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建史复习名词解释

外建史复习名词解释

外建史复习名词解释
外建史复习名词解释

精品文档

朴素建筑观:原始社会反映了一种朴素的建筑理论,即注重建筑的功能,主要是防御侵害。

祭祀建筑居中,居住建筑围绕其四周,有利于防御。原始社会末期,技术经济生活水平的提

高,从无意间到有意的装饰环境,主要采用卵石、贝壳、植物、花卉,反映主人的身份、地位、兴趣、爱好。原始建筑出现装饰受到功能、技术、形象三个因素影响。

古埃及

玛斯塔巴:古埃及早期的帝王台式陵墓。分地上和地下两部分。地上为祭祀用砖砌厅堂,仿

照上埃及住宅,像略有收分的长方形台子,在一端入口。地下为墓室。上下有台阶或斜坡甬

道相连。后来的金字塔就是从此发展起来的。

古爱琴

美加伦室:最早见于古爱琴文化的王宫建筑中,很可能是进行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它的型

制一般为一巨型房间,房间中心是一壁炉。围着壁炉,四根柱子支撑着屋面,墙壁饰有壁画。入口处为门廊,通常有两根柱子。这种建筑形式被认为是古希腊神庙建筑的起源。

古希腊

古典建筑:指古代希腊、罗马时期,创造了以石制梁柱为基本构建的建筑形式,在文艺复兴

及古典主义时

期进一步发展,一直延续到20世纪初,成为历史悠久的建筑体系。严格的讲,指的是希腊的古典时期和罗马的共和时期的建筑。

柱式:古希腊、罗马的石制建筑的各个结构部分之间,以及各个构建本身的处理逐渐形成固

定的做法,这种固定做法称为柱式。古希腊三柱式:多立克柱式、爱奥尼柱式和科林斯柱式。

古罗马五柱式:塔司干柱式、多立克柱式、爱奥尼柱式、科林斯柱式、混合柱式。

古罗马

巴西利卡:一种综合用于法庭、交易所大厅的建筑,平面呈长方形,两端或一端有半圆形龛,

中间被2~4排柱纵分为三或五部分,中间部分宽且高,有高侧窗采光。屋顶为木构架。对后来的基督教建筑和伊斯兰教建筑影响较大。

建筑十书:是对罗马建筑的总结,奠定了欧洲建筑体系,成为文艺复兴后建筑教学上的基本

教材。

拜占庭

帆拱:沿方形平面的四边发券,在四个券之间砌筑以方形对角线为直径的穹顶,在券的定点

作水平切口,余下的四个角上球面三角形部分,称为帆拱。

哥特

哥特:适合基督教思想的建筑。哥特本是欧洲的游牧民族,后来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理论家

认为12-15世纪欧洲的艺术文化是对古典艺术的破坏,就蔑称这个时期为哥特时期。

飞扶壁:哥特建筑所特有,是一种飞券,在每间十字拱四角的起角处抵住,从中厅两侧凌空越过侧廊上方,将墙体所受到的压力传递到离此一定距离的墩柱上,解决水平分力的作用。

文艺复兴

帕拉第奥母题:维琴察巴西利卡的底部处理在每间中央按适当比例发一个券,而把券脚落在

两颗独立的小柱子上。小柱子距大柱子1m多,上面架着额枋。于是,每个开间里有3个小开间,两个方的夹着一个发券的,而已发券的为主,在小额枋之上,券的两侧各开一个圆洞。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这个构图就叫帕拉第奥母题。

而在宗教和世俗建筑上扬弃中世纪时期的哥特式建筑风格,文艺复兴建筑:文艺复兴时期,重新采用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柱式要素的建筑。认为他背弃了文学风格,世纪古典主义理论家嘲笑17世纪意大利艺术、巴洛克建筑:是18

生活和古典传统。巴洛克成为风格的名称。特点:反文艺复兴盛期的严肃、含蓄、平衡,倾

向豪华、浮夸。

古典主义巴洛克建筑和古典复兴建筑等广义的古典主义建筑是指文艺复兴建筑、法国古典主义建筑:狭义的古典建筑主要是指法国古典主比例的建筑风格。采用古典柱式、恢复古典建筑式样、

十四专制王权时期的复古建世纪法王路易十三、即指17-18义及其他地区受其影响的建筑,

筑。年代,室内装饰艺术方面风靡一时的一种艺术风格,这种风格2018世纪洛可可艺术风格:

装饰细腻柔软,常有各种细线、涡卷、尤其爱用贝壳、卷叶作装饰主题,华丽而造作,排斥

一切建筑母题。

世纪末流行于欧美的古典复兴、浪漫主义与折年代到6019复古建筑思潮:是指从18世纪

中主义。年代世纪60:是资本主义初期最先出现在文化上的一种思潮,在建筑史上是指18古典主义

19世纪末在欧美盛行的仿古典的建筑形式。到

世纪上半叶活跃于欧洲文学艺术领域中的另一种主要思潮。世纪下半叶到19:是18浪漫主义

它在要求发既带有反抗资本主义制度与大工业生产的情绪,又夹杂有消极的虚无主义色彩,用中世纪手工业艺术的自然形式来反对资本主义制度下提倡自然天性的同时,扬个性自由、

用机器制造出来的工艺品,并以前者来和古典艺术抗衡。

:帝国风格年代出现在英国,采用自然材料手工生产,力求创造工艺效果50:19世纪艺术与工艺运动

的艺术运动。诣在解决建筑和年代开始于比利时布鲁塞尔,世纪80新艺术运动:又叫青年风格派,是19

适合工业时代的艺术作品的一种艺术运努力创造出有别于历史式样,工艺品的艺术风格的,

动。年,在德国由企业家、艺术家、技术员组成的目的在于提高工业制:1907德意志制造联盟

品质量的全国性组织。音乐等领域出现,后影响建:认为艺术是表现个人的主观感受和体验,首先在绘画、表现派

筑。代表作品:爱因斯坦天文台等。对其未赞扬资本主义的工业社会的物质文明,未来派:最早出现在意大利的文学艺术流派,

速度和运动。来充满希望。否定文化、艺术、传统,提倡表现工业社会的特点——

的艺术团体,主要用基本的几何构图表风格”:1917年,荷兰青年艺术家组成名为“风格派

现艺术思想。代表人物:蒙德里安、里特维德等。因一战后俄国的一些青年艺术家也用抽象的几何形体和空间表现绘画和雕塑作品,构成派:

类似工程构筑物,得名构成派。代表人物:塔特林等。

:①重视建筑的使用功能并以此作为建筑设计的出发点。②注意发挥新型建现代主义(派)

④主张创造现代建筑新强调经济性。③努力用最少的人力,筑材料和建筑结构的性能特点。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风格,坚决反对套用历史上的建筑样式。⑤认为建筑空间是建筑的主角。⑥废弃表面外加的

建筑装饰。代表人物:三巨头:格罗皮乌斯、柯布西耶、密斯。

包豪斯学派:原为德国德骚设计学院简称,后指以德国德骚设计院为基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建筑艺术学派。

CIAM国际现代建筑协会:现代派建筑师的国际性组织。基本观点是:①建筑是与人类生活

密切关联的基本活动;②建筑师的使命是用新建筑反应现代精神、物质生活;③建筑形式会

随社会、经济的条件而改变;④要谋求调和各种不同的因素,把建筑在经济与社会方面的地位摆正。宗旨:坚持研究与创作的权利,树立独特见解。影响:歇会在传播现代主义建

筑和城市规划设计思想方面影响深远。

密斯风格:以“少即是多”为理论基础,以“纯净形式”、“全面空间”、“模数构图”为特征的设

计手法被用到各类建筑中,在20世纪50、60年代德国、美国盛行,成为密斯风格。

赖特:①草原式建筑:1901-1909年间,美国建筑师赖特设计的住宅类型,这种住宅不设阁

楼和地下室,平面为十字型,中心为壁炉,底层高,小卧室,缓坡屋顶,大出檐,外部造型起伏,与草原韵律呼应。尽量采用当地材料,表现材料本色和建筑结构特征。代表作品:罗比住宅。②有机建筑理论:美国建筑师赖特的设计理念,主要包括建筑是哲学意义的整体和与自然结合两方面。代表作品:流水别墅。

