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热板法导热系数测试研究综述
- 格式:pdf
- 大小:1.23 MB
- 文档页数:8
导热系数测量在某些应用场合,了解陶瓷材料的导热系数,是测量其热物理性质的关键。
陶瓷耐火材料常被用作炉子的衬套,因为它们既能耐高温,又具有良好的绝热特性,可以减少生产中的能量损耗。
航天飞机常使用陶瓷瓦作挡热板。
陶瓷瓦能承受航天飞机回到地球大气层时产生的高温,有效防止航天器内部关键部件的损坏。
在现代化的燃气涡轮电站,涡轮的叶片上的陶瓷涂层(如稳定氧化锆)能保护金属基材不受腐蚀,降低基材上的热应力。
作为有效的散热器能保护集成电路板与其它电子设备不受高温损坏,陶瓷已经成为微电子工业领域关键材料。
若要在和热相关的领域使用陶瓷材料,则要求精确测量它们的热物理性能。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已经发展了大量的新的测试方法与系统,然而对于一定的应用场合来说并非所有方法都能适用。
要得到精确的测量值,必须基于材料的导热系数范围与样品特征,选择正确的测试方法。
基本理论与定义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是:对流,辐射与传导。
对流是流体与气体的主要传热方式,对固态与多孔材料传热不起重要作用。
对于半透明与透明陶瓷材料,尤其在高温情况下,必须考虑辐射传热。
除了材料的光学性质外,边界状况亦能影响传热。
关于辐射传热方式的详细介绍见文献一(1)。
对于陶瓷材料而言传导是最重要的传热方式。
热量的传导基于材料的导热性能——其传导热量的能力(2)。
厚度为x 的无限延伸平板热传导可用Fourier 方程进行描述(一维热传递):Q = -λ·△T/△xQ 代表单位表面积在厚度(△x)上由温度梯度(△T)产生的热流量。
两个因子都与导热系数(λ)相关联。
在温度梯度与几何形状固定(稳态)的情况下,导热系数代表了需要多少能量才能维持该温度梯度。
在对建筑材料(如砖)与绝热材料进行表征时,经常用到k 因子。
k 因子与材料的导热系数和厚度有关。
k –value = λ/ d这一因子并不能用来鉴别材料,而是决定最终产品厚度的决定因素。
现代电子元件与陶瓷散热器上通常发生的是动态(瞬时)过程。
导热系数检测报告1. 引言本文将介绍导热系数检测的步骤和方法。
导热系数是评估材料导热性能的重要指标,对于各种工程和科学研究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
2.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测量材料的导热系数。
通过这一指标,我们可以评估材料的导热性能,进而确定其适用范围和应用场景。
3. 实验装置和材料为了进行导热系数检测,我们需要以下装置和材料: - 热源:提供一定温度的热源,例如热板。
- 样品:待测材料的样品,可以是板状或棒状。
- 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样品表面的温度。
- 温度计:用于测量热源的温度。
- 热绝缘层:用于减少热量损失。
4. 实验步骤4.1 准备工作1.确保实验室环境稳定,无风、无明显温度变化的干净实验台面。
2.保证实验装置和材料的表面干净,无杂质。
4.2 测量热源温度1.使用温度计测量热源的温度,并记录下来。
4.3 准备样品1.将样品切割成适当的形状和尺寸,确保表面光滑。
4.4 安装样品1.将样品放置在热源上方,确保与热源接触紧密。
2.使用热绝缘层将样品的一侧与环境隔离,以减少热量损失。
4.5 测量样品温度1.在样品表面贴上温度传感器,并确保传感器与样品表面接触良好。
2.使用温度计测量样品的表面温度,并记录下来。
4.6 计算导热系数1.使用以下公式计算导热系数:导热系数 = (热源温度 - 环境温度) / (样品温度 - 环境温度)。
5. 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上述步骤测量得到的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待测材料的导热系数。
通过比较不同材料的导热系数,我们可以评估材料的导热性能。
