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的抗紫外线整理
- 格式:docx
- 大小:385.99 KB
- 文档页数:44
纺织品的抗紫外线性能与市场需求分析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的日益重视,纺织品的抗紫外线性能逐渐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焦点。
紫外线对人体皮肤的伤害不容小觑,长期暴露在紫外线下可能导致晒伤、皮肤老化、甚至增加患皮肤癌的风险。
因此,具有良好抗紫外线性能的纺织品在市场上的需求日益增长。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纺织品抗紫外线的原理。
紫外线根据波长的不同可以分为 UVA(波长 320 400 纳米)、UVB(波长 280 320 纳米)和 UVC(波长 200 280 纳米)。
其中,UVC 大部分被臭氧层吸收,到达地面的主要是 UVA 和 UVB。
纺织品能够阻挡紫外线主要通过三种方式:吸收、反射和散射。
一些纤维材料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紫外线吸收能力,比如聚酯纤维和尼龙。
而通过在纺织品的后整理过程中添加紫外线吸收剂或涂层,可以增强其抗紫外线性能。
此外,织物的组织结构、厚度、颜色等也会影响其抗紫外线效果。
一般来说,织物越紧密、厚度越大、颜色越深,抗紫外线性能越好。
那么,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具有抗紫外线性能的纺织品有哪些呢?运动服装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
对于户外运动爱好者来说,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是常态,因此他们对服装的抗紫外线性能要求较高。
例如,专业的登山服、骑行服和跑步服通常都采用了具有良好抗紫外线性能的面料,并经过特殊处理,以保护运动员的皮肤免受紫外线的伤害。
防晒服也是近年来颇受欢迎的产品。
这类服装通常轻薄透气,同时具备出色的抗紫外线功能,适合在夏季日常穿着。
此外,泳装、遮阳帽、遮阳伞等也是常见的抗紫外线纺织品。
接下来,我们分析一下纺织品抗紫外线性能的检测标准和方法。
目前,国内外有许多相关的标准和测试方法。
常见的有紫外线防护系数(UPF)和紫外线透过率(T(UVA)AV 和 T(UVB)AV)。
UPF 值越大,表示纺织品的抗紫外线性能越好。
一般来说,UPF 值大于 40 且UVA 透过率小于 5%的纺织品被认为具有良好的抗紫外线性能。
纺织品的抗紫外线涂层与应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暴露在阳光下,而紫外线是阳光中对皮肤和健康有潜在危害的部分。
为了减少紫外线的不良影响,纺织品的抗紫外线涂层应运而生,并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紫外线对人体的危害。
紫外线根据波长可分为 UVA、UVB 和 UVC 三种。
UVC 通常被臭氧层完全吸收,对我们影响较小。
然而,UVB 能导致晒伤、红斑,长期暴露还可能引发皮肤癌。
UVA 则穿透力更强,能深入皮肤深层,导致皮肤老化、皱纹生成,甚至影响免疫系统。
纺织品的抗紫外线涂层的工作原理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通过吸收紫外线,将其能量转化为热能或其他无害形式;另一种是通过反射紫外线,使其无法穿透织物。
这些涂层通常由具有特殊化学结构的物质组成,能够有效地阻挡紫外线的侵入。
在抗紫外线涂层的材料方面,常见的有纳米氧化锌、二氧化钛等无机材料,以及一些有机紫外线吸收剂。
纳米氧化锌和二氧化钛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紫外线屏蔽性能。
它们能够在织物表面形成均匀的保护膜,有效阻挡紫外线。
有机紫外线吸收剂则通过分子结构中的特定官能团与紫外线发生作用,将其吸收并转化。
抗紫外线涂层在服装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
户外运动服装,如登山服、骑行服等,通常都采用了抗紫外线涂层处理,以保护运动员在长时间户外活动中免受紫外线伤害。
夏季的日常服装,如短袖衬衫、短裤等,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了抗紫外线技术,让人们在享受夏日阳光的同时,降低紫外线的风险。
除了服装,抗紫外线涂层在窗帘、遮阳伞、帐篷等家居和户外用品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具有抗紫外线涂层的窗帘可以减少室内紫外线的照射,保护家具和室内物品不褪色,同时也为居住者提供更健康的室内环境。
遮阳伞和帐篷则能在户外活动时为人们提供有效的紫外线防护。
在医疗领域,抗紫外线纺织品也有一定的应用。
例如,医护人员的工作服可能会采用抗紫外线涂层,以减少在工作环境中受到的紫外线辐射。
然而,纺织品的抗紫外线涂层也并非完美无缺。
纺织品的抗紫外线整理引言紫外线是太阳发出的一种电磁辐射。
虽然适量的紫外线对人体有益,可以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和增强免疫力,但过量的紫外线辐射却会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如导致皮肤炎症、晒斑、光老化、皮肤癌等。
纺织品在衣物中起到了保护人体免受紫外线辐射的作用。
通过对纺织品进行抗紫外线整理,可以有效减少紫外线的穿透,提高纺织品的防护性能。
紫外线的影响紫外线可以分为UVA、UVB和UVC三种波长。
UVC被臭氧层吸收,不会对人体产生影响,但UVA和UVB可穿透大气层,直接照射到地面。
