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园林植物造景》实训指导书

《园林植物造景》实训指导书

《园林植物造景设计》课程实训指导书

一、教学对象

本课程的教学对象是三年制高职高专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

二、课程实训目标

《园林植物造景与设计》课程的实践性教学是依据我国当前高等职业教育中有关职业院校课程开设的实际状况、社会对本行业领域的岗位学问技能需求而编写的。主要是通过工程实训,使学生把握道路、城市广场、居住区、屋顶花园、街道小游园等的植物造景设计,从而培育其职业岗位核心力量和职业综合素养。

三、实训总学时

36 学时〔承受课堂与实训结合的方式〕

四、实训教学的根本要求与实训重点

根本要求:

1、强化实训。

2、坚持理论联系方法。每局部教学的内容应有利于植物造景的根底学问,根本技能和培育力量,都要进展课堂讲授理论概要,然后辅导和实训。用理论指导实训,在实训中提高。

3、认真精选教学内容和例如稿。在教学中要精讲例如稿件,让学生正确理解,全面掌握和准确表达例如稿的文字内容,并通过手绘创意来表现植物配置特色。

4、示范标准,精讲细划,激发学生的创作性思维力量,并能通过手绘准确表达。教师示范影响和指导学生实训。

5、学生在设计室进展专业训练。要求手绘娴熟,表达创意,并能用马克笔、彩铅绘制图形。

6、学生生疏根本理论,教师对例稿进展剖析并讲解,让学生独立练习完成作品。

7、要求学生全面学习把握植物配置的根底理论,勤做练习,分析植物配置的构成,能独立完成整个植物配置的创作。

实训重点:

1、道路的植物造景设计、城市广场的植物造景设计、居住区绿地植物造景设计、单位

附属绿地实训、屋顶花园设计植物造景设计

2、景观植物表现

1、综合性中小公园植物造景设计

五、实训根本内容与操作训练

实训一广场植物配置分析

一、实训名称:

广场植物配置分析

二、实训目的

通过本次实训,让学生了解广场是怎么运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等题材,通过

艺术手法,充分发挥植物的形体、线条、颜色等自然美来创作植物景观。

三、实训器材及实现手段

调查分析报告、笔、纸

四、实训的方法和步骤

1、翻开笔记回忆广场植物配置的学习内容。如:广场植物的选择原则及配置要点。

2、现场调查重庆市沙坪坝三峡广场,拍照,分析广场是怎么运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等题材,通过艺术手法,充分发挥植物的形体、线条、颜色等自然美来创作植物景观。

3、依据现场拍照,记录,写出分析报告

提示:

一、植物配置关系

1、先面后点:就是先从整体考虑,大局下手,然后再考虑局部穿插细节,作到“大处添景,小处添趣”。

2、先主后宾:在一个景区里,树木配置,要主宾清楚,先定主景树种,再选择配景树种。

3、远近结合:树木配置时,不但考虑一个景区内树木搭配,还要与相邻空间或远处的树木

和背景及其他景物能彼此相照应,才能取得园林空间艺术构图完整性。

4、凹凸结合:一般说在一个园林空间或一个树丛、树群内,乔木是骨干。配置时要先乔木,后灌木再草花。要先定乔木的树种、数量和分布位置,在由高到低分层处理灌木和草花,这样才能有完善艺术形象的立体轮廓线。

5、近期与远期效果相结合:即应考虑长期稳定的效果。

二、园林植物造景艺术

1、用植物作为造园主题制造主景

2、用植物作为对景障景和隔景

3、用植物作为山石建筑广场道路水体等配景

4、用植物作为其它景物的背景

5、用植物作为增加园林空间的层次形成夹景框、漏添

6、用植物作为造成园林空间的变化

7、用植物作为形成点、线、面的形态特征,制造具有现代美感的园林

8、运用植物造景制造园林意境

实训二道路的植物造景设计

一、实训名称:道路的植物造景设计

二、实训的目的

本次实训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将道路植物造景的理论用于植物造景的设计中,加强学生对植物景观的功能、植物景观类型、植物造景形式等理论原理的生疏,提高植物造景的业务水平。

三、实训内容

(1)某街道道路绿地植物设计;

(2)要求学生依据现场踏查后的平面图进展整改提高;

(3)完成植物种植设计平面图〔含设计说明和植物名录表〕及立面图。

(4)植物种植设计平面图2 号图纸1 张,立面图1 张。

四、实训器材

2 号图板、图纸等绘图工具

五、实训方法和步骤

(1)现场勘查

(2)现状分析

(3)构思

(4)绘制草图

(5)完成正图

六、作业要求

植物景观设计合理、图面干净、标准。

附录:

1、本方案可以承受小组形式协作完成;

2、植物种类:要求30 种以上;

3、群落构造为半稳定性植物构造;

实训三城市广场的植物造景设计

一、实训名称

城市广场的植物造景设计

二、实训目的

1、了解城市文化广场园林设计特点、根本功能要求。

2、把握城市广场园林植物配置的原则、方法。

3、把握园林知我对空间的划分和组合的作用

4、把握城市广场园林植物配置设计的方法。

三、实训内容

文化消遣休闲广场绿地植物配置设计

四、实习步骤

〔一〕预备工具

1、图纸预备:园林制图承受国际通用的 A 系列幅面规格的图纸,以 1#图幅〔841mm×594mm〕为准。同实训工程二。

2、工具预备:图版、丁字尺和三角板等、同实训工程二。

〔二〕现场踏查,了解状况

到现场设计场进展现场实地踏查,生疏设计环境。到当地城建局或园林局了解城市街道绿地的、规模以及对城市街道绿地植物造景设计的要求,可作为街道绿化设计的指导和依据。了解城市广场当地市民的风俗习惯,兴趣爱好,确定绿化设计种植风格。

〔三〕了解自然条件

了解地形、地质、地貌、水文等与园林植物生长发育相关的自然条件。

〔四〕搜寻根底资料

留意搜集城建局或园林局供给的各种图纸,假设无地形图等根底图纸,可在实地进展测量,然后绘制。

〔五〕描绘放大根底图纸

假设供给的根底图纸比例不适宜,可适当放大或缩小或分幅处理。假设无根底图纸,可将

实地测量和草图按适宜的比例绘制,作为道理绿地设计的地图。

〔六〕构思设计,完成平面制图

按图林制图标准,完成墨线图,做出苗木统计表和预算方案,完成植物造景设计图,作为

设计成果评定成绩,或交城建局或园林局进展施工。

图纸要求:

1、总体规划意图明显,符合园林绿地性质、功能要求,布局合理,自成系统。

2、种植设计树种选择正确,能因地制宜地运用种植类型〔场地活动区域,严禁种植有毒有刺等植物〕,符合构图要求,造景手法丰富,能与广场设施、道路、地形地貌、山石水、建筑小品结合。空间效果较好,层次、颜色丰富。

3、图面变现力量强,设计深度能满足施工的需要,线条流畅,构图合理,清洁美观,图例、文字标注、图幅符合制图标准。

4、说明书语言流畅,言简意赅,能准确地对图纸补充说明,表达设计意图。

5、方案绿化材料统计根本准确,有肯定的可行性。

五实训成果

1、依据给定条件完成广场园林植物配置与设计平面图一份。

2、写与设计相符合的说明书一份。

实训四居住区绿地植物造景设计

一、实训名称:居住区绿地植物造景设计

二、实训目的

通过实训,把握居住区绿化设计的方法、特点、要求,依据居住区绿地的不同部位和类型,因地制宜的进展绿地设计,使树种选择、植物配置与居住建筑和环境协调统一,充分发挥居住区绿地的综合功能。

