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体厚度和爆炸深度对水下爆炸冲击波的影响
- 格式:pdf
- 大小:232.45 KB
- 文档页数:4
水下爆破对水工构筑物的影响及安全防护措施水下爆破是一种常用的工程爆破方法,主要用于水工构筑物的拆除、改建或修复。
但是,水下爆破对水工构筑物有着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以保障人员和设施的安全。
本文将一步一步回答[水下爆破对水工构筑物的影响及安全防护措施]这一主题,探讨该技术的实施原理、影响因素以及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一、水下爆破技术的实施原理1.1 概述水下爆破技术水下爆破技术是指在水下环境中通过爆炸能量来拆除水工构筑物的一种方法。
爆破能量能够将水工结构物破坏为较小的碎片,方便后续的处理和清理。
1.2 爆破原理水下爆破的爆破原理与陆地上的爆破基本相同,主要是通过爆炸能量产生的冲击波和冲击力破坏水工构筑物。
冲击波瞬间对周围的水和结构物产生压力,导致结构物的破坏或剥离。
二、水下爆破对水工构筑物的影响因素2.1 爆破产生的水动力效应爆破产生的冲击波和冲击力会对周围水工构筑物及其周围环境产生影响。
水动力效应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爆炸药量、装药、装药方式和爆炸深度等因素。
2.2 结构物的稳定性和强度水下爆破对水工构筑物的破坏程度与结构物的稳定性和强度有着密切关系。
结构物如果设计合理、强度足够,那么其在爆破过程中会有很好的抵抗能力,影响较小。
反之,如果结构物本身存在质量问题或结构缺陷,爆破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破坏。
2.3 水下环境的冲击和震动水下爆破会在水中产生冲击波和震动,对周围的水生生物和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冲击,可能会导致鱼类、水生植物等受到伤害或死亡,影响水生生物的栖息。
三、水下爆破的安全防护措施3.1 谨慎选择爆破参数在进行水下爆破之前,需要对目标结构物进行深入的勘察和分析,确定合适的爆破参数。
合理选择爆破药量、装药方式和爆破深度等参数,以最大程度减少对结构和环境的影响。
3.2 强化结构物的设计和施工质量为了提高水工结构物的稳定性和强度,需要在设计和施工阶段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监督。
通过采用合适的材料和结构设计,有效消除结构物的缺陷,提高其抗爆破能力。
水下接触爆炸对舰船壳板的毁伤试验效果估算方法评估水下接触爆炸对舰船壳板的毁伤试验效果估算方法评估水下接触爆炸是一种重要的海战作战形式,能够对舰船造成巨大的破坏。
为了提高舰船的抗爆能力,需要对水下接触爆炸对舰船壳板的毁伤进行试验研究。
本文将介绍水下接触爆炸对舰船壳板的毁伤试验效果估算方法评估。
对于水下接触爆炸对舰船壳板的毁伤试验,常常采用爆炸试验技术。
该技术可以通过实际的爆炸试验来还原水下爆炸对舰船壳板的毁伤情况,帮助研究人员评估舰船在战争中遭受水下爆炸的可靠性。
在进行水下接触爆炸对舰船壳板的毁伤试验时,需要考虑如下方面:首先,需要确定试验中使用的炸药类型、炸药重量和深度等参数。
这些参数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以便实现试验的真实还原。
其次,需要选择壳板试验件和试验设备。
这些试验件和设备必须符合试验要求,能够承受爆炸力量,不影响试验结果的真实性。
然后,需要进行试验前的模拟计算。
模拟计算可以模拟实际的爆炸情况,预测水下爆炸对舰船壳板的毁伤程度,为试验结果提供参考。
接着,进行试验操作。
试验操作需要谨慎、精细,该阶段的操作能够直接影响试验结果。
最后,需要对试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更加清晰地了解水下接触爆炸对舰船壳板的毁伤程度,以便进一步研究如何提高舰船的抗爆能力和减轻损害程度。
总之,水下接触爆炸对舰船壳板的毁伤试验是一项重要的试验研究工作,对于提高舰船的抗爆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上述步骤进行进行毁伤试验效果估算方法评估,能够提高试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舰船的抗爆设计提供参考。
为了更好地评估水下接触爆炸对舰船壳板的毁伤试验效果,我们需要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
以下是一些可能需要分析的数据:1. 炸药类型、重量和深度:这些参数可以直接影响试验结果。
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水下爆炸对舰船壳板毁伤的情况。
2. 试验件和设备:试验件和设备的质量和性能,对试验结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战斗部壳体对水下爆炸威力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程素秋;秦健;况贶;陈高杰;王树乐
【期刊名称】《兵工学报》
【年(卷),期】2015(0)S1
【摘要】采用LS-DYNA软件对装药半径为0.15 m、0.42 m、0.55 m的有/无壳体战斗部的爆炸特性进行数值模拟研究。
分析了炸药在有无壳体的水下爆炸时的冲击波压力、气泡脉动压力等特性参数。
对比总结了不同网格密度、不同当量、不同装药半径及有/无壳体的数值计算结果。
