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用气体工程技术规范

医用气体工程技术规范

医用气体工程技术规范

第一篇:医用气体工程技术规范

一、总则

医用气体工程技术是指将氧气、氮气、医用压缩空气、

氧化亚氮、氦气等多种气体分别输送到医院各科室并满足相应用途的一项技术。医用气体工程技术规范是为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规范医用气体工程的建设、维护、管理和使用而制定的技术标准。

二、工程建设

1.设备选型

医用气体工程设备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在保证

安全的前提下,优先选用节能、环保、易于维护的设备。

2.布局设计

医用气体工程的管路布局应符合相关规范,各类气瓶应

当按照规定进行分类存放,应在安全、管理和美观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3.安全控制

医用气体工程应当设置紧急切断装置和安全护栏,对重

要部位设置视频监控与报警系统。对医用气体工程的开关设备,应进行数据采集并建立与监测系统的连接。

三、设备维护

设备维护应按照规定周期进行定期检修。常规维护应包

括气瓶检验、管路清洗、储气罐排空、压力悬挂与仪表校正,以及基础设施的维修。

四、管理

1.负责人

医用气体工程应当指定专人负责,其职责包括设备管理、维护、安全监控与联系服务商维护,以及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2.标识

医用气体工程的储气罐、气瓶、管线等应当进行标识,

标识应包括气体种类、压力等级、有效日期等基本信息。

3.安全培训

医院应定期对医护人员、工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包括

气体工程的使用、保养、安全控制等。

五、使用

1.各领域使用定义

各领域使用气体工程时,需明确定义可接受的气压范围、气量范围等。使用人员应检查所使用的设备是否符合规范,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操作。

2.应急措施

医院应当设有应急预案和应急设备,一旦气体系统发生

事故,应尽快采取应急措施和对外通报。

六、质量控制

医用气体工程应当遵循GMP原则制定质量管理制度,建

立压力容器管理档案,定期检验并记录压力容器的设计、安装、使用情况;保证药物的质量,避免气体污染。

七、结论

医用气体工程的建设、维护、管理和使用应符合相关法

律法规和技术规范,具有严格的安全、管理和控制措施,是重要的医疗设施。提高气体工程管理的专业水平,是保障医院患者与工作人员安全的一项基本建设。

第二篇:医用气体工程施工管理

一、总则

医用气体工程的规范施工对于医院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至关重要。本文将指导施工单位在医用气体工程建设时保证质量、安全、环保。

二、施工准备

1.方案设计

医用气体工程方案设计应制定详细的图纸和技术文件,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施工单位应当加强与建设单位的沟通协调,通过现场勘测、技术分析和实际操作验证方案的可行性。

2.现场布置

医用气体工程施工应按规定进行设备、管线的预埋、预留,加强现场管理,确保现场整洁、清爽、安全。

三、施工实施

1.施工组织与管理

施工单位应有专业技术人员对医用气体工程进行全程监控,并对施工过程、现场环境进行管理。针对每个具体工序,需制定施工方案和技术文件,严格按照施工程序施工。

2.材料选用

医用气体工程设备、材料应符合规范,一次性使用和回收的设备、材料应当清洗、消毒、贴标,符合标准要求方可使用。

三、设备维护

设备维护应保证设备的稳定运行和长期性能,施工单位应配合设备单位进行维护,保证检修记录齐整、维修时间间隔合理、维修方法规范、维修质量可靠。

四、监督检查

建设单位应定期对医用气体工程进行监督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跟进和处理。

五、结论

医用气体工程建设需要严格遵照相关规定和技术标准,才能够保证气体工程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能、环保。医院和施工单位应共同培养专业人员、管理技术,同时高度重视工程建设和质量管控,确保医院医用气体系统施工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医用气体工程技术规范

医用气体工程技术规范 医用气体工程技术规范是指在医疗机构中使用的医用气体系统的设计、安装、使用和维护等方面的技术规范。其目的是确保医用气体系统能够稳定可靠地供应医疗设备和患者的需要,同时保障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一、设计原则 1. 根据医院规模和需求确定医用气体系统的规模和布置。 2. 各类医用气体系统应独立设置,且互不干扰。 3. 设计应考虑到后期的维护和扩展。 4. 确保医用气体达到相关标准和要求。 二、安全要求 1. 医用气体系统的设计、安装、验收和维护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2. 设备和管道系统应具备防爆、防火、防腐蚀等功能。 3. 系统应具备漏气报警、自动关断等安全设备。 4. 储气设备应具备超压报警和自动放空功能。 三、设计要求 1. 医用气体系统的设计应满足医疗设备和护理对象对气体的各项功能要求。 2. 管道的材质和连接方式应满足医用气体的要求,且易于清洁和维护。 3. 设备应采用先进的自动控制技术,确保气体稳定可靠供应。 4. 设计应满足系统的节能要求,减少资源浪费。

