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说创作作文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5
小说类作文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学会撰写小说类作文,掌握小说类作文的写作结构和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讲解和示范,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文学创作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欲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小说类作文的写作结构和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通过文字表达情节和人物形象。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教师简要介绍小说类作文的特点和写作要求,激发学生对小说类作文的兴趣。
2. 讲解小说类作文的写作结构。
教师通过PPT或板书的形式,讲解小说类作文的写作结构,包括开头、发展、高潮、结局等部分的写作技巧。
3. 分析优秀小说段落。
教师选取一些优秀的小说段落进行分析,并引导学生从情节、人物、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
4. 示范撰写。
教师现场示范撰写一段小说类作文,让学生了解小说类作文的写作过程和技巧。
5. 学生实践操作。
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和要求,进行小说类作文的实践操作,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材进行创作。
6. 作品展示与点评。
学生完成作文后,可以进行作品展示和互相点评,教师也可以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和指导。
7. 总结反思。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总结,让学生对小说类作文的写作结构和技巧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四、作业布置。
布置小说类作文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行练习和完善。
五、板书设计。
小说类作文的写作结构和技巧。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了小说类作文的写作结构和技巧,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同时,通过作品展示和点评,也激发了学生对文学创作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小说类作文教案设计模板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小说类作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要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文学创作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学情操。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小说类作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
2. 难点,如何通过小说类作文表达丰富的情感和意境。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教师可以通过介绍著名小说家的作品或者朗读一段精彩的小说片段来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对小说类作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2. 学习小说类作文的基本结构。
通过分析一篇优秀的小说类作文,让学生了解小说类作文的基本结构,包括开头、发展、高潮、结尾等部分,以及人物、情节、环境的描写。
3. 探讨小说类作文的写作技巧。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小说类作文的写作技巧,如如何塑造生动的人物形象、如何设置引人入胜的情节、如何营造恰到好处的氛围等,让学生掌握小说类作文的写作要点。
4. 练习小说类作文的写作。
让学生进行小说类作文的写作练习,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话题或者素材,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创作,同时可以进行互相交流和互相评价,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5. 展示和分享。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小说类作文,并进行互相分享和交流,让学生在展示和分享中相互学习,相互提高。
6. 总结和检查。
对学生的小说类作文进行总结和检查,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并进行指导和改进。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小说类作文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在写作过程中表现出了很好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但在写作技巧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我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和训练。