三、实训内容

选择某房地产开发公司开发建设的商品房住宅小区或组团,做模拟设计或生产性设计。

既可作局部设计,也可整体。

四、植物造景设计要求

(1)立意颖,风格具有时代气息,为居民制造清爽、干净、美丽的生活居住环境,并供给肯定的户外活动场地。

(2)依据居住建筑、道路、绿地的总体布局,因地制宜确实定绿地形式和内容,表达绿化、美化、净化、欣赏、消遣、休息等多种功能。

(3)居住建筑四周绿化,要选择低矮花灌木,不能影响建筑内通风采光。宅间绿化要依据楼间间距大小和楼的凹凸,合理确实定绿地类型和内容设施。

(4)居住区小游园设计参阅街道小游园和花园式荫道设计。

(5)其他要求参阅单位附属绿地设计实训指导。

五、实习步骤

〔一〕预备工具

1、图纸预备:园林制图承受国际通用的 A 系列幅面规格的图纸,以 1#图幅〔841mm×594mm〕为准。同实训工程二。

2、工具预备:图版、丁字尺和三角板等、同实训工程二。

〔二〕现场踏查,了解状况

到现场设计场进展现场实地踏查,生疏设计环境。到当地城建局或园林局了解居住区绿地的规模以及对居住区绿地植物造景设计的要求,可作为居住区绿化设计的指导和依据。了解该居住区建筑风格,市民的风俗习惯,兴趣爱好,确定绿化设计种植风格。

〔三〕了解自然条件

了解地形、地质、地貌、水文等与园林植物生长发育相关的自然条件。

〔四〕搜寻根底资料

留意搜集甲方供给的各种图纸,假设无地形图等根底图纸,可在实地进展测量,然后绘制。

〔五〕描绘放大根底图纸

假设供给的根底图纸比例不适宜,可适当放大或缩小或分幅处理。假设无根底图纸,可将实地测量和草图按适宜的比例绘制,作为居住区绿地设计的地图。

〔六〕构思设计,完成平面制图

按图林制图标准,完成墨线图,做出苗木统计表和预算方案,完成植物造景设计图,作为设计成果评定成绩。

图纸要求:

1、总体规划意图明显,符合园林绿地性质、功能要求,布局合理,自成系统。

2、种植设计树种选择正确,能因地制宜地运用种植类型〔场地活动区域,严禁种植有毒有刺等植物〕,符合构图要求,造景手法丰富,能与居住区设施、道路、地形地貌、山石水、建筑小品结合。空间效果较好,层次、颜色丰富。

3、图面变现力量强,设计深度能满足施工的需要,线条流畅,构图合理,清洁美观,图例、文字标注、图幅符合制图标准。

4、说明书语言流畅,言简意赅,能准确地对图纸补充说明,表达设计意图。

5、方案绿化材料统计根本准确,有肯定的可行性。

五、实训成果

(1)绿化种植设计图〔含彩色平面图〕,比例1:200—1:300,1#或2#图纸〔含CAD设

计图〕。

(2)小游园及整体俯视图〔含彩色图〕。

(3)设计说明书。

(4)植物名录及其他材料统计表。

实训五屋顶花园设计植物造景设计

一、实训名称:道屋顶花园设计植物造景设计

二、实训的目的

通过本次实训,让学生了解屋顶绿化的构造,并把握其设计要点和屋顶绿化的植物选择。三、实训的要求

屋顶绿化要因地制宜,奇异地运用主体建筑的屋顶、阳台、女儿墙等开拓绿地,机敏运

用不同造景手法,制造出不同使用功能和性质的屋顶绿化环境。

四、实训的内容

建筑屋顶的构造分析、屋顶的排水分析、建筑本身的风格和使用人群的分析、植物的调查争辩、屋顶绿化的方案设计。

五、实训器材

2 号图板、图纸等绘图工具

六、实训方法和步骤

(1)现场勘查

(2)现状分析

(3)构思

(4)绘制草图

(5)完成正图

七、实训成果

屋顶安全承重分析报告、屋顶绿化方案图、屋顶绿化构造施工图、效果图。

八、作业要求

植物景观设计合理、图面干净、标准。

实训六街道小游园的规划设计

一、实训名称:道街道小游园的规划设计

二、实训的目的

通过本次实训,让学生把握小型绿地的设计方法和平面布局形式,能处理好街头绿地和城市街道的关系。

三、实训的要求

在增加城市绿化面积的同时,要满足行人的休息功能,并要处理好与周边建筑,城市道路之间的关系。

四、实训器材

2 号图板、图纸等绘图工具

五、实训方法和步骤

(1)现场勘查

(2)现状分析

(3)构思

(4)绘制草图

(5)完成正图

六、实训成果

基地环境分析图、设计平面图,功能分析图、植物配置图、效果表现图。

七、作业要求

植物景观设计合理、图面干净、标准。

实训七综合性中小公园植物造景设计

一、实训名称:综合性中小公园植物造景设计

二、实训目的

通过实训,把握综合性中小公园植物造景设计的方法、特点、要求,依据公园绿地的不同部位和类型,因地制宜的进展绿地设计,使树种选择、植物配置公园环境协调统一,充分发挥公园绿地的综合功能。

三、实训内容

选择某综合性中小公园,做模拟设计或生产性设计,作整体设计。

四、植物造景设计要求

(1)立意颖,风格具有时代气息,为市民制造清爽、干净、美丽的公园游憩环境,并供给肯定的户外活动场地。

(2)依据公园道路、绿地的总体布局,因地制宜确实定绿地形式和内容,表达绿化、美化、净化、欣赏、消遣、休息等多种功能。

五、实习步骤

〔一〕预备工具

1、图纸预备:园林制图承受国际通用的 A 系列幅面规格的图纸,以 1#图幅〔841mm×594mm〕为准。同实训工程二。

2、工具预备:图版、丁字尺和三角板等、同实训工程二。

〔二〕现场踏查,了解状况

到现场设计场进展现场实地踏查,生疏设计环境。到当地城建局或园林局了解公园绿地的规模以及对公园绿地植物造景设计的要求,可作为公园绿化设计的指导和依据。了解当地的文化,市民的风俗习惯,兴趣爱好,确定绿化设计种植风格。

〔三〕了解自然条件

了解地形、地质、地貌、水文等与园林植物生长发育相关的自然条件。

〔四〕搜寻根底资料

留意搜集当地城建局或园林局了解公园绿地供给的各种图纸,假设无地形图等根底图纸,可在实地进展测量,然后绘制。

〔五〕描绘放大根底图纸

假设供给的根底图纸比例不适宜,可适当放大或缩小或分幅处理。假设无根底图纸,可

将实地测量和草图按适宜的比例绘制,作为公园绿地设计的地图。

〔六〕构思设计,完成平面制图

按图林制图标准,完成墨线图,做出苗木统计表和预算方案,完成植物造景设计图,作为

设计成果评定成绩。

图纸要求:

