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品损耗原因及类型1-4
- 格式:ppt
- 大小:1.60 MB
- 文档页数:18
浅析加油站油品损耗的原因及管理措施郑洋洋发布时间:2021-07-19T16:48:50.210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9期作者:郑洋洋宋雪松[导读] 摘要:油品损耗管理是数质量管理非常重要的一环。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安徽马鞍山销售分公司 243000摘要:油品损耗管理是数质量管理非常重要的一环。
因此,必须做到领导重视,制度科学,机构合理,执行到位并从各环节进行全面有效的控制,严格规范操作,尽量把各方面的损耗降到最低,从而实现企业降耗增效目标,保障安全生产。
关键词:加油站;油品损耗;原因;管理措施油品储运损耗影响严重,危害较大,急需采取有效降耗措施加以改善,但其毕竟是一项艰巨、复杂、长期的任务,因此我们应找准切人点,优化作业流程,改进工艺技术,提高人员素质,加强储运管理,以此有效控制油品储运损耗,进而提高效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1 加油站油品损耗的原因1.1油库发油环节对于自有油库来讲,油库流量表可以由省物流中心、市公司数质量管理部门进行合理校验,并可以在发货不足时进行补油处理,发货损耗基本可以忽略。
但对于非自有油库,油库流量表精度往往由油库自己掌控,出现油品超耗问题,尽管可以由省市公司出面协调,但效果不明显,容易出现推诿扯皮现象。
1.2容积表准确与否(1)油罐车容积表是否准确。
有的油罐车量油尺显示的油罐总高与罐车容积表上的总高不符,如此一来,油罐容积表肯定不准,需要重新修订罐车容积表,因此保证油罐车罐容准确,可以作为油库付给油罐车油品数量正确与否的依据。
(2)加油站容积表是否准确。
造成加油站油罐容积表不准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为了图省事,将同一容积油罐采用同一张容积表。
而实际上,由于制造工艺以及自身材料的差别,同一容积油罐的实际容量可能并不相同。
二是油罐只有在保持水平状态、并在规定测量点进行测量时,才能保证利用油罐容积表计算的油品数量的准确性。
但在实际工作中,随着罐区基础的下沉,必然造成油罐发生倾斜,从而影响计量的准确性。
成品油仓储企业油品损耗原因及降耗措施分析成品油中较轻的组份在储运过程中会产生油气挥发进入大气,造成油品的损耗。
油品损耗影响油品的质量,为企业带来经济损失,同时对环境和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带来安全生产隐患。
工作中要密切注意油品损耗,采取可行性措施降低损耗。
标签:油品损耗;降耗措施;经济效益作为成品油仓储单位,我们负责日常成品油的收存转付工作,由于数量庞大,关注油品损耗成为企业必须重视的工作之一,减少油品损耗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也是对环境的保护负起责任。
在日常作业中,油品的蒸发和存储设备的滴漏是产生油品损耗难以避免的原因。
1蒸发损耗成品油中各组分的蒸发性能不同,其中的轻质成分更易于蒸发。
油品蒸发时,气体分子从液体表面逸出,扩散到液面上面的大气中,这个过程在任何温度下都在不断进行。
油蒸气混合在气体空间中,使油品液体数量减少,影响产品质量,形成永久损失。
油品本身的物理性质决定了蒸发损耗的存在,油品中轻质成分越多,油品的蒸发速度也就越快,也特别容易蒸发。
对于同一种油品来说,温度越高,油品蒸发越快。
在此过程中,油面上方的油蒸气不断增加,直到饱和才会停止。
在密闭的油罐中,随着油品的蒸发,容器中气体空间的压强很快升高,超过呼吸阀的控制压力时,呼吸阀打开,大量的油蒸气就会排出罐外,产生大量损耗。
蒸发还与液体的表面积和储油罐的状态有关。
液体表面积越大油品蒸发越快,承压能力较低或密封不严的油罐,油气很容易逸出,降低罐内压强,增快蒸发速度。
按照油蒸气排出罐外的原因,蒸发损耗可分为几种情况:1.1小呼吸损耗罐内油品在没有收发油作业情况下,罐内气体空间温度随着外界气温变化而使油品不断蒸发产生损耗。
当日出后外界环境温度上升,导致罐内气体空间温度上升,油品蒸发速度加快。
不断增多的油蒸气使罐内气体空间压强升高,当达到控制压力时,呼吸阀打开,石油蒸气排出罐外,产生损耗。
而到了夜晚,外界温度降低,罐内气体空间温度、压强下降,当压强低于呼吸阀控制压力时,呼吸阀打开,吸入外界空气。
油品储运损耗的原因及降耗措施油品储运损耗指的是在油品运输、储存、操作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损耗。
油品的储存和运输是整个油品供应链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其损耗的大小直接影响到油品企业的经济效益。
