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翻译技巧-视角转换
- 格式:ppt
- 大小:846.00 KB
- 文档页数:31
常用十大翻译技巧英汉两种语言在句法、词汇、修辞等方面均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在进行英汉互译时必然会遇到很多困难,需要有一定的翻译技巧作指导。
常用的翻译技巧有增译法、省译法、转换法、拆句法、合并法、正译法、反译法、倒置法、包孕法、插入法、重组法和综合法等。
1、增译法:指根据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思维方式、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在翻译时增添一些词、短句或句子,以便更准确地表达出原文所包含的意义。
这种方式多半用在汉译英里。
汉语无主句较多,而英语句子一般都要有主语,所以在翻译汉语无主句的时候,除了少数可用英语无主句、被动语态或"There be?结构来翻译以外,一般都要根据语境补出主语,使句子完整。
英汉两种语言在名词、代词、连词、介词和冠词的使用方法上也存在很大差别。
英语中代词使用频率较高,凡说到人的器官和归某人所有的或与某人有关的事物时,必须在前面加上物主代词。
因此,在汉译英时需要增补物主代词,而在英译汉时又需要根据情况适当地删减。
英语词与词、词组与词组以及句子与句子的逻辑关系一般用连词来表示,而汉语则往往通过上下文和语序来表示这种关系。
因此,在汉译英时常常需要增补连词。
英语句子离不开介词和冠词。
另外,在汉译英时还要注意增补一些原文中暗含而没有明言的词语和一些概括性、注释性的词语,以确保译文意思的完整。
总之,通过增译,一是保证译文语法结构的完整,二是保证译文意思的明确。
如:(1)What about calling him right away? 马上给他打个电话,你觉得如何?(增译主语和谓语)(2)If only I could see the realization of the four modernizations.要是我能看到四个现代化实现该有多好啊!(增译主句)(3)Indeed, the reverse is true 实际情况恰好相反。
(增译名词)(4)就是法西斯国家本国的人民也被剥夺了人权。
翻译技巧笔记:转换法翻译技巧笔记:转换法泛瑞翻译于英汉两种语言在语法和表达方式等方面存在着许多差异,因此英译汉时常常有必要改变表达方式,使译文通顺流畅、地道可读。
这种变通技巧就是转换法(shift of perspective)。
转换的形式多种多样,大体可分为7种:①词类转换,②句子成分转换,③表达方式转换,④自然语序与倒装语序转换;⑤正面表达与反面表达转换,⑥主动式与被动式转换,⑦分句转换。
一、词类转换词类转换是指英语中的某一词类译成汉语时转换成另一词类。
(一) 英语名词、介词、形容词或副词转换为汉语动词(1) The cultivation of a hobby and new forms of interest is therefore a policy of first importance to a public man. 因此,对于一个从事社会活动的人来讲,培养一种爱好和新的情趣方式,乃是至关重要的对策。
(2) The Red Army Men marched on bravely against the piercing wind. 红军冒着刺骨的寒风英勇前进。
(3) All were unconscious that this experience was a test of character; and, when the first excitement was over, felt that they had done well, and deserved praise. 大家都没有认识到这番经验却是一次个性的考验,最初的兴奋过去以后,又觉得自己已经干得不错了,理应受到赞扬。
(4) He appeared at her side, breathing audibly, a moment after she reached the stop. She gazed ahead, rigid. 她到车站不一会儿,他便出现在她的身旁,听见他喘息的声音。
英汉翻译中的跨文化视角转换 作者:张春花 来源:《校园英语·上旬》2021年第10期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不同地域、民族以及语言文化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因此英汉翻译不能仅仅局限于语言的转换,还要思考其特定的文化背景。译者需要掌握一定的视角转换技巧,提高译文质量,从而实现跨文化交际。
