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信息论与编码》实验教学大纲

《信息论与编码》实验教学大纲

《信息论与编码》实验教学大纲
《信息论与编码》实验教学大纲

《信息论与编码》实验教学大纲

(执笔人:雷菁审阅学院: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课程编号:AAAABCCD

课程名称:信息论与编码

总学时:54学时

实验学时:6学时

实验地点:通信工程实验室

一、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实验主要针对信源、信道两大编码技术中的具体方法进行设计实现。通过实验,可巩固基础理论知识,增强设计实现能力,促进软硬件的灵活应用。同时,实验也提升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二、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

(一)实验单元一:信源压缩编码实验

本单元实验项目内容包含预测编码、变换编码和统计编码三类信源压缩编码方法。目的是要求学员掌握典型的压缩编码技术,实验验证压缩编码相关理论以及效果。

实验科目:

1.线性预测编码实验

2.DCT变换实验

3.DWT变换实验

4.Huffman编码实验

5.算术编码实验

教学重难点:

1.DCT变换编码中分析比较保留系数选取与图像质量的关系;

2.Huffman编译码过程中误码扩散特性的分析。

教学要求:

1.掌握DCT变换、Huffman编译码基本理论;

2.增强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以DWT、Huffman、算术编码等技术的部分科研成果为实验案例,拓宽知识面,提

13

升研究及设计水平。

(二)实验单元二:纠错编码实验

通过本次实验项目的练习,使学员进一步巩固信道编码的基本原理,掌握Hamming码、循环码和卷积码的编译码方法,提高软硬件操作能力,培养学员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

实验科目:

1.Hamming码编、译码器设计

2.(2,1,7)卷积码码编、译码器设计

3.TPC编、译码器设计

教学重难点:

1.三种信道编码分别在BSC信道、AWGN信道和Rayleigh衰落信道下的误码率性能分

析,并与无信道编码的情况进行比较;

2.卷积码的Viterbi译码过程

教学要求:

1.掌握Hamming码、卷积码编译码基本方法;

2.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创新设计的能力;

3.以卷积码、TPC码的部分科研成果为实验案例,拓宽知识面,提升研究及设计水平。

(三)实验单元三:编码技术综合设计

通过本次实验,使学生在课程知识的基础上结合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来设计一个图像、文本或语音传输系统。提高学生独立研究、合作探讨的本领。

实验科目:

1. 图像传输系统设计与仿真

2. 文本传输系统设计与仿真

3. 语音传输系统设计与仿真

教学重难点:

1. 针对图像、文本、语音等不同传输系统的特点进行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的选型;

2. 不同编、译码方式下对图像(文本、语音)传输效果的评估。

教学要求:

1. 使学生掌握当前典型的图像(文本、语音)传输系统采用的编译码方法及其原因;

2. 提高学生进行资料查询、归纳总结、系统设计和合作探讨的能力;

3. 转化与数据传输相关的部分科研成果为实验案例,拓宽知识面,提升研究及设计水

14

平。

三、实施建议

(一)实施安排

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学时分组情况实验性质实验要求备注

1 信源压缩编码

2 1人1组验证性/设计性选一必做其它选做

2 纠错编码 2 1人1组验证性/设计性选一必做其它选做

3 编码技术综合设计 2 1人1组综合性选一必做其它选做

(二)考核与评价

考核方式:考查

组织方式:现场考核结合实验报告

成绩评定:百分制

记分标准:实验预习占15%,实验中的表现占15%,验收及回答问题占20%,实验报告占50%。

(三)实验教材或指导书

《通信系统课程设计与实验教程》,雷菁黄英李保国等,科学出版社,2012.01

(四)其他有关说明

根据课程内容安排相应实验,实验顺序可以改变;每个单元的实验科目允许根据技术的发展更新。

15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