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关庙—银沙地区钼铅锌多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 格式:docx
- 大小:41.10 KB
- 文档页数:7
滁州市老虎洼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滁州市老虎洼铅锌矿是中国著名的铅锌矿产区之一,位于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老虎洼镇附近。
此矿床储量丰富,矿石品位高,一直以来备受矿产资源开发者的关注。
本文旨在对老虎洼铅锌矿的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进行深入分析,为后续的矿产资源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一、地质背景老虎洼铅锌矿床位于安徽省南部的长江中下游构造单元内,处于华北克拉通北缘的华东板块与扬子板块的交界处,属于华北地台泛华夏岭构造带内的一部分。
区域构造复杂,地层发育古老,变质作用明显,地质构造较复杂。
矿区岩性以沉积岩和变质岩为主,以石英片岩、千枚岩、灰岩、石英砂岩为主要产状。
二、矿床特征老虎洼铅锌矿床是一种具有显著受控性和规模性的叠层控矿型矿床。
其主要矿产类型为铅锌矿,矿石品位较高,矿体呈层状、片状和脉状分布。
矿石成分以辉锌矿、闪锌矿、方铅矿等硫化物矿物为主,含有丰富的铅和锌元素,是典型的硫化金属矿床。
矿床赋存于断裂构造带附近的古元古代沉积岩系中,特别是赋存于泥岩、页岩和砂岩等含有机质丰富的岩石中。
矿体主要发育在岩层构造形迹、构造破裂带、褶皱和片理间,矿化及成矿作用与古构造、古地貌、地层沉积环境等密切相关。
三、矿床成因老虎洼铅锌矿床是受构造和岩浆活动的共同影响形成的。
在古地质构造紧张和活跃的阶段,地质构造活动导致了一系列破坏、断裂和褶皱等现象,形成了适合矿床生成的条件。
随后,岩浆活动的加热和对矿床所在地区的物质影响,使得地下的硫化物矿物得以析出和富集,最终形成了丰富的铅锌矿床。
四、找矿方向1.构造找矿:老虎洼地区构造活跃,有利于矿床的形成和富集。
可以在区域断裂带、褶皱带、构造变形带等构造区域进行找矿作业,定位矿体产状及延伸方向。
2.地球化学找矿:通过对区域的岩石和土壤进行地球化学的分析,发现矿化异常带,结合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寻找与铅锌矿成矿有关的地球化学异常带,进行详细调查。
3.遥感找矿:通过卫星遥感技术,观测地表矿化的异常特征,找出矿区的矿化异常和构造异常,进而实现找矿的方向。
安徽省东至县一带铜铅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作者:邹欣欣吴波来源:《西部资源》2023年第02期[关键词]铜铅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找矿标志1. 区域地质概况勘查区位于下扬子陆块的东南部,江南元古代造山带的北端,江南断裂带从调查区北部通过。
为Ⅱ级大地构造单元过渡地带,成矿条件有利。
东至断裂在查区东侧与其他断裂及次级断裂复合部位,形成了一系列多金属矿床(点)。
(1)地层:本区出露地层主要为中元古界蓟县-长城系环沙组至早古生代寒武系及第四系。
区内蓟县-长城系属冒地槽浅海相复理式建造,经皖南运动,受区域动力变质作用,揚子地台基底固结,形成一套浅变质岩系。
自南华纪起,查区转为地台型沉积。
(2)构造:扬子陆块下扬子陆块的东南部,江南元古代造山带的北端,江南断裂带从调查区北部通过。
可分出四个构造层:第一构造层由中元古代蓟县-长城系组成区域褶皱基底;第二构造层由新元古代青白口系组成;第三构造层由南华系—早寒武系组成;第四构造层由第四系组成。
区内各时代地层均发生不同程度的褶皱。
(3)岩浆岩:区内印支期及燕山期岩浆活动强烈,矿区北西外围见洪镇岩体出露,为印支期产物,中部和北东部见小规模花岗闪长岩体及花岗岩体出露,北东部花岗岩体外接触带的大理岩破碎带中常见硅化、重晶石化、碳酸盐化等中—低温热液蚀变现象,并伴随铜、金矿化。
(4)矿产:勘查区及其附近已发现众多铜、铅锌多金属矿床(点),多集中于东至断裂北西侧,多属热液型矿床,受构造及岩浆活动控制。
