领土;乌苏里江以东中国领土划为中俄共管;黑龙江、乌苏里江只准中、俄两国船只航行。1860年订立中俄《北京条约》时清政府始予认可。 12、《天津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俄、美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1858

世界现代史名词解释

世界现代史 名词解释: 1.美西战争:美西战争是1898年,为夺取属地、和而发动的战争,是列强重新瓜分的第一次战争。和既有重要的价值,又是分别向和扩张的。新兴的拥有雄厚的、军事潜力,已建立起一支较强大的。 2.门户开放政策:在整个范围,列强都有进行贸易的权利。它的主要精神是利益均沾,机会平等。不论是在哪个列强的内,不论是否在或都实行这个原则。是美国侵华行动的“里程碑”。受到列强的普遍欢迎,由此而使得列强在侵华步骤上取得暂时的一致。避免了列强因在华利益的相互抵触而使得列强间本以十分尖锐的矛盾进一步激化。也由此而使得列强由争夺在华利益而转化为在这个问题上相互合作。 3.日俄战争:是指1904年2月,与为了侵占东北和,在中国东北的土地上进行的一场战争。以沙皇俄国的失败而告终。日俄战争促成日本在东北亚取得军事优势,并取得在、中国东北驻军的权利,令俄国于此的扩张受到阻挠。日俄战争的陆上战场是清朝本土的,而清朝政府却被逼迫宣布中立,甚至为这场战争专门划出了一块交战区。日、俄、中(清)三方在这场中都蒙受到了严重损失,并为之后各国的发展道路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4.三国同盟: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帝国主义列强结成的军事与政治集团。1879年,德国、奥匈帝国为了对抗俄国与法国缔结军事同盟条约。1882年意大利加入,三国同盟正式形成。三国同盟的目标直接对准法国。后意大利于1915年脱离同盟国集团,转而加入协约国集团。同年,保加利亚与土耳其则相继加入同盟国。1918年11月,同盟国集团在与协约国的军事战争中失败,最终随着德国的战败,同盟国集团瓦解。 5.三国协约: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与三国同盟相对抗的帝国主义集团,由英、法、俄三国于1904—1907年期间签订一系列协议而组成。1893年为抗衡德、意同盟,法俄首先签订军事协定。面临日益增长的德国威胁,英法调整在殖民地上的矛盾,于1904年签订英法协约。随后在日俄战争中遭到失败的俄国为了摆脱自己的困境,也于1907年和英国签订英俄协约。至此协约国最终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意、美等二十五国先后加入。十月革命后,苏俄宣布出。1918年德国投降后,美、英、法、日等帝国主义曾以协约国的名义三次向苏俄发动武装干涉,均遭失败。因协约国间矛盾不断加深,逐步瓦解。 6.马恩河战役:1914年5月,德军在进攻中,右翼第一、二集团军之间出现了50公里宽的暴露地段,补英法联军楔入,被迫撤退。联军开始反攻但其后受阻,遂设防固守,此为马恩河战役。马恩河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第一次大规模战略决战,以德军第一次撤退和失败,联军取得胜利告终,联军向前推进改革60公里。马恩河之战是大战的第一个转折点,德军在6周内打败法国的计划宣告破产。 7.坦能堡战役: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协约国与同盟国军队在东线的一次重要战役。一战爆发后,俄军为配合西线协约国的军事作战,于1914年8月在东线发动军事进攻,但由于其指挥系统差,后勤补给困难,东线德军在兴登堡与鲁登道夫的指挥下,最终击溃入侵俄军,俄军全线溃败,12万人被俘。德军在东线由此从防御进入进攻,最终在12月,在俄国内陆战局陷入僵持状态。