UVA主要影响皮肤老化和免疫抑制,而UVB则是引起皮肤晒伤和皮肤癌的主要原因。
长时间的紫外线照射会导致纺织品的颜色褪色、拉伸、变脆等问题,同时也会降低纺织品的保护性能。
因此,对纺织品进行抗紫外线整理,可以保护人体免受紫外线辐射,延长纺织品的使用寿命。
抗紫外线整理技术纺织品的抗紫外线整理技术主要分为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复合方法。
1. 物理方法物理方法是通过改变纺织品的物理结构,阻挡紫外线的穿透。
常见的物理方法包括增加纺织品的密度、增加纱线的细度和使用紫外线抑制剂。
增加纺织品的密度增加纺织品的密度可以减少紫外线的穿透。
通过提高织物的纱线密度、增加织物的层次感和减小织物的孔隙度,可以有效提高纺织品的抗紫外线性能。
增加纱线的细度纺织品的细度对抗紫外线性能有一定影响。
细纤维纺织品由于纤维直径较小,可以更好地阻挡紫外线的穿透。
因此,通过使用细纱线可以提高纺织品的抗紫外线性能。
使用紫外线抑制剂紫外线抑制剂是一种可以吸收或散射紫外线的化学物质。
纺织品在生产过程中可以添加紫外线抑制剂,使纤维表面形成一层保护层,从而减少紫外线的穿透。
常见的紫外线抑制剂有二苯酮类化合物和苯并三唑类化合物等。
化学方法是通过在纺织品表面形成一层紫外线吸收剂或紫外线散射剂,来阻挡紫外线的穿透。
紫外线吸收剂紫外线吸收剂是一种可以吸收紫外线能量,并将其转化为热能的化学物质。
纺织品的抗紫外线性能与应用分析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暴露在阳光下,紫外线(UV)对皮肤的伤害日益受到关注。
而纺织品作为我们日常穿着和使用的重要物品,其抗紫外线性能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深入探讨纺织品的抗紫外线性能以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
一、紫外线的危害及防护需求紫外线根据波长的不同,可分为 UVA(波长 320 400 纳米)、UVB(波长 280 320 纳米)和 UVC(波长 100 280 纳米)。
其中,UVA 能够穿透皮肤深层,导致皮肤老化、皱纹和色斑的形成;UVB 则会引起皮肤晒伤、红肿和脱皮,长期暴露还可能增加皮肤癌的风险。
为了减少紫外线对人体的伤害,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至关重要。
除了涂抹防晒霜外,穿着具有抗紫外线性能的纺织品也是一种重要的防护手段。
二、纺织品抗紫外线的原理纺织品能够抵御紫外线的主要原理有以下几种:1、吸收作用某些纤维材料本身具有吸收紫外线的能力,能够将紫外线的能量转化为热能或其他形式的能量,从而减少紫外线的透过。
2、反射作用通过在纺织品表面添加特殊的涂层或处理,使其能够反射紫外线,阻止紫外线进入纺织品内部。
3、散射作用纤维的结构和排列方式可以使紫外线发生散射,改变其传播方向,从而降低紫外线的透过率。
三、影响纺织品抗紫外线性能的因素1、纤维种类不同的纤维材料对紫外线的吸收和阻挡能力存在差异。
例如,聚酯纤维、尼龙等合成纤维通常具有较好的抗紫外线性能,而棉、麻等天然纤维的抗紫外线能力相对较弱。
2、织物结构织物的紧密程度、厚度和孔隙大小都会影响紫外线的穿透。
一般来说,织物越紧密、越厚,孔隙越小,抗紫外线性能越好。
3、颜色深色织物通常比浅色织物具有更好的抗紫外线性能,因为深色能够吸收更多的紫外线。
4、后整理工艺通过对纺织品进行抗紫外线整理,如添加紫外线吸收剂、涂层处理等,可以显著提高其抗紫外线性能。
四、纺织品抗紫外线性能的测试方法为了准确评估纺织品的抗紫外线性能,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测试方法:1、紫外线透过率测试使用专业的仪器测量紫外线在纺织品中的透过率,从而计算出纺织品的紫外线防护系数(UPF)。
抗紫外线纳米材料在纺织品中的应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防晒、防紫外线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传统的防晒产品往往含有化学成分,对人体和环境有一定的危害。
因此,研究和开发新型的抗紫外线纳米材料在纺织品中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详细介绍抗紫外线纳米材料在纺织品中的应用。
一、理论基础1.1 紫外线的危害紫外线是指波长介于0.01至400纳米之间的电磁辐射。
紫外线分为三类:UVA、UVB和UVC。
其中,UVA和UVB是对人体皮肤有危害的紫外线,而UVC被大气层吸收,不会对人体产生伤害。
紫外线对人体皮肤的危害主要表现为皮肤老化、晒伤、皮肤癌等。
因此,研究和开发抗紫外线纳米材料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1.2 纳米材料的特性纳米材料是指粒径小于100纳米的固体、液体或气体材料。
纳米材料具有许多优异的性能,如高比表面积、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巨大的吸附能力等。
因此,将纳米材料应用于纺织品中,可以提高纺织品的抗紫外线性能。
二、抗紫外线纳米材料的种类及作用机理2.1 氧化锌纳米颗粒氧化锌是一种常用的抗紫外线纳米材料。
氧化锌纳米颗粒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能够有效地吸收紫外线。
氧化锌纳米颗粒还具有一定的抗菌性能,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减少因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而导致的皮肤炎症。
2.2 石墨烯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组成的二维晶体结构。
