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有机肥料生产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

有机肥料生产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

有机肥料生产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
有机肥料生产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

迁安市福盛畜牧科技有限公司

有机肥料生产操作规程

、原辅料领用操作规程

1.领料人员根据生产指令单上的领用要求,填写领料单。

2. 领料单经生产主管签字后,领料人员才能交给仓管申请领

料,领取生产所需原料及辅料,领料时领料人员和仓管必须签字确认实领数量。

3. 领取来的各类原辅料必须分类整齐的摆放在物料暂存区,

以易于识别。

、上堆前原辅料混合操作规程

1. 原料预处理

1 )如果原料水分过大,一定要将其晾晒或沥干,以满足配

料混合后达到配方的技术要求。

(2)如果所用原料是干原料,粒径》2cm的必须粉碎以满足

要求。

(3)如果干原料水分w 10%而且硬度较大,可以将湿原料与

干原料按配方比例先混合浸润24h 后再处理。

2. 辅料预处理

(1)辅料粒径》2cm的要先粉碎均匀至达生产要求。

2)混在辅料里的硬块或金属物及长布线条等要先清除干

净。

3. 混合搅拌

1)检查各类原辅料是否准备齐全,输送带及搅拌机运行是

否正常。

2)先将搅拌机下料开关关紧,开启搅拌运行开关,将各类

物料按配比送到搅拌斗中。

3)物料添加完成后,将物料在搅拌机内搅拌,保证各类物

料搅拌均匀。

4)原料搅拌均匀后,开启输送带,打开搅拌机下料开关(开

口大小以物料不溢出输送带为宜)将物料装入运输工具,运输到发酵场。运输过程中物料不能装的太满,避免物料洒落,造成浪费及污染。

5)物料放完后,关闭搅拌斗下料口和输送的开关,进行下

三、上堆发酵操作规程1. 范围本规程适合于堆肥发酵的整个过程。

2. 技术要求参见生产工艺作业指导书。

3. 操作步骤

1)上堆

将混合均匀的原料在发酵场上堆成底边宽 1.8m-3.0m ,上边宽

0.8-1.0m ,高1.0m-1.5m 的梯形条垛,条垛之间间隔

0.5m。

2)翻堆

每一天的上堆发酵原料作为一个批次,并插上堆肥发酵标识牌。

原料上堆后在24-48h 内温度会上升到60 度以上,保持48h 后,

但当温度超过70 度后,必须立即翻堆)开始翻堆,翻堆时务必均匀彻底,将低层物料尽量翻入堆中上部,以便充分腐熟。

3)发酵结束

发酵完整的堆肥过程由低温、中温、高温和降温四个阶段组

成。温度由低向高再逐渐回落,此时物料应无任何异味,即可结束发酵。

4. 记录

在整个发酵过程中, 除进行翻堆操作外, 应每日测量、记录发

酵温度, 做好《发酵监控记录》。

四、物料干燥粉碎及入库操作规程1. 干燥

1)晾晒

将发酵完成的堆肥在晾晒场地上均匀的摊开,摊晾厚度不能

超过20cm,并不时的翻晒使物料均匀快速的晾干。

2)粉碎及筛分

当堆肥晾晒至水分小于25%后就可以进行粉碎筛分(筛网孔

径3mm。开启粉碎机电源至少10s后才能向粉碎机中投放物料,投放物料的速度要均匀。第一次筛分的筛上物集中进行二次破碎筛分处理,二次筛分的筛下物与一次筛分的筛下物混合后进入下工序。(粉碎前先检查破碎机刀片是否完整,运转是否正常;筛分机筛网是否破损,如有问题应立即更换和维修。

2. 入库

1)将筛下物混合好后,通知化验室抽样检测,如果库存时

间长每月都需要定期抽检。

2)在保存的过程中每一批的堆肥必须分开对放,堆体不能

高于1.5m,并插上标识牌,定期进行巡检,防止成品受潮变质等。

五、有机肥料(粉状)生产加工规程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规程规定产

品加工处理的工艺技术要求。

本规定适用于堆肥腐熟后的有机肥料的成品加工。

2.产品技术参数

1)腐熟成熟产品技术要求参见堆肥发酵生产质量指标及产

品质量标准。

2)加工产品技术指标

细度(1.0-3.0mm) > 80%。

3.加工工艺流程

1)物料的领取是根据生产指令单上的生产配方要求,领取生产所需物

料。

是各物料必须整齐的摆放在物料暂存区,区分明确易于识

别。

三是领料必须填写领料单, 并由生产主管签署后生产人员才

能领料,领料时生产人员和仓管必须签字确认实发数量。

2)物料的预处理

是所有辅料必须满足水分小于15%,超标的辅料必须通过

晾晒达到标准。

是原料中混有的废旧包装线、铁屑、纸屑、编制袋线绳等

杂物必须清理干净。

3)配料搅拌是检测原料是否准备齐全,场地是否清理干净。

是先将各物料按照配方要求均匀合理的一层一层铺在混料

区,然后用人工翻混3 次已达到物料混合均匀为准。

三是混合好的物料运送至粉碎区。

4)粉碎是先检查粉碎机运转是否正常,刀片、锣底和出料口布袋

是否磨损破坏,否则立即更换。

是混合好的物料暂放区、粉碎区和包装区一定要严格区分

三是开启粉碎机开关待运转正常后匀速向粉碎机中添加物

料,物料添加速度以不堵塞粉碎机为准。

四是粉碎的过程中定要时刻注意检测筛网的破损情况,

但破损立即更换。

5)包装是检查机器运装是否正常,包装袋标识粘贴是否完整、牢固,定量系统是否校正,缝包机是否加油维护, 场地是否清理干净。

二是打开粉碎机出料口将粉碎的产品装入包装袋中,包装前定要检查产品外观是否混有废旧包装线、铁屑、纸屑、编制袋线绳、树叶杂草、烟蒂等杂物;