了解油品储运损耗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降耗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造成油品储运损耗的原因非常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环境因素在输送和储存的过程中,环境因素是造成油品损耗的主要原因之一。
温度变化、湿度、风力等自然条件都会对油品的质量产生影响,从而导致损耗。
储罐和管道内的氧气、水分和杂质也会对油品造成污染,从而造成油品的损耗。
二、装卸作业在油品的装卸作业中,操作不规范、油品泄漏、设备磨损等也是造成油品损耗的重要原因。
比如在船舶或罐车卸油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油品的溢漏,导致损耗。
而在装卸作业中使用的管道、阀门等设备如果磨损严重,也会造成油品的损耗。
三、管理不善管理不善也是造成油品储运损耗的重要原因之一。
包括储罐、管道、泵等设备的维护保养不到位、操作人员的管理不当、原材料采购和库存管理不规范等都可能导致油品损耗的增加。
针对以上的原因,我们可以采取一些降耗措施来减少油品的储运损耗:一、加强设备维护保养对储罐、管道、泵等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保养工作,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减少因设备磨损和损坏而导致的油品损耗。
二、规范操作流程制定标准的操作流程和操作规范,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在油品的装卸和运输过程中操作规范,减少因操作不当而导致的损耗。
三、优化储存环境对储罐和管道进行密封防腐处理,减少外界因素对油品的污染。
控制储存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减少环境因素对油品的影响。
四、加强管理监控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对原材料的采购、库存管理等进行严格监控,减少因管理不善而导致的损耗。
五、使用先进技术和设备引进先进的储存和运输设备,并结合智能化技术,对储存和运输过程进行监控和数据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减少油品损耗。
油品储运损耗的原因多种多样,要想降低损耗,就需要全面分析各种损耗因素,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加以降低。
储油罐油品损耗分析及控制措施储油罐是石油化工企业的重要设备,用于存放原油、成品油等石油产品。
然而,在存储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储油罐中的油品可能会发生损耗,这不仅会导致经济损失,还可能对环境和人员安全造成影响。
因此,对储油罐油品损耗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至关重要。
一、储油罐油品损耗分析1.挥发损耗:储油罐中的油品受到温度变化和空气中氧气的影响,部分挥发出去,造成挥发损耗。
2.沉淀损耗:储油罐中的油品中可能含有杂质或水分,长时间存放后,这些杂质或水分会沉淀在油品中,导致沉淀损耗。
3.灌出损耗:在储油罐中灌入或灌出油品时,由于管道、泵等设备的不完善,可能会造成一定量的损耗。
4.蒸发损耗:由于储油罐内部温度高,油品处于液相状态,一部分油品可能会发生蒸发,导致蒸发损耗。
5.泄漏损耗:储油罐本身存在老化、腐蚀等问题,可能会导致油品泄漏,造成泄漏损耗。
二、储油罐油品损耗控制措施1.定期检查:定期对储油罐进行检查,包括检查罐壁是否有漏洞、检查防腐涂层是否完好、检查罐底是否有漏油等,及时修复问题,避免泄漏损耗。
2.控制温度:通过调节储油罐内部的温度,可以减少油品的挥发损耗和蒸发损耗,保持油品的稳定。
3.安装防蒸发设施:在储油罐的盖子上安装防蒸发设施,可以减少油品的蒸发损耗。
4.定期清理:定期清理储油罐内部的杂质和沉淀物,减少沉淀损耗。
5.更新设备:及时更新管道、泵等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转,减少灌出损耗。
6.建立泄漏监测系统:在储油罐周围建立泄漏监测系统,及时监测泄漏情况,避免泄漏损耗。
7.做好安全管理:加强储油罐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培训,提高其油品损耗的意识,减少人为失误导致的油品损耗。