四、安装要求 1. 医用气体系统的安装应由专业技术人员操作,并且符合相关技术规范。 2. 管道的安装应符合相关管道安全规范,确保不泄露、不腐蚀、不堵塞。 3. 设备和管道的布局应合理,便于操作和维护。 五、使用和维护 1. 医用气体系统的使用应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进行操作,确保正确使用和安全。 2. 定期对系统进行检测和维修,确保设备和管道的正常工作。 3. 定期对设备的操作和报警系统进行测试,确保其可靠性。 4. 监测气体的质量和纯度,确保医用气体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综上所述,医用气体工程技术规范对医用气体系统的设计、安装、使用和维护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旨在保障医疗过程中的安全和有效性。只有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操作,才能确保医用气体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

gb50751-20XX,医用气体工程技术规范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gb50751-20XX,医用气体工程技术规范 篇一:医用气体报警系统技术要求20xx1110 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编号: 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 医用气体报警系统 20xx-08-06发布 20xx-08-06实施 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编号: 医用气体报警系统 1.产品型号/规格及说明1.1型号命名 hR–xt 系统最大分机数(报警点数) 报警类别“系统”拼音首字母简称 “泓瑞”拼音首字母简称1.2组成 探测器与报警分机构成区域报警,多个区域报警联网后主机集中监视构成报警系统。1.3说明 报警类别按型式分:分散(Fj)集中(zj)系统(xt)。 2.性能要求2.1正常工作条件2.1.1温度:-5~50℃;2.1.2

相对湿度:30%~70%;2.1.3大气压:86.0kpa~106.0kpa; 2.1.4电源:ac220V;dc12V。2.2外观 表面应平整光洁,不得有裂纹或明显划痕,键钮应灵活。 2.3区域分机报警 2.3.1正压气体监测显示范围为0mpa~1mpa,负压气体监测显示范围为-100kpa~0kpa,范围内报警点可灵活设置。 2.3.2区域氧气压力上限0.5mpa或压缩空气0.6mpa时,分机应启动报警。2.3.3区域氧气压力下限0.25mpa或压缩空气0.3mpa时,分机应启动报警。2.3.4区域真空压力下限37kpa时,分机应启动报警。 2.3.5分机报警声光同时启动,声响报警在距离1m处声压级应大于55db(a),并可暂时静音,视觉报警应能在距离4m、视角30°和100lx的照度下清楚辨别。 2.3.6探测器掉线分机应有故障指示。2.3.7供电电源应设置应急备用电源。2.4系统主机监视报警 2.4.1主机应可同时监视60台分机。分机报警时主机应启动报警,分机掉线主机应启动报警。 2.4.2主机报警液晶屏显示报警内容,并储存报警信息。主机应可贮存1500条报警记录、1500条操作记录。 2.4.3强音报警应大于80db(a),弱音报警应大于 55db(a)。应可分别取消强音、弱音报警。2.4.4供电电源应设置应急备用电源。2.5传感器

医用气体管道施工规范

医用气体管道施工规范 篇一:医用气体管道系统的设计 医用气体管道系统的设计 概述: 医疗气体管线供给系统是一个现代化医院重要的且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包括医用氧气系统、负压吸引系统、压缩空气系统、笑气(N2O)、氮气系统及二氧化碳系统和中心工作站等。通过医疗气体中心管道系统工程的合理设计,使医院能以较低的投资获得一个功效强大的供气系统,确保医院的医疗系统高效运行。 一、医用气体的基本种类及用途 1.医用气体的基本种类为医用氧气、负压吸引、压缩空气、氮气、笑气(N2O)及二氧化碳等气体。 氧气主要用于一般病人吸氧,危急病人吸氧(呼吸机)及用于药物的雾化等;负压吸引主要吸痰、脓及血液之用; 压缩空气用于口腔设备及作为呼吸机动力(混合气体用);氮气作为手术气动工具的动力; 笑气(N2O)用作为手术时的麻醉气体。二氧化碳气用于腹腔充气及试验室培养细菌。二、医用气体管道系统及中心工作站(气源)的设置 医用气体管道系统是指医疗用的氧气,负压吸引、压缩空气、笑气、氮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的集中供给、排放和配管系统。

医用气体设置的区域为病房、手术室、监护病房(1CU)、抢救室、急诊、观察室、高压氧仓、妇科人流室、口腔科等医疗场所。为保证医疗供气系统稳定、连续地供气,采用集中管理的中央配管系统设置中心工作站(包括供氧站、真空泵房、空压机站等),通过管道连接医院每个气体终端。 2.中心供氧系统 2.1医院中心供氧系统由中心供氧站、管道、阀门及终端送氧插头等组成。氧气气源集中在中心供氧站,气源氧气通过减压装置和管道输送到手术室、抢救室、治疗室和各个病房的终端处,供医疗使用。 2.2中心供氧站 中心供氧站供氧方式有:氧气瓶组供氧、液氧供氧和液氧与气瓶组联合供氧及制氧机供氧。 氧气瓶组供氧由高压氧气瓶、汇流排、减压装置、管道及报警装置组成。氧气瓶组供氧汇流排,必须设两组(或多组)交替供氧,采用自动或手动切换。氧气瓶可由散 装或箱式瓶组供给。采用汇流排气瓶组时气瓶总数不得超过20瓶。瓶装汇流排间地坪应与运输工具高度相适应,一般宜高出室外地坪600MM以上。箱式瓶组应有防止发生火花的轨导吊车。 液氧供氧由液氧罐、汽化器、减压装置、管道及报警装置等组成。大于500L的液氧罐应放在室外,室外液氧罐与办公室、病房、公共场所及繁华道路的距离应大于7.5M。液氧罐周围5M范围内不应有可燃物和设置沥青路面。 中心制氧机供氧系统由PSA制氧机、高效能空气压缩机、冷却干燥过滤系统及细菌过滤器、氧气浓度显示仪等组成。PSA制氧机采用PSA(PRESSURE SWING ADSORPTION)先进技术,利

