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脊髓损伤患者的护理
- 格式:pptx
- 大小:7.11 MB
- 文档页数:38
脊髓损伤注意事项
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损伤,需要特别注意以下事项:
1.保持稳定姿势:脊髓损伤后,尽量保持稳定的身体姿势,避免进一步损伤脊髓。
2.紧急求助:如果怀疑有脊髓损伤,应尽快拨打急救电话,确保及时得到专业医疗救助。
3.生命体征监测:定期测量和记录呼吸、心率、血压和体温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4.避免位移或旋转:避免过度运动和位移脊椎,尤其是颈椎损伤时,要特别小心。
5.固定脊椎: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脊椎固定装置,以减少脊椎的活动。
6.预防压疮:脊髓损伤患者长时间卧床,易导致压疮,要注意翻身和换位,保持皮肤清洁和干燥。
7.预防骨密度减少:脊髓损伤患者易出现骨密度减少,可以通过合理饮食和进行体力活动预防。
8.呼吸护理:脊髓损伤可能导致呼吸肌无力,需要进行呼吸训练和定期呼吸功能
评估。
9.预防尿路感染:脊髓损伤患者容易出现尿路感染,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及时排尿和清洁,避免尿液滞留。
10.心理支持:脊髓损伤对患者的生活产生巨大影响,需要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鼓励积极的心态和适应新的生活方式。
颈椎骨折并脊髓损伤的护理颈椎骨折定义:以头、颈痛,颈部筋肉紧张,活动受限,患者常用两手托住头部,局部压痛、肿胀,但后突畸形不甚明显为主要表现,发生在颈椎部的骨折。
脊柱骨折多见男性青壮年。
多由间接外力引起,为由高处跌落时臀部或足着地、冲击性外力向上传至胸腰段发生骨折;少数由直接外力引起,如房子倒塌压伤、汽车压撞伤或火器伤。
病情严重者可致截瘫,甚至危及生命;治疗不当的单纯压缩骨折,亦可遗留慢性腰痛颈椎共有七个组成,除颈1、颈2外,其他颈椎之间都夹有一个椎间盘,加上颈7、胸1之间的椎间盘,颈椎共有6个椎间盘。
每个颈椎都由椎体和椎弓两部分组成。
椎体呈椭圆形的柱状体,与椎体相连的是椎弓,二者共同形成椎孔。
所有的椎孔相连就构成了椎管,脊髓就容纳其中。
椎弓根的上下缘各有一个凹陷,医学上称之为切迹。
上下切迹相对形成了椎间孔,颈神经根就从此发出。
通常颈神经仅占椎间孔的一半,因而不会受到挤压,但在颈椎错位、骨折、骨刺、韧带肥厚等病变时,椎间孔就会变小或相对变小,神经根就会受到刺激或压迫而出现手指麻木、疼痛等症状。
脊椎骨折临床表现1、外伤后脊柱局部疼痛,活动受限、畸形、压痛。
2、可有不全或完全瘫痪的表现。
如感觉、运动功能丧失、大小便障碍等。
诊断依据1、有外伤;2、局部疼痛、活动受限、或瘫痪、压痛、畸形。
3、X线摄片有骨折。
治疗原则1单纯性、稳定性骨折,卧硬板床休息及对症治疗。
2、不稳性骨折、行急诊重定,或垫枕逐渐复位,必要时,手术植骨内固定。
3、并发脊髓损伤,若保守治疗无效,行椎板减压、骨折复位内固定术。
颈椎骨折并脊髓损伤手术护理1术前护理1.1 心理护理:颈椎手术由于手术部位的特殊,患者担心手术会影响说话、进食,术后效果不满意及疼痛等。
极易产生恐惧焦虑,悲观等心理反应。
护士要针对患者出现的心理反应进行护理。
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手术的必要性,介绍手术期间无痛及术后镇痛持续时间及止痛方法,使患者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以良好的心理状态配合治疗。
颈脊髓损伤伴不全瘫疾病查房病史:40床 王依云 男 52岁 8月20日由ICU转入我科,在ICU予颈托固定,吸氧,心电监护,抗炎,止血,消肿,醒脑,止痛,TAT治疗,大剂量甲强龙冲击疗法。
车祸外伤致颈部疼痛伴四肢麻木乏力3小时拟颈髓损伤伴四肢不全瘫、颈3/4椎间盘突出、颈椎5,6,7椎板骨折、颈颜面部多处挫裂伤、双小腿足部多处皮肤挫裂伤入院。
当时人丛车上摔下觉颈项部持续性钝痛、剧烈不能忍受,四肢麻木针刺感伴四肢乏力,活动障碍握拳无力,颜面部皮肤擦伤,双小腿足背多处皮肤挫裂出血,无大小便失禁,无明显恶心、呕吐,无一过性昏迷,无胸闷,呼吸困难。
有吸烟20支/日持续30年。
专科检查:颈椎后侧棘突5、6、7压痛,叩痛(+)。
右侧:上肢屈曲体位,肱二、三头肌肌力2级,握力0级,内在肌肌力0级,hoffmann征(-)肌张力升高,右下肢股四头肌2级级胫前肌肌力0级,第一足趾背伸肌力0级,膝、跟腱反射消失,双下肢直腿抬高试验(-)。
左侧:肱二、三头肌肌力3级,握力0级,内在肌肌力0级,左下肢股四头肌及胫前肌肌力2级,第一足趾背伸肌力2级,膝、跟腱反射迟钝,会阴感觉下降,检查欠配合。
8月22日在气插全麻下行颈3、4椎体融合前路钢板螺钉内固定术+左下肢清创缝合(3处)术后予心电监护,吸氧,床头备气切包,留置导尿,颈部负压引流管一根,抗炎,止痛,止血,颈托固定,左上肢肌力2级,右上肢肌力3级,左下肢肌力4级,右下肢肌力2级,双手握力无,双上肢及右下肢感觉麻木,左下肢感觉无。
8月 日,左足出现抽搐现象,急查电解质Ca1.99mmol/l,予补ca治疗。
治疗至今。
脊髓损伤病因:由于椎体骨折脱位或附件骨折,移位的椎体向后或骨片突入椎管,可压迫脊椎或马尾神经,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
受伤平面以下的感觉、运动、反射完全消失,括约肌功能完全丧失,称完全性截瘫,部分丧失称不完全截瘫。
病理:脊髓休克 又称脊髓震荡。
损伤后脊髓有暂时性功能抑制,呈迟缓性瘫痪,损伤平面以下的感觉、运动、反射及括约肌功能丧失,称完全性截瘫,部分丧失时称不完全截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