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建筑热水供应系统
- 格式:ppt
- 大小:6.97 MB
- 文档页数:75
建筑热水供应系统简介建筑热水供应系统是一种用于向建筑提供热水的系统。
它通常由热水锅炉、循环泵、热水管道网络和热水储存设备等组成。
建筑热水供应系统在各种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包括住宅、商业建筑和工业设施等。
系统组成建筑热水供应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组成部分构成:1. 热水锅炉热水锅炉是建筑热水供应系统的核心设备。
它负责将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化为热水。
热水锅炉通常具有高效的热能转化率,以确保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
2. 循环泵循环泵用于将热水从热水锅炉输送到建筑各个热水使用点。
它通过循环泵的运行,保证热水能够在系统中不断循环流动,从而实现热水的供应。
3. 热水管道网络热水管道网络是建筑热水供应系统中的输送通道。
它将热水从热水锅炉输送到建筑各个热水使用点,确保热水能够顺利地到达每一个需要使用热水的地方。
4. 热水储存设备热水储存设备用于存储热水,以应对系统需求的峰值时段。
它可以是热水罐、热水储存槽或热水堆积式热水器等。
热水储存设备通常具有一定的储水量,以确保系统在高峰时期仍能提供足够的热水。
系统运行原理建筑热水供应系统的运行原理如下:1.热水锅炉通过燃料的燃烧产生热能,将水加热到一定的温度。
2.循环泵将热水从热水锅炉通过管道输送到建筑各个热水使用点。
3.热水在建筑各个热水使用点供应热水需求,例如洗手间、浴室和厨房等。
4.使用过的冷水被排出系统,而热水则回流到热水锅炉,通过循环泵重新循环。
5.系统根据需要随时提供热水。
在低需求时,热水锅炉会停止加热,而在高需求时,则会加大供热能力。
系统优势建筑热水供应系统具有以下几个优势:1.高效能源利用:热水锅炉通常具有高效的热能转化率,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燃料的热能,降低能源的消耗成本。
2.可靠性强:建筑热水供应系统设计合理,设备和管道等具备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能够长期稳定地为建筑提供热水。
3.节省空间:热水锅炉和热水储存设备占用空间较小,能够有效节省建筑内部的空间。
4.环保节能:合理运行的建筑热水供应系统,能够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降低环境污染,并且在能源利用上具备较高的节能效果。
《建筑设备》课程教学大纲课程英文名称:《Building Implements》课程代码:080720070总学时:32学时学分:2学分适用对象:土木工程专业课程类型:专业任选课先修课程:工程制图、工程测量、工程材料、房屋建筑学大纲主撰人:大纲审核人: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1.本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任选的一门专业课程。
具有实践性强、综合性大、发展快的特点。
建筑设备的设计和施工中许多技术问题的解决,均要涉及到相关学科的综合运用,要求学生要有牢固的专业基础理论和知识,拓宽知识专业面,并自觉在工程实践中进行运用。
2.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建筑设备的一般规律及各主要设备系统的组成、系统工作原理和要求,正确处理好建筑设备与建筑结构、装饰工程的关系,并了解建筑设备的新技术、新工艺设备的发展。
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建筑设备工程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能够根据工程具体情况,正确制定和选择建筑设备系统类型,各主要设备的规格品种,在建筑中合理布置与敷设,并能做一些常见的、简单的建筑设备的设计。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第1章室内给排水工程概述授课学时:1基本要求1-1了解室外给水工程的任务和组成,工作原理、水在输送排放过程中水质的变化,系统中各主要工程设施的作用。
掌握净水处理厂的一般流程,了解给水管网布置的基本形式对供水安全性的作用。
1-2了解室外排水工程的任务和组成,工作原理、水在输送排放过程中水质的要求,系统中各主要工程设施的作用。