三是确定产品外观符合要求后,准确称量25kg/ 包,将内袋

的空气赶净,然后在距内袋口10- 15cm的地方用包装带扎紧内袋。

四是将准确定量、扎紧内袋的25kg/ 袋的包装袋进行缝包操

作。缝制好的包装袋不能出现跳线、断线、缝线不直、包装袋挂伤和二次缝包等问题。

五是包装好的成品先在待检区暂存。

6)检验、入库是除质检人员随机抽样外,生产人员必须每两小时取一个小样,最后混合成一个批次的样品进行检测。

二是根据检验报告合格立即入库保存,不合格的进入不合格

品处理控制程序。

作业指导书和操作规程的不同讲解学习

作业指导书和操作规程的不同 作业指导书是指为保证过程的质量而制订的程序。 可理解为一组相关的具体作业活动或过程(如抹灰、砌砖、插件、调试、装配、完成某项培训)。 -作业指导书也是一种程序,只不过其针对的对象是具体的作业活动,而程序文件描述的对象是某项系统性的质量活动。 -作业指导书有时也称为工作指导令或操作规范、操作规程、工作指引等。 ·作业指导书的作用 -是指导保证过程质量的最基础的文件和为开展纯技术性质量活动提供指导。 -是质量体系程序文件的支持性文件。 b. 作业指导书的种类 ·按发布形式可分为: -书面作业指导书; -口述作业指导书; -计算机软件化的工作指令; -音像化的工作指令。 ·按内容可分为: -用于施工、操作、检验、安装等具体过程的作业指导书; -用于指导具体管理工作的各种工作细则、导,则、计划和规章制度等; -用于指导自动化程度高而操作相对独立的标准操作规范。 c. ISO9000系列标准中对作业指导书的要求 · "如果没有作业指导书就不能保证5质量时,则应对生产和安装方法制订作业指导书"(GB/T19001-ISO9001--9. 1)。 ·生产作业可由作业指导书规定到必要的程度。应对工序能力进行研究以确定工序的潜能。整个生产中使用工艺规定也应写成书面文件,务个作业指导书中均应引用。作业指导书中应明确规定圆满完成工作以及符合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的准则。……(GB/T19004-ISO9004--10. 1. 1)。 · "应按照质量体系的规定对作业指导书,规范和图样进行控制"(GB/T19004-ISO9004--11. 5)。

2. 作业指导书的内容 常用的作业指导书、工作细则、标准、作业规范通常应包含的内容. 3. 作业指导书的编号与管理 a. 基本要求 ·内容应满足 -5W1H原则 任何作业指导书都须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出: Where:即在哪里使用此作业指导书; Who:什么样的人使用该作业指导书; What:此项作业的名称及内容是什么; Why:此项作业的目的是干什么; How:如何按步骤完成作业。 -"最好,最实际"原则 最科学、最有效的方法; 良好的可操作性和良好的综合效果。 ·数量应满足 -不一定每一个工位,每一项工作都需要成文的作业指导书; -"没有作业指导书就不能保证质量时"才用; -描述质量体系的质量手册之中究竟要引用多少个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就根据各组织的要求来确定; -培训充分有效时,作业指导书可适量减少 -某获证企业质量手册中引用的作业指导书清单,详见附表16。 ·格式应满足 -以满足培训要求为目的,不拘一格; -简单、明了、可获唯一理解; -美观、实用。 b. 编写步骤 ·见作业指导书编写流程图 ·流程图说明 -作业指导书的编写任务一般由具体部门承担; -明确编写目的是编写作业指导书的首要环节;

有机肥生产操作规程

有机肥生产操作规程 一、目的:为规范工艺操作,保证工艺规程的严格、完整的执行,制定本规程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有机肥车间的工艺生产和工艺管理。 三、有机肥产品定义: 以畜禽粪便及工农业有机废弃物为主要原料,经过发酵腐熟后制成的有机肥料。有机肥用编织袋包装,每袋净含量40kg。 四、原辅料配比技术规程 1.原料及辅料 (1)原料:烟沫、褐煤、养殖场畜禽粪便、磷矿渣等。 (2)辅料:CM菌种等。 2.原辅料要求 烟沫保证水分10%以下,有机质60%以上;褐煤水分20%以下,有机质50%以上,腐植酸30%以上;粪便水份控制在85%以下,以保证运输过程的二次污染控制及堆肥前处理的水份控制。原料不得夹杂有其它较明显的杂质。菌种由自己生产,活菌数保证2亿cfu/g,杂菌率≤30%。 3.配比工艺要求 (1)原辅料:C/N比控制在23-28。

(2)含水量:原料配比含水量控制在25%-40%。 (3)容重控制在0.4-0.8g/cm3。 五、堆肥发酵生产技术规程 1. 工艺流程 前处理---主发酵---后熟发酵---后加工。 2.主要工艺条件 (1)前处理的原料要求参见原辅料配比工艺规程。 (2)高效的微生物菌剂。添加菌剂后将菌剂与原辅料混匀,并使堆肥的起始微生物含量达106 个/g以上。 (3)堆高大小:自然通风时,高度1.0-1.5米,宽1.5-3.0米, 长度任意。 (4)温度变化:完整的堆肥过程由低温、中温、高温和降温四个阶段组成。堆肥温度一般在50-60℃,最高时可达70-80℃。温度由低向高现逐渐升高的过程,是堆肥无害化的处理过程。堆肥在高温(45-65℃)维持10天,病原菌、虫卵、草籽等均可被杀死。 (5)翻堆:堆肥温度上升到60度以上,保持48小时后开始翻堆,(但当温度超过70度时,须立即翻堆),翻堆时务必均匀彻底,将低层物料尽量翻入堆中上部,以便充分腐熟,视物料腐熟程度确定翻堆次数。 3.发酵方式:平地堆置发酵 将原料和发酵菌,经搅拌充分混合,水分调节在25%-40%,堆成宽约2米、高约1.5米的长垛,长度可根据发酵车间长度而定。每

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的区别

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的区别 作业指导书是指为保证过程的质量而制订的程序。 -"过程"可理解为一组相关的具体作业活动(如抹灰、砌砖、插件、调试、装配、完成某项培训)。 -作业指导书也是一种程序,只不过其针对的对象是具体的作业活动,而程序文件描述的对象是某项系统性的质量活动。 -作业指导书有时也称为工作指导令或操作规范、操作规程、工作指引等。 ·作业指导书的作用 -是指导保证过程质量的最基础的文件和为开展纯技术性质量活动提供指导。 -是质量体系程序文件的支持性文件。 b. 作业指导书的种类 ·按发布形式可分为: -书面作业指导书; -口述作业指导书; -计算机软件化的工作指令; -音像化的工作指令。 ·按内容可分为: -用于施工、操作、检验、安装等具体过程的作业指导书; -用于指导具体管理工作的各种工作细则、导,则、计划和规章制度等; -用于指导自动化程度高而操作相对独立的标准操作规范。 c. ISO9000系列标准中对作业指导书的要求 · "如果没有作业指导书就不能保证5质量时,则应对生产和安装方法制订作业指导书"(GB/T19001-ISO9001--9. 1)。 ·生产作业可由作业指导书规定到必要的程度。应对工序能力进行研究以确定工序的潜能。整个生产中使用工艺规定也应写成书面文件,务个作业指导书中均应引用。作业指导书中应明确规定圆满完成工作以及符合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的准则。……(GB/T19004-ISO9004--10. 1. 1)。 ·"应按照质量体系的规定对作业指导书,规范和图样进行控制"(GB/T19004-ISO9004--11. 5)。 2. 作业指导书的内容 常用的作业指导书、工作细则、标准、作业规范通常应包含的内容. 3. 作业指导书的编号与管理 a. 基本要求 ·内容应满足 -5W1H原则 任何作业指导书都须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出: Where:即在哪里使用此作业指导书;