国关史名词解释

1. 三十年战争:(1618-1648)是由神圣罗马帝国的内战演变而成的全欧参与的一次大规模国际战争。这场战争是欧洲各国争夺利益、树立霸权以及宗教纠纷剧化的产物,战争以波希米亚人民反抗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为开始,最后以哈布斯堡王朝战败并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而告结束。 2. 让?博丹:让·博丹(Jean Bodin,1530-1596),法国政治思想家,法学家,近代资产阶级主权学说的创始人,近代西方最著名的宪政专家。发表了《国家六论》,这是欧洲近代政治思想史上第一部关于国家主义的系统著作,他的《国家六论》也被誉为西方关于国家主权学说的最重要论著。 3. 《比利牛斯条约》:(1659)该条约是法西两国继《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之后继续较量的结果,法国维护了应有的权益,扩展了疆界,并进一步加强了在西欧的地位,为下一步的称霸欧洲作了准备。西班牙的失败则使其丧失大国地位,不仅丧失大片领土和殖民地,而且哈布斯堡家族称霸欧洲的计划彻底破灭。 4.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1701年-1714年)年因为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绝嗣,法国的波旁王室与奥地利的哈布斯堡王室为争夺西班牙王位,而引发的一场欧洲大部份国家参与的大战。 5. 《乌得勒支和约》:(1713)结束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的和约,首次写入“欧洲均势”概念,具体内容有:承认法王路易十四的孙子腓力五世为西班牙国王,西班牙的欧洲属地被瓜分,割让直布罗陀和米诺卡岛给英国,并给与英国奴隶专营权 6 格劳秀斯:(Hugo Grotius 1583-1645)古典自然法学派主要代表之一,世界近代国际法学的奠基人。同时也是近代自然法理论的创始人之一。主要著作有《战争与和平法》、《捕获法》和《论海上自由》 7.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1740—1748)是欧洲两大联盟为争夺奥属领地,因奥地利王位继承权问题而引起的,它于年以中欧为主要战场展开。普、法等国拒绝承认玛利亚·特蕾西亚的继承权,而奥、英、俄等国从其各自的既得利益出发,则全力支持玛利亚·特蕾西亚的继承权。由此而爆发了长达8年之久的由两次西里西亚战争所构成的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 8. 1756年外交革命:在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后,奥地利首相考尼茨根据当时欧洲大陆的形势进行了外交策略上的调整。奥法俄三国同盟成为了奥地利重新从普鲁士手中夺取西里西亚地区的后盾,发动七年战争,试图重新从普鲁士手中夺回西里西亚地区 9. 七年战争:(1756~1763),由欧洲主要国家组成的两大交战集团(英国与法国,以及普鲁士的侵略政策与奥地利和俄国的国际政治利益发生冲突)在欧洲、北美洲、印度等广大地域和海域进行的争夺殖民地和领土的战争。 10 光荣孤立政策:19世纪晚期,英国首相迪斯雷利的一项外交政策。一是在欧洲大陆各国中协调斡旋,以建立所谓的“协调的欧洲”。二是避免与欧洲其他国家结盟,以保持自己的行动自由,实现“光荣孤立”。

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部分[1]

名词解释: 中国同盟会:辛亥革命时期中国资产阶级的革命政党。由孙中山、黄兴发起,以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为基础,于1905年8月成立于日本东京。孙中山为总理,黄兴等分任执事、评议、司法三部工作。其革命纲领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即民族、民权、民生三大革命主义。发刊《民报》,批判康有为、梁启超的保皇派理论,宣传革命思想。自1906年起,先后发动萍浏醴起义、潮州黄冈起义、惠州七女湖起义、钦廉防城起义、镇南关起义、钦廉上思起义、云南河口起义、广州新军起义和黄花岗起义。1911年10月武昌起义,各省响应,推翻清王朝,建立中华民国后,于1912年8月改组为国民党。 《民报》: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1905年11月26日在日本东京创刊,1908年冬被日本政府封禁,1910年初在日本秘密印行两期后停刊。共出二十六期,另附《天讨》增刊。主编及主要撰稿人为胡汉民、汪兆铭、章太炎、朱执信、宋教仁等。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批驳保皇派梁启超《新民丛报》反对革命的谬论,秘密运往国内各地,对革命思想的传播和革命运动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是孙中山旧民主主义革命思想的核心。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第一次明确提出民族主义是要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生主义是要用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的办法,反对少数富人专利,贫富不均,建立社会平等的国家。旧三民主义曾经是资产阶级宣传和动员群众的强大思想武器。1924年孙中山重新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为核心的三民主义,是为新三民主义。 萍浏醴起义:1906年,湘、赣等省灾荒严重,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同年秋,同盟会会员刘道一、蔡绍南由日本回国,在湖南浏阳、醴陵一带宣传革命,联络会党首领龚春台、萧克昌等,准备于次年1月举行武装起义。后因事泄,仓促于12月4日起事。龚春台发布檄文,称“中华国民军南京革命先锋队都督”,率部连克浏阳、醴陵等地。江西萍乡安源煤矿工人闻风响应,纷纷投向革命,众至数万人,长江中下游同时震动。东京的同盟会总部获悉后,即派宁调元、胡瑛、杨卓林等回长江一带,请求响应。清廷急调湘、鄂、赣等省清军围剿革命军。革命军苦战月余,最后失败,刘道一、萧克昌、蔡绍南及群众数千人。 广州黄花岗起义:同盟会领导的一次大规模的起义。1911年1月,同盟会设起义领导机关统筹部于香港,以黄兴、赵声为正副部长,并在广州设秘密据点数十处。4月初,从海外和内地同盟会会员中挑选八百名敢死志士,组成先锋队,准备于13日分十路进攻总督署各要地。后因人员及军械未及时运到,决定延至27日发动,改十路为四路进攻。当日下午,黄兴率先锋队一百人,进攻两广总督署,总督张鸣岐逃遁。后与李准卫队相遇激战,黄兴中弹断右手两指,率十余人且战且走,最后仅剩黄兴,渡江到河南脱险,化装逃往香港。事后有人收得此役中的殉难者的遗骸七十二具,合葬于广州黄花岗,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华兴会:清末资产阶级革命团体。黄兴与陈天华、宋教仁等于1904年2月创立于长沙,并专设同仇会联络会党。以“驱逐鞑虏,复兴中华”、“同心扑满,当面清算”为号召。次年11月拟在长沙、常德、湘潭等五路同时起事。相约湖北革命党即时响应,占领两