掌握污水处理的基本方法,了解排水管网布置的基本形式,掌握各种排水体制的优缺点及发展方向。
掌握污水处理的基本方法。
1-3了解城市给排水工程的规划与城市建设的关系。
重点:掌握净水处理厂的一般流程,各种排水体制的有缺点和污水处理的基本方法难点:净水处理和污水处理的基本方法,各种排水体制的应用。
第2章建筑给水工程授课学时:4基本要求2-1了解建筑给水系统的分类及组成2-2了解建筑室内给水系统所需水压的确定,进而确定给水方式及相应设备和设施2-3了解室内给水管道的布置要求2-4掌握室内给水系统配管的设计计算2-5了解高层建筑室内给水特点和要求2-6了解建筑中水系统的组成和主要设备设施的作用重点:掌握常见简单的室内给水系统配管的设计难点:室内给水系统配管的设计第3章建筑排水工程授课学时:4基本要求:3-1了解建筑排水工程的组成、各主要设施设备或不见的作用及要求3-2建筑排水系统的作用原理、污水排放条件要求3-3排水管道的最小管径、坡度、充满度、流速要求3-4弄清排水管道与建筑结构、装饰工程的关系、合理布置排水管道3-5掌握排水量的计算和合理配管3-6了解高层建筑排水系统的特点及要求专用设备的功能及应用条件3-7了解层面排水系统的选用及配管重点:正确处理建筑结构与排水系统的关系、合理布置排水管道和配管难点: 排水量的计算和合理配管第4章管材、附件及卫生器授课学时:1基本要求4-1了解现代建筑物中使用最广泛的几种管材和配件的性能、规格及适用范围掌握上述几种管材的连接方法的优缺点及选用要求4-2了解各种阀门、水龙头等附件的运用条件4-3了解卫生器具的一般知识重点:掌握常用的几种管道的连接方法的优缺点及选用要求难点:各种管道的连接方法的优缺点及选用要求第5章建筑给排水施工图授课学时:1基本要求:5-1了解给排水工程施工图中常用的图例和符号5-2了解给排水平面图、系统图及施工详图的内容和表达方式5-3掌握给排水施工图的识读方法重点:了解建筑给排水施工图的内容和表达方式、能读懂建筑给排水施工图难点:读懂建筑给排水施工图第6章建筑采暖系统授课学时:2基本要求:6-1掌握采暖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采暖设备与系统管道的建筑设计要求6-2了解锅炉的基本构造、采暖系统设备及其附件的构造与工作原理6-3熟悉高层建筑的热负荷特点、集中采暖系统的分类、选择以及特点重点:采暖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采暖设备与系统管道的建筑设计要求难点:采暖系统的热工计算第7章热水及燃气供应授课学时:1基本要求:7-1了解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和组成7-2了解加热方式特点和加热设备的工作原理7-3掌握热水供应对管道、敷设和布置的要求7-4掌握热水系统的计算7-5了解燃气的分类、燃气炉具使用应与燃气类型一致7-6熟悉城市煤气管道系统工作原理、燃气用具选用与管道布置要求重点:掌握热水供应时对管道敷设和布置的要求及热水系统的计算难点:热水系统的计算第8章通风授课学时:2基本要求:8-1了解建筑空间空气的空气参数和卫生条件8-2熟悉建筑通风的任务8-3了解通风方式、通风系统的组成、主要设备和物件重点:建筑通风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和一般计算,并能综合考虑和合理处理各种通风设备与建筑主体之间的关系难点:通风一般计算第9章空气调节授课学时:2基本要求:9-1了解空气调节的基本概念和任务9-2熟悉常用空气调节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和特点9-3掌握空调房间负荷和风量的概算9-4掌握空气热湿度处理设备的原理和特点9-5掌握空调机房和制冷机房布置的原则9-6掌握空调资源的制冷原理和分类重点:空调房间负荷和风量的概算空气热湿度处理设备的原理和特点空调机房和制冷机房布置的原则空调资源的制冷原理和分类难点:空调资源的制冷原理第10章暖通施工图授课学时:1基本要求:10-1了解暖通工程常用管道和设备图例与代号10-2了解暖通图的组成10-3掌握管道和设备之间连接的表示方法、通风空调的流程、方式、所用设备、管材和阀门,然后能正确识图重点:暖通施工图的识图难点:暖通施工图的识图第11章建筑消防给水系统授课学时:1基本要求:11-1了解建筑火灾的发生、发展、蔓延规律11-2了解灭火剂的种类及各所适用灭火的火灾种类11-3了解室内消火栓系统的主要设备和部件,水量和水压确定方法11-4了解自助喷水灭火系统自动灭火原理11-5掌握高层建筑的防火分区和防烟分区的概念11-6掌握建筑消防给水系统的分类11-7掌握室内消防栓系统的几种消防给水方式、消防栓的布置重点:高层建筑的防火分区和防烟分区的概念、建筑消防给水系统的分类、室内消防栓系统的几种消防给水方式、消防栓的布置难点:室内消防栓系统的几种消防给水方式、消防栓的布置第12章粉末与气体灭火系统授课学时:1基本要求:12-1了解泡沫灭火器系统、干粉灭火系统、卤代烷灭火系统、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蒸汽灭火系统、烟雾灭火系统的灭火方法、系统组成和原理、适用场所。