同时,我也发现学生在展示和分享中能够相互学习,相互提高,这也是我以后教学中需要重点培养的一种能力。
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让他们在小说类作文的写作中不断进步。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小说的基本结构和特点,提高对小说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写作技巧,学会用小说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3. 增强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教学重点】1. 小说基本结构:人物、情节、环境、主题。
2. 小说写作技巧:细节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
3. 小说主题的表达。
【教学难点】1. 如何在有限的篇幅内,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
2. 如何将复杂的思想情感融入小说情节中。
3. 如何运用丰富的写作手法,使小说更具吸引力。
【教学准备】1. 小说选段: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小说片段,用于分析小说结构和写作技巧。
2. 写作素材:提供一些生活素材,帮助学生构思小说情节。
3. 教学课件:制作关于小说写作技巧和主题表达的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读小说吗?为什么?2. 引导学生讨论小说的魅力,激发学生对小说写作的兴趣。
二、新课导入1. 介绍小说的基本结构:人物、情节、环境、主题。
2. 分析小说的特点:生动、形象、富有想象力。
三、小说结构分析1. 人物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包括外貌、性格、心理等。
2. 情节分析:分析小说的起承转合,理解情节的发展。
3. 环境分析:分析小说中的环境描写,体会环境对人物和情节的影响。
4. 主题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小说的主题,探讨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
四、小说写作技巧1. 细节描写:通过具体的细节描写,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
2. 心理描写:通过心理活动描写,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3. 环境描写:运用环境描写,烘托气氛,推动情节发展。
五、写作实践1. 提供写作素材,引导学生构思小说情节。
2. 指导学生运用小说写作技巧,创作一篇短篇小说。
六、作品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交流学习。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
七、总结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小说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
初中短篇小说写作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短篇小说的基本结构和要求;2. 培养学生运用想象和创造力进行短篇小说写作;3. 提高学生对人物、情节、环境等方面的描写能力;4. 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 短篇小说的基本结构和要求;2. 人物、情节、环境等方面的描写方法。
教学难点:1. 短篇小说的创新和独特性;2. 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短篇小说示例;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写作素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短篇小说的定义和特点;2. 引导学生认识到短篇小说的重要性和价值。
二、讲解短篇小说的基本结构(10分钟)1. 教师讲解短篇小说的开头、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2. 举例说明每个部分的作用和重要性。
三、分析人物、情节、环境等方面的描写方法(10分钟)1. 教师讲解人物描写的方法和技巧,如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2. 引导学生注意情节的紧凑和连贯,避免拖沓和跳跃;3. 讲解环境描写的方法,如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等。
四、学生写作实践(10分钟)1. 教师给出一个写作主题,要求学生以短篇小说的形式进行创作;2. 学生根据主题,运用所学的描写方法进行写作;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五、作品展示和评价(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写作心得;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表扬优点,指出不足;3. 学生相互评价,相互学习,提高写作能力。