有机肥发酵方法分析

有机肥 有机肥: 主要指各种动物和植物等,经过一定时期发酵腐熟后形成的肥料(其中包括经过加工的菜籽饼,是没有异味的)。 有机肥含有大量生物物质、动植物残体、排泄物、生物废物等物质、施用有机肥料不仅能为农作物提供全面营养,而且肥效长,可增加和更新土壤有机质,促进微生物繁殖,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是绿色食品生产的主要养分来源。堆肥 以各类桔秆、落叶、青草、动植物残体、人畜粪便为原料,与少量泥土混合堆积而成的一种有机肥料。 沤肥 沤肥所用原料与堆肥基本相同,只是在淹水条件下进行发酵而成。 厩肥 指猪、牛、马、羊、鸡、鸭等畜禽的粪尿与秸秆垫料堆沤制成的肥料。 沼气肥 在密封的沼气池中,有机物腐解产生沼气后的副产物,包括沼气液和残渣。 绿肥 利用栽培或野生的绿色植物体作肥料。如豆科的绿豆、蚕豆、草木樨、田菁、苜蓿、苕子等。非豆科绿肥有黑麦草、肥田萝卜、小葵子、满江红、水葫芦、水花生等。 作物秸秆 农作物秸秆是重要的有机肥之一,作物秸秆含有作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有N、P、K、 Ca、s等。在适宜条件下通过土壤微生物的作用,这些元素经过矿化再回到土壤中,为作物吸收利用。 饼肥 菜籽饼、棉籽饼、豆饼、芝麻饼、蓖麻饼、茶籽饼等。 泥肥 未经污染的河泥、塘泥、沟泥、港泥、湖泥等。 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通过有益菌群的人工纯培养技术,采用科学的提炼,可以生产出多种多样不同品种的生物有机肥,它能改善土质、减少环境污染、增肥增效等。生物有机肥将是未来农业生产用肥的主要发展趋势。 1.发酵作业流程 1.从取料口取出一定量的产品 2.用带式输送机搬运出 3.把定量原料投入到料斗提升机 4.用料斗提升机从投入口投入到发酵槽里 5.根据原料状态有时要添加废粘土

作业指导书和操作规程

XXXXXX有限公司 安全标准化体系文件 作业指导书和操作规程 发放号: 受控标识: 管理部门: 2012—4—2 发布2012—4—2 实施编制:XXX 审核:XXX 批准:XXX

目录 第一章作业活动安全技术操作 1.1 交叉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1.2 化学危险品的采购操作规程 1.3 危险化学品的运输操作规程 1.4 化学危险品的储存、保管操作规程 1.5 设备、设施检维修安全操作规程 1.6 装卸、搬运安全操作规程 1.7 变配电设备安全检修规程 1.8 变配电安全操作规程 第二章生产工艺作业指导书 第三章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3.1 电焊机安全操作规程 3.2 母线加工机器安全操作规程 3.3 砂轮机安全操作规程 3.4 台钻安全操作规程 3.5 摇臂钻床安全操作规程 3.6 电动葫芦安全操作规程 3.7 叉车安全操作规程 第4章作业人员安全操作规程 4.1 电工安全操作规程 4.2 机修工安全操作规程

4.3 搬运装卸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4.4 起重工安全操作规程 4.5 电工检修操作规程 4.6 焊工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第1章作业活动安全技术操作 1.1 交叉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一. 目的 为了明确公司厂区内各施工单位之间交叉作业的安全要求和《交叉施工安全协议》办理程序,制定本规定。 二.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企业生产区域的断路作业。 三. 职责 1.交叉作业的部门对交叉作业安全负责 2.作业人员对作业过程负责 3.公司管理部负责《交叉施工安全作业证》的管理和作业现场的监督、检查 4.作业部门安全员负责作业现场的管理、检查 四. 交叉作业安全要求 1.在生产运行区进行交叉作业时,必须填写《交叉施工安全协议》。 2.施工中应尽量减少交叉作业。必需交叉时,施工负责人应事先组织交叉作业各 方,商定各方的施工范围及安全注意事项;各工序应密切配合,施工场地尽量错开,以减少干扰;无法错开的垂直交叉作业,层间必须搭设严密、牢固的防护隔离设施。 3.交叉作业场所的通道应保持畅通;有危险的出入口处应设围栏或悬挂警告牌。 4.隔离层、孔洞盖板、栏杆、安全网等安全防护设施严禁任意拆除;必须拆除时, 应征得原搭设单位的同意,在工作完毕后立即恢复原状并经原搭设单位验收;严禁乱动非工作范围内的设备、机具及安全设施。 5.交叉施工时,工具、材料、边角余料等严禁上下投掷,应用工具袋、箩筐或吊 笼等吊运。严禁在吊物下方接料或逗留。 五. 《交叉施工安全协议》办理 1.项目各施工单位向公司管理部提交项目作业方案,包括作业时间、地点、作业 内容。公司管理部根据施工单位提出的方案判定各施工单位是否存在交叉作业。 2.如果存在交叉作业,由公司管理部组织相关施工单位负责人、技术人员进行交 叉作业协调会议,协调相关施工单位的作业时间,尽量避免交叉作业。 3.如果必须交叉作业时,由交叉作业双方共同签订交叉作业安全协议,明确各自

有机生产操作规程

有机生产操作规程 (第二版) 某某某公司有机基地 二零一零年五月十五日 目录 01 有机大蒜生产操作规程 2 02有机花生生产操作规程 4 03 有机南瓜生产操作规程 7

04 有机山药生产操作规程 10 05 有机芋头生产操作规程 13 06 有机萝卜生产操作规程 15 07 有机白菜生产操作规程 17 08 有机土豆生产操作规程 19 09 有机大姜生产操作规程 21 10 有机紫薯生产操作规程 23 11 有机牛蒡生产操作规程 25 12 有机彩椒生产操作规程 27 13 有机西兰花生产操作规程 30 14 有机圣女果生产操作规程 32 15 有机菠菜生产操作规程 34 16 有机油菜生产操作规程 36 17 有机茼蒿生产操作规程 38 18 有机茄子生产操作规程 40 19 有机韭菜生产操作规程 44 20 有机元葱生产操作规程 46 21 有机黄瓜生产操作规程 48 22 有机黄秋葵生产操作规程 51 23 有机作物贮藏规定 53 24 机械设备的维修与清扫规程 54 25 员工福利和劳动保护规定 55 26 档案记录和管理 56 27 产品批号的制定和使用规程 57 有机大蒜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为使大蒜达到有机产品标准,在整个生产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有机产品生产操作规 程进行生产和管理。 1、立地条件

