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混凝土拌合工艺流程

混凝土拌合工艺流程

混凝土拌合工艺流程
混凝土拌合工艺流程

混凝土搅拌站管理制度

一、原材料准备

1.1 原材料质量控制程序

1.1.1 原材料进站

根据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要求,首先从原材料的控制,选择合格的供应商,保证所有同工程质量有关的物资采购时能满足规定的要求。做到比质比价,质量第一,品质证明及实物相符。

原材料进入搅拌站后,必须坚持先检验、后使用的原则:

①材料员及称房当班人员对送货车辆车过秤计量,通过电脑程序记录台帐。

②卸车后要车车回皮,要做回皮记录。

③不合格原材料退货后做销账记录。

④原材料到达检测批量后,填写《试验通知单》送试验室。

⑤交接班时做交接记录。

⑥设备部、生产部、质检部联合每月对地秤进行检定,设备部负责保存地秤外检证书和内部校称记录,保证地秤的计量精度。

⑦质检部负责抽查该环节运行情况。

1.1.2 水泥进场验收

(1)混凝土优先选用符合GB175-2007标准的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符合GB1344-1999标准的矿渣硅酸盐水泥以及符合GB2000-2003的中低热水泥(大体积混凝土)。

(2)所使用水泥应具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并有复试报告。水泥质量证明必须注明该批水泥品种、标号、厂别、生产和出厂日期以存档备查。

(3)对相同厂家的品种,同标号水泥每100t为一个取样单位进行复试,否则每进一批水泥需要进行一次复试。

(4)进厂水泥必须严格按国家标准规定进行取样复试,不合格水泥不得进厂或退货处理。

(5)进厂水泥必须按期、按批量索取本批水泥的产品合格证及试验报告,以存档备查。

(6)散装水泥进厂时,必须按品种标号分别装入指定筒仓,并挂牌标识,严禁混杂贮存,对超期水泥,经过复试后,按技术部门审定意见使用。

1.1.3 砂、石进场验收

收料人员把好材料的进场关,对于不符合使用要求的砂、石料禁止入场。

合格标准:

(1)砂子中无明显的泥块,无碎屑杂物。

(2)砂子级配基本符合使用要求。

(3)新进厂砂子用手攥时,以放开手后手掌上无泥的痕迹为宜。

(4)砂子中无明显泥块,石子表面不能有明显的泥土。

(5)无风化物颗粒。

(6)石子级配应符合要求,针片状不能过多,石子粒径不宜普遍过大或过小。

(7)不合格砂石退货后要做退货记录(包括车号、厂家、退货原因等内容)。

(8)质检部每400m3为一个取样单位进行复试。合格后方能使用,检验资料存档备查。

1.1.4 拌合水

宜选用饮用水,应经过试验证明对混凝土及钢筋性能无有害影响时,符合《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2006规定,方可作为混凝土拌合用水使用。

1.1.5 粉煤灰、外加剂进场验收

(1)外加剂的质量应符合《混凝土外加剂》GB 8076-2008等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2)粉煤灰进场后试验室要车车抽检细度并做好检测记录(记录上要有车号、等级、数量、厂家、检测结果、处理结果),合格后,放入专用仓内。若不合格,通知质检部开具不合格通知单退货,做好退货记录。

(3)对相同厂家品种外加剂,每40吨应抽检一次进行复试,对其减水率、保塑性、缓凝性及混凝土强度增长率等进行检测,复检其质量情况并积累资料。

1.1.6 原材料入仓

(1)水泥、粉煤灰、外加剂、膨胀剂应按照不同品种分别储存在防潮筒仓中、专仓专用,不得混仓,筒仓更换品种时,必须协同质检部做清仓鉴定。

(2)经检测合格的砂石应存储在同规格品种的料仓内,不得及其他品种砂石混料。

(3)袋料原材要进库保管,露天存放时必须离地面400cm以上码放,并加盖苫布。

(4)质检部随时检查原材料的仓储及标识情况。

(5)所有材料附和入库标准后,需库管开具入库证明留底待查。

(6)所有材料入库都应由材料员填制入库单。

1.1.7 其他注意事项

(1)原材料达到检测批量时,物资部开具试验委托单,交试验室做试验。

(2)试验室接到试验通知单后在物资部协助下取样,取样要有代表性。

(3)质检部随时检查送检批量是否符合要求。

(4)试验室取样后及时按照相应的规范、标准做试验。并做好相应的试验记录。

(5)在混凝土质量出现异常或出现较大变化时,应及时对所有外加剂进行重新试验。

(6)每月要对原材料检测结果按厂家、品种进行数理统计、分析。

1.1.8 混凝土搅拌运输车

(1)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在运输混凝土时应能保持混凝土拌合物的均匀性,不应产生分层离析现象。

(2)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应符合《混凝土搅拌运输车》JG/T 5094-1997标准的规定。应定期通过混凝土的均质性检查混凝土运输车的叶片磨损情况。

(3)搅拌运输车出车前,须清洗接料斗和车身,避免污染环境,工作完毕后应将所有接触混凝土的机械设备彻底清洗干净。

(4)混凝土交棒运输车在运输过程中,拌筒应保持3-6r/min的慢速转动。

1.1.9 材料贮存

(1)各种材料必须分仓贮存,并有明显的标识。

(2)水泥按生产厂家、水泥品种及强度等级分别贮存,同时应防止水泥受潮及污染。

(3)骨料的贮存应保证骨料的均匀性,不使大小颗粒分离,同时应保证不同品种、规格的骨料分别贮存,避免混杂或污染。骨料贮存的地面应为能排水的硬质地面。

(4)外加剂按生产厂家、品种分别贮存,并应具有防止其质量发生变化的措施。

(5)矿物掺和料应按品种、级别分别贮存,严禁及水泥等其他粉状料混合。

二、混凝土生产

2.1 工艺流程

原材料准备→预拌混凝土搅拌→预拌混凝土运输

生产工艺流程图

2.2 生产前准备

(1)如有生产任务,需施工现场提前24小时向调度室发出申请。每批次生产需由调度室填写生产指令单。

(2)材料室根据库存情况合理安排进料,并及时将备料状态通知调度室。

(3)实验室在得到调度室的生产指令后,据生产前1小时内开具生产配合比给搅拌站、材料室。

(4)调度室依据生产指令单,编制年、月度生产情况表。

生产情况表

生产指令单

配合比表单

2.3 混凝土搅拌

(1)预拌混凝土应采用符合规定的搅拌楼进行搅拌,并应严格按照设备说明书的规定使用。

(2)混凝搅拌楼操作人员开盘前,应根据当日生产配合比和任务单,检查

原材料的品种、规格、数量及设备的运转情况,并做好记录。

(3)搅拌楼应实行配合比挂牌制,按工程名称、部位分别注明每盘材料配料重量。

(4)试验人员每天班前应测定砂、石含水率,雨后立即补测,根据砂、石含水率随时调整每盘砂、石及加水量,并做好调整记录。

(5)搅拌楼操作人员严格按配合比计量,投料顺序先倒砂石,再装水泥,搅拌均匀,最后加入水搅拌。粉煤灰宜及水泥同步,外加剂宜滞后于水泥。外加剂的配臵应用小台秤提前一天称好,装入塑料袋,并作抽查和投料工作,应制定专人负责配臵及投放。