医用供气系统工程技术规范及要求

医用供气系统工程技术规范及要求 一、总体要求 1.投标设备应为全新满足国家相关标准的。 2.要求所提供的设备、材料、备品、备件及专用工具、维修工具等必需是近一年内出厂的、全新的、未使用过的、优等产品(须附合格证、出厂证、检验报告等)。 3.整体项目要求先进适用;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美观大方,安装维修方便;运行成本低。 4.标准: 除本招标文件另有规定的技术要求外,本次招标的设计、安全设施、制造、测试、安装及验收应不低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下述相关的标准: 1)《医用中心供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YY/T0187-94) 2)医用中心吸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YY/T0186-94) 3)《钢制压力容器》(GB150) 4)《拉制铜管》(GB1527) 5)《不锈钢无缝钢管》(GB2270) 6)《医用氧气》(GB8982) 7)《工业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235) 8)《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236) 9)《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2-90.92) 10)国家、地方颁发的其它相关标准、规范和规程 11)《医用气体工程技术规范》GB50751-2012 二、配置要求 1. 病区(见图纸)、病房(见图纸)、床位(见图纸)。 2. 系统 (1)中心供氧系统; (2)中心吸引系统;

(3)传呼系统 (4)输液天轨、床头设备带及辅助设施 3. 配置方案 氧气中心站: 采用10+10全自动汇流排氧站,由两组氧气瓶组成,两组之间自动切换。 双路控制系统,一路工作,一路备用,通过一级控制柜自动切换,实现不间断供气。 吸引中心站: 以两台水环式真空泵为负压源(一备一用),型号为2BV2071,室内泵的噪音不大于75dB。 设有程序逻辑控制柜,实现智能控制。在一台抽气不足或故障时自动协调两泵之间的工作,以增强系统的可靠性和寿命。 传呼系统: 每病区配置一套传呼系统。即一台主机,一显示屏,每床位配一部传呼分机。 氧气终端:按每床1套的方式配置 (重症监护室、抢救室1床2套) ;氧气管道送至各病房层和手术部(手术部单独架设一条主管)。 吸引终端:按每1床1套的方式配置(重症监护室、抢救室1床2套);吸引管道送至各病房层和手术部(手术部单独架设一条主管)。 每病区配1套氧气二级减压装置;1套氧气、吸引监测报警箱;1套氧气流量计。 输液天轨:每床配一套U型天轨,隔帘轨。 三、中心供氧系统技术要求 中心供氧整套系统由氧源部分、恒压监视报警装置、安全报警装置、氧气输送管道及氧气终端四个部分组成。 系统主要技术参数: 氧气站最高输出压力:0. 8MPa 主管道设计压力:0.8MPa 副管道设计压力:0.8MPa 支管道设计压力:0.55MPa

医用气体工程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医用气体工程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一、项目背景和目的 二、工程设计 1.清楚了解医疗机构的用气需求,并制定详细的气体供应方案。 2.根据医疗机构的总体布局和气源设备的安装条件,设计和确定气体 管道的布置方案。 3.根据医疗机构的气体需求和管道布置,选择适当的管道材料和规格。 4.根据医疗机构用气设备的特点和数量,决定气源设备的种类、规格、数量等。 三、工程施工 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根据设计方案,准备所需的材料、设备和资料;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明确施工任务和要求。 2.管道安装:按照设计要求,正确安装医用气体的管道系统,包括主 干管道和分支管道的安装。确保管道的接口牢固、密封可靠,符合相关规 范和标准。 3.气源设备安装:按照设计要求,正确安装气源设备,包括压缩空气 系统、液氧储罐、气体过滤净化装置等设备。确保设备的安装位置合理、 安全可靠,设备的连接和固定牢固。 4.阀门和配件安装:根据设计要求,正确安装各种阀门和配件,包括 球阀、闸阀、节流阀、过滤器等。确保阀门的操作灵活、方便,配件的安 装牢固、可靠。

5.系统调试和试运行:安装完成后,进行系统的调试和试运行,测试 设备和管道的正常运行和性能。 6.完工验收:经过调试和试运行,系统正常运行后,进行完工验收, 确认系统满足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交付使用。 四、技术措施 1.设计选择合适的管道材料和规格,确保管道的耐压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2.管道安装过程中,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避免管道的损坏和污染。 3.管道连接采用焊接、承插连接等方式,确保连接牢固、密封可靠。 4.安装设备时,采取正确的固定和支撑措施,避免设备的倾倒和摇晃。 5.阀门和配件的选择和安装要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确保阀门的操作 灵活和配件的密封可靠。 6.系统的调试和试运行要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保证设备和管道 的正常运行和性能。 7.完工验收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确认系统满足设计要求 和相关技术要求。 以上为医用气体工程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的内容,旨在确保医疗机构 气体供应的安全和稳定,保障医疗机构的正常运行和患者的安全。施工过 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施工,采取合适的技术措施,确保工 程的质量和安全。同时,要加强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和安全意识教育,提 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责任意识,确保医用气体工程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医用气体报警系统工程技术标准