基地选择在地势较高、地面平坦、土质疏松、土壤肥沃、酸碱适宜、排灌方便、通风良好的地块。大气、土壤、水质条件均符合GB/T19630产地质量标准。 2、品种与备种 2.1品种以金乡蒜、苍山蒜为主要品种。 2.2茬口选择:大蒜选择前茬作物以玉米和大豆花生作物为主。前茬作物和轮作作物严格按照有机产品食品生产操作过程中的标准和要求进行生产和管理。 2.3整地施肥:在前茬作物收获后,每亩施优质专用堆肥2000kg、有机肥100kg作底肥,撒施均匀后立即进行耕翻,耕深20~30cm,细耙细耧2~3遍,使肥料与土壤充分混匀,做到地面平整,上松下实。 2.4做畦:多采用平畦栽培,畦宽2.0—4.0,畦梗宽20cm~30cm,高15cm。 3、选种与留种 3.1播前选种在播种前,要从选种的蒜种中选择蒜瓣肥大、芽饱满、色泽洁白、无病斑、无伤口的蒜瓣作种。剔除发黄、发软、虫蛀、有伤、茎盘变黄及霉变的蒜瓣。 3.2 收获后留种田间留种要选择无病地块,具有本品种形态特征和优良种性的植株留种,其叶片要无病斑、茎粗壮、蒜头肥大周正、外观颜色一致、瓣数相近、均匀饱满。留种的大蒜要适期收获并单收单藏。 4、栽培方法 4.1播种期一般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秋分至寒露为播种适期。 4.2播种密度与用种量确定密度时,必须考虑品种特点、种瓣大小、播期早晚、土壤肥力、肥水条件及栽培目标等多种因素。每亩3万~4万株,行距18~20cm,株距6~8cm,每亩用种量为150kg左右。 4.3播种方法先在做好的畦内按行距开深3cm的浅沟,按株距将蒜瓣种在沟内,然后在其上均匀撒一层1.5~2.0cm的细土,播种完毕后用喷灌机械喷灌一次。 4.4蒜瓣的按置方向因为大蒜叶片开展方向与蒜瓣腹背连线相垂直,因此,播种时蒜瓣腹背连线要呈南北向,这样长成的植株叶片在行间东西方向充分伸展,植株上、中、下层光照分布合理,可以提高光合作用,增产明显。 5、田间管理 5.1发芽期的管理:播种后一般7~10天蒜苗出土。要求土壤保持湿润,但田间不能积水;中时及时划锄,防止土壤板结。

如何自制有机肥料

如何自制有机肥料 过去人们对有机肥的使用大多停留在自然发酵阶段,而自然发酵是有许多缺点,大致总结如下: 1.堆沤时间长,一般需要4-6个月,气温低时时间更长,而且堆沤发酵效果差; 2.长期堆置既占场地,又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3.自然堆沤发酵的粪便呈烂湿状、恶臭,难以运输,也很难直接施用; 4.自然堆沤发酵不能很好地清除粪便里的病原菌、虫卵等有害物质。现在,随着微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公司利用高效的EM菌种,并通过自主研发制作成功了“如金原菌”系列产品,而使用如金原菌有机肥发酵专用功能菌发酵有机肥,通过多年的实际运用与客户的良好反馈,已经形成了非常成熟的技术,而针对一些希望自己发酵有机肥并使用的客户,我们也针对具体情况开发出了自制有机肥的技术。 以猪粪为例,使用如金原菌有机肥发酵专用功能菌发酵猪粪,1袋(1kg)可以发酵5吨物料。物料为混合物,通常猪粪的比例为70%,其他物料如秸秆、腐殖土、腐殖酸、草木灰和杂草、茎叶等为30%,而这些在使用时最好可以用两种及以上,防止单一物料造成的养分不均匀。 混合时,先将菌种10倍稀释,稀释剂使用一些比较细致的物料如麸皮粉或玉米粉,这样有利于菌种的混合均匀,菌种与稀释剂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到猪粪与其他物料的混合物中再次混合均匀,整个混

合过程中可以加水调节湿度使最终混合物料的总湿度达到45%左右,判断标准为抓一把在手中有湿的感觉但不滴水。 发酵物料制备好后就是有机肥的堆置,对于小型农户来说,发酵有机肥的量不是很大,因此可以直接在田间地面或水泥地面堆置,堆宽不要超过1.8米,整体堆高不要超过1.2米。在进行几天好氧发酵后,当堆温达到65度以上是,要及时对发酵进行一次翻倒并时发酵堆的干湿程度适当补水,之后用塑料布将发酵堆覆盖进行厌氧发酵,当堆温降到40度左右时,并没有原先有机肥的臭味,颜色为黑褐色则表明发酵成功,之后可根据用量施用于土壤。

粉状有机肥生产操作规程

粉状有机肥生产操作规 程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粉状有机肥生产操作规程 一、原辅料领用操作规程 1领料人员根据生产指令单上的领用要求,填写领料单。 2领料单经生产主管签字后,领料人员才能交给仓管申请领料,领取生产所需原料及辅料,领料时领料人员和仓管必须签字确认实领数量。 3领取来的各类原辅料必须分类整齐的摆放在物料暂存区,以易于识别。 二、上堆前原辅料混合操作规程 1原料预处理 如果原料水分过大,一定要将其晾晒或沥干,以满足配料混合后达到配方的技术要求。 如果所用原料是干原料,粒径≥2cm的必须粉碎以满足要求。 如果干原料水分≤10%而且硬度较大,可以将湿原料与干原料按配方比例先混合浸润24h后再处理。 2辅料预处理 辅料粒径≥2cm的要先粉碎均匀至达生产要求。 混在辅料里的硬块或金属物及长布线条等要先清除干净。 3混合搅拌 检查各类原辅料是否准备齐全,输送带及搅拌机运行是否正常。 先将搅拌机下料开关关紧,开启搅拌运行开关,将各类物料按配比送到搅拌斗中。 物料添加完成后,将物料在搅拌机内搅拌,保证各类物料搅拌均匀。 原料搅拌均匀后,开启输送带,打开搅拌机下料开关(开口大小以物料不溢出输送带为宜)将物料装入运输工具,运输到发酵场。运输过程中物料不能装的太满,避免物料洒落,造成浪费及污染。 物料放完后,关闭搅拌斗下料口和输送的开关,进行下一轮的配料搅拌。 三、上堆发酵操作规程 1范围 本规程适合于堆肥发酵的整个过程。 2技术要求 参见堆肥发酵生产工艺规程。 3操作步骤 上堆 将混合均匀的原料在发酵场上堆成底边宽-,上边宽-,高-的梯形条垛,条垛之间间隔。 翻堆 每一天的上堆发酵原料作为一个批次,并插上堆肥发酵标识牌。原料上堆后在24-48h内温度会上升到60度以上,保持48h后,(但当温度超过70度后,必须立即翻堆)开始翻堆,翻堆时务必均匀彻底,将低层物料尽量翻入堆中上部,以便充分腐熟。 发酵结束