六、总结和拓展(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要点和收获;2. 引导学生注重日常生活中的观察和积累,为写作提供素材;3. 鼓励学生多读优秀作品,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短篇小说的基本结构和描写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实践,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学生的写作进度,及时解答疑问,指导学生克服写作困难。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小说写作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了解小说写作的基本概念和要素;2.掌握小说写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3.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小说写作的概念和要素(1)小说的定义及特点(2)小说的基本要素:人物、情节、背景、主题2.小说写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1)人物刻画:塑造主要人物的形象、性格、动机(2)情节设计:构建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3)背景描写:营造生动的故事背景3.课堂实践(1)分组讨论小说的基本要素和技巧(2)引导学生根据给定的素材创作小段落小说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几张著名小说封面的图片,引起学生对小说的兴趣,引发他们对小说写作的探究欲望。
2.知识讲解(15分钟)简要介绍小说的定义和特点,以及小说写作的基本要素和技巧。
3.分组讨论(20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讨论小说的基本要素和技巧。
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的讨论结果。
4.课堂实践(40分钟)将学生分组,给每个小组提供一段素材,要求他们根据给定的素材创作一个小段落小说。
鼓励学生尽量发挥创造力,将素材进行巧妙组合,打造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
5.作品展示与点评(20分钟)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展示他们的作品,并对其他小组的作品进行点评和讨论。
6.课堂总结(10分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强调小说写作的重要性和学习成果。
四、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创作过程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合作和表达能力。
2.对学生创作的小段落小说进行评价,主要考察他们是否掌握了小说写作的基本要素和技巧。
3.听取学生的学习反馈和意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五、教学拓展1.鼓励学生多阅读优秀的小说作品,培养对文学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创作活动,让他们合作共同创作一篇完整的小说。
3.邀请作家、编辑等行业人士到课堂上进行经验分享和写作指导。
六、教学资源1.小说封面图片2.小组讨论素材(可提供一些人物、情节、背景的描述)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小说写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通过实践活动提高了他们的写作能力。
小小小说家——小学小说创作教学方案一、引言小学生作为正在逐渐成长和发展的阶段,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丰富的。
通过创作小学小说,不仅可以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还能够激发他们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种适用于小学生的小说创作教学方案。
二、背景小学生具有天真烂漫的特点,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和憧憬。
通过小说的创作,他们可以将自己的世界观和想象力融入其中,开拓思维和表达能力。
同时,小说创作也能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三、教学目标1. 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2.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故事构思能力;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四、教学内容1. 小说的基本要素:情节、人物、背景;2. 小说的结构:开头、发展、高潮、结尾;3. 基本写作技巧:如人物描写、场景描写、对话等;4. 小组合作:分小组创作小说,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五、教学步骤1. 第一阶段:让学生阅读与小说相关的绘本或者短故事,激发他们对小说创作的兴趣;2. 第二阶段:讲解小说的基本要素和结构,引导学生进行创作;3. 第三阶段:帮助学生理清故事的逻辑,共同进行头脑风暴,确定故事的基本情节;4. 第四阶段:指导学生进行文字表达,提供写作技巧和指导;5. 第五阶段:分小组展开创作,鼓励合作交流,并进行必要的修改和改进;6. 第六阶段:展示和分享小组创作成果,鼓励学生互相欣赏和学习。