沿该断裂带其东北兆吉口铅锌矿找矿已取得突破,附近地区也已发现众多金、矿点及找矿线索。
2. 勘查区地质特征2.1 地(岩)层中元古代牛屋组中段(Pt2n2):浅绿色中薄层变细粒岩屑砂岩、变粉砂岩、千枚状板岩,中部夹紫红、紫灰色条带状千枚状板岩杂色层,向上砂岩减少,变薄,泥度成分增加,水平层理、平行层理发育。
青白口纪葛公组上段(Qng2):青灰色变粉砂岩,变粉砂质泥岩夹中薄层变细粒岩屑砂岩,以中薄层变粉砂岩、变粉砂质泥岩组成韵律层,局部变泥质粉砂岩中可见绢云母化,变细粒岩屑砂岩中夹同生泥砾。
收稿日期:2017-12-01作者简介:杨本忠(1969—),男,安徽六安人,高级工程师,本科,毕业于东北大学,地质矿产勘查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为固体矿产勘查。
摘要:凤阳中家山铅锌矿位于华北陆块东南缘与扬子陆块衔接部位,小张庄组(Ar )是该矿床的主要含矿地层。
矿区内含矿蚀变带严格受断裂构造带控制,多形成断裂构造带、矿化蚀变带,矿化体三体一位的构造格局。
中家山铅锌矿是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以脉状产出的构造蚀变岩型铅锌多金属矿床。
构造蚀变岩带和物探激电异常-高(低)阻高级化异常是该矿的重要找矿标志。
关键词:中家山;地质特征;铅锌矿;找矿方向中图分类号:P618.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7676(2018)01-0009-04YANG Benzhong(East-China Metallurgical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Exploration,Hefei 230088,China)Zhongjiashan lead-zinc deposit is located in the southeast margin of north China continental block and Yangtzelandmass join parts.Xiaozhangzhuang group (Ar )is the main ore-bearing strata of the deposit.Mining area containing mineral alteration with strictly controlled by faulted structure belt.Formation fracture tectonic belt,the mineralization alteration belt and the mineralization body are tectonic framework of deposit.Zhongjiashan lead-zinc deposit is strictly controlled by fracture structure,with vein of tectonic altered rock type lead-zinc polymetallic deposit.Tectonic altered rock zone and geophysical anomaly-high (low)high-level resistance anomalies are important prospecting marks of themine.Zhongjiashan;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lead-zinc deposit;prospecting安徽凤阳中家山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杨本忠(华东冶金地质勘查研究院,合肥230088)1区域地质背景安徽凤阳中家山铅锌矿处于华北陆块东南缘与扬子陆块衔接部位,东西向构造蚌埠隆起与NNE 向构造郯庐断裂带皖东段在本区交叉复合[1],形成了本区构造格架。
找矿技术P rospecting technology 西湾铅锌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浅析李 壮,程培生,张建明,姚明玉(安徽省勘查技术院,安徽 合肥 230031)摘 要:西湾铅锌矿是庐枞盆地北部边缘三叠系中统东马鞍山组中发现的大型隐伏铅锌矿床。