作业指导书和技术交底

建筑施工特殊过程控制 2009-05-06 10:44 一、对特殊过程的识别 1.基础工程包括: (1)地基处理施工; (2)桩基础施工; (3)基坑施工。 2.主体结构工程包括 (1)钢(筋)结构焊接及防火、防腐涂料的施工; (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3)预应力张拉施工。 3.防水工程包括: (1)卷材防水屋面施工; (2)涂膜防水屋面施工; (3)刚性防水屋面施工; (4)楼面防水施工; (5)地下防水施工。 二、对特殊过程的控制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02—2001)8.4.7条款规定:对在项目质量计划中界定的特殊过程,应设置工序质量控制点进行控制;对特殊过程的控制,除应执行一般过程的规定外,还应由专业技术人员编制专门的作业知道书,经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批后执行。 由此可见,对土建过程中特殊过程进行控制,关键要做到两点:其一,对特殊过程设置工序质量控制点;其二,编制专门的作业指导书。其三,现场监督管理。 (一)工序质量控制点的设置 所谓质量控制点,就是为了保证工序处于受控状态,在一定时间和一定条件下,在产品制造过程中须重点控制的质量关键部位或薄弱环节。 不同的施工过程或活动,其质量要求和工程满足的程度是完全不同的。例如,基础工程的质量是否达到规定要求,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如何都涉及过客的生命安全,而地面起砂÷装饰

抹灰等质量问题仅影响顾客的作用。因此,在什么地方设置质量控制点,需要对不同工程的质量要求,以及施工过程中的各个工序进行全面分析。 1.工序设置质量控制点的原则 (1)对工程质量由严重影响的重要部位或关键工序。 (2)对有特殊要求的工艺或下道工序有严重影响的关键部位。 (3)对容易出现质量不稳定÷不合格品的分项或工序的有关部位。 在特殊过程的施工过程中,须设置多少质量控制点,应根据施工过程中的具体情况及技术文件的要求作出决定。 2.工序特殊过程质量控制点的落实与实施 (1)根据工序流程,找出各环节(工序)对工程质量有严重影响的主要因素。 (2)通过对特殊过程的有关工序进行分析,确定质量控制点,明确特殊过程名称、质量控制点(位置)名称、技术要求、检查工具、检查方法、管理手段。同时,规定控制目标、预防标准、自控标准、执行人等。 (3)加强工艺方法的试验、验证,并明确工艺参数及影响参数波动的因素。 (4)对特种作业人员应进行培训和资格认可,并持证上岗。所用的关键性材料、设备应严格控制,必要时进行复检、复验。另外,还须对影响特殊过程施工的工作环境进行控制。(二)特殊过程作业指导书的编制 1.特殊过程作业指导书是用于知道某一特殊过程施工的技术文件。 2.按照某一特殊过程施工的流程,排列除工序的先后顺序,拟出施工的流程图,确定各工序的施工方法。 3.提出特殊过程施工需要控制的要求: (1)控制目标; (2)控制标准(工艺参数要求); (3)关键性技术指标和检验规定; (4)控制手段和方法; (5)验收和评定标准。 4.明确与特殊过程施工有关的要求: (1)对作业人员,特别是特种作业人员,应有资格、能力认可和持证上岗的要求。 (2)对施工机械设备的控制,应表明主要使用施工机械设备的数量、名称、型号、性能、

有机肥发酵技术

任何一种合格优质的有机肥料的生产都必须经过堆肥发酵过程。堆肥是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微生物的作用,使有机物不断被降解和稳定,并产出一种适宜于土地利用的产品的过程。堆肥这种古老而简便的处理有机废弃物和制造肥料的方法,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方法的改进,其应用很受各个国家的重视,因为它有很好的生态意义,也为农业生产带来效益。有许多报道指出,用腐熟堆肥制备种子苗床能抑制土传病害。并且在堆肥过程的高温阶段过后接踵而来的拮抗性细菌,可使菌数达到很高水平;堆肥过程中各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达到不易分解、稳定、作物易吸收状态;同时微生物作用在一定范围内减少重金属毒害作用。可见,堆肥是制造生物有机肥的简便而有效的方法,有益于生态农业的发展。堆肥为什么产生这样的效果呢?下面我们对堆肥原理进行比较详尽的介绍。 (一)堆肥过程中有机质的转化堆肥中的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进行复杂的转 化 这种转化可归纳为两个过程:一个是有机质的矿质化过程,即把复杂的有机质分解成为简单的物质,最后生成二氧化碳、水和矿物质养分等;另一个是有机质的腐殖化过程,即有机质经分解再合成,生成更复杂的特殊有机质-腐殖质。两个过程是同时进行的,但方向相反,在不同条件下,各自进行的强度有明显的差别。1.有机质的矿化作用⑴不含氮有机物的分解多糖化合物(淀粉、纤维素、半纤维素)首先在微生物分泌的水解酶的作用下,水解成单糖。葡萄糖在通气良好的条件下分解迅速,酒精、醋酸、草酸等中间产物不易积累,最终形成C02 和H20,同时放出大量热能。如果通气不良,在嫌气微生物作用下,单糖分解缓慢,产生热量少,并积累一些中间产物-有机酸。在极嫌气微生物条件下,还会生成 CH4、H2等还原态物质。⑵含氮有机物的分解堆肥中的含氮有机物包括蛋白质、氨基酸、生物碱、腐殖质等。除腐殖质外,大部分容易被分解。例如蛋白质,在微生物分泌的蛋白酶作用下,逐级降解,产生各种氨基酸,再经氨化作用、硝化作用而分别形成铵盐、硝酸盐,可以被植物吸收利用。⑶含磷有机物的转化堆肥中的含磷有机化合物,在多种腐生性微生物的作用下,形成磷酸,成为植物能够吸收利用的养分。⑷含硫有机物的转化堆肥中含硫有机物,经微 生物的作用生成硫化氢。硫化氢在嫌气环境中易积累,对植物和微生物会发生毒 害。但在通气良好的条件下,硫化氢在硫细菌的作用下氧化成硫酸,并和堆肥中的盐基作用形成硫酸盐,不仅消除了硫化氢的毒害,并成为植物能吸收的硫素养料。在通气不良的情况下,发生反硫化作用,使硫酸转变为H2S散失,并对植