1、总体规划意图明显,符合园林绿地性质、功能要求,布局合理,自成系统。

2、种植设计树种选择正确,能因地制宜地运用种植类型〔场地活动区域,严禁种植有毒有刺等植物〕,符合构图要求,造景手法丰富,能公园设施、道路、地形地貌、山石水、建筑小品结合。空间效果较好,层次、颜色丰富。

3、图面变现力量强,设计深度能满足施工的需要,线条流畅,构图合理,清洁美观,图例、文字标注、图幅符合制图标准。

4、说明书语言流畅,言简意赅,能准确地对图纸补充说明,表达设计意图。

5、方案绿化材料统计根本准确,有肯定的可行性。

五、实训成果

(1)绿化种植设计图〔含彩色平面图〕,比例1:500,1#或2#图纸〔含CAD设计图〕。

(2)公园局部效果图及整体俯视图〔含彩色图〕。

(3)设计说明书。

(4)植物名录及其他材料统计表。

六、实训课时安排状况

实训工程名称授课实训学时

广场植物配置分析44

道路的植物造景设计44

城市广场的植物造景设计44

居住区绿地植物造景设计66

屋顶花园设计植物造景设计66

街道小游园的规划设计66

综合性中小公园植物造景设计66合计36 36

七、实训教学形式与考核方法

〔一〕实训课教学形式

1 、案例分析教学

引用经典案例,教师分析演示

2、例如教学

教师例如分析将贯穿全课始终,均有例如作为学生创作训练蓝本,综合运用所学学问与方

法对其进展分析,重点突出植物配置力量和创意力量。

〔二〕实训课教学场所

设计室

〔三〕实训成绩评定

每学期承受寻常、期中、期末三次考试,设计创意和设计效果表达为主、成绩累积。

高职优质校园林专业综合实训指导书.doc

2017/18学年第一学期《专业综合实训》 实 习 指 导 书 时间:第13周-15周

一、实训目的要求 本次综合实训是根据2015级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开设,时间为通过本综合实训环节,增强学生动手操作的实践技能,为学生毕业后能尽快胜任所从事的专业技术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实训内容 任务一园林工程环境景观方案平面图设计及施工图设计计8日 任务二技能过关及测试环节,计2日 任务三模块地施工计5日 三、实训考核内容和比例: 总成绩评定 总成绩100%=任务一50%+任务二20%+任务三30% 四、实训应交材料 、园林景观设计彩平图、施工图。 (1)任务一、园林方案及施工图设计环节 一、任务描述 以园林工程设计师的角色,依据所选底图,翻绘为CAD平面图,并制作彩色平面图,方案用地面积小于3000平方米,依据原图规划布局,绘制其配套地形、园林建筑或小品,硬地、水体、绿地等组景元素的工程施工图并装订成册,设计文本由封面、图纸目录、施工图纸三部分组成。

必要说明: 所绘施工图纸要求符合制图规范、设计内容清晰、结构合理,标注准确、文字说明完备,图面整体布局美观。平面图纸应具备线段比例尺、指北针、图名;竖向设计图纸可采用等高线法或高程箭头法表示;建筑及构筑物图纸以mm为单位,注意线型与剖切符号运用;图纸立面高程以m为单位;绿化施工图中乔木图例可采用圆圈+文字或树例+文字索引表示,色块应标明品种与面积。其他未尽事宜,按行业规范处理。 三、CAD制图步骤及要求 1.制图环境设置 打开CAD软件,工具/选项菜单,文件/自动保存文件路径/…防止停电或软件意外结束。 工具/选项菜单,打开和保存/设定保存格式为R14(便于交流),间隔保存时间5分钟。 工具/选项菜单,,配置/添加当前配置。其他选项如显示、打印,依据个人偏好进行设定。 2.图层设置 0图层只建块,不作图,不同线型不同图纸内容必须添加图层如标注层、填充层,以精简够用为原则一般不要超过10个图层。 图层颜色的定义要注意两点,一是不同的图层一般来说要用不同的颜色。图层的颜色选择应该根据打印时线宽的粗细来选择。打印时,线形设置越宽的,该图层就应该选用越亮的颜色;如标注图层选择3号色绿色线宽0.13,索引及文字图层选择2号色黄色0.1,结构轮廓线选择7号色白色线宽0.0.25,填充图层选择8号色灰色0.09,轴线图层选择1号色红色点划线0.09。二是所有图元的各种属性都尽量跟层走,保持图元的属性和图层的一致,尽可能图元属性都是Bylayer。 3.图线 粗线:0.40mm 0.35mm 0.30mm 0.25 中线:0.20mm 0.18mm 0.15mm 0.15mm 细线:0.13mm 0.10mm 0.09mm 0.05mm 1) 每组配三种规格,宜结合构图大小配套使用,但同一张图面内应采用同一组规格。 2) 粗线一般用于轮廓线,详图编号的圆圈、剖面线、断面线。细线一般为尺寸线、引出线及图例 线。 3) 除上述两种使用范围外都可采用中线。 4. 线型 1)实线 2)虚线顶上、底下及两侧的不可见轮廓线、原有的、拟扩建、新建或改建的绿地、

综合实训 园林景观要素及植物造景观察赏析与收集

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 综合实训 园林景观要素及植物造景观察赏析与收集 班级: 组别: 姓名: 课程:植物景观布置与施工指导教师:吴业东 2015年5月20日

综合实训园林景观要素及植物造景观察赏析与收集 一、实训目的 通过实训使学生了解园林景观要素及植物造景的多样性,掌握园林景观及植物造景配置要点,理解景观、植物造景与环境协调的重要性。 二、实训用具及材料 1、用具 数码相机、电脑 2、材料 杭州市各园林风景区 三、实训内容 (一)杭州市区植物造景观察与收集 1.孤植(至少5个景观) 孤植是指乔木的单株种植形式。孤植树是欣赏树木的个体美。 孤植树应有很好的生长空间,并有蓝天、绿水和草地做背景。 孤植树是绿地构图的中心,步一定在绿地的几何中心上。 孤植树要与环境协调一致 2.对植(至少5个景观) 对植是按照一定的轴线关系,将两株树作为对称种植或均衡种植的方法。 在规则式种植中,可突出大门、建筑物入口,广场入口 在自然式种植中,可不对称,但要均衡,树种必须相同,但体态、姿势必须不同,大树离中轴线要近、小树要远。 3.行列式栽植(至少5个景观) 是乔木或灌木按一定的株行距,或有规律地变换株行距,成行成排栽植的方式,也称列植。 是规则是绿地中常用的种植方式,自然式式绿地有时也用。 还有两种栽植方式,一是等行、等距栽植;另一种是等行、步等距栽植。前者多用在规则式绿地,后者多用于规则式绿地和自然式绿地的局部,常用于两者的过度地段。 4.丛植 几株树栽植在一起,以反映树木群体美的综合形象为主的一种栽植方式。 有纯种树丛和混交树丛两种,在功能上除作为绿地空间构图的骨架外,还有蔽荫、主景、诱导、配景等多种用途。 树丛设计用的树种要少,搭配上要考虑生态习性、种间关系、植物外形、叶色、质感等因素以形成既有调和又有对比的整体群落。 1)2株树丛(2个景观) 最好是同种,形体上、姿态上、动势上要有显著的区别,分1主1副,使树势活泼。 2)3株树丛(2个景观) 同类或两个树种,在体态、姿势上都要有对比和差异,主木与小树靠近,副木可较远,忌3株在一直线上,忌等边三角形栽植。主木常用常绿树,小木多选落叶树。 3)4株树丛(2个景观) 采用同类、同种或2种树,要求形体大小不等,姿态各异的树。一般采用不等边四边形