结果表明,壳体对水下爆炸气泡脉动的影响较为显著。
壳体厚度对气泡形成时间没有太大影响,但对气泡压力峰值影响较大。
因此,研究战斗部水下爆炸威力时必需考虑壳体因素。
【总页数】7页(P115-121)
【关键词】兵器科学与技术;爆炸力学;水下爆炸;战斗部;壳体厚度
【作者】程素秋;秦健;况贶;陈高杰;王树乐
【作者单位】91439部队;92857部队;上海军事代表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J410.33
【相关文献】
1.壳体厚度对战斗部爆炸气泡特性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J], 程素秋;程鑫;;
2.壳体厚度对战斗部爆炸气泡特性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J], 程素秋;程鑫
3.无限水域中壳体对爆破型战斗部爆炸威力的影响研究 [J], 陈高杰;吴林杰;程素秋;
刘文思
4.无限水域中壳体对爆破型战斗部爆炸威力的影响研究 [J], 陈高杰;吴林杰;程素秋;刘文思;
5.无限水域中壳体对不同尺寸战斗部爆炸威力的影响研究 [J], 陈高杰;程素秋;曹进一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水下爆炸冲击作用下壳体结构响应的数值模拟本文以壳体结构作为研究对象,使用ANSYS/LS-DYNA软件分别对一般环肋圆柱壳结构和潜艇结构在水下爆炸冲击作用下的响应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
首先,模拟了水下爆炸压力的传播过程,计算并分析了水下爆炸对圆柱壳结构的动态影响。
研究中发现,ANSYS/LS-DYNA模拟中远场爆炸时,流体单元数目巨大,导致计算时间过长,单元数量超出计算机的计算规模时,计算无法进行;并且爆炸冲击波压力存在衰减过快的问题,因此计算的精确度降低。
其次,为了得出对提高壳体抗冲击性较为有利的结构形式,分别对加筋、改变筋的几何尺寸、增加壳体厚度对于提高圆柱壳抗冲击性的作用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加适当筋距的筋,以及在加筋的基础上增加壳体厚度对壳体抗冲击性提高效果显著。
另外,改变筋的尺寸能使壳体达到更好的抗冲击效果。
然后分别对单壳体和双壳体结构及其周围水域进行有限元建模,对两种壳体在水下爆炸冲击作用下的响应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将二者的模拟结果进行对比,目的是为了研究双壳体结构中外壳及壳间液舱对于冲击波传播及内壳冲击响应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外壳及壳间液舱对冲击波传播及内壳响应影响较小。
最后根据某潜艇基本数据建立了潜艇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并对此模型做了水下爆炸冲击的数值模拟。
分析了不同工况下壳体的应力应变响应、速度及加速度响应以及内外结构能量吸收情况,统计了迎爆面应力沿艇长方向的分布情况,并将不同工况下的响应进行了对比,据此指出该壳体结构中抗冲击性比较差的结构形式,并对此提出改进措施。
本文研究结果可以为提高潜艇的抗水下爆炸冲击性能研究提供参考。
水下爆破破冰爆炸冲击波传播规律数值分析曲艳东;刘万里;翟诚;李韧【摘要】利用动力分析软件ANSYS/LS-DYNA模拟研究水下爆破破冰过程中爆炸冲击波压力的作用特征和传播规律,对比分析在冰体覆盖的相对封闭条件和常规水下爆炸时水中压力变化的差异性.研究表明:爆炸冲击波产生的水压力以炸药为中心向四周传播,对冰面破碎起主要作用,被扰动冰体主要发生振动折裂.炸药周围近区压力初始峰值大体上相同,爆源远区相差较大,冰盖的存在减弱了爆破能量的耗散.对于相同集中药包,入水深度直接影响爆破破冰效果.和常规水下爆炸相比,在冰体覆盖的相对封闭条件下水中峰值压力较小,衰减速度较慢.%The characteristics and attenuation law of shock wave of underwater blasting are simulated by the dynamic analysis software ANSYS/LS-DYNA.A comparative analysis is also conducted to find the water pressur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ice-covered conditions and conventional underwater blasting.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water pressure produced by explosion shock wave spread from the center of explosive charge,which is the main reason of the ice broken.The disturbed ice is mainly fractured by the vibration.The initial peak is almost the same in the area near the explosive charge.The existence of the ice could weaken the dissipation of the blasting energy of explosive.For the same explosive charge,the different water depths directly affect the effect of ice pared with conventional underwater blasting,the peak pressure in water is smaller,which attenuates slower under the relatively closed ice-covered condition in the underwater blasting process.