(6)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可参照搅拌机使用说明,经试验调整确定。搅拌时间及搅拌机类型、坍落度大小、斗容量大小有关。掺入外加剂或掺合料时,搅拌时间还应延长20-30s,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间应符合下列规定:

当采用搅拌运输车运输混凝土时,其搅拌的最短时间应符合设备说明书的规定,并每盘搅拌时间(从全部材料投完算起)不得小于30s,在制备C50以上混凝土或采用引气剂、膨胀剂、防水剂时应相应增加搅拌时间。

(7)搅拌楼操作人员应随时观察搅拌设备的工作情况和坍落度的变化情况,坍落度应满足浇筑地点的要求,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向主管负责人或主管部门反映,严禁随意更改配合比。

(8)检验人员应每台班抽查每一配合比的执行情况,做好记录。并跟踪抽查原材料、搅拌、运输质量,核查施工现场有关技术文件。

(9)预拌混凝土在生产过程中应按标准严格控制对周围环境的污染。搅拌站机房应为封闭性建筑物,所有粉料的运输及称量工序均应在封闭状态进行,并有吸尘装臵。砂料厂宜采取防尘措施。

(10)搅拌站应严格控制生产用水的排放,减少污水排放。

(11)搅拌站应设臵专门运输车冲洗设施,运输车出厂前应将车外壁及料斗

壁上的混凝土残浆清理干净。

(12)每一次生产任务的第一桶混凝土,应先由实验室检测后,填制混凝土初检报告,满足生产条件方可继续生产。

2.4 生产后运输

(1)预拌混凝土运送应采用标准规定的运输车运送。

(2)运输车在装料前应将筒内积水排尽。

(3)运输前需对运输车进行全面的检测,无问题才可安排运输任务。

(4)如需要在卸料前掺入外加剂时,外加剂掺入后搅拌运输车应快速进行搅拌,搅拌时间应由试验确定,司机严格执行。

(5)严禁向搅拌运输车内的混凝土加水。

(6)调度室按一车一单填写“交货验收单”由搅拌车驾驶员随车交施工方签收。在交回上一车单据后该车方可继续运送下一车混凝土。

(7)实验室在第一车砼出厂前取样、测试坍塌度、留制试块,并适时调整。检测结果达到标准后方可发出。其后按规范留制试块。

(8)在运输过程中,如出现问题应及时和调度室、施工现场联系。

交货验收单

2.5 生产后注意事项

(1)调度室在完成当批生产任务后,应着手后续任务的的开始准备。

(2)砼运输车量回到搅拌站后,应按规范清洗车辆。

(3)生产任务完成后,调度室应整理生产任务中的所有报表,填写材料消耗记录,收取交货验收单和生产记录。填写年、月度生产情况表。

三、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施工单位在签订预拌混凝土技术合同时,应力求详细,全面反映对混凝土的各项指标的要求。

(2)混凝土开盘前,应根据计划混凝土浇筑速度确定混凝土每小时供应量,避免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出现供应不足的情况。

(3)应充分考虑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的坍落度损失值,保证混凝土到达浇筑地点后的坍落度。

(4)混凝土在浇筑前严禁向罐车内加水,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混凝土不满足技术合同要求的应退回。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流程

一、概述 水泥混凝土路面是指以水泥混凝土板和基(垫)层所组成的路面,亦称为刚性路面。它包括普通水泥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碾压混凝土和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等。水泥混凝土路面以其抗压、抗弯、抗磨损、高稳定性等诸多优势,在各级路面上得到广泛应用,在我国高等级公路中水泥混凝土路面日渐增多,加上近年来农村公路建设中普遍采用水泥路面,使得水泥混凝土路面科学化、规范化施工成为广大公路建设者关注的问题。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中,核心环节是混凝土的拌和生产和混凝土的摊铺,本文仅对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流程进行探讨。 二、工艺流程 1、模板安装 模板宜采用钢模板,弯道等非标准部位以及小型工程也可采用木模板。模板应无损伤,有足够的强度,内侧和顶、底面均应光洁、平整、顺直,局部变形不得大于3mm,振捣时模板横向最大挠曲应小于4mm,高度应与混凝土路面板厚度一致,误差不超过±2mm,纵缝模板平缝的拉杆穿孔眼位应准确,企口缝则其企口舌部或凹槽的长度误差为钢模板±1mm,木模板±2mm。 2、安设传力杆 当侧模安装完毕后,即在需要安装传力杆位置上安装传力杆。 当混凝土板连续浇筑时,可采用钢筋支架法安设传力杆。即在嵌缝板上预留园孔,以便传力杆穿过,嵌缝板上面设木制或铁制压缝板条,按传力杆位置和间

距,在接缝模板下部做成倒U形槽,使传力杆由此通过,传力杆的两端固定在支架上,支架脚插入基层内。 当混凝土板不连续浇筑时,可采用顶头木模固定法安设传力杆。即在端模板外侧增加一块定位模板,板上按照传为杆的间距及杆径、钻孔眼,将传力杆穿过端模板孔眼,并直至外侧定位模板孔眼。两模板之间可用传力杆一半长度的横木固定。继续浇筑邻板混凝土时,拆除挡板、横木及定位模板,设置接缝板、木制压缝板条和传力杆套管。 3、摊铺和振捣 1)摊铺前的准备工作 混凝土摊铺前的准备工作很多,主要强调一下摊铺前洒水的卸料工序。 1.1 洒水 摊铺前洒水是一个看似简单的工序,往往不被施工人员重视,但如果洒水处理不好会严重影响路面质量。 洒水量要根据基层材料、空气温度、湿度、风速等诸多因素来确定洒水量,即保证摊铺混凝土前基层湿润,而且尽可能撒布均匀,尤其在基层不平整之处禁止有存水现象。从目前施工现场来看,大多数情况下是洒水量不足,因为基层较干,铺筑后混凝土路面底部产生大量细小裂纹,有些小裂纹与混凝土本身收缩应力产生的裂重叠后使整个混凝土路面裂纹增多。 1.2 卸料 自卸车的卸料也是常常不被重视的工序,在施工中经常发生堆料过 多给施工造成困难,有时布料过少使混凝土量不足,路面厚度得不到保证。这种混凝土忽多忽少现象会严重影响混凝土路面的平整度。在施工过程中大多数施工者死板地间隔一定距离卸一车料,而忽视了基层不平整的变化,这种变化在客观上是普遍存在的。目前许多企业施工水平不是很高,尤其是对路面基层的标高控制不到位,造成基层平整度较差,加大了混凝土路面施工的难度。在实际施工中,我们可对基层表面与面层基准标高线隔段实测来决定混凝土的卸料量,这样会避免卸料不均的问题。 对于半干硬性现场拌制的混凝土一次摊铺容许达到的混凝土路面板最大板厚度为22~24cm;塑性的商品混凝土一次摊铺的最大厚度为26cm。超过一次摊铺的最大厚度时,应分两次摊铺和振捣,两层铺筑的间隔时间不得超过3Omin,下层厚度约大于上层,且下层厚度为3/5。每次混凝土的摊铺、振捣、整平、抹面应连续施工,如需中断,应设施工缝,其位置应在设计规定的接缝位置。振捣时,可用平板式振捣器或插入式振捣器。 施工时,可采用真空吸水法施工。其特点是混凝土拌合物的水灰比比常用的增大5%~10%,可易于摊铺、振捣,减轻劳动强度,加快施工进度,缩短混凝