有机肥生产操作规程

有机肥生产操作规程

有机肥生产操作规程 一、目的:为规范工艺操作,保证工艺规程的严格、完整的执行,制定本规程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有机肥车间的工艺生产和工艺管理。 三、有机肥产品定义: 以畜禽粪便及工农业有机废弃物为主要原料,经过发酵腐熟后制成的有机肥料。有机肥用编织袋包装,每袋净含量40kg。 四、原辅料配比技术规程 1.原料及辅料 (1)原料:烟沫、褐煤、养殖场畜禽粪便、磷矿渣等。 (2)辅料:CM菌种等。 2.原辅料要求 烟沫保证水分10%以下,有机质60%以上;褐煤水分20%以下,有机质50%以上,腐植酸30%以上;粪便水份控制在85%以下,以保证运输过程的二次污染控制及堆肥前处理的水份控制。原料不得夹杂有其它较明显的杂质。菌种由自己生产,活菌数保证2亿cfu/g,杂菌率≤30%。 3.配比工艺要求 (1)原辅料:C/N比控制在23-28。

(2)含水量:原料配比含水量控制在25%-40%。 (3)容重控制在0.4-0.8g/cm3。 五、堆肥发酵生产技术规程 1. 工艺流程 前处理---主发酵---后熟发酵---后加工。 2.主要工艺条件 (1)前处理的原料要求参见原辅料配比工艺规程。 (2)高效的微生物菌剂。添加菌剂后将菌剂与原辅料混匀,并使堆肥的起始微生物含量达106 个/g以上。 (3)堆高大小:自然通风时,高度1.0-1.5米,宽1.5-3.0米,长度任意。 (4)温度变化:完整的堆肥过程由低温、中温、高温和降温四个阶段组成。堆肥温度一般在50-60℃,最高时可达70-80℃。温度由低向高现逐渐升高的过程,是堆肥无害化的处理过程。堆肥在高温(45-65℃)维持10天,病原菌、虫卵、草籽等均可被杀死。 (5)翻堆:堆肥温度上升到60度以上,保持48小时后开始翻堆,(但当温度超过70度时,须立即翻堆),翻堆时务必均匀彻底,将低层物料尽量翻入堆中上部,以便充分腐熟,视物料腐熟程度确定翻堆次数。 3.发酵方式:平地堆置发酵 将原料和发酵菌,经搅拌充分混合,水分调节在25%-40%,堆成宽约2米、高约1.5米的长垛,长度可根据发酵车间长度而定。每

六种简单又不臭的有机肥制作方法

自己在阳台种菜,有机肥的来源是很大的问题。但你知道吗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很多材料,甚至扔掉的垃圾都可以用来制作成有机肥。阳台农夫教大家几种有机肥的简易制作方法。 【1、抽油烟机的废油】 制作方法:这种最简单,你只需将抽油烟机的废油沿着盆边挖一圈土(五厘米以上),将少量的废油埋在里面,尽量不要触及根部,再将土覆盖在上面就可以了。废油和土壤混合缓慢发酵,能在较长一段时间慢慢释放肥力。我一个朋友用这种方法栽的草莓鲜艳,果大,草莓味道鲜甜。 你也可以将废油和园土按1:5左右混合,暴晒几天后密封保存十个月,将会是很好的堆肥。 注意事项:一次不能埋太多,太多容易烧根。废油中含有苯并吡,做为肥料对人体没有问题,但如果你担心安全问题,可以只将这种肥料用在植物盆栽上。 点评:几乎家家都有,而且没有味道,用做肥料有一定争议,但只要少量,深埋,确实有很好的肥效。 【2、淘米水发酵】 淘米水里含有丰富的磷、氮和其他微量元素,正是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发酵后可以成为很好的有机肥。 制作方法:将第一遍的淘米水灌进塑料瓶(千万不要用玻璃瓶,不要问为什么,我经历过惨痛教训的)。里面加一些碎桔子、橙子皮有利于去除异味。瓶盖不要拧紧,放在阳光下,一个星期左右(没有太阳,温度低时需要2-3周)发酵好就可以用来施肥。 {

每次留少部分发酵好的淘米水,加到新的淘米水里,可大大加快发酵进程。里面加点豆浆渣还可以让肥力更强(不过味道会很臭)。另外像仙人掌类喜欢碱性环境的植物不适合用淘米水做肥料。 注意事项:摇一摇,瓶子底部白色淀粉物没有了,水变成黄色,或变成黄黑色就表示发酵好了。一定要稀释5-10倍后才能使用。下图右边是发酵好的淘米水。 点评:制做相对简单,所需时间也短,虽然加入桔子皮会减轻异味,但还是不太适合那些不喜欢这种味道的人。 【3、鸡蛋壳+香蕉皮自制磷钾复合肥】 磷钾是很多植物生长所必须的营养成份,鸡蛋壳含有大量的磷,而香蕉皮中又含有不少的钾,正好用做磷钾复合肥。 制作方法:把鸡蛋壳用清水彻底洗干净后晒干,香蕉皮同样也晒干,两者晒得越干越好。将两者用搅拌机打碎就可以用做肥料了。没有搅拌机的,可以用布包住后打碎就可以了。

有机食品玉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完整

有机食品玉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前言 本规程由XX有限公司提出。 本规程起草单位:XX有限公司。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XX XX XX XX。

有机食品玉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有机食品玉米生产的产地环境条件,种子及其处理、选地、选茬与整地、施肥、播种、田间管理、收获及产品质量等要求。 本规程适用于XX有限公司有机食品玉米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程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321.1—GB 321.6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3 产地环境条件 3.1 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要求。 3.2转换期 转换期一般2年~3年,新开荒地或撂荒地和一直按传统农用生产方式耕作的土地至少要有1年的转换期。

