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工艺
- 格式:doc
- 大小:16.50 KB
- 文档页数:6
太阳能光伏组件生产流程1. 光伏组件生产流程概述太阳能光伏组件是将光能转换为电能的装置,它由太阳能电池组成。
光伏组件的生产流程主要包括原材料准备、硅片制备、电池片制造、组件装配和测试等环节。
2. 原材料准备太阳能光伏组件的主要原材料是硅,它是制造电池片的基础材料。
在原材料准备阶段,需要对硅材料进行选择和处理。
首先,选取高纯度的硅块作为原料,然后通过冶炼和精炼等工艺,将其提纯到符合要求的程度,以确保电池片的质量。
3. 硅片制备硅片制备是光伏组件生产流程中的重要环节。
首先,将准备好的硅块切割成薄片,通常薄片的厚度约为0.2mm。
然后,对硅片进行表面处理,例如去除杂质、涂覆抗反射膜等,以提高光吸收和转换效率。
最后,通过热处理,使硅片的晶体结构更加完善,提高材料的导电性能。
4. 电池片制造电池片制造是太阳能光伏组件生产过程中的核心环节。
首先,将准备好的硅片加工成P型和N型的硅片,分别进行掺杂和烧结,形成P-N结构。
然后,在硅片上加工出电极,通常采用的是银浆披覆技术。
接下来,对电池片进行光伏效应测试,筛选出符合要求的产品。
最后,将通过测试合格的电池片进行分类、标记和包装,以备后续使用。
5. 组件装配在组件装配环节,将制造好的电池片与支架、连线等组件进行组装。
首先,将电池片安装到支架上,并使用导电胶条或焊接连接线将电池片串联或并联起来,形成电池组件。
接着,将组件背面密封,以保护电池片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最后,将组件进行电气连接测试,确保其正常工作。
6. 组件测试与包装在组件生产流程的最后阶段,对已装配好的组件进行测试和包装。
测试主要包括光电转换效率、电流和电压等性能参数的测量,以验证组件的质量和性能。
同时,还需要对组件进行外观检查,确保无损坏和缺陷。
最后,将测试合格的组件进行包装,以便运输和存储。
结论太阳能光伏组件生产流程包括原材料准备、硅片制备、电池片制造、组件装配和测试等环节。
每个环节都对组件的质量和性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光伏组件原理与工艺介绍光伏组件是利用光伏效应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它是由光伏电池(也称为太阳能电池)组装而成,根据功率的大小,可以分为光伏电池板和光伏电池片两种形式。
光伏组件的工作原理基于光电效应和硅半导体材料。
当光线照射到光伏组件上时,光线的能量被硅半导体吸收。
吸收的光子会释放出电子,形成电子和空穴对。
在一个PN结的作用下,电子和空穴会分别向两个载流子的区域运动,从而形成电流。
这个电流可以被提取出来,用于驱动电器设备或存储起来。
在光伏组件的制备工艺中,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步骤:1.制备硅片:硅片是光伏电池的基础材料,通常采用单晶硅或多晶硅。
制备过程包括材料准备、熔融和晶化等工艺。
2.制备PN结:PN结是光伏电池的关键组件,用于分离电子和空穴。
制备PN结的过程主要包括扩散、堆积和激活等步骤。
3.沉积抗反射膜:为了提高光伏组件的光吸收效率,常常在硅片表面沉积抗反射膜。
这样可以减少光的反射,提高光线的吸收程度。
4.金属电极附着:为了从光伏电池中提取电流,需要在硅片的两侧附着金属电极。
通常使用铝或银等材料进行金属电极的制备。
5.包装和封装:为了保护光伏电池片,通常还需要对电池片进行封装。
这样可以防止外界环境对光伏组件的损害,并提高其耐用性。
此外,对于一些高效率的光伏组件,还会采用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多接触技术等先进工艺。
多晶硅太阳能电池能够提供更高的转化效率,多接触技术可以提高光伏组件的功率输出。
总结起来,光伏组件的原理是利用光电效应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其制备工艺包括硅片制备、PN结制备、抗反射膜沉积、金属电极附着以及封装等步骤。
