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工废水深度处理及回用集成技术
- 格式:pdf
- 大小:83.35 KB
- 文档页数:3
煤化工废水处理工艺
一、煤化工废水处理工艺概述
煤化工废水是指在煤气化、炼焦、煤制油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有有机物、无机盐和重金属等污染物的废水。
针对这种废水,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处理措施,使其达到国家排放标准,保护环境。
二、预处理工艺
预处理工艺是指对原始废水进行初步处理,以去除大颗粒物和杂质。
主要包括筛网过滤、沉淀池和格栅除渣等方法。
三、生化处理工艺
生化处理工艺是指利用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分解和转化,将其转化为较为稳定的无机物。
主要包括活性污泥法、厌氧-好氧法和人工湿地等方法。
四、物理-化学处理工艺
物理-化学处理工艺是指利用各种物理和化学手段将废水中的污染物去除或转换成不易溶解或不易挥发的形式。
主要包括絮凝-沉淀法、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和电解法等方法。
五、综合治理技术
综合治理技术是指将多种处理工艺组合使用,进行综合治理,以达到
更好的处理效果。
主要包括生物-物理-化学综合处理法和人工湿地-生
物滤池联用法等方法。
六、后处理工艺
后处理工艺是指对处理后的水进行进一步的净化和消毒,以达到国家
排放标准。
主要包括深度过滤、紫外线消毒和臭氧氧化等方法。
七、废水回用技术
废水回用技术是指将经过处理的废水再利用于生产或农业灌溉等领域。
主要包括膜分离技术、反渗透技术和纳米过滤技术等方法。
八、总结
煤化工废水处理需要采取多种不同的工艺,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
方法进行组合使用,以达到最佳的治理效果。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废
水回用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煤制烯烃废水处理与回用技术解析摘要:文章以两个甲醇制烯烃项目为例,阐述了此类项目废水的处理技术以及存在的问题,总结了废水处理系统试车及正常运行管理中的经验,进而摸索新型煤化工废水处理的规律,为类似新型煤化工项目废水处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煤化工;煤制烯烃;废水处理;回用技术1 前言近些年来,煤制烯烃等新型煤化工项目在我国煤炭资源储量丰富的中、西部地区不断建设与投产。
但因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得不到有效控制和处理,煤化工水污染事件不断被报道而不能正常生产或被迫停产。
建设项目预期的经济和社会目标不能实现,不仅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而且引起了环境污染。
由于煤化工企业废水排放量大且水质复杂,因此废水处理成为了制约煤化工发展的瓶颈。
寻求处理效果更好、稳定性更强及运行费用更低的处理技术,已经成为了煤化工发展的自身要求和外在需求。
2 煤制烯烃项目废水的来源及特点随着现代煤化工的发展,我国煤制烯烃项目的生产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外购甲醇制烯烃;另一种是自产甲醇制烯烃。
由于生产方式和生产工艺的不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水质也有所差异。
2.1 外购甲醇制烯烃项目废水来源及特点以某100万吨甲醇制烯烃项目为例,由于甲醇外购,生产装置不存在煤气化、净化以及合成等装置,故废水来源较单一,以COD污染物为主,COD 在 1000mg/L~1500mg/L 之间,B/C 达到0.35~0.4,可生化性较好。
2.2 自产甲醇制烯烃项目废水来源及特点以某180万吨甲醇制烯烃项目为例,由于甲醇自产,其废水主要来自气化装置和甲醇制烯烃装置,另外还包括甲醇合成、净化、聚乙烯、聚丙烯以及硫磺回收等装置。
煤气化废水主要来自煤气洗涤、冷凝和分离过程,是煤化工行业废水处理的重点和难点。
由于煤气化工艺的不同,产生的废水水质也不同。
从典型气化工艺来看,鲁奇、温克勒和德士古气化炉为三种典型工艺。
其中鲁奇废水成分比较复杂,难降解有机物含量大,难处理;温克勒和德士古废水成分相对简单,可生化性较好;三类废水共性是氨氮较高,这也是气化废水处理的重点和难点。
现代煤化工企业的废水处理技术及应用分析煤化工企业的废水处理技术是一个重要的环保问题。