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给水第一节用水定额和水压第二节水质和防水质污染第三节系统选择第四节管道布置和敷设第五节管材、附件和水表第六节设计流量和管道水力计算第七节水泵、吸水井及贮水池第八节水箱和气压给水设备第九节游泳池第十节喷泉第三章排水第一节系统选择第二节卫生器具、地漏及存水弯第三节管道布置和敷设第四节排水管道计算第五节管材、附件和检查井第六节通气管第七节污水泵房和集水池第八节局部污水处理第九节医院污水消毒处理第十节雨水第四章热水及饮水供应第一节热水用水定额、水温和水质第二节热水供应系统的选择第三节热水量和耗热量的计算第四节水的加热和贮存第五节管网计算第六节管材、附件和管道敷设第七节饮水供应附录一名词解释附录二本规范用词说明附加说明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保证建筑给水排水设计的质量,使设计符合适用、经济、安全、卫生等的基本要求,特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建筑给水排水设计,应满足生活、生产和消防等要求,同时还应为施工安装、操作管理、维修检测以及安全保护等提供便利条件。
第1.0.3条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给水排水设计,但设计下列工程时,还应按现行的有关专门规范或规定执行:一、湿陷性黄土、多年冻土和胀缩土等地区的建筑物;二、抗震设防烈度为10度的建筑物;三、矿泉水疗、人防建筑和有放射性的、遇水引起爆炸的生产工艺等,有特殊要求的给水排水和热水供应的设计。
第1.0.4条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
第二章给水第一节用水定额和水压第2.1.1条住宅生活用水定额及小时变化系数,根据住宅类别、建筑标准、卫生器具完善程度和地区条件,应按表2.1.1确定。
第2.1.2条集体宿舍、旅馆和其它公共建筑的生活用水定额及小时变化系数,根据卫生器具完善程度和地区条件,应按表2.1.2确定。
建筑热水供应系统第一节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组成和热水加热方式一、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及其特点1.按热水系统供应范围分类建筑内部的热水供应是满足建筑内人们在生产或生活中对热水的需要。
热水供应系统按热水供应范围的大小,可分为局部热水供应系统、集中热水供应系统和区域热水供应系统三类。
(1)局部热水供应系统。
局部热水供应系统一般是利用在靠近用水点处设置小型加热设备(如小型煤气加热器、蒸汽加热器、电加热器、太阳能加热器等)生产热水,供一个或几个配水点使用。
这种热水供应系统热水管路短,热损失小,使用灵活、维护管理容易,但热水成本较高,使用不够方便舒适。
由于该系统供水范围小,热水分散制备,因此适用于热水用水量较小且较分散的建筑,如单元式住宅、诊所、理发馆等公共建筑和布置较分散的车间、卫生间等工业建筑。
(2)集中热水供应系统。
集中热水供应系统中的热水在锅炉房或热交换站集中制备后,通过管网输送至一幢或几幢建筑中使用。
该系统供水范围大,热水管网较复杂,设备较多,一次性投资大,适用于使用要求高、耗热量大、用水点多且比较集中的建筑,如高级居住建筑、旅馆、医院、疗养院、体育馆、游泳池等公共建筑和布置较集中的工业企业建筑等。
(3)区域性热水供应系统。
区域性热水供应系统的热水在热电厂、区域性锅炉房或热交换站集中制备,通过市政热水管网送至整个建筑群、居民区或整个工业企业使用。
在城市或工业企业热力网的热水水质符合用水要求且在热力网工况容许时,也可直接从热网取水。
该系统供水范围大,自动化控制技术先进,便于集中统一维护管理和热能的综合利用,但热水管网复杂,热损失大,设备、附件多,管理水平要求高,一次性投资大。
因此,适用于建筑布置较集中、热水用量较大的城市和工业企业。