6. 结论本次实验通过测量样品的温度,计算出了待测材料的导热系数。
导热系数是评估材料导热性能的重要指标,可以用于指导材料的选择和应用。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加深了对导热系数检测方法的理解,并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此处列出参考过的文献,例如实验教材、相关研究论文等。
)注意:本文档仅为示例,实际的导热系数检测报告应根据实验要求进行设计和撰写。
测导热系数的方法导热系数是一个重要的材料物性参数,用于描述材料在热传导过程中的能力。
确定材料的导热系数是很重要的,特别是在工程领域,以确定材料的适用性和优劣等等。
以下是关于测量导热系数的一些方法详细介绍。
1. 热板法热板法是一种通用且易于使用的测量导热系数的方法,它涉及到使用两个平板,在测试时,一个板加热,另一个板则保持冷却或恒温,并在两个表面观察温度差异。
在测试过程中,通过测量测试样品的厚度,表面温度差和能量输入,就可以计算出导热系数。
2. 热流法热流法是另一种测量导热系数的有用方法,它涉及在材料中施加恒定热流并测量材料的温度分布。
通过测量温度的时间变化,可以计算出材料的导热系数,特别是在高温下,使用该方法的优点比其他方法更为明显。
3. 检测液法检测液法是一种在材料中注入特定的液体,并测量材料的温度变化,以计算其导热系数。
由于液体很快可以扩散到材料的整个体积,因此这种方法对比其他方法测量结果的准确度更高。
4. 横向热传导法横向热传导法是一种间接测量导热系数的方法,它涉及使用温度来计算材料的导热系数,而不是直接测量材料的导热系数。
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测量低导热系数和难以测量的材料。
5. 快速扫描热量方法快速扫描热量方法是一种最近发展的测量材料导热系数的方法,在短时间内进行测量。
该方法通过使用短暂的脉冲加热并测量材料的温度响应来测量材料的导热系数。
6. 评估法评估法是一种以理论方法评估材料导热系数的方法。
这种方法比其他技术要便宜和简单,它涉及将材料的温度、密度和比热等基本属性结合起来,来计算导热系数,并且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出一个粗略的结果。
7. 频率扫描法频率扫描法也是一种测量材料导热系数的方法,它涉及在材料上施加不同的频率,并通过观察温度变化来计算导热系数。
该方法可以使用一些便宜的设备来进行测量,适用于相对简单的材料。
8. 伏伦法伏伦法是一种用于直接测量导热系数的电学方法,该方法涉及两个热电偶并将它们置于相对位置上,随后可以测量产生的电动势,通过该电动势计算导热系数。
保温板材的传热系数保温板材作为建筑材料中的一种重要类型,其传热系数是评价其保温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文将从定义、测定方法和影响因素三个方面来探讨保温板材的传热系数。
一、定义传热系数是指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的热传导热量通过单位温度差时所需要的时间。
单位为(W/(m·K))。
传热系数越小,说明材料的保温性能越好。
二、测定方法1. 热盒法:热盒法是用于测定材料的热传导系数的一种常用方法。
该方法通过在两个端面温度不同的热盒中放置被测材料,利用测量端面温度差和热流量来计算热传导系数。
2. 直线热源法:直线热源法是通过将热源置于保温板上一直线状,测量两端温度差和热流量来计算传热系数。
该方法适用于热传导系数较大的材料。
3. 夹胶法:夹胶法是将被测材料夹入两块金属板之间,利用热流量和温度差来计算传热系数。
该方法适用于热传导系数较小的材料。
三、影响因素1. 材料的导热性:材料的导热性直接影响着传热系数的大小。
常见的保温板材如聚苯板、聚氨酯板等导热性较小,传热系数相对较低。
2. 厚度:保温板材的厚度也是影响传热系数的因素之一。
一般情况下,保温板材越厚,传热系数就越小,保温性能越好。
3. 密度:保温板材的密度对传热系数有一定的影响。
一般来说,密度越大,传热系数越小,保温性能越好。
4. 湿度:保温板材在一定湿度条件下,其热传导系数会发生变化。