世界近代史名词解释

世界近代史下名词解释 (适用于王晓焰老师) -------杨帆编辑整理1. 人民宪章:英国宪章运动中的纲领性文件。1837年由洛维特领导的“伦敦工人协 会”拟定,次年5月8日,以《人民宪章》的名称公布。其主要内容包括:①凡年满21岁,精神健全的男子皆有选举权;②无记名秘密投票;③废除议员候选人的财产资格限制;④议员应支付薪俸;⑤平均分配选举区,按各自选民的人数分配代表名额;⑥议员每年改选一次。其核心内容是以普选权为基础的议会民主化的问题,反映了当时英国无产阶级和一部分工业资产阶级的要求,推动了宪章运动的发展,对其他国家的工人运动也有一定影响。 2. 第一国际成立大会:即国际工人协会的第一次大会。原为1864年9月,在伦敦 圣马丁教堂召开的声援波兰人民起义的国际性工人大会。大会根据法国工人代表的提议,通过了建立“国际工人协会”的决议,选出21人组成临时中央委员会,马克思当选为委员,对第一国际指导,拟定《成立宣言》、《共同章程》,使第一国际处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这次大会的召开宣告了国际工人协会的成立,并阐明了其目标、任务,建立了组织架构,在国际工人运动史上有重要的地位。 3. 拿破仑三世:法兰西第二帝国的缔造者。路易·波拿马原为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总 统,于1851年12月2日发动政变,1852年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其在位时期,积极促进法国经济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法国经济发展的政策,在此期间,法国完成的工业革命。为了改变1815年以来法国的孤立状态,争夺欧洲大陆优势和进行海外殖民侵略,拿破仑三世积极发动对外战争,在克里米亚战争中,联合英国击败俄国,取得欧洲大陆的霸权。在普法战争中,色当战役惨败被俘,其第二帝国也随之覆灭。拿破仑三世促进了法国经济的巨变,在经济上确立了现代水平的资本主义的根基。 4. 1832年会议改革:19世纪三十年代英国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同土地贵族进行斗争, 争取重新分配政治权及扩大选举权的政治改良运动。在1832年会议改革中,资产阶级的全国政治联合会等团体同辉格党政府相呼应,利用人民运动发声势,迫使议会通过法案,撤销了56个“衰败选区”(指地处农村,已无人烟,由大地主指派议员的选区),增加了在工业革命过程中新兴起的工业城市的代表名额,并降低了选民的财产数额限制,扩大了资产阶级选举权。 5. 宪法纠纷:德国统一过程中出现的议会与政府之间就军事改革进行的争论。前后共两 次。第一次是1860年,陆军部长洛恩提出的一个军事改革方案,遭议会否决,其后政府在没有得到议会批准的情况下强行进行了军事改革,后又解散议会,从而酿成军事改革是否合法争论。这就是第一次“宪法纠纷”。俾斯麦上台后,很快宣布议会休会,下令增加军费,封闭反对派刊物,禁止自由派活动,这些独断的行为被指责为违宪,从而酿成第二次“宪法纠纷”。1864年,俾斯麦以对丹麦的军事胜利征服了朝野,这场冲突才结束。宪法纠纷实际上是资产阶级同容克阶级争夺政治权的斗争,也为德国统一创造了条件。 6. 俄国1861年改革:俄国废除农奴制度的改革。19世纪中期,农奴制已成为俄国资本 主义发展的严重障碍。农民运动不断高涨,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国内矛盾,农奴危机日益严重。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政府被迫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规定:农奴拥有人身自由;土地仍归地主所有;农民为获得人身自由和份地必须交付高额赎金。这样,农民获得“自由”时受到了残酷的剥夺。这场由农奴主实行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