2.按热水管网的循环方式分类为保证热水管网中的水随时保持一定的温度,热水管网除配水管道外,还应根据具体情况和使用要求设置不同形式的回水管道,以便当配水管道停止配水时,使管网中仍维持一定的循环流量,以补偿管网热损失,防止温度降低过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采暖与卫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42—82主编单位:沈阳市建筑工程局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批准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委员会备案实行日期:1983年3月1日关于批准颁发《采暖与卫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通知(82)城科字第159号由辽宁省建委主管、沈阳市建工局主编,会同北京、上海、天津、广东、广西、黑龙江等省、市、自治区有关单位修编的国家标准《采暖与卫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已会审定稿,现批准颁发,并报国家经委备案。
从一九八三年三月一日起实行,编号为GBJ242—82。
规范的管理和解释工作,由沈阳市建工局暖卫标准规范管理组负责,希将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和意见函告他们,以供再次修订时参考。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一九八二年七月二十一日修订说明本规范是根据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78)建发施字第514号和(79)建发施字第168号文件通知,由辽宁省建委主管,沈阳市建工局主编,会同北京、上海、天津、广东、广西、黑龙江、辽宁等十一个省、市、自治区的有关单位,共同对原国家建委1956年颁发的《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暂行技术规范》第十一篇“内部卫生技术工程”和第十二篇“外部管道工程”中的有关章节进行修订。
修订后的新规范定名为《采暖与卫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在修订过程中,经过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全国各地设计、施工、科研、大专院校等方面的意见,本着“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的原则,保留了原规范行之有效的条文,修改了繁琐和在技术上要求偏高或偏低的条文,删去了较陈旧、无指导施工意义的条文,增补了国内外较成熟并广泛应用了的一些新技术和科研成果。
对一些重大技术问题,作了反复研究和试验,并在两次全国性会议上讨论审定,然后修改定稿。
修订后的规范,共分十二章二百七十五条,除保留原规范的室内给排水、采暖和热水供应、锅炉安装、防腐保温、工程验收等章节外,并新增加了民用建筑群(小区)的室外给排水、供热以及管道焊接等章节。
第四章 建筑给水工程1、给水系统的分类:生活给水系统;生产给水系统;消防给水系统。
2、建筑内部给水系统需要的供水压力计算公式。
(见p26)3、给水方式:直接给水方式;单设水箱给水方式;设置水泵和水箱给水方式;单设水泵的供水方式;分区供水的给水方式;设气压给水设备的供水方式;无负压供水系统。
4、给水管网的布置方式:按给水干管位置来划分:下行上给式;上行下给式。
5、水表的类型:流速式;容积式。
流速式水表可分为旋翼式和螺翼式;螺翼式水表的翼轮轴与水流方向平行,水流阻力较小,多为大口径水表,适用于测量大流量;旋翼式水表的翼轮轴与水流方向垂直,水流阻力较大,多为小口径水表,适用于测量小流量。
6、当城市给水管网压力较低,供水压力不足时,常需设置增压水泵装置来增加压力。
7、水泵的选择:选择水泵首先要确定水泵的流量和与此流量相对应的扬程,然后合理选用水泵型号,使水泵在高效区工作;水泵的流量按下列原则确定:水泵后无水箱等调节装置时,应按设计秒流量确定;水泵后有水箱等调节装置时,一般按最大小时流量确定。
调速泵在额定转速的工作点,应位于水泵高效区工作;水泵的扬程应满足最不利配水点或消火栓等所需要的水压。
8、室内生活给水管道的设计流量应为建筑内卫生器具按配水最不利情况组合出流时的最大瞬时流量,又称设计秒流量。
9、住宅生活给水管道设计秒流量计算公式:在计算生活给水管道设计秒流量时,为了简化计算,将0.2L/s 作为一个给水当量。
卫生器具给水额定流量、当量、支管管径、流出最低工作压力见p48表4-7,住宅生活给水管道设计秒流量按下式计算:g g UN q 2.0第五章 建筑消防给谁系统1、消火栓灭火系统的设置:1)建筑占地面积大于300㎡的厂房(仓库);2)体积大于5000㎡的车站、码头、机场的候车(船、机)楼、展览建筑、商店、旅馆建筑、病房楼、门诊楼、图书馆建筑等;3)特等、甲等剧场,超过800个座位的其他等级的剧场和电影院等,超过1200个座位的礼堂、体育馆等;4)超过5层或体积大于10000㎥的办公楼、教学楼、非住宅类居住建筑等其他民用建筑;5)超过7层的住宅应设置室内消火栓系统,当确有困难时,可只设置干式消防竖管和不带消火栓的DN65的室内消火栓。