六、教学评价1. 通过学生的小说作品,评价他们的创造力、写作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2. 通过小组合作和交流的情况,评价他们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3. 通过学生的展示和分享,评价他们的表达和表现能力。
七、教学资源1. 绘本和短故事: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2. 小说写作技巧手册:用于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和提供必要的技巧指导;3. 小组合作活动:用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八、结语通过小学小说创作教学方案的实施,可以充分发挥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写作和表达能力,以及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小说体裁的认识和欣赏能力。
2.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写作技巧。
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意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小说体裁的特点和结构。
2. 人物塑造和情节安排的方法。
3. 创意构思和语言表达。
教学难点:1.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构思出新颖的故事情节。
2. 如何运用丰富的词汇和句式进行生动的语言表达。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小说作品选读、教学课件、小说写作指导书籍。
2. 学生准备:笔记本、文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小说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小说作为一种文学体裁的魅力。
2. 展示一些经典小说片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小说体裁学习1. 讲解小说的四大要素:人物、情节、环境、主题。
2. 分析小说的结构特点,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3.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人物塑造和情节安排的方法。
三、创意构思训练1. 教师提出一个小说构思主题,如“时光之河”。
2. 学生分组讨论,构思故事大纲和人物设定。
3. 各组派代表进行故事梗概展示,教师点评并给出修改建议。
四、写作实践1. 学生根据构思好的故事大纲,开始写作。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写作过程中的疑问。
3. 学生完成初稿后,进行互评,分享写作心得。
五、作品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
2. 邀请其他同学对作品提出意见和建议。
3. 教师总结本次写作的优点和不足,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次小说写作教学,总结所学知识和写作技巧。
2. 学生反思自己在写作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制定改进计划。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小说体裁的认识和欣赏能力是否有所提高。
2. 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是否掌握了小说的基本结构、人物塑造和情节安排的方法。
3. 学生在创意构思和语言表达方面是否有所进步。
教学反思:1. 教师对本次教学活动的效果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
2. 教师关注学生的写作过程,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小说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掌握小说作文的写作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经典小说,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小说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文学、追求美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小说结构的把握。
2. 小说写作技巧的运用。
3. 创新思维的培养。
三、教学难点1. 小说中的人物塑造。
2. 小说情节的合理安排。
3. 小说主题的提炼。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展示经典小说片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小说的基本结构吗?小说有哪些写作技巧?(二)新课讲授1. 小说结构:介绍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主题),并分析其相互关系。
2. 小说写作技巧:讲解环境描写、人物描写、情节安排等技巧,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3. 人物塑造: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探讨人物性格的形成与变化。
4. 情节安排:分析小说情节的起承转合,讲解如何安排情节,使故事更加吸引人。