矿体主要赋存于东马鞍山组角砾状灰岩中,受北东向基地断裂和东西向基底(膏岩)隆起控制。
本文总结了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和矿床地质特征,分析了控矿因素,探讨矿床成因和找矿方向,为该区下一步的找矿工作提供指导意义。
关键词:庐枞盆地;东马鞍山组;铅锌矿;地质特征;找矿方向中图分类号:P61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0)15-0051-3Geological Feattures of the Xiwan PB-ZN Ore deposit and Ore-prospecting directionLI Zhuang, CHENG Pei-sheng, ZHANG Jian-ming, YAO Ming-yu(Geological Exploration Technologies Institute of Anhui Province, Hefei 230031,China)Abstract: Xiwan lead-zinc deposit is a large concealed lead-zinc deposit discovered recently in the north margin of Luzong volcanic basin.Ore body occurring mainly in the breccia limestone of the basement strata-triassic Dongma Anshan formation.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regional metallogenic geological background and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posit, analyzes the ore-controlling Factors, discusses the Genesis of the deposit and the prospecting direction, and provides guidance for the next prospecting work in this area.Keywords: Lu-Zong volcanic basin; Dongma AnshanFormation;lead-zinc ore deposit;Geological features;Ore-prospecting direction西湾铅锌矿是安徽省勘查技术院实施安徽省地质勘查基金项目-无为县西湾铁多金属矿预查时发现的[1],通过普查续作,达大型规模。
安徽省金寨县沙坪沟钼矿床简介安徽省金寨县沙坪沟钼矿床是313地质队近年来发现和探明的一个特大型钼矿床,332+333钼金属储量239万吨,平均品位0.14%,居世界第二,亚洲第一,按当前市值计算,经济价值达10000亿元以上。
沙坪沟钼矿床主矿体为全隐伏矿,矿体形态在三维空间上呈椭球体状,具有三个显著特点:规模大、品位高、矿化集中且有比较明显的富矿核。
1、项目概况矿床位于安徽省金寨县西南部,距金寨县县城(梅山)50千米,属关庙乡管辖。
2006年,安徽省地矿局313地质队在该区开展了以寻找斑岩型铜、钼矿为主的综合研究工作,技术人员认为,沙坪沟地区与河南汤家坪钼矿毗邻,成矿地质条件相似,符合斑岩钼矿成矿模式,具备深部钻探验证条件。
2008年6月,首孔即打出惊人的数字:自512.16米至终孔(1201.09米)连续见厚688.93米的钼矿,平均品位在0.10%。
随后,采用十字剖面法首先对含矿岩体进行总体控制,初步圈出了钼主矿体分布范围,控制长度1350米,宽度1000米、最大厚度945.15米。
2011年7月21日,《安徽省金寨县沙坪沟钼矿床详查地质报告》通过评审,估算332+333矿石量17.12亿吨,钼金属量239.02万吨,平均品位0.14%。
其中工业矿石量12亿吨,钼金属量215.00万吨,平均品位0.18%。
沙坪沟钼矿勘查自首孔见矿到结束详查工作,用了不到三年时间,完成了以往需要五到八年时间才能完成的工作。
2、矿山开发综合规划为使这一优势资源尽早转化为优势产业,2011年底,安徽省地矿局委托中国恩菲工程有限公司(北京)编制了《沙坪沟钼矿资源开发综合规划》,综合考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方面因素,规划采用充填法采矿方案。
