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系统
- 格式:ppt
- 大小:104.50 KB
- 文档页数:25
建筑给水系统的分类建筑给水系统是指在建筑物内部,为满足生活、生产和消防等需要而设置的供水系统。
根据其用途和特点,可以将建筑给水系统分为以下几类:1. 生活用水系统生活用水系统是指供应住宅、公共场所和办公室等区域的饮用、洗浴、厨房和卫生间等生活用水的系统。
其主要设备包括自来水进口管道、净化器、储水器、热水器、分配管道和终端设备等。
2. 生产用水系统生产用水系统是指供应工业企业或商业场所使用的制冷剂循环冷却、锅炉循环冷却、纯化洗涤以及其他工艺需求的供水系统。
其主要设备包括进口管道、储罐或储槽、循环泵和分配管道等。
3. 消防供水系统消防供水系统是指为满足火灾扑救需要而设置的供应消防设施(如喷淋头)所需的高压大流量供水系统。
其主要设备包括进口管道、室外消火栓箱或室内消火栓箱(含开放式与封闭式消火栓)、水泵、水箱、管道和终端设备等。
4. 中水回用系统中水回用系统是指将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再利用于灌溉、冲厕和清洗等非饮用领域的供水系统。
其主要设备包括进口管道、处理设施(如生物反应器、沉淀池和消毒装置等)、储存设施(如储槽或储罐)以及分配管道和终端设备等。
5. 雨水收集利用系统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是指将建筑物屋面的雨水通过收集管道输送到储存设施中,再利用于灌溉、冲厕和清洗等非饮用领域的供水系统。
其主要设备包括收集管道、储存设施(如地下贮槽或屋顶贮槽)、过滤器以及分配管道和终端设备等。
以上就是建筑给水系统的分类,不同类型的给水系统在设计时需要考虑不同的因素,如供应量、流量、质量要求以及安全性等。
在实际工程中,还需要根据当地法规和标准进行设计,并且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学校建筑集中热水供应系统方案摘要:近年来,随着大城市实施的人才引进、入户政策以及中考政策,大量的人口涌入,而高密度的城市建设,用地紧张,严重限制了高中学位供给。
因此,学校建筑出现了高密度,高配套、大规模的特点。
其中学校建筑配套的增多及标准的提高,对热水供应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
学校这样一个人口密集度场所,必须合理选择建筑集中热水供应系统方案,以保证师生热水供应的充足和稳定,提升校园生活品质。
本文主要介绍学校建筑热水供应系统的特点,介绍几种典型的热水供应系统方案,再以深圳某学校热水设计为例,对如何保证热水效果进行阐述,以期为其他学校建筑集中热水供应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学校建筑;集中热水;热水系统方案集中热水供应系统是学校建筑给排水设计中非常关键的一部分,热水供应系统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师生的用水体验。
尤其是在如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下,人们对学校建筑热水供应的经济性、舒适性、安全性与稳定性等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此,在学校建筑给排水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必须立足于建筑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与建设要求,合理选择热源类型与不同系统管网循环方式,并做好换热器、平衡阀、回水循环泵、恒温混水阀等选型工作,从而有效保证热水使用效果。
1 集中热水供应系统的特征对于学校建筑给排水工程而言,不同用水点对热水的需求各不相同,其中教师宿舍要求全天不间断热水供水,宜采用全日制热水供水系统,需依据最大小时热水用水量对耗热量进行计算;对于浴室、学生宿舍、食堂等场所,则宜采用定时集中热水系统,需依据热水用水卫生器具数量通过设计秒流量对耗热量进行计算。
通常情况下,学校建筑的供热楼栋的位置相对分散,且供热距离比较远,所以存在多栋建筑集中热水系统的热水循环、集中供热与分散供热等系统选择的问题。
在集中热水供应系统设计过程中,需要用到热水锅炉、太阳能、空气源热泵等多热源,还需达到绿色节能的标准,这就使得系统设计更为复杂[1]。
另外,宿舍热水需求量占比较大,用水时间集中,需要在屋顶设置开式热水箱,这就要求合理对重力供水与加压供水进行分区,从而增加了热水系统设计的复杂性。