通过这些工艺,可以制备出高效率、稳定性好的光伏组件,为太阳能应用提供可靠的能源转化设备。
组件生产工艺简介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中国经济的腾飞又对能源提出了更多要求。
之前以煤炭和石油为主的动力非可再生能源已日趋减少,为了能满足更多环境和生活质量的要求人们发现了一系列的可再生能源如:风能、生物能、沼气、水能、太阳能等。
近年来大多数人的眼光都几乎同时指向了一个方向-----太阳能!太阳能是人类最重要的无污染、可再生、无穷无尽的新能源,早在20世纪50年代,第一块硅太阳电池的问世,揭开了现代电池研究和开发的序幕。
太阳电池的应用从太空卫星到偏僻地区的独立电源,再到大规模光伏电厂,屋顶太阳能电池的并网发电,应用领域不断扩大;规模不断增加;工艺水平和科技含量的不断提高;成本的不断下降;使得近年来太阳能光伏行业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组件线又叫封装线,封装是太阳能电池生产中的关键步骤,没有良好的封装工艺,多好的电池也生产不出好的组件板。
电池的封装不仅可以使电池的寿命得到保证,而且还增强了电池的抗击强度。
产品的高质量和高寿命是赢得可客户满意的关键,所以组件板的封装质量非常重要。
一.流程图:1、电池检测分选——234、排版(玻璃清洗、材料切割、玻璃预处理、敷设)——5、层压——6、去毛边——7、装边框(涂胶、装角键、装框、擦洗余胶)——8、焊接接线盒——9清洗——10、组件测试—外观检验—11、包装入库;二.组件高效和高寿命如何保证:1、高转换效率、高质量的电池片;下面是电池的结构示意图:(1)金属电极主栅线;(2)金属上电极细栅线;(3)金属底电极;(4)减反射膜;(5)顶区层(扩散层);(6)体区层(基区层);2、高质量的原材料,例如:高的交联度的EV A、高粘结强度的封装剂(中性硅酮树脂胶)、高透光率高强度的钢化玻璃等;3、合理的封装工艺;4、员工严谨的工作作风;由于太阳电池属于高科技产品,生产过程中一些细节问题,一些不起眼问题如应该戴手套而不戴、应该均匀的涂刷试剂而潦草完事等都是影响产品质量的大敌,所以除了制定合理的制作工艺外,员工的认真和严谨是非常重要的。
光伏组件生产工艺流程
《光伏组件生产工艺流程》
光伏组件是利用光电效应将太阳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设备,是太阳能发电的关键部件之一。
其生产工艺流程非常复杂,涉及多个环节和工艺技术。
首先是硅片生产。
硅是光伏组件的主要材料,其生产工艺包括颗粒多晶硅生产、晶体生长、切割成薄片等环节。
在硅片生产过程中,需要保证硅材料的纯度和晶格结构的稳定性,以保证后续工艺的顺利进行。
其次是电池片生产。
电池片是将硅片通过光伏效应转换太阳能为电能的部件。
电池片生产工艺包括清洗表面、涂覆光伏材料、打印导电线路、切割成单个电池片等环节。
在电池片生产过程中,需要保证光伏材料的均匀涂覆和导电线路的精准打印,以提高电池片的转换效率。
最后是组件装配。
组件装配是将电池片与支撑结构、边框等部件组装成最终的光伏组件。
组件装配工艺包括电池片布局、串联并联、封装背板、接线等环节。
在组件装配过程中,需要保证电池片的布局合理、封装背板的密封性良好,以提高光伏组件的稳定性和耐候性。
总体来说,光伏组件生产工艺流程涉及硅片生产、电池片生产和组件装配三个主要环节,每个环节都有其独特的工艺要求和
技术挑战。
随着太阳能行业的快速发展,光伏组件生产工艺也在不断创新和进步,以提高光伏组件的转换效率和降低成本。
光伏组件生产流程光伏组件生产流程简介:光伏组件,也被称为太阳能电池板,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光伏组件的生产流程经过多个关键步骤,包括硅材料的准备、硅片的生产、电池片的制造、组件的组装和测试等。
本文将深入探讨光伏组件的生产流程,并探讨其中的一些关键技术和挑战。
第一部分:硅材料的准备光伏组件的主要材料是硅。
硅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地壳中的常见元素,它具有半导体特性,能够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在光伏组件的生产过程中,首先需要准备合适质量的硅原料。