煤化工企业的废水处理技术和应用分析,对于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生物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是目前应用较广泛的废水处理技术之一,主要涉及到好氧生物处理、厌氧生物处理等。
好氧生物处理一般采用曝气池、活性池等方式,其中曝气池是将空气对污水进行充氧,使污水中的有机质能够被充分氧化,达到减少有机质、除淤积物等作用;而活性池一般是采用生物膜法,通过污水接触生物膜,从而利用生物膜对有机物进行降解。
厌氧生物处理一般采用厌氧粘滞沉降池、厌氧反应池等方式,其中厌氧反应池一般采用厌氧微生物反应器,该技术可以消耗有机物、减少气体排放、降低处理成本等。
物理化学处理技术是分离和回收废水中有害物质的一种技术,主要涉及到沉淀法、吸附法、离子交换法等。
沉淀法是通过添加沉淀剂,使废水中的悬浮物质沉淀下来,从而达到除污的作用。
吸附法是利用吸附剂对废水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吸附和分离,以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离子交换法是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对废水中的离子进行交换,从而实现水质净化。
3.膜技术超滤膜是利用超细滤膜对废水中的大分子物质进行拦截和分离,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反渗透膜是通过对水进行高压逆渗透处理,使水中的离子、颗粒、微生物等被膜体拦截而分离出来,最终获得净水。
微滤膜是利用对膜孔径和筛选粒径进行匹配,从而实现对废水中的微粒、胶体、大分子有机物等的分离和去除。
二、应用分析生物技术在废水处理中应用较广泛,这是由于生物技术操作简单、成本较低,同时具有减排效果显著等优点。
但是,生物技术存在部分难以处理的废水,如高浓度、高毒性废水等。
2.物理化学技术的应用分析物理化学处理技术能够有效的分离和回收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其净化效率高。
但是,物理化学方法对污染容量大的有机物处理效果较差。
膜技术可以实现高效的污水处理和水再利用,其废水处理效果显著。
但是,该技术存在成本高、操作难度大等问题。
煤化工废水处理与回用技术导则随着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煤化工产业逐渐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产业之一。
然而,在煤化工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这些废水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如氨氮、有机物、重金属等,对环境和水资源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因此,本文将介绍煤化工废水处理与回用的重要性,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技术导则,为相关企业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背景及现状煤化工废水是一种复杂的工业废水,具有高浓度、难降解等特点。
传统的处理方法往往难以彻底去除其中的有害物质,而且处理后的水质仍然达不到排放标准。
同时,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煤化工废水的回用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目前,国内外对于煤化工废水处理与回用的研究和实践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和挑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创新。
二、面临的问题和挑战1. 处理难度大:煤化工废水中含有的污染物种类繁多,性质各异,导致处理难度较大。
此外,某些有害物质的化学性质不稳定,容易分解或转化为其他物质,给处理过程带来一定的困难。
2. 成本较高:煤化工废水处理的设备投资和维护费用较高,加上污水处理厂的运营成本也相对较高,使得一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而选择不进行废水处理或者简单处理后就排放。
3. 技术瓶颈:现有的废水处理技术和回用技术的效率和质量还有待提高,尤其是针对复杂性和难降解的煤化工废水的处理技术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创新。