植物造景教案

教案 园林植物造景设计

绪论 本章授课要求: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章介绍本课程学习的目的,国内外植物造景发展现状,本课程的内容安排以及本课程 所要完成的作业及要求。使学生对本门课程有一个总体的了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介绍本课程学习的目的,以及课程的性质,使学生对本门课程有一个总体的了解,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难点是掌握本课程的大致内容和性质,使了解植物造景设计的思维方法。 (三)教学方法和途径 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实际设计项目由浅入深,采用启发和引导的方法,使学生了解本课程的大致内容和性质,对本课程产生兴趣。 设计讨论题: 新登中学门口广场设计,安排下周分组讨论。 授课内容: 一、本课程学习的目的 园林植物造景(种植设计、植物配置、植物景观设计、植物选择) 目的——园林绿地内成功配置植物 那么:什么是园林设计(造园学)、植物造景、它们之间的关系? 1、Landscape Architecture园林学(造园学)——空间艺术 《牛津园艺指南》:“将天然和人工元素设计并统一的艺术和科学,它运用天然和人工的材料,如泥土、水、植物和构筑物创造各种用途和目的的空间”。 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①素材——植物、泥土、水、构筑物 ②艺术手法 ③完成一定的功能 2、种植设计——空间艺术 以园林植物为主体,运用艺术手法创造出一个表达某种意境或具有某种用途的空间。就是根据园林布局的要求,按照植物的生态习性,合理地配置各种植物。 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①素材——植物(满足生态习性、满足园林布局的要求) ②艺术手法:空间组合、色彩搭配、动态变化、生命景观 和人文意境 ③完成一定的功能

(完整版)《园林植物造景》实训指导书

《园林植物造景设计》课程实训指导书 一、教学对象 本课程的教学对象是三年制高职高专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 二、课程实训目标 《园林植物造景与设计》课程的实践性教学是依据我国当前高等职业教育中有关职业院校课程开设的实际情况、社会对本行业领域的岗位知识技能需求而编写的。主要是通过项目实训,使学生掌握道路、城市广场、居住区、屋顶花园、街道小游园等的植物造景设计,从而培养其职业岗位核心能力和职业综合素质。 三、实训总学时 36学时(采用课堂与实训结合的方式) 四、实训教学的基本要求与实训重点 基本要求: 1、强化实训。 2、坚持理论联系方法。每部分教学的内容应有利于植物造景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培养能力,都要进行课堂讲授理论概要,然后辅导和实训。用理论指导实训,在实训中提高。 3、认真精选教学内容和示例稿。在教学中要精讲示例稿件,让学生正确理解,全面掌握和准确表达示例稿的文字内容,并通过手绘创意来表现植物配置特色。 4、示范标准,精讲细划,激发学生的创作性思维能力,并能通过手绘准确表达。教师示范影响和指导学生实训。 5、学生在设计室进行专业训练。要求手绘熟练,表达创意,并能用马克笔、彩铅绘制图形。 6、学生熟悉基本理论,老师对例稿进行剖析并讲解,让学生独立练习完成作品。 7、要求学生全面学习掌握植物配置的基础理论,勤做练习,分析植物配置的构成,能独立完成整个植物配置的创作。 实训重点: 1、道路的植物造景设计、城市广场的植物造景设计、居住区绿地植物造景设计、单位 附属绿地实训、屋顶花园设计植物造景设计 2、景观植物表现

1、综合性中小公园植物造景设计 五、实训基本内容与操作训练 实训一广场植物配置分析 一、实训名称: 广场植物配置分析 二、实训目的 通过本次实训,让学生了解广场是怎么运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等题材,通过艺术手法,充分发挥植物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来创作植物景观。 三、实训器材及实现手段 调查分析报告、笔、纸 四、实训的方法和步骤 1、打开笔记回顾广场植物配置的学习内容。如:广场植物的选择原则及配置要点。 2、现场调查重庆市沙坪坝三峡广场,拍照,分析广场是怎么运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等题材,通过艺术手法,充分发挥植物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来创作植物景观。 3、根据现场拍照,记录,写出分析报告 提示: 一、植物配置关系 1、先面后点:就是先从整体考虑,大局下手,然后再考虑局部穿插细节,作到“大处添景,小处添趣”。 2、先主后宾:在一个景区里,树木配置,要主宾分明,先定主景树种,再选择配景树种。 3、远近结合:树木配置时,不但考虑一个景区内树木搭配,还要与相邻空间或远处的树木和背景及其他景物能彼此相呼应,才能取得园林空间艺术构图完整性。 4、高低结合:一般说在一个园林空间或一个树丛、树群内,乔木是骨干。配置时要先乔木,后灌木再草花。要先定乔木的树种、数量和分布位置,在由高到低分层处理灌木和草花,这样才能有完美艺术形象的立体轮廓线。 5、近期与远期效果相结合:即应考虑长期稳定的效果。 二、园林植物造景艺术 1、用植物作为造园主题创造主景 2、用植物作为对景障景和隔景 3、用植物作为山石建筑广场道路水体等配景 4、用植物作为其它景物的背景 5、用植物作为增加园林空间的层次形成夹景框、漏添 6、用植物作为造成园林空间的变化 7、用植物作为形成点、线、面的形态特征,创造具有现代美感的园林 8、运用植物造景创造园林意境

园林花卉试验指导书(1)解析

上海师范大学 园林花卉学实验指导书 专业园艺专业 编者潘静娴 编写时间2004.9

实验一. 上海季节性花坛和花市花卉识别 一. 试验目的与意义 了解花坛花材的特点,上海季节性花坛花材的常见和主要类型,以及花卉销售情况。 二.参观地点 1.上海徐家汇公园绿地或延中绿地。 2.上海精文花市或徐家汇宛平路花鸟市场。 三. 调查内容 1.选择近大型节日如五一、国庆、元旦邻近的时间参观调查。 2.每位同学先对徐家汇公园绿地或延中绿地景观类型进行分类,记录每种景观在总整个绿地中所占的大致比例。 3.选定1-2个绿地中有代表性的花坛,调查选定花坛的类型,估计花坛的大小、形状,然后数出花坛花材种类,每种花材的在生长状态、植株高度、幅宽等指标,各种花材在花坛中的布局方式。 4.在完成花坛调查基础上,对整个徐家汇公园绿地或延中绿地的植物材料进行调查,分乔木、灌木和草本进行记录。对树木,要调查树木的造景形式、高度、胸径、立地条件、大致年龄、密度、林下植被类型及其密度等;对灌木要调查高度、篷径、生长状况、立地条件和密度以及林下植被组成;对草本,要调查造景方式、种类、高度、密度、生长状况、覆盖度等指标。 5.完成绿地景观花卉调查基础上,对花鸟市场花卉的种类、单价、主营品种、经营方式和销售进行调查。 四. 试验报告 1.每位同学完成徐家汇或延中绿地花坛花卉、景观植物和花市的调查报告。 2.画出徐家汇公园或延中绿地植物的造景示意图,并对其进行评价。 3.对花市调查应做出经营状况的综合分析,并根据其周围的商业环境,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综合分析。