柯布西耶:提出新建筑物要点:底层架空,屋顶花园,自由平面,自由里面,横向长窗。代

表作品:萨沃伊别墅、朗香教堂。

国际式建筑:在20世纪20、30年代,受现代主义建筑思潮影响设计出来的建筑作品,风格

特征接近,入平屋顶、白墙面、横方窗等。出现在许多国家,因此起名“国际式建筑”。

典雅主义:又称形式主义、新古典主义、新复古主义。采用现代的材料和结构,运用传统的

美学法则,产生规整、端庄、典雅感。能使人联想到古典建筑或古代建筑形式。代表作品:

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影响:用传统的方式表现钢筋混凝土梁柱结构的精美。打破了钢筋混凝土材料生硬的感觉,在传统和现代架起了桥梁。

粗野主义:20世纪50、60年代出现的一种设计倾向,主要采用钢筋混凝土,并把其粗糙的

立面暴露出来,夸大沉重构建,使之产生碰撞效果。重视表现材料的结构本质。代表人物:

柯布西耶等。代表作品:马赛公寓。影响:打破建筑方盒子的形式,形体稳定,特点突出,结构、功能、形式相互支撑,相得益彰。

后现代主义: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的一种批判现代主义建筑,寻求自我发展的建筑流派。后现代主义在现代风格的基础上发展新形式的同时,对现代理论加以修正,甚至基本上完全

否定。

新理性主义:又称坦丹札学派,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的意大利,新理性主义要寻找的是一

种基于文化与历史的发展逻辑来建立的、合乎理性的建筑生成原则。代表人物:罗西。

建筑的原型:认为建筑是抽象的,是历史积淀下来的,非具体的,是人们公认的一种东西,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是建筑最本质的东西,这种积淀的内容,称为建筑原型。

与地域的文化、地域的特征紧密:一种遍布广泛、形式多样的建筑实践倾向——新地域主义

联系,创造适应和表征地方精神的当代建筑,以抵抗国际现代建筑的无尽蔓延。

年代,科学技术领域得以飞速发展,直接影响到建筑领域。出现了60世纪50、高技派:20

高技派的倾向。主要特点:①积极在建筑中采用新材料、新技术。②认为功能可变,结构不变。③强调新时代的审美观应该考虑技术的因素

解构主义是结构主义的批判,80年代形成的一种反传统的先锋建筑思潮,解构主义:20世纪不连续的方式来表现通常用拆散、他们认为建筑的结构形式不一定真实的反应建筑的本身,

对传统建筑结构形式的反对。把现代建筑的构成方式,推向极致,表现不稳定、不连续、错

位、散乱的类型。并且力图继承和发展现代派建筑师的设:主要指那些相信现代建筑仍有生命力,新现代主义

代表作品:提倡理性和回归,受柯布西耶影响较大,推崇和谐的几何形体美。计语言和方法。史密斯住宅、卢浮宫扩建。精品文档.

外建史名词解释高频词汇

历年外建史名词解释真题精华版 1.山岳台:又称观象台,古西亚时期崇拜山岳,崇拜天体,观测天象的高台建筑。特点是由高大的台基、台阶、坡道和庙宇组成。它是古西亚最有特色的建筑,可避水患,也反映了古西亚人对集中式高耸构图和纪念性的追求。 2.新巴比伦城:古西亚时期新巴比伦王国的都城,由旧巴比伦扩建而来。平面近似方形,横跨幼发拉底河。城外有护城河,城内有相互垂直的道路。南北向大道上依次串连着,伊什达门、空中花园、观象台、庙宇、郊外园林等。 3.窣堵坡:佛教的纪念性建筑,主要进行圣骸崇拜。由基座、栏杆、门架、实心半球体和顶部(嵌有宝顶)组成。成为后来塔的原型。 4.支提窟:佛教中特指供奉窣堵坡和佛像的佛殿(石窟佛殿),主要用于举行宗教仪式。 5.米利都城:古希腊希腊化时期一次性规划的希波丹姆式的城市。它采用了方格网城市规划理论,将几何形式和棋盘式道路网作为城市骨架。广场取代卫城成为城市中心,周边有神庙、商店。 6.视差矫正法:古希腊造型艺术上的一种处理手法。将科学技术和艺术美感结合在一起。具体手法有:内部倾斜和柱子侧脚、柱子卷杀、水平中线升起、高处放大和角处加粗。 7.凯旋门:古罗马纪念性建筑之一,为炫耀对外战役胜利而建。一般由矩形厚重的体量、女儿墙、券柱式门组成。其上刻有大量铭文,常位于城市中心或重要出入口。 8.纪功柱:罗马帝国时期,为宣扬皇帝战功而修建的石柱。高度一般为20-30米,多由大理石建成,里面是空心,可以登上柱顶。柱身上叙述功绩和胜利的浮雕,柱顶上是被纪念的人的雕像。 9.巴西里卡:古罗马用作法庭、议事和商业贸易的综合性厅堂建筑。特点是平面一般呈矩形,端部设半圆形龛,内部由柱子分为中厅和侧廊,主入口在长边上。其建筑体量大,结构简单,对后来基督教堂和伊斯兰礼拜寺影响较大。 10.卡瑞卡拉浴场:古罗马时期一座以浴场为中心的建筑综合体,也是古罗马最发达、功能空间最复杂的建筑类型。特点是平面近似方形,有纵横轴线,对称布局。由中部结构空间(冷热温水浴大厅)、大型开敞空间(运动场、花园)、外围辅助空间(图书馆、商店)三个部分组成。结构为全混凝土砖石拱券结构。其规模庞大、空间丰富、装饰华丽、序列严谨。 11.罗马万神庙:古罗马时期的圆形神庙。单一空间,集中式构图的典范。由方形门廊和圆形神殿组成。集希腊式柱式与罗马式穹顶于一体。混凝土浇筑,砖和连续墙承重结构。内部光影变幻,外观雄伟壮观,是现代建筑结构出现之前世界上跨度最大的建筑。穹顶直径43.43米。

外建史复习——名词解释

朴素建筑观:原始社会反映了一种朴素的建筑理论,即注重建筑的功能,主要是防御侵害。祭祀建筑居中,居住建筑围绕其四周,有利于防御。原始社会末期,技术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从无意间到有意的装饰环境,主要采用卵石、贝壳、植物、花卉,反映主人的身份、地位、兴趣、爱好。原始建筑出现装饰受到功能、技术、形象三个因素影响。 古埃及 玛斯塔巴:古埃及早期的帝王台式陵墓。分地上和地下两部分。地上为祭祀用砖砌厅堂,仿照上埃及住宅,像略有收分的长方形台子,在一端入口。地下为墓室。上下有台阶或斜坡甬道相连。后来的金字塔就是从此发展起来的。 古爱琴 美加伦室:最早见于古爱琴文化的王宫建筑中,很可能是进行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它的型制一般为一巨型房间,房间中心是一壁炉。围着壁炉,四根柱子支撑着屋面,墙壁饰有壁画。入口处为门廊,通常有两根柱子。这种建筑形式被认为是古希腊神庙建筑的起源。 古希腊 古典建筑:指古代希腊、罗马时期,创造了以石制梁柱为基本构建的建筑形式,在文艺复兴及古典主义时期进一步发展,一直延续到20世纪初,成为历史悠久的建筑体系。严格的讲,指的是希腊的古典时期和罗马的共和时期的建筑。 柱式:古希腊、罗马的石制建筑的各个结构部分之间,以及各个构建本身的处理逐渐形成固定的做法,这种固定做法称为柱式。古希腊三柱式:多立克柱式、爱奥尼柱式和科林斯柱式。古罗马五柱式:塔司干柱式、多立克柱式、爱奥尼柱式、科林斯柱式、混合柱式。 古罗马 巴西利卡:一种综合用于法庭、交易所大厅的建筑,平面呈长方形,两端或一端有半圆形龛,中间被2~4排柱纵分为三或五部分,中间部分宽且高,有高侧窗采光。屋顶为木构架。对后来的基督教建筑和伊斯兰教建筑影响较大。 建筑十书:是对罗马建筑的总结,奠定了欧洲建筑体系,成为文艺复兴后建筑教学上的基本教材。 拜占庭 帆拱:沿方形平面的四边发券,在四个券之间砌筑以方形对角线为直径的穹顶,在券的定点作水平切口,余下的四个角上球面三角形部分,称为帆拱。 哥特 哥特:适合基督教思想的建筑。哥特本是欧洲的游牧民族,后来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理论家认为12-15世纪欧洲的艺术文化是对古典艺术的破坏,就蔑称这个时期为哥特时期。 飞扶壁:哥特建筑所特有,是一种飞券,在每间十字拱四角的起角处抵住,从中厅两侧凌空越过侧廊上方,将墙体所受到的压力传递到离此一定距离的墩柱上,解决水平分力的作用。 文艺复兴 帕拉第奥母题:维琴察巴西利卡的底部处理在每间中央按适当比例发一个券,而把券脚落在两颗独立的小柱子上。小柱子距大柱子1m多,上面架着额枋。于是,每个开间里有3个小开间,两个方的夹着一个发券的,而已发券的为主,在小额枋之上,券的两侧各开一个圆洞。