QB 标准 QB/HR.J003-201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医用气体报警系统工程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medical gas alarm systems engineering 2015-5-20发布 安徽泓瑞医用设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目录 前言--------------------------------------------------------------------------------------------1 一、系统设计--------------------------------------------------------------------------------------------------- -1 1.一般规定-------------------------------------------------------------------------------------------------------2 2.报警点与报警类别设计-----------------------------------------------------------------------------------2 3.系统模式设计---------------------------------------------------------------------------3 4.供电设计----------------------------------------------------------------------------------4 二、系统设备性能、安装与相关要求----------------------------------------------6 1.一般规定;-----------------------------------------------------6 2传感器-----------------------------------------------------------6 3.模块------------------------------------------------------------7 4.报警主机--------------------------------------------------------8 5.分机(报警仪)---------------------------------------------------9 6.气源报警控制器-------------------------------------------------9 三、布线------------------------------------------------------------8 1.通信采用总线制的线材选用要求----------------------------------9 2.总线设备;-----------------------------------------------------10 3.防干扰-------------------------------------------------------10 4.线材与安装----------------------------------------------------10 四、调试----------------------------------------------------------------10 1.般规定-------------------------------------------------------------------------------------------10 2.主机调试-------------------------------------------------------10 3、传感器调试-----------------------------------------------------11 4、分机调试-------------------------------------------------------11 五、检验与验收-----------------------------------------------------11 1.一般规定--------------------------------------------------------------------------------------11

医用气体工程技术规范

医用气体工程技术规范 第一篇:医用气体工程技术规范 一、总则 医用气体工程技术是指将氧气、氮气、医用压缩空气、 氧化亚氮、氦气等多种气体分别输送到医院各科室并满足相应用途的一项技术。医用气体工程技术规范是为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规范医用气体工程的建设、维护、管理和使用而制定的技术标准。 二、工程建设 1.设备选型 医用气体工程设备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在保证 安全的前提下,优先选用节能、环保、易于维护的设备。 2.布局设计 医用气体工程的管路布局应符合相关规范,各类气瓶应 当按照规定进行分类存放,应在安全、管理和美观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3.安全控制 医用气体工程应当设置紧急切断装置和安全护栏,对重 要部位设置视频监控与报警系统。对医用气体工程的开关设备,应进行数据采集并建立与监测系统的连接。 三、设备维护 设备维护应按照规定周期进行定期检修。常规维护应包 括气瓶检验、管路清洗、储气罐排空、压力悬挂与仪表校正,以及基础设施的维修。

四、管理 1.负责人 医用气体工程应当指定专人负责,其职责包括设备管理、维护、安全监控与联系服务商维护,以及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2.标识 医用气体工程的储气罐、气瓶、管线等应当进行标识, 标识应包括气体种类、压力等级、有效日期等基本信息。 3.安全培训 医院应定期对医护人员、工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包括 气体工程的使用、保养、安全控制等。 五、使用 1.各领域使用定义 各领域使用气体工程时,需明确定义可接受的气压范围、气量范围等。使用人员应检查所使用的设备是否符合规范,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操作。 2.应急措施 医院应当设有应急预案和应急设备,一旦气体系统发生 事故,应尽快采取应急措施和对外通报。 六、质量控制 医用气体工程应当遵循GMP原则制定质量管理制度,建 立压力容器管理档案,定期检验并记录压力容器的设计、安装、使用情况;保证药物的质量,避免气体污染。 七、结论 医用气体工程的建设、维护、管理和使用应符合相关法 律法规和技术规范,具有严格的安全、管理和控制措施,是重要的医疗设施。提高气体工程管理的专业水平,是保障医院患者与工作人员安全的一项基本建设。

综合性医院医用气体工程施工工法(2)

综合性医院医用气体工程施工工法综合性医院医用气体工程施工工法 一、前言综合性医院医用气体工程施工工法是指在建设或改造综合性医院时,对医用气体系统的设计、施工和调试过程进行全方位的指导和管理。医用气体系统是综合性医院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涉及到手术室、病房、急诊科等多个重要区域,对患者的生命安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医用气体工程施工工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二、工法特点综合性医院医用气体工程施工工法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 系统全面:综合性医院医用气体工程施工 工法考虑了各种气体的需求以及各个区域的具体用气情况,系统包含氧气、氧化亚氮、氮气、氩气等多种气体。2. 安全可靠:该工法注重医用气体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采取了多重安全措施,如气体供应的备份设计、气体监测报警系统、紧急停气措施等,以确保患者和医生的生命安全。3. 可灵活调整:该工法充分考虑了医院的日常运营需求和未来的扩展需求,可以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的调整和改造。4. 高效节能:工法对气体的输送管道、压缩机等设备进行优化设计,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工作效率。 三、适应范围该工法适用于各种规模的综合性医院的医用气体系统建设或改造工程,无论是新建医院还是对现有医院的升级改造,都可以采用该工法。