实验二上师大校园和生物基地(家庭小区)花卉识别 一. 目的 掌握上海师范大学校园类花卉的主要代表类型,园林花卉的分类体系及依据。 二. 用具 笔、笔记本、尺子。 三.调查内容 1. 生物基地温室花卉和露地花卉的种类、植株形态、花、果实和种子构造。 植株形态:包括花卉类型、树型、主干、枝条、叶片等。 树型:园头型、自然半圆形、扁园型、开心型、V字型等 花特征:花序、花或花序着生位置、花的形态。 果实特征:大小、形状、果皮、果肉。 种子:大小、数量、形状、种皮。 2. 校园 家庭所在地小区:周末进行,自愿,调查内容同上。 调查内容基本同生物基地,但同时增加植物数量、大小、密度和覆盖度和生长状况的调查。 四. 调查步骤 1.每5人一组分组调查。 2.选定一种花卉后,记录该花卉的名称、科属地位、生长状况、地理位置、 形态特征;如果是木本花卉,是乔木还是灌木?如果是乔木,要测量主干高度、树高、直径,太高不能测定时,可估计;分析该花卉的造景形式和特点。 五. 作业 1. 每位同学将所调查的校园和生物基地的花卉写成调查报告,如果也调查了 住宅小区,也写成调查报告。调查报告可以写成表格形式。 2. 将调查的所有花卉按照园林花卉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并指出分类依据。 3. 根据调查结果,对你所调查的场所园林花卉的状况和造景绿化提出看法,或改进建议。

园林植物栽培与管理实验及实习指导书

园林植物栽培与管理实验及实习指导书 林夏珍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组 2009

目录 实验一园林植物物候观察及记录 (3) 实验二园林植树工程定点放线 (4) 实验三园林大规格苗移栽及养护 (5) 实验四园林植物整形与修剪 (6) 实验五园林植物越冬防寒 (7) 教学实习 (8) 实验一园林植物物候观察及记录(2学时) 一、目的要求:通过乔灌木物候期的观察,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记录方法。 二、材料:校内乔木树种3-5株,灌木树种3-5株。 三、方法步骤: 1、确定观测地点。 2、确定观测树木,并挂牌标记。 3、隔日进行观察并做好现场记载,观测时间以下午为好。 4、做好数据分析。

四、作业: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记载情况于课程结束后上交书面调查报告表一份。 实验二园林植树工程定点放线(2学时) 一、目的要求:通过模拟定点放线,掌握园林绿地植树工程中常用的定点放线方法。 二、材料:皮尺、钢卷尺、粉笔。 三、方法步骤: 1.行道树的定点、放线 (1)确定行位的方法 行道树行位严格按横断面设计的位置放线,在有固定路牙的道路以路牙内侧为准;在没有路牙的通路,以道路路面的平均中心线为准,用钢尺测准行位,并按设计图规定的株距,大约每10棵左右,钉一个行位控制桩,通直的道路,行位控制桩可钉稀一些,凡遇道路拐弯则必须测距钉桩。行位控制桩不要钉在植树刨坑的范围内,以免施工时挖掉木桩。道路笔直的路段,如有条件,最好首尾用钢尺量距,中间部位用经纬仪照准穿直的方法布置控制桩。这样可以保证速度快,行位准。 (2)确定点位的方法 行道树点位以行位控制桩为瞄准的依据,用皮尺或测绳按照设计确定株距,确定每棵树的株位。株位中心可用铁锹铲一小坑,内撒白灰,作为定位标记。 2.成片绿地网格法定点、放线 适用范围大、地势干坦的公园绿地。 按比例在设计图上和现场分别找出距离相等的方格(10m×10m最好),定点时先在设计图上量好树木对其方格的纵横座标距离,再披比例定出现场相应方格的位置,钉木桩或撒灰线标明。 四、考核:每组完成后由指导教师检查定点放线使用方法的正确及植树位置的准确性。

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实训报告

园林植物配臵与造景 实训报告 学号:0503110113 姓名:简祥 指导老师:钟春玉、江宝月 实训地点:福州华侨公园、海润小区、苍山万达广场 实训时间:2012、12、4早上—2012、12、4傍晚 实训目的:通过这次园林植物造景实习,己平时设计与实际景观之间差异有所了解,学习的同时解决理论学习中的问题,发现设计中存在的不足,过分析提出较为合理的解决方案,借鉴同时避免今后设计中犯相似的错误。接下来将从福州华侨公园、海润小区、苍山万达广场实际景观出发,结合园林植物造景的理论基础,从园林植物造景的基本形式、园林道路和广场的植物造景、以及园林水体的植物造景这几个方面进行汇报。 正文: 一、福州华侨公园

广场植物造景,不仅能够净化空气与噪音,也可以为人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还可以在精神上给予人们美的享受。福州华侨公园的植充分的结合了福州华侨公园广场的园林建筑小品来配臵的,让人一眼望去不会感到视觉上的疲劳,通过园林的小品还给 人们有个休闲的地方 公园入口处一幅浮雕的世界地图构成了标志性景观,一个舵形的时钟,在不同的时间里,悄然记录了海外华侨的拼搏故事。

植物的配臵不是单单的一种植物要有与其它的植物相结合,植物的造景也要有层次感。美的植物景观必须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既要考虑植物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观赏特性,又要考虑季相和色彩、对比和统一、韵律和节奏,以及意境表现等艺术问题。园林植物造景,一方面是各种植物之间的配臵,考虑植物种类的选择、树群的组合、平面和立面的构图、色彩、季相以及园林意境,另一方面是园林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如山石、水体、建筑、园路等相互之间的 配臵

园林植物造景实习

学生实验报告 (农学类) 课程名称:园林植物方向专业综合实训专业班级: 07园林2班学生学号: 0709110519 学生姓名:沈国英 所属院部:园艺学院指导教师:朱云华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 金陵科技学院教务处制

实习时间:6月22日实习地点:南京珍珠泉公园实习内容:南京典型公园造景树种调查 附表1、植物配置形式调查表 南京珍珠泉公园植物种类及配置形式调查表 中名(学名)配置方式配置目的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 )树群前景树吉祥草(Reineckea carnea)地被林下地被雪松(Cedrus deodara )乔木层背景树朴树(Celtis sinesis )乔木层前景树黄连木(Pistacia chinensis)乔木层前景树洒金桃叶珊瑚(Aucuba japonicaVariegata )灌木层灌木背景茶梅(Camellia sasanqua )灌木层灌木前景桂花(Osmanthus fragrans)灌木层中层景观流苏树(Chionanthus retusus)孤植聚焦视线无刺枸骨(Ilex cornuta)丛植分隔空间迎春(Jasminum nudiflorum )自然式栽植水岸美化金钟(Forsythia viridissima )自然式栽植水岸美化琼花(Viburnum sargentii)丛植引导视线榔榆(Ulmus parvifolia )植行道树栽植引导 火棘(Pyracantha fortuneana)对植美化水岸榆树(Ulmus pumila)丛植美化水岸华瓜木(Alangium chinense )自然式栽植引导 土茯苓(Rhizoma Smilacis )自然式栽植引导 黄檀(Dalbergia hupeana)乔木层美化 化香(Platycarya strobilacea)孤植美化 牡荆(VitexnegundoL.Var.Cannabifolia)自然式栽植美化 野茉莉(Styrax japonicus )丛植引导 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孤植主景 法国冬青(Viburnum odoratissimum) 列植绿篱 小叶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树丛背景 黄山栾树(Koelrenteria Paniculata)孤植主景 典型植物配置: 香樟——吉祥草 雪松+朴树+黄连木+香樟——洒金桃叶珊瑚+茶梅——细叶麦冬 广玉兰——紫叶李+金钟+金边大叶黄杨——黄菖蒲