外建史名词解释(最新版,古代+外近现)

63 ----------------------名词解释------------------------------------ 古埃及建筑 1——牌楼门(sjtu-07) 古埃及庙宇中,轴线上高大、做戒备用的高墙,中部凹下处为出入口,上置厚重的石板眉梁。墙身两面向内倾斜,中间留空,内有楼梯可通至门楣,墙面刻有象形文字及图画。 牌楼门高大雄伟,表达了国王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气势。 2——玛斯塔巴 古埃及早期帝王陵墓。长方形台状,形式源于对当时贵族的长方形平台式砖石住宅的模仿3——太阳金字塔 古埃及法老的陵墓,形式来源于古埃及人对山体外观的理解——方锥形态,永恒的太阳神,太阳照射角锥形的光线 4——方尖碑 古埃及崇拜太阳的纪念碑。常成对地竖立在神庙的入口处。其断面呈正方形,上小下大,顶部为金字塔形,常镀合金。最高50余米,碑身刻有象形文字的阴刻图案。 古西亚建筑 5——山岳台 又称观象台,是古西亚人崇拜山岳,崇拜天体,观测星象的塔式建筑物。常建于一大平台,外形呈阶梯形,顶上有庙或祭坛。 实例:乌尔观象台 6——空中花园 新巴比伦城中,建筑在“梯形高台”之上的花园,被描述成“披着花木盛装的小山” 爱琴文明 7——爱琴文明建筑(sjtu-08) 即希腊上古时代,处于克里特岛和迈西尼城周围的爱琴海一带的建筑文化,创造了杰出的艺术成就。古爱琴建筑最早创造了“正室”的布局形式,成为后来希腊古典建筑平面布局的原型。 代表实例:克诺索斯米诺斯王宫,迈西尼城狮子门,阿托雷斯宝库 古希腊建筑 8——古典建筑(tj-97) 古希腊盛期的建筑和古罗马共和国时期、帝国时期的建筑同称为古典建筑 9——古典柱式(tj-94,98,sjtu-01) 包含古希腊三柱式(多立克、爱奥尼、科林斯)和古罗马五柱式(塔斯干、多立克、爱奥尼、科林斯、组合柱式)。古希腊古典时期发展成熟的特定做法的石质梁柱组合的艺术形式,到了古罗马时期得以继承和发展扩充至五柱式,是西方古典建筑的基本组成部分。10——雅典卫城(sjtu-05)

外国建筑史名词解释及问答题

考前最终建筑史名词解释,问答题目及答案整理 1.巴西利卡巴西利卡原是古罗马用作法庭、商业贸易或会议厅的大厅或建筑,平面长方 形,被两排又四排柱子分成若干空间,它对后来的基督教建筑影响很大。 2.哥特式 12世纪形成于法国,使用了尖券、尖拱、骨架券、飞扶壁、束柱、花窗棂等, 典型实例是巴黎圣母院。 3.维特鲁威古罗马的御用建筑师,公元前一世纪完成《建筑十书》。 4.万神庙古罗马的庙字,曾是现代结构出现以前跨度最大的建筑(43.43米),内部空 间单一、完整。 5.建筑十书作者维特鲁威,它奠定了欧洲建筑科学的基本体系。 6.空中花园是古代西亚的杰出建筑,建于公元前7~前6世纪,位于新巴比伦内城。尼布甲尼撒二世为取悦其王妃所建。是一座阶梯式的花园,被描述成披着花木盛装的小山。 7.帕拉弟奥母题是一种券柱式。具体作法是在两柱子中间按适当比例发一个券,券脚落在两棵独立的小柱子上.上面架着额枋,小额枋之上开一个圆洞,每个开间里有三个小开间。 8.孟莎式屋顶孟莎式屋顶是方底两折式屋顶,这种屋顶的特点是,下部很陡,而上部坡度突然转折,变得很平缓,甚至做成小平顶,使内部空间好用。它是法国17世纪的独特屋顶 形式。 9.穆达迦西班牙八世纪被阿拉伯占领。十世纪后,大量伊斯兰建筑手法掺入到哥特建筑中去,形成了特殊风格,叫做穆达迦风格。它的特点是用马蹄形券、镂空的石窗棂,大面积 的几何图案或其它花纹。 10.支提窟支提窟是印度石窟中有窣堵坡的佛殿。 11.数寄屋草庵风茶室盛行之后,出现了一种田舍风的住宅,模仿茶室,称为数寄屋。数 寄屋的传统形式在日本现代建筑中仍可见到。 12.柱式建筑中的檐部、往子与基座等构件的定型组合即为柱式。 13.帆拱沿方形平面的四边发券,在四个券之间砌筑以对角线为直径的穹顶,又在四个券的顶点之上作水平切口,水平切口所余下的四个角上的球面三角形部分,称为帆拱。这是拜 占庭建筑的主要特征之一。 14.飞扶壁飞扶壁是哥持建风所特有的,它是一种飞券,在中厅两侧凌空越过侧廊上方,在中厅每间十字拱四角的起脚住侧推力。它实际上起撑子作用,解决了水平分力问题。 15.希腊十字中央穹顶和它四面的筒形拱成等臂十字,得名为希腊十字式。威尼斯圣马可 教堂的平面即是希腊十字。

外国建筑史名词解释(精简)

外国建筑史名词解释 古希腊古罗马 1.柱式:一种建筑结构的样式。它的基本单位由柱和檐构成。柱可分为柱基、柱身、柱头三部分。由于各部分尺寸、比例、形状的不同,加上柱身处理和装饰花纹的各异,而形成各种不相同的柱子样式,古典柱式是西方古典建筑的重要造型手段。 2.古典建筑:特指古希腊和古罗马以柱式为主要设计出发点的建筑,被视为欧洲建筑的源泉。 3.古希腊柱式:即决定古希腊建筑形式的柱子,是古希腊崇尚人体美的美学观点在建筑上的典型反应。源于木结构,建筑的改进集中于柱子、檐部与基座以及各个构件本身的处理逐渐形成了稳定成套的做法,后被古希腊人称作“柱式”。主要包括三种:爱奥尼(古风时期)、多立克(古风时期)、科林斯(古典时期)。 4.古罗马叠柱式:是古罗马为解决柱式和多层建筑物的矛盾而采用的建筑手段,是在希腊晚期出现的叠柱式的基础上向前推进一步,上层柱式的轴线比下层的略向后退,为了稳定,极少有纯柱式的叠加,几乎都是券柱式的叠加。5.巨柱式:产生于古罗马时期,为了解决柱式同多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而采用的一种方法:一个柱式贯穿二层或三层,优点是能突破水平分化的限制,可使得建筑显得高大雄伟。缺点是尺寸失真。 拜占庭建筑 6.希腊十字教堂:产生于拜占庭时期。主要用于教堂类建筑。中央穹顶和它四面的筒形拱成等臂的十字,称为希腊十字。它内部空间的中心在穹顶之上,但东面有三间华丽的圣堂,主要成为建筑艺术的焦点,教堂的纪念性形制同宗教仪式的神秘性不完全契合。代表作:威尼斯圣马可教堂的平面。 西欧中世纪建筑 7.拉丁十字:随着宗教仪式日趋复杂,圣品的日益增多,就在祭坛前增建一道横向的空间,较大的教堂也分中庭和侧廊,高度和宽度都同正厅的对应相等,于是形成了一个十字形的平面,竖道比横道长得多。叫做拉丁十字。由于很