4. 管理不足:部分企业对煤化工废水处理和回用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手段,导致废水处理效果不佳或者出现二次污染等问题。
三、技术导则1. 优化工艺流程:根据不同类型和性质的煤化工废水,采用不同的预处理和主处理工艺,以提高废水处理的效率和效果。
例如,可以采用膜分离技术、高级氧化技术等新型处理技术来处理高浓度、难降解的废水。
2. 加强技术创新:加大对新型废水处理技术和回用技术的研发力度,不断提高现有技术的性能和稳定性。
同时,加强国际合作和技术交流,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方法,促进国内技术的发展和创新。
工业废水深度处理与回用技术评价导则工业废水的深度处理与回用是解决水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涉及工业废水深度处理与回用的技术和方法也不断提升。
本文将从技术评价的角度,探讨工业废水深度处理与回用的导则。
一、综合评估废水特性和流程工业废水的特性复杂多样,包括污染物种类、浓度、排放量和水质参数等。
在进行废水深度处理前,需要综合评估废水的特性,了解废水的组成成分和优势污染物,确定处理目标和方案。
二、优化物理化学处理技术工业废水的处理过程一般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三个阶段。
在深度处理中,需要根据废水特性选择适当的物理化学处理技术,如絮凝、沉淀、膜分离和吸附等。
1.絮凝沉淀技术:采用絮凝剂和沉淀剂,将悬浮物和悬浮物质与水分离,使废水达到一定水质标准,如混凝沉淀、气浮沉淀等。
2.膜分离技术:利用不同孔径的膜,实现对废水中溶解物质、悬浮物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分离,如超滤、逆渗透等。
3.吸附技术:利用吸附剂对废水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吸附,如活性炭吸附、载体吸附等。
三、引入生物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可以降解有机物、减少废水中氮、磷等营养元素的含量。
在工业废水的深度处理和回用中,引入适当的生物处理技术可以提高处理效果和回用率。
1.好氧生物处理技术:通过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将废水中的有机物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如好氧活性污泥法、反渗透生物反应器等。
2.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在无氧条件下,利用厌氧微生物将有机物降解为甲烷和二氧化碳,如厌氧消化池、厌氧发酵罐等。
四、强化后处理和消毒技术1.后处理技术:包括过滤、吸附、活性炭吸附等,进一步去除残余的悬浮物、溶解有机物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
2.消毒技术:采用紫外线辐射、臭氧氧化等消毒手段,对处理水进行杀菌和消毒,保证处理水质符合回用要求。
五、评估回用后的水质安全性工业废水回用前需要进行水质评估和安全性评价,确保回用后的水质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新疆煤化工废水处理及回用项目汇总概述随着工业的发展,煤化工行业成为中国国民经济中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
但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的废水排放,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为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国家对煤化工废水排放进行了相关规定,并提出了废水处理与回用方案。
本文将对新疆煤化工废水处理与回用项目进行汇总。
煤化工行业的废水排放煤化工行业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水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矿山排水,主要是露天采矿、岩屑采矿等原料开采过程中引起的水体污染。
第二类是煤化工生产废水,这种污水产生的原因是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用水进行反应、提取、分离和控制操作等。