园林植物造景

1园林植物造景的概念:园林植物造景是按照园林植物的生态习性和园林艺术布局的要求,应用乔、灌、草来创造各种优美景观的过程,充分发挥植物生物学生态以及美学等功能,配置成一幅幅优美的画面,供人们欣赏。 2植物的生物特性美 (一)视觉设计要素:①线条②树形③叶色 〔二〕叶的形状:单叶、复叶 3精神属性美 最早的对树木的原始崇拜,现在的树神或风水树。园林中的植物承担着一种承载中国民族文化精神或心里载体的作用。 ①松,广泛被视为吉祥树种,也代表长寿 ②柏,有道德、品德高尚 ③桂,吉祥富贵视为祥瑞植物,芳香袭人〔科举高中称“月中折桂”“折月桂”“贵”荣华富贵〕 ④槐,吉祥之树,国槐“门前一直槐,不是招宝,就是进财”被认为有公断讼,讼之能,槐树益人,绿化常用,风水布置。” 4植物的功能属性美 ①碳氧平衡②吸收有害气体③吸收放射性物质④滞尘二.杀菌:某些植物分泌物具有杀菌作用三.通风防风:1.防风〔由植物构成的防风林带可以有效的阻挡冬季寒风或海风的侵袭。经测定,防风林的防风效果与林带的结构以及防护距离有着直接的关系,疏适度为50%左右的林带防风效果最正确,并非林带越密越好。〕2.通风〔风带,以便将清新凉爽的空气引入其中,提高环境的舒适度、园林绿地与道路,水系结合是构成风道的主要形式。进气通道的设置一般与城市主导风向成一定夹角,并以草坪,低矮植物为主,防止阻挡气流通过,而城市

排气通道则应尽量与城市主导风向一致。〕四.净化水体五.治理土壤污染六.防火七.水土保持八.改善小气候九减弱噪音十环境监测和指示植物 5植物空间构筑功能〔重中之重〕 创造空间是园林设计的根本目的。一①封闭空间:利用植物浓密树冠封闭空间,利用乔灌木封闭四周,具有强烈隐秘性,隔离感。②半封闭空间植物:未完全封闭,组成空间六个面中某一个或几个面封闭,或其封闭面较多但由于植物稀疏导致封闭性差。③开放空间:利用低于人视平线矮灌木或仅用地被植物限定空间或暗示空间边缘,形成视线完全通透,外向性,无隐秘性,气派及恢弘。4.空间方向不同分为:水平空间、垂直空间。四空间设计 1.墙的设计 2.基层平面 3.头顶的层面 6植物配置艺术手法 一、多样统一性:亦称变化与统一。在园林植物配置时,树形、色彩、线条、质地及比例都要有一定的变化和差异,但又要使它们之间保持一定的相似性和变化,这样既生动活泼又和谐统一。 ①形式的统一②材料的统一③线条的统一④花木的多样化统一⑤局部与整体的统一 二、比照与调和:是事物存在的两种矛盾状态,表达事物存在的差异性。“调和”是在事物的差异性中求同,把两个相当的东西并在一起,使人感到融合、协调,在变化中秋的一致。“比照”是在事物的差异性中求异,把两种极不相同的东西放在一起,使人感到新鲜醒目,富于层美。

园林植物造景第二版教学设计

园林植物造景第二版教学设计 一、课程概述 本门课程主要涵盖园林植物的种类、生长环境、造景应用等方面的 知识,旨在培养学生对园林植物造景的基本认识和应用能力。其中, 从园林植物的栽培、管理、景观设计等方面出发,深入探讨园林植物 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引导学生了解园林植物造景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以及如何运用植物造景控制景观的呈现效果,达到美化环境、增 强人类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目的。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园林植物造景的基本认识和应用能力。 2.了解园林植物的种类、特性、生长环境等基本知识点。 3.掌握植物造景的原则、技巧和关键环节。 4.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辅助园林景观设计实践。 三、教学内容 1.园林植物基础概论,包括植物的分类、形态结构和生长习 性等方面的知识; 2.园林植物种类与生长环境,介绍各种植物的特性、适应性 和风格等相关内容; 3.园林植物造景原则与技巧,阐述园林植物通过造型、摆放、 组合等方式与其他景观元素融合使用的方法;

4.园林植物造景案例分析与实践,通过实地考察、模拟演练 等方式加强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和实践。 四、教学方法 1.讲授法:教师采用讲解、演示等方式传授基础理论; 2.体验法:加强课堂互动性,利用模拟演练、游戏等方式提 高学生的体验感受; 3.实践法:利用实地考察、实验平台等方式,将实践性与理 论性结合起来。 五、教材与参考书目 1.主要教材:《园林植物造景学》(第二版),李华等著, 中国林业出版社; 2.参考书目: –《景观设计》(第三版),朱家奇等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植物造景设计》(第二版),张艳萍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六、教学评估 1.作业:针对课程内容的设计方案和阶段性报告等,占总评 成绩的40%; 2.考核:闭卷考试占总评成绩的60%。

园林植物造景实习报告

园林植物造景实习报告 园林植物造景实习报告1 园林是一门艺术,园林是一门美学,园林更是自然的再现。作为一名园林专业的学生,我更是深爱着园林。带着兴趣,我发现生活中处处有园林,园林的灵感大多来自于自然和文化。好的设计离不开平时的细心观察和体会。认识实习,是很有必要很有意义的。我的题目取名为“嗅园”,重在体现“嗅”字。嗅园的历史文化、嗅园的设计理念、嗅园的设计手法、嗅园的空间感受、嗅园的艺术美、嗅园的色彩美。 一、实习单位介绍 我实习的单位是丹东市林业局,位于辽宁省丹东市振兴区六纬路110号。 丹东市林业局是一所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经济类型属于国有经济,现在单位共有在职人员19人。实习生4人。 二、实习岗位介绍 我在丹东市林业局的一个下属分机构乡镇林业站工作,主要做一些兴林富民的事情。 虽然园林绿化不是我们林业站的主要目标,但是如何为广大林农提供最快捷、最实用、最有效、最满意的管理与服务,是事关林农持久保持营林造林积极性,维护林业生态安全,巩固集体林权改革成果的长久大计,所以进行必要的植物栽植和养护是非常必要的。 三、实习内容介绍 20XX年3月至今2个多月期间,我在丹东市林业局实习。这是第一次正式与社会接轨踏上工作岗位,开始与以往完全不一样的生活。每天在规定的时间上下班,上班期间要认真准时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不能草率敷衍了事。 从学校到社会的大环境的转变,身边接触的人也完全换了角色,老师变成老板,同学变成同事,相处之道完全不同。在这巨大的转变中,我们可能彷徨,迷茫,无法马上适应新的环境。做不出成绩时,会有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在学校,有同学老师的关心和支持,每日只是上上课,很轻松。常言道:工作一两年胜过十多年的读书。六个月的实习时间虽然不长,但是我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关于做人,做事,做学问。 "在大学里学的不是知识,而是一种叫做自学的能力"。参加工作后才能深刻体会这句话的含义。课本上学的理论知识用到的很少很少。我的专业是园林技术而我