年预计雷击次数反映某建筑物一年时间内可能会遭受雷击的次数,与建筑物等效面积、当地雷暴日及建筑物地况有关。
建筑物按其重要程度、使用性质,以及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和发生雷电事故的后果,分为三类:1.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属于第一类防雷建筑物:①凡制造、使用或贮存炸药、火药、起爆药、火工品等大量爆炸物质的建筑物,因电火花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②具有0区或10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
③具有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因电火花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2. 根据JGJ 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下列民用建筑物,应划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①国家级的会堂、档案馆、大型博物展览建筑物、办公建筑物;国宾馆、大型旅游建筑物;国际港口客运站;特大型、大型铁路旅客站;国际性的航空港、通信枢纽。
②国家级计算中心、国家级通信枢纽等对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且装有大量电子设备的建筑物。
③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建筑物。
④高度超过100m的建筑物。
⑤建筑物的年预计雷击次数N>0.06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及其他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
⑥建筑物的年预计雷击次数N>0.3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民用建筑物。
3. 根据JGJ 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下列民用建筑物,应划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①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建筑和省级档案馆。
②省级大型计算中心与装有重要电子设备的建筑物。
③19层及以上的住宅建筑和高度超过50m的其他民用建筑物。
④年预计雷击次数,在0.012≤N≤0.06之间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及其他重要的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
⑤年预计雷击次数,在0.06 ≤N≤0.3之间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民用建筑物。
⑥建筑群中最高的建筑物或位于建筑群边缘高度超过20m的建筑物。
⑦通过调查确认当地遭受过雷击灾害的类似建筑物;历史上雷害事故严重地区或雷害事故较多地区的较重要建筑物。
⑧在年平均雷暴日Td>15d/a的地区,高度≥15m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构筑物;以及在年平均雷暴日Td≤15d/a的地区,高度≥20m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构筑物。
第7章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系统❑7.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组成和供水方式❑7.2 热水供应系统的热源、加热设备和贮热设备❑7.3 热水供应系统的管材和附件❑7.4 热水供应系统的敷设与保温❑7.5 高层建筑热水供应系统第7章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系统7.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组成和供水方式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组成和供水方式7.1.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局部热水供应系统、集中热水供应系统、区域热水供应系统。