硅原料经过提纯、晶体生长等工艺,得到高纯度的硅块。
这些硅块将成为后续步骤中生产硅片的重要原料。
第二部分:硅片的生产硅片是光伏组件的核心部件,其中发生光电转换的过程。
硅片可以通过两种方法制备:单晶方法和多晶方法。
单晶硅片具有非常高的电池效率,但其制备成本较高;多晶硅片则具有较低的制备成本,但其电池效率相对较低。
在硅片生产的过程中,硅原料经过熔化、晶体生长和切割等步骤,得到具有一定厚度的硅片。
第三部分:电池片的制造电池片是在硅片上加工而成的,它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关键部件。
电池片的制造过程包括在硅片上涂覆抗反射层、光刻和扩散等步骤。
这些步骤的目的是通过控制硅片表面的电荷分布和光线反射,提高光电转换效率。
此外,还会在硅片上加工金属电极,以便引导电流流动。
第四部分:组件的组装和测试在组件的组装过程中,电池片经过排列和固定,形成光伏组件的基本单元。
多个电池片通过导线连接形成电路,以便将产生的电能进行收集和输出。
组件的组装还包括安装钢化玻璃、背板和边框等辅助结构,以增强组件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在组装完成后,光伏组件需要经过一系列测试,包括电性能测试、机械性能测试和环境适应性测试等,以确保其符合质量标准和性能要求。
总结:光伏组件的生产流程经过多个关键步骤,从硅材料的准备开始,经过硅片生产、电池片制造、组件的组装和测试等,最终形成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在每个步骤中,需要使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以确保组件的高质量和高效率。
光伏组件生产工艺流程光伏组件是利用光电效应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是太阳能发电系统的核心部件之一。
光伏组件的生产工艺流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原料准备、晶体生长、切割、电池片制作、组件装配等多个环节。
下面将详细介绍光伏组件生产的工艺流程。
首先,原料准备是光伏组件生产的第一步。
主要原料包括硅、玻璃、背板、胶粘剂等。
其中,硅是光伏组件的主要材料,需要经过熔炼、晶体生长等工艺步骤,制备成硅片。
而玻璃、背板、胶粘剂等材料也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处理,以满足光伏组件生产的需要。
接下来是晶体生长环节。
硅片是光伏组件的关键部件,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
晶体生长是指将原料硅通过熔融再结晶的方法,制备成具有一定晶格结构的硅片。
这个过程需要严格控制温度、压力等参数,确保硅片的质量和晶格完整性。
随后是切割和电池片制作。
晶体生长出来的硅片需要经过切割工艺,将其切割成一定尺寸的硅片。
然后,通过光刻、腐蚀、扩散等工艺步骤,将硅片制作成具有PN结构的电池片。
这些工艺步骤需要精密的设备和严格的工艺控制,以确保电池片的质量和性能。
最后是组件装配。
将制作好的电池片、玻璃、背板等材料组装在一起,形成完整的光伏组件。
这个过程需要进行密封、固定、接线等工艺操作,以确保光伏组件的密封性和耐久性。
总的来说,光伏组件生产工艺流程是一个复杂而严谨的过程,涉及到原料准备、晶体生长、切割、电池片制作、组件装配等多个环节。
每个环节都需要精密的设备和严格的工艺控制,以确保光伏组件的质量和性能。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光伏组件生产工艺也在不断完善,为太阳能发电系统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光伏双玻组件生产工艺流程1.切割硅片:首先,将硅片切割成适当的尺寸。
硅片是太阳能电池的主要材料,切割过程需要高精度的设备和技术。
2.清洗硅片:切割后的硅片会有一些污染物和杂质,需要将其清洗干净。
一般采用酸、碱或水溶液进行清洗,以确保表面干净。