地下室专项施工方案

村民安置房工程 地 下 室 施 工 专 项 方 案

目录 第一节、地下室工程概况 (1) 第二节、地下室施工工艺和流程 (1) 第三节、地下室钢筋工程 (2) 第四节、地下室混凝土施工 (4) 第五节、模板工程 (8) 第六节、后浇带施工 (14) 第七节、泵送混凝土对模板和钢筋的要求 (16) 第八节、地下室外墙模板及止水带施工 (20) 第九节、支撑拆除 (23) 第十节、计算书 (24) 附图: 1、剪力墙模板示意图 2、梁模支架详图 3、板模板支架示意图

第一节地下室工程概况 1、基础采用桩承台、地梁、底板相结合基础。地梁截面为300×650、300×700、300×800、350×1000、400×900、400×950、450×1000mm等,承台底标高为-6.0m和-6.2m,承台厚为1100、1300mm。底板面标高为-4.9m,板厚为400mm。 2、地下室结构柱截面为450×450、500×500mm,剪力墙厚为350mm。梁截面为300×600、300×800、350×700、350×1000、350×900、450×950mm等,室外标高为-0.8米,顶板厚为200mm。 3、地下室底板和梁砼强度为C35,抗渗等级为S8,地下室剪力墙、柱、顶板砼强度为C30,抗渗等级为S8。标高-0.05以上梁板砼强度等级为C20。底板、外墙均为抗渗砼。砼施工必须采取可靠的措施确保混凝土连续浇筑,防止产生“冷缝”,控制温差和收缩应力,防止深层贯穿裂缝。 第二节地下室施工工艺和流程 地下室工程程序:基坑挖运土→基底周边设置排水井及排水沟→碎石垫层及素混凝土垫层→电梯井、承台、地梁人工修土→碎石垫层及素混凝土垫层→弹线→承台、地梁砌砖胎膜及内粉刷→垫层面防水层→细石混凝土保护层→电梯井、承台、地梁及底板扎筋→管线预埋预留及外壁墙内钢板止水带安装及焊接→分段后浇带、支挡模及内模→基底浇注混凝土(有中间向四周分段浇注)→地下室剪力墙钢筋的绑扎→地下室管线预买预留及止水钢板带安装和焊接→弹线→模板安装→地下室混凝土的分节浇注→地下室顶板支模、扎筋→顶板的混

混凝土工程施工工艺流程

1.1.混凝土工程施工工艺流程 1.2.泵管布置 输送泵配管采用管径125mm、长度3m的直管,管段之间采用装拆迅速的双盖扣式防震密封接头。由于弯管的曲率半径越小,管内阻力越大,故尽量采用曲率半径1m的弯管,长度为1m的锥形管与混凝土泵出口采用过渡连接,输送管末端选用5m长软管。 为了尽量不使混凝土泵的振动传递给垂直管,弯管处要予以加固,在管道的振动方向加设支托,将距泵最近的弯管紧紧固定,以减少振动。泵送时为减少因管道振动造成的压力损失,在垂直管道竖向每层设附加管卡1个,泵管架设固定如下图所示:

4.2.1混凝土水平运输 (1)考虑到项目施工部位过于零散楼板部位可以采用斗车、电梯运输必要情况下可以增加卸料池。 1.3.浇筑前的准备 (1)钢筋模板的检查验收手续办理齐全。 (2)混凝土搅拌站提供配比单,浇筑前一天将配比单报监理单位审批。 (3)按照本施工方案进行详细的安全技术交底,明确各作业人员的岗位职责。 (4)墙柱插筋上超出+0.5m 标高控制线,并用红油漆画上红色三角做标记。 (5)对机械设备进行空运调试,保证机械设备能连续正常运行。 (6)掌握浇筑期间的天气情况并根据天气情况进行相应的物质准备。 (7)在所有准备工作齐备后,向监理单位提交浇筑申请,申请批复后方可正式开始浇筑混凝土。 1.4.浇筑方法 (1)浇筑时应按施工部署由远到近逐层推进的原则浇筑。 (2)混凝土泵送施工时,统一指挥和调度,应用无线通讯设备进行地泵、

搅拌运输车与浇筑地点的联络,把握好浇筑与泵送的时间。 (3)混凝土浇筑时应采用“分区定点、一个坡度、循序推进、分次到顶”的浇筑工艺。根据泵车布管路线,划定浇筑区域,每台泵车负责本区域混凝土浇筑。浇筑时先在一个部位进行,混凝土形成扇形向前流动,然后在其坡面上连续浇筑,循序推进。这种浇筑方法能较好的适应泵送工艺,使每车混凝土都浇筑在前一车混凝土形成的坡面上,确保每层混凝土之间的浇筑间歇时间不超过规定的时间。 (4)混凝土浇筑时在每台泵车的出灰口处配置1~2台振捣器。在混凝土振动时,振动棒要快插慢拔,按450mm间距成梅花形布置振动点。振捣时应依次进行,不要跳跃式振捣,以防发生漏振。振动器的振捣要做到快插慢拔,每一振点的振捣延续时间30s,使混凝土表面水分不再显著下沉、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止。底板混凝土采用斜面分层浇筑法进行浇筑。浇筑工作由下层端部开始逐渐上移,循环推进,浇筑时要在下一层混凝土初凝之前浇捣上一层混凝土并插入下层混凝土5cm,以避免上下层混凝土之间产生冷缝,同时采取二次振捣法保持良好接槎,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对于预埋件和钢筋太密的部位,要注意插棒的位置,不能漏振,并做好预埋件管的保护。 在每个浇筑层的上、下部布置二道振动棒。第一道布置在混凝土卸料点,防止混凝土堆积。第二道布置在坡角处,振捣下部混凝土,主要解决下部的振实。振捣时先振捣出料口处的混凝土,使之自然流淌成坡度,然后全面振捣。 (5)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由专人看模,认真观察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和预留孔洞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当发现有变形时及时修正处理。混凝土振捣时在钢筋骨架上铺跳板,操作人员在跳板上施工。在混凝土初凝前由收面工抹平混凝土面,随抹随拆除跳板。

混凝土独立基础施工工艺

工艺流程:作业准备→砼运输→砼浇筑→拆模、砼养护 1、砼运输:保持运输均衡,考虑商砼站较近且浇筑方便,确定初凝时间6小时,终凝时间8小时,如果出现异常情况造成不能在初凝前完成入模振捣成型,则必须退砼,不得违规使用。保证混凝土从搅拌机卸出后到浇筑完毕并且上层混凝土覆盖振捣完的时间,不超过初凝时间。 2、砼离析:砼在运输后出现离析,必须进行二次搅拌。当坍落度损失后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应加入原水灰比的水泥砂浆或二次掺加减水剂进行搅拌,事先经试验室验证可行,严禁直接加水。 3、砼浇筑: 1)、连续浇筑不分层,设置溜槽下砼,浇筑前对垫层及帮模浇水润湿,以湿润无明水为宜。 2)、振捣: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密实,快插慢拔,插点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要求振捣棒移动间距不大于400mm,振捣持续时间应使砼表面全部泛浆、无气泡、不下沉为止。到设计标高后振捣完毕用木杠刮平,待混凝土收水时,木抹子压实、搓平,至少压三遍,将表面裂纹压回,使表面密实平整,用2m靠尺检查平整。 3)、砼养护:砼浇筑完成后12h内应立即进行养护,应使用草帘子或麻包片覆盖表面,在其上洇水保持砼表面润湿。不但可以节约用水并防止溢流进地基土内,还能确保砼在持续润湿状态下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d。 4)、雨期施工:选择无雨天气进行。浇筑过程中遇中雨以上天