油品储存损耗原因及降耗措施探析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中国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消费市场之一。
油品作为能源之一,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然而,油品储存损耗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这不仅导致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还可能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本文将对油品储存损耗的原因及降耗措施进行探析。
1.化学反应油品在长时间的储存过程中,还原剂、催化剂、水等各种成分都可能进入到油品中,发生无法逆转的化学反应,从而导致油品失去原有的性能和品质。
常见的化学反应有氧化、聚合、分解等。
举例来说,汽油中的挥发性成分易于挥发,在长时间的储存过程中可能失去其中挥发性较高的成分,从而影响燃烧性能,增加了资源浪费。
2.水分油品中的水分会影响到油品的物理性质,比如导致电解质浓度增加,从而增加了腐蚀和磨损。
另外,水分还会形成油品的乳化,从而导致易锈和变质,损耗油品的品质和性能。
3.存储设施问题存储设施的质量、温度、湿度等问题都可能导致油品储存损耗。
比如,存储设施的密封性不好,可能会影响油品质量,比如油品可能会因为接触到氧气含量较高的空气而产生氧化反应,或因为空气含水量大而造成油品污染。
4.操作不当油品的储存也是一项技术活,对于不慎操作不当,也会导致油品储存损耗。
比如,操作人员不够专业,不清楚油品的特性,未按照要求的储存方法、时长和水平进行储存,也会导致油品的变质和损耗。
1.合理的储存温度和环境油品的储存温度是影响油品质量稳定性的关键因素之一。
因此,要选择储存设备和场所,控制好温度和湿度,保持干燥和通风的环境,减少油品受潮、受热和受损的可能。
2.选用高品质的油品选择具有高品质的油品,对油品的损耗降低有很大的帮助。
高质量的油品具有成分稳定、含水量低、化学反应缓慢、氧化稳定性高等特点,能够有效提高油品的保质期和质量。
3.科学储存方法和操作规范科学的储存方法和操作规范是降低油品储存损耗的关键。
操作人员需要具备正确的储存操作方法和技能,了解油品的特性和品质,严格按照储存规范进行储存操作,避免污染和损耗的产生。
油品储运损耗的原因及降耗策略摘要:油品是一种极易挥发的化合物,而挥发的过程往往会带来一定的损耗,影响油品质量。
挥发过于严重,还会导致极其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安全事故。
因此,在油品储运工程中,必须采取有效的降耗措施才能保证油品的质量和安全。
本文围绕油品储运损耗展开论述,分析了油品损耗产生的具体原因,结合实践提出有效的降耗措施。
具体包括:制定完善的储运安全管理制度,应用先进的油品封闭储运技术,配备优质的油品储运专业设备,提升罐体的内部抗压综合能力,落实具体的设备保养检修措施。
希望能够降低油品存储中发生的损耗,提高运输的整体效率,为油品储运提供有效的参考方法。
关键词:油品储运;损耗原因;降耗措施引言:石油是自然界中不可再生的重要能源,直接关系到社会生产和生活,也是工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然而,油品具有易挥发的特点,在储运过程中极其容易产生一定的损耗,例如出现跑冒、滴漏等问题。
一方面会影响油品的质量,同时由于石油中含有多种混合物,其中包含一些有毒成分,如果在空气中夹杂了过量的气体,则会造成环境污染,甚至危害人体的健康,引发非常严重的公共安全事故。
因此,加强对油品储运过程损耗的分析,采取有效的降耗措施十分重要。
一、油品储运损耗的原因分析(一)蒸发损耗油品是一种包含了大量易挥发成分的化合物,在油品储运过程中容易发生损耗。
当储运环境例如压力、温度等发生急剧变化时,就会造成油品的蒸发。
尤其是在高温天气的影响下,持续性的高温环境更会增加罐内油品蒸发的速度,从而导致整个罐体内部压强增大。
如果提升到一定的限度,罐内的蒸汽则会排出罐体,此时就会产生油品损耗。
一方面会影响油品的质量,同时还会造成极其严重的环境污染,从而产生危险因素。
如果遇到高温、明火的情况,就极其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后果不堪设想。
油品储运过程中的蒸发速度与油品存储罐内的空气成分有密切关系,空气越多,油品蒸发的速度也越快,那么油品的损耗率也就更高,发生危险的几率也会更高。
油品储存损耗原因及降耗措施探析
油品储存损耗是指在油品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由于自然、人为等原因造成的油品损耗现象。