鉴于矿床储量大,矿山采用分期建设的方式,首期开采-400米标高以上的资源,后期开采-400米以下的资源。
初步拟定的建设规模是:年处理钼矿石1000万吨,最终产品为钼精矿3万吨/年,项目总投资116亿元人民币,其中建设投资54亿万元,矿权费55亿元。
安徽省铜陵县张家冲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浅析摘要:叙述了区内地层、构造、岩浆岩的特征及矿体的形态、产状、规模及形态特征,总结成矿规律,提出找矿方向。
关键词:铅锌矿,地质特征,找矿远景,张家冲Abstract: describes the formation, structu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agmatic rocks and ore body, the shape of the form in, size and shape features, summarization of metallogenic regularities, put forward the prospecting direction.Keywords: lead-zinc min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re-searching prospects, ZhangGuChong本区大地构造单元隶属于扬子准地台、下扬子台坳、宁芜陷断束、贵池~繁昌断褶束。
次级构造单元属于下扬子台坳中的铜陵~繁昌复向斜内舒家店短轴背斜近北东倾没端的北翼。
本区域属扬子地层区下扬子地层分区贵池地层小区。
基本构造线受NE向的下扬子台褶带所控制。
褶皱构造以向斜宽、背斜窄的箱状构造为特征;基底断裂构造表现出对盖层构造强烈的影响,促使侵入体成串珠状排列;褶皱在同一方向倾伏或转折;较大的继承性断陷盆地发育;以及一些大断裂密集分布。
本区位于繁昌火山岩盆地南缘,出露一套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的以酸性为主的包括部分中性~偏碱性熔岩以及碎屑岩的三个喷发旋回。
整个喷发从老到新由NE向SW推移,直至盆地边缘,自身构成燕山期中分村复式向斜。
区内矿产丰富,是我国长江中下游最重要的成矿带,其中规模较大且投入生产的有:铜官山、狮子山、凤凰山、冬瓜山、金口岭、代腰山等铜矿,新桥铜硫铁金矿、牛山铁帽型金矿、叶山镜铁矿、长龙山铁矿等。
安徽蚌埠-凤阳地区铅锌多金属矿控矿地质条件、成矿规律及找矿远景蔡晓兵;邱军强【摘要】安徽蚌埠-凤阳地区是金、铅锌银有利成矿区,在总结区内以往工作和研究的基础上,对凤阳县大王府、铅山子-西芦山、马山-洼子陈、雷家湾、五河县庄子里等地区铅锌多金属矿资源进行了评价,阐述了区域成矿背地质背景、控矿地质条件和成矿规律,圈定了区内找矿远景区及重点工作靶区,对今后的矿产勘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期刊名称】《低碳世界》【年(卷),期】2015(000)019【总页数】2页(P147-148)【关键词】蚌埠-凤阳地区;成矿地质背景;控矿地质条件;成矿规律;成矿远景区【作者】蔡晓兵;邱军强【作者单位】安徽省地质调查院,安徽合肥230001;安徽省地质调查院,安徽合肥23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42安徽蚌埠-凤阳地区西起怀远县南涂山-马头城一线,东至朱项-洪庙一线,北以淮河为界,南到刘府-黄泥铺(图1)。
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北地块南缘蚌埠隆起带中,属于华北地块与扬子地块的印支期陆内碰撞造山带的后陆盆地北部边缘。
四周皆被断裂所围限,西以固镇-永平岗断裂为界,东以郯庐断裂带的东界断裂朱顶-石门山断裂为界,南以刘府-黄泥铺断裂为界,北以怀远-黄家湾断裂为界,构成一个四边形区域。
区内基底岩系-五河群出露较为广泛,凤阳群和古生界地层仅限于南缘和凤阳山区,自青白口纪以来蚌埠隆起一直处于黄淮海中的次级水下隆起,而晚寒武世起则长期处于古陆状态。