3.光照刻蚀:为了增加太阳能电池片的光吸收效果,需要在硅片表面施加光照刻蚀。
光照刻蚀可以增加硅片表面的粗糙度,从而提高光的吸收率。
4.电池背面加工:为了提高太阳能电池的效率,需要在背面施加阳极氧化层和铝网。
阳极氧化可以增加背面的反射效果,铝网可以提高背面的电子传导性。
5.电池片测试:在将太阳能电池片封装到玻璃中之前,需要对电池片进行测试。
测试包括电流-电压特性测试、光电转换效率测试等。
6.组件封装:将测试合格的电池片放置在两片玻璃之间,形成光伏双玻组件的结构。
一般采用EVA(乙烯醋酸乙烯)作为黏合剂,通过热压或真空封装技术将电池片固定在玻璃上。
7.电池组件测试:封装完成后,需要对光伏双玻组件进行全面的测试。
测试包括光电转换效率测试、电流-电压特性测试、耐候性测试等。
8.组件装框:将测试合格的光伏双玻组件安装在铝框架上,并使用硅胶密封胶对其进行密封。
密封胶可以防止水分和灰尘进入组件内部,确保组件的使用寿命和性能。
9.组件检查:对装框完成的光伏双玻组件进行外观检查和电性能测试。
检查包括组件外观质量、表面平整度、接线盒接触性能等。
10.组件包装:对检查合格的光伏双玻组件进行包装,以防止运输过程中的损坏。
包装通常采用纸箱、木箱或泡沫塑料。
11.发货和安装:将光伏双玻组件发货给客户,并由客户进行安装和使用。
光伏双玻组件的生产工艺流程包括硅片切割、清洗、光照刻蚀、背面加工、电池片测试、组件封装、电池组件测试、组件装框、组件检查、组件包装、发货和安装等步骤。
每个步骤都需要严格的控制和检验,以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光伏电池生产工艺流程光伏电池是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装置,其生产工艺流程可以分为硅原料准备、硅棒制备、硅片制备、电池片制备和组件制备五个主要步骤。
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个步骤的工艺流程。
首先是硅原料准备。
光伏电池的主要材料是硅,因此需要从原料中提取出高纯度的硅。
通常采用冶炼法或化学法提炼硅,得到多晶硅或单晶硅。
接下来是硅棒制备。
将提炼出的多晶硅或单晶硅加热熔化,然后在晶体生长炉中以特定方式降温来制备硅棒。
硅棒是电池片的基础材料,具有较高的纯度和完整的晶体结构。
然后是硅片制备。
将硅棒切割成薄片,一般厚度为180-200微米。
然后通过打磨、腐蚀等工序,使硅片表面光滑和可用于制备电池片。
接下来是电池片制备。
将硅片进行表面光洁处理,然后进行掺杂和扩散处理,以形成PN结。
接下来,将导电层、金属电极和透明导电层等材料分别沉积在硅片的不同表面上,形成电池片的结构。
最后再进行退火和激活处理,使电池片具有较高的发电效率。
最后是组件制备。
将多个电池片按照一定的布局和排列方式连接在一起,形成光伏电池组件。
组件中还需要添加辅助材料,如钢化玻璃、封装材料和铝框等,以保护电池片并提供支撑和电气连接。
组件制备的最后一步是进行质量检验,确保组件的性能和质量符合国际标准。
整个光伏电池的生产工艺流程分为硅原料准备、硅棒制备、硅片制备、电池片制备和组件制备五个主要步骤。
这些步骤的每个细节都非常重要,对于提高光伏电池的转换效率和降低成本至关重要。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研发的推进,光伏电池的生产工艺流程也将不断完善和改进,以适应市场需求和实现更高的能源利用效率。
光伏组件的制备流程光伏组件,也被称为太阳能电池板,是将太阳能光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它是利用光伏效应原理制造而成的,可以广泛应用于太阳能发电系统、太阳能供电设备等领域。
下面将介绍光伏组件的制备流程。
1. 材料准备制备光伏组件的第一步是准备材料。
主要材料包括硅片、导电背接触材料、前表面金属化膜、封装材料等。
其中,硅片是光伏组件的核心材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组件的发电效率。
2. 硅片清洗清洗硅片是为了去除表面的杂质,确保硅片表面干净、光滑。
清洗过程中一般使用酸碱溶液进行浸泡和超声清洗,以去除污垢和氧化物。