气马上停止施工,已施部位合理留好水平施工缝(不得留垂直施工缝),并用塑料布覆盖防雨,小雨天气连续作业必须确保及时覆盖。浇筑后未完成压面或已压面但尚未硬化到足以抵抗雨水冲刷的程度前则必须覆盖防雨并保证及时搓平压面且不受雨水入侵冲刷影响。 5)、施工缝处理:施工缝处须待已浇筑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小于时,才允许继续接槎浇筑。在继续浇筑混凝土前,水平施工缝应全部剔除软弱层及浮浆到露出石子。并用水冲洗干净后先浇50~100mm同混凝土配比无石子砂浆一层,然后继续浇筑混凝土,应细致操作振实,以使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

地下室施工工艺流程

人防: 地下室工程施工措施: 工艺流程 (一)钢筋绑扎工艺流程 核对钢筋半成品→划钢筋位置线→运钢筋到使用部位→绑扎基础钢筋(墙体、顶板钢筋)→预埋管线及铁件→垫好垫块及马凳铁→隐检。 (二)模板安装工艺流程准备工作(确定组装模板方案)→搭设内外支撑→安装内外墙模板(安装顶板模板) →合模前钢筋隐检→预检。 (三)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作业准备→混凝土搅拌→混凝土运输→混凝土浇筑与振捣→养护。 操作工艺 (一)钢筋绑扎工艺 1、基础钢筋绑扎 (1)核对钢筋半成品:按设计图纸(工程洽商或设计变更)核对加工的半成品钢筋,对其规格型号、形状、尺寸、外观质量等进行检验,挂牌标识。 (2)划钢筋位置线:按照图纸标明的钢筋间距,从距模板端头、梁板边5cm 起,用墨斗在混凝土垫层上弹出位置线(包括基础梁钢筋位置线)。 (3)按弹出的钢筋位置线,先铺底板下层钢筋,如设计无要求,一般情况下先铺短向钢筋,再铺长向钢筋。 (4)钢筋绑扎时,靠近外围两行的相交点每点都绑扎,中间部分的相交点可相隔交错绑扎,双向受力的钢筋必须将钢筋交叉点全部绑扎。绑扎时采用八字扣或交错变换方向绑扎,必须保证钢筋不位移。 (5)底板基础梁,可预先分段绑扎骨架,然后安装就位,或根据梁位置线就地绑扎成型。(6)基础底板采用双层钢筋,绑完下层钢筋后,摆放钢筋马凳或钢筋支架,(间距以人踩不变形为准,一般为1m 左右1个为宜)。在马凳上摆放纵横两个方向定位钢筋,钢筋上下次序及绑扣方法同底板下层钢筋。 (7)基础底板和基础梁钢筋接头位置要符合设计要求,同时进行抽样检测。 (8)钢筋绑扎完毕后,进行垫块的码放,间距1m 为宜,厚度满足钢筋保护层要求。 (9)根据弹好的墙、柱位置线,将墙、柱伸入基础的插筋绑扎牢固,插入基础深度和甩出长度要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同时用钢管或钢筋将钢筋上部固定,保证甩筋位置准确,垂直,不歪斜、倾倒、变位。 2、墙钢筋绑扎 (1)将预埋的插筋清理干净,按1:6 调整其保护层厚度符合规范要求。先绑2~4 根竖筋,并画好横筋分挡标志,然后在下部及齐胸处绑两根横筋定位,并画好竖筋分档标志。一般情况横筋在外,竖筋在里,所以先绑竖筋后绑横筋,横竖筋的间距及位置应

最新混凝土搅拌站生产工艺流程图教程文件

德州国泰商砼有限公司 混凝土拌合站生产工艺流程图

浅谈现代教育技术与数学探究式教学模式 摘要教学模式与教育技术之间是一种辩证关系,犹如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一样,它们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现代教育技术为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了新的可能。本文主要就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更好的进行数学探究式教学,谈几点认识。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数学探究式教学模式 2002年月3月由教育部颁发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数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增加了探究性活动的内容,并要求“在教学中必须认真实施”。开展探究式教学,既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对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能力的挑战。这就给我们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如何给学生提供探究的问题和背景?2002年3月由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由此可见,数学教学需要改革和创新,我们应该积极寻找现代教育技术和数学学科的整合点来优化课堂教学,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信息素养。 一、现代教育技术是实现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物质基础。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为探究式教学模式提供了更易于实现和操作的物质基础。这主要表现在: 1.教育信息资源极大丰富,学生可以十分方便且相对独立地查询和获取知识。 与传统的纸介质信息载体相比,电子媒介有着惊人的高密度。一部百科全书的内容完全可以装入一张光盘,因此在信息时代,每个家庭拥有一座小型图书馆已经不是神话。因特网更是知识的汪洋大海,在网上搜寻、检索知识变得十分有效和容易。每个上网的学生都可以方便地进入这一超大型的图书馆,并可以获得各方面专家的指导和帮助,从而使全世界的教育资源为自己的学习服务。 2.多媒体、交互式以及虚拟现实技术的信息表达方式,大大提高了探究式学习中学生学习的效率和趣味性。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计算机辅助教学增添了活力,因其文、图、声并茂且具有良好的交互性,使得各种教育信息的表达更加生动、直观和多样化。计算机领域里的虚拟现实技术正在快速发展,并开始在辅助教学中得到应用。虚拟技术以电子信息装置取代原有的感知对象,具有其它方法难以替代的优势。

基础、地下室施工方案

地下车库施工方案 1.编制说明 1.1编制依据 1.1.1 已审批的《施工组织设计》 *****主体工程施工合同书 *****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提供的《*******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书》1.1.2施、建施图纸,图纸会审记录,设计变更单。 1.1.3 参考规范、标准: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地基与基础工程工艺标准ZJQ00-SG-008-2003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86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2. 基础与地下室工程概况 2.1设计概况 本工程为平战结合防空地下室,平时为地下车库,战时为甲六级二等人员掩蔽部。该分部(分项)工程分为两个独立的地下室工程,分别为二区地下室、四区地下室。二区地下室建筑面积为:5436.81平方米;四区地下室建筑面积为:2980.37平方米;共计:8417.18平方米。 基础与地下室工程设计概况详见下表: 基础与地下室工程设计概况 基础 与 地 下 室1 基础 形式 钢筋砼筏板基础 2 基础 持力层 第3层粉质粘土或第5层粉砂层 4 地下 室底板 板厚:350mm,局部400mm。 现浇钢筋砼底板,底板厚度350mm,底板顶面标高为31.4m,底板C30密实性砼,地板及壁板采用5% 符合CAI纤维膨胀抗渗剂,抗渗等级为P6。