印支期华北、杨子两地块陆内碰撞造山时期,则位于后陆盆地北部边缘,沿刘府断裂形成串珠状火山岩盆地,第三纪以来由于怀远断裂的强烈活动,其北陷落堆积了近千米厚的红色岩系。
五河群经历了多期强烈变形,构造形态极其复杂,加之第四系覆盖,构造全貌难窥,露头尺度的小褶皱随处可见,目前所称的蚌埠复背斜(形),应是最晚一期褶皱构造的反映。
蚌埠期(元古代)混合花岗岩沿怀远-大溪河一线分布,沿北北东向断裂尚有少量燕山期闪长岩和正长岩小岩株分布。
安徽省凤阳县江山地区铅锌矿的分析摘要:凤阳县地处安徽省中部,隶属于滁州市,东与明光市接壤,南邻定远县西和蚌埠市,淮南舍相连,北与五河县河隔相望,介于东经117度10分~119度13分,北纬31度51分~33度13分之间。
大王府铅锌矿位于凤阳县125度方向,125km处,属凤阳县府城镇管辖。
凤阳县地势南高北低,南部以侵蚀山,丘陵为主。
中部以微波起伏的河流阶地的岗地,北部为坦荡的冲积平原。
境内地层为华北地层区淮南地层小区,地层发育主要上太古界、上元古界、下古界及中生界。
地貌单元属淮河二级阶段,地面开阔、地势平坦。
地貌组合比较简单。
关键词:铅锌矿,构造破碎带,矿床前言:矿床位于蚌埠复背斜中段南部,王诃---红心铺断裂以西的临淮关~亮刚段裂带中及旁侧。
出露地层属华北地层区,淮河地层分区,五河地层小区。
由小元古界`五河群`中元古界风阳群`上元界青白口系人公山群,中生界朱罗系,新生界第三系,第四系组成。
区内燕山期岩浆活动较强烈,主要有霸王城岩体(石英正长斑岩)`小王府岩体(闪长玢岩)。
第一章区域地质与矿区地质1.1.1,区域地质背景矿床位于蚌埠复背斜中段南部,王诃---红心铺断裂以西的临淮关~亮刚段裂带中及旁侧。
出露地层属华北地层区,淮河地层分区,五河地层小区。
由小元古界`五河群`中元古界风阳群`上元界青白口系人公山群,中生界朱罗系,新生界第三系,第四系组成。
区内燕山期岩浆活动较强烈,主要有霸王城岩体(石英正长斑岩)`小王府岩体(闪长玢岩)。
1.1.2矿区地质特征(1)地层本区位于蚌埠大型复式背斜南东翼,构造线方向近东西的,局部有变化,地层向南倾斜,倾角35~66。
由黑云斜长片麻岩,大理岩,榴辉岩组成,属下元古界王河群庄在子里组(pt.z)本组总厚1996m.。
(2)构造区内构造有北北东向及近东西向两组。
<1>北北东向断裂(sb1)该断裂北起临淮关,南至亮岗乡一带,呈北北东5度方向延伸,工作区内长度约4500m,断裂早期为塑性流动变形,表现为靡棱岩化,片理化,后期为构造角理岩化,破裂岩化,地层受到强烈的挫碎,挤压,再几条平行的北北东向断层找那个产生大量的磨损岩及复杂的构造南砾岩,常见石英细脉穿插。
黄山市仙王坛铅锌银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高申林;张晓旻;吴文龙【摘要】The Xianwangtan Pb-Zn-Ag ore deposit, Huangshan City lies in the middle part of the Huangshan concave rift folding cluster, the meeting place of the Yangzhanling anteklise and the Xiuning rift depression, on the northeastern end of the Jiangnan orogen (Jiangnan uplift) between the Yangtze landmass and South China landmass. The outcropped rocks in the area include Proterozoic Huansha Formation sandy slate, slate, Niuwu Formation phyllitic sandstone and slate, Sinian Xiuning Formation fine sandstone and siltstone. Faults are dominant ore-control structures with fractured zone F9 being the biggest faulting structure. Diabase vein is the material source for this deposit to form. The major ore body, Pb-Zn-As ore body I, is hosted in breccia of faulting