【期刊名称】《爆破》【年(卷),期】2017(034)002【总页数】5页(P100-104)【关键词】爆破破冰;爆炸冲击波;水压力;振动折裂【作者】曲艳东;刘万里;翟诚;李韧【作者单位】辽宁工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锦州 121001;辽宁工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锦州 121001;辽宁工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锦州 121001;辽宁工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锦州 121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54+.5在我国很多区域都会出现冰凌现象。
水下炮孔爆破水中冲击波传播特性当前资源已成为制约人类发展的三大因素之一,而在陆地资源日趋减少的形势下,世界各国纷纷把目光投向海洋、湖泊、港湾等水下可利用资源。
水下爆破技术是开采水下资源和水下施工的一个重要手段,水下爆破技术二战前主要用于军事目的以及零星的水下炸礁工程逐渐扩展到民用行业,如航道疏浚,海港开发,河口、港口整治,沉船解体,交通和水电工程建设,以及科学研究试验等方面。
随着安全环保意识增强和钻孔机械设备的改进,水下炮孔爆破逐渐取代水中爆炸和水下裸露爆破成为水下爆破的主要施工方法。
水下炮孔爆破的炸药埋藏在岩石或水工结构中,炸药爆炸时的能量分布、冲击波的传播特性以及边界条件的影响都与炸药直接在水介质中爆炸产生的水中冲击波特性有所不同。
文章在探讨水中爆炸的基本理论和水中爆炸产生的水中冲击波传播特性及衰减规律的基础上,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水下炮孔爆破在单自由面、两个自由面的情况下,炸药在岩石中爆炸后产生的应力冲击波在水介质中的传播特性和衰减规律问题展开研究,并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对一个炮孔在单自由面、水介质堵塞时炸药产生的水中冲击波进行数值计算发现,炮孔附近的水中冲击波压力峰值是动水运动和气泡脉动的压力的叠加,动水运动和气泡脉动的影响主要是垂直向上;远离爆源时,由孔口局部炸药产生的水中直达波成为水中冲击波的主导波,水中直达波以孔口中心为球心向四周传播。
在距炮孔轴线11m后的水中冲击波衰减规律与现场试验数据所回归的衰减规律比较吻合。
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将不同水深时水中冲击波传播的衰减规律相比较,随着水深的增加,水中冲击波压力峰值在竖直方向上衰减变得更快;而水平方向上,水中冲击波压力峰值在爆源附近区域衰减变快;距炮孔轴线11m后,水深使得水中冲击波衰减变慢,水中冲击波的影响范围变大。
2)在两个自由面的水下台阶爆破,水中冲击波的产生机理与单自由面时有所不同。
通过对水下台阶爆破最小抵抗线方向、平行台阶坡顶线方向和垂直水底三个方向的水中冲击波传播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水下台阶爆破的水中冲击波的压力由炮孔中所有药量来决定的,水中冲击波压力在垂直水底方向衰减最快,其次是平行于坡顶线方向,最小抵抗线方向的衰减是最慢的。
爆炸深度对浅水爆炸气泡脉动的影响董琪;韦灼彬;唐廷;张宁【摘要】Based on the numerical model established using the ALE algorithm in consideration of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water surface and the water bottom,the shallow water explosion in different explosion depths was simulated using LS-DYNA,and the credibility of the simulation results were verified by the comparison of numerical results and empirical formula.Then the bubble pulsation's form and loading characteristics in different explosion depths were explored,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explosion depth on the bubble pulsation in shallow water explosion was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 that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explosion depth,the influence of the free surface and gravity diminish,the