园林顶岗实习任务书与指导书

第一部分任务书 一、实习目的和要求 顶岗实习是给园林专业的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之一,主要是检验学生对专业 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应用能力,并针对学生的就业对职业岗位能力的需要,让学生 在毕业前到相关单位具体从事某一方面的技术实践与服务工作,进一步增强学生 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训练学生的实际动手 能力,为学生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具体要求如下: 1、在掌握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基础知识和部分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实习过程中的收获,提高对园林工程的理性认识。 2、扩大学生的专业知识范围,加深和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 3、理解和掌握花卉、盆花、园林树木的繁殖、修剪、养护和绿化施工技术措施和常规管理方法,并熟悉园林绿化工作各个时期的主要技术环节。 4、解和掌握绿地规划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设计阶段和步骤,成果要求,各种不同类型绿地规划设计的。 5、理解和掌握园林工程的施工方法与技术。 6、理解和掌握园林施工单位和植物培育单位运行管理方面的知识,学会从事领导、组织生产的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技能。 7、理解技术员的工作职责以及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和基本素质。 8、理解各种施工规范及质量检验方法和检验标准。 9、参加生产劳动,树立热爱劳动的思想,作为一名工程技术人员,通过劳动锻炼,更能体会到在实践中发挥自己所长、服务社会的重要意义。 10、实习期间,学生应认真记录技术人员和工人师傅介绍的有关内容,认真写好实习日记,绘制必要的草图,并及时整理笔记。 二、实习报告的内容及要求 学生在实习期间应认真作好实习日记并及时加以整理,实习结束后写出实习报实习报告要求分章节编写、简明扼要、字体工整清晰,字数约在15000字以

《园林植物造景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园林植物造景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802074 课程总学时/学分:45/2.5(其中理论27学时,实验18学时)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与专业必修课 一、教学目的和任务 园林植物造景设计,是园林专业的主要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植物的观赏特性,了解植物生长发育与环境的关系,掌握园林植物造景与配置的不同风格及发展趋势,掌握在种植设计中树种的选择原则,掌握植物造景设计的类型和设计手法。学生应具备能根据所学的植物设计原理创造优美的园林植物景观的技能,并能以图纸表达园林种植设计思想,科学、技术、经济地综合处理园林环境设计。 二、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主要介绍园林中植物景观的营造方法与原理,以自然植物群落的组成、外貌、季相、结构、物种关系等规律作为原理。针对不同类型园林绿地的性质与特点,从生态学原理与审美学原理出发,提出园林植物景观的营造方法。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植物造景的基本理论、表现手法,植物配置的原则、形式及要达到的艺术效果,通过本课程各个教学环节的教学,使学生在结合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美学修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更好的利用自己所学知识在实践中应用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理论部分: 第一章绪论(2学时) 第一节园林植物造景的基本含义及特征 一、园林植物造景的基本含义 二、园林植物造景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园林植物造景功能 一、生态功能 二、空间构筑功能 三、美化功能 四、实用功能 第三节我国园林植物造景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我国园林植物造景现状

二、现代园林植物造景的趋势 教学要求: 理解园林植物造景的概念,掌握植物造景的基本特点;认识植物造景功能,明确植物造景的应用范围,了解我国园林中植物造景的特点与现状及国外园林植物造景的动态。 教学重点: 植物造景的含义与特点;植物造景的功能作用;我国植物造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教学难点: 园林植物造景的功能。 第二章园林植物的观赏特性(6学时) 第一节园林植物类别及特点 一、乔木类 二、灌木类 三、蔓藤植物类 四、草本花卉类 五、地被植物类 六、草坪植物类 第二节园林植物的观赏特性 一、园林植物的形态 二、园林植物的色彩 三、园林植物的芳香 四、园林植物的质地 教学要求: 了解园林植物的类别及应用特点;掌握园林植物观赏特性形态、色彩、芳香、质地,理解其在植物造设计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园林植物的类别及应用特点,园林植物观赏特性及应用。 教学难点: 园林植物观赏特性及应用。 第三章园林植物景观风格与类型(2学时) 第一节园林植物景观风格 一、自然式植物景观 二、规则式植物景观

园林植物种植设计 园林植物造景--课程标准

园林植物造景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园林植物造景是高等职业院校园林技术专业园林植物生产与应用方向学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园林植物造景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具备科学合理运用各种植物营造相对稳定的人工植物群落,创造出赏心悦目的园林景观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培养面向园林植物生产一线,掌握园林植物造景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能从事园林植物造景设计等岗位工作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1.知识目标 (1)了解园林植物造景的含义、特点及其意义; (2)掌握园林植物造景的基本原则及生态学原理; (3)掌握不同园林绿地类型的基本植物造景方法。 2.能力目标 (1)会进行不同园林绿地类型的基本植物造景设计; (2)能对不同园林绿地类型的基本植物造景设计进行分析;

(3)能进行园林植物造景设计方案筛选。 3.素质目标 (1)具备良好的团结协作、文字表达和沟通能力; (2)具有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3)具有独立分析与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4)具有知识、技术及时更新及追踪新技术发展的能力。 (三)参考学时 64学时。 (四)课程学分 4学分。 (五)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

(六)教学建议 1.教学方法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项目为载体,采用项目教学法、现场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技术,结合实景观摩、实践操作等形式开展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评价方法 教学评价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注重过程评价。过程性评价包括出勤率、日常作业、课堂表现、团队合作等,结果性评价采用期末考评(大作业)的方式。注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全面综合地评价学生能力。 3.教学条件 注重情景的创设,以多媒体、录像、案例分析等方法增强教学直观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重视实践,充分利校内外实训基地及本地区的园林绿地,将教学与实训合二为一,满足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需求;教学内容应结合生产需要和季节变化,进行时间和空间上的合理配置,适当调整教学内容,以利于学生实践技能的提高。 4.教材编选 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或选用教材,优先选用国家规划教材。教材应以项目的典型案例来驱动,通过实际案例、情景模拟和课后拓展作业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方式来组织编写;充分体现项目引领、实践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体现先进性、通用性、实用性

园林植物造景教学设计

园林植物造景教学设计 概述 园林植物造景是园林景观设计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通过对园林植物物 种的认识,植物的生长习性、园林植物在空间、光线、气候等方面的条件下的展示,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将不同的植物组合成美丽的景观。本篇文档旨在探讨如何设计一门有效的园林植物造景教学课程。 教学目标 园林植物造景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视觉分析和设计能力,让学生掌握园林 植物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实践能力和理论知识。具体的教学目标包括:•掌握园林植物的分类和名称,了解不同植物在设计中的应用; •掌握各种景观设计中植物的用途及特点; •了解植物的生态条件及他们在景观设计中的功能。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应涵盖以下方面: 园林植物分类学 本部分应包括植物分类学的基础知识,如翅种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等, 应该让学生了解到每个类别中植物的特点及其在设计中的应用。 园林植物的生长习性 学生需要了解不同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习性。