zone F9, vein-like, occurring in conformity with fault F9. Ore minerals are mainly galena, sphalerite and natural silver. This deposit belongs to middle- and low-temperature hydrothermal filling replacement deposit in origin. Ore-prospecting direction is the depth of the deposit and surrounding area with similar geological conditions to the surveyed area.%黄山市仙王坛铅锌银矿位于皖南山区成矿带内,处在江南隆起的东北端黄山凹断褶束中部,羊栈岭台拱和休宁断陷的衔接部位。
安徽省关庙—银沙地区钼铅锌多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刘忠;赵康;赵占清【摘要】关庙—银沙地区位于北淮阳成矿带东段.区内早古生代地层较发育,岩浆岩和火山岩发育,区内矿床多分布于NE向和NW向断裂交汇部位,且矿化具一定的横向和纵向变化.通过总结区内成矿地质背景,对不同类型的矿床(点)的成矿地质特征和指示标志进行分类总结,为该区下一步寻找钼铅锌多金属矿提供依据.【期刊名称】《有色金属(矿山部分)》【年(卷),期】2017(069)004【总页数】5页(P35-39)【关键词】安徽;北淮阳成矿带;关庙;银沙;钼铅锌多金属矿【作者】刘忠;赵康;赵占清【作者单位】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13地质队,安徽六安237010;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13地质队,安徽六安237010;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13地质队,安徽六安2370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D15安徽省关庙—银沙地区位于金寨县城235°方向45 km处,地理坐标:东经115°26′30″—115°33′00″,北纬31°30′00″—31°34′30″。
该区是一个以Pb、Zn、Mo为主的重要多金属成矿区,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安徽地矿局一直在该地区进行矿产勘查工作,相继发现了冬瓜山铅锌矿、迎峰崖铅锌矿、银冲铅锌矿、八斗垅铅锌矿、蛇尾巴铅锌矿、仓房铅锌矿、银山铅锌矿以及沙坪沟钼矿(特大型)等矿床(点),期间众多地质工作者在关庙—银沙地区陆续开展了地质学、年代学、岩石学、地球化学、矿床学和矿物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1-6],探讨了区内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矿床特征等,为该区矿产勘查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笔者在野外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基于近年来矿产勘查和综合研究所取得的新成果,从地质构造与成矿关系的角度进行分析,总结成矿规律,力求促进区内勘查工作的深入,并为今后的地质工作提供新的思路。
关庙—银沙地区位于北淮阳成矿带东段,本区位于北西西向桐柏—桐城深大断裂与北东向银沙—泗河断裂交汇部位的北东侧,商城岩体的南东缘,构造活动频繁,岩浆岩分布广泛、种类多样,为区内金属矿床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
区内地层不发育,仅局部出露中元古代苏家河岩群浒湾岩组,该岩群由变质变形侵入体和变质表壳岩两部分组成。
区内断裂构造发育,主要发育北东向、北西向以及近南北向三组断裂。
北东向断裂是区内铅锌银多金属矿体主要控矿断裂,严格约束着区内铅锌银多金属矿的规模和产状;北西向断裂形成多早于北东向断裂,多被北东向断裂错断。
