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柴油机污染物检测
- 格式:ppt
- 大小:341.50 KB
- 文档页数:12
柴油机排放标准柴油机排放标准是指对柴油机尾气排放中的污染物含量和排放限值进行规定的标准。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环境保护法规的不断完善,各国对柴油机排放标准也在不断加强,以减少对大气环境的污染,保护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
首先,柴油机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包括氮氧化物(NOx)、颗粒物(PM)、一氧化碳(CO)和碳氢化合物(HC)等。
这些污染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会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控制柴油机排放成为全球环保的重要议题。
其次,各国针对柴油机排放制定了相应的排放标准。
例如,欧盟制定了欧洲阶段标准(Euro Standards),美国制定了美国环保署(EPA)的排放标准,中国制定了国家标准GB17691-2005等。
这些标准都对柴油机排放的污染物种类和排放限值做出了明确规定,以保障大气环境的质量。
另外,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环保要求的提高,柴油机排放标准也在不断升级。
比如,欧洲阶段标准从最初的Euro 1逐步提升到Euro 6,排放限值得到了大幅度的降低,柴油机的尾气排放得到了显著改善。
而在中国,国家标准也从国Ⅰ逐步提升到国Ⅵ,对柴油机排放进行了更加严格的控制。
总的来说,柴油机排放标准的不断提高,推动了柴油机技术的创新和进步,促使柴油机制造商不断改进产品,研发更加清洁、高效的柴油机。
同时,也促使使用柴油机的车辆和设备进行更新改造,以符合更加严格的排放标准。
这些都为改善大气环境、减少空气污染做出了重要贡献。
综上所述,柴油机排放标准是环保领域的重要内容,各国都在不断加强对柴油机排放的管理和控制。
未来,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柴油机排放标准还将继续升级,促使柴油机技术和应用不断迈向更加清洁、高效的方向。
这也将为全球环境保护事业带来更加积极的影响。
中小功率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1. 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交通的快速发展,柴油机车辆已成为城市交通及运输的主力,但由此产生的大量排放物也对空气质量和人民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
为减少柴油车的污染物排放,我国对柴油机排放限值进行了规定,并逐步提高标准,以确保环境和人民的健康。
2. 中小功率柴油机排放限值规定中小功率柴油机是指功率小于37kW的柴油机,其排放限值规定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污染物:2.1 氮氧化物(NOx)氮氧化物是一类对空气质量、环境和人类健康都有重要影响的化学物质,是典型的大气污染物之一。
为减少柴油机车辆的氮氧化物排放量,我国规定中小功率柴油机的氮氧化物排放限值为:排放物种类限值NOx 4.0g/kWh2.2 碳氢化合物+氧化物(HC+NOx)HC和NOx是柴油车辆排放的两大有害物质之一,对大气和人体健康造成重要影响。
为控制中小功率柴油机的HC+NOx排放,我国规定其排放限值为:排放物种类限值HC+NOx 5.5g/kWh2.3 颗粒物(PM)颗粒物是一类含有固体或液体颗粒的物质,在柴油车辆排放中是主要污染物之一。
为减少颗粒物的排放量,我国规定中小功率柴油机的颗粒物排放限值为:排放物种类限值PM0.015g/kWh3. 如何控制柴油机的污染物排放控制柴油机的污染物排放,需要综合采取以下多种技术措施:3.1 高压共轨燃油系统高压共轨燃油系统是柴油机中的重要部件之一,其能够提高燃油的雾化效果,使燃油在燃烧室内的充分混合,从而提高燃烧效率,降低污染物排放。
3.2 电子控制系统电子控制系统能够对柴油机进行准确的控制和调整,使燃烧更加充分,从而降低污染物的排放。
3.3 循环废气控制技术通过利用循环废气控制技术,能够将一部分废气重新引入燃烧室内进行再次燃烧,提高燃烧效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3.4 高效净化器柴油机配备高效净化器,能够有效地控制排放物的浓度,保证环境和人体健康。
多种先进技术的结合,不仅可以使中小功率柴油机达到国家规定的各项排放标准,而且还能提高柴油机的燃油经济性,形成良好的经济效益。
船用柴油机排放标准船用柴油机排放标准是指船舶在使用柴油机时所排放的废气污染物的限制标准。
随着全球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船舶排放的污染物对海洋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的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