中国建筑史名词解释

中国建筑史名词解释 1.中国木构架体系形成于汉代,成熟于唐代,宋代在成熟化的基础上精致化,明清则达到高度成熟阶段。 2.副阶:宋称,殿阁等个体建筑周围环绕的廊子(形成重檐屋顶),称为副阶。 3.间:四柱之间的空间或两榀梁架之间的空间(一般指第二种), 若两排柱子很近,则其中间部分称之为出廊(周围廊,前后廊,前出廊,不出廊四种)。 4.卷杀:对木构件曲线轮廓的一种加工方法。 5.大木大式建筑和大木小式建筑:在官式建筑的构筑形制上,区分为大木大式建筑和大木小式建筑。大式建筑主要用于坛庙、宫殿、苑囿、陵墓、城楼、府第、衙署和官修寺庙等组群的主要、次要殿屋,属于高等级建筑。小式建筑主要用于民宅、店肆等民间建筑和重要组群中的辅助用房,属于低等次建筑.其区别为:①间架:大式建筑开间可到九间,特例用到11间,通进深可到11架,特例到13架。小式建筑开间只能做到三五间,通进深不多于7架,一般以3,4,5架居多。②出廊:大式建筑可用各种出廊方式,而小式建筑只能用到前后廊,不许做周围廊。③屋顶:大式建筑可以用各种屋顶形式和琉璃瓦件.小式建筑只能用硬山,悬山及其卷棚做法,不许用庑殿,歇山,不许做重檐,不许用筒瓦和琉璃瓦件。④大木构件:大式建筑可以用斗拱,也可以不用。小式建筑不许用斗拱。在梁架构件中,大式建筑增添了飞椽,随梁枋,角脊,伏脊木等构件。

6.脊木:被脊固定于脊桁上,截面为六角形,在伏脊木两侧朝下的斜面上开椽窝以插脑椽. 伏脊木仅在明清才出现的(唐宋时期没有),且仅用于大式建筑中。 7.角吻:重檐建筑的下檐槫(音团tuan)脊或屋顶转角处的装饰兽。 8.螭首: ①传说中的怪兽,用于建筑屋顶的装饰,是套兽采用的主要形式。②古代彝器,碑额,庭柱,殿阶上及印章上的螭龙头像。 9.<<考工记>>(战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一般解释为:都城九里见方,每边辟三门,纵横各九条道路,南北道路宽九条车轨,东面为祖庙,西面为社稷坛,前面是朝廷宫室,后面是市场和居民区。朝廷宫室市场占地一百亩。(涂,道路.一夫,一百亩)(注意,这是<<考工记>>中记载的都城制度,左祖右社,人面朝南时,左东右西。) 10.经幢:①刻有佛的名字或经咒的石柱子,柱身多为六角形或圆形。(现代汉语词典)②在八角形的石柱上刻经文(陀罗尼经),用以宣扬佛法的纪念性建筑物。始见于唐,到宋辽时颇有发展,以后又少见。一般由基座,幢身,幢顶三部分组成。(中建史) 11.覆盆:柱础的露明部分加工成外凸的束线线脚,如盆覆盖。 12.垂带踏跺:高等级建筑的台阶做法,其正面轴线上称正阶踏跺,两旁称垂手踏跺,侧面称抄手踏跺。 13.角柱石:立在台基角部,其间砌陡板石与角柱齐平,上盖阶条石,下部为土衬石。 14.柱顶石:下衬磉墩,上附柱础,长为两倍的柱径,厚为柱径。

建筑史名词解释部分

2009外建史复习提纲名词解释部分 1.金字塔Pyramid 金字塔是埃及国王为自己修建的陵墓,是古埃及王权和神权的一种稳固的象征。金字塔底座是方形,越上越窄,聚上塔顶而形成方锥形,其四面都形似汉字的“金”字,因此中文称为金字塔。古埃及文称为“庇里穆斯”,是“高”的意思。 2. 美加仑Megaron 这是个希腊字,它原本是指有内部四根柱子,中间还有一个炉位的房间。(对希腊罗马时代的人们来说,炉火是房屋的重要空间,炉火的燃烧也象征了家庭运势的兴旺)广而推之,也同样可以用来称呼任何长方形,而在短的一侧开有出入口,里面有一串房间的建筑物,而其中位居最内部的房间设有立柱和炉位,有的还有半圆形的屋顶。像这样的建筑物皆可称之。 3. 古典柱式 古希腊、罗马建筑中对柱子、额枋和檐部的艺术处理是建筑形象最直观的表现。公元前6世纪对其形式、比例和相互组合形成了稳定、成套的做法,罗马人称之为“柱式”。有希腊三式和罗马五式。 4.古典建筑 古典建筑即古希腊与罗马之建筑,古典主义崇尚古代的希腊罗马建筑,以古典的柱廊、庙宇、凯旋门和记功柱作为效法的榜样,主张建筑是理性,井井有条,和谐均匀协调,广泛使用古典柱式和装饰纹样。古典主义在英国比比皆是,代表作有琼斯设计的柏林威治女王行宫,雷思设计的圣保罗大教堂,以及大英博物馆和英格兰银行等。 5. 巴西利卡Basilica 巴西利卡是古罗马的一种公共建筑形式,其特点是平面呈长方向,外侧有一圈柱廊,主入口在长边,短边有耳室,采用条形拱券作屋顶。后来的教堂建筑即源于巴西利卡,但是主入口改在了短边。 6. 罗马风建筑Romanesque 在古罗马的废墟上,利用古罗马废墟的建筑材料,摹仿古罗马建筑的风格进行建造起来,但是工艺比较粗糙,也称罗曼式或者罗马式。 建筑特点:墙体巨大而厚实,墙面用连列小券,门宙洞口用同心多层小圆券,以减少沉重感。西面有一、二座钟楼,有时拉丁十字交点和横厅上也有钟楼。中厅大小柱有韵律地交替布置。窗口窄小,在较大的内部空间造成阴暗神秘气氛。朴素的中厅与华丽的圣坛形成对比,中厅与侧廊较大的空间变化打破了古典建筑的均衡感。 Romanesque 被译作“罗马风”,它是用来指定建筑风格的术语,该风格建筑源于早期木质建筑,11~12 世纪流行于欧洲。人们之所以称其为罗马风建