区内侵入岩发育,是区内主要的岩石类型(图1),区内侵入岩共划分为4期:第一期为银沙畈单元的闪长岩类,岩石类型有中细粒石英二长闪长岩、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等,呈残留体产于花岗岩中,该期侵入体是银沙地区重要的含(铅锌)矿岩体;第二期为达权店超单元(主要为吴老湾单元)(含斑)二长中粒花岗岩;第三期为金刚山单元中细粒二长花岗岩,区内大规模出露的酸性岩体均属第二、第三期侵入体,应为商城大型花岗岩基的南延部分;第四期侵入体为银山复式杂岩体,银山复式杂岩体的岩性以银山沟正长岩为主,总体走向呈北西向,出露规模较大,岩石类型有石英正长(斑)岩、黑云母正长岩、爆发角砾岩、(角砾)正长斑岩、花岗斑岩、石英粗面岩等,是区内重要的含钼矿岩体①。
矿区内地层以残留体形式零星出露于燕山期岩浆岩中,为中元古代苏家河岩群浒湾岩组,岩性主要为斜长角闪片麻岩、黑云斜长片麻岩等。
岩浆岩是矿区内主要的岩石类型(图2),且岩石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沙坪沟钼矿所在区域主要出露区内第四期侵入体(石英正长岩为主);围绕沙坪沟钼矿的铅锌矿(点)所在的区域主要出露区内第二期侵入体(中酸性花岗岩为主),局部地区零星见第一期石英闪长岩侵入体。
矿区内断裂构造发育,主要发育北东向断裂(局部北东东向),次为北西向断裂,偶见近南北向断裂。
其中北东向断裂多呈不等距平行展布,是矿区内最主要的控矿容矿断裂,同时北东向断裂也是矿区内最晚期次的断裂构造,多错断北西向断裂和近南北向断裂。
矿区范围内岩体侵入过程中,由于Pb、Zn、Ag、Mo等元素的成矿温度和沉淀过程中物理化学环境的差异,使得关庙—银沙地区钼铅锌多金属矿矿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即以沙坪沟钼矿为中心,众多中—小型铅锌矿环绕沙坪沟钼矿呈环状分布,形成一个典型的“内高温外中低温”的模型。
各典型矿床基本特征见表1。
根据区内各矿床的成矿特征,将区内钼铅锌多金属矿床分为两种成矿类型:1)与中酸性岩浆侵入活动相关的钼铅锌多金属矿床;2)与构造活动相关的铅锌多金属矿床。
3.1 与中酸性岩浆侵入活动相关的钼铅锌多金属矿床该系列矿床包括沙坪沟斑岩型钼矿,仓房、银山以及银冲中低温热液充填型铅锌矿等2种矿化类型。
不同的矿化类型与矿床的形成深度有关。
沙坪沟钼矿床为隐伏型特大型矿床,矿体厚度大,矿化连续。
钼矿体赋存在隐伏花岗斑岩体与正长岩(围岩)的接触带中[7],富矿体主要分布在花岗斑岩体的顶部,低品位矿主要产在远离接触带的围岩(正长岩)中。
沙坪沟钼矿形成深度较深,自斑岩体向外钾(钠)长石—硅化带、黄铁绢英岩化带、绿泥石—碳酸盐化带分带特征明显[8]。
仓房、银山和银冲中低温热液充填型铅锌矿埋藏则相对较浅,矿体分布严格受早期断裂控制,晚期燕山期中低温含矿热液在早期断裂中富集成矿,局部铅锌矿体与正长斑岩脉平行展布。
以沙坪沟为中心向外形成一个“内高温外中低温”的与燕山期中酸性岩浆侵入活动有关的钼铅锌多金属成矿系列。
3.2 与构造活动相关的铅锌多金属矿床该系列矿床包括冬瓜山铅锌矿、迎峰崖铅锌矿以及蛇尾巴和八斗垅铅锌矿点。
该系列矿床(点)埋深较浅,构造热液中的矿质在构造角砾岩成岩过程中冷却沉淀富集成矿,矿体的产状严格受北东向断裂控制,矿体顶底板也严格受构造面控制,与围岩界限清楚,赋矿岩性主要为与矿体同期形成的构造角砾岩(局部为硅化岩),仅局部围岩花岗闪长岩及二长花岗岩中可见少量铅锌矿。
根据①、[1]、[2]、[5]、[6]归纳整理总结,年龄数据引自[11]4.1 断裂构造作用与成矿关系关庙—银沙地区断裂构造发育,成矿与构造体系的分带性、等距性关系密切,具体表现为:1)成带分布、相间展布、分段集中。
区内铅锌多金属矿(点)大致呈北东和近东西向展布,与区域内银沙—泗河断裂的次级断裂延伸方向近一致。
矿床(点)受断裂构造控制,多分段集中,区内铅锌矿自西向东依次有仓房铅锌矿—银山铅锌矿、蛇尾巴铅锌矿点—冬瓜山铅锌矿、八斗垅铅锌矿—迎风崖铅锌矿、银冲铅锌矿,相间展布,间距约1~1.5 km。
2)构造控矿、张性裂隙成矿。
矿区内北东向和北东东向断裂(银沙—泗河断裂的次级羽状断裂)构造控矿显著,属典型的控矿构造,其控制着矿区内矿体的产状、形态等。
区内已圈定的铅锌矿有两组矿带:主要为北东向和北东东向一组,次为北西向一组,均是断裂构造活动所带的含矿热液在构造角砾岩成岩过程中富集成矿。
3)断裂叠加改造成矿明显。
关庙—银沙地区不同性质、不同期次的断裂相互叠加、改造的特征显著,影响着各矿体的产出形态及矿石的构造。