第三类是生活污水,是指煤化工企业的生活、生产和办公等场所,所排放的废水。
这些污水都有着不同的化学成分和污染程度,对环境的影响较大。
废水处理与回用方案为了减少煤化工行业对环境的污染,国家制定了煤化工企业废水排放标准,同时还推广了废水处理与回用方案。
在新疆地区,也有许多煤化工企业实行了相关方案,下面对其中几个重要的项目进行介绍。
乌鲁木齐煤化工有限公司废水处理项目该企业采用了生化+膜处理工艺,该工艺将CODCr、NH3-N、SS等废水指标降至国家标准以内,处理后的水可达到再利用标准。
新疆哈密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废水处理回用项目该企业采用了智能控制+反渗透膜+电离交换工艺进行废水处理回用。
处理后的水可再利用于生产过程中的降温、输送和清洗等环节。
乌鲁木齐市新华南煤化工公司废水治理项目该项目采用了A/O(生物鼓式筛+二沉池)+MBR(膜生物反应器)+UF(超滤)+RO(反渗透膜)工艺进行废水处理,能够将CODCr、NH3-N、SS等指标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处理后的水可再利用于消防、绿化和路面冲洗等。
结论煤化工行业的废水排放对环境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处理与回用方案的实行,既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也为企业节约了大量的水资源。
在新疆地区,相关项目的实施也提高了当地煤化工行业的水资源利用效率。
在未来,我们应继续加强废水处理与回用的技术研发和应用,以更好地保护环境和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煤化工废水的基本特点是 1煤化工废水处理技术1、煤化工废水的基本特点是煤化工企业排放废水以高浓度煤气洗涤废水为主,含有大量酚、氰、油、氨氮等有毒、有害物质。
综合废水中CODcr一般在5000mg/l左右、氨氮在200~500mg/l,废水所含有机污染物包括酚类、多环芳香族化合物及含氮、氧、硫的杂环化合物等,是一种典型的含有难降解的有机化合物的工业废水。
废水中的易降解有机物主要是酚类化合物和苯类化合物;砒咯、萘、呋喃、眯唑类属于可降解类有机物;难降解的有机物主要有砒啶、咔唑、联苯、三联苯等。
2、煤化工废水处理技术目前国内处理煤化工废水的技术主要采用生化法,生化法对废水中的苯酚类及苯类物质有较好的去除作用,但对喹啉类、吲哚类、吡啶类、咔唑类等一些难降解有机物处理效果较差,使得煤化工行业外排水CODcr难以达到一级标准。
同时煤化工废水经生化处理后又存在色度和浊度很高的特点(因含各种生色团和助色团的有机物,如3-甲基-1,3,6庚三烯、5-降冰片烯-2-羧酸、2-氯-2-降冰片烯、2-羟基-苯并呋喃、苯酚、1-甲磺酰基-4-甲基苯、3-甲基苯并噻吩、萘-1,8-二胺等)。
因此,要将此类煤气化废水处理后达到回用或排放标准,主要进一步降低CODcr、氨氮、色度和浊度等指标。
3、煤化工废水处理方法煤化工废水治理工艺路线基本遵行“物化预处理+A/O生化处理+物化深度处理”,以下做简单介绍。
3.1物化预处理预处理常用的方法:隔油、气浮等。
因过多的油类会影响后续生化处理的效果,气浮法煤化工废水预处理的作用是除去其中的油类并回收再利用,此外还起到预曝气的作用。
3.2生化处理对于预处理后的煤化工废水,国内外一般采用缺氧、好氧生物法处理(A/O工艺),但由于煤化工废水中的多环和杂环类化合物,好氧生物法处理后出水中的COD指标难以稳定达标。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近年来出现了一些新的处理方法,如PACT法、载体流动床生物膜法(CBR)、厌氧生物法,厌氧-好氧生物法等:3.2.1改进的好氧生物法3.2.1.1PACT法PACT法是在活性污泥曝气池中投加活性炭粉末,利用活性炭粉末对有机物和溶解氧的吸附作用,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食物,从而加速对有机物的氧化分解能力。
化工污水的处理及中水回用研究摘要:化工行业作为重要的经济支柱,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随着化工生产的不断增加,相应的污水排放也日益增多,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问题。
因此,化工污水的处理及中水回用成为了当今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之一。