3.3 缓冲带 有机玉米种植区与常规农用区之间应有隔离带,隔离带是自然植被,自然植被一般不少于10米。若隔离带有种植的作物,必须按有机方式栽培,但收获的产品只能按常规产品出售。 为防止病虫害的流行,种植布局一定要保持群落的多样性,如不同抗性玉米品种的搭配、与其他作物间作等。 4 种子及其处理 4.1 品种选择 应选择经审定推广的,适应当地土壤和气候条件,抗病性和抗逆性强、优质高产的品种。并要求品种生育期所需活动积温比当地常年活动积温少150℃。同时要充分考虑保护作物的遗传多样性。禁止使用任何转基因品种。 4.2 种子质量 种子纯度和净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90%,含水量不高于16%。禁止使用包衣种子。 4.3 种子处理 4.3.1 晒种 播前15d将种子晾晒2d~3d。 4.3.2 试芽 播前10d进行1次~2次发芽试验。 4.3.3 药剂闷种 地下害虫较重的地块,应使用植物源性杀虫剂和矿物源性杀虫剂。 4.3.4 药剂拌种:

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编写方法

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 编写方法 一、程序文件的编写原则 (1)程序文件必须是涉及到质量管理体系的一个逻辑上的独立部分或活动 由于程序文件是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某项质量活动实施内容、方法和顺序要求的规定,因此程序文件所描述的应该是能够构成一个逻辑上独立的质量活动,这种逻辑上的独立可以是质量管理体系的一个条款的一部分,或涉及多个相关的条款。 程序文件对质量活动应规定目的和范围,实施的具体步骤,实施结果的处理、反馈,以及在实施过程中与各部门的关系等,形成一个逻辑上独立的部分 (2)程序文件应简练、准确,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的要求 程序文件编写应力求简明,用词要准确,避免赘述。要清楚地规定整个质量活动在实施过程中的每一步骤和环节,相关部门的责任及其义务。即使是没有从事过此项工作的人通过程序文件也能清楚地了解此项质量活动的内容和过程,并能很快地明确按其流程应该做什么和怎样去做的要求。 (3)程序文件不涉及到纯技术性的细节问题 程序文件是质量活动的具体实施方法和步骤,在实施某项质量活

动时,会涉及到一些技术细节和工作细节,这些细节一般情况下由工作文件来确定。 二、程序文件编写规则 1.目的 2.范围 3.职责 4.程序 5.附表或记录 6.相关程序文件 三、程序文件编写的要求 1.人员要求 编写程序文件要落实好编写人员。选择合适的编写人员对程序文件的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文件编写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 1)应该是本部门能胜任的代表 a.程序文件的编写,原则上是自己的部门编写自己的文件,并且编写人员应该是本部门能够胜任的代表。有些组织在建立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时,组织专职编写人员编写某些责任部门的程序文件,这样的程序文件难以得到实施,其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没有得到实施部门的认可。 b.若条件不具备,本部门无胜任编写者而要由其他人员代为编写时,所编写的程序文件在定稿之前,必须经过本部门的讨论通过和认

枯枝落叶发酵制作有机肥的方法

枯枝落叶发酵制作有机肥的方法 日前,天气越来越冷,路边的树叶纷纷落下,寒风袭来,街上乱糟糟的,这些枯枝落叶如何有效处理一直困扰的人们。目前常用的处理的方式是:焚烧和深埋,这两种方法,不仅费时费利,还给环境带来污染和破坏。怎样处理才更好呢?将其发酵成有机肥不仅将这些枯枝落叶有效处理,还起到废物利用,一举两得。具体做法如下:枯枝落叶发酵有机肥的方法 1、准备物料。先将枯枝落叶粉碎,1~1.5吨枯枝落叶,鲜料约 2.5~ 3.5吨,用1公斤肥料发酵剂。要先将金宝贝肥料发酵剂以1:5~10的比例与米糠(或玉米粉、麦麸)混匀备用。 2、调整C/N。发酵有机肥的物料C/N比应保持在25~30:1,因落叶、枯草的C/N太低,故应调整。所以,一吨的枯草落叶要加一公斤的尿素(或加100斤的畜禽粪便)。 3、控制水分。枯枝落叶的水分含量应控制在60~65%。水分判断:手紧抓一把物料,指缝见水印但不滴水,落地即散为宜。水少发酵慢,水多通气差,还会导致“腐败菌”工作而产生臭味。 2、建堆要求。将备好的物料边撒菌边建堆,堆高与体积不能太矮太小,要求:堆高1.5米,宽2米,长度2~4米或更长。 4、温度要求。启动温度在15℃以上较好(四季可作业,不受季节影响,冬天尽量在室内或大棚内发酵),发酵升温控制在70~75℃以下为宜。 5、翻倒供氧。肥料发酵剂是需要好(耗)氧发酵,在操作过程

中故应加大供氧措施,做到拌匀、勤翻、通气为宜。否则会导致厌氧发酵而产生臭味,影响效果。 6、发酵完成。一般在物料堆积48小时后,温度升至50~60℃,第三天可达65℃以上,在此高温下要翻倒一次,一般情况下,发酵过程中会出现两次65℃以上的高温,翻倒两次既可完成发酵,正常一周内可发酵完成。物料呈黑褐色,温度开始降至常温,表明发酵完成。 枯枝落叶经肥料发酵剂发酵后,能起到彻底"脱臭"、"腐熟"、"杀虫"、"灭菌"的作用,发酵出的有机肥,不但肥效好,使用安全方便,而且还具有抗病促长、培肥地利、提高化肥利用率等作用,真是一举多得,是目前处理枯枝落叶是最有效的方法。另外,也可将枯枝落叶发酵成优质的育苗基质。

有机肥料发酵原理

有机肥料发酵原理 关键词:有机肥发酵、堆肥、灭菌 一、概述 任何一种合格优质的有机肥料的生产都必须经过堆肥发酵过程。堆肥是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微生物的作用,使有机物不断被降解和稳定,并产出一种适宜于土地利用的产品的过程。 堆肥这种古老而简便的处理有机废弃物和制造肥料的方法,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方法的改进,其应用很受各个国家的重视,因为它有很好的生态意义,也为农业生产带来效益。有许多报道指出,用腐熟堆肥制备种子苗床能抑制土传病害。并且在堆肥过程的高温阶段过后接踵而来的拮抗性细菌,可使菌数达到很高水平;堆肥过程中各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达到不易分解、稳定、作物易吸收状态;同时微生物作用在一定范围内减少重金属毒害作用。可见,堆肥是制造生物有机肥的简便而有效的方法,有益于生态农业的发展。 堆肥为什么产生这样的效果呢?下面我们对堆肥原理进行比较详尽的介绍。 二、有机肥发酵原理 (一)堆肥过程中有机质的转化 堆肥中的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进行复杂的转化,这种转化可归纳为两个过程:一个是有机质的矿质化过程,即把复杂的有机质分解成为简单的物质,最后生成二氧化碳、水和矿质养分等;另一个是有机质的腐殖化过程,即有机质经分解再合成,生成更复杂的特殊有机