油品储存损耗是企业日常运营中不可避免的一个环节,但通过合理的管理和控制可以降低损耗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油品储存损耗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 油品蒸发:油品中的挥发性成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蒸发,导致油品质量下降和损耗增加。
尤其是开放式储存方式下,由于暴露在空气中,蒸发速度更快。
2. 油品溢漏: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由于人为操作失误或设备故障,油品可能会发生泄漏或溢出,造成损耗。
3. 油品氧化:油品长时间储存会受到氧气和光线的影响,发生氧化反应,使油品质量下降,造成损耗。
4. 油品容器破损:储罐等容器本身存在破损隐患,容易导致油品泄漏和损耗。
为了降低油品储存损耗,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优化储存方式:选择密闭式储存容器,并进行密封,减少油品蒸发损耗。
2. 加强管理:加强对油品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的操作规范和监管,避免人为失误导致的油品损耗。
3. 定期检查维护:定期对储存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完好无损,减少油品泄漏的风险。
4. 控制储存周期:合理安排油品的储存周期,避免长时间的储存,减少油品质量的下降。
5. 使用防氧化剂:在储存过程中添加适量的防氧化剂,延缓油品氧化的速度,减少损耗。
6. 定期抽样检测:定期对存储的油品进行抽样检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油品储存损耗是一个需要引起注意的问题,通过合理的管理和控制措施,可以降低损耗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企业应加强对油品储存过程的监管和检查,优化储存方式,控制储存周期,并采取一系列防控措施,以减少油品损耗的发生。
油品储运常见损耗的原因及降耗措施在油品储运过程中,油品的蒸发不仅会消耗油品量,造成经济损失,而且会造成安全隐患。
为了降低油品的消耗量、降低安全隐患,研究油品的降耗措施势在必行,通过油品的降耗措施提高油品储运工作效率。
标签:油品储运;损耗;原因;降耗措施石油及其产品的轻质组份具有很强的挥发性,但是在油品的储运过程中由于受各种技术及设备的限制,不可避免地会有一部分汽化蒸发的油品,逸入大气造成数量上的损失,产生油品损耗。
同时逸出的油气,不仅给罐区、泵房等操作场所带来潜在的安全风险,还会导致污染环境。
因此,研究油品储运过程中的常见损耗不仅是企业安全生产的需要,也是企业节能环保的一个重要工作。
1油品储运期间的损耗原因1.1温度因素分析油品储运所发生的损耗与外界环境温度存在直接联系,尤其在夏季时间段运行的过程中,大气温度高,较多的热量经过罐顶部与壁部传入罐内部,引起油品气相部分温度升高,导致气体膨胀,气压变高,使得油气溢出到罐外。
由此可见,外部大气温度的上升,是导致罐内部油气温度增加的主要原因,如若不能合理针对温度进行控制,很容易加快油气的蒸发速度,出现损耗问题。
1.2储油罐压强变化在油品储运过程中,除温度会使储油罐的压强发生变化外,储罐收付料同样会引起储油罐的压强变化,进而形成损耗。
此外,储罐上不同位置的孔隙,也会因高低差从而产生气压压差,导致油气从低处孔隙排出,空气从高处孔隙吸入。
油气的排出和空气的吸入都会使容器内气相油品蒸汽浓度降低,形成使油品不断蒸发的恶性循环,这就是自然通风损耗。
1.3油品的蒸发损耗油品的蒸发损耗是最常见的一种油品储存运输损耗,其除了上文提到自然通风损耗外,还包含大小呼吸损耗。
大呼吸损耗是指油罐收付油作业时,因罐内油品液位的升降引发罐内气相体积改变而造成的损耗。
油罐收油时,罐内液面上升,气相空间缩小,油气压力增大导致呼吸阀开启,罐内油气被排到罐外,产生大量损失。
通常油品气相损失与收油体积数相同,损耗很大。
石化加油站油品损溢分析首先,油品损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运输损耗:油品在从石化生产企业运输到加油站的过程中,会有一定的损耗。
这是由于运输过程中可能导致油品的泄露或溢出,造成油品的损失。
2.储存损耗:加油站通常会储存大量的石化产品,这些产品在长时间的储存过程中可能遭受到损耗。
这是因为油品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氧化、蒸发等现象,导致油品的质量下降。
3.油品泄漏:加油站的设备和管道可能存在泄漏问题,特别是在长时间使用后,设备可能会出现老化和磨损,从而导致油品的泄漏。
这种泄漏可能会造成油品的损失和环境污染。
4.人为因素:由于人为因素,例如员工操作不当、盗窃等,也可能导致油品的损耗。