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系统按热水供应范围,可分为:采用小型加热器在用水场所就地加热,供局部范围内一个或几个配水点使用的热水系统称局部热水供应系统。
1、局部热水供应系统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组成和供水方式7.1.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例如,采用小型燃气热水器、电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等,供给单个厨房、浴室、生活间等用水。
对于大型建筑,也可以采用很多局部热水供应系统分别对各个用水场所供应热水。
热水输送管道短,热损失小;设备、系统简单,造价低;维护管理方便、灵活;改建、增设较容易。
小型加热器热效率低,制水成本较高;使用不够方便舒适;每个用水场所均需设置加热装置,占用建筑总面积较大。
优点:缺点:适用于:热水用量较小且较分散的建筑,如一般单元式居住建筑,小型饮食店、理发馆、医院、诊所等公共建筑和车间卫生间布置较分散的工业建筑。
2.集中热水供应系统在锅炉房、热交换站或加热间将水集中加热后,通过热水管网输送到整幢或几幢建筑的热水系统称集中热水供应系统。
加热和其他设备集中设置,便于集中维护管理;加热设备热效率较高,热水成本较低;各热水使用场所不必设置加热装置,占用总建筑面积较少;使用较为方便舒适。
设备、系统较复杂,建筑投资较大;需要有专门维护管理人员;管网较长,热损失较大;一旦建成后,改建、扩建较困难。
优点:缺点:7.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组成和供水方式7.1.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适用于:热水用量较大,用水点比较集中的建筑,如标准较高的居住建筑、旅馆、公共浴室、医院、疗养院、体育馆、游泳池、大型饭店等公共建筑,布置较集中的工业企业建筑等。
建筑设备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青岛理工大学第一章测试1.高层住宅建筑是指()层及以上的住宅。
参考答案:102.以下水箱接管上不设阀门的是()。
参考答案:溢流管3.热水供应系统一般由()组成。
参考答案:加热设备;储存设备;管道4.建筑给水系统按用途可分为生活给水系统、生产给水系统、消防给水系统。
()参考答案:对5.现代体育馆建筑设备宜具备( )。
参考答案:采暖、通风、空调第二章测试1.微气候是指离地()cm高度范围。
参考答案:30~120cm2.环境最基本的功能包括()。
参考答案:空间功能;调节功能;营养功能3.达到地面的太阳总辐射包括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
()参考答案:对4.中水系统从服务范围可分为建筑中水系统、区域中水系统、城市中水系统。
()参考答案:对5.我国建筑设计气候区域划分为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夏热冬暖地区、温和地区。
()参考答案:错第三章测试1.设高位水箱给水时,为防止水箱的水回流至室外管网,在进入室内的引入管设置()。
参考答案:止回阀2.室内给水系统当两种及两种以上用水的()接近时,应尽量采用共用给水系统。
参考答案:水质3.室内给水管道与排水管道平行埋设,管外壁的最小距离为()m。
参考答案:0.54.按消防给水系统中的水压高低,可分为()等消防给水系统。
参考答案:临时高压;高压;低压5.室内排水通气系统有()作用。
参考答案:防水封破坏;向管道补水;延长管道寿命;排管道臭气第四章测试1.高压蒸气采暖系统中,减压阀的作用是使()。
参考答案:阀前压力不变,阀后压力减小2.集中供热系统是由()组成。
参考答案:热源与用户3.舒适性空调夏季室内温度应采用()℃。
参考答案:22~284.现代体育馆建筑设备宜具备()等消防给水系统。
参考答案:采暖;空调;通风5.在民用建筑的集中采暖系统中应采用( )作为热媒。
参考答案:95~70℃热水第五章测试1.下列不属于信息系统的是()。
参考答案:电气系统2.建筑电气导线截面可按()等条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