石墨烯具有极高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同时还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性能。
研究表明,石墨烯纳米片可以有效吸收紫外线,并将其转化为热能,从而降低纺织品的温度。
石墨烯还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性能,可以保护纺织品免受紫外线引起的氧化损伤。
2.3 银纳米线银纳米线是一种由银原子组成的一维纳米线结构。
银纳米线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可以有效地分解紫外线。
将银纳米线引入纺织品中,可以大大提高纺织品的抗紫外线性能。
银纳米线还具有一定的抗菌性能,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保护人体免受紫外线引起的皮肤炎症。
三、抗紫外线纳米材料在纺织品中的应用3.1 防晒服装将抗紫外线纳米材料应用于防晒服装中,可以有效地阻挡紫外线的侵入,保护人体皮肤免受紫外线的伤害。
防紫外线整理剂HTUV100 结构或组分:三氮杂苯衍生物高效紫外线吸收材料;用途及应用方法:可用于棉、丝、毛、涤纶、锦纶及其混纺织物的高效持久型防紫外线整理及提高部分染料的日晒牢度;1、浸轧工艺:〈1〉工艺配方:防紫外线整理剂HTUV100 15〜50g/L 交链剂AF6900 15 〜50g/L〈2〉工艺流程:浸轧防紫外线溶液(轧余率70%〜80% T烘干(90〜110 C)T高温拉幅(170〜190CX 30s 或120〜130CX 3〜6min)2、浸渍工艺(只适用于纯涤纶和锦纶织物及纱线):〈1〉工艺配方:防紫外线整理剂HTUV100 2% 〜6%(o.w.f)〈2〉工艺流程:与染料同时加入到液槽,工艺与分散染料染色相同包装贮存:25kg、120kg塑料桶包装,贮存在0C以上的仓库中,稳定期储存一年。
韩笑织物的紫外线遮断整理研究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化工学院赵阿金【摘要】本文分析了织物的紫外线遮断整理原理,开发了紫外线遮断整理剂,其所整理的产品达到理想的效果,通过对不同织物的工艺实验,可认为开发的整理剂适用于纯棉、涤棉、尼丝纺等织物。
【关键词】紫外线紫外线遮断加工织物0.前言八十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对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上生态环境的恶化已引起严重关切。
酸雨,农药污染,大气污染,森林被肆意砍伐等情况时有报导。
二氧化碳,氟氯化合物引起的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致使地面紫外线辐射剂量大增,影响人体健康,引发皮肤红斑。
黑化和皮肤癌变。
并且引起纺织品褪色和脆化。
提高纺织品对紫外线遮断性能的研究及其工业化生产,是近年兴起的。
日本在这方面占领明显地位,各公司生产的紫外线遮断织物已大量上市。
从九二年底起,我们也进行织物的紫外线遮断剂及遮断加工整理的研究。
本文着重介绍紫外线遮断剂及影响紫外线遮断加工整理工艺研究。
1.紫外线遮断整理1.1原理和遮断剂织物的紫外线遮断加工整理原理,是在织物上施加一种能反射和/或有强烈选择性吸收紫外线,并能进行能量转换,以热能或其它无害低能辐射,将能量释放或消耗的物质。
纺织品的抗紫外线性能与市场应用分析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的重视,纺织品的抗紫外线性能逐渐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焦点。
紫外线对人体皮肤具有潜在的危害,长期暴露在紫外线下可能导致晒伤、皮肤老化甚至皮肤癌等问题。
因此,具有良好抗紫外线性能的纺织品在市场上的需求日益增长。
一、纺织品抗紫外线的原理纺织品能够抵御紫外线的主要原理在于其对紫外线的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
首先是吸收作用,一些纺织纤维中含有的化学基团能够吸收紫外线的能量,并将其转化为热能或其他形式的能量,从而减少紫外线对皮肤的穿透。
例如,某些合成纤维如聚酯纤维中添加的紫外线吸收剂,可以有效地吸收紫外线。
其次是反射作用,一些具有较高折射率的纤维材料,如金属纤维或表面经过特殊处理的纤维,可以将紫外线反射回去,降低其穿透纺织品的程度。
再者是散射作用,纤维的微观结构和织物的组织结构会导致紫外线在纺织品中发生散射,改变其传播方向,从而减少直接穿透的紫外线量。
二、影响纺织品抗紫外线性能的因素1、纤维种类不同的纤维种类对紫外线的抵御能力有所差异。
天然纤维中,棉和麻的抗紫外线性能相对较弱,而羊毛和丝绸的性能稍好。
合成纤维如聚酯纤维、尼龙等,通过添加紫外线吸收剂,可以显著提高抗紫外线性能。
2、织物结构织物的紧密度、厚度和孔隙大小都会影响紫外线的穿透。
紧密的织物结构、较厚的织物和较小的孔隙能够更好地阻挡紫外线。
3、颜色深色织物通常比浅色织物具有更好的抗紫外线性能。
这是因为深色能够吸收更多的紫外线,减少其穿透。
4、后整理工艺通过对纺织品进行后整理,如添加抗紫外线助剂、涂层处理等,可以显著提高其抗紫外线性能。
三、纺织品抗紫外线性能的测试方法为了准确评估纺织品的抗紫外线性能,目前常用的测试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紫外线透过率法使用专业的仪器测量紫外线透过纺织品的比例,从而计算出纺织品的紫外线防护系数(UPF)。
UPF 值越高,表明纺织品的抗紫外线性能越好。
2、分光光度计法通过分光光度计测量纺织品对不同波长紫外线的吸收情况,进而评估其抗紫外线性能。