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

具体名词解释 第八章 22日,身为美国驻苏联代办的乔治;凯南向美国国务院发回了一封长达8000字的电文,对苏联的内部社会和对外政策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必须把苏联看作政治上的敌手,采取强硬政策,这为遏制对象奠定了理论基础。1947年3月,美国总 义,标志着遏制战略的正式形成。 削弱的情况下,以军事包围、经济封锁、政治颠覆,特别是局部性的武装干涉和 叶的世界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 遏制战略的目标:阻止苏联势力的进一步扩张;揭穿苏联意图的虚伪;敦促克里姆林宫收缩其控制和影响;在苏联内部培育破坏性种子,使克里姆林宫至少改变其行为以符合普遍接受的国际准则。 杜鲁门主义(Trumen Doctrine):丘吉尔的铁幕演说为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拉开了序幕。1946年9月24日克利福德报告全面勾画了美国在以后一个时期将推行的以军事抑制为主的遏制战略。西南河土耳其危机为杜鲁门主义的出来提供了机会。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在美国会参众两院特别会议上发表了后来被称之为“杜鲁门主义”的国情咨文。 杜鲁门把世界所有国家分为两类,一类国家的生活方式是“自由的”;

另一类国家的生活方式是“不自由的”,是“少数人强加于多数人的”。他说所有国家面临两种生活方式的选择,美国必须领导“自由世界”,遏制共产主义威胁。 杜鲁门主义实质上是美国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全球扩张主义,它是战后美国对外政策的转折点,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的正式终结和美国对苏遏制战略的正式实施与美苏全面冷战的正式开始。美国对外战略正式进入冷战时代。 马歇尔计划:马歇尔计划提出的背景和动因是◎美国全球战略的需要◎控制西欧的需要◎输出商品与资本◎遏制苏联。马歇尔计划的提出(1947.6.5),Marshall Plan 官方名字“欧洲复兴计划”,European Recovery Program (ERP)马歇尔计划的运作方式—欧洲经济合作委员会。 历史作用:◎西欧经济恢复到战前水平,政局趋向稳定◎美国是最大的受益者 ◎马歇尔获得1953年诺贝尔和平奖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布鲁塞尔条约》:签署(英、法、荷、比、卢五国)生效主要内容及其性质:以军事同盟为核心的多边军事条约,是在美国操纵下,建立欧洲军事集团的第一步。始创成员国:美、加、英、法、意、荷、比、卢、丹、挪、冰、葡12国 1949.4.4签署 <<北大西洋公约>>生效北约成立的宗旨是:通过集体防御,维护北大西洋地区的和平、安全、稳定和利益。当时12个缔约国签订的北约文件包括1个序言和14项条款,其核心是第5项条款,即“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的一个或数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将被视为对全体缔约国的进攻。”北约是一个联合抗苏的重要军事联盟,有权组织进攻或进行“自卫”。北约是在美国的倡议和组织下成立的。美国极力主张成立北约的