建筑物的太阳能热水供应系统设计在当今世界,人们对于环境保护和可再生能源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来源,备受关注。
建筑物的太阳能热水供应系统设计是利用太阳能将阳光转化为热能,提供热水给建筑使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建筑物太阳能热水供应系统的设计原理、主要构成以及设计要点。
一、设计原理建筑物的太阳能热水供应系统的设计原理是基于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
太阳能热水器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器、热水储存装置和管道输送系统。
太阳能集热器通过吸收太阳辐射能将其转化为热能,传递给热水储存装置中的水,以提供热水给建筑物使用。
二、主要构成1. 太阳能集热器:太阳能集热器是太阳能热水系统的核心部件,其作用是将太阳光转化为热能。
太阳能集热器一般由玻璃罩板、吸热板和背板构成。
玻璃罩板用于捕获太阳光,并形成温室效应,提高集热效率。
吸热板通过热传导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
2. 热水储存装置:热水储存装置用来储存太阳能转化的热能,以满足建筑物的热水需求。
热水储存装置一般由水箱和保温层构成。
水箱用来储存热水,保温层则用来减少热能的损失,提高系统的效率。
3. 管道输送系统:管道输送系统负责将热水从太阳能集热器传输到热水储存装置或建筑物的热水供应点。
输送系统包括进水管道、出水管道、水泵和控制阀。
水泵用来增加水流速度,保证热能的传输效率。
控制阀则用来调整热水的流量和温度,以满足不同需求。
三、设计要点1. 太阳能集热器的选型: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热水需求,选择适合的太阳能集热器。
常见的太阳能集热器有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和真空管式太阳能集热器。
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适用于低温热水需求,而真空管式太阳能集热器适用于高温热水需求。
2. 热水储存装置的设计:根据建筑物的热水需求和太阳能集热器的产热能力,确定热水储存装置的大小。
同时,保温层的设计要做好,以减少热能的损失。
保温层材料应选择导热系数小的材料,并确保保温层的完整性。
3. 管道输送系统的设计: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和热水供应点的位置,设计合理的管道布局和管道长度,尽量减少水流阻力和热能损失。
建筑给水太阳能热泵热水供应系统6.6 太阳能、热泵热水供应系统6.6.1 太阳能热水系统的选择应遵循下列原则:1 公共建筑宜采用集中集热、集中供热太阳能热水系统;2 住宅类建筑宜采用集中集热、分散供热太阳能热水系统或分散集热、分散供热太阳能热水系统;3 小区设集中集热、集中供热太阳能热水系统或集中集热、分散供热太阳能热水系统时应符合本标准第6.3.6条的规定;太阳能集热系统宜按分栋建筑设置,当需合建系统时,宜控制集热器阵列总出口至集热水箱的距离不大于300m;4 太阳能热水系统应根据集热器构造、冷水水质硬度及冷热水压力平衡要求等经比较确定采用直接太阳能热水系统或间接太阳能热水系统;5 太阳能热水系统应根据集热器类型及其承压能力、集热系统布置方式、运行管理条件等经比较采用闭式太阳能集热系统或开式太阳能集热系统;开式太阳能集热系统宜采用集热、贮热、换热一体间接预热承压冷水供应热水的组合系统;6 集中集热、分散供热太阳能热水系统采用由集热水箱或由集热、贮热、换热一体间接预热承压冷水供应热水的组合系统直接向分散带温控的热水器供水,且至最远热水器热水管总长不大于20m时,热水供水系统可不设循环管道;7 除上款规定外的其他集中集热、集中供热太阳能热水系统和集中集热、分散供热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循环管道设置应按本标准第6.3.14条执行。
6.6.2 太阳能集热系统集热器总面积的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1 直接太阳能热水系统的集热器总面积应按下式计算:式中:A jz——直接太阳能热水系统集热器总面积(m2);Q md——平均日耗热量(kJ/d),按本标准式(6.6.3)计算;f——太阳能保证率,按本标准第6.6.3条第3款确定;b j——集热器面积补偿系数,按本标准第6.6.3条第4款确定;J t——集热器总面积的平均日太阳辐照量[kJ/(m2·d)],可按本标准附录H确定;ηj——集热器总面积的年平均集热效率,按本标准第6.6.3条第5款确定;η1——集热系统的热损失,按本标准第6.6.3条第6款确定。