化工污水处理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手段将化工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去除或转化,使其达到排放标准或可再利用的水质要求。
而中水回用则是指将经过处理后的化工废水再次利用,用于农业灌溉、工业用水或市政供水等领域,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化工污水;处理;中水回用一、化工污水处理技术(一)膜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是一种先进的化工污水处理技术,通过半透膜将污水中的溶解物、微生物和有机物质与水分离。
常见的膜分离技术包括超滤、微滤、纳滤和反渗透等。
超滤是利用孔径较小的膜将污水中的微生物、胶体和大分子有机物质截留下来,使水通过膜而得到净化。
微滤则是利用孔径更小的膜将污水中的微生物和悬浮物截留下来,使水得到净化。
纳滤则是利用孔径更小的膜将污水中的溶解物和有机物质截留下来,从而实现水的净化。
反渗透则是利用半透膜的选择性通透性,将污水中的溶解物、微生物和有机物质截留下来,得到净化的水。
这些膜分离技术具有高效、节能和灵活性强的特点,可以有效地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和微生物,提高水的质量。
(二)高级氧化技术高级氧化技术是一种先进的化工污水处理技术,通过氧化剂和光催化剂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质氧化成无害物质。
常见的高级氧化技术包括臭氧氧化、紫外光氧化和光催化氧化等。
臭氧氧化是利用臭氧与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发生氧化反应,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
紫外光氧化则是利用紫外光照射污水中的有机物质,产生活性氧自由基,进而氧化有机物质。
光催化氧化则是利用光催化剂吸收光能,产生活性氧自由基,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质氧化成无害物质。
这些高级氧化技术具有高效、无二次污染和可控性强的特点,可以有效地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质,提高水的净化效果。
( 安全论文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煤化工废水处理方法(新版)Safety is inseparable from production and efficiency. Only when safety is good can we ensure better production. Pay attention to safety at all times.煤化工废水处理方法(新版)摘要:文章以煤制气项目为例,介绍了煤化工项目生产中有机废水的来源及特性,探讨了三种常用的化工废水处理中煤化工废水的处理方法。
总结出多级生物处理法在煤制气有机废水处理的实用性,对今后煤制气有机废水处理的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
1.引言煤化工行业的环境保护问题主要包括二氧化碳排放、工业废气排放和工业废水的排放三个方面,其中污染治理的重点和难点是工业废水处理问题。
煤化工行业废水可根据含盐量分为两类:一类是高含盐废水,主要来源于生产过程中循环水系统排水和化学水站排水等;另一类是有机废水,主要来源于生产工艺废水。
本文以煤制气项目为例,对有机废水的来源进行分析,并对有机废水处理工艺进行探讨。
2.有机废水来源及水质煤制气项目有机废水的来源主要包括酚氨回收废水和有机含氨污水两部分。
有机含氨污水包括粉煤气化、低温甲醇洗、硫回收、焦油加氢、天然气液化等工艺装置产生的污水,以及生活污水、地面冲洗水等。
有机含氨污水包括粉煤气化、低温甲醇洗、硫回收、焦油加氢、天然气液化等工艺装置产生的污水,以及生活污水、地面冲洗水等。
3.煤制气有机废水处理工艺选择3.1改进SBR工艺SBR生化处理系统又称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它是在一个SBR反应池中完成进水、反应、沉淀、排水、静置等五个工序,具有管理简单、节省占地、耐冲击负荷强等特点,通过调节反应周期及各个阶段的反应时间,创造理想的生物反应条件,有利于去除氨氮和总氮。
煤矿废水处理及回用水处理工艺简介1 工艺流程1.1 工艺流程图1.1.1 一级处理系统工艺流程图如下:调节沉淀池高效沉淀池污泥污泥池消毒排放二级处理系统压滤机原水1.1.2 二级处理系统工艺流程图如下:2 参数设计2.1 一级处理系统2.1.1 调节沉淀池说 明:用于调节水量、调匀水质,同时对污水中大量煤粉颗粒进行沉淀去除。