园林植物的空间组合 就是如何将不同种类的植物进行有机的组合。 条件对园林植物造景的影响 学生需要学习空气、水分、土壤等条件对某些植物的影响。教学中建议增加一 些实践内容,如观测和记录植物在不同生态条件中的生长状况。 应用 讲授园林植物在不同的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特定的植物可以在某些 环境中展示出美丽的效果,设计中要如何进行良好的组合。 教学策略 以下是教学策略的详细阐述: 1. 观察讨论 学生需要通过观察和讨论来进一步加深对植物造景设计方面的了解。教师应该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来学习植物的长势、特点、移栽方式等知识点,并参与到讨论中,比如哪些植物应该选择,如何进行空间布局、加强景观的美观程度等话题。 2. 课后实践 学生应该在课后进行相关的实践,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实验、选择适 合的园林植物等等,这样可以让学生真正的体验到园林植物造景设计的魅力。 3. 小组讨论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将学生组成小组来进行园林植物造景的讨论,还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让他们更好地掌握干活的技巧。

植物造景课程标准

《植物造景》课程标准 1.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 1.1课程性质与作用 课程的性质《植物造景》是环境艺术专业核心课程。是校企合作开发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课程的作用《植物造景》在环境艺术专业课程结构中具有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本课程通过讲授园林植物的运用方法、相互间的搭配以及与其他园林要素的结合组景,使学生能够运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营造植物景观、能够与其它园林要素协调组景,在植物与其它园林要素搭配时,能够考虑种植位置的适宜、环境的适应、功能的要求、比例的得当和风格的协调等问题。了解园林植物较深刻的内涵,为园林经营管理、园林规划设计、园林绿化、养护等岗位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前导课程园林植物、草坪、园林制图与识图、园林史。 后续课程园林工程招投标与预决算、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项目管理。 1.2课程基本理念 1.2.1在课程的教学项目设计和教学组织实施过程中注重发掘学生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运用项目式教学法,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完成工作任务。 1.2.2围绕专业能力目标,以城镇园林绿化岗位工作过程作为教学的主干线,以工作项目为核心划分教学单元,按植物造景工作开展课程教学;教学过程以完成典型工程项目为目标,使学生在项目实践中加深对专业知识、技能的理解和运用。 1.2.3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运用灵活多样教学方法和手段,因材施教,平等对待每位学生。 1.3课程设计思路 要想更好的运用园林植物营造植物景观,首先要掌握部分基础理论知识,植物象征生命的特性,在景观设计中,植物有多种功能,如植物的建造功能、观赏功能、美学功能等;然后分析不同植物材料景观的营造;再分析植物与其它园林要素结合组景,并分项布置工作,学生分组模拟或实地完成每项工作。 1.3.1从植物造景每项工作出发,选择教学内容,并按照从从理论到实践,从简单到复杂、从单项到综合安排教学顺序,逐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内容的安排紧密结合高级绿化工、园林景观设计师、花卉园艺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要求。 1.3.2以项目为导向,设计了“自主学习、适度导学”思想指导下工学结合的“五步法”教学模式。即明确项目—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检查评估—学习总结。 1.3.3注重过程性考核。通过分组完成一系列的植物运用项目,加强对学生理解能力、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创造能力、协作能力等全面而客观的考核。 2.课程目标 经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在实际环境中营造有人情味的、科学的、有一定艺术性的植物景观。能绘制植物景观平面图、植物景观施工图。同时使学生具备较强的方法能力

植物造景实训报告(三篇)

植物造景实训报告(三篇) 植物造景实训报告篇一 张家界烈士塔公园有传统园林工作的美丽,也不失现代园林工作的特征。公园里茂密的树木,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森林公园,一种绿色的自然美。这儿空气清新宜人,交通方便,有完善的生活福利设施,适合园林工作的文化娱乐活动和美丽安静的休息环境;有可遮阴避风雨及休息就餐和观赏相结合的建筑物,体现了公园的生活美。 园里的塔和亭等都带给了游人重温历史之感,让人肃然起敬,但并不压抑沉闷。这些就是以自然美为特点,与艺术美和生活美高度统一而来的园林工作美的体现。烈士公园是纪念性园林工作,是开敞的外向的环境,它以植物为主组织,林中的建筑密度不高,体现了其现代的特征。 实习途中,我们用仰视、平视、俯视进行观赏。如在上石阶时,我们会仰视高高的烈士塔,这样对的高度的感染力特别强烈,形成雄伟、庄严、紧张的气氛。这在园林工作中有很大的用处。 在园林工作中为了强调主景形象高大,可以把游人视点安排在离主景高度的一倍内,不使人有后退的余地,借用错觉使景象显得比实际高大,这是经济的艺术处理手法之一。一路上左右平时着四周的风景,尤其是里层及远处的树木,距离愈远树木愈小,色泽愈灰,反映出了景物的远近与深度。可见平视对景物的深度有很强的感染力。

站在塔的四周,可以眺望下方的树木阶梯,可以鸟瞰都市,居高临下,让人感觉目光远大,心旷神怡,这就是俯视景观带来的强烈的空间垂直深度感。当然仰视、平视、俯视有时不能截然的分开,因为风景是游赏空间,是连续的立体画。 然而这美丽的公园也有不足之处。纪念性园林工作的主景是纪念塔,虽然处在最高处,但是并不在主轴线—石阶的端点上。其次,在植物配置方面也有不妥之处,如纪念性园林工作应该多植苍松翠柏,尤其是在塔的周围。在我看来,似乎种类不够丰富,栽种的樟树颇多,特别是在行道周围。最后台阶的规划也不是很佳。 一眼望去几乎可见最高的那个台阶,上了很多个台阶,累得气喘嘘嘘好哦啊不容易才有了个休息平台。所以我认为每隔一定行的台阶就应设一个休息台,这样既能边休息养精蓄锐边观赏首位的风景。 通过此次实习,我对园林工作有了更好的认识。我们一定要好好的学习园林工作知识,更要用心的去观察实践真实的园林工作风景,做到学以致用。通过园林工作,把美丽的大自然规划建造得更美丽。 植物造景实训报告篇二 作为一名园林工作的学生,我更是深爱着园林工作。带着兴趣,我发现生活中处处有园林工作,园林工作的灵感大多来自于自然和文化。好的设计离不开平时的细心观察和体

园林手绘实验指导书

园林手绘实验指导书 适用专业:园林专业 邵阳学院城市建设系园林教研室 2007年2月 目录 treamlining. Four are standard visits, exce pt as required to participate i n traini ng, no other a ctivity. F ive is to impr ove new s reporti ng, for pr opaga nda w ork strictly accor ding to t he regulati ons. Six is strictly your prese ntation published stri ctly accor ding to the regulations. Seven is strictly thrift, required the use of vehicle s and office space a nd cor porate hospitality. 3, cha nge the styl e. Propaganda and ide ologi cal work of the new situati on and ne w requirements of the new task s, ha d done a lot of fruitful work, ha s m ade many achieveme nts, but further cl oser t o the grass r oots, close t o reality, close to the masses and also ina dequate innov ation must conti nue t o improve. Se cond, t he "four winds" some outsta ndi ng issues 1, oppose formalism. One the ory is that he di dn't, wit h less close contact. The oretical st udy of consci ousness is not high enough, system performance i s not strong enoug h; more passive lear ning, active lear ning few generalities and learn m ore, delvi ng into le ss. E spe cially ba sed on rational thi nking on major i ssue s, applying t heory to g uide t he work done is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