考研-外国建筑史-名词解释

山岳台:又称观象台,在宗教上是古代西亚人山岳崇拜和天体崇拜的产物,又是观测星象的一种塔式建筑物,也称塔庙,是集中式构图的高台式纪念性建筑物。昭塞尔金字塔现存最早的石砌金字塔,多层阶梯金字塔的代表。 玛斯塔吧埃及古王国时期长方形平台式陵墓形式,仿照住宅略有收分的长方形台子。 吉萨金字塔群(三大金字塔):胡夫、哈夫拉、孟卡拉。方锥形金字塔的代表。哈夫拉金字塔前有著名的狮身人面像大斯芬克司。 阿蒙神庙(太阳神庙):古埃及王新国时期以太阳神庙代替陵墓成为主要建筑类型,沿轴线依次排列高大的牌门楼、柱廊院、多柱厅等神殿、密室和僧侣用房。撒艮王宫:波斯时期的亚述帝国。房间围成院落,四座碉堡夹着三个拱门,门洞处人头翼牛雕刻。 伊什达城门:波斯时期的后巴比伦王国的新巴比伦城。用彩色琉璃饰面。 帕塞玻里斯王宫:波斯帝国时期,两个仪典大厅(接待厅,百柱厅)、后宫、财库以“三门厅”为联系。 迈西尼的迈西尼卫城及泰仑卫城(城门因雕刻而称狮子门)属古代爱琴海地区建筑 克里特岛的建筑全是世俗性的、著名的克诺索斯的米诺王宫。空间高低错落。依山而建,规模很大;建筑风格精巧纤丽、房屋开敞、色彩丰富。迈西尼文化略晚于克里特,主要是城市中心的卫城。迈西尼卫城及泰仑卫城。风格粗犷,防御性强。

克诺索斯宫(米诺斯王宫)爱琴文化克里特时期的世俗性建筑。 有看台的露天剧场,最早出现在古克里特岛。 雅典卫城:古希腊建筑群,由山门、胜利神庙、帕提农神庙、伊瑞克先神庙、中心是雅典娜-帕提农铜像。 帕提农神庙:雅典卫城的主体建筑,祭祀雅典城守护神雅典娜的庙。多立克柱式的典范。卫城上唯一的列柱围廊式。型制最隆重,卫城上最华丽的建筑,涂有强烈色彩,白大理石砌筑,铜门镀金,山墙尖饰金。围廊朝西的一半内有四根爱奥尼式柱子。山墙风格被认为是古典建筑的基本风格。 伊瑞克先神庙:东面门廊为爱奥尼柱式。南面为女像柱廊。希腊盛期的爱奥尼柱式的代表。 奖杯亭:早期科林斯柱式的代表。希腊集中式纪念性建筑物的代表之一。集中式向上发展的多层构图。 克纳苏的莫索列姆陵墓:希腊集中式纪念性建筑物的代表之一,代表君主的权威。把围廊式的方方的灵堂放在高高的基座上,顶上再加一个金字塔,塔顶又立着奔马驾车的铜像。 拱券结构:罗马最大成就之一。种类有:筒拱、交叉拱、十字拱、穹隆(半球)。罗马建筑的布局方式、空间组合、艺术形式都和拱券结构技术、复杂的拱顶体系密不可分。

外国建筑史名词解释

外国建筑史 一名词解释 1 古典文化:希腊罗马文化 古典建筑:古希腊罗马建筑 2 狮身人面像:拥有狮子身躯与人头结为一体的神话中的怪兽式神圣动物的雕像 3 埃及金字塔:古埃及国王的陵墓,流行于BC1550 即中王国及古王国时期,因体型呈四角尖锥形与金字相似,故呈金字塔。 4 古希腊: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从亚细亚海,地中海沿岸,以致黑海沿岸的某些地方 古典建筑:广义,旨在古希腊,古罗马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巴洛克建筑和古典复兴建筑。其共同特征是采用古典柱式。 狭义,指运用纯正的古希腊古罗马建筑和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的样式和古典柱式的建筑,主要是法国古典主义建筑 5 古典柱式:是欧洲古典石质梁柱结构的几种规范化的艺术形式。包括柱,柱上檐部和柱下基座的艺术形式。成熟的柱式从整体构图到前脚凹槽,雕饰等处理都基本定型,各部分比例大致稳定,特点鲜明。建筑物的风格,虚实形成于希腊,在罗马得到发展 6 美加仑:最早用于爱琴文明建筑中,是古希腊神殿平面的原型, 平面像横向的工字型,在中央的横墙上开门洞,有时在前面设一对 柱子,夹在两侧墙头之间,或称为正厅。___氏族的崇拜象征。 5 巴西里卡:大厅性公共建筑。平面一般为长方形,两侧或一端有半圆形象。纵向___排柱子把它分为长条空间,中间的比较宽,是中厅,两侧的窄一点,是侧廊。中厅比侧廊高,在两侧开高窗。结构简单,容量大。便于群众集会。原为古希腊罗马的一种形制,后被教会用来建造基督教堂。 6 罗马风建筑:建在古罗马教堂的废墟上,用原先的材料极力模仿古罗马建筑风格吗,在10—12世纪欧洲基督教流行地区广泛使用,创造了扶壁,肋骨柱与_____柱。 7 都铎式建筑:在中世纪向文艺复兴过渡时期,在英国庄园府邸的室内装饰中,大底用浅灰色抹灰,作曲线和直线结合的格子,格子中心,是一个钟乳状的装饰,一些重要大厅用华丽的锤式屋架。这是一种很富有装饰性的屋架,由两侧向中央逐级挑出,逐级升高。每级下有一个弧形的撑吧和一个雕刻精致的下垂的装饰物,当时是英国的都铎玉的

《外国建筑史》名词解释

《外国建筑史》——名词解释 1.方尖碑: 2.泰姬马哈尔陵: 3.典雅主义:吸取传统建筑的构图手法,比例工整,严谨,偶有装饰,不用柱式,以传神代替形似;建筑作品有谢而顿艺术纪念馆(约翰逊); 4.希腊十字式:中央的穹顶和它四周的筒形拱成等臂的十字,其十字的四个边长相等 5.罗马万神庙:穹顶覆盖的集中式形制。新万神庙是单一空间、集中式构图的建筑物的代表,它也是罗马穹顶技术的最高代表,万神庙平面是圆形的,穹顶直径达43.3m,顶端高度也是43.3m。 6.粗野主义:保持建筑自然本色,混凝土的不加粉饰;构件直截了当,生硬;毛躁的混凝土、沉重的构件和它们的粗鲁组合。建筑作品有马赛公寓(柯布西埃);谢菲尔德大学(史密森夫妇); 7.密斯风格: 8.巴西利卡:具有多种功能的大厅性公共建筑。平面一般为长方形,两端或一端有半圆形龛, 纵向的几排柱子将其分为中厅和侧廊两大部分,中厅比侧廊高,两侧可开高侧窗;多为木屋架,支柱较细;其容量大,结构简单,是群众聚会的场所。其代表作:拉丁十字式巴西利卡(圣约翰教堂,圣保罗教堂) 9.哥特式建筑: 10.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的特点: 11.坦比哀多: 12.巴洛克建筑: 13.法国古典主义建筑的特点: 14.朗香教堂: 15.水晶宫: 16.红屋: 17.《建筑十书》: 18,地方主义和人情化: 19.后现代主义建筑:指20世纪60年代以后,西方建筑界流行的一种建筑思潮,其特点是:注重公众交流和地方性,借鉴历史,强调城市文脉、装饰、表象、隐喻、公众参与、公共领域、多元论、折衷主义等

20.罗马风: 21.哥特式建筑: 22.巴洛克建筑: 23.洛可可: 24.浪漫主义:艺术创造主张发扬个性自由、提倡自然形式,建筑上前期(1760-1830)表现为“先浪漫主义”,追求中世纪田园情调和异国情调,如模仿中世纪寨堡、东方做法等;后期(1830-1870)模仿哥特风格建筑,又称为 哥特复兴 25.全面空间: 26.后现代主义建筑:注重公众交流和地方性,借鉴历史,强调城市文脉、装饰、表象、隐喻、公众参与、公共领域、多元论、折衷主义等。建筑作品有宾州栗子山文图里母亲住宅(文丘里); 27.拉丁十字式: 28.《建筑十书》: 29.流通空间: 30.房屋是居住的机器: 31.柱式:古希腊时期关于柱子、檐部的比例及其相互组合方式的一整套做法。 32.主流建筑风格: 33.吉萨金字塔群:库富金字塔(最高大)、哈夫拉金字塔(狮身人面像)、门卡乌拉金字塔 34.山岳台建筑: 35:帕赛玻里斯 36.希腊三柱式:多立克柱式:比例粗壮、刚劲雄健、浑厚有力,没有柱础,柱身有20条凹槽,柱头没有装饰,爱奥尼柱式:比例修长、精巧清秀、柔美典雅,柱身有24条凹槽,柱头有一对向下的涡卷装饰 科斯林柱式:科斯林柱式的比列比爱奥尼柱更为纤细、纤巧精致、高贵华丽,柱头是用毛莨叶作装饰,形 似盛满花草的花篮。 37. 罗马五柱式:塔司干柱式、罗马多立克柱式、罗马爱奥尼柱式、科斯林柱式、混合柱式 38. 劵柱式立面:是古罗马建筑技术上以及艺术上一大成就,由券同柱式或券同柱式中之檐部与柱子组成。支撑拱券的墙和柱子又大又重,必须装饰,同时又必须使他们能和同时流行着的梁柱结构的柱式建筑艺术风格相协调,最好的办法是用柱式去装饰券,后来产生了券柱式的组合,解决了柱式与拱券的矛盾。非承重构件也是一种装饰,券柱式的目的是为了装饰立面构图。