如迎风崖铅锌矿中两期脉状矿体,早期矿体中多呈角砾岩状,晚期则呈脉状。
4.2 中酸性岩浆侵入活动与成矿关系关庙—银沙地区构造—岩浆活动强烈而持久,区内中酸性岩浆岩分布广泛。
区内岩浆热液活动具有明显的多期次性,且规模巨大,为区内成矿作用提供了丰富的成矿物质和良好的地球化学环境,使本区成为一个很好的多金属成矿区。
区内主要矿种有钼、铅、锌、铁等,矿床成因多与燕山期岩浆活动关系密切,主要表现在:1)中酸性岩浆活动是区内钼铅锌成矿元素的主要来源,如沙坪沟钼矿。
矿区内主要赋矿岩石为石英正长岩,次为二长花岗岩,矿区内矿化蚀变发育,主要有硅化、钾化、绢英岩化等。
2)铅锌矿体与正长斑岩等脉岩多平行分布。
如仓房铅锌矿及银冲铅锌矿北部矿脉均与正长斑岩平行产出。
关庙—银沙地区经过了强烈而复杂的构造岩浆热液演化过程,有着巨大的成矿和找矿潜力。
断裂构造和岩浆热液活动是区内重要的控矿因素。
本文通过对区内钼铅锌多金属矿的解剖及区域地质成矿特征的综合分析,对该区寻找铅锌多金属矿提出几点建议,供今后找矿工作参考:1)在晓天—磨子潭断裂带与北东向大断裂交汇部位,以及北东向断裂的次级构造与之交汇的锐角部位,是该区值得关注的找矿区域。
2)综合分析区内地质、物化探特征,确定找矿有利部位。
3)区内不同期次断裂构造复杂,伴随的矿化蚀变类型较多,且差异性较大。
因此,需加强矿区内综合研究,利用相似类比的方法和系列成矿理论以及新的勘查方法,预测推断矿体可能出现的部位。
4)对区内已知的脉状铅锌、银多金属矿床地区及外围,加强构造蚀变类型及组合的研究。
5)加强地表地质调查,关注区内岩石蚀变特征,对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等蚀变以及火烧皮现象给予密切的关注,此乃是寻找区内构造蚀变岩型铅锌多金属矿的直接标志。
6)加强对区内脉状浅成岩石的追索和研究,尤其是闪长玢岩的追索,此乃区内部分已知矿床的找矿线索和含矿岩性。
【相关文献】[1] 陆三明,彭海辉,盛忠烈. 北淮阳构造带东段铅锌矿找矿前景[J]. 安徽地质, 2001,12(2):114-119.[2] 阳珊,姜章平,袁晓玲,等. 安徽金寨县沙坪沟成矿岩体矿物学特征及其成岩成矿意义[J].岩石矿物学杂志, 2014,33(2):243-254.[3] 徐晓春,楼金伟,陆三明,等. 安徽金寨银山钼-铅-锌多金属矿床Re-Os和有关岩浆岩40Ar-39Ar 年龄测定[J]. 矿床地质, 2009,28(2):621-632.[4] 张怀东,王波华,郝越进,等. 安徽沙坪沟斑岩型钼矿床地质特征及综合找矿信息[J]. 矿床地质, 2012,31(1):41-51.[5] 任志,周涛发,袁峰,等. 安徽沙坪沟钼矿区中酸性侵入岩期次研究——年代学及岩石化学约束[J]. 岩石学报, 2014,30(4):1097-1116.[6] 王波华,邬宗玲,张怀东,等. 安徽省金寨银沙地区中生代岩浆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找矿意义[J]. 安徽地质, 2007,17(4):244-248.[7] 张怀东,史东方,郝越进,等. 安徽省金寨县沙坪沟斑岩型钼矿成矿地质特征[J]. 安徽地质,2010a,20(2):104-108.[8] 张怀东,王根节,王波华,等. 沙坪沟斑岩型钼矿含矿岩体及其蚀变特征[J]. 安徽地质,2010b,20(4):260-266.[8] 解洪晶,王玉往,蒋伟,等. 内蒙古硐子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探讨[J]. 矿产勘查,2016,7(1):82-92.[9] 吕晓强,方同辉,孙燕.东天山卡拉塔格地区铜多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J]. 矿产勘查, 2016,7(1):38-44.[10] 高侃,王洋. 吉林集安市团结一带铅、锌多金属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J]. 新疆有色金属, 2014,37(1):4-6.[11] 陆三明,阮林森,赵丽丽,等. 安徽金寨县沙坪沟钼铅锌矿田两期成岩成矿作用[J]. 地质学报, 2016,90(6):1167-1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