3. 表面处理经过清洗的硅片需要进行表面处理,以提高硅片的光吸收能力。
常见的表面处理方法有化学腐蚀、刻蚀等,通过增加硅片表面的纹理结构,可以增加光的散射,提高光伏效率。
4. 金属化金属化是将硅片表面涂覆一层导电背接触材料,常用的材料有银浆。
金属化的目的是提高硅片的导电性能,减少电阻损耗。
5. 光伏电池片制备通过光刻技术,在硅片上制作PN结,形成光伏电池片。
光刻技术主要包括涂覆光刻胶、曝光、显影等步骤,通过光刻胶的选择、曝光和显影的处理,可以在硅片上形成所需的PN结。
6. 前表面金属化在光伏电池片的正面涂覆一层前表面金属化膜,常用的材料有铝、银等。
前表面金属化的目的是增加光伏电池片对光的吸收能力,并提高光电转换效率。
7. 封装将光伏电池片用封装材料进行封装,以保护电池片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常见的封装材料有玻璃、聚合物等。
封装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组件的结构紧密,以提高组件的耐久性和稳定性。
8. 质检制备完成的光伏组件需要进行严格的质检,以确保组件的质量和性能符合标准要求。
质检内容包括外观检查、电性能测试等,通过质检可以筛选出不合格的组件,保证出厂产品的质量。
9. 组装合格的光伏组件可以进行组装。
组装包括将多个光伏电池片串联或并联,连接电线和接线盒等。
组装完成后,光伏组件可以投入使用,将太阳能光能转化为电能。
光伏电池生产工艺流程光伏电池生产工艺流程是指将太阳能光线转化为电能的过程,主要包括硅料制备、硅片生产、电池片制作和组件装配四个主要环节。
首先是硅料制备。
这一步骤主要是从硅源中提取出纯净的硅,以制备高纯度硅料。
硅料制备的主要方法有两种,分别是“化学法”和“冶金法”。
化学法主要是将硅源反应制备一种含有高纯度硅含量的化合物,然后通过还原反应得到纯净的硅。
而冶金法则是通过高温熔炼和精炼的方法,去除硅源中的杂质,得到高纯度的硅料。
其次是硅片生产。
硅片是光伏电池的基础材料,其制作过程首先是将高纯度的硅料熔融成液态,并倒入冷却的坩埚内。
通过控制熔融硅的温度和冷却速度,使其逐渐凝固成硅锭。
然后,将硅锭通过拉伸机器,将硅锭拉成长条状的硅棒。
最后,通过硅棒切割成约0.2mm厚的硅片,用于制作电池片。
再次是电池片制作。
电池片是将硅片通过掺杂和结构化等工艺制作成能够产生电能的组件。
首先,在硅片表面进行掺杂,将硅片分为p型和n型。
然后,将p型和n型硅片通过热扩散或离子注入等方法结合在一起,形成p-n结,即光伏电池的活性层。
随后,在表面涂覆上金属网格和背面金属电极,用于电流的收集和传输。
最后,通过抛光和清洗等工艺处理,得到成品的电池片。
最后是组件装配。
组件装配是将制作好的电池片组装起来,形成光伏电池组件。
首先,将电池片通过焊接或直接粘贴在玻璃或聚合物基板上。
然后,在电池片上覆盖透明导电层,并加入防反射涂层以提高光吸收效率。
最后,使用有机胶或硅胶将玻璃和背板黏合在一起,并进行灵活接线、密封检测和包装等工艺步骤。
总结起来,光伏电池生产工艺流程包括硅料制备、硅片生产、电池片制作和组件装配四个主要步骤。
这些步骤是相互关联和依赖的,每一步骤的质量和效率都直接影响着最终整个光伏电池组件的性能和成本。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光伏电池的生产工艺也在不断优化和改进,以提高光伏电池的效率和降低成本,促进光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光伏组件生产流程1. 简介光伏组件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核心部件之一,它能够将太阳能转化为可用的电能。
本文将深入探讨光伏组件的生产流程,从原材料的选择到最终组装的过程。
2. 原材料选择光伏组件的核心材料是太阳能电池片。
太阳能电池片通常由硅材料制成,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能和光电转换效率。
在生产过程中,对硅材料的纯度和晶体结构要求非常严格,以确保光伏组件的性能和稳定性。
3. 切割硅棒光伏组件的生产开始于硅棒的切割。