外建名词解释

外国建筑史名词解释 1.迈锡尼卫城狮子门 迈锡尼文化略晚于克里特,其建筑的城市中心以卫城为代表。风格粗犷,防御性强,迈锡尼卫城的城门因其雕刻得名为狮子门。狮子门是卫城的主要入口,由两块垂直的石块和一巨大的过梁组成。门道上起缓冲作用的三角石灰石上可有两头狮子。门两侧城墙突出,形成一狭长的过道,加强防御性。 2.空中花园: 位于新巴比伦城城门西侧,该建筑是建在梯形平台上的花园,为四层平台,25米高,用砖铺地,铅板上覆盖泥土。建筑群有空心柱子,每层设有喷水装置。它是一座阶梯式的花园,被描述成“批着花木盛装的小山”,并且被誉为古代七大奇迹之一。 3.柱式 建筑的柱子、檐部与基座之间以及各个构件本身的处理逐渐形成定性的做法,这种有特定做法的梁柱艺术形式称为柱式 4.雅典卫城 古希腊最代表性的建筑群,几乎影响了此后欧洲几千年的建筑,现今仍是世界上最经典的建筑群之一,位于今雅典城西南,卫城建在一陡峭的山冈上,仅西面有一通道盘旋而上。卫城的中心是雅典城的保护神雅典娜像,主要建筑是帕提农神庙,伊瑞克先神庙、胜利神庙卫城山门和卫城中心的雅典娜帕提农铜像。建筑群布局自由,高低错落,主次分明,无论是身处其间或从城下仰望,都能看到较为完整与丰富的建筑艺术形象。雅典卫城达到了古希腊圣地建筑群,庙宇,柱式和雕刻的最高水平,也是全希腊的精神文化以及政治中心。 5.帕提农神庙 帕提农原意处女宫,是守护神雅典娜的庙,位于卫城的最高点,是雅典卫城的主要建筑物。不仅是宗教的圣地,也是雅典国家的财库和档案馆,同时代表了古希腊多立克柱式的最高成就。形制是卫城中最典型,即长方形平面,列柱围廊式。全方面采用了最庄重的庙宇形制多立克,内部综合运用了多立克,爱奥尼。主要设计人是伊克底努,卡里科拉特参加了设计,雕刻由费地和他的弟子创作。为歌颂雅典战胜波斯侵略者而建。 6.《建筑十书》 是由奥古斯都的军事工程师维特鲁威于公元前33年退休后着手写的,是一部建筑学著作。公元前20年完稿。书分十卷,主要有:建筑师的修养和教育,建筑构图的一般法则,柱式,城市规划原理,市政设施,庙宇、公共建筑物和住宅的设计原理,建筑材料的性质、生辰合适用,建筑构造做法,施工和操作,装修、水温和供水、施工机械和设备等等,内容十分完备。它奠定了欧洲建筑科学的基本体系米,并且十分系统的总结了希腊和早期罗马建筑的实践经验,全面地、建立了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基本原理。它按照古希腊传统,把理性原则和直观感受结合起来,把理想中的美和现实生活中的美结合起来,论述了一些基本的建筑艺术原理。 7.券柱式: 是古罗马建筑技术上以及艺术上一大成就,由券同柱式或券同柱式中之檐部与柱子组成。支撑拱券的墙和柱子又大又重,必须装饰,同时又必须使他们能和同时流行着的梁柱结构的柱式建筑艺术风格相协调,最好的办法是用柱式去装饰券,后来产生了券柱式的组合,解决了柱式与拱券的矛盾。非承重构件也是一种装饰,券柱式的目的是为了装饰立面构图。 8.巴西利卡: 用做法庭、商业贸易场所会议厅大厅,平面长方形,一端或两端有半圆形龛。主体大厅被两排柱子分成三个空间。或被四排柱子分成五个空间。中央较宽的中厅侧廊窄,中厅高出其他部分,入口通常在长边,容量大,结构简单。后来成为基督教堂的基本形式。 9.图拉真广场 帝制建成以后,罗马皇帝渐渐汲取东方君主国的习俗,建立起一套繁文缛节来崇拜皇帝。最强有力的皇帝

外建史名词解释外近复习

-名词解释- 古埃及建筑 1——牌楼门(sjtu-07) 古埃及庙宇中,轴线上高大、做戒备用的高墙,中部凹下处为出入口,上置厚重的石板眉梁。 墙身两面向内倾斜,中间留空,内有楼梯可通至门楣,墙面刻有象形文字及图画。 牌楼门高大雄伟,表达了国王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气势。2——玛斯塔巴 古埃及早期帝王陵墓。长方形台状,形式源于对当时贵族的长方形平台式砖石住宅的模仿 3——太阳金字塔 古埃及法老的陵墓,形式来源于古埃及人对山体外观的理解——方锥形态,永恒的太阳神,太阳照射角锥形的光线 4——方尖碑 古埃及崇拜太阳的纪念碑。常成对地竖立在神庙的入口处。其断面呈正方形,上小下大,顶部为金字塔形,常镀合金。最高50余米,碑身刻有象形文字的阴刻图案。 古西亚建筑 5——山岳台 又称观象台,是古西亚人崇拜山岳,崇拜天体,观测星象的塔式建筑物。常建于一大平台,外形呈阶梯形,顶上有庙或祭坛。

实例:乌尔观象台 6——空中花园 新巴比伦城中,建筑在“梯形高台”之上的花园,被描述成“披着花木盛装的小山” 爱琴文明 7——爱琴文明建筑(sjtu-08) 即希腊上古时代,处于克里特岛和迈西尼城周围的爱琴海一带的建筑文化,创造了杰出的艺术成就。古爱琴建筑最早创造了“正室”的布局形式,成为后来希腊古典建筑平面布局的原型。 代表实例:克诺索斯米诺斯王宫,迈西尼城狮子门,阿托雷斯宝库 古希腊建筑 8——古典建筑(tj-97) 古希腊盛期的建筑和古罗马共和国时期、帝国时期的建筑同称为古典建筑 9——古典柱式(tj-94,98,sjtu-01) 包含古希腊三柱式(多立克、爱奥尼、科林斯)和古罗马五柱式(塔斯干、多立克、爱奥尼、科林斯、组合柱式)。古希腊古典时期发展成熟的特定做法的石质梁柱组合的艺术形式,到了古罗马时期得以继承和发展扩充至五柱式,是西方古典建筑的基本组成部分。10——雅典卫城(sjtu-05) 是希腊古典时期的代表作品,也是世界上最杰出的建筑群之一,是雅