因此,国际海事组织(IMO)和各国政府纷纷制定了船用柴油机排放标准,以限制船舶排放的污染物,保护海洋环境和人类健康。
船用柴油机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包括氮氧化物(NOx)、硫氧化物(SOx)、颗粒物(PM)和二氧化碳(CO2)。
这些污染物对大气和海洋环境都具有较大的危害,因此限制船舶排放的污染物成为全球范围内的环保重点。
IMO是全球海事领域的最高权威机构,负责制定船舶排放的国际标准。
IMO于1997年通过了《国际防止船舶大气污染公约》,并在此后多次修订和完善了相关的排放标准。
目前,IMO实施的船用柴油机排放标准主要包括国际海洋组织第三十三届会议(1978年)通过的《附加议定书》和国际海事组织第七十届会议(2016年)通过的《国际海洋组织大气污染防止公约》附则VI。
根据IMO的要求,船用柴油机排放标准主要分为陆上使用和海上使用两种情况。
陆上使用的船舶需要符合国家或地区的相关排放标准,而海上使用的船舶则需要符合IMO的国际标准。
目前,IMO实施的船用柴油机排放标准主要包括大洋航行船舶和近海航行船舶两种类型,分别对不同类型的船舶制定了不同的排放限制标准。
对于大洋航行船舶,IMO规定其船用柴油机排放的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的含量不得超过一定的限制值,同时还对颗粒物的排放进行了限制。
而对于近海航行船舶,IMO也制定了相应的排放标准,要求船用柴油机的排放不得对周围海域和沿岸地区造成过大的污染影响。
为了确保船用柴油机排放的污染物符合相应的标准,IMO还规定了船舶排放监测和报告制度,要求船舶在每次航行结束后进行相应的排放监测,并向相关的监管机构提交排放报告。
这些举措有效地监督和管理了船舶排放的污染物,保护了海洋环境和人类健康。
总的来说,船用柴油机排放标准的实施对于减少船舶排放的污染物,保护海洋环境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附件2非道路移动柴油机械排放检验技术要求(试行)本检验规程的编制依据《非道路移动柴油机械排气烟度限值及测量方法》(GB 36886-2018)和《柴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自由加速法及加载减速法)》(GB 3847-2018)。
一、检验方法检测方法原则上应选用自由加载法。
装用非恒定转速下工作的柴油机的非道路移动柴油机械和车载柴油机设备在检验现场不能够完成其专用功能的一个流程时,或者非道路移动柴油机械和车载柴油机设备不具备加载负荷条件的情况下,经生态环境部门审核同意,现场检验人员可采用《柴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自由加速法及加载减速法)》(GB 3847-2018)规定的自由加速法进行烟度检测。
装用恒定转速下工作的柴油机的非道路移动柴油机械和车载柴油机设备应采用自由加载法。
(一)检验前准备工作1. 开展检测前,应根据检测系统的提示,完成自检流程和进行自校准。
检测用排放测试设备的工作原理、准确度应满足《柴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自由加速法及加载减速法)》(GB 3847-2018)和《压燃式发动机汽车自由加速法法排气烟度测量设备技术要求》(HJ∕T 395-2007)的相关要求。
不透光烟度计的采样频率不应低于1Hz。
2. 烟度检验前,受检机械装置的柴油机应充分预热(可以通过测得机油温度或其他方法判断发动机温度是否处于正常运转温度范围内),并且机械状态良好。
在机械装置连续测试过程中,应确保发动机处于正常工作的状态。
3. 在正式进行排放测量前,应采用三次自由加速过程或其他等效方法吹拂排气系统,以清扫排气系统中的残留污染物。
4. 烟度检验前,应对受检机械装置进行身份确认和安全检查,以确定受检机械装置能够进行后续的检测。
(二)自由加载不透光度烟度法1. 通过目测进行受检机械装置排气系统相关部件泄漏检查。
排气取样探头插入汽车排气管中至少400mm,如不能保证此插入深度,应使用加长管。
2. 根据受检机械装置的作业用途,现场检验人员确定加载负荷的方法。
柴油机润滑油中烟炱的危害及检测方法The Damage and Determination Methods o f Soot in theLu bricating Oils o f Diesel En gine赵刚冯新泸何奇(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重庆400016)摘要:本文对在用润滑油中烟炱的来源、危害、生成机理及其目前常用的几种检测方法进行了介绍,并对润滑油中烟炱检测的发展进行了预测。
关键词:润滑油;烟炱;危害;检测方法烟炱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其主要成份为石墨化碳黑。
它在润滑油中是以固体不溶物的形式存在的,其初始大小约30nm~60nm。
烟炱的含量高低和结构状况直接影响到发动机的可靠性和机油的耐久性。
准确及时监测润滑油中烟炱的含量水平,适时掌握发动机状态和润滑油的质量状况,就可以减少发动机,特别是避免大型固定式柴油发动机因磨损、油路阻塞等造成的发动机非正常停机。