5. 主题提炼:探讨小说的主题思想,引导学生关注作品所表达的社会意义。
(三)课堂练习1. 以“亲情”为主题,创作一篇短篇小说。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所选小说的人物、情节、主题等。
(四)课堂总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小说写作技巧的重要性。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阅读一本经典小说,并撰写一篇读书笔记。
五、教学反思1. 本节课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2. 学生是否掌握了小说写作技巧?3. 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如何改进?六、教学评价1. 学生小说作文的完成情况。
2. 学生对小说写作技巧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
七、教学资源1. 教科书《高中语文》2. 经典小说片段3. 课后阅读推荐:《红楼梦》、《骆驼祥子》、《围城》等八、教学时间1. 课时:2课时2. 教学环节时间分配:导入(5分钟)、新课讲授(40分钟)、课堂练习(20分钟)、课堂总结(5分钟)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小说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小小说的基本特点、写作手法和表现手法。
(2)学会分析小小说的结构、人物、情节和主题。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思考能力。
(2)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热爱,培养审美情趣。
(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关注人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小小说的基本特点、写作手法和表现手法。
(2)小小说的结构、人物、情节和主题分析。
2. 教学难点:(1)如何把握小小说的主题,挖掘作品深层含义。
(2)如何运用小小说的写作手法,提高写作水平。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介绍小小说的定义、特点和发展历程。
(2)引导学生关注小小说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2. 阅读分析(1)选取一篇经典小小说,让学生进行阅读。
(2)引导学生分析小小说的结构、人物、情节和主题。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
3. 写作指导(1)介绍小小说的写作手法和表现手法。
(2)以小小说为例,讲解如何运用这些手法进行创作。
(3)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4. 交流评价(1)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分享自己的创作成果。
(2)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
(3)教师进行点评,总结本次教学成果。
5. 课堂小结(1)回顾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强调小小说的特点和写作技巧。
(2)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继续阅读小小说,提高自己的阅读和写作水平。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积极性。
2. 阅读理解:检查学生对小小说特点、写作手法和表现手法的掌握程度。
3. 写作水平:评价学生作品的质量,包括结构、人物、情节和主题等方面。
4.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后阅读和写作任务的完成情况。
五、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的亮点:总结本次教学的成功之处,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初中作文指导教案小说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小说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人物、情节、环境等。
2. 培养学生运用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小说创作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小说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
教学重点:1. 小说基本构成要素的理解和运用。
2. 小说创作技巧的掌握。
教学难点:1. 小说情节的创意构思。
2. 人物性格的塑造。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小说作品供学生阅读参考。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写作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小说?小说有哪些基本构成要素?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小说是一种文学体裁,通过塑造人物、叙述情节、描写环境来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基本构成要素包括人物、情节、环境等。