2.2 分部(分项)工程工程量 该基础与地下室工程包括:土方开挖工程、地下室防水工程、±0.00以下结构工程施工。土方为放坡大开挖,地下室防水采用结构自防水加0.7厚聚乙烯丙纶卷材防水1.3厚聚合物水泥砂浆粘接剂,基础与地下室的梁、板、墙、柱钢筋均为现场绑扎,商品砼浇筑。 2.3 《施工组织设计》对该分部(分项)工程的部署要求 严格按施工规范要求施工,符合验评标准的要求,确保分部工程优良的目标;符合总进度计划的要求,力争提前完成分部分项工程;做好安全防护及安全技术交底工作,严格按方案及交底要求施工,确保施工安全;材料按要求堆放,施工做到工完场清;主体施工前,做好落地脚手架的基础;施工管理人员督促各班组作业人员做好各分项工程的成品保护。 2.4 分部(分项)工程特点 2.4.1整个地下结构工程的面积大,形状不规则,且要与一期的地下室准确对接。而已布设的测量控制网点也可能因临建施工、土方挖(包括桩基开挖)填等诸多原因而发生偏移。因此地下结构施工时,测量工作的准确性要求高,难度大。 2.4.2地下结构有防水要求,施工时,应针对砼结构渗漏的原因如结构开裂、温度裂缝、收缩裂纹、砼结构不密实等渗漏原因,采取相应措施。重点做好砼施工质量控制以及施工缝、膨胀加强带、后浇带、穿过迎水墙体的管道和模板对拉螺杆等位置处的细部处理。 2.4.3该工程地下结构的预留、预埋数量较多,施工前,应对土建施工图、安装施工图进行必要的综合校对;施工过程中须加强土建与安装的配合,并对

混凝土施工工艺

二、素砼施工 1、施工准备 基础轴线尺寸、基底地质情况均经过检查,并应办完隐检手续。安装的模板已经过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在槽帮或模板上做好混凝土上平的标志。广场大面积浇筑的素砼垫层每隔3m左右钉上埋在垫层中的暖卫、电气等各种管线均已安装完毕,并经过有关方面验收。组织商品供应和现场泵送设施架设。如零星部位采用现场拌制混凝土,校核混凝土配合比,检查并进行技术交底。准备好混凝土试模。 工艺流程:基底或模板内清理→商品混凝土或混凝土拌制→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振捣→混凝土养护 2、素砼垫层浇筑 清理:在地基或砂石垫层上清除淤泥和杂物,并应有防水和排水措施。对于干燥土应用水润湿,表面不得留有积水。在支模的板内清除垃圾、泥土等杂物,并浇水润湿木模板,堵塞板缝和孔洞。商品混凝土的组织供应应及时和连续,确保浇捣顺利进行。零星部位现场混凝土拌制:后台要认真按混凝土的配合比投料,每盘投料顺序为石子→水泥→砂子(掺合料)→水(外加剂)。严格控制用水量,搅拌要均匀,最短时间不少于90s。混凝土的下料口距离所浇筑的混凝土表面高度不得超过2m。如自由倾落超过2m时,应采用串桶或溜槽。混凝土的浇筑应分层连续进行,一般分层厚度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 1.25倍,最大不超过50㎝。先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应快插慢拔,插点应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振捣密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5倍。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以清除两层间的接缝。后用平板振捣器振捣,移动间

距应能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覆盖已振捣的边缘。混凝土不能连续浇筑时,一般超过2h,应按施工缝处理。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注意观察模板、支架、管道和预留孔、预埋件有无走动情况。当发现有变形、位移时,应立即停止浇筑,并及时处理好,再继续浇筑。混凝土振捣密实后,表面应用木抹子搓平。 3、素砼垫层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12h内加以覆盖和浇水,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有足够的润湿状态。养护期一般不少于7昼夜。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损坏时,方可拆除侧面模板。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以后,方可在其上来往行人和进行上部施工。在施工中,应保护好暖卫、电气暗管以及预留洞口,不得碰撞。雨期、台风季节施工时,露天浇筑混凝土编制季节性施工方案,准备覆盖材料,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三、混凝土基础施工工艺 1、工艺流程:按规范标准。 2、清理:在地基或基土上清除淤泥和杂物,并应有防水和排水措施。对于操土应用水湿润,表面不得留有积水,在去模的板内清除垃圾、泥土等杂物,并浇水湿润木模板,堵塞板缝和孔洞。 3、混凝土拌制:要认真按混凝土的配合比投料;每盘投料顺序为石子水泥砂子(掺合料)水(外加剂)。严格控制用水量,搅拌要均匀,最短时间不少于90s。 4、混凝土的浇筑:混凝土的下料口距离所浇筑的混凝土表面高度不得超过2m。如自由倾落超过2m时,应采用串桶或溜槽。混凝土的浇筑应分层连续进行,一般分层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最大不超过50cm。用插入式振

地下室后浇带最新施工工艺

有些地下室由于地势高水位低,固设计时取消止水钢板和橡胶止水条设置,在这种情况下施工相对比较方便,一般常规做法是在“后浇带”部位用钢筋焊成钢架,在钢架上绑扎密目钢丝网,形成一道阻离层施工不方便,需要钢筋和电焊后期钢筋也无法重复使用,浪费资金且不易后期清理,在这里我为大家介绍一种便宜实用的方法,绝属木工活,现通过三维图片一一为大家讲解。 21、1、首先准备一些主材如钢筋支架 22、2、组合模板等

23、 3、在垫层上弹好“后浇带”定位线,一般为800mm宽 24、 4、再按照弹设的控制线配合铝合金做成细石砼坎台,高度随底板保护层厚度,一般为50mm。 25、 5、第二天就可以绑扎基础底板钢筋了,先绑扎底部钢筋,后浇带部位钢筋要与坎台平齐,便于后期立模板

26、 6、底板钢筋全部绑扎完成后进行保护层垫块的支设,按要求一般为800mm*800mm纵横间距排列,并支设在钢筋交点上 27、 7、垫上制作完成的钢筋马磴,间距控制在800mm*800mm为宜,保证上部钢筋不变形不下沉 28、 8、再按图纸设计要求绑扎上部钢筋,后浇带部位上部钢筋要与下部钢筋对齐

29、 9、从剖面看如下 30、 10、安装组合模板,一般宽度随网眼净尺寸,高度随底板厚度加100mm,逐个进行排列 31、 11、一侧排列完成后,排另一侧的模板,下部要到底

32、 12、为了保证单块组合板的稳定性,全部组合板排列完成后应对下部和上部用木方进行连接,每隔二米钉一个钉,下部可采用短木料逐个对接排列,便于后期取出。如果后浇带端部有空间可从端部进出,木料可取长些的 33、 13、再进行下部横向支撑,确保浇筑砼时不会胀模 34、 14、再进行上部支撑安装

地下室工程施工方案及工艺方法

地下室工程施工方案及工艺方法 一、施工流程 二、施工方法要点 (一)、土方开挖 1、根据地质资料,本工程的±0.00相当于黄海高程51.04米,地质勘察时未发现地下水,地下室板、梁底标高分别是-4.35、-5.90、-6.15不等,故变配电室的基坑机械大开挖深度按-5.80米、其他部位基坑机械大开挖深度按-4.05米考虑,剩余土方以人工开挖。 2、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周边环境,本工程的土方开挖深度不是很深、且土质情况较好,开挖段内主要土层为粉质粘土夹角砾,基坑将采取大放坡开挖,放坡系数为1:1。