纺织品的抗紫外线整理技术研究与应用在当今社会,人们对健康和舒适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尤其是在户外活动日益增多的情况下,紫外线对人体皮肤的伤害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纺织品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抗紫外线性能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深入探讨纺织品的抗紫外线整理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应用情况。
一、紫外线对人体的危害紫外线根据波长的不同可分为 UVA(波长 320 400nm)、UVB(波长 280 320nm)和 UVC(波长 200 280nm)。
其中,UVC 几乎被臭氧层完全吸收,对人体影响较小。
而 UVB 能导致皮肤晒伤、红斑等,长期暴露还可能引发皮肤癌。
UVA 穿透力更强,能深入皮肤真皮层,导致皮肤老化、皱纹产生以及黑色素沉积。
二、纺织品抗紫外线的原理纺织品能够阻挡紫外线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1、吸收紫外线:某些纤维材料或添加的紫外线吸收剂能够吸收紫外线的能量,并将其转化为热能或其他无害形式。
2、反射紫外线:通过特殊的纤维结构或后整理工艺,使纺织品表面能够反射部分紫外线,减少其穿透。
3、散射紫外线:纤维之间的空隙和织物的结构能够使紫外线发生散射,降低其直接穿透的强度。
三、抗紫外线整理技术的分类1、物理整理法物理整理法主要包括增加织物的厚度、紧密度和覆盖度。
例如,使用较厚的织物、高密度的编织结构或者多层织物叠加,可以减少紫外线的透过。
然而,这种方法往往会增加织物的重量和成本,同时可能影响其透气性和舒适性。
2、化学整理法(1)紫外线吸收剂紫外线吸收剂是一类能够吸收紫外线并将其能量转化为热能等形式的化合物。
它们可以通过浸渍、涂层等方式与纺织品结合。
常见的紫外线吸收剂包括苯并三唑类、二苯甲酮类等。
这些吸收剂在吸收紫外线后,分子结构发生变化,从而消耗紫外线的能量。
(2)紫外线反射剂如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锌、二氧化钛等),它们能够将紫外线反射回去,减少其进入织物内部。
这些反射剂通常以纳米粒子的形式存在,通过后整理工艺附着在纺织品表面。
纺织品的防紫外线性能研究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人们对纺织品的功能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其中防紫外线性能尤为重要。
紫外线是一种高能量的电磁波,它对人体健康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因此,研究纺织品的防紫外线性能,对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纤维的选择、纺纱、织造、后整理等方面入手,探讨纺织品的防紫外线性能。
首先,我们要选择适合防紫外线的纤维材料,如聚酯、尼龙、涤纶等,这些材料具有较好的防紫外线性能,能够有效阻挡紫外线的侵袭。
其次,在纺纱和织造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特殊的工艺和纺织结构,如使用紧密编织的方法,增加纺织品的遮挡性能,降低紫外线透过的可能性。
而在后整理环节,我们可以通过添加特殊的抗紫外线剂,如二氧化钛等,提高纺织品的防紫外线性能。
除了纺织品本身的性能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增强纺织品的防紫外线性能。
例如,在生产过程中加入防紫外线的助剂,如乳胶、氟碳树脂等,提高纺织品的紧密度和抗紫外线能力。
此外,我们还可以采用阳离子染色技术,使纤维表面呈阳离子状态,有效阻挡紫外线的透射。
纺织品的防紫外线性能与人们的健康和生活息息相关。
随着人们对健康保护意识的逐渐增强,纺织品的防紫外线性能将成为未来纺织行业的重要
研究方向。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纺织品的防紫外线性能提升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为人们的健康生活做出贡献。
防紫外线整理剂HTUV100结构或组分:三氮杂苯衍生物高效紫外线吸收材料;用途及应用方法:可用于棉、丝、毛、涤纶、锦纶及其混纺织物的高效持久型防紫外线整理及提高部分染料的日晒牢度;1、浸轧工艺:〈1〉工艺配方:防紫外线整理剂HTUV100 15~50g/L交链剂AF6900 15~50g/L〈2〉工艺流程:浸轧防紫外线溶液(轧余率70%~80%)→烘干(90~110℃)→高温拉幅(170~190℃×30s或120~130℃×3~6min)2、浸渍工艺(只适用于纯涤纶和锦纶织物及纱线):〈1〉工艺配方:防紫外线整理剂HTUV100 2%~6% (o.w.f)〈2〉工艺流程:与染料同时加入到液槽,工艺与分散染料染色相同包装贮存:25kg、120kg塑料桶包装,贮存在0℃以上的仓库中,稳定期储存一年。
韩笑纺织品的抗紫外线整理河北科技大学轻化工程系齐娟娟摘要:本文系统地介绍了纺织品抗紫外线整理的作用原理及不同种类的抗紫外线整理剂。
实验结果表明抗紫外线整理剂HTUV100具有优异耐久的紫外线吸收性能及紫外线遮断屏蔽效果,不影响织物的色光、强力和吸湿透气性,安全无毒,对皮肤无刺激,符合环保要求。