配置设备:潜污排泥泵 Q=30m 3/h H=15m P=3.0KW 2台行车式刮泥机 P=1.0KW 1套2.1.2高效沉淀池说 明:通过加入混凝剂和絮凝剂,发生絮凝反应,以增强后续的沉淀效果,然后在沉淀斜板的作用下实现泥水分离。
清水池活性炭过滤器 多介质过滤器超滤系统反渗透系统 反冲洗出水至调节沉淀池反冲洗水回用至各用户 转输水池氧化池 反冲水清水池1 浓水消毒停留时间:45min配置设备:(1)混凝搅拌机1台轴长3.3m,转速68rpm,桨叶直径0.8m,N=1.5KW(2)手动启闭机启闭力1.0吨1台(3)铸铁镶铜闸门Φ400 1台(4)反应室及导流筒1套反应筒φ1.0m×3.3m导流筒φ0.8m×2.6m锥型筒φ1.0×1.5m×0.8m(5)絮凝搅拌机1台轴长4.4m,转速30rpm,桨叶直径0.9m,N=1.1KW(6)偏心螺杆泵3台Q=20m3/h,H=20m,N=3.0KW(7)中心传动刮泥机1台Φ=7m,N=0.37KW(8)下开式调节堰门1台B=500mm,H=500mm(9)斜管填料DN50(10)斜管填料支架2套(11)集水槽6套(12)加药装置2套(13)轴流风机1台Q=7355m3/h, N=0.37kW(14)pH计1台(15)电磁流量计DN350 1台2.1.3 清水池说明:高效沉淀池出水经清水池1,一部分回用至井下消防洒水和蓄水池,另一部分提升至二级处理系统。
设计尺寸:10,000×8,000×3,750mm(L×W×H)×1座有效水深:3,300mm有效容积:264m3配置设备:(1)排水泵(原有)2台(1用1备)Q=0~180m3/h,H=0~100m,N=75kW(2)井下消防洒水变频供水设备(原有)1套(3)配套水泵(原有)3台(2用1备)Q=72m3/h,H=26m,N=11kW(4)隔膜式气压罐(原有)1个φ×H=300×2300mm(5)液位计1套2.1.4 污泥池(原有)说明:用于贮存沉淀池的污泥,然后传送至污泥压滤机进行脱水浓缩处理。
煤化工有限公司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设计方案目录1.工程概况 22.环境保护设计依据 22.1设计基础22.2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情况(以天为单位)53.工程设施及处理工艺流程 53.1工艺流程的确定 53.2工艺流程图83.3污水处理工艺特点83.4综合污水处理去除率估算93.5主要技术及设备介绍(DA T-IAT工艺)94.二次污染115.环保管理及定员 116.环保检测及监测 117.设计及投资概算 117.1工艺设计117.2建筑与结构设计137.3电气设计147.4防腐与保温设计167.5工程投资预算167.6.运行费用预算188.设备维护方案及售后服务承诺 208.1设备维护措施208.2售后服务承诺201.工程概况***煤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目前最大的合成氨及氮肥生产企业,也是**30户重点企业之一。
**联合**有限公司以及黑龙江、安徽、山东、陕西等四家国内优势化肥流通企业,以焦炉煤气为原料,合资建设成立的******煤化工有限公司年产18万吨合成氨、30万吨尿素。
2.环境保护设计依据2.1设计基础由用户提供的基本资料,该工艺采用的是以煤焦造气生产合成氨,生产废水主要来自以下三个部分:(1)气化工序产生的造气含氰废水(2)脱硫工序产生的脱硫废水(3)铜洗工序产生的含氨废水2.1.1设计依据★工厂提供化肥生产的有关水量、水质数据及相关生产情况。
★《环境工程手册》(水污染防治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再生水用作冷却用水标准》★《给排水标准规范实施手册》2.1.2污水水量、水质2.1.2.1污水水量:设计处理水量:2400吨/天,即:100吨/小时。
污水预处理后,60%的预处理水回用于造气车间,40%的预处理水进行深度处理后用作气提塔的补充水。
2.1.2.2污水水质综合污水水质:(依据工厂情况确定)★PH:7-8★SS:300-500mg/l★色度:100★COD:250-340mg/l★挥发酚:0.01-0.5mg/l★硫化物:0.01-30mg/l★氰化物:10-30mg/l★氨氮:40-470mg/l2.1.3回用水标准再生水用作冷却用水的水质标准2.1.4设计原则★方案设计应有合法性,即在方案设计时应遵循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方案设计应具有先进性,处理工程的总投资、处理系统的运行费用尽可能降低,做到处理能耗低、效率高、管理方便和处理后的产物能直接利用。
煤化工水处理新技术
一、预处理技术
预处理技术是煤化工水处理的第一步,主要目的是去除水中的悬浮物、油类物质和其他杂质,为后续处理提供良好的基础。
常用的预处理技术包括沉淀、过滤、除油等。