硅棒切割是将大型硅棒切割成薄片,并且这些薄片将成为太阳能电池片的基础。
切割过程中,需要使用特殊的切割工具和技术,确保薄片的平整度和尺寸精度。
4. 清洗和涂层切割得到的硅片需要经过清洗和涂层处理。
清洗过程是为了去除表面的杂质和污染物,保证硅片的纯净度。
涂层是为了增强硅片的光吸收能力和光电转换效率,常用的涂层材料包括抗反射膜和导电膜。
5. 接触电极印刷和烧结接触电极印刷是将导电银浆印刷到硅片表面,用于收集光电能并传输到电路中。
印刷完成后,硅片需要进行烧结处理,以确保接触电极与硅片之间的粘结强度和电导率。
6. 制造太阳能电池片在硅片完成涂层、接触电极印刷和烧结后,它们就可以被称为太阳能电池片了。
太阳能电池片是光伏组件的核心部件,能够将太阳光转化为电能。
制造太阳能电池片的过程包括光电效应、光电流的收集和输出等多个步骤。
7. 清洗和检测制造完太阳能电池片后,需要进行清洗和检测。
清洗过程是为了去除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和杂质。
检测过程是为了确保太阳能电池片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电性能测试、外观检查和光电转换效率测试等。
8. 组件封装太阳能电池片通过串联和并联的方式组合成光伏组件。
组件封装过程是将太阳能电池片安装在保护材料中,同时连接电路和支架。
组件封装需要考虑到组件的稳定性、耐候性和光吸收能力等因素。
9. 总结与展望通过深入的生产流程探讨,我们可以了解到光伏组件的制造过程非常复杂,涉及到多个环节和技术。
光伏组件生产工艺流程1.太阳能电池片生产:太阳能电池片的生产是整个光伏组件生产工艺的第一步。
太阳能电池片的制作通常采用硅材料,通过切割硅锭制得。
切割后的硅片经过抛光、清洗、腐蚀等工艺处理,最后通过扩散等工艺在硅片上形成PN结。
2.太阳能电池片测试:经过制作的太阳能电池片需要进行测试,以保证其电性能符合要求。
测试内容包括开路电压、短路电流、最大功率点等参数的测量。
只有通过测试合格的太阳能电池片才能进入下一步的封装工艺。
3.太阳能电池片封装:经过测试合格的太阳能电池片可以进行封装。
封装工艺主要包括电池片的排列、布线、连接等过程。
封装时通常使用背板、玻璃罩、胶带、锡管等材料进行固定和保护。
4.组件测试和分类:封装完成的太阳能电池组件需要进行电性能测试和外观质量检查。
测试内容包括输出功率、开路电压、短路电流等参数的测量。
根据测试结果,对太阳能电池组件进行分类,分类依据通常是其输出功率的大小。
5.焊接支架和连接件:分类完成后的太阳能电池组件需要进行逆变器、支架等外部连接件的焊接。
焊接质量对于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性能和寿命具有重要影响,所以焊接工艺需要保证焊点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6.组件测试和质量控制:焊接完成的太阳能电池组件需要再次进行测试,以确保其电性能和外观质量符合要求。
同时,还需要进行质量控制,包括外观检查、胶带粘贴、标识等环节。
7.组件包装和出厂:经过测试合格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可以进行包装和出厂。
包装通常采用纸箱包装,同时附带产品说明书和质保卡等文件。
出厂的太阳能电池组件需要进行质量验收,并进行出厂记录和档案归档。
总结:光伏组件生产工艺流程分为太阳能电池片生产、太阳能电池片测试、太阳能电池片封装、组件测试和分类、焊接支架和连接件、组件测试和质量控制、组件包装和出厂等步骤。
这些工艺环节的高效和稳定对于确保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品质和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工艺
组件线又叫封装线,封装是太阳能电池生产中的关键步骤,没
有良好的封装工艺,多好的电池也生产不出好的组件板。电池的
封装不仅可以使电池的寿命得到保证,而且还增强了电池的抗击
强度。产品的高质量和高寿命是赢得可客户满意的关键,所以组
件板的封装质量非常重要。
流程:
1、电池检测——2、正面焊接—检验—3、背面串接—