湿度越大,保温板材的传热系数会增大,保温性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综上所述,保温板材的传热系数是评判其保温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合适的测定方法可以准确地得出传热系数的数值,并根据影响因素来调整材料的保温性能。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应选择合适的保温板材,确保建筑物的保温工作能够得到有效的实施。
导热系数的测定方法导热系数(thermal conductivity)是指物质传导热量的能力,是描述物质热传导性能的重要参数。
测定物质的导热系数有多种方法,下面将介绍其中常用的几种方法。
1.热板法测定导热系数热板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导热系数的方法。
该方法需要将待测物质包裹在两块热板之间,首先加热其中一块热板,保持另一块热板的温度恒定,然后通过测量两块热板之间传导的热流量和温度差来计算导热系数。
该方法适用于导热系数在0.03-200W/m·K范围内的材料。
2.平板法测定导热系数平板法是另一种常用的测定导热系数的方法。
该方法将待测物质切割成平板状,在平板两侧施加不同温度,通过测量两侧温度差和传导热流量来计算导热系数。
该方法适用于导热系数在0.1-500W/m·K范围内的材料。
3.横向比热差法测定导热系数横向比热差法是一种用于测定导热系数的动态方法。
该方法将待测物质制成棒状,在其表面施加周期性的热源和热沉,通过测量棒状物体两处的温度差和周期性热流量来计算导热系数。
该方法适用于导热系数在0.2-10W/m·K范围内的材料。
4.传导-对流法测定导热系数传导-对流法是一种用于测定导热系数的方法。
该方法将待测物质加工成圆柱形,通过测量圆柱的传热速率和端部的温度差来计算导热系数。
在传热过程中考虑了传导和对流两个因素。
该方法适用于导热系数在0.03-100W/m·K范围内的材料。
5.热流计法测定导热系数热流计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导热系数的方法。
该方法使用热流计进行测量,将待测物质放置在热流计中,通过测量热流计两侧温度的变化和流过的热量来计算导热系数。
该方法适用于导热系数在0.1-500W/m·K范围内的材料。
除上述方法外,还有一些其他测定导热系数的方法,例如横向比热法、横向热流测量法、测量材料的导电系数然后通过Wiedemann-Franz定律计算导热系数等。
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选择合适的方法需要考虑待测物质的性质、测试条件和测量精度等因素。
实验内容: 1.用游标卡尺测量A.B 两板的直径、厚度(每个物理量测量3次);2.正确组装仪器后, 打开加热装置, 将电压调至250V 左右进行加热至一定温度;3.将电压调至125V 左右, 寻找稳定的温度(电压), 使得板上下面的温度(电压)10分钟内不变化, 记录稳定的两个电压值;4.直接加热A 板, 使得其温度相对于T2上升10度左右;5、每隔30s 记录一个温度(电压)值, 取相对T2最近的上下各6个数据正式记录下来;6.整理仪器;数据处理。
表一: A.B 板的几何尺寸测量结果A 质量m=1136.6g,热容c=0.3709kJ/kgK 。
稳定温度(电压值): T1: 2.93mV T2: 2.29mV数据处理:将导热系数的公式变形为dt dVh D V V D h D mch A A B A A B ⋅+-+=)2)(()4(2212πλA 盘直径的平均值mm mm D D D D A A A A 132.093132.08132.08132.103321=++=++=B 盘直径的平均值mm mm D D D D B B B B 82.128382.12884.12880.1283321=++=++=A 盘厚度的平均值mm mm h h h h A A A A 90.9390.990.990.93321=++=++=B 盘厚度的平均值mm mm h h h h B B B B 59.7358.77.607.603321=++=++=利用ORIGIN 作图得到dV/dt:U /m Vt/s图一: A 盘散热过程线形拟合图Linear Regression for Data1_B: Y = A + B * X Parameter Value Error------------------------------------------------------------ A 2.44364 0.00306B -8.64802E-4 1.3869E-5------------------------------------------------------------R SD N P------------------------------------------------------------ -0.99872 0.00498 12 <0.0001------------------------------------------------------------ 从中得到dV/dt=0.86×10-3mV/s 于是计算有:)/(19.0)/()1090.9213209.0()29.293.2(12882.014.31086.0)1090.9413209.0(1059.7103709.0137.12)2)(()4(2323333212K m W K m W dtdVh D V V D h D h mc A A B A A B ⋅=⋅⨯⨯+⨯-⨯⨯⨯⨯⨯⨯+⨯⨯⨯⨯⨯⨯=⋅+-+=----πλ测量列D A 的标准差为mmmm n D DD iAi AA 01.013)08.13209.132()08.13209.132()10.13209.132(1)()(2222=--+-+-=--=∑σ取P=0.68, 查表得t 因子tP=1.32, 那么测量列DA 的不确定度的A 类评定为mm mm n D t A P01.0301.032.1)(=⨯=σ仪器(游标卡尺)的最大允差Δ仪=0.02mm, 人读数的估计误差可取为Δ估=0.02mm (一格), 于是有mmmm gu yi 03.002.002.02222=+=∆+∆=∆游标卡尺为均匀分布, 取P=0.68, 故DA 的不确定度的B 类评定为mm mm C D u A B 02.0303.0)(==∆=于是合成不确定度68.0,02.0)02.01(01.0)]([]3)([)(2222==⨯+=+=P mm mm D u k D t D U A B P A PA σ类似可以计算得(P 均为0.68): U (DB )=0.03mm, U (hA )=0.02mm, U (hB )=0.02mm 。
导热仪的几个主要技术指标:改变试样厚度,测量条件不变,其导热系数测量值应基本一致。
在相同的平均温度(冷板和热板温度的平均值),如25℃,改变冷热板温差,如从冷板10℃、热板40℃,变为冷板20℃、热板30℃测出的导热系数值应基本一致。
环境温度在允许范围内波动,测试结果的重复性如何。
仪器的自动化程度及设计理念的先进性。
现场考察仪器的制造工艺。
可供不同类型用户选择的导热仪:生产型企业,(保温材料生产企业)可以依据相关国家或行业标准选择不同测量方法的导热仪。
如国家标准GB/T10294-2008(绝热材料稳态热阻及有关特性的测定)中所规定的是稳态法——防护热板法。
可参照附件《国标及行业标准中规定的采用防护热板法的主要测试材料》。
导热系数的测量有稳态和动态两种方法。
稳态法又有热流计法和防护热板法之分。
DZDR—P和DZDR—PL即为防护热板法导热系数测量仪,是稳态测量法的一种。
适合在中等温度的情况下测量材料的导热系数。
比较其他测量方法,防护热板法的测量速度相对较慢,但测量精确度高,测试数据稳定重现性好,是保温材料导热系数测试的首选方案。
该导热仪以全新的设计理念,结合新材料,新工艺,是创新思维在精密仪器设计的实践,整个测试过程自动完成。
其主要构成如下:气动总成:气缸(控制测试板使之上下运动,完成测试样品的装夹过程)。
以气缸为动力的运动装置不会因为产生额外热量而影响仪器的测量精度。
控制主机:以高性能32位ARM架构的微处理器为核心,24位高精度A/D模数转换芯片。
彩色液晶显示器,参数设定简便一目了然,人机界面清新友善。
测试主机:采用单试件方式,测试时只需要一块试样(而非技术陈旧的需要两块试样的双试件方式),技术先进。
使用特别定制的新型耐高温绝热材料和多层复合结构。