influence of the hydrostatic pressure and the boundary surface rise up,the jet flow direction constantly changes from downward to upward during the bubble shrinkage process,and the times of the maximum bubble radius and pulsation period also gradually increase;that the specific impulse-water depth curve increases at first and then decreases,and the load distributions are basically consistent with each other when the explosion depth is close to the water bottom;the decline of the load slows down with the explosion's spreading distance;and that the growing trend of hazard explosion depth tends to slow down after rising steeply along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depth measured,becoming stable towards the water bottom.%考虑水面和水底的影响,采用ALE算法构建浅水爆炸全耦合模型,运用LS-DYNA对不同爆炸深度下的浅水爆炸进行数值模拟,通过与COLE经验公式对比,验证了模拟的可靠性.考察了不同爆炸深度下气泡脉动的形态及荷载特性,并分析了爆炸深度对浅水爆炸气泡脉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爆炸深度增大,气泡脉动受自由面和重力的影响减小,受静水压力和边界面的影响增大,气泡收缩时产生的射流方向由向下逐渐转变为向上,气泡最大半径到达时间和脉动周期亦增大;比冲量随水深增大而增长的趋势先增强后减弱,当爆炸深度靠近水底时,荷载分布基本趋于一致,但荷载沿传播距离的衰减速度随着爆炸深度增大而变缓;危险爆炸深度随测量深度增大而增大的趋势先陡后缓,至趋近水底面后基本不再变化.【期刊名称】《高压物理学报》【年(卷),期】2018(032)002【总页数】9页(P83-91)【关键词】浅水爆炸;数值模拟;气泡脉动;爆炸深度【作者】董琪;韦灼彬;唐廷;张宁【作者单位】海军工程大学,湖北武汉 430033;海军勤务学院,天津 300450;海军勤务学院,天津 300450;海军勤务学院,天津 300450;海军潜艇学院,山东青岛 26607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382.1浅水爆炸是码头、桥梁等水工建筑面临的重要毁伤荷载,其区别于常规水下爆炸问题的特征是存在水面和水底两个特定的边界,以及由此带来的更为复杂的物理运动过程和荷载变化规律。
刚性背衬条件下覆盖层弹性对水下爆炸冲击波载荷的影响规律张林芳;黄修长;金泽宇;谌勇【摘要】在先前的研究中求解夹芯结构水下爆炸响应时,认为与水接触的板为刚性,其纵向的弹性很少考虑.基于波动理论建立考虑冲击波、流固耦合和空化的一维理论模型求解具有不同刚度和厚度的弹性覆盖层的响应.理论模型的正确性通过有限元仿真结果得到验证.开展包括破水波和重构波的传播以及重构波前辐射的压力波的空化的形成、扩展过程的研究,并利用理论模型预测覆盖层阻抗和厚度对湿表面压力峰值和传递冲量的影响.【期刊名称】《噪声与振动控制》【年(卷),期】2018(038)006【总页数】8页(P58-64,79)【关键词】振动与波;流固耦合;空化;弹性波;水下爆炸【作者】张林芳;黄修长;金泽宇;谌勇【作者单位】海军驻北京地区武备配套军事代表室,北京100073;上海交通大学振动冲击噪声研究所,机械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240;上海交通大学振动冲击噪声研究所,机械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240;上海交通大学振动冲击噪声研究所,机械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2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383+.1炸药水下爆炸形成球形冲击波,当爆炸点和结构之间有足够远的距离,即流体粒子速度远小于声速vw<<cw时,球形冲击波可以近似成以常声速cw传播的平面声波[1]。
水下结构遭受爆炸载荷攻击时,由于流固耦合作用的存在,使水下结构受到的载荷发生很大的变化。
Taylor[2]最早求解了一维自由刚性板在水下爆炸载荷下的响应,并证明流固耦合作用使传递到刚性板的冲量大大降低。
基于Taylor的模型和相关的修正模型,有许多理论模型可用来研究防护结构的响应[3-8]。
这些模型的主要特征是结构在受冲击载荷过程中,将与水接触的面板假设为刚性。
这些模型在研究夹芯板结构时,计算结果满足精度的要求。
而舰艇一般在其表面敷设声学覆盖层,其阻抗和水接近,由于流固耦合作用和波在覆盖层中的反射、透射效应,使Taylor及相关修正模型不能再用于预测较软的覆盖层结构。
水下连续爆炸声学特性及信号分析研究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鱼雷对水面舰船的威胁越来越大,所以十分迫切地需要一种能够有效地对抗鱼雷的武器装备。