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

【反掠卖华工】十九世纪中国人民反对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掠卖人口的斗争。鸦片战争后,外国侵略者公开在中国东南沿海掳掠劳动人民,贩往美洲、非洲、澳洲及东南亚一带从事奴隶劳动,因而激起厦门、上海等地人民反对掠卖华工的斗争。1852年(咸丰二年)11月福建厦门人民反对英国侵略者掠卖华工,集众千五百余人示威,被英国海军枪杀八人、伤十六人。1859年.. 7、8月间,上海人民发现英、法、美各国掠卖华工,又发现法国领事住宅中拘禁大批华工,即散发揭帖,并集众数百人殴毙英人一名,击伤英国领事,捣毁法国天主教堂匾额。被掠卖的华工也曾多次在船上暴动,在国外各地反抗,表现了中国人民英勇不屈的反抗精神。 【魏源】(1794—1857)清末思想家、史学家。字默深,湖南邵阳人。道光进士。官至高邮知州。曾从刘逢禄学《公羊春秋》。和龚自珍同属主张“通经致用”的今文学派。鸦片战争时,在两江总督裕谦幕府,参与东抗英战役。痛愤时事,著《圣武记》。后又将林则徐所编西方史地资料《四洲志》和历代史志等,增补为《海国图志》,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建议自设船厂、炮船,加强海防,抵抗外国侵略。强调“变古愈尽,便民愈甚”,对后来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运动有一定影响。著有《古微堂集》、《元史新编》、《老子本义》、《诗古微》等书,并协助江苏布政使贺长龄编成《皇朝经世文编》。 【马神甫事件】又称“西林教案”。1803年(咸丰三年)法国天主教神甫马赖(1814—1856)非法潜入广西西林县活动,作恶多端,激起民愤。1856年西林知县张鸣凤逮捕马赖等二十六人,并依法判处马赖死刑。次年法皇拿破仑三世(即路易·波拿巴)以这一事件为借口,与英国联合发动了* 第二次鸦片战争。 【天津教案】1860年(咸丰十年)英法联军强迫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后,法国天主教传教士在天津望海楼设立教堂,吸收恶棍入教,拐骗人口。强占民地,激起民愤。1870年(同治九年)6月.. 21日天津人民因育婴堂虐死婴儿数十名,聚众到教堂说理。法国领事丰大业(1830—1870)持枪往见北洋通商大臣崇厚,并开枪恫吓,又在路上向天津知县刘态开枪击伤随从一名。群众怒不可遏,打死丰大业,焚毁法、英、美教堂及法领事署。事件发生后,英、美、法等七国军舰集结天津烟台一带示威。清政府派真隶总督曾国藩到天津查办,曾国藩又奏调李鸿章协同办理。他们主张避战求和,对侵略者屈服。后清政府派崇厚赴法国道歉,将天津知府和知县革职充军,将爱国人民当作凶手惩办,杀死二十人,充军二十五人,并赔款建立教堂 【左宗棠】(1812—1885)清末湘军军阀、洋务派首领。字季高,湖南湘阴人。举人出身。初入湖南巡抚骆秉章幕,1860年(咸丰十年)由曾国藩推荐,率湘军五千人赴江西、皖南与太平军作战。1862年初任浙江巡抚,勾结法国侵略者组织“常捷军”,先后攻陷严州(今建德)、金华、绍兴等地,升闽浙总督。1864年(同治三年)又陷杭州。旋赴漳州和嘉应州(今广东梅县)镇压太平军余部李世贤、汪海洋。1866年依靠法国人日意格开办福州船政局,成为洋务派首领之一。同年调陕甘总督,派胡光墉在上海借外债和购买军火,进攻捻军。后又率军镇压西北回民军,先后夺取董志原、金积堡、太子寺、肃州(州治今甘肃酒泉)等处,纵兵残杀。1875年(光绪元年)督办新疆军务,率兵讨伐*阿古柏,先后收复乌鲁木齐、和阗(今和田)等地,阻遏了俄英对新疆的侵略。1881年任军机大臣,调两江总督。中法战争时督办福建军务。有《左文襄公全集》。 【刘坤一】(1830—1902)清末湘军将领。字岘庄。湖南新宁人。廪生出身。1856年(咸丰六年)随刘长佑在江西、湖南、广西与太平军作战,累升广西布政使。1865年(同治四年)任江西巡抚。1875年(光绪元年)擢两广总督。1879年调任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中日甲午战争时被任为钦差大臣驻山海关,节制内外陆军百余营,辽河一战,全军溃败。1896年回任两江总督。1900年在帝国主义策划下,参与*东南互保。有《刘坤一遗集》。 【曾纪泽】(1839—1890)清末外交官。字劼刚。湖南湘乡人。曾国藩长子。1878年(光绪