分段多点独立控制加热器和微型铂电阻传感器,以小区域精密温度控制来保证整个测试面的温度均衡。
集成数据采集、线性补偿、智能算法的后台软件。
用创新思维处理产品设计中的每一个细节,使导热仪成为新设计理念的集大成。
导热系数的测量实验报告————————————————————————————————作者:————————————————————————————————日期:导热系数的测量导热系数(又称导热率)是反映材料热性能的重要物理量,导热系数大、导热性能好的材料称为良导体,导热系数小、导热性能差的材料称为不良导体。
一般来说,金属的导热系数比非金属的要大,固体的导热系数比液体的要大,气体的导热系数最小。
因为材料的导热系数不仅随温度、压力变化,而且材料的杂质含量、结构变化都会明显影响导热系数的数值,所以在科学实验和工程设计中,所用材料的导热系数都需要用实验的方法精确测定。
一.实验目的1.用稳态平板法测量材料的导热系数。
2.利用稳态法测定铝合金棒的导热系数,分析用稳态法测定不良导体导热系数存在的缺点。
二.实验原理热传导是热量传递过程中的一种方式,导热系数是描述物体导热性能的物理量。
hT T S t Q )(21-••=∆∆λ 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截面积的热量dQ/dt 是一个无法直接测定的量,我们设法将这个量转化为较容易测量的量。
为了维持一个恒定的温度梯度分布,必须不断地给高温侧铜板加热,热量通过样品传到低温侧铜板,低温侧铜板则要将热量不断地向周围环境散出。
单位时间通过截面的热流量为:B B h T T R t Q )(212-•••=∆∆πλ当加热速率、传热速率与散热速率相等时,系统就达到一个动态平衡,称之为稳态,此时低温侧铜板的散热速率就是样品内的传热速率。
这样,只要测量低温侧铜板在稳态温度 T2 下散热的速率,也就间接测量出了样品内的传热速率。
但是,铜板的散热速率也不易测量,还需要进一步作参量转换,我们知道,铜板的散热速率与冷却速率(温度变化率)dQ/dt=-mcdT/dt 式中的 m 为铜板的质量, C 为铜板的比热容,负号表示热量向低温方向传递。
由于质量容易直接测量,C 为常量,这样对铜板的散热速率的测量又转化为对低温侧铜板冷却速率的测量。
导热系数测试原理导热系数是衡量物质导热性能的重要参数,其测试原理有多种。
本文将对其中常见的几种测试原理进行介绍,包括稳态法、非稳态法、热线法、保护热流法和瞬态热平面法。
一、稳态法稳态法是最经典的导热系数测试方法,其原理基于热传导的稳态条件。
在该条件下,物体的温度分布达到稳定状态,不再随时间变化。
测试时,将样品置于两个平行的加热元件之间,通过加热元件对样品进行加热。
当热量在样品内部传导达到稳态时,测量加热元件的温差和传热面积,并根据傅里叶定律计算导热系数。
稳态法的优点是原理简单、准确度高,适用于各种材料的导热系数测试。
二、非稳态法非稳态法与稳态法不同,其基于热传导的非稳态条件。
在非稳态条件下,物体的温度分布随时间变化。
非稳态法测试时,通过对样品进行快速加热或冷却,使样品内部的温度分布处于动态变化状态。
通过测量样品内部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根据相关公式计算导热系数。
非稳态法的优点是测试时间短、对样品尺寸要求低,适用于某些难以达到稳态条件的材料。
三、热线法热线法是一种特殊的导热系数测试方法,其原理基于一维导热模型。
测试时,将一根细长的热线(通常是镍或铂)置于待测样品中,并对其通电加热。
热线与样品之间发生热交换,导致热线温度发生变化。
通过测量热线的电阻变化和加热电流,结合热线的几何尺寸和材料属性,可以计算出待测样品的导热系数。
热线法的优点是测试精度高、对样品尺寸要求低,适用于薄膜和纤维等细小样品的导热系数测试。
四、保护热流法保护热流法是一种适用于测量松散颗粒材料导热系数的测试方法。
其原理是将待测样品填充在一个容器中,并在容器的底部放置加热元件。
通过测量加热元件的温差和传热面积,结合传热方程和已知的热物性参数(如颗粒密度和比热容),可以计算出样品的导热系数。
保护热流法的优点是可以测量松散颗粒材料的导热系数,且测试操作相对简单。
五、瞬态热平面法瞬态热平面法是一种利用激光脉冲瞬时加热样品的导热系数测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