关键词:抗紫外线整理剂;HTUV100;抗紫外线测试;UPFUltraviolet Protective Finishing on TextileQI JUAN-juanAbstract: The principle of ultraviolet protective finishing on textile and kinds of ultraviolet protective agent are introduced in this article. Ultraviolet protective agent HTUV100 possesses excellent consistent function of UV absorbency and good effect of UV shield. Moreover, HTUV100 has no influence on luster、strength and moisture absorption of textile. HTUV100 achieves the standard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hich is safe and harmless.Key words: ultraviolet protective agent; HTUV100; ultraviolet protective test; UPF1 前言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大气污染日趋严重。
抗紫外整理的名词解释随着现代化生活方式的发展,人们对于防护皮肤的意识也越来越高。
特别是在夏季,紫外线的强度极高,容易对人体皮肤造成伤害。
因此,抗紫外整理这一名词应运而生。
抗紫外整理是一种通过特殊处理技术来加强纺织品和衣物对紫外线的防护能力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纺织品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处理或添加特殊的织物剂,以提高其吸收或反射紫外线的能力。
这种处理可以有效减少紫外线的穿透,从而保护人们的皮肤免受紫外线伤害。
在抗紫外整理的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技术有两种:一种是吸收型技术,另一种是反射型技术。
吸收型技术是基于纺织品对紫外线的吸收能力进行处理。
这种技术主要通过在纺织品加入特殊的材料或添加染料,使其能够吸收紫外线并将其转化为无害的热能,从而降低对皮肤的伤害。
对于吸收型技术来说,选用的添加剂和染料必须具有高度稳定性,能够长时间保持对紫外线的吸收能力,同时又不会对人体皮肤产生不良影响。
这也是抗紫外整理技术的一个挑战之处。
而反射型技术则是通过在纺织品表面形成一层特殊的涂层或薄膜,来反射紫外线。
这层涂层通常由硅酸盐或二氧化钛等材料组成,具有良好的反射性能。
它能够有效地将紫外线反射回去,避免它们对皮肤的进一步伤害。
反射型技术对于纺织品的外观和手感要求较高,因此需要更精细的处理技术和更高的成本。
抗紫外整理并不仅仅局限于纺织品和衣物,也可以应用于其他领域。
例如,在建筑业中,抗紫外整理技术可以用于玻璃窗、屋顶材料等的制造,以提高建筑物对紫外线的防护能力。
此外,抗紫外整理还可以应用于塑料制品、汽车零部件等领域,用于加强这些材料对紫外线的抵抗能力。
抗紫外整理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随着研究者对紫外线伤害的认识不断深化,抗紫外整理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
不仅考虑到保护皮肤的需求,还要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整理后材料的耐久性和舒适性。
总的来说,抗紫外整理是一项关乎人们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技术。
通过对纺织品和其他材料进行特殊处理,可以有效降低紫外线对人体皮肤的伤害。
纺织品的抗紫外线性能研究在现代社会,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环境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纺织品的抗紫外线性能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紫外线(UV)辐射对人体皮肤有着潜在的危害,可能导致晒伤、皮肤老化、甚至增加皮肤癌的发病风险。
因此,具备良好抗紫外线性能的纺织品对于保护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紫外线的特点和危害。
紫外线根据波长的不同可分为 UVA(波长 320 400 纳米)、UVB(波长 280 320 纳米)和UVC(波长 100 280 纳米)。
其中,UVC 大部分被臭氧层吸收,而UVB 和 UVA 能够穿透大气层到达地面。
UVB 主要会引起皮肤晒伤和红斑,而 UVA 则更深地渗透到皮肤中,导致皮肤老化和皱纹的形成。
长期暴露在紫外线辐射下,还可能引发皮肤细胞的基因突变,增加患皮肤癌的风险。
那么,纺织品是如何实现抗紫外线功能的呢?这主要依赖于以下几种方式。
一是纤维材料的选择。
某些天然纤维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抗紫外线性能,比如麻纤维。
而一些合成纤维,如聚酯纤维,在经过特殊处理后也能获得较好的抗紫外线效果。
一些新型的纤维材料,如添加了抗紫外线添加剂的纳米纤维,其抗紫外线性能更为出色。
二是织物的组织结构。
紧密的织物结构能够减少紫外线的穿透。
例如,平纹组织的织物通常比疏松的针织组织具有更好的抗紫外线性能。
织物的厚度和重量也会影响其抗紫外线能力,一般来说,较厚和较重的织物能提供更强的防护。
三是后整理工艺。
通过对纺织品进行化学处理,如使用紫外线吸收剂或屏蔽剂,可以显著提高其抗紫外线性能。
常见的紫外线吸收剂包括苯并三唑类、二苯甲酮类等。
这些吸收剂能够吸收紫外线并将其转化为热能,从而减少紫外线对人体的伤害。
紫外线屏蔽剂则通过在织物表面形成一层物理屏障,反射或散射紫外线,达到防护的目的。
然而,评估纺织品的抗紫外线性能需要一系列严格的测试方法和标准。
目前,常用的测试方法包括紫外线透过率测试和紫外线防护因子(UPF)测试。