检验—4、敷设(玻璃清洗、材料切割、玻璃预处理、敷设)——5、
层压——6、去毛边(去边、清洗)——7、装边框(涂胶、装角
键、冲孔、装框、擦洗余胶)——8、焊接接线盒——9、高压测
试——10、组件测试—外观检验—11、包装入库
组件高效和高寿命如何保证:
1、高转换效率、高质量的电池片;
2、高质量的原材料,例如:高的交联度
的EVA、高粘结强度的封装剂(中性硅酮树脂
胶)、高 透光率高强度的钢化
玻璃等;
3、合理的封装工艺;
4、员工严谨的工作作风;
由于太阳电池属于高科技产品,生产过程中一些细节问
题,一些不起眼问题如应该戴手套而不戴、应该均匀的涂刷试剂
而潦草完事等都是影响产品质量的大敌,所以除了制定合理的制
作工艺外,员工的认真和严谨是非常重要的。
太阳电池组装工艺简介:
工艺简介:在这里只简单的介绍一下工艺的作用,给大家一个感
性的认识。
1、电池测试:由于电池片制作条件的随机性,生产出来
的电池性能不尽相同,所以为了有效的将性能一致或相近的电池
组合在一起,所以应根据其性能参数进行分类;电池测试即通过
测试电池的输出参数(电流和电压)的大小对其进行分类。以提
高电池的利用率,做出质量合格的电池组件。
2、正面焊接:是将汇流带焊接到电池正面(负极)的主
栅线上,汇流带为镀锡的铜带,我们使用的焊接机可以将焊带以
多点的形式点焊在主栅线上。焊接用的热源为一个红外灯(利用
红外线的热效应)。焊带的长度约为电池边长的2倍。多出的焊
带在背面焊接时与后面的电池片的背面电极相连。
3、背面串接:背面焊接是将36片电池串接在一起形成
一个组件串,我们目前采用的工艺是手动的,电池的定位主要靠
一个膜具板,上面有36个放置电池片的凹槽,槽的大小和电池的
大小相对应,槽的位置已经设计好,不同规格的组件使用不同的
模板,操作者使用电烙铁和焊锡丝将“前面电池”的正面电极(负
极)焊接到“后面电池”的背面电极(正极)上,这样依次将36
片串接在一起并在组件串的正负极焊接出引线。
4、层压敷设:背面串接好且经过检验合格后,将组件串、
玻璃和切割好的EVA、玻璃纤维、背板按照一定的层次敷设好,准
备层压。玻璃事先涂一层试剂(primer)以增加玻璃和EVA的粘
接强度。敷设时保证电池串与玻璃等材料的相对位置,调整好电
池间的距离,为层压打好基础。(敷设层次:由下向上:玻璃、
EVA、电池、EVA、玻璃纤维、背板)。
5、组件层压:将敷设好的电池放入层压机内,通过抽真
空将组件内的空气抽出,然后加热使EVA熔化将电池、玻璃和背
板粘接在一起;最后冷却取出组件。层压工艺是组件生产的关键
一步,层压温度层压时间根据EVA的性质决定。我们使用快速固
化EVA时,层压循环时间约为25分钟。固化温度为150℃。
6、修边:层压时EVA熔化后由于压力而向外延伸固化形
成毛边,所以层压完毕应将其切除。
7、装框:类似与给玻璃装一个镜框;给玻璃组件装铝框,
增加组件的强度,进一步的密封电池组件,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边框和玻璃组件的缝隙用硅酮树脂填充。各边框间用角键连
接。
8、焊接接线盒:在组件背面引线处焊接一个盒子,以利
于电池与其他设备或电池间的连接。
9、高压测试:高压测试是指在组件边框和电极引线间施
加一定的电压,测试组件的耐压性和绝缘强度,以保证组件在恶
劣的自然条件(雷击等)下不被损坏。
10、组件测试:测试的目的是对电池的输出功率进行标定,
测试其输出特性,确定组件的质量等级。
太阳能电池阵列设计步骤:
1、计算负载24h消耗容量P。
P=H/V
V——负载额定电源
2、选定每天日照时数T(H)。
3、计算太阳能阵列工作电流。
IP=P(1+Q)/T
Q——按阴雨期富余系数,Q=0。21~1。
00
4、确定蓄电池浮充电压VF。
镉镍(GN)和铅酸(CS)蓄电池的单
体浮充电压分别为1。4~1。6V和2。2V。
5、太阳能电池温度补偿电压VT。
VT=2。1/430(T-25)VF
6、计算太阳能电池阵列工作电压VP。
VP=VF+VD+VT
其中VD=0。5~0。7
约等于VF
7、太阳电池阵列输出功率WP平板式太阳
能电板。
WP=IP×UP
8、根据VP、WP在硅电池平板组合系列表格,
确定标准规格的串联块数和并联组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