为了减少油品损溢,加油站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运输管控:加油站应与供应商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确保油品在运输过程中能够得到妥善的保护,避免损耗的发生。
2.做好储存管理:加油站应制定科学的储存规范,合理安排油品的存放位置和储存时间,并做好防止油品老化和质量下降的工作。
3.定期设备检查和维护:加油站应定期对设备和管道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修复存在问题的设备,防止泄漏的发生。
4.加强员工培训:加油站应对员工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油品管理、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减少油品损耗的发生。
5.加强监控和安全措施:加油站应安装监控设备,对油品的流动和储存过程进行全程监控,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此外,加油站还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防止油品被盗窃。
石化加油站应定期进行油品损溢分析,以了解和评估油品损溢的情况,并根据分析结果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油品损溢分析可以通过统计油品库存数量和销售数量的差异来计算油品损溢率。
此外,还可以通过检查和分析泄漏和损耗的原因,找出问题所在,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总之,油品损溢是石化加油站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加油站应加强油品管控和安全管理,进行油品损溢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油品损溢的发生,保证石化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同时,加油站还应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技能和意识,共同推动加油站的可持续发展。
在石油炼制、储运、销售的过程中,难免会发生一些油品损耗的问题,这是由于一部分较轻的液态成分气化,排入大气,从而引发油品损耗。
油品损耗不仅会造成污染,还会带来不安全因素,企业的经营成本也会增加。
作为油品储存管理人员,应从保护环境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出发,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油品损耗,促进石油生产企业的发展。
1 油品储存中出现损耗的原因1.1 油品组分油品中组分复杂,各种成分的蒸发特性不同,其中的轻质成分更易于蒸发。
1.2 油温变化太阳的热量和大气层中的空气会经罐顶和罐壁传入罐内,油品温度升高,油气开始膨胀,并从油罐中排出,温度越高,蒸发越大,损耗就越大。
1.3 油罐问题油罐中的油量越少,蒸发损耗就会越大,因为在相同温度、密闭的环境下,同一种油品,装油量为油罐容积20%时出现的蒸发比油量为95%时大8倍。
油品的蒸发损耗还与油罐本身的密闭性有关,承压能力较低和密封不严的油罐,油气就容易泄露,油罐内部的压力降低,就更容易出现蒸发。
当油罐容量为5000m3,在自然通风的情况下,一个月油品储存损耗原因及降耗措施分析李迎霞(陕西延长中煤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陕西 靖边 718500)摘要:石油作为一项不可再生的资源,对国家经济建设起着根本性作用。
文章就油品损耗的原因做了一定的分析,并提出有效措施,希望能加强石油损耗管理与油品储运经营管理,以降低油品损耗。
关键词:油品损耗;油罐;设备管理;油品存储;浮顶罐中图分类号:TE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2)31-0110-03参考文献[1] 李峰,娄方旭.论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防治措施[J].今日科苑,2010,(12).[2] 地质工程勘察、检验监测及设计施工与灾害防治技术实用手册 [M]..北京:中国知识出版社,2007.[3] 地质矿产部科学技术司实验管理处.地质矿产实验室测试质量管理规范(DZGO130.1-0130.13-94)[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4.