防紫外线纺织品标准在炎炎夏日,阳光中的紫外线对人体皮肤造成的影响不容忽视。
为了有效抵挡紫外线伤害,防紫外线纺织品应运而生。
本文将详细介绍防紫外线纺织品标准的各个方面,帮助您了解如何选择合适的防紫外线纺织品。
1.抗紫外线性能抗紫外线性能是防紫外线纺织品最重要的指标之一,测试方法主要采用紫外线防护系数(UPF)。
在UPF测试中,指定剂量的紫外线照射到纺织品上,然后测量透过的紫外线辐射强度。
防紫外线纺织品的UPF值越高,抗紫外线性能越好。
一般来说,只有当UPF值大于40时,才能被称为防紫外线纺织品。
2.防紫外线指数防紫外线指数是反映纺织品防紫外线性能高低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根据国家标准GB/T 18830-2009《纺织品防紫外线性能的评定》,防紫外线指数用UPF值来表示,即“当样品的UPF值大于40时,标为UPF40+”,例如UPF50+表示该纺织品能阻挡95%的紫外线。
在选择纺织品时,可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选择具有相应防紫外线指数的产品。
3.耐洗程度防紫外线纺织品的耐洗程度也是衡量其品质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经过多次洗涤后,纺织品的防紫外线性能会有所降低。
但优质的面料如某些特种纤维,在多次洗涤后仍能保持良好的防紫外线性能。
因此,购买时除了关注防紫外线指数,还应考虑面料的耐洗程度。
4.织物组织结构织物组织结构是影响防紫外线性能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织物组织结构越紧密,防紫外线性能越好。
例如,平纹布比斜纹布和缎纹布的防紫外线性能稍差。
因此,在购买时,可结合自己的实际需求,选择适合自己活动场景的织物组织结构。
5.色牢度色牢度是指纺织品颜色在洗涤、摩擦或光照作用下的脱落程度。
对于防紫外线纺织品来说,良好的色牢度可以保证产品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不褪色,同时提高产品的耐用性。
一般来说,色牢度越高,产品的质量越好。
在购买时,建议选择具有较高色牢度的产品。
6.透湿性、透气性透湿性、透气性是衡量防紫外线纺织品质量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涤棉织物抗紫外、抗起毛起球整理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环境的关注日益增加,对于织物的性能要求也逐渐提高。
涤棉织物作为一种常见的纺织品,其抗紫外、抗起毛起球的性能备受关注。
紫外线是太阳光中一种具有较强能量的辐射,它可以穿透大气层并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人们对织物的抗紫外性能要求越来越高。
涤棉织物是由聚酯纤维和棉纤维混纺而成,该混纺结构使得织物具有较好的抗紫外性能。
聚酯纤维具有较高的抗紫外能力,能够有效地阻挡紫外线的穿透。
同时,棉纤维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吸湿性,能够增加织物的舒适性,减少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
因此,涤棉织物在抗紫外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起毛起球是织物在使用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不仅影响了织物的美观度,还降低了织物的使用寿命。
涤棉织物由于采用了聚酯纤维和棉纤维混纺,其起毛起球的问题相对较少。
聚酯纤维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磨性,能够有效地减少织物表面的起毛现象。
同时,棉纤维的柔软性和抗起球性能也有助于降低织物的起毛起球问题。
因此,涤棉织物在抗起毛起球方面具有优异的性能。
为了进一步提升涤棉织物的抗紫外、抗起毛起球性能,制造商们不断进行研发和创新。
他们采用了各种加工技术和化学处理方法,如纳米技术、防静电处理、表面改性等,来改善织物的性能。
通过这些措施,涤棉织物的抗紫外性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能够有效地阻挡紫外线的穿透。
同时,织物的起毛起球问题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延长了织物的使用寿命。
总之,涤棉织物作为一种常见的纺织品,在抗紫外、抗起毛起球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通过不断的研发和创新,涤棉织物的性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能够满足人们对健康和环境的需求。
我们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涤棉织物将会在市场上占据更重要的地位,并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舒适。
纺织品的功能整理及功能整理剂纺织品是指利用纤维材料通过编织、织布、针织、非织造等工艺制成的各种布料和制品。
正因为纺织品的多样性和广泛应用,人们对其功能的需求也逐渐增加。
纺织品的功能可以通过添加功能整理剂来实现。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纺织品功能整理及相应的功能整理剂。
1.抗菌功能:纺织品添加抗菌整理剂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减少各类致病菌的滋生,保持纺织品的清洁卫生。
常见的抗菌整理剂有光触媒抗菌剂、银离子抗菌剂、二氧化钛抗菌剂等。