通过这些技术,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中的大颗粒物质和油类物质,提高水的清澈度和质量。
二、生物处理技术
生物处理技术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有机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从而实现废水的净化。
常用的生物处理技术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
这些技术可以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同时还可以去除部分氮、磷等营养物质。
三、深度处理技术
深度处理技术是在生物处理技术之后,进一步去除废水中的微量有害物质,以满足更高标准的排放要求。
常用的深度处理技术包括吸附、离子交换、电渗析等。
这些技术可以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有毒有害有机物、微量无机物等,使废水达到更高的净化标准。
四、回用技术
回用技术是将处理后的废水再次利用的技术。
由于煤化工行业用水量大,回用技术可以有效降低用水量,减少废水排放量,同时还可以节约水资源,降低生产成本。
常用的回用技术包括反渗透技术、膜分离技术等。
这些技术可以将废水处理后再次利用,实现废水的资源化利用。
五、污泥处理技术
污泥处理技术是对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进行处置的技术。
污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微生物和寄生虫等,需要进行适当的处理和处置,以避免对环境和人类造成危害。
常用的污泥处理技术包括污泥的脱水、稳定化、焚烧等。
这些技术可以使污泥得到适当的处置,同时还可以回收部分能源和资源。
煤化工废水深度处理及回用集成技术
适用范围
煤焦化废水、煤气化废水、钢铁工业园综合废水处理
基本原理
该技术通过酚/油萃取回收焦油和粗酚,高效蒸氨回收浓氨水通过生化处理去除大部分有机物,再通过混凝沉淀去除总氰和部分有机物,再通过臭氧氧化进一步去除水体中有机物,实现废水达标排放的目标;还可根据实际需要,通过超滤、纳滤、电渗析等过程脱盐,实现废水回用目的。
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为:1煤化工废水首先进入酚油协同萃取槽,回收可利用的焦油和粗酚产品;2萃取出水进入蒸氨塔,回收浓氨水回用;3蒸氨废水进入生化处理系统,去除废水中大部分有机物和总氮总磷;4生化出水进入混凝沉淀系统,脱除废水中绝大部分总氰,色度,悬浮物,并部分去除CODCr;5混凝出水进入臭氧氧化塔和曝气生物滤池,进一步去除废水中的CODCr和微量有毒污染物,实现废水达标排放目标;6臭氧出水再经过超滤、纳滤、电渗析等脱盐单元,实现废水回用目的。
关键技术或设计特征
开发酚油协同萃取剂,可同步萃取焦油、单元酚和多元酚,萃取效率高。
采用自主研发的有机无机复配絮凝剂,对极性有机物和氰化物去除效率高,并同步去除色度和悬浮物。
采用自主研发的非均相催化剂,催化分解臭氧效率高,产生自由基深度矿化有机物能力强。
典型规模
该技术处理规模灵活多变,可根据现场需求,进行除CODCr、总氰的深度处理后达标排放,也可以进一步脱盐后水回用,处理能力可为1-2000m3/h不等。
推广情况
目前相关技术已应用于钢铁/焦化行业10套水处理工程,包括鞍钢集团下属焦化厂处理工程3套,园区综合废水处理工程1套,沈煤集团集团处理工程1套,武钢集团处理工程1套等,处理规模100-1000 m3/h。
典型案例
(一)项目概况
鞍钢集团焦化厂三期水深度处理工程改造,主要是絮凝加臭氧氧化工段。
设计能力200m3/h,污水来源为焦化废水的生化处理出水,2010年9月开工,于2011年12月完成调试并建成投产。
(二)技术指标
原有工艺为生化处理加絮凝,出水中CODCr和总氰均超标,有毒污染物苯并吡等也超标。
采用该技术改造后,絮凝可去除90%的色度,
总氰去除率超过90%,CODCr去除率>50%,再经臭氧氧化处理后,进一步去除废水中有机物,出水中总氰浓度<0.2mg/L,CODCr<50mg/L;满足辽宁省污水综合排放一级标准(DB211627-2008),高于国家污水排放一级标准(GB8978-1996),臭氧氧化催化剂可稳定使用3年以上。
(三)投资费用
该项目总投资约1200万元,设备投资800万元,吨水投资费用为4万/吨元。
主体设备寿命10年以上。
(四)运行费用
该系统需消耗电能、工业氧气和循环冷却水,年处理污水144万吨,年运行费用576万元,吨水运行费用为4元(含絮凝+臭氧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