根据目前形势,发展了连续爆炸式水声干扰弹,它是一种软杀伤式的反鱼雷武器,其在水下连续爆炸时产生持续时间较长的高功率、宽频带的声信号,能够有效地干扰声自导鱼雷,在远程时,可作为一个强信号的假目标,在近程时,可造成声呐基阵饱和阻塞,从而为己方舰船的规避争取一定的时间。
本文所做工作的主线为:水下爆炸声的产生—水下爆炸声的传播—水下连续爆炸声的声学特性一水下连续爆炸声的信号分析。
本文对水下连续爆炸声信号声学特性及其信号分析的研究可为水声对抗技术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具体工作如下:1)对裸装球形装药的水下爆炸过程进行了仿真计算,通过分析冲击波峰值压力在近场的变化,得出冲击波在近场是按照超球面规律扩展的。
然后,仿真计算了带壳球形装药的水下爆炸过程,分析了冲击波峰值压力随壳体厚度的变化规律,引入壳体厚度影响因子,首次推导出带壳球形装药水下爆炸冲击波的峰值压力公式。
通过设置水的状态方程,计算得到不同爆深的水下爆炸冲击波,分析了爆深对冲击波峰值压力的影响。
仿真计算了两发炸药同时起爆和延时起爆情况下的水下爆炸冲击波,分析了水下爆炸冲击波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2)研究了水下爆炸声信号的传播理论,对比分析了本征声线的求取模型。
提出利用单点弦截法求取本征声线的出射角,并与二分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保证同样精度条件下,单点弦截法的计算用时比二分法小一个数量级,能够精确快速地求出本征声线的出射角,这对于水下声场的快速建模具有重要意义。
3)基于射线理论和椭球的几何性质,建立了改进的三维双基地混响平均强度模型,推导出水下爆炸声混响平均强度的预报公式。
将预报公式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
基于混响强度预报公式,分析了爆炸脉冲宽度和爆炸深度对混响强度的影响:(1)考虑到背景噪声引起的误差,可以认为水下爆炸声混响强度不受爆炸深度的影响;(2)脉冲宽度越大,海底散射区域面积也越大,则混响强度越大。
58火炸药学报Chinese Journal of Explosives&Propellants第42卷第$期2 0 19年2月D O I:10. 14077/j. issn. 1007-7812.2019.01.009壳体对炸药水下爆炸近场特性的影响李彪彪,王辉,沈飞,袁宝慧(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75)摘要:为了研究壳体对炸药水下爆炸近场特性的影响,在水下进行了025m m圆筒试验与025m m裸药柱滑移爆轰试验,对比分析了带壳装药、裸装药的冲击波迹线与壳体、气泡的膨胀迹线。
结果表明,壳体对炸药爆炸后冲击波的衰减作用较为明显,带壳装药水下爆炸冲击波波阵面压力与冲击波传播速度以相对较低的初始值(0.9G P a,0.78MM/&S)近似保持不变,而裸装药水下爆炸冲击波波阵面压力与冲击波传播速度从较高初始值(8. 5GP@,0.92MM/&S)以指数形式快速衰减;不同膨胀时期壳体对膨胀过程的影响不同,导致水下爆炸初期(0#5&s)与后期(0&s以后)带壳装药壳体的膨胀速率低于裸装药气泡的膨胀速率,水下爆炸中期(#20 &s)带壳装药壳体的膨胀速率高于裸装药气泡的膨胀速率。
关键词:爆炸力学'水下爆炸'水下战斗部;壳体;冲击波'彭胀速率;圆筒试验中图分类号:T j55;〇38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07-7812(2019)0-0058-05Effect of Shell on Short-range Characteristics of Underwater Blast of Explosive9Biao-biao,WANG Hui,SHEN Fei ,YUAN Bao-hui(X ia n Modern Chemistry Research Institute,Xi;an 710065,China)Abstract: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shell on the short-range characteristics of underwater bla the sliding detonation test o K025 mm bare grain were carried out under water. The shoc charge without shell and the expansion traces of shell and bubble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ttenuation effect of shell on shock wave after explosion is obvious. The underwater blast shock wave front pressure and shockwave propagation speed o f the shelled charge remain approximately the same at relatively low initial values (0. 