2.防尘功能:纺织品添加防尘整理剂可以减少纺织品表面的静电吸附,抑制尘埃、灰尘的附着,保持纺织品的整洁。
常见的防尘整理剂有防尘喷剂、防尘饰品等。
3.防水功能:纺织品添加防水整理剂能使纺织品具有防水性能,不易渗水,可以保持人体干燥,防止外来水分的进入。
常见的防水整理剂有氟碳防水剂、硅烷防水剂等。
4.抗UV功能:纺织品添加抗UV整理剂可以起到防晒作用,有效阻挡紫外线的侵害,保护人体皮肤免受紫外线的伤害。
常见的抗UV整理剂有二氧化钛防晒剂、碳黑防晒剂等。
5.抗静电功能:纺织品添加抗静电整理剂可以保持纺织品的导电性能,减少静电产生和积累,避免静电对人体和周围环境的干扰。
常见的抗静电整理剂有抗静电液、抗静电剂等。
6.导电功能:纺织品添加导电整理剂可以使纺织品具有导电性能,用于制作智能纺织品、电子纺织品等。
常见的导电整理剂有导电纤维、导电涂层等。
7.防火功能:纺织品添加防火整理剂可以增加纺织品的耐火性,减少火灾的发生和扩散,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
常见的防火整理剂有阻燃剂、防火涂料等。
8.凉感功能:纺织品添加凉感整理剂可以降低纺织品的表面温度,使穿着者感到凉爽,适用于夏季高温时穿着。
常见的凉感整理剂有凉感剂液、凉感纤维等。
9.柔软功能:纺织品添加柔软整理剂可以改善纺织品的手感,使其更加柔软、舒适,增加穿着者的舒适感。
常见的柔软整理剂有柔顺剂、液态柔软剂等。
10.抗皱功能:纺织品添加抗皱整理剂可以减少纺织品的皱褶,增加纺织品的平整度,方便使用和保持良好的外观。
纺织品的抗紫外线整理一紫外线的组成及危害二纺织品对紫外线的防护作用三抗紫外线整理机理四抗紫外线吸收剂五抗紫外线屏蔽剂六抗紫外线整理剂一紫外线的组成及危害1.1紫外线的双重作用益处:(1)紫外线照射是有益的,它能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促进钙、磷在体内的吸收-帮助骨骼生长发育(2)杀菌、消炎作用害处:紫外线照射容易引起角膜炎、结膜炎,诱发皮癌、人的免疫能力下降。
氟利昂(氯氟炷),农药(漠甲基化合物)臭氧层破坏1 %,到达地球表面的紫外线增加2%,皮肤癌发病率增加4%,人的免疫能力下降。
因此,纺织品的防紫外线整理更加引人注目。
1・2不同波长紫外线的特征不同波段紫外线对人体的影响① UV-A (320-400)段: 引起肌肤变黑、干皱老化、失去弹性、严重的会导致皮癌。
是紫外防护整理的主要对象。
②UV-B (280-320)段导致真皮血管扩张,红肿,产生水泡,晒伤皮肤。
紫外防护主要对象。
1. 3对高分子材料的危害(1)紫外线能够催化高分子材料降解,引起材老化。
尤其对室外使用的高分子材料的破坏更为明显。
如塑料分子降解表现为失去韧性,而脆性增加,因此制造塑料时要加入防老化剂;(2)引起纺织材料的降解,导致光脆损;(3)引起染料发色基团的破坏,导致光褪色;纺织品防紫外整理有助于防止织物的光脆损和光褪色,因此防紫外整理的防护性能是多方面的。
纺织品对紫外线的防护作用2・1入射光线:一部分被吸收; 一部分被反射;一部分透射过织物发生扩散辐射和直接辐射.这些光线中作用人体是直接辐射部分。
如果织物吸收、反射紫外线的能力强,则紫外防护性能好。
2.2 UV-R防护作用的表征紫外线防护指数UPF (ultraviolet protection factor): 表征纺织品和服装对紫外线的防护能力。
定义为紫外线对未防护皮肤的平均辐射量与经被测试织物遮挡后紫外线平均辐射量的比值。
紫外线的辐射量UPF =到达皮肤的紫外线量UPF越大,防护效果越好。
在美国称为:太阳保护系数(SPF)2. 3影响纺织品防紫外线辐射的因素(1)涤纶纤维防紫外线能力强♦苯环结构对300nm以下的紫外线有很强的吸收能力,涤纶纤维大分子中含有密度较高的苯环结构,防紫外线性能好。
(2)羊毛防紫外线能力较强♦蛋白质分子中的芳香族氨基酸对紫外线有很强吸收性,因单位质量苯环的密度低于涤纶,在织物密度、厚度相同的情况下, 羊毛、蚕丝的防紫外性能不如涤纶,但好于纤维素纤维。
♦锦纶和弹力纤维织物防护性能相对低些。
(3)棉、黏胶纤维织物防紫外能力低。
是整理的对象(4)消光涤纶纤维较有光涤纶纤维防紫外线能力强纤维原料本身是透明的,在服用上因遮蔽性的需要,要进行消光处理,一般的消光剂是二氧化钛,而二氧化钛是紫外线屏蔽剂,通过反射作用降低紫外线的透过量。
如有光纤维的紫外防护指数UPF为9,消光纤维的UPF为15。
不同纤维未染色织物的UPF2. 4纤维形态结构的影响(1)纤维纤度细,防护效果好(2)异形截面较圆形截面防护效果好(3)短纤维织物的防护效果优于长丝织物2. 5织物组织规格与紫外线防护的关系(1)织物厚重防护效果好粗纺织物厚重,一般较精纺织物防紫外效果好;(2)紧度大织物防护效果好缎纹、斜纹组织紧密,一般较平纹组织织物防紫外效果好。
轻薄、稀疏织物紫外线易透过,防护效果差UPF正比于100/孔隙率或正比于100/ (1-覆盖率)织物的空隙率过大抗紫外整理效果也不明显。
也就是说,抗紫外线整理的织物应有一定的密度。
(3)织物表面平坦光滑防护效果好织物表面平坦光滑度越高,对光线的反射能力越强, 则防护效果好2.6织物颜色与紫外线防护的关系(1)深浓颜色对紫外光吸收强如黑色、深蓝色。
浅淡颜色织物紫外线透过率高O(2)蓝、绿色透光率小,红色是最佳的防护色。
紫外线容易被波长最长的红色吸收,红色吸收600nm以下谱段;(3)荧光染料染色、荧光增白织物紫外防护性能好。
荧光染料或荧光增白剂产生荧光的机理:吸收紫外光电磁波,发生电子跃迁,使分子处于不稳定的激发态,当电子迁回基态能级时,发出可见光,即荧光。
可见,荧光染料和荧光增白剂具有紫外防护功能。
抗紫外线整理机理3. 1抗紫外线机理织物对光线的反射透射作用(1)增强织物对紫外线的吸收能力:可以选用具有紫外吸收能力的纤维(抗紫外功能纤维)编织织物和利用紫外吸收剂进行织物整理来达到。
(2)增强织物对紫外线的反射能力:例如:高比表面纤维及含高比率的Ti02纤维;还可以选择适当的织物组织结构,如织物的紧密度和平整度,来增强对光的反射能力;利用染整加工的手段通过对织物施加紫外线反射剂,使织物具有紫外线防护功能。