外国教育史教程名词解释和简答精编版

外国教育史教程名词解 释和简答 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

智者:又称诡辩家,产生于公元前5-前4世纪古希腊文化、经济和教育发展达到全面繁荣的古典时代,原指某种精神方面的能力和技巧,以及拥有这些能力和技巧的人,后指各行各业具有专门知识和技艺的人。到前5世纪后期被用来专指云游各地,以收费授徒为职业的巡回教师。他们认为,一切知识、真理和道德都是相对的,都有赖于具体地感知者,没有客观真理,只有主观意见。智者不仅在希腊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作为西方最早的职业教师,他们对希腊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的发展同样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对于希腊从自然哲学向社会人事哲学的过渡产生了重要影响,形成了丰富的政治理论、道德学说,产生了希腊教育思想的第一次重大发展 产婆术:即"苏格拉底方法",问答法,是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之一,他将教师比喻为“知识的产婆”,因此也叫产婆术,是西方最早的启发式教育。 这种方法包括讥讽(不断追问对方使其陷入矛盾之中,并迫使其承认自己的无知)、助产(帮助对方自己得到问题的答案)、归纳(从各种具体事物中找到事物的共性、本质,通过对各种事物的比较寻求“一般”)和定义(把个别事物归入一般概念,得到关于事物的普通概念)等步骤。 这种方法不将结论灌输强加对方,而是与对方共同讨论,不断提问诱导,使其认识承认自己的错误,从而得出正面的结论,遵循了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致,从已知到未知的规则,但是它是一种原始而不是万能的教学方法,只能在一定条件下和适度范围内作为参照。 知识即美德:在论及知识与美德的关系时,苏格拉底提出了一个着名的命题“知识即美德”。苏格拉底认为道德不是天生的,正确的行为基于正确的判断,教人道德就是教人智慧,教人辨别是非,正确行事,所以知识就是美德。这一论断在教育实践爱你上具有重要意义,既然正确的行为基于正确的认识,那么对人进行道德教育就是可能的,道德是可教的,但知识即美德并不完善,因为知识并不等于美德。

外建史试卷(学习资料)

一.画图(每题4分,共8分) 1.维琴察圆厅别墅平面(参见教材p138 ) 2.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平面 (教材p93)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2分) 1.柱式 指古希腊时期关于柱子、檐部的比例及其相互组合方式的一整套做法,在公元前5世纪左右已经相当稳定,后被罗马人称为柱式。 2.巴洛克建筑 16世纪末、17世纪流行于意大利的建筑风格,主要见于天主教堂,以炫耀财富、装饰复杂、追求动态等为其主要特征,在建筑设计手法上开创了新领域。 3.流通空间 密斯的空间理论,它包括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的流通,以及内部空间之间的流通。常常以不到顶的矮墙或带缺口的外墙来实现内外空间的流通,在室内则以各种隔墙、隔断来实现空间的流通。 4.房屋是居住的机器 建筑大师柯布西耶的建筑理论,包括了房屋的三个要素:居住要求、生产要求、美学要求。一方面,房屋应该有机器般的纯净、合理性与精确性;另一方面,房屋应该可以如机器一般以大规模工业化的方式生产。 三.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万神庙)是古罗马集中式形体、单一空间以及穹顶技术成就的杰出代表。 2.西欧哥特教堂的平面多采用巴西利卡式或(拉丁十字)式。 3.罗马圣彼得教堂的设计集中了文艺复兴盛期几乎所有著名建筑师的努力,其中穹顶是由(米开朗琪罗)设计的,教堂前的广场是由(伯尼尼)设计的。 4.文艺复兴的传统传播到法国以后,最终在17世纪形成了以卢浮宫东立面、凡尔赛宫为代表的(法国古典主义)建筑。 5.标志着欧洲真正改变建筑形式语言的信号是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于布鲁塞尔的(新艺术运动)。 6.彼得·贝伦斯是1907年成立的(德意志制造联盟)中的代表人物,为现代建筑作出了杰出贡献。他设计的(AEG的透平机车间)被誉为现代建筑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外国建筑史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玛斯塔巴:玛斯塔巴是模仿住宅设计的供皇族和贵族使用的古埃及砖墓,造型简单,长方形的平台略有收分,内有厅堂,平台下方安放死者的墓室,上下有阶梯或斜坡甬道相连。这种玛斯塔巴陵墓后来演化为阶梯型金字塔。 2.方尖碑:古埃及崇拜太阳的纪念碑,常成对的竖立在神庙的入口处。其断面呈正方形,上小下大,顶部为金字塔形,常镀合金。高度不等,已知最高者达50余米,一般修长比为9~10:1,用整块花岗岩制成,碑身刻有象形文字的阴刻图案。 3.山岳台:是古代西亚人崇拜山岳、崇拜天体、观测星象的庙塔或庙台合一的阶梯型的宗教建筑物,有宽大庄严的阶梯通向塔顶,塔顶有一间不大的神堂。 4.美加仑室:是爱琴文化时期宫殿的一种平面形式,平面长方形;入口做“H”形,正中设门,门前一对柱子;房间起两坡顶,山面向前;房间内有象征民族崇拜的火塘,这种形制后来成为希腊神庙的雏形。 5.母度:母度是假定的度量单位,用来表示古典建筑各部分的尺寸,1母度等于柱子的底半径。 6.券柱式:柱式不起结构作用,拱券作为承重结构;柱式成为壁柱,只起装饰作用叫券柱式。 7.巴西利卡:一种作为法庭,交易所与会场的大厅性建筑;平面一般为长方形,两端或一端有半圆形的龛;大厅常被2排或者3排柱子纵分成3或5部分;当中宽而高的部分称为中厅;两侧狭而低的部分称为侧廊;对中世纪的基督教堂和礼拜寺均有影响。 8.帕拉第奥母题:帕拉迪奥创造的一种券柱式构图方式,具体做法是在两柱子中间按适当比例发一个券,券脚落在两根独立的柱子上,上面架着额枋,小额枋上开圆洞,每个大开间有三个小开间。它影响到后来许多的大型建筑设计。 9.折衷主义:19世纪上半叶至20世纪初,在欧美一些国家流行的一种建筑风格。折衷主义建筑师任意模仿历史上各种建筑风格,或自由组合各种建筑形式,所以也被称为集仿主义。折衷主义没有固定的风格,讲究比例权衡的推敲,沉醉纯形式的美。代表作品:巴黎歌剧院。 10.维也纳分离派:1897年维也纳学派中的部分成员成立的建筑派系。主张造型简洁和集中装饰,装饰的主题采用的直线和大片光墙面以及简单的立方体。代表

外国建筑史名词解释 (2)

名词解释: 玛斯塔巴――陵墓的地上部分用砖或石块砌成长方形台状。 卡纳克。孔斯神庙――古埃及神庙代表。 柱廊围绕的大庭院形成几个大大小小的封闭空间,建筑物一进比一进 封闭,室内地平越往后越高,天花越往后越低,使内部空间越来越阴 暗矮小,造成威严神秘的气氛。 空中花园――古代西亚的杰出代表,建于公园前7-6C,位于新巴比伦城内,尼步甲尼撒二世为取悦王妃而建,是一座阶梯式的花园,被描述成披着花木盛装的小山。 支提窟――平面为纵向长方形,以半圆为结束,半圆部分有一个崒诸坡。沿着侧墙又有一排柱子,柱子也绕过崒诸坡。 精舍―――一个大的方形石窟的三面,凿许多小方形的禅室,供僧侣静修之用,第四面即为入口,有门廊。 柱式――石建筑物的各个构成部分――檐部,柱子,基座之间,以及各个构件本身的处理形成定型的做法,这种特定的梁柱结构的艺术形式叫做柱式。 建筑十书――古罗马御用建筑师维特鲁威总结了当时的建筑经验写成的一本书。共十篇,内容包括:希腊,伊特鲁里亚,罗马早期的建筑创作经验。从一般理论,建筑教 育,到城市选址,选择建筑地段,各种建筑物设计原理,建筑风格,柱式以及 建筑施工和机械等。这是世界上迄今为止的第一部完整的建筑学著作,并且最 早提出了建筑的三要素:实用,经济,美观。 券柱式――柱式和拱券相结合的一种结构形式,柱式不起结构作用,拱券作承重结构,柱式成为壁柱,只起装饰作用。 罗马万神庙――单一空间,集中式构图,十分完整。穹顶技术的最高代表。混凝土,砖结构,连续承重墙。希腊式门廊。43.43米 巴西利卡――古罗马的巴西利卡是用作法庭,商业贸易场所或会议厅的大厅,平面是长方形,两端或者一端有半圆形龛,主体大厅被两排柱子分成三个空间或者四排柱子分 成五个空间,中央比较宽的是中厅,侧廊窄,中厅比两侧高,入口常在长边。 这种建筑容量大,结构简单,后来成为基督教堂的基本形式。 帆拱――沿方形平面的四边发券,在四券之间砌筑以对角线为直径的穹顶,又在四个券的顶点之上作水平切口,水平切口所余下的四个角上的球面三角形部分,称为帆拱。这 是拜占庭建筑主要特征之一。 希腊十字――9世纪起,拜占庭教堂最普遍使用的一种平面兴致。即教堂中央穹顶和它四面的筒拱成等臂十字,它使教堂内部空间得以最大限度的扩大(注:不等臂为拉 丁十字)。圣马可教堂。 帕拉第奥母题――实际上是一种券柱式,具体做法:在每间中央按适当比例发一个券,而把