9GPa,0.78mm/&s),while the underwater blast shock wave front pressure and the velocity of shock wave propagation of the barecharge are rapidly decaying from the higher initial value (8.5 G Pa,0.92mm/&s) in an exponential form influences of the shell on t he expansion process during different expansion periods,the expansion rate of the shells with theshelled charge in the early (0-5&s) and late stages (after 20&s) of underwater explosions is lowe of the bare charge bubble,and the expansion rate of the shells with the shelled charge in the derwater explosions is higher than the rate of expansion of the bare charge bubble.Keyword s:explosion mechanics; underwater blast;underwater warhead;shell; shock wave;expansion rate;cylinder test引言水下战斗部作为水下武器系统毁伤目标的最 终毁伤单元,其毁伤效果不仅与装药能量、目标特 性等有关,还与战斗部壳体有关。
不同装药战斗部壳体对水中兵器的爆炸威力程素秋;陈高杰;高鑫;王树乐【摘要】通过对裸炸药和带壳战斗部在无限水域中水下爆炸的实验研究,对比分析了炸药的冲击波峰值压力、比冲击波能、比气泡能、总比能量及相对比总能量等爆炸特性参数.结果表明:不同装药爆炸后峰值压力从大到小分别是热塑梯黑铝、熔梯黑铝、复合PBX、TNT,其他对比参数从大到小分别是复合PBX、熔梯黑铝、热塑梯黑铝、TNT;带壳战斗部爆炸后比冲击波能、比气泡能、总比能量相对裸炸药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总比能量分别比裸炸药减少25%、21%、15%和15%;战斗部壳体对水中兵器爆炸的比冲击波能、比气泡能及总比能量的影响较为显著.因此,研究水中兵器爆炸威力必须考虑战斗部壳体因素,不能简化.研究成果对于战斗部水下爆炸威力考核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期刊名称】《爆炸与冲击》【年(卷),期】2018(038)006【总页数】6页(P1372-1377)【关键词】水下爆炸;战斗部;壳体;爆炸威力【作者】程素秋;陈高杰;高鑫;王树乐【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91439部队,辽宁大连116041;中国人民解放军91439部队,辽宁大连116041;中国人民解放军91439部队,辽宁大连116041;中国人民解放军91439部队,辽宁大连116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382.1炸药在水下爆炸时,会产生冲击波和气泡脉动压力波,二者作用时间和频率不同,但均会对目标产生毁伤作用。
而水中兵器的炸药是填装在金属壳体内,壳体的材料、厚度等特性参数对兵器爆炸威力是有影响的,研究战斗部壳体对其水下爆炸威力十分必要。
项大林等[1]对小当量柱形含铝炸药在厚6mm的钢壳或硬铝壳装药下进行了水下爆炸实验与数值模拟研究。
盛振新等[2]运用数值模拟计算了不同壳体厚度的冲击波压力峰值,得到带壳装药水下爆炸峰值压力的拟合公式。
梁斌等[3]对不同壳体装药在空气和混凝土靶中的爆炸效应进行了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
双层壳体对水下爆炸作用的影响研究
李玉节;李国华;赵本立;刘建湖
【期刊名称】《船舶力学》
【年(卷),期】2006(010)005
【摘要】针对目前设计部门感兴趣的双层壳体结构中外壳对水下爆炸作用的影响问题,用简单平面波理论对双层壳体结构的外板对冲击波的透射特性进行分析,给出透射冲击波的计算公式,与试验比较吻合良好.并详细介绍相关的双层平板的水下爆炸试验结果,表明双层壳体结构的外壳对水下爆炸作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高频部分,冲击波压力约减小20%,结构冲击加速度和应变响应减小约50%以上,内部流体的作用使对整体冲击响应速度略有增大.
【总页数】8页(P127-134)
【作者】李玉节;李国华;赵本立;刘建湖
【作者单位】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江苏,无锡,214082;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江苏,无锡,214082;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江苏,无锡,214082;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江苏,无锡,21408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3
【相关文献】
1.复合壳体抗水下爆炸作用机理研究 [J], 周方毅;张可玉;陈晓强;詹发民
2.装药壳体对含铝炸药水下爆炸性能影响研究 [J], 项大林;荣吉利;李健;杨荣杰
3.轴系纵振对双层圆柱壳体水下声辐射的影响研究 [J], 曹贻鹏;张文平
4.水下爆炸载荷作用下圆柱壳体危害距离的数值仿真研究 [J], 仇栋熠;尹群;王珂
5.水下爆炸冲击波作用下潜艇壳体动态响应的数值模拟 [J], 于英林;李世芸;蔡青;黄志国;于东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