二、小说创作基本技巧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小说创作的基本技巧,包括人物塑造、情节构思、环境描写等。
2. 举例说明小说创作中的一些常见技巧和方法。
三、小说创作实践(10分钟)1. 教师给出一个小说创作的题目或情境,要求学生进行小说创作。
2. 学生现场进行小说创作,可以运用刚刚学到的创作技巧。
四、学生作品展示与评价(1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小说作品,可以读给自己听或念给同学听。
2. 教师和同学对作品进行评价,可以从故事情节、人物塑造、环境描写等方面进行评价。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课程的收获,让学生认识到小说创作的重要性和乐趣。
2. 学生反思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思考如何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继续创作自己的小说,争取完成一篇完整的小说作品。
2. 教师可以组织小说创作比赛,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才能。
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讲解小说创作的基本技巧,引导学生进行小说创作实践,旨在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学生的创作进展,给予及时的指导和鼓励,让学生在创作中体验到乐趣和成就感。
小小说创作作文教案 【教学目标】 1. 学习小小说情节曲折的创作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虚构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误会法、巧合法、峭收法三种创作技法。 【教学难点】 如何指导学生将三种创作技法运用到小小说创作实践中。 【教学方法】 活动教学法,讨论法,对话法。 【教学工具】 PPT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设想】 1. 将合作•对话•表达的理念融入小小说创作之中,体现新课程的教育理念。 2. 提倡课堂民主,对作品的评价由学生协商完成;在有争议的情况下,由学生民主表决。 3. 注重课堂的生成性,在师生、生生的互动下生成新的课堂内容;将学生的思维和生活看成语文课堂的教学资源。 4. 本设计是软设计,在课堂教学中可能根据课堂情境进行随机调整,也体现执教者随机教学的理念。 【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 导入新课 我们学过两篇小小说《差别》和《等待散场》,小小说有什么特点呢?明确:内容浓缩,文字简练,情节曲折,以小见大。 今天我们一起来创作几篇小小说,学习小小情节曲折的创作方法。
二 创 作 (一)巧合法 1. 教师展示PPT课件,解释巧合法。 明确:通过人物出乎意料的奇遇或事情的某种巧合,构成曲折的故事来表现主题。 2. 教师读一个小小说,揭示情节特点。
寒 冬 里 周维娜 寒风凛冽。 一个秃头的老乞丐在街头乞讨。 人们缩颈揣手,行色匆匆,老乞丐一个子儿也没有讨到。 饥寒交迫中,他发现一个衣冠楚楚的绅士朝这边走来。乞丐忙迎上前去,伸出脏兮兮的手,颤巍巍地说:“上帝保佑您,尊敬的先生,行行好,赏几个铜板吧。” 绅士看了看这个裹着破烂棉袄在寒风中冻得瑟瑟发抖的秃头老汉,便开始摸自己的衣袋,但摸遍了衣袋也没有找到一个铜板——他身上没有带钱。 可怜巴巴的老乞丐非常失望。 绅士踌躇了—下,摘下自己的帽子,放在乞丐摊着的手上。 老乞丐捧着温暖的帽子不知所措,呆呆地看着绅士在寒风中渐渐远去——因为他发现,绅士也是个秃头。 (选自《中学生读写》2000年6期)
【点拨】巧合一:绅士欲给乞丐钱,但却没有带钱; 巧合二:绅士把帽子给乞丐,秃头乞丐发现绅士也是秃头。 这种巧合突出了绅士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乐善好施,而是舍己助人。 3. 教师提供场景,学生创作小小说。 场景:“家里”。 4. 要求:小组讨论;体现本次创作目标,生活中有可能发生,内容积极向上。 5. 大家协商评选最优秀的小说。
(二)误会法 1. 教师展示PPT课件,解释误会法。 明确:(1)作品中的人物迷惑于事物的表面现象,从而引起矛盾,推动情节的发展,造成悲剧或喜剧性的冲突。(2)可以是一方误会另一方,也可以是双方互相误会;可以是一个误会,也可以是多个误会;可以是悲剧性的误会,也可以是喜剧性的误会。 2. 教师读一个小小说,揭示小小说情节的特点。
枪 【台湾】林双不
车子愈往南驶,我愈觉得不对劲。司机始终不怀好意地透过后视镜瞅着我,恐怕我是上了贼船了。报纸上几乎天天有出租车司机在荒郊野外劫财抢色,甚至还要伤人的报道,为什么我这么大意? 果然,车子刚开不久,我就感到异样了。司机一再从后视镜瞅我,瞅得我心底发毛。就在这个时候,我看到他的右手从方向盘挪开,往下伸,不知在摸什么东西,大概是扁钻或刀子吧?车窗外一片漆黑,正是苗栗一带的山间,歹徒下手最理想的所在。要动手了吧?我下意识坐直身子,冷汗开始往外冒。 可什么事也不曾发生。他的手又伸了上来,放在方向盘上,没有拿什么东西。 我看到,他又从后视镜飞快地掠了我一眼。 这一眼非常狠毒。我有生以来不曾看过更狠毒的眼神,使我再度直冒冷汗,再度后悔自己的莽撞。 我要去的地方终于到了。当出租车在公路局车站前一停,我立刻打开车门冲了下去。松了一口气,才想到还没有付钱给司机,便绕过车后,走到司机窗口,伸手到旅行袋里掏钱。突然,车子往前冲,迅速拐一个弯,消失在不远的街角。我最后看到的,是司机无比惊惶的神色。 怔怔地站那里,莫名其妙地把车钱再度放入旅行袋,我才看见旅行袋的右方开口突出一截枪管。那是我在台北特地为孩子买回来的玩具枪,枪管太长了,无法全部塞进旅行袋。
【点拨】整篇文字的情节均是由误会构成。开篇,直入误会,随着误会的加深,故事情节也层层推进,直至篇末,才“雾过天晴”,真是一波三折。 3. 教师提供场景,学生创作小小说。 场景:“车上。” 4. 各组按照要求创作,然后交流。 5. 大家协商评选最优秀的小说。 (三)峭收法 1. 教师展示PPT课件,解释峭收法。 明确:在情节结束处异峰突起,出人意料。使情节顿生波澜,令读者回味无穷。 2. 教师读一个小小说,揭示情节特点。