【关键词】英汉翻译;跨文化;视角转换 【作者简介】张春花(1982-),女,南京传媒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一、引言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它的存在不仅能够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也能从不同角度反映各民族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语言的发展折射出文化的变化,而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语言的表达形式。因此,译者需要从跨文化视角进行语言转换,使译文通顺、流畅、地道、可读。
二、跨文化视角转换的内涵 美国著名的翻译学家奈达认为翻译是在译语中用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翻译是通过语言机制的转换连接或沟通自身文化和异国文化的桥梁;翻译是具有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互相交际、交流思想、达到相互了解的媒介。翻译过程不仅涉及两种语言,而且还涉及两种社会文化。语言与文化不可分割,语言是文化的体现与表达。
由于受到思维方式、文化背景、地理环境、生活习惯等的影响,英汉两种语言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表达方式。在翻译活动中,要使译文符合译入语表达习惯,有时就需要进行视角转换。视角转换指译者把源语信息用目标语来重组, 转换表达的角度, 使译文与读者的语言习惯趋于一致, 更容易使读者接受。跨文化视角转换就是要求译者深入了解当地的文化背景、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等,根据需要转换表达的角度,对目标语言进行信息重组,以提高译文的质量。
三、英汉翻译中跨文化视角转换的原因 1.思维特征的差异。英汉两种语言属于不同语系,其产生、发展的历史都有所不同,因此在传统的语言思维习惯方面也有很大的差异。英汉互译的原理就是以英汉语言思维对比为基础的语言思维转换行为,这种对比分析与研究的结果对翻译实践有着直接的指导意义。英汉语言思维差异体现在语言的各个层次和各个方面,例如英语句子往往“主语突出”,汉语“主题突出”;英语重“语法结构”,汉语重“语义结构”;英语重“形合”,汉语中“意合”;英语重“客观视角”,汉语重“主观视角”等。
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英语翻译中跨文化视角转换及技巧叶锐(四川长江职业学院,成都610106)摘要:英语翻译需在一定文化背景下进行,它的目标是实现源文与译文最大程度的等 值。
然而译者往往难以达成这一目标,文章探究在翻译过程中英语语言特性及跨文化的理论差 异,借助英语翻译理论的分析来探寻最有效的英语的翻译方法。
关键词:英语翻译;跨文化视角;翻译技巧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8528(2017)01-122-03英语翻译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其不仅要考虑语言层面的转换,还因各国家、民族之间独特的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的差异需考虑文化层面的转换。
故 而,一个优秀的翻译工作者需要跨文化视角转换进行翻译,以便于译文读者更容易接受、理解译语。
何谓跨文化视角转换?也就是“从深层次看,语义上的相似之处在不同语言中都有体现,但在语言的表现形式上却是变化多端,差异一目了然。
这就要求翻译者在不涉及特殊文化背景的前提下,把源语信息用目标语来重组,转换表达的角度,使译文与读者的语言习惯趋于一致,更容易使读者接受。
”™下 面,笔者将具体介绍跨文化视角转换之归化策略、异 化策略、虚实转换策略、形象转换策略这四种策略及翻译技巧。
一、归化策略及翻译技巧德国学者F.Schleiermacher指出“归化策略”是译者应当主动接近译文读者,而非让译文读者绞尽脑汁地去理解译者意图。
当然,我们可以把F. Schleiermachei■先生的“归化策略”说得再通俗详细一点,也就是译者以译文读者所在地区文化为归宿,将所译语言中的异质成分转变为译文读者可理解的同质成分,让他们既可以轻松地欣赏译文,也可以体会到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异曲同工之妙。
“归化策略”可以通过下面三种翻译技巧施行:1. 不同主语的视角转换中西方的语言表述中往往呈现出相同表述却有着不同表达方式的现象,这主要是基于中西方语言思维方式不一致。
比如,中西方语言表述中对主语的表述就截然不同,中文表述中的主语一般来说是“人”,而英文表述中的主语则常常是“物”。
英语翻译中跨文化视角转换及翻译技巧随着全球化的加速进行,英语已经成为了全球最广泛使用的语言之一。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涉及到各种各样的英语翻译工作,时常需要从不同的文化视角中进行转换,如何进行跨文化视角转换,以及如何应对不同类型的英语翻译任务,是每位从事英语翻译工作的人都需要掌握的技能。