如实际开挖过程中发现与地质报告不符的异常情况时,可采用土钉墙坑壁维护及轻型井点降水等措施,并及时与设计、监理和建设单位联系处理。 3、土方开挖总方量为6400立米,为保证施工进度拟选用二台PC200型挖掘机分别1轴的F轴和K轴位置沿建筑物顺时针方向开挖,土方开挖分层进行,每层开挖深度控制在50厘米以内,开挖过程中必须由专人指挥,严格控制每皮开挖深度,以防止坡体中的应力瞬间释放,造成边坡失稳。 4、机械挖土至地下室底板底标高以上30CM后,停止机械挖土,改用人工开挖,以免造成超挖和干扰基底土质。人工修土应及时用小推车将余土运至挖掘机工作范围内,以便及时将土方运出。 5、基坑开挖过程中为防止下雨天的地表水流入基坑,在基坑的周边设置纵横砖砌排水沟进行排水。 6、待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后,经设计、监理和建设单位验收后立即浇筑混凝土垫层,避免基底土长期暴露。 (二)、垫层施工 1、地下室垫层施工在土方工程分段完成,并组织验槽符合设计要求后立即进行,垫层施工时基槽内不得有积水。 2、地梁砖胎模砌筑:地下室地梁砖胎模按弹线、底线进行砌筑以确保地梁轴线尺寸截面尺寸的准确,同时必须采用水泥砂浆砌筑,待达到一定的强度既墙体不再变形后,选择合适级配的砂回填。 3、混凝土垫层采用自拌混凝土,人力车运输,平板振捣器振捣密实,表面进行二次抹光。 (三)、地下室钢筋 1、钢筋加工:本工程地下室所用的钢筋均在施工现场加工,钢筋制作前首先根据设计图纸及施工、设计验收规范计算出下料长度、填写配料单,经审核后严格按照料单下料、成型,每批配好的钢筋应分别编号、堆放。 2、本工程所使用的钢筋直径在φ18以上的水平钢筋和φ16以上的竖向钢筋分别采用闪光对焊和电渣压力焊,焊工必须持证上岗,正式作业前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试焊,试焊试件经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批量作业,并且在每批次焊接件中随机抽取试件进行复检。 3、钢筋绑扎

混凝土搅拌站生产线培训资料

混凝土搅拌站生产线培训资料 本文由zbs3270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混凝土搅拌站生产线培训资料 (2010 年9 月) 集团公司是集设计开发、生产制造、工程安装于一体的综合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的服务对象是向建材行业的客户提供建材机械成套设备。目前的主要产品是系列的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生产线和承重砌块生产线。自公司成立十多年来,规模逐年扩大。到目前为止,我公司的产品覆盖大半个中国,已累计承接一百多个混凝土搅拌站工程,安装了二百多条搅拌站生产线和近十条砌块生产线。混凝土搅拌站就是产出混凝土的生产企业。一个搅拌站的核心是混凝土生产线。下面对其进行简要的介绍。 一、有关混凝土的简介 1. 混凝土成为现代社会最重要的建筑材料之一,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商品(预拌)混凝土是建筑工业化的重要标志。发达国家的预拌混凝土已占到现浇混凝土总量的80% 以上。我国的预拌混凝土起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当时是用于大型水利工程,到七十年代开始

用于城市工程建设。到八十年代中期,建设部将推行混凝土集中搅拌列为建筑业发展的重大技术政策。随后在全国得到迅速地发展,目前在全国已建有2000 多条搅拌站生产线,而北京的数量占了全国总数的1/10。如上所述,我公司已完成的生产线数量也占到了全国总数的1/10。混凝土商品化集中生产,不但降低了环境污染,而且明显地提高了混凝土的质量和强度,改善了混凝土的性能,降低能耗,提高劳动生产率。它使建设工程的结构形式,施工方式都获得了较大的改善与进步。 2. 土木工程所使用的混凝土,一般由水泥、砂、石、水以及外加剂这五种物料组成。其比重约为 2.4t/m3。其中水泥与水起胶凝作用,水泥与水接触后进行水化反应,形成坚硬的水泥石,它们将砂、石骨料颗粒牢固地粘结成整体,使混凝土具有一定的物理力学性质。为了调节混凝土的性质,常在其中加入各种化学外加剂,这些化学外加剂常常是液态的,所以一般称为液体外加剂。另外,在混凝土中还常加入一些粉状掺和料,如粉煤灰、矿粉等掺和料。从搅拌站的搅拌机中所排出的混凝土称为新拌混凝土,新拌混凝土经28 天养护后达到其最大强度。水泥:通用水泥主要包括五大品种,即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等。水泥常见的标号有32.5,42.5,52.5 等。砂与石:统称为骨料或集料。在混凝土中起骨架填充作用。石子的极限强度应大于所筑混凝土强度的1.5 倍。按其粒

地下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地下室工程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及施工特点: 1.1工程概况: 花溪区孟关沙坡村村委综合办公楼工程楼。占地面积约4235m2,总建筑面积13809m2。设有地下室一层,平时停车,地下室开挖深度为5.5M。 本工程为框架结构,基本柱网7.5m×8.1m。墙、柱、楼板、屋面均采用现浇砼。基础底板面积约4235m2,砼体积近1500m3。砼强度等级为C30。底板厚度250mm,单桩承台大部分高为1.0m,部分高为1.7m,地下室外墙厚度为300mm,内墙厚度为300mm。砼强度等级C35P8。框架柱截面主要有500×500mm,500×700mm,500×800mm,等,砼强度等级为C35。 1.2施工特点 1.3地下室有车道、水池、水沟、集水井、电梯井是施工中的难点。由于地下 水位基本平行于地下室底板标,下雨时候水位上到室底板标。 1.4地下室底板砼数量大,浇筑时间长,应确定好浇筑顺序,避免出现施工缝, 在施工时与后浇带为施工流水段。 1.5电梯井没有设置孔桩,只是采用钢筋砼底板面积大( 2.5m×2.5m),电梯 井深度为1.6m。采用底板和剪力墙施工外墙厚度不大、标号不太高,且 用C35P8砼另加抗裂剂为结构自防水。施工中应防止出现裂缝而引起外墙渗 水。

二、 施工工艺:

三、主要施工方法: 3.1 基坑内土方开挖: 本工程在施工工程桩前,已进行了基坑清淤在开挖700mmI深度,地下室施工时的土方开挖主要是整体基坑清淤在开挖700mmI深度进行(根据施工现场情况和施工图中地下室底板做法要求),基础梁、消防水池、集水井处的土方,开挖的最大深度为3.4m,最浅0.3m,土方施工在验桩后进行,采用机械施工。土方的外运采用挖掘转运现场50m。在回填碎石400mm夯实后再施工垫层。 本工程开挖的、地梁、集水井几何尺寸小,精度要求多,故开挖前首先根据测定的轴线控制网初步放线,依次放出开挖边线。 3.2砖胎模施工: 砖胎模施工前,一定要进行基槽边框尺寸的复核,保证边梁的位置与几何尺寸的正确。由地下水位高,土层较软,回填量大,对小于1m深度的可用240砖墙砌筑,深度在1m~3m的要采用370砖墙,为保证砖胎模的强度与稳定性,砌筑砂浆采用M10水泥砂浆并将砖胎模侧壁用1:2.5水泥砂浆抹平。 3.3垫层施工: 本工程地下室垫层为100厚C15素砼垫层,施工时地下水位须降低在垫层底以下500,在基坑土夯实平整并测好水平标高,采用平扳振动器拖平、收光,至少养护2天方可进入下道工序。 消防水池垫层完工后,继做15厚1:2.5水泥砂浆保护层压实、压光。 3.4消防水池防水层施工: 3.4.1 工艺流程:本工程水池防水层采用高分子聚合物自粘卷材防水,厚度为3mm,二道其工艺流程如下: ①内平面工艺流程:基层清理→涂刷底胶→细部增强处理→刷第一道防水涂料→