建筑给水系统的分类建筑给水系统是指供水系统中用于建筑物内部的供水设备和管道网络。
根据不同的功能和应用,建筑给水系统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冷水系统冷水系统主要用于供应建筑物内部的饮用水和生活用水。
它包括供水管道网络、冷水储存设备(如水箱)以及冷水泵等。
冷水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供水的稳定性、压力要求以及水质安全等因素。
2. 热水系统热水系统主要用于供应建筑物内部的洗浴、清洁等用水。
它包括热水供应管道、热水储存设备(如热水器或热水锅炉)、热水循环系统等。
热水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供水温度、供水量、热损失以及热水循环的节能等因素。
3. 消防给水系统消防给水系统主要用于建筑物内部的消防设备供水,包括消防水池、消防水泵、消防水箱和消防水管等。
消防给水系统的设计需要满足消防水源的稳定性和供水压力的要求,以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供水。
4. 排水系统排水系统主要用于建筑物内部的废水和污水排放。
它包括排水管道网络、污水处理设备(如污水泵站和污水处理厂)以及雨水排放系统等。
排水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排水的流量、排水管道的材料选择以及排水的处理和净化等因素。
5. 冷却水系统冷却水系统主要用于建筑物内部的空调系统和工业设备的冷却。
它包括冷却水供应管道、冷却水塔(如冷却塔或冷却器)、冷却水泵等。
冷却水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冷却水的质量、温度控制以及冷却水循环的效率等因素。
6. 循环水系统循环水系统主要用于建筑物内部的供暖系统和工业设备的冷却。
它包括循环水管道、循环水泵、水处理设备以及换热器等。
循环水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循环水的流量、温度控制以及水质的净化等因素。
以上是建筑给水系统的主要分类。
在实际工程设计中,根据建筑物的不同需求和使用情况,可以综合考虑以上分类中的几种系统,进行合理的设计和布局,以满足建筑物内部的供水需求,并提高供水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建筑给水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供水的稳定性、压力要求、水质安全、节能性以及维护和管理的方便性等因素,以实现高效、可靠和可持续的供水服务。
热水系统分几种类型的原理热水系统是一种运用热水供应热的系统。
它可以为建筑物提供热水,也可以在工业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根据不同的原理,热水系统可分为循环加热系统、直接加热系统和分布式加热系统。
1. 循环加热系统循环加热系统是其中一种常见的热水供应系统。
它主要由锅炉、循环泵、水箱和管道组成。
循环加热系统中的水通常被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后,通过水泵从锅炉中抽取出来,然后通过管道输送到建筑物各个需要热水的点。
在建筑物内,热水从供水管道进入热水器或淋浴设备,完成供热过程后被返回循环系统。
这样就可以实现热水的循环供应,从而达到节约能源的效果。
2. 直接加热系统直接加热系统也是一种常见的热水供应系统,与循环加热系统相比,直接加热系统没有循环泵和水箱。
直接加热系统中的热水是通过即时加热器或锅炉直接加热后供应给用户的。
这种系统适用于小型建筑物或者用量较小的场所,例如住宅和商业办公室。
由于没有热水循环,直接加热系统的热水供应更为稳定,但相应的能源消耗较大。
3. 分布式加热系统分布式加热系统是一种比较新型的热水供应系统。
它通过在建筑物不同位置布置热源,将热水源直接供应到需要的点上。
这种系统的优点是可以减少热水的输送过程和热水的热损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分布式加热系统的热源可以是太阳能、地热、燃气或者电加热器等。
这种系统常用于大型建筑物或者需要大量热水的场所,例如酒店、医院和工业厂房等。
总结来说,热水系统根据不同的原理可以分为循环加热系统、直接加热系统和分布式加热系统。