一、跨文化视角转换的重要性语言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文化符号。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词汇、语法、表达方式等都有着不同的含义和使用方式。
因此,在进行英语翻译时,需要了解原文背后所代表的文化特征,以及目标文化的文化惯例和价值观念。
只有通过跨文化视角的转换,才能够准确地传达原文表达的含义,避免出现语义上的偏差和误解。
1.了解原文背后的文化背景在进行英语翻译工作之前,需要对原文所代表的文化背景进行全面了解。
这包括原文作者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原文所反映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文化符号的使用方式等方面。
只有具备了足够的文化背景知识,才能够准确地理解原文的意思,并将其恰当地传达给目标读者。
例如,如果要翻译一篇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文章,那么熟悉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和习俗就是非常必要的。
2.把握语义和语调语义和语调是翻译中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语义是指词汇在上下文中所具有的具体含义,而语调则是指语言表述的情感色彩。
在进行英语翻译时,需要尽量保持原文的语义和语调,并根据目标读者的文化背景进行调整。
例如,在翻译文学作品时,需要注意保持原作的情感色彩和文学风格,同时还需要根据所处的文化背景进行一定的适应性调整。
3.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在进行英语翻译工作时,需要根据不同的文本类型和语境选择不同的翻译方法。
例如,在翻译科技文献时,需要使用一些专业术语和缩略词,而在翻译文学作品时则需要使用更加生动、形象的表达方式。
具体而言,翻译方法可以包括直译、意译、文化借用、补充说明等方式。
通过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可以使原文表达的含义更加准确地传达到目标读者。
4.保持跨文化敏感性在进行英语翻译工作时,需要保持足够的跨文化敏感性。
英语翻译中跨文化视角转换及翻译技巧摘要:英语翻译作为文化之间的桥梁,在不同语境和文化之间传递信息和意义。
跨文化视角在英语翻译中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涉及到不同文化之间的语言、价值观和社会背景的交互。
本文旨在探讨英语翻译中跨文化视角的重要性,以及实用的翻译技巧,以确保翻译文本在不同文化背景中保持准确、流畅和传达原意。
关键词:英语翻译;跨文化视角转换;翻译技巧;引言:英语翻译是一项既复杂又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因为它不仅涉及语言的转换,还包括文化、社会和历史等多个方面的转换。
跨文化视角在英语翻译中具有关键作用,因为它有助于准确传达源文本的信息和情感,同时适应目标文化的需求。
本文将讨论跨文化视角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实用的翻译技巧,以应对跨文化翻译中的挑战。
一、跨文化视角的重要性1.1 文化差异的挑战英语翻译中的主要挑战之一是文化差异。
不同文化之间存在语言差异、价值观差异、社会规范差异等,这些差异可能导致误解和传播失真。
跨文化视角可以帮助翻译人员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的背景,从而更准确地翻译文本。
1.2 文化敏感性跨文化翻译需要翻译人员具备文化敏感性。
这意味着他们需要了解目标文化的习惯、价值观和社会规范,以确保翻译文本在目标文化中合适、得体。
文化敏感性有助于减少文化障碍的发生,提高翻译的准确性。
1.3 传达原意跨文化翻译的目标是传达源文本的原意,而不仅仅是翻译字面意思。
翻译人员需要考虑文本背后的文化背景和意义,以确保目标读者能够理解并接受翻译的信息。
二、跨文化翻译技巧2.1 文化敏感性培训文化敏感性培训在英语翻译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有助于翻译人员更好地理解目标文化的习惯、价值观和社会规范,还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提供重要的帮助。
2.1.1 减少文化障碍文化差异常常是导致误解和沟通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
通过接受文化敏感性培训,翻译人员可以更好地了解源文本和目标文本所处的文化背景,从而减少文化障碍的发生。
他们能够识别和理解不同文化中的习惯、礼仪和社会规范,有能力在翻译过程中加以考虑,确保翻译文本在目标文化中合适、得体。