世界近代史名词解释和问答题

《世界近代史》课程作业 一、名词解释 1.教皇子午线:1494 年经教皇仲裁,西班牙和葡萄牙在世界上划分势力范围的分界线。 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后,西、葡两国为争夺殖民地、市场和掠夺财富,长期进行战争。为缓和两国日益尖锐的矛盾,由教皇亚历山大六世(1492~1503在位)出面调解,于1494年6月7日两画了一条线,线西归西班牙,东归葡萄牙,此即所谓“教皇子午线”。 这条由教皇作保规定的西、葡两国势力范围的分界线,开创近代殖民列强瓜分世界、划分势力范围的先河。(参课本P19) 2.人文主义: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表现在文学、艺术、教育、哲学和自然科学等方面的思想内容,通常被称为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是一种哲学理论和一种世界观,以人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作为文艺复兴时期主要的社会思潮,他的核心是:肯定人,注重人性,要求把人从宗教束缚中解救出来。反对神权,提倡人权;反对神性,提倡人性;反对封建特权,提倡自由平等;反对教会蒙昧主义,提倡发展文化教育;反对封建割据和外族入侵,主张中央集权和民族独立。 人文主义是资产阶级的世界观和历史观,是资产阶级反封建、反中世界神学世界观的思想武器。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对人文主义的过分推崇,造成文艺复兴运动个人私欲的膨胀、泛滥和社会混乱。 3.薄伽丘:乔万尼·薄伽丘(1313—1375),一译卜伽丘,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杰出代表,人文主义者。 代表作《十日谈》批判宗教守旧思想,揭露教会的虚伪和腐化,提倡个性解放,歌颂人对现世生活的追求。主张“幸福在人间”,被视为文艺复兴的宣言。创作了西欧

文学史上第一部心理小说《菲亚美达》;其与但丁、彼特拉克合称“文学三杰”。 4.因信称义:是德国神学家马丁·路德的神学思想核心。 他认为,基督徒之所以是自由的,是因为他们“因信称义”,不再受善功律的支配,他们通过自己的信仰而与基督建立了新的个人关系。信徒不必依靠教会极其繁琐的宗教礼仪,只凭对上帝对的虔诚信仰就可以得到灵魂的拯救。内容有:1.圣经乃唯一的、最高的成就。2.平信徒皆为祭司3.僧俗平等,恪守天职。 这一宗教伦理是对天主教会所宣扬的“行为称义”的否定,所蕴含的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具有宗教情感的个人主义与文艺复兴中具有理性的个人主义结合在一起,成为早期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精神动力之一。 5.预定论: 由宗教改革家加尔文(1509——1564)提出,也成为加尔文派的奠基。 预定论认为神的旨意是绝对的,也是无条件的,一切有限的受造物联合起来也不能影响神的旨意,这旨意完全是神在永恒里安排的。神是万物的主宰,伟大而有能力,安排大自然的运行,支配人类的历史,任何细节都在他的掌管之下。其内容为将人分为“选民”和“弃民”。 预定论提出了解放人的思想,鼓励人们在世俗生活中去发财致富。 6.开明专制:18世纪下半叶欧洲一些国家封建专制君主执行的一种政策,是为了适应资本主义发展和阶级矛盾尖锐化而进行的具有明显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 当时,欧洲大陆诸国的封建制度日趋衰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封建社会内有所发展。各国封建君主为了巩固其专制统治,接过了法国启蒙学者要求改革的旗帜,宣称要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把自己装扮成“开明”的君主,高喊“开明”的口号,进行种种改革,如改革教会,兴办教育事业,编纂法典等 “开明专制”的时代是从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二世登基时开始的。他自称“国家的第一