1烟炱的来源柴油机的主要排放污染物是氮氧化物和颗粒物。
在柴油机苛刻的燃烧条件下,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的副产物,其中的固体物主要是柴油和进入燃烧室的润滑油在空气不足的条件下经不完全燃烧或热裂解而产生的不定形碳(微小的炭微粒),表现为烟炱,它会恶化颗粒物的排放。
经过研究发现柴油发动机内漆膜及积炭是由润滑油及燃料氧化聚合生成,采用示踪原子跟踪后发现它们主要是润滑油氧化生成,而烟炱主要是柴油不完全燃烧引起。
在日益高涨的环保压力、市场竞争和提高燃油经济性的驱动下,制造商不得不采用许多最新的技术用于柴油机制造,如废气再循环技术、延迟喷射燃料技术等。
但这些技术的采用,却使更多的烟炱滞留于柴油机内。
除了新的发动机设计使烟炱的量增加外,旧的发动机在使用过程中也会因为空气滤清器、燃烧控制系统、发动机机件磨损等故障产生大量的烟炱。
2烟炱的生成机理烟炱的生成与空气温度、空气中氧浓度、燃料的种类及其在燃烧过程中与空气的配比情况有关。
一般而言,空气的预热温度越高,空气中氧的含量越低,燃料与空气混合越不均匀,燃料就越容易发生裂解,生成的烟炱就越多。
附件2《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三、四阶段)》(GB 20891-2014)修改单(二次征求意见稿)1.前言第二段修改为:本标准规定了第三、四阶段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和测量方法,并规定了第四阶段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控制技术要求。
2.前言第七段修改为:第四阶段非道路移动机械及其装用的柴油机排放控制要求还应满足《非道路柴油移动机械污染物排放控制技术要求》(HJ 1014-20□□)。
3.前言第十一段后增加:自本标准发布之日起,即可依据本标准第四阶段技术要求进行信息公开。
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24个月后,所有生产、进口和销售的560kW以下(含560kW)非道路移动机械及其装用的柴油机应符合本标准第四阶段要求。
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36个月后,所有生产、进口和销售的560kW以上非道路移动机械及其装用的柴油机应符合本标准第四阶段要求。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各相关地方标准停止执行。
4.第1章第一段后增加:并规定了第四阶段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控制技术要求。
5.第2章增加:HJ 1014-20□□非道路柴油移动机械污染物排放控制技术要求。
6.第5.1条第二段后增加:第四阶段非道路移动机械及其装用的柴油机技术要求和试验应满足第5.2.3条及HJ 1014-20□□标准第5章要求。
7.第5.2.3条修改为:按照附录B及HJ 1014-20□□附录B的试验规程进行试验,气态污染物及颗粒物排放结果加上按照HJ 1014-20□□第5.5条确定的劣化修正值,或乘以按照HJ 1014-20□□第5.5条确定的劣化系数,结果都不应超出表2规定的限值。
表2 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阶段额定净功(P max)(kW)CO(g/kW·h)HC(g/kW·h)NOx(g/kW·h)HC+ NOx(g/kW·h)PM(g/kW·h)NH3(ppm)PN(#/kW·h)第三阶段P max>560 3.5—— 6.40.20——130≤P max≤560 3.5—— 4.00.20——75≤P max<130 5.0—— 4.00.30——37≤P max<75 5.0—— 4.7 0.40——P max<37 5.5——7.50.60——第四阶段P max>560 3.50.40 3.5,0.67(1)—0.1025(2)—130≤P max≤560 3.50.19 2.0—0.0255×1012 75≤P max<130 5.00.19 3.3—0.02556≤P max<75 5.00.19 3.3—0.02537≤P max<56 5.0—— 4.70.025P max<37 5.5——7.50.60—(1)适用于可移动式发电机组用P max>900kW的柴油机。
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放标准
在中国,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放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1.国Ⅰ排放标准:实施时间为2002年,适用于机械总质量小于18吨、排量小于3升的非道路移动机械,控制氮氧化物(NOx)和颗粒物(PM)
两种污染物的排放。
2.国Ⅱ排放标准:实施时间为2006年,适用于机械总质量小于18吨、排量小于3升的非道路移动机械,和机械总质量大于18吨、排量小于3
升的铲运机等机械,控制NOx和PM两种污染物的排放。
3.国Ⅲ排放标准:实施时间为2012年,适用于机械总质量小于18吨、排量小于3升的非道路移动机械,和机械总质量大于18吨、排量小于3