好 朋 友 (美国)马克•吐温
约翰在街上碰到他的好朋友麦克,便对他说:“唉,我遇到一件很麻烦的事,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什么事?我们是好朋友嘛,你有什么麻烦事就该对好朋友说,也许我能帮你想想办法。” “我发现我正处于热恋之中。” “这是好事啊,你怎么会觉得麻烦呢?”麦克不懈地问。 “我同时爱上了两个姑娘,她们一个长得漂亮,但没钱;另一个长得不漂亮,却很有钱。你看我应该跟谁好呢?” “当然是那个长得漂亮的。这年头,钱算得了什么?”麦克坚决地回答道。 “对!”约翰说道:“谢谢你的好主意,再见。”说完转身就走, “等一下,约翰。”麦克叫住他,“你能不能把那位有钱姑娘的住址告诉我?”
【点拨】麦克的回答看似高尚,但在结尾处,作者却来了个意外的笔法,十分俏皮又含蓄,暗示了他的“醉翁之意”。 3. 教师提供场景,学生创作小小说。 场景:“商场里。” 4. 各组按照要求创作,然后交流。 5. 大家协商评选最优秀的小说。
三 教师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小小说创作的三种常见技法,在创作中大家思维活跃,充分展现了自己的创作才能,还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将创作植根于生活的土壤。 小小说的创作技巧是无穷的,世界上最多的就是技巧,相信大家在阅读、写作小小说时,会有更多的收获。
四 作业 请以下面一段话为开头续写一篇小小说,字数不限,要求写出波澜。可以用学过的方法,也可以自创新的方法。 漆黑的夜,乡村小道上走来一个行色匆匆的人…… 其它相关资料
镜中窥人 这面镜子是被妈妈扔到阳台上的.每当阳光照射,镜子就成了一大堆杂物中最闪光的.坐在窗前,一抬头,便见镜子耀眼的反光."妈妈为什么要扔掉它呢 "我常常这么想. 有一天,表姐来了.就在那一天,镜子的命运得以改变.表姐真的很胖,尽管她穿着像放了热水的塑料袋一样的衣服,也无法掩盖,尤其是她的那张宽脸更是说明了一切.我疑心表姐正是因为这个来学习***瘦身经验的.说来也巧,妈妈其实并不瘦,可她的脸,却瘦得可怜. 不知何时,表姐发现了阳台上的镜子.当我坐到窗前,忽然感觉到眼前的那道亮光不见了——原来是表姐正在对着镜子仔细端详.她看着看着,竟大声笑着将镜子高高举起,犹如发现了稀世珍宝.我正在莫名其妙,表姐竟拿着镜子跑进房里问我:"照相机能不能照出镜子里的人 "见我发愣,表姐又跑去请求妈妈将镜子送给她.妈妈到是爽快:"这面破镜子有什么用 尽管拿去." 我好奇的拿起镜子,仔细一看,我竟然认不出镜子里的自己——我的脸怎么窄得如此可怜 原来是一面使面貌变形的劣质镜子.一刹那,我明白了一切.我看看妈妈,看看表姐,看看镜子,看看镜子中的自己,不知该说什么. (作者:罗冲.《白鹭心雨》,人民日报出版社2001年5月出版) 【点拨】妈妈为什么要扔掉镜子 表姐为什么对妈妈扔掉的那面镜子视为珍宝 悬念像谜一样一直吸引着读者,直到结尾,才说出谜底.悬念使文章产生了吸引力.作者借一面劣质的"变形镜"折射人的隐秘心态,构思巧,有意味. 20美金的价值 一位爸爸下班回到家很晚了,他很累并有点烦,发现他五岁的儿子靠在门旁等他."爸,我可以问你一个问题吗 " "什么问题 ""爸,你一小时可以赚多少钱 ""这与你无关,你为什么问这个问题 "父亲生气地问. "我只是想知道,请告诉我,你一小时赚多少钱 "小孩哀求."假如你一定要知道的话,我一小时赚20美金." "哦,"小孩低下了头,接着又说,"爸,可以借我10美金吗 "父亲发怒了:"如果你只是要借钱去买毫无意义的玩具的话,给我回到你的房间并上床.好好想想为什么你会那么自私.我每天长时间辛苦工作着,没时间和你玩小孩子的游戏." 小孩安静地回到自己的房间并关上门. 父亲坐下来还生气.后来,他平静下来了.开始想他可能对孩子太凶了——或许孩子真的很想买什么东西,再说他平时很少要过钱. 父亲走进小孩的房:"你睡了吗,孩子 ""爸,还没,我还醒着."小孩回答. "我刚刚可能对你太凶了,"父亲说,"我将今天的气都爆发出来了——这是你要的 10美金.""爸,谢谢你."小孩欢叫着从枕头下拿出一些被弄皱的钞票,慢慢地数着. "为什么你已经有钱了还要 "父亲生气地问. "因为这之前不够,但我现在足够了."小孩回答,"爸,我现在有20美金了,我可以向你买一个小时的时间吗 明天请早一点回家——我想和你一起吃晚餐." (唐继柳 编译.选自《深圳青年》) 【点拨】巧设悬念可以引起读者的急切期待,吸引读者去寻求谜底,从而有效的增强文章的吸引力;利用误会可以使文章生波澜,有起伏,多跌宕,吸引人.本文综合运用巧设悬念法和误会兴波法. 五岁的儿子为什么要问爸爸一小时可以赚多少钱 在得知爸爸一小时赚20美金后为什么要向爸爸借10美金 当爸爸给他10美金以后,儿子欢叫着从枕头下拿出一些被弄皱的钞票,慢慢地数着,他想干什么 这一个又一个的悬念强烈的吸引着读者.爸爸以为儿子借钱是要去买玩具,发怒了;爸爸见儿子已经有钱还要借钱,生气了.爸爸不知道儿子借钱的真实意图,产生了一个又一个误会.直到结尾才揭开了谜底——"爸,我现在有20美金了,我可以向你买一个小时的时间吗 明天请早一点回家——我想和你一起吃晚餐."原来如此!文章产生了震撼人心,感人至深的力量.现代生活快节奏,高速度,人们紧紧张张忙忙碌碌,往往忽视了许多宝贵的东西. 花 [美]诚然谷 他在为工作埋头忙碌过冬季之后,终于获得了两个礼拜的休假.他老早就计划好要利用这个机会到一个风景秀丽的观光胜地去,泡泡音乐厅,交些朋友,喝些好酒,随心所欲地休憩一番. 临行前一天下班回家,他十分兴奋地整理行装,把大箱子放进轿车的车厢里.第二天早晨出发前,他打电话给他母亲,告诉她去度假的主意,母亲说: "你会不会顺路经过我这里,我想看看你,和你聊聊天,我们很久没有团聚了." "母亲,我也想去看你,可是我忙着赶路,因为同人家已约好了见面时间的."他说. 当他开车正要上高速公路时,忽然记起今天是母亲的生日.于是他绕回一段路,停在一个花店门口,打算买些鲜花,叫花店给母亲送去.他知道母亲喜欢鲜花. 店里有个小男孩,正挑好一把玫瑰,在付钱.小男孩面有愁容,因为他发现所带的钱不够,少了10元钱. 他问小男孩:"这些花是做什么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