吸收、反射两者结合起来达到的。
光物理过程:紫外吸收剂吸收紫外线能量后,产生电子迁移,基态S。
激发成最低激发单线态S1 或更高激发的单线态S2。
而激发态的分子又可能通过三种途径释放能量回到基态:即发射荧光、磷光或将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放出回到基态。
这样就将吸收的紫外能量以无害的热能或无害的低辐射能量释放岀来,而本身结构不发生变化,从而避免了紫外线损害皮肤和防止高分子聚合物因吸收紫外线能量而发生分解。
四抗紫外线吸收剂4.1结构有机类抗紫外线整理剂分子结构上大多有芳环结构,雀有连接于芳香环上的发色基团:C—N, N: N, N—O, C—O, -0H等,发色基团吸收波长小于400nni的紫外线COOH 等,助色基团:一NH2, — 0H, — SO, H,紫外吸收剂UV-9光化学反应过程在光照作用下,二苯甲酮衍生物分子吸收紫外光,分子中的辣基原子,生成烯醇释并放出多余能量,进一步分子内的烯醇与醛酮发生互变异构,恢复成最初的二苯甲酮结构,并放出热量。
这个化学反应过程伴随着紫外线能量的消耗(化学键的互变异构或光能转变成热能放出),最终紫外线吸收剂回到它的初始状态。
4.2抗紫外吸收剂的作用机理,并通过紫外吸收剂强烈地、选择性地吸光物理过程和/或光化学反应,将吸收的紫外能量转化为无害的热能或无害的低辐射能量释放出来,从而起到防护紫外线的作用,紫外吸收剂本身结构不发生变化。
五抗紫外线屏蔽剂・5. 1结构・紫外线反射(屏蔽)剂:主要是无机类化合物・如陶瓷粉、金属氧化物(氧化锌,二氧化钛等)的细粉或超细粉・5.2反射(屏蔽)剂作用机理・利用无机物质对入射紫外线有较大的反射和折射或散射作用,降低紫外线的透过率,而达到防紫外线的目的。
5.3紫外线屏蔽剂:无机类抗紫外整理剂具有安全高效.性能稳定等优点,无机粒子通过对紫外线反射、折射、散射作用屏蔽紫外线。
氧化锌、二氧化钛、氧化铁、硫酸锲、二氧化硅、氧化锌:屏蔽效果好 > 价格低,无毒,应用广泛。
反射波长240—380nm (UV-B全部、UV-A ; -C一部分)。
二氧化钛:反射波长340—360nm反射波长窄,30-40nm二氧化钛,对紫外线有良好的吸收能力陶瓷粉或微粒、氧化铁、氧化亚铅也有屏蔽紫外线功能。
应用最多的是氧化锌、二氧化钛、陶瓷粉或微粒°主要品种:5.4紫外反射剂特点♦安全性能优良;♦对紫外线反射或散射、折射的波长范围广超微氧化锌光穿透性曲线六抗紫外线整理剂6.1理想的抗紫外整理剂应具备的条件a、安全无毒,对皮肤没有刺激或过敏反应。
b、吸收紫外线的波长范围广,效果好。
有些紫外吸收剂吸收波长窄,就需要几种助剂配合使用。
c、不影响织物色泽、手感、强度和色牢度。
d.耐水洗和干洗,对光、热、化学品稳定。
e.吸收紫外线后不泛黄,不产生有毒气体或固体。
6.2有机类抗紫外线整理剂主要类别二苯甲酮类苯并三瞠类'水杨酸酯类金属离子化合物反应型紫外吸收剂二苯甲酮类氢键的互变异构,使光能转变成热能或(且)放出荧光、磷光 消耗吸收的能量,达到防紫外线的目的。
(2) 对紫外线有效吸收波长吸收280-400nm 紫外线,即UVA 和UVB 段; 对280 nm 以下紫外线吸收少(3) 对纤维亲和性含有多个羟基,对纤维的吸附能力较好,适宜纤维素织物的整理易泛黄⑴作用机理:具有共辄结构,•吸收紫外光后发生€) OH苯并三卩坐类⑴作用机理:与二苯甲酮类相似,具有内在氢键,形成螯合环。
当吸收紫外线后,氢键破坏或变为光互变异构体,把紫外线的能量转化为热能或光能而释放。
(2)有效吸收紫外波长大量吸收315-400“紫外线,即UVA段;(3)对纤维的作用分子结构与分散染料很相近,可以采用高温高压法与分散染料染色同浴进行,主要应用于涤纶的抗紫外整理。
锦纶、羊毛、蚕丝和棉织物应用水溶性的这类化合物,是在分子中接上适当数量的磺酸基。
(4)毒性小;品种产量大水杨酸酯类吸收剂应用最早的紫外线吸收剂(1)作用机理分子有内在氢键,在紫外线照射下发生分子重排,形成了紫外线吸收能力强的二苯甲酮结构,从而强化其紫外线吸收作用。
OH()、WH小(2)有效吸收紫外波长大量吸收280-330nm紫外线,即大量吸收UVB段少量吸收UVA段;吸收波长分布于短波一侧(3)熔点低,易升华,牢度低,应用较少(4)强光照下形成醍型结构,会出现变色现象(5)价格便宜金属离子螯合物类金属离子化合物是作为螯合物使用应用:适用于可形成螯合物的染色纤维,例如锦纶的装饰材料常用这类化合物处理,目的是提高染色品的耐光牢度。
qHg /C4H9\ /N―:一0 - Ni—ST—N/ I I \ 口N02€4H9S S 匕比反应型抗紫外整理剂结构在紫外线吸收剂的母体上接上活性基团。
被称为活性紫外线吸收剂 根据联接的基团制成适用于涤纶和纤维素、蛋白质纤维的助剂R 二烷基、烷氧基、轻基、卤素原子、磺酸烷基Ki 、=径基、烷氧基、取代烷基、取代苯基、。
-轻基苯基 X 二H 、磺酸基 “ =0、1、2R]=取代或未取代的烷苯基R 2 = H.卤素原子、烷基、苯烷基 Rs 二和R2相同或不同的基团A 二宜接连接或烷基连接基 八0、1、2(OK Z )ZNH —C -C —NHII II天然纤维用反应型紫外吸收剂(1)水溶性紫外吸收剂适用于棉、麻纤维素纤维和蛋白质纤维;(2)反应性基团与活性染料的活性基结构相似,反应机理相似。
Ciba公司专为亲水性纤维棉、麻等开发的防紫外线整理剂。
商品名称:CIBAFAST (汽巴快斯)CEL特点:(1)含有双活性基团,被称为活性紫外线吸收剂。
(2)良好的坚牢度,在沸水中重复洗涤对其紫外辐射防护系数也无影响。
6. 3纳米抗紫外线整理剂有透明性或白质的金属氧化物的粉体如三氧化二铝、氧化镁(MgO)、氧化锌(ZnO)、二氧化钛(Ti02)、高岭土等。
纳米Ti02纳米Ti02的电子结构,由充满电子的价电子带和没有电子的空轨道形成的传导带构成,存在禁止带间隙。
禁止带间隙约为3・2eV,相当于约410nm波长的光能,当纳米二氧化钛受光照射时的能量与禁止带间隙相同或比禁止带间隙能量稍大的光被吸收,价电子带的电子激发至传导带,因而对紫外线部分产生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