升的挖掘机、铲运机等机械,控制NOx、PM和非甲烷总烃(NMHC)三种污
染物的排放。
4.国Ⅳ排放标准:实施时间为2019年7月1日,适用于机械总质量
小于18吨、排量小于3升的非道路移动机械,和机械总质量大于18吨、
排量小于3升的挖掘机、铲运机等机械,控制NOx、PM、NMHC和一氧化碳(CO)四种污染物的排放。
内燃机排放标准一、排放限值内燃机的排放限值是限制发动机排放的最高允许值。
根据不同的发动机类型和用途,排放限值也不同。
在中国,内燃机的排放限值是根据国家标准GB 17691-2005《车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来制定的。
该标准规定了不同类型发动机的排放限值,包括汽油机、柴油机和其他气体燃料发动机等。
二、排放检测排放检测是用来检测内燃机排放是否符合排放限值的方法。
排放检测包括实验室检测和车载检测两种方式。
实验室检测是在实验室中对发动机进行测试,以确定其排放是否符合标准。
车载检测是在车辆运行中进行测试,以评估车辆在实际运行中的排放情况。
三、耐久性内燃机的耐久性是指发动机在长时间运行后的性能表现。
内燃机在长时间运行后,其性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包括排放性能的下降、油耗的增加等。
因此,内燃机的排放标准中还规定了发动机在耐久性试验后的排放性能要求。
四、燃油质量燃油质量对内燃机的排放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燃油质量不好会导致发动机排放增加,因此内燃机的排放标准中对燃油的质量也做出了规定。
在中国,燃油质量标准是根据国家标准GB 19147-2016《车用柴油》和GB 17930-2016《车用汽油》来制定的。
五、颗粒物排放颗粒物排放是内燃机排放中的一种主要污染物,是指发动机排出的微小颗粒物。
这些颗粒物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内燃机的排放标准中也对颗粒物排放做出了规定。
在中国,颗粒物排放标准是根据国家标准GB 3847-2005《车用压燃式发动机和压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烟度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来制定的。
六、氮氧化物排放氮氧化物排放是内燃机排放中的另一种主要污染物,是指发动机排出的氮氧化物。
氮氧化物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同时也是形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因素之一。
因此,内燃机的排放标准中也对氮氧化物排放做出了规定。
在中国,氮氧化物排放标准是根据国家标准GB 14762-2008《车用点燃式发动机及装用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来制定的。
附件2《〈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三、四阶段)〉(GB20891-2014)修改单(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标准编制组二○一九年二月目录一、工作背景 (6)二、标准修改单主要内容 (7)《〈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三、四阶段)〉(GB20891-2014)修改单(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工作背景2014年,原环境保护部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了《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三、四阶段)》(GB20891-2014)标准,对非道路移动机械第四阶段排放限值提出了预告性要求,以引导非道路移动机械行业技术发展方向。
该标准规定了非道路移动机械发动机台架试验排放限值和试验循环,但对于第四阶段污染物排放控制总体技术要求还不完善,也未明确规定标准实施时间。
2015年第三阶段标准实施以后,原环境保护部立即组织标准编制单位继续开展相关研究,对第四阶段标准内容进行补充和完善,在细化相关技术要求的同时,明确提出了第四阶段标准的实施时间。
标准编制组根据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的需要,结合非道路移动机械及相关零部件和排放后处理等行业的技术进步情况,以及相关测试技术实际等方面综合考虑,对第四阶段标准内容进行了补充完善。
总体思路是以GB20891-2014相关规定为基础,补充了瞬态测试循环的试验程序、车载法排放测试要求、非标准循环排放要求、颗粒物粒子数量限值、新生产机械排放达标要求及检查、在用符合性要求及检查和机械定位等具体要求。
由于需要完善和细化的内容较多,将通过标准修改单以环境保护标准(HJ)形式对GB20891-2014进行补充。