最新近代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近代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 波兰-萨克森问题是拿破仑战争后维也纳会议上俄、奥、普争夺波兰萨克森这一地区所引发的问题,维也纳会议的核心问题拿破仑所建立的华沙大公国原为普鲁士瓜分波兰时所获得,维也纳会议上普鲁士要求按“正统原则”恢复原占领地,而沙皇企图独占整个波兰,便希望用萨克森和普鲁士进行交换。奥地利不希望普在德意志中的实力加强,同时也担心俄国的实力强大后会在本国内部导致民族问题尖锐化,因此坚决反对普俄两国就此协议。英国则希望维持欧洲力量的均势而支持奥地利反对普俄的行动。经过激烈的争吵,俄普奥达成协议,瓜分了波兰。关于萨克森问题,普鲁士获得了其部分领土并得到瑞典的波美拉尼亚,莱茵河左岸地区和威斯特伐里亚作为补偿。 《比利牛斯条约》;继《威约》签订后,法西战争并未结束,一直到1659年,法国最终击败西班牙,双方签订《比利牛斯条约》。主要内容:⑴法国波旁王室与西班牙哈布斯堡王室联姻;⑵西班牙放弃对阿尔萨斯的要求。该条约的一些条款对法西两国以后的对外政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甚至影响到整个欧洲的国际关系。 三国干涉还辽是指《马关条约》签订后,俄、德、法三国共同干涉,迫使日本归还中国辽东半岛一事。1895年4月,三国照会日本,要求其无条件放弃对辽东半岛的要求。日本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元气大伤,无力武力抗拒三国。1895年5月同意放弃辽东半岛,但要求中国增加3000万两白银的赔款。三国干涉还辽后,一场瓜分中国的狂潮正在酝酿之中。 大陆封锁体系大陆封锁体系是指拿破论为了在经济上击垮英国而建立的一个战略体系。它由两次“柏林敕令”和“枫丹白露敕令”组成。这一体系在最初有效地打击了英国,但随着英国拓展海外贸易,并实行反封锁政策,体系的物质基础受到了动摇,后来在欧洲大陆矛盾的斗争中,大陆封锁体系土崩瓦解了。 遗产战争是指法王路易十四以继承西班牙遗产为名发动的战争,实质为法国霸权政策的产物。法国霸权政策的重点是夺取哈布斯堡家族的领地,削弱哈布斯堡王朝的势力。1665年,西班牙国王腓力四世去世,法王路易十四以王后为腓力四世长女的名义,西班牙索要西属尼德兰作为菲利普四世的遗产。这一要求被西班牙拒绝。法国于1667年向西班牙发动战争,史称“遗产战争”。1668年,在英、荷、瑞的介入下,签订亚琛条约,战争结束。 普法战争指1870—1871年普鲁士与法国之间的一场重大战争,是普完成德意志统一的三场王朝战争中的最后一场。战后法德签订《法兰克福和约》,规定(1)法国赔款50亿法郎(2)法国割阿尔萨斯和洛林的一部分给德国(3)赔款付清前部分德军留驻巴黎。普法战争加深了法德的矛盾,为一战埋下祸根。 《航海条例》是英国政府旨在奖励和保护本国航运业和海外贸易的一系列法令的总称,目的是打击荷兰的海上优势。英荷就此进行了一系列谈判,但荷兰拒不接受《航海条例》,谈判破裂,第一次英荷战争爆发。荷兰战败,于1654年与英国签订《威斯敏斯特和约》,规定荷兰不得与欧洲以外的英国岛屿和殖民地通商,英国也不得与欧洲以外的荷兰岛屿和殖民地通商。该条约几乎是《航海条例》的翻版。由此,荷兰作为海上大国的地位受到削弱,英国开始踏上了争夺海上霸权的殖民帝国之路。 近代国际关系史简答题 简述19世纪后期欧洲主要大国的对外扩张政策:1.英国在亚非扩张的重点是阿富汗、伊朗、中国、缅甸、埃及和南非,在非洲企图实现从开罗到开普敦的“两C计划”,控制自北到南的非洲大陆。2.法国扩张重点也是在亚洲和非洲,它们主要要是埃及、阿尔及利亚、突尼斯、越南和中国。3.德国在非洲强占了多哥等地,还企图把德属东非和西南非洲连成一片,建立一个从大西洋到印度洋的德属殖民帝国,德国在亚洲将中国视为扩张的主要目标。 简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三次战争及结果:1)1898美西战争,西班牙战败,1898年12月签订《巴黎和约》2)1899英布战争结果英国外交作出重大调整,由光辉孤立转向结盟3)1904日俄战争1905年9,日俄两国在美国签订《朴茨茅斯和约》主要内容:俄国承认日本在朝鲜的“优越权利”;东三省的行政权归还中国;俄国将旅顺大连的租借权移交日本;库页岛南部割让给日本 试评述俾斯麦的外交:1.现实主义外交:俾斯麦对外国政府的态度取决于该政策可能对普鲁士带来的损害或益处。在德意志统一前,俾斯麦从本国实力出发,利用灵活的外交手段以谋取利益最大化,在军事行动中也充分考虑到外交的因素,比如联奥攻丹,利用地理上的关系吞并了石勒苏伊格与赫尔斯