质-腐殖质。两个过程是同时进行的,但方向相反,在不同条件下,各自进行的强度有明显的差别。 1.有机质的矿化作用 ⑴不含氮有机物的分解 多糖化合物(淀粉、纤维素、半纤维素)首先在微生物分泌的水解酶的作用下,水解成单糖。葡萄糖在通气良好的条件下分解迅速,酒精、醋酸、草酸等中间产物不易积累,最终形成CO 2和H 2O ,同时放出大量热能。如果通气不良,在嫌气微生物作用下,单糖分解缓慢,产生热量少,并积累一些中间产物-有机酸。在极嫌气微生物条件下,还会生成CH 4、H 2等还原态物质。 ⑵含氮有机物的分解 堆肥中的含氮有机物包括蛋白质、氨基酸、生物碱、腐殖质等。除腐殖质外,大部分容易被分解。例如蛋白质,在微生物分泌的蛋白酶作用下,逐级降解,产生各种氨基酸,再经氨化作用、硝化作用而分别形成铵盐、硝酸盐,可以被植物吸收利用。 ⑶含磷有机物的转化 堆肥中的含磷有机化合物,在多种腐生性微生物的作用下,形成磷酸,成为植物能够吸收利用的养分。 ⑷含硫有机物的转化 堆肥中含硫有机物,经微生物的作用生成硫化氢。硫化氢在嫌气环境中易积累,对植物和微生物会发生毒害。但在通气良好的条件下,硫化氢在硫细菌的作用下氧化成硫酸,并和堆肥中的盐基作用形成硫酸盐,不仅消除了硫化氢的毒害,并成为植物能吸收的硫素养料。在通气不良的情况下,发生反硫化作用,使硫酸转变为H 2S 散失,并对植物产生毒害。堆肥发酵过程中,可以通过定时翻倒措施改善堆肥的通气性,就能消除反硫化作用。

安全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

安全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 安全须知 1.工作前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 2.工作前检查所使用的工具是否完好,设备是否运行正常,若有毛病不得迁就使用,并及时报告、处理。 3.工作前不饮酒,工作中精神集中,态度严肃,不谈笑打闹,并关心他人的安全,自己感到身体不舒适时,应及时报告。 4.不做自己不熟悉和领导没有指派的工作。 5.进行生产时,严格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设备操作规程和工艺规程。 6.工作地点要保持清洁,地面不得洒有滑油或冷却液,对夹具、工具、半成品、材料、成品等要码放整齐、稳固,避免砸伤或绊倒。 7.如工作需要穿过机床之间的空间时,注意不要碰在机器设备的转动部分和电气部分。 8.使用机器设备和电动工具工作,下班后或因事离开工作地点,必须停车并关好电门。 9.正确使用一切防护保险装置,对机器设备上的保险装置不得随意拆卸。 10.操作旋转机械设备,不准戴手套。生产现场不准穿拖鞋,女工必须戴防护帽,发辫不允许露出,不准穿裙子,不准穿高跟鞋。 11.未经有关部门允许,车间内的一切电气设备不得任意拆卸和安装。 12.如电气发生故障时,则应立即通知电气维护人员抢修。 13.拆卸、安装及修理电气设备时,应首先切断电源,确认无电后再进行工作,不得带电作业。 14.车间内不允许用抛掷方式来传递工具、零件,避免伤人和损坏设备。 15.通道必须保持畅通,不得放置材料、毛坯半成品以及其他物品,更不能在通道上进行作业,以免影响运输和通行。 16.内贮有压力的容器上,不得进行修理工作,避免被喷出的蒸气、气体和其他的物质伤害。 17.厂内各种气瓶的运输,应有专用的小推车,并且用锁链或卡箍固定在推车上,禁止用手肩等扛送,避免倒下碰撞而发生事故。 18.使用吊车工作时,对吊挂的重物必须捆绑牢靠,必须注意运行范围内无故障,不得有阻碍物和人站立在吊车重物下。

SOP标准作业程序与作业指导书

SOP标准作业程序与作业指导书 标准作业程序与作业指导书 我常常在咨询或者辅导企业的时候有人问到:“如何才能够增强执行力”,这个问题并不难;其实一个人先有了想法,才会有看法、说法和做法,您必须让执行作业的人,知道自己的岗位职责需要做哪一些事情?那就是想法;做好的标准那就是看法;执行业务的人能够很清楚地说出来以上要做的事流程、步骤、注意事项等等以及标准那就是说法,进一步现场去执行做好,那就是做法,从想法、看法、说法到做法,一个主管部门到底如何培育与培训员工?需要那一些资料?培训?工具呢?如何做好绩效考核?怎样才能够完善呢?我在之前写的博客有提到任何一个部门体系建立都需要建立在五个方面:1、制度标准化(System Standardization)、2、专业手册化(Specialized handbook)、3、培训标准化(Training standardization)4、考核量化(Inspection quantification)5、完善工具化(Perfect tool)。 建立体系需要的两个基本的概念与技术,那就是标准作业程序SOP与作业指导书,这两个工具与技术很简单,但是很多人不想去彻底做好它,所以导致执行力弱或者低下,当然做好之后的培训更是重要,让我们先看看看怎么做,下一篇文章再告诉大家怎样来培训与怎么做好执行力的培训? 标准作业程序SOP(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 什么是SOP(标准作业程序) 所谓SOP,是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三个单词中首字母的大写,即标准作业程序,就是将某一事件的标准操作步骤和要求以统一的格式描述出来,用来指导和规范日常的工作。 SOP的精髓,就是将细节进行量化,用更通俗的话来说,SOP就是对某一程序中的关键控制点进行细化和量化。 SOP的由来 在十八世纪或作坊手工业时代,制做一件成品往往工序很少,或分工很粗,甚至从头至尾是一个人完成的,其人员的培训是以学徒形式通过长时间学习与实践来实现的。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品日益复杂,分工日益明细,品质成本急剧增高,各工序的管理日益困难。如果只是依靠口头传授操作方法,已无法控制制程品质。采用学徒形式培训已不能适应规模化的生产要求。因此,必须以作业指导书形式统一各工序的操作步骤及方法。 SOP的作用 1) 将企业积累下来的技术﹑经验,记录在标准文件中,以免因技术人员的流动而使技术流失; 2) 使操作人员经过短期培训,快速掌握较为先进合理的操作技术; 3) 根据作业标准,易于追查不良品产生之原因; 4) 树立良好的生产形象,取得客户信赖与满意。 5) 是贯彻ISO精神核心(说,写,做一致)之具体体现,实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