本修改单是对GB 20891-2014中需要修改的内容进行修改,环境保护标准《非道路柴油移动机械污染物排放控制技术要求》(HJ1014)是对上述各项技术内容的具体规定。
2018年2月,原环境保护部发布《非道路柴油移动机械污染物排放控制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环办标征函〔2018〕9号),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中小功率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JB 8891—1999国家机械工业局1999—09—17批准2000—01—01实施前言为全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本标准规定了非道路用中小功率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本标准是按GB/T 8190.4—1999(<往复式内燃机排放测量第4部分:不同用途发动机的试验循环》(idt ISO 8178—4:1996)的有关规定,结合目前我国中小功率柴油机排放水平和控制技术,并参考了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ECE R49的排放法规而制定的。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Bn 267—87。
本标准由全国内燃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内燃机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钱本娴、李贞、李绍新、杜任方。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中小功率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为道路运输设计的车用柴油机除外。
本标准适用于气缸直径小于或等于160mm的中小功率柴油机。
主要包括:——农用运输车、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工程机械、叉车、林业机械、建筑机械和工业钻井设备等用途的柴油机;——发电、排灌水泵、压气机、冷冻机、电焊机等恒速用柴油机;——船用主机;——植保机械用柴油机。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10327—1989 发动机检测用标准轻柴油技术条件GB/T 8190.1一1999 往复式内燃机排放测量第1部分:气体和颗粒排放物的试验台测量GB/T 8190.2—1999 往复式内燃机排放测量第2部分:气体和颗粒排放物的现场测量GB/T 8190.4—1999 往复式内燃机排放测量第4部分:不同用途发动机的试验循环ISO 8178—5:1997 往复式内燃机排放测量第5部分:试验用燃料3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内燃机燃烧与排放净化试验:柴油机烟度排放测量1.1试验目的1)了解柴油发动机烟度排放测量法规相关内容及排放特性;2)掌握利用不透光烟度计测试柴油发动机烟度的方法及仪器的操作;3)理解柴油发动机烟度的变化规律。
1.2主要设备仪器1)柴油机(型号X2105BD2):标定功率17.6(kw)/1500(r/min)南昌凯马柴油机有限公司2)电涡流测功机(型号CW100):功率100kw,电压220v,电流6A,转速10000r/min 凯迈(洛阳)机电有限公司3)不透光烟度计(型号FTY-100):包括光学平台和显示仪表测量范围:不透光度N:0~100%,光吸收系数K:0~16-1分辨率:0.1%相对湿度:20%~95%电源频率:50Hz±1%示值误差:±2%环境温度:5~40℃电源电压:AC220V±10%佛山分析仪有限公司4)FST2E发动机数控试验台凯迈(洛阳)机电有限公司1.3试验测量原理FTY-100不透光烟度计是一种分流式不透光烟度计,它是以光吸收的物理作用为工作原理。
部分排气从入口进入检测室,流经检测室的排烟气流吸收和散射了从光源发出的平行光束,使检测器接收到的光信号随排气烟度变化,经过电路系统的转换,输出排烟的光吸收系数K和不透光度N。
本试验采用连续直接取样法:将取样探头插入发动机排气管内直接采集部分可见污染物,然后进行连续采样测试。
1.4试验标准及方法根据GB3847-2005《车用压燃式发动机和压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烟度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进行试验。
试验内容为全负荷稳定转速试验和自由加速试验。
1.5试验步骤1)全负荷稳定转速试验:我国制定的汽车柴油机全负荷烟度测量方法(GB3847-2005)中规定:自最低额定转速至最高额定转速之间选取足够数量转速工况点测量,其中包括最大扭矩转速和最大功率转速,最低额定转速是指45%最高额定转速或l000r/min或怠速控制器允许的最低转速三者中最高的一个,最高额定转速是调速器所允许的全负荷最高转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