英语翻译中跨文化视角转换及翻译技巧分析德阳市语言村翻译有限公司摘要:英语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沟通的桥梁,而要进行有效的英语翻译就必须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
从跨文化视角进行英语翻译,不仅要了解到不同地区的风俗习惯,而且还要了解到不同地区人们对同一事物的理解方式是不一样的。
这就要求英语翻译人员在翻译过程中,必须要注意到不同地区人们对同一事物理解方式的差异性,并且在翻译过程中还要结合具体情况和具体目的灵活应用各种翻译技巧。
本文以跨文化视角下英语翻译的意义为切入点,分析了英语翻译中跨文化视角转换的相关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解决措施,希望对我国英语翻译水平提高有所帮助。
关键词:英语翻译;跨文化视角;翻译技巧;分析引言在英语翻译的过程中,要想提高翻译质量,就必须要注意到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并且还要注重对跨文化视角进行转换。
从跨文化视角进行英语翻译,不仅能够提升英语翻译水平,而且还能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不同地区人们的思想观念以及生活方式。
在英语翻译过程中,要想做到对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进行有效转换,就需要注意到不同地区人们对同一事物的理解方式存在一定差异性。
而要实现这一点就要求英语翻译人员在进行翻译时,要充分了解到不同地区人们对同一事物的理解方式存在差异性的原因,并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实现不同地区人们对同一事物理解方式的转换。
同时,还要注意到不同地区人们对同一事物理解方式存在差异性的具体原因。
一、英语翻译中跨文化视角转换的意义从跨文化视角进行英语翻译,不仅能够让读者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英语作品,而且还能够让读者深入了解到作品中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
在进行英语翻译的过程中,由于我国与西方国家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所以,在对英语进行翻译时,会遇到一些问题。
比如,有些英汉互译作品中涉及到了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传统节日等内容,而这些内容与我国的传统文化并不相符。
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是从跨文化视角进行英语翻译。
翻译技巧(转换)第六讲——英汉互译讲义三翻译技巧第二节转换Conversion一、名词的转换1.He admires the President’s stated decision to fight for the job.他对总统声明为保住职位而决心奋斗表示钦佩。
评析:此句谓语动词为admires,其他用的是过去分词(stated)、动词性名词(decision)、不定式(to fight)和介词(for)。
汉语没有词性变化,但可以几个动词连用。
在本句中,“decision”转化成动词“决心”。
2.My admiration for him grew more.我对他越来越钦佩。
评析:“admiration”巧妙地和后面动词“grew more”结合在一起,转化成动词。
3.Indo-China is a drain on French resources.印度支那战争不断地消耗法国的资源。
评析:“drain”也只能译成“消耗”,否则无法成句。
4.The international food shortage had a direct impact on Kuwait and other barren desert countries.直译:国际粮食的缺乏对科威特和其他不毛的沙漠国家产生了一种直接的影响。
改译一:由于世界普遍粮食缺乏,这就直接影响到科威特和其他不毛的沙漠国家。
改译二:全球性食品短缺现象直接影响了科威特等贫瘠的沙漠国家。
评析:直译按照原词性翻译显得僵硬,改译一变换了许多词的词性,把原来的主语部分变成了原因状语成分,使整个句子灵活。
改译二则只将“a direct impact on”动词化,显得更简洁。
5.It’s mighty to make him work Saturdays, when all the boys is having holiday, but he hates work more than anything else, and I’ve got to do some of duty by him, or I’ll be ruination of the child.要说星期六别的孩子都在过假日你让他干活儿很难倒还罢了,可他压根儿就恨透了干活儿,比什么都恨,我真的是看不过去,非尽些责任不可,要不我非把这孩子毁了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