四、工艺原理综合性医院医用气体工程施工工法基于以下工艺原理:1. 设计与联系:工法对工程设计与实际施工之间 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和解释,确保工程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实用性。2. 技术措施:工法对采取的技术措施进行详细的分析 和解释,包括气体供应及监测设备的选择、管道布置方案的设计等,以确保施工过程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五、施工工艺综合性医院医用气体工程施工工法包括以下几个施工阶段:1. 前期准备:包括施工方案的制定、材料、 设备和人力的准备,确保施工所需资源的充分准备。2. 施工 布线:根据设计方案,在医院内部进行医用气体管道的铺设和布线工作,确保气体的顺畅输送。3. 设备安装:根据设计方案,在各个工程区域安装医用气体设备,如压缩机、储气罐等。 4. 系统调试:对医用气体系统进行全面调试,确保系统的安 全和可靠运行。5. 系统验收:进行系统验收工作,包括压力 测试、气体纯度测试等,确保系统的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六、劳动组织综合性医院医用气体工程施工工法要求合理的劳动组织,包括施工人员的合理分工、协调配合以及施工进度的合理安排。 七、机具设备该工法所需的机具设备包括医用气体管道焊接机、压力测试仪、气体纯度测试仪、压缩机等。这些设备具有高精度、可靠性和易于操作的特点。 八、质量控制为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达到设计要求,综合性医院医用气体工程施工工法采取了以下质量控制措施:1. 施工过程中的监督检查,包括焊接质量、管道安装质量等方面的检查。2. 施工人员的培训和考核,确保施工人员具备相关

医用气体工程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医用气体工程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一、管道施工方案及主要技术措施 本工程为综合门诊楼,医用气体管道采用不锈钢无缝管,氧弧焊 接。阀门附件采用法兰或丝扣连接。 1、医用气体管道的施工方法和主要技术措施: (1)、医用气体管道安装工艺流程: ⑵、管道氨弧焊接操作工艺: ①管道在焊接前应该使用四氯化碳进行脱脂处理(吸引管道除外),脱脂处理选择专业公司进行或者是采购经过脱脂的不锈钢管材。处理合格后方可进行焊接作业。 ②管材必须按设计图纸下料,坡口制作按 GB50236-98 附录 C 进行。坡口加工宜采用等离子切割或机械加工方法。修磨管口使用专用砂轮片,预制安装不得用铁质工具敲击。组对时不得采用强力组装,接头内壁必须齐平。在坡口两侧 200MM 范围内用碳水涂刷一遍。 ③点固焊,不得有气空、夹渣、夹鸨、裂纹存在。为防止焊缝产出热裂纹,

焊后可采用水冷强制冷却措施。 ④奥氏体不锈钢采用手工电弧焊时,其运条方法角度与底碳钢焊接基本相同。 ⑤不锈钢管道的焊接采用氨弧焊封底,手工焊盖面、管腔内充氨保护,使管内侧焊缝不产生氧化,保证光洁,对于口径较小的不锈钢管,也可直接用氨弧焊封底和盖面。 ⑥不锈钢管道焊接时,不允许在焊口外的基体金属上引弧和熄弧,熄弧或更换焊条时,应在弧坑前方约 20mm-25mm 处引弧,然后在将电弧返回弧坑,同时注意焊接盖面在上一段焊缝 5mm 处开始。 ⑦为了防止焊接时飞溅物等落在管材上,焊接前应在焊口周围用阻燃带,白垩粉和石棉橡胶板进行保护,防止飞溅物落上管子上。 ⑧焊接层数及焊道数应根据壁厚选择。不锈钢焊接后,首先耍除去溶渣和焊缝附近的污垢,然后进行钝化处理。 ⑨不锈钢管子管件组对的焊口,要便于施焊,减少横焊、和仰焊、焊接时采取防变形措施,减少固定焊口,力求做到整体预制安装。 ⑩当采用气焊时,其操作方法一般采用左焊法。焊距与焊件成 40-50° o 火焰中心与熔池距离不小于 2MM 为宜,焊炬不作横向摆动, 一条焊缝一次焊完不得中断。 ⑶、管道氨弧焊接质量标准: 对接接头表面严禁有气孔、裂纹、夹渣等缺陷。

医用气体报警系统工程技术标准

QB 标准 Q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医用气体报警系统工程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medical gas alarm systems engineering 2015-5-20发布 安徽泓瑞医用设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目录

前言--------------------------------------------------------------------------------------------1一、系统设计 ----------------------------------------------------------------------------------------------------1 1.一般规定-------------------------------------------------------------------------------------------------------2 2.报警点与报警类别设计-----------------------------------------------------------------------------------2 3.系统模式设计--------------------------------------------------------------------------- 3 4.供电设计----------------------------------------------------------------------------------4二、系统设备性能、安装与相关要求----------------------------------------------6 1.一般规定;-----------------------------------------------------6 2传感器-----------------------------------------------------------6 3.模块------------------------------------------------------------7 4.报警主机--------------------------------------------------------8 5. 分机(报警仪)---------------------------------------------------9 6.气源报警控制器-------------------------------------------------9 三、布线------------------------------------------------------------8 1.通信采用总线制的线材选用要求----------------------------------9 2.总线设备;-----------------------------------------------------10 3.防干扰-------------------------------------------------------10 4.线材与安装----------------------------------------------------10四、调试----------------------------------------------------------- ----- 10 1.般规定 --------------------------------------------------------------------------- ----------------10 2.主机调试-------------------------------------------------------10 3、传感器调试-----------------------------------------------------11 4、分机调试-------------------------------------------------------11 五、检验与验收-----------------------------------------------------11 1.一般规定--------------------------------------------------------------------------------------11 2.气源报警检验与验收----------------------------------------------------11 3.报警分机检验与验收------------------------------------------11 4.报警主机检验验收---------------------------------------------11