[4]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认证与实验室评审管理司.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评审准则宣贯指南[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1.[5] 李志红,朱祥坤,唐索寒.鞍山本溪地区条带状铁建造的铁同位素与稀土元素特征及其对成矿物质来源的指示[J].岩石矿物学,2008,27(4):285-290.[6] 何红蓼,李冰,杨红霞,倪哲明.环境样品中痕量元素的化学形态分析[J].岩矿测试,2005,24(1).(责任编辑:叶小坚)2012年第31/34期(总第238/241期)NO.31/34.2012(CumulativetyNO.238/241)110损耗汽油53吨,如果是原油,则会损失28吨。
成品油正常损耗及非正常损耗原因分析正文目录成品油在运输、储存、零售等环节中的损耗,可以划分为正常损耗和非正常损耗。
正常损耗:“小呼吸”和“大呼吸”正常损耗包括蒸发损耗和残漏损耗。
蒸发损耗指油品在气密性良好的容器内按规定的操作规程进行装卸、存储、输转等作业或按规定的方法零售时,由于石油产品表面气化而造成数量减少的现象。
残漏损耗是指在保管、运输、销售中由于车、船等容器内壁黏附,容器内少量余油不能卸尽和难免的微量渗漏而造成数量上损失的现象。
蒸发损耗是造成油品正常损耗的主要原因。
正常损耗按工作环节划分包括保管损耗、运输损耗、零售损耗。
保管损耗是指油品从入库到出库整个保管过程中发生的损耗。
包括储存、输转、灌桶、装、卸等5项损耗。
储存损耗是指单个油罐在不进行收发作业时,因油罐“小呼吸”而发生的油品损失。
储存油罐白天受热,罐内温度升高,油料蒸发速度加快,油蒸气压力也随之增高,当气体压力增加到油罐呼吸阀极限时就要放出气体。
夜间气温下降,油和油蒸气体积收缩,罐内又要吸进空气。
这种排出石油蒸气和吸入空气的过程叫“小呼吸”损失。
所造成的损失由于罐顶有孔眼不严密或在两个孔眼间存在着高差情况下,由于混合气密度比空气密度大,致使罐内混合气从低处排入大气,外界空气从高处孔眼流入罐内。
这种由于孔眼位差和气体密度的不同,引起气体自然对流所造成的损失叫自然通风损失。
输转损耗是指油品从某一油罐输往另一油罐时,因油罐“大呼吸”而产生的损失。
当向油罐注入油料时,由于罐内液体体积增加,罐内气体压力增加,当压力增至呼吸阀压力极限时,呼吸阀自动开启排气。
当从油罐输出油料时,罐内液体体积减少,罐内气体压力降低,当压力降至呼吸阀负压极限时,吸进空气。
这种由于输转油料致使油罐排除油蒸气和吸入空气所导致的损失叫“大呼吸”损失。
灌桶损耗是指灌桶过程中油品的挥发损失。
装卸油品损耗指油品从油罐装入铁路罐车、油船、汽油罐等运输容器内或将油品从运输容器内卸入油罐时,因油罐“大呼吸”及运输容器内油品挥发和黏附而产生的损失。
油品储存损耗原因及降耗措施探析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能源消耗量不断增加,特别是油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然而,在油品储存过程中存在着储存损耗的问题,这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和财富,而且还对环境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本文旨在分析油品储存损耗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降耗措施。
原因分析:1.蒸发损耗在油品储存过程中,一些化学成分具有蒸发性质。
而且,在高温、高湿度、低气压、高海拔等环境条件下,油品的蒸发速度会更快,从而导致油品的蒸发损耗。
另外,油品的储存方式、储存器的质量以及储存环境的温度、湿度等因素都会影响到蒸发损耗。
2.硫化变质损耗硫化变质是指油品中含有的硫化物和氧化物与空气中的氧气作用,产生氧化反应而引起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变化。
这种变化会使油品的质量下降,其使用效果也会降低,从而产生硫化变质损耗。
3.杂质污染损耗油品在储存过程中,容易遭受大气中的杂质污染,也容易被储存器具、管道、阀门等内部的杂质所污染,导致油品的质量下降,降低了油品的使用效果,从而产生了杂质污染损耗。
降耗措施:1.合理的储存环境对于油品的储存环境,首先要使其温度、湿度、气压等环境条件符合规定要求。
其次,储存设备和储存场所的材料和结构要符合规定标准,以减少油品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接触,减少油品的蒸发损耗。
2.加强管理在油品储存过程中,加强管理也是降低损耗的关键。
及时进行检查和维修,减少储存器具、管道、阀门等设备的泄漏,及时处理油品的泄漏,保持环境清洁,从而降低油品硫化变质、杂质污染等损耗。