外国建筑史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古埃及 玛斯塔巴(Mastaba): 埃及墓穴建筑中最古老的一种形式,系金字塔的初级形式。即地下墓室和地上部分用砖或石块砌成长方形台状,四面墙面呈坡状,多为单层,是金字塔的早期形式 斯芬克斯(Sphinx): 最初源于古埃及的神话,它被描述为长有翅膀的怪,通常为雄性,是“仁慈”和“高贵”的象征 斯芬克斯狮身人面像位于埃及的开罗市西侧吉萨区的哈夫拉金字塔南面,据胡夫金字塔约350米的狮身人面像雕塑。 牌楼门(Pylon): 古埃及庙宇的大门,门的式样是一对高大的梯形石墙,夹着正中不大的门道,门道上有厚重的石板楣梁,墙身中间留空。内有楼梯可通至门楣。表现出国王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气势。 古西亚 五腿兽(Winged bull): 萨艮二世王宫中央拱门门洞口两侧及碉楼转角处的石板上雕的人首翼牛像,正面为圆雕,侧面为浮雕。正面2条腿,侧面4条腿,转角1条在两面共用,共5条腿。 空中花园(Hanging Garden): 空中花园,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又称悬园。在前6世纪由新巴比伦王国的尼布甲尼撒二世在巴比伦城为其患思乡病的王妃安美依迪丝修建的。空中花园据说采用立体造园手法,将花园放在四层平台之上,由沥青及砖块建成,平台由25米高的柱子支撑,并且有灌溉系统,奴隶不停地推动连系著齿轮的把手。园中种植各种花草树木,远看犹如花园悬在半空中。 巴别塔(Babel): 圣庙北侧高耸入云的大庙塔,据说是《圣经》里的通天塔。在汉穆拉比最早建造巴比伦城时就已建造起来,并在尼布拉尼撒时得已完善。 爱琴文化 大力神式砌筑: 迈锡尼卫城外面围一道大约1KM长的石墙,有几米厚,石块很大,多有5~6t重,得名为大力神式(独眼巨人式)砌筑。 狮子门: 位于迈锡尼卫城出口处,高、宽皆为3.5m。门上过梁中央厚约90cm,两端渐薄,结构合理。它上面发了一个叠涩券,大致呈三角形,使过梁不必承重。券里填一块石板,浮雕着一对相向而立的狮子,保护着中央象征宫殿的珠子,也是上粗下细的。 古希腊 柱式(Order): 石造的大型庙宇的典型型制是围廊式,因此,柱子、额枋和檐部的艺术处理基本上决定了庙

中外美史名词解释(中)讲解

第一章世界史前美术 【母神雕像】在欧洲许多国家出土了一大批圆雕和浮雕女裸体原始雕像。这些雕像的共同特征是夸张女性的生理特点,突出表现女性的乳房、臀部、大腿等,体现出原始时期人们对于母性生殖的崇拜,被人们称为“原始的维纳斯”。在维也纳的威伦道出土的女性雕像是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作。 【拉斯科洞窟壁画】法国的拉斯科洞窟壁画发现于1940年,描绘了大量的野马、野牛和驯鹿等原始动物。原始画家用粗壮而简练的黑线勾画出轮廓,并用红、褐、黑色渲染出动物的体积和结构。气势雄壮,富有动感,充满粗犷的原始气息和野性的生命力。 【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窟制作年代稍晚于拉斯科洞窟。绘画中最突出的是《受伤的野牛》。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轮廓线比较细,而且有明暗向背的粗细浓淡变化,与色彩渲染结合紧密,通过动态表现动物身体的结构,明暗起伏更为丰富,感情也更加细腻。 【拉文特岩画】属于中石器时代艺术,主要分布在西班牙的拉文特地区。是表现人类活动的情节性绘画。它们以人类狩猎为主要情节,以表现人物、动物的运动和速度为主要的特点,人物以剪影的效果表现出来,以拉长的四肢和夸张的动作表现人物的动势。岩画富有生活气息,但忽略了细节刻画,用色单纯。 【巨石建筑】新石器时代的美术成就主要是巨石建筑,这是用重达数吨的巨石垒成的宗教性纪念物。巨石建筑盛行于欧洲,包括石柱、石台、石栏等形式。英格兰南部的圆形巨石栏“斯通亨治”是最典型的代表,以其雄伟的环形结构、宗教的庄严肃穆和悲剧性的壮美而引人瞩目。 第二章古代东方美术 【正面律】古埃及艺术具有严格的程式,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正面律。正面律表现在圆雕中,即人物无论是站立或安坐,都需正面直对观众,头部和身体保持笔直状态;表现在浮雕和壁画中,即人物的头部为正侧面,眼睛、肩及身体为正面,腰部以下又是正侧面。 【方尖碑】是古埃及崇拜太阳的纪念碑,也是除金字塔以外,古埃及文明最富有特色的象征。方尖碑用整块花岗岩制成。碑身刻有象形文字的阴刻图案。外形呈尖顶方柱状,由下而上逐渐缩小,顶端形似金字塔尖,塔尖常以金、铜或金银合金包裹。 【乌尔的“军旗”】是一件苏美尔人制作的镶嵌画,即在涂满沥青的木箱上用贝壳、天青石碎块、粉红色石灰石镶嵌成战争与和平两幅不同的画面。以分层叙事的构图展开情节。人物造型注意身份和表情的刻画,采用类似正面律的画法。画面四周和各层之间用几何形装饰,色彩对比鲜明,具有浓厚的装饰性。 【萨尔贡铜像】约创作于公元前2300年的阿卡德王朝。是神化的帝王肖像。雕像塑造写实而夸张,神情庄重威严,个性坚毅。 【纳拉姆·辛纪功碑】是阿卡德王朝时代的雕塑作品。以写实的手法刻画了纳拉姆辛王率军征服山地部落的历史场面。画面采用了对角线的构图,生动表现了军队翻山越岭的远征,这种安排使画面产生了动感和空间感。 【汉谟拉比法典碑浮雕】汉谟拉比是古巴比伦王朝鼎盛时期的国王,他在位时颁布了著名的《汉谟拉比法典》。法典刻在磨光的玄武岩石碑上,上部为浮雕,下部为楔形文字。浮雕刻画了太阳神沙玛什向汉谟拉比国王授予法典的场面:太阳神形体高大,正襟危坐,正在向汉谟拉比授予权杖和法环,汉谟拉比神情肃穆,举手宣誓。太阳神的威严和汉谟拉比的谦恭形成有力的对比,整个场面充满了庄严肃穆的宗教气氛。 第三章古代希腊罗马美术 【爱琴美术】在创造希腊古典文明的主要民族多利安人和伊奥尼亚人到达希腊本土之前,地中海东北部的爱琴海地区就曾经存在过从氏族社会到奴隶社会初期的国家。在艺术史上,这一文化被称为“爱琴文化”或“克里特—迈锡尼文化”。从广义来说,它也可作为希腊美术的一部分。爱琴美术主要有季克拉基斯美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