循环加热系统通过循环泵和水箱实现热水的循环供应,适用于需要连续供热的建筑物。
直接加热系统通过即时加热器或锅炉直接加热热水,适用于小型建筑物或者用量较小的场所。
分布式加热系统通过在建筑物不同位置布置热源,直接供应热水到需要的点上,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适用于大型建筑物或者需要大量热水的场所。
三种系统都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热水系统。
建筑内给水系统按照用途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生活给水系统:这是建筑内最基本的给水系统,主要用于供应日常生活中的饮用水和洗涤用水。
生活给水系统通常包括自来水管道、水龙头、淋浴器、浴缸等设备。
为了保证水质安全,生活给水系统需要设置过滤器、软水器等水处理设备。
2. 消防给水系统:消防给水系统是建筑内非常重要的一个系统,主要用于火灾时的灭火和救援。
消防给水系统通常包括消防水池、消防水泵、消防管道、消防喷头等设备。
消防给水系统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在火灾时能够正常工作。
3. 排水系统:排水系统是建筑内用于排放污水和雨水的系统。
排水系统通常包括污水管道、雨水管道、排水泵等设备。
排水系统需要定期清理和疏通,防止堵塞和溢流。
4. 热水系统:热水系统是建筑内用于供应热水的系统,主要用于洗澡、洗衣、洗碗等。
热水系统通常包括热水器、热水管道、淋浴器等设备。
热水系统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热水器的正常运行。
5. 空调冷却水系统:空调冷却水系统是建筑内用于冷却空调设备的系统,主要用于降低室内温度。
空调冷却水系统通常包括冷却塔、冷却水泵、冷却管道等设备。
空调冷却水系统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冷却塔的正常运行。
6. 游泳池循环水处理系统:游泳池循环水处理系统是建筑内用于处理游泳池水的系统,主要用于保持游泳池水的清洁和卫生。
游泳池循环水处理系统通常包括过滤设备、消毒设备、加热设备等。
游泳池循环水处理系统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游泳池水的清洁和卫生。
7. 绿化灌溉系统:绿化灌溉系统是建筑内用于灌溉绿地的系统,主要用于保持绿地的美观和生态。
绿化灌溉系统通常包括灌溉泵、灌溉管道、喷头等设备。
绿化灌溉系统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绿地的水分供应。
总之,建筑内给水系统的分类主要是根据其用途和功能来划分的。
不同类型的给水系统需要采用不同的设备和技术,以满足建筑内的用水需求。
同时,为了保证给水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水质安全,还需要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集中热水供应系统名词解释
集中热水供应系统(Centralized Hot Water Supply System)是指一种供应建筑物内所有热水需求的系统。
它通过集中的热水生产设备将热水供应到建筑物内的各个热水消费点。
集中热水供应系统由多个组成部分组成,包括热水生产设备、热水循环管道、热水储存设备和热水分配管道。
热水生产设备通常由热水锅炉或太阳能热水器组成。
热水锅炉利用燃气、燃油或电力等能源将冷水加热至设定温度。
太阳能热水器则利用太阳能将冷水加热,环保节能。
热水循环管道用于将热水从生产设备传输到建筑物内的各个热水消费点。
这些管道通常位于墙体内或地下,以保持建筑物的美观性。
热水储存设备用于储存热水,以满足高峰期的需求。
储存设备通常是一个容量较大的水箱或热水储存罐。
热水分配管道用于将热水从储存设备分配到建筑物内的不同热水消费点,如浴室、厨房等。
这些管道通常位于墙体内或地下,以保持建筑物的美观性。
集中热水供应系统的优势包括:方便集中管理和维护、节约能源、减少水垢和水
垢的堵塞,提供稳定的热水温度等。
它特别适用于大型住宅、办公楼、酒店等需要大量热水的建筑物。
需要注意的是,集中热水供应系统的设计和安装需要考虑建筑物的热水需求量、热水消费点的分布、热水的温度要求等因素,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效率。
定期的维护和检查也是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