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

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 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 本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适用于工程土建混凝土浇筑施工。 一、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 1、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有关标准; 2、内实外光,试件合格率100﹪; 3、外观质量达到颜色一致,棱角分明,线条顺直,无缺边掉角,无蜂窝麻面,无气孔泡、无跑模、无裂纹、大面垂直、平整、无污物、无露筋、无纱线。 二、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要求 (一)原材料 1、水泥 ①采用的水泥必须是符合建设单位入网资质要求并经检验合格的产品。 ②现场水泥要做好标识,内容包括:水泥包括名称、生产厂家、标号出厂日期、批号、检验状态(合格与否)、进货日期、保管人。 ③水泥使用必须按要求进货检验,做到先进先用,防止长期积压。当水泥的出厂日期超过三个月或发现受潮等问题时,先暂停使用,并进行检验,根据检验情况确定水泥的实际使用标号。对需要降低标号使用的水泥要标识明确、严格管理、确保不使用重要工程或关键部位,并不得与合格水泥混用。 ④水泥库要达到存放要求,底层要架空20cm以上,周围排水畅通,

水泥库内保证不潮湿、不漏雨。 2、砂石料 ①石料进场前必须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准进场。进场的砂、石料必须标识。 ②石料的含泥量、有害物含量、级配、强度等指标,必须经抽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③堆放砂、石料的场地要进行硬化及覆盖,确保砂石料不受污染及在雨季施工时含水量不影响。 3、水当使用各种水时,水质用经检验和调查,确保水中所含影响砼正常凝结与硬化的有害物质含量符合规范要求。 4、砼外掺料 ①为了节约水泥,满足砼的运输、泵送等特殊施工要求,应使用外加剂和外掺料,施工中不得随意改变施工使用量。 ②外加剂和外掺料,进货前对其产品进行检验,其质量应符合有关标规定和产品说明书。 ③外加剂和外掺料在用于施工前应进行现场试验,确认其能够满足施工要求后,方可现场使用。 (二)模板及支架 1、模板和支架 ①模板和支架必须进行设计验算,强度和刚度要满足施工要求。 ②模板必须采用厚度≥6mm的冷轧钢板。

大型混凝土搅拌站的生产过程及工艺流程

大型混凝土搅拌站的生产过程及工艺流程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混凝土搅拌站项目产品生产工艺 混凝土搅拌站的混合搅拌过程,为物理反应,无化学反应,一般采用配料机对骨料-砂石进行配比,运送到搅拌机,同时添加计量好的水泥及外加剂等粉料及水料,输送到搅拌机,由搅拌机对这些物料进行均匀搅拌,达到搅拌匀度生产出成品混凝土。 现在,大型混凝土搅拌站的整个操作过程现在都是在电脑控制下进行,采用自动化配比,自动化输送和自动化搅拌工艺,能便捷的生产出建筑专用混凝土,具体混凝土生产过程如下 1混凝土搅拌站的搅拌主机进行搅拌 骨料、粉料、水及外加剂等是按照设定的时间投入混凝土搅拌机的,进入混凝土搅拌机的物料在相互反转的两根搅拌轴上的双道螺旋叶片的搅拌下,使物料产生挤压,摩擦、剪切、对流,从而进行剧烈的强制掺合,搅拌时间到时,由搅拌机开门装置的气缸将门打开,由叶片将已搅拌好的混凝土推到等待在混凝土搅拌机下的运输车(在进入运输车之前先取一部分搅拌好的混凝土进行抽测试验,检验是否满足要求),合格后全部推入后关门进入下一个搅拌循环,成品料由混凝土罐车运往施工现场。 2骨料称量 所需骨料包括砂石料,由汽车运至厂区(要求混凝土所需骨料需符合使用标准,或经过洗石机洗石达标的骨料),再分别用装载机装入密闭骨料仓,在骨料仓下方均接一个计量称,分别对各种骨料按质量配比称量,称好的骨料由皮带输送机(半封闭)输送到骨料过渡仓,由过渡仓开门落至混凝土搅拌机内搅拌。 3粉料称量(水泥、粉煤灰等) 所需的粉料由密封罐车运至厂区,再由罐车或其它输送装置通过压缩空气泵打入立式粉料仓,开启蝶阀,粉料落入螺旋输送机,再由螺旋输送机输送到称量斗称量,称量按骨料的配比误差进行扣称,称好的水泥由水泥称量斗下的气缸开启蝶阀滑入混凝土搅拌机搅拌。 4水称量 所需的水由水泵把水池的水抽入称量箱称量,称好的水由增压泵抽出经喷水器喷入搅拌机。 5外加剂称量 所需的添加剂由自吸泵从添加剂箱内抽至称量箱称量,称好的添加剂投入水箱

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资料讲解

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

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 一、材料要求 1、水泥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不低于P.O 32.5Mpa,防水混凝土水泥最小用量大于300Kg/ m3 ;普通混凝土水泥最小用量大于260Kg/ m3。 2、砂:细度模数2.3-3.0,中砂,含泥量〈3%;通过0.315mm筛的砂不小于15%,砂率控制在40%左右。 3、石:0.5-2.5cm,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大于10%,含泥量〈1%。 4、外加剂:抗渗混凝土选用SY-K膨胀纤维抗裂防水添加剂,由试验室做出试配(21、24#楼:基础、地下室外墙、天井处顶板均为S8,三期地下室:底板、顶板、外墙均为S6),冬施时掺加适当的防冻剂,保证冬施顺利。外加剂成份中不含氯离子、尿素或氯离子成份。 5、混凝土强度要求: 6、三期地下室混凝土强度均为C35。 二、主要机具

47米汽车泵:2辆(3层以下),HPT80地泵两台,混凝土运输:6辆;50型振捣棒:采用环保型振捣棒,至少3个,用于混凝土振捣;30型振捣棒:二个,钢筋密集处混凝土振捣;其它工具:绝缘手套,铁锹、铁抹子、木抹子、靠尺等。 三、作业条件: 1、墙顶甩出预留钢筋整理整齐,钢筋位置正确且用水平定位筋固定好,间距均匀一致。 2、顶板模板支设完毕且通过验收。 3、板内预埋件、水电管线、盒的数量及位置准确,且固定牢固可靠。 4、作好楼板浇筑高度控制线(结构+500mm线),便于控制楼板厚度及浇筑标高。 5、板洞口位置留置准确,且洞口加筋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四、操作工艺 工艺流程:混凝土搅拌生产→混凝土输送→混凝土的振捣及按照指定标高找平→混凝土压光及板面处理→混凝土养护。 五、质量标准 1、主控项目 1.1混凝土使用的水泥、水、骨料、外加剂和添加剂等必须符合施工规范的有关规定,使用前资料齐全。 注: 1.1.1 混凝土用的粗骨料,其最大颗粒粒径不得超过构件截面最小尺寸的1/4,且不得超过钢筋最小净间距的3/4;