医疗空气技术规范

3.0.2

医疗空气 一般规定 医疗空气可以由气瓶或空气压缩机供给,其品质应满足本标准第3.0.1条的规定。 医疗空气与器械空气如共用压缩机组,那么系统压力露点温度应满足本标准第3.0.1条器械用空气的规定。 医疗空气严禁用于非医用场所。 医疗空气机组一般包括进气消音器、压缩机、后冷却器、压缩空气储气罐、空气枯燥机、空气过滤系统、减压装置、止回阀等。

4.1.1.5 医疗空气机组应设置至少一台备用压缩机,当最大流量的单台压缩机故障时,其余压缩机应仍能满足设计流量。 医疗空气机组内任何部件发生单一故障维修时,系统应能连续供气。 4.1.1.7 机组应设有防倒流装置,能自动阻止压缩气体回流至停止运行的压缩机。 4.1.2 压缩机类型应符合以下要求: 〔1〕空气压缩机宜选用无油润滑类型; 〔2〕选用油润滑压缩机时,压缩机的选型应满足设备的最小加载时间要求,否那么机器应安装有油加热器;〔3〕医疗空气机组宜使用同一机型的压缩机。 4.1.3 压缩机进气应满足以下条件。 4.1.3.1 进气口应设在远离污染的地方并符合以下要求: 〔1〕室外进气口离本建筑物的门、窗、进排气口或其它开口的距离应大于3米,且高于室外地面5米; 〔2〕室内进气口应确保室内空气质量同等或优于室外,同时应满足以下条件: 〔a〕该质量的空气应能连续供给; 〔b〕进气点不应设在电机风扇或传送皮带的附近位置。

进气管应采用防腐金属材料,并按设备要求配备进气过滤器。 如多台压缩机进气合用进气管,该管径应保证总进气流量要求。每台压缩机进气端应设置隔离措施; 室外进气口应有保护措施并耐腐蚀。 4.1.4 后冷却器应满足以下要求: 〔1〕后冷却器作为压缩机部件时,每台压缩机均应配置; 〔2〕独立后冷却器应至少配置两台,且最大流量的单台后冷器故障时,其余后冷器应满足设计流量; 4.1.5 储气罐应满足以下要求: 〔1〕应符合【钢制压力容器】GB 150或相应国际标准; 〔2〕应使用防腐材料或进行防腐处理; 〔3〕应设有平安阀、压力显示,且应安装自动与手动排水阀门; 4.1.6 医疗空气后处理系统应满足以下条件。 4.1.6.1 医疗空气枯燥机应满足以下要求: 〔1〕在设计流量内医疗空气露点均应满足本标准第3.0.1条的规定; 〔2〕应设有备用医疗空气枯燥机,常用与备用枯燥机均应能满足系统计算流量。

医用气体工程施工设计方案及技术措施

医用气体工程施工设计方案及技术措施 一、系统设计 1.根据医疗机构的用气需求和用气类型,确定医用气体系统的规模和 布局。 2.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法规,设计医用气体系统的压力等级和分类, 确保系统设计符合安全要求。 3.确定医用气体系统的主要设备和使用范围,如制氧机、吸引器等。 5.设计医用气体系统的控制方式,如自动控制系统或手动控制系统。 二、管道设计 1.根据医用气体系统的规模和用气需求,设计医用气体管道的布局。 2.确定医用气体管道的材质和规格,根据气体种类和压力等级,选择 合适的管道材料和尺寸。 3.设计医用气体管道的排水和通风系统,确保管道系统的排气畅通。 4.确保医用气体管道与其他管道的分离,防止交叉污染。 三、设备选型 1.根据医疗机构的用气需求和用气类型,选择适合的医用气体设备。 2.根据设备的性能参数和技术要求,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设备。 3.确保所选设备的质量可靠,具备安全保障措施。 4.根据医疗机构的实际情况和预算限制,选择合理的设备品牌和型号。

四、安装施工 1.按照设计方案的要求,进行医用气体系统的安装施工。 2.确保安装工作符合相关技术规范和施工质量标准。 3.进行管道的焊接、连接和密封工作,确保气密性和安全性。 4.安装设备时,按照设备供应商提供的安装指南进行操作,并进行专 业的检测和调试。 五、质量控制 1.在施工过程中,设置专门的质量控制岗位,负责监督和检查施工的 质量。 2.对医用气体系统的安装、管道连接等关键环节进行检测和验收,确 保系统的安全和性能。 3.对所安装的设备进行严格的检验和试运行,确保设备的功能正常。 4.在施工完成后进行系统的综合测试和调试,确保系统运行稳定,达 到预期效果。 总结: 医用气体工程施工设计方案及技术措施是建立医用气体系统的基础。 通过合理的设计方案和严格的施工措施,可以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 和有效性。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加强质量控制,可以及时发现和修复问题,确保系统的质量达到标准要求,为医疗机构提供可靠的气源,并保障病患 的生命安全。