世界近代史-名词解释

明治维新日本历史上的一次政治革命。它推翻德川幕府,使大政归还天皇,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实行大改革,促进日本的现代化和西方化。1871年废藩置县,摧毁了所有的封建政权。明治政府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工业化。军事工业以及交通运输都得到很大发展。到20世纪初,明治维新的目标基本上已经完成,日本在现代工业国的道路上前进。 西进运动北美独立战争到南北战争爆发前后向北美大陆西部移民拓殖扩张、掠夺印第安人土地的运动。美国独立后阻止移民西进的敕令,来自沿海地区和欧洲的移民涌向西部。在西进运动过程中,出现3次巨大的移民高潮。1890年,西进运动正式结束。西进运动使美国的领土增加到建国时的3倍以上,扩大了发展工业所需的各种基本资源,对美国社会制度和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美利坚民族性格的形成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普法战争德国完成统一的第三次王朝战争。普奥战争后,位于德国西南部的邦国在法国支持下仍然独立,德意志的统一还未完成。俾斯麦积极准备用兵法国。1870年7月,战争爆发。战争以法国军队的进攻为开始,但在普鲁士军队的反击下,战场很快就转移到法国境内。9月1日,双方在色当进行大会战,法国军队再次惨败,拿破仑三世率领10万法军投降。普法战争以普鲁士的胜利而宣告结束。1870年年底,德意志西南部的4个邦国加入“北德意志联邦”,德意志终于实现统一。 《1787年联邦宪法》美国宪法,也是近代西方国家第一部成文宪法。1787年9月17日费城制宪会议上通过。宪法以三权分立为基本原则。以立法、行政、司法的三权分立为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实行总统制。行政权属于总统,总统任期4年,有权任命部长、缔结条约,但须经国会同意,国会对总统、部长的渎职行为有权弹劾;国会是立法机关,由参、众两院组成,负责批准条约,制订税率立法。但总统对国会立法有否决权。司法权属最高法院,大法官由总统任命,须经国会批准,任取终身,有解释宪法的权力。以上三条旨在将立法、行政、司法之权分立,互相制约。宪法同时也带有明显的种族压迫条款,没有触动奴隶制。后增加了10项关于人权的补充条款,规定言论、出版、集会等权利。宪法对加强联邦政府权力,巩固资产阶级统治有很大作用,沿用至今。 吉伦特派法国大革命中代表工商业资产阶级的政治派别。吉伦特派的主要成员最初属于雅各宾俱乐部,后在俱乐部内形成了一个独立的新派别,因该派领袖人物多来自西南部的吉伦特郡而得名。成员主要是与西部和南部的工商业资产阶级有较密切联系的知识分子和律师。1792年8月10日起义之后,以吉伦特派成员为主组成临时政府,开始吉伦特派执掌政权时期。吉伦特派主张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但认为法国革命应当止步,恢复秩序。1793年初法国局势恶化,前线吃紧,市场物资匮乏,物价飞涨,群众要求限制物价,打击投机商。吉伦特派则坚持经济自由原则,不愿实行对经济的干涉和管制。吉伦特派逐渐失去民心,1793年5月31日至6月2日,雅各宾派领导巴黎群众起义,迫使议会下令逮捕吉伦特派首领,结束了吉伦特派统治。在恐怖时期,吉伦特派首脑人物被大批处死或自杀。热月政变后,该派残余势力构成热月党的骨干。 开明专制18世纪下半叶欧洲一些国家封建专制君主执行的一种政策。当时,欧洲大陆诸国的封建制度日趋衰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封建社会内有所发展,社会阶级矛盾尖锐。各国封建君主为了巩固其专制统治,接过了法国启蒙学者要求改革的旗帜,宣称要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他们利用伏尔泰希望有一个开明的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