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专业建设,提升服务能力 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情况汇报

  • 格式:pdf
  • 大小:155.06 KB
  • 文档页数:8

下载文档原格式

  / 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强专业建设,提升服务能力

——****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情况汇报

****职业学校创建于1982年,历经三十多年的发展,学校已建设成为融学历教育、职业培训、技能鉴定于一体的综合性职业学校。****职业学校是首批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香港华夏基金会项目学校、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科研实验基地、赤峰市名学校、全国职业教育综合实力百强院校和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项目学校。

一、发展历程

****职业学校坚持“面向农牧区,服务农牧业和农牧民;面向大市场,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办学宗旨,秉承“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理念,以“把****职业学校建成领导放心、社会认可、家长满意、学生向往的中等职业学校”为办学目标,以深化“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重点,以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为核心,以建设实训基地、人才培养基地和数字化校园为手段,不断优化专业设置,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建设,推行校校联合、校企联合、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为农牧民致富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1992年,教育部专家、领导到学校视察工作,给予学校“求索奋进的榜样,农村职教的典范”的高度评价;1995年,北方十五省市区职教协作会议在学校召开,学校获得了“草原风光,职教楷模”的赞誉,原国家教委职教司副司长刘占山为学校作了“草原职教一枝花”的题词;同年,被确立为“香港华夏基金会项目学校”;1996年,学校被评为首批“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1997年和1998年,中央电视台两次来校采访并专题报道了学校的办学经验;1999年,学校的办学经验被写入《人民日报》的《奋进的中国·教育篇》;2000

年,学校顺利通过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的重新评估认定;《农村教育》(2000年第11期、2002年第8期)两次专题报道学校“三农”服务工作取得的成功经验;2001年,学校被评为“自治区文明单位”和“赤峰市名学校”;同年,被确定为“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科研实验基地”。

学校构建了“就业(未入学先为学生就业找出路)、服务(服务于农牧民的生产生活)、升学(努力把学生送入高校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的办学模式,以改革为动力,以科研为先导,以服务“三农”为根本,承担科教兴旗的重任,推动地区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取得了丰硕的办学成果。自治区教育厅领导来校视察,给予学校高度评价:“在全区职业教育面临滑坡的情况下,在赤峰地区的偏远山区却有这样一所办得如此有声有色的职业学校,我们不能不说,职业教育前途无量。”赤峰市教育局原局长张子军到校考察时指出:“如何发展职业教育,**职业学校给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典范,我们要在全市推广华夏职业学校的办学模式;科研兴市,就要发展职业教育。”并亲自为《草原职教一枝花——****职业学校发展纪实》一文做按语,推荐刊发在《赤峰教育》上,在全市推广学校的办学经验;2007年,学校被评定为“赤峰市农牧民转移就业培训基地”;学校先后被确定为旗级、市级和自治区级劳动力就业培训基地和劳动技能鉴定站;2008年,学校被自治区宣传部、发改委和实践杂志社等八委(厅局社)评为“社会奉献突出单位”;学校连续五年,在全市职教系统“双杯”竞赛和“三强杯”竞赛中获得优胜奖,多次被赤峰市政府评为职教先进集体;2012年,被中国基础教育研究会授予“新课程改革先进学校”称号;2012年8月,学校顺利通过国家教育部、财政部审批,以内蒙古自治区第一名的成绩进入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行列;2013年,被本地区教育主管部门评为“目标管理先进单位”、“安全工作先进单位”、“教育风险管理服务工作先进单位”和“行风

建设工作先进集体”,同年4月,中国品德教育联合会将****职业学校确定为“全国青少年品德教育实践基地”,同年5月,荣获中国国教育协会、中国教育发展促进会联合颁发的“全国职业教育综合实力百强院校”牌匾和荣誉证书。

二、基础能力

学校占地面积136135平方米,建筑面积83735平方米。近年来,学校不断加大基础能力建设力度,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学校建有二类驾校一所、实习门诊一所,建有功能齐全和运行流畅的数字化校园网,建立了数字化校园网络办公平台,为所有专任教师配备了笔记本电脑,学校完全实现了多媒体电化教学和网络办公。

学校图书馆、阅览室装备图书7.2万册、各类报刊83种,可供全校师生借阅和查找资料。学校配备了38座的教工阅览(资料)室1个,同时为学生配备了80座的学生阅览室3个,可容纳240人同时阅读。学校配有计算机教室5个、电子备课室1个、电子阅览室1个、有多媒体教室5个、语音室1个、美术画室3个、音乐排练室5个、学术报告厅1个。

学校建有功能齐全的校园网络系统和校园监控系统,有相对完备的教学资源库、试题库,学校为设施农业生产技术、机械加工技术、建筑工程施工、汽车运用与维修、电子电工应用与维修等重点专业配备了数字化教学资源,为数字化教学奠定了基础。

三、专业建设

学校共开设设施农业生产技术、机械加工技术、建筑工程施工、汽车运用与维修、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计算机及应用、牧医、医学、护理、财会、工艺美术、音乐、旅游、幼师、化工等十七个专业,其中,农学(现调整为设施农业生产技术专业)专业是内蒙古自治区名专业;电工电子专业(现调整为电子电工应用与维修专业)是内蒙古

自治区精品专业;设施农业生产技术专业、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是赤峰市骨干示范专业。

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学校发展围着市场转,专业建设围着产业转,人才培养围着社会需要转”和“巩固发展精品专业,重点建设骨干专业,精心打造新兴专业”的专业建设思路,科学设置专业,优化专业结构,改造老专业,打造品牌专业,开发特色专业,突出骨干专业,集中力量做大做强优势专业。学校组建了由旗政府、合作企业、合作学校共同参与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学校成立专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学校定期组织用人单位、合作企业参与制定新开设专业发展计划和传统专业调整方案,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进行专业建设。采取专业设置和企业需求相结合,技能训练和岗位要求相结合,培养目标和用人需求相结合的措施,以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两级骨干示范专业建设为龙头,建设一批与专业基础相关、内在联系紧密、资源共享、特色鲜明、优势凸显的重点专业。根据当地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学校确定重点打造的六大品牌专业为:设施农业生产技术专业、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和护理专业。

学校投资2146.9万元,大量购置实习实训设施设备,用于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学校大力争取国家项目资金和当地财政资金支持,建立了设施农业生产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建筑工程施工、机械加工技术、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等校内实训基地。各实训基地均可同时接纳1个以上班级开展实习实训,能满足教学实训、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的需要。设施农业生产技术实训基地,占地面积33000平方米,配备土壤速测仪等设备3128台(套、件);机械加工技术实训基地,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配备加工中心、数控车床等设备1560台(套、件);建筑工程施工实训基地,占地面积2800平方米,配备沥青抽提仪等设备466台(套、件);汽车运用与维修实训基地,占地面积7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