3.采用科学技术采用科学技术,使用专业的油品储存设备和技术,能有效减少油品的损耗。
比如,采用封闭式储存器具、使用高效净化材料、加强储油区空气流动的监测和控制等,都能够有效降低油品的损耗。
综上所述,油品储存在生产和生活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油品的储存损耗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只有加强储存管理,减少储存条件的不利影响,采用科学技术进行储存,才能有效地降低油品的损耗,保障资源的有效利用。
油品储存损耗原因及降耗措施探析油品在储存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损耗的情况,这对于油品生产企业来说是一种不小的经济损失,因此如何降低油品储存损耗成为了企业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本文将对油品储存损耗的原因进行探析,并提出相应的降耗措施。
一、油品储存损耗的原因分析1. 油品本身质量问题油品本身的质量问题可能是造成储存损耗的主要原因之一。
有些油品可能在生产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导致在储存过程中易发生变质、氧化等情况,进而导致损耗。
2. 存储环境不佳存储环境不佳也是导致油品储存损耗的一个重要原因。
储存设施不够完善,不能有效地保护油品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比如温度、湿度等因素会对油品的质量产生影响,从而导致损耗。
3. 运输过程中产生损耗运输过程中也有可能会导致油品的损耗。
在油品运输过程中,由于不当的操作或者交通事故等原因导致油品泄漏或者浪费,这些都会导致油品的损耗。
4. 贮存期限长如果油品在储存的过程中,时间过长,也容易导致油品的损耗。
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油品可能会逐渐发生氧化、变质等情况,从而影响其质量。
1. 加强质量管理针对油品本身质量问题所导致的储存损耗,首先要加强生产环节的质量管理。
生产企业可以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加强对原材料的筛选和检测工作,确保生产出的油品质量合格,从而降低因质量问题而导致的损耗。
2. 完善储存设施对于存储环境不佳所导致的损耗问题,企业可以加强储存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工作,确保储存设施的安全可靠,同时也要配备合适的仪器设备,比如温控设备、防火设备等,以保障油品在储存过程中不受外界环境的干扰,降低损耗。
3. 强化运输管理在运输过程中也要加强管理,避免因为不当的操作或者交通事故等原因导致的油品损耗。
企业可以加强对运输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同时也要保证运输工具的完好,做好事故预防工作,从而降低运输过程中的损耗。
4. 控制贮存时间控制贮存时间也是降低油品储存损耗的一个重要手段。
企业在生产计划上要合理安排生产,避免过多的库存积压,尽量避免油品长期贮存,从而降低因为时间过长而造成的损耗。
储运罐区油品损耗的原因及控制措施摘要:罐区油品在收发、储存等作业过程中排放出的油气,存在安全隐患,环境污染,能源浪费及经济损失。
通过对油品蒸发损耗和操作过程中产生损耗的研究,分析了影响油品损耗的因素,并提出了降低损耗的措施。
关键字:油品蒸发损耗降耗措施引言罐区油品在转输过程中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耗损,这些耗损不仅会减少公司收益,环境污染,导致安全事故发生,而且还会导致油品质量下降。
石油化工企业总的能耗主要是由装置加工损耗和储运系统损耗两部分组成。
储运系统损耗包括油品蒸发损耗、装车损耗、储运放空损耗、清罐损失、跑冒滴漏切水及其他各种损耗。
其中,油品蒸发损耗占储运系统总损耗70%~80%,油品蒸发不仅污染环境, 易引发火灾事故,危害公共安全,而且还使油品质量下降、油品数量损失、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1.影响油品损耗的因素储运过程中的油品损耗一般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油品蒸发损耗; 其中包括呼吸损耗、静止储存损耗、灌装损耗、出罐损耗、湿润损耗和沸腾损耗六种。
第二类是操作损耗,其中包括由于生产操作失误所造成的跑油、冒油、混油,以及清罐、油罐切水作业中油品的损耗和某些设备由于维修不善造成的滴漏损耗。