地下室地面施工工艺标准

地下室地面施工工艺标准 一、工艺流程 1、细石混凝土工艺流程 找标高、弹面层水平线→基层处理→抹灰饼或冲筋→洒水湿润→刷素水泥浆→浇筑细石混凝土→抹面层压光→养护→切分格缝。 2、找标高、弹面层水平线 根据墙面上已有的水平标高线,测量出每个房间地面面层的水平线,弹在四周墙壁上,并与房间以外的楼道、楼梯平台、踏步的标高相呼应,贯通一致。精装的区域不做地坪,但需保证装修后能顺接平。 3、基层处理 将基层表面的杂物、灰尘、泥土、水泥浆以及油污等清理干净,并用水冲洗干净。 4、抹灰饼 根据房间内四周墙上弹的面层标高水平线,确定面层抹灰厚度(不应小于20mm),然后拉水平线开始抹灰饼(5×5cm),横竖间距为 1.5~2.0m,灰饼上平面即为地面面层标高。如果房间比较大,还须抹标筋。铺抹灰饼和标筋的砂浆材料配合比均与抹地面的砂浆相同。 5、洒水润湿 浇筑地面混凝土前1d对基层表面进行浇水湿润,表面积水应予以扫除。 6、刷素水泥浆结合层 在浇筑混凝土前,在基层上刷一道素水泥浆,其配合比为108胶:水=12,胶水:水泥=1:2。不要刷的面积过大,要随刷随铺细石混凝土,避免时间过长水泥浆过干而空鼓。 7、浇筑细石混凝土 将细石混凝土分段顺序铺抹到地面基层上,用刮杠顺着标筋刮平,采用平板振捣器振捣密实,直至面层出现泌水现象后用木抹子搓平。搓平后,在混凝土面层上均匀地撒一层干拌水泥砂(配合比1:1)拌合料,待灰面吸水后再用2m长刮杠刮平。如基层有回填土,则采用120厚C20混凝土,内配φ6.5@250单层双向钢筋。 8、抹面层、压光 当面层灰面吸水后,用木抹子用力搓打、抹平,将水泥细砂拌合料与混凝土浆混合,使面层达到结合紧密。用铁抹子轻轻抹压一遍,将脚印压平;当面层砂浆初凝后,地面面层上有脚印,但走上去不下陷时,用铁抹子进行第二遍抹压,把凹坑、砂眼填实、抹平,

压花地坪施工工艺及流程方案

现浇混凝土 压花耐磨地坪施工方案 (一)仿石压印地坪垫层施工的技术要求——由垫层施工方负责1.基土的施工 基土要求均匀密实,选择原状土或回填土;当地基为软弱基础时,要用碎石、卵石作为表面以下的填料,其最大粒径不得超过铺填厚度的2/3。注意使用最佳含水率的土料,增加碾压遍数,碾压密实大于98%,以提高地面的承载能力。 人行道铺设大于10cm厚的3:7灰土(或做≮3cm厚砂石级配或做建筑砂垫层),垫层厚度一定要均匀捣实,以保证浇筑混凝土后,排水均匀。灰土上面铺设6—10cm厚的混凝土垫层。 车行道(非主干道路)大于30cm厚的3:7灰土,大于6cm厚的砂石级配垫层或碎石垫层,垫层厚度一定要均匀捣实,以保证浇筑混凝土后,排水及沉降均匀。碎石上面铺设10-20cm厚的混凝土垫层。按车流量确定混凝土的厚度和根据相应规范选择钢筋的配制,以防将来产生沉降,造成表面断裂,由此产生的裂缝于贝乐公司的产品和施工质量无关。 2.模板的铺放: 在对地坪有形状、图案要求和施工需要时,一定要铺设模板,模板的铺设应符合设计的尺寸及标高要求,要平整、坚固,最好选用刚度大的钢模板。宽度超过5m的垫层应分段铺设模板,区段宽度一般为3-4m;区段应结合变形缝的位置、不同材料的地面面层连接处等

进行划分。立柱周围应铺设菱形模板,在浇筑的同时要随时注意模板的变形、位移并防止漏浆胀模并立即停止浇筑进行修复处理,且应在已浇筑好的混凝土凝结前修整完好。如果模板为侧石或其他材料的地面铺装,要注意进行保护,以防污染。 如果在防水层上直接铺设混凝土,建议铺设钢筋(网片)混凝土,作好界面粘接的处理,混凝土的区段面积不要超过10-15m2. 如果在垫层混凝土上铺设砂浆,那么砂浆的区段面积不要超过8-10 m2,并且要将垫层混凝土充分湿润还要作好接浆处理。 3.钢筋的摆放 对有铺设钢筋要求的地坪,应按照设计规范来确定钢筋规格,当摆放网片时,周围应按照要求保留相应的空间,对于使用较深纹理的模板,一定要在钢筋网上保留出2-3倍模板纹理深度的垫层混凝土,同时注意石子的粒径要可以通过网片的孔径为好,当混凝土施工厚度较小时施工时应注意钢筋的变形尤其是钢筋上翘问题。 4.垫层混凝土的配比要求: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提高工程质量减少泌水现象发生,我们要求垫层施工方一定要控制好水灰比和坍落度,这是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 在人行道,贝乐公司要求使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为C25以上,水灰比为≯0.55,塌落度为7-9cm, 石子的最大直径为1.9cm(每立方混凝土中,水:水泥:砂:石=158:350:511:1251);在车行道,我公司要求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为C35以上,水灰比≯0.45,

混凝土搅拌站应急救援预案

混凝土搅拌站应急预案 搅拌站,主要从事各种型号的预拌混凝土的生产、运输、泵送;主要工作区域,生产经营过程中,突发因素、工业及交通危险源较多。 1、应急救援的目的 加强拌合站对重大突发事件、工业及交通事故处理的综合指挥能力,提高紧急救援反应速度和协调水平,迅速有效的处置各类突发事件,最大限度的减轻损失,确保安全生产、优质服务的实现,特制定本应急救援预案。 2、预案适用范围 (1)、生产主要设备紧急故障,水、电中断; (2)、3人以上食物或化学品中毒事件; (3)、突发火灾事故; (4)、因自然灾害引起的突发事件;地震、暴雨或连阴雨、风灾、传染性疫情等影响生产、生活的重大事件。 (5)、机械设备或运输车辆突发故障 上述给拌合站正常的生产运行、稳定、职员生活以及对客户造成不良影响和严重后果的突发危机事件(以下统称突发危机事件),超出部门有效处理能力,需多部门做出反应、协调处理时,即启动本预

案。 3、应急救援的原则 (1)、“统一指挥、系统联动”的原则。对突发性危机事件的处理,由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或授权的部门)统一指挥公司内相关部门和班组,统一协调相关外界单位或有关人员,充分利用和发挥现有资源,对已有的指挥机构、人员、设备、物资、信息、工作方式进行整合,保证对突发事件的有效控制和快速处置。 (2)、“常备不懈、以人为本”的原则。将事前预防和事后应急有机结合,按照应急救援实战需要,把应急管理的各项工作落实在日常管理之中,提高危机防范水平。 (3)、“快速反应、协调解决”的原则。各部门、各班组要相应建立本部门和班组的预警和处置突发危机事件的快速反应方案和机制,保证物力、人力的准备,一旦出现危机,确保发现、报告、指挥、处置等环节的紧密衔接,及时应对。 (4)、突发危机事件发生后现场临时处置原则。为了保证在现场己有条件下有效控制突发事件蔓延,在未得到经理部应急领导小组指令之前,现场职务最高(或最直接)的领导可以立即采取应急行动,避免或减少损失。执行以下原则: (a)组织现场力量,控制事态发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