医用气体工程设计方案范本

医用气体工程设计方案范本 一、概述 医用气体工程是指为医院提供氧气、氮气、氧化亚氮、氩气等医用气体供应的工程设施。 医用气体在医院临床各科室广泛应用,涉及手术、重症监护、急诊救治等领域,对患者的 生命安全和治疗效果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医用气体的供应及管网系统设计至关重要。本 设计方案拟针对医用气体工程的设计、施工和使用,提出详细的工程设计流程、技术要求 和使用管理规范。 二、医用气体工程设计流程 1. 确定设计范围:根据医院规模和临床需求,确定医用气体工程的设计范围,包括医用气 体种类、使用量、管网布局等。 2. 开展勘察设计:开展医用气体工程的勘察设计工作,包括土地利用状况、通风换气情况、建筑结构和设备位置等相关信息的调查和分析。 3. 制定设计方案: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制定医用气体工程的设计方案,包括医用气体储罐、管道布局、气体净化装置、配电设备等相关设计方案。 4. 编制施工图纸:根据设计方案,编制医用气体工程的施工图纸,包括气体储罐、管道布置、设备安装位置等详细设计图纸。 5. 施工实施:按照施工图纸要求,组织医用气体工程的施工实施工作,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6. 验收和调试:完成医用气体工程的施工后,进行验收和调试工作,确保医用气体系统的 正常运行。 7. 使用管理:完成医用气体工程的验收和调试后,开展医用气体系统的使用管理,包括气 体供应安全管理、气体使用规范和安全培训等。 三、技术要求 1. 医用气体质量要求:医用气体质量必须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保证气体的纯度和无菌性。 2. 医用气体供应可靠性要求:医用气体供应系统必须具有高可靠性和连续性,确保医院的 使用需求得到满足。 3. 医用气体管网布局要求:医用气体管网布局必须符合相关规范,避免气体污染和交叉感染。 4. 医用气体设备安装要求:医用气体设备的安装必须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设备的安 全和稳定运行。

医用气体工程施工实施要点

医用气体工程施工实施要点 医用气体工程施工实施是为了保障医院正常运转和提供患者所需的气体服务而进行的工程项目。在医用气体工程施工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1. 施工前勘察:在施工前要对医院的现有气体供应情况进行勘察和评估。了解现有气体管道的走向、规格、设备及其功能,并进行相应的记录和标识,以便后续施工时能够准确地找到和接驳。 2. 管道设计:根据医院的需要和现有的气体设备,进行医用气体管道的设计。设计要考虑气体的类型、用途、流量等因素,并遵循相关的设计规范和标准,确保管道的安全可靠。 3. 材料选择:在医用气体工程施工中,选择适合的材料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情况下,医用气体管道采用不锈钢材质,可以抗腐蚀和易于清洗。此外,还要选择符合相关认证标准的管材和配件,以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能。 4. 工程施工:医用气体工程施工应由具备相关资质的专业施工队伍负责,他们应具备丰富的施工经验和技术。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施工人员的安全,佩戴好安全帽、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并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 5. 压力测试:医用气体管道施工完成后,必须进行压力测试,以确保管道的质量和安全性能。在压力测试过程中,要通过适当的方法和仪器检测管道的泄漏情况,并记录测试结果和分析

数据。若发现泄漏或其他问题,需要及时进行修复和调整。 6. 安装与调试:在医用气体管道施工完成后,还需进行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医用气体设备的安装要严格按照设备厂家提供的安装要求进行,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安全使用。调试过程中要进行设备的功能测试,如气流量、压力稳定性等,确保设备能够满足医院的需求。 7. 质量验收:医用气体工程施工完成后,还需进行质量验收和验收报告的编写。验收内容包括对施工工程的质量、安全和环保等方面进行检查,并根据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评估。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和投入运营。 8. 资料整理:在医用气体施工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图纸、文件和档案等资料,需要进行整理和归档。应将有关设备和管道的图纸、规范和申请资料等整理成册,方便日后维护和修缮工作。 总之,医用气体工程施工实施要点较为复杂,需要专业的施工团队和严格的施工流程来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能。只有在全面考虑医院需求和规范要求的基础上,才能顺利完成医用气体工程施工,并提供可靠的气体供应服务。

医用气体工程技术规范

医用气体工程技术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201× 医用气体工程技术规范 Technical code for medical gases engineering (征求意见稿) 201×-××-××发布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联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目录 1 总则 2 术语 3 基本规定 4医用气体源与汇 4.1 医用空气供应源 Ⅰ医疗空气 Ⅱ器械空气 Ⅲ牙科空气 4.2 医用氧气供应源 Ⅰ一般规定 Ⅱ医用液氧贮罐供应源 Ⅲ医用氧焊接绝热气瓶汇流排供应源 Ⅳ医用氧气钢瓶汇流排供应源 Ⅴ医用分子筛(PSA)制氧机供应源 Ⅵ对其它专业的要求 4.3 医用氮气、医用二氧化碳、医用氧化亚氮、医用混合气体供应源 4.4 医用真空汇 Ⅰ医用真空汇 Ⅱ牙科用真空汇

4.5 麻醉或呼吸废气排放系统 Ⅰ一般规定 Ⅱ独立真空机组 Ⅲ共用医用真空机组 Ⅳ粗真空风机排放机组 Ⅴ射流式排放系统 4.6医用气体储存库 5 医用气体管道与附件 5.1 管材与管件 5.2 管道设置 5.3 阀门与设置 5.4 其它管道附件 5.5 医用气体颜色和标识 6 医用气体供应末端设施 6.1 医用气体终端组件 Ⅰ医用压缩气体和真空的终端组件 Ⅱ麻醉废气排放终端组件 6.2 医用气体低压软管组件 6.3 医用供应设备 6.4 设置规定 7 医用气体系统监测报警 7.1 医用气体系统报警