1.1蒸发损耗的成因(1)储罐温度变化白天大气和太阳的热量, 经罐顶和罐壁传入罐内, 使油气温度上升、体积膨胀, 导致油气从罐中排出。
热量的输入还使油面温度上升, 加速了液体的蒸发,使排出的油气饱和度增高。
另外, 传入的热量还会导致气体空间的强制对流, 从而促进液体表面蒸发和油蒸气的扩散。
由此可见, 储罐温度上升使油品蒸发损耗增加。
(2)储罐的小呼吸损耗当外界环境温度产生变化时,也会引起一定的油品损耗,我们把这种损耗称之为小呼吸损耗。
引发油品储运小呼吸损耗的主要原因就是昼夜温差变化、所处地区的日照系数、储罐容积大小、油罐装满程度、油品物性都不会不同程度出现小呼吸损耗。
(3)储罐的大呼吸损耗储罐的大呼吸损耗指的是油品在进出油罐时,产生的油品损害。
油品储运损耗的原因及降耗措施摘要:我国石油储量一直不高,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到2016年我国石油总储量占据世界第12位,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比较大,人均石油储量只能达到世界平均水平的6%。
此外,我国长期以来的经济发展模式造成了较高的能源损耗与环境污染,在新常态背景下,供给改革将实现产业结构的有效调整,旨在降低能源消耗。
关键词:油品储运;损耗原因;降耗措施1油品储运损耗的原因1.1油品蒸发损耗油品储运蒸发损耗的原因分析:第一,小呼吸损耗。
通常油罐白天随着阳光辐射的增强和周围环境温度的上升,油罐内油品和气相温度随之上升,导致油品的蒸发速度加快,也使得油气浓度和压强逐渐增大,油气就会不断地通过呼吸阀等排入大气中;午后随着阳光辐射的减弱和周围环境温度的下降,油罐内油品和气相温度随之下降,导致罐内油气压强逐渐减小,通过呼吸阀等不断地吸入外界空气,吸入空气后罐内油气浓度降低,又使得油品蒸发,直至达到饱和,下一次温度上升时,一部分油气又会排入大气中,这种油罐循环排出油气和吸入空气的过程造成了油品损耗。
第二,大呼吸消耗。
当向储油罐中注入石油时,由于空气体积受到了较为明显的压缩,从而导致内部压力增强,当压力值超过限压阀的极值时,储油罐就会向外部排放空气。
而储油罐在向外排放石油时,空气会明显被稀释,从而造成压力的降低,空气就会流入到储油罐当中,在这两种过程当中都会造成石油蒸发损耗。
所以经常性的进行收发油,会在很大程度上造成油品的损耗,经过计算这一损耗率是很大的。
第三,储油罐中空气所占据的比例。
储油罐中空气所占据的比例也会直接影响到石油损耗速度。
根据最新的研究数据,储油罐中空气体积占80%时的石油损耗量是空气体积占5%时损耗量的8倍。
第四,油罐的密封程度的影响。
油罐的密封程度也对油品蒸发损耗有很大影响,如果密封不严,有孔眼,且孔眼不在同一高度,罐内外的气体会发生对流,形成自然通风,最终导致石油耗损。
1.2混油及残漏不同密度油品混合或者是油品混入杂滓导致的油品密度分层变化现象统称为混油现象。
油品储运损耗的原因及降耗措施随着油气需求的不断增加,油品储运的作用逐渐变得重要。
但是,由于储运环节各个环节的疏漏和误操作,导致油品损耗的问题也逐渐凸显。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油品损耗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降耗措施。
1. 油品加工过程的损耗。
油品在加工过程中,会随着化学反应和机械运动等因素产生损耗,如蒸发和溢出等。
同时,在储存和输送过程中也易产生揮發和泄漏等情况,导致油品的损耗增加。
2. 车辆运输过程中的损耗。
在油品从仓库运往加油站的过程中,由于车辆运输质量不过关,油品容器漏油或者不严密而导致油品的损耗。
而从加油站到消费者家中的配送过程中,由于小型运输车辆的疏于维护等原因,也容易造成油品的损耗。
3. 油罐的腐蚀。
油罐是储运过程中油品的主要储存容器,但长期使用后,油罐内部会产生严重的腐蚀和污垢固定在油罐内壁上,从而减小油品的质量和数量。
4. 物流运输环节的误操作。
在油品物流运输过程中,管理人员对油品常态量的掌握不够,对油品常态运输温度不加掌握等因素,都是造成油品损耗的主要原因。
1. 优化产品加工技术。
通过加强油品加工技术,提高加工质量和规范流程,从根本上减少油品的损耗。
2. 加强油罐管理,保持油罐清洁干燥。
针对油罐腐蚀和污垢问题,加强油罐的日常维护,定期检查清洁油罐,保持油罐清洁干燥,从而保证储存的油品质量不受影响。
3. 加强车辆管理,优化运输方法。
加强车辆的维护和保养,检查运输容器的情况,及时解决漏油和非正常泄漏等问题。
对于长距离的油品运输,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避免行驶过程中的波动损失。
综上所述,油品损耗是储运环节容易出现的问题,但通过加强理论学习,并执行细致规范的操作程序,彻底掌握运输过程的主要管控度,能够做到有效降低油品损耗,保证油品运输的质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