7.2 医用气体计量 7.3 医用气体系统集中监测与报警 Ⅰ一般规定 Ⅱ监测及数据采集 7.4 医用气体传感器 8 医用氧舱气体供应 8.1 一般规定 8.2 医用压缩空气供应 8.3 医用氧气供应 9 医用气体设计计算 9.1 一般规定 9.2 气体流量计算与规定 9.3 管路阻力损失 10 医用气体工程施工 10.1 一般规定 10.2 医用气体管道安装 10.3 医用气源站安装及调试 Ⅰ医用压缩空气站安装及调试 Ⅱ医用真空站安装及调试 Ⅲ医用液氧贮罐站安装及调试 Ⅳ医用分子筛(PSA)制氧站安装及调试Ⅴ医用气体汇流排间安装及调试

医用气体管道安装技术方案

医用气体管道安装技术方案 1.管道安装工程 1.1.管道工程重点和难点分析 (1)医用气体管道施工的重点与难点是楼层走道水平管道的安装。楼层走道为各专业管道施工的公共空间,种类繁多,有空调水管、空调风管、消防管、强弱电线槽等等,而可用于气体管道安装的空间很小,同时气焊过程中需保护焊和注意焊渣,还需要注意其他专业的管道的成品保护。 (2)医用供氧气体管道一般采用脱脂无缝紫铜管或无缝不锈钢管,管道安装前需经过脱脂处理,焊接手段主要采用惰性气体保护焊接,铜管主要采用氧气+乙炔焊接,不锈钢管可采用亚弧焊或普通电焊。 (3)医用中心吸引气体管道一般采用镀锌钢管或不锈钢管,管道安装前无需脱脂,镀锌钢管可采用丝扣连接或焊接,不锈钢管可采用亚弧焊或普通电焊。 2.管道工程的主要施工技术 (1)总则 1)项目安装过程中,必须遵循设计图纸,遵守现行国家及地方规范、规定进行。 2)工程所使用的主要材料、设备、成品或半成品,应由符合国家或部颁发的现行标准的技术质量鉴定文件或产品合格证。 3)施工中,应与建筑及其它相关专业工种密切配合,同时应做好质量检验评定,保证工程质量达到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 4)管道安装前,必须清除内部污垢和杂物,安装中断或完毕的敞口处,应临时封存闭。 5)管道穿墙壁或楼板时,应设置保护套管,套管可以是PVC管或金属管,套管长度不得小于墙壁厚度,或应高出楼面或地面50mm,管道接驳口不得置于管道内部。 (2)支吊架制作与安装 1)支吊架制作 ①支吊架的型式、材质、加工尺寸、精度及焊接应符合设计要求; ②支架底板、工作面应平整; ③焊缝应进行外观检查,不得有漏焊、电焊、裂纹等缺陷; ④制作合格的支吊架方可进行防腐处理,并妥善保管。

医用气体工程施工技术交底

医疗气体工程施工技术交底 深圳市汇健医疗工程 2021年9月15日 医疗气体工程施工技术交底 1.管道工程安装: 管道预处置 医用气体工程所需管道、阀门等,除真空系统外,必需脱脂处置。脱脂可用工业四氯化碳或丙酮。脱脂处置后,将管道密封运至施工现场。 查验方式:用无油空压机进行吹扫,流速不低于20m/s,用白绸布对正吹出气体的方向吹气1min,白绸布上应无污物、油渍等。 管道切割: 不锈钢管应采用机械或等离子方式进行切割,不锈钢管切割时,应利用专用砂轮片。 铜管宜采用机械方式或专用铜管割刀进行切割,严禁利用氧乙炔火焰切割。 管道切口表面应平整,无裂纹、重皮、毛刺、凸凹、缩口、铁屑等; 管道切口端面倾斜误差不该大于管子外径的1%,且不得超过 3mm; 弯管制作: 弯管应利用专用工具进行弯管制作;

弯管宜采用壁厚为正公差的罐子制作; 高压钢管的弯曲半径宜大于管子外径的5倍,其他管子的弯曲半径宜大于管子外径的3.5倍; 钢管应在其材料特性范围内冷弯或热弯; 弯管质量:弯管不得有裂纹、皱纹等不良现象,弯管允许有椭圆度,但不该超过规定的要求; 管道焊接: 直管段上两对接焊口中心面间的距离,当公称直径大于或等于150mm时,不该小于150mm;当公称直径小于150mm时;不该小于管子外径; 焊缝距离弯管起弯点不得小于100mm,且不得小于管子外径; 环焊缝距支、吊架净距不该小于50mm,需热处置的焊缝距支、吊架不得小于焊缝宽度的5倍,且不得小于100mm; 不宜在管道焊缝及其边缘上开孔; 管子、管件的坡口形式和尺寸应符合相关规定; 管道对接焊口的组对应做到内壁齐平,内壁错边量不锈钢管不宜超过壁厚的10%,且不大于2mm;铜管不宜超过壁厚的10%,且不大于1mm; 不锈钢管焊接采用手工钨极氩弧焊焊接,紫铜管焊接采用银钎焊接,焊接质量应符合GB50236-98《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相关规定。 管道安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