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景洪市第三中学2015_2016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101.50 KB
- 文档页数:5
景洪市第三中学2014—2015学年上学期八年级历史12月月考试题年级班级学号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1、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A、修改条约的要求被拒绝B、要求鸦片贸易合法化C、禁烟运动打击了其在华的侵略利益D、打开中国市场2、中英《南京条约》规定开放通商口岸最多的省份是()A、江苏B、广东C、浙江D、福建3、“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这首诗颂扬了一位晚清名将率军收复新疆、治理边疆的业绩。
这位名将是()A、林则徐B、曾国藩C、刘铭传D、左宗棠4、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全军覆没的是清政府的哪支舰队()A、北洋舰队B、福建舰队C、南洋舰队D、长江舰队5、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召开地点在()A、上海B、北京C、广州D、长沙6、1926年开始的北伐战争取得重大胜利,其重要历史意义在于()A、基本完成了反帝反封任务B、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C、结束了中国军阀割据混战局面D、收回了帝国主义在华特权7、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时离开的革命根据地是()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B、中央革命根据地C、陕甘革命根据地D、大别山根据地8、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目的是()A、实行“兵谏”,逼蒋抗日B、发动政变,取而代之C、要求与日本进行“和谈”D、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9、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战争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0、下面不属于洋务派前期创办的军事工业的是()A、安庆军械所B、轮船招商局C、福州船政局D、江南制造总局1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A、鸦片战争B、五四运动C、新文化运动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2、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后建立国民政府的地点在()A、武汉B、北京C、南京D、广州13、中国共产党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是()A、武昌起义B、南昌起义C、广州起义D、秋收起义14、中国革命在农村建立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是()A、井冈山B、陕甘宁C、中央D、闽浙赣15、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是()A、百团大战B、淞沪会战C、平型关战役D、台儿庄战役16、中国出现的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是()A、唐胥铁路B、淞沪铁路C、滇越铁路D、京汉铁路17、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最著名的中文报纸是()A、《民报》B、《大公报》C、《文汇报》D、《申报》18、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高等学府是()A、京师同文馆B、时务学堂C、天津中西学堂D、京师大学堂19、“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洛军威。
2015-2016学年云南省西双版纳景洪三中八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请选出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1. 在某电视台举行的一档地理知识竞赛"节目中,观众对其中几道题目作出了以下判断,其中不正确的是()A. 中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B. 中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C. 中国领土最西端在曾母暗沙D. 中国陆地领土面积居世界第三2. 关于我国的叙述,正确的是()A. 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东岸B. 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东海、黄海、南海C. 与我国陆上相临的国家有12个D. 陆地总面积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3. 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是指()A. 省、市、县B.中央、省、县C.省、县、乡D.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4. 一人乘火车外出旅游,当到达目的地时,原来一只空旅行袋内装满了他一路不得不脱下来且暂时不穿的衣服,你认为此人的旅游路线应是()A .上海-北京 B.杭州-昆明 C.哈尔滨-广州D .济南-西安5. 我国主要位于五带”中的哪个温度带()A.热带B .北寒带C.北温带 D.南温带6. 人口数量过多给我国带来的不利影响有()①资源紧缺②劳动力不足③环境破坏④就业压力大⑤住房困难.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7. 我国地理学家胡焕庸提出了一条著名的人口地理界线是()A.秦岭--淮河B.黑河--腾冲C.长城沿线D . 0C等温线8. 当黑龙江还是冰天雪地时,海南岛却是农忙时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A .我国所处纬度高 B.我国跨纬度大C.离海远近不同D.地形起伏大9. 塞上江南”是指( )A.长江中下游平原B.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C.华北平原D.东北平原10.下列省区中,既是我国每天最早迎来日出的省份,又是我国纬度最高的省份是()A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海南省C.台湾省D.黑龙江省11. 下列关于我国民族特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共有56个民族B.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C.各民族均匀分布D.民族分布大杂居、小聚居"12. 图中反映出的我国地势特征是( )A .东高西低B.西高东低C.中部高,四周地D.北高南低13. 图中,数字①所在的地形区是( )A .青藏高原B.内蒙古高原 C.柴达木盆地 D.黄土高原14. 从图可知,第三级阶梯上的主要地形是( )A.山地和高原B.盆地和高原C.平原和丘陵D.平原和盆地15. 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A.壮族B.回族C. 土家族D.维吾尔族16. 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在开发利用山区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 )A .做好生态环境建设 B.加大矿产资源开发力度C.大力发展旅游业D.开垦荒地,增加耕地面积17.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B. 自然资源都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C. 土地、阳光属于可再生资源D. 应注意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2015秋景洪市校级期末)读我国沿北纬30°地形剖面图”,回答12 - 14题:2000里二或18. 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根本出路是()A.兴建水库B.节约、保护水资源C.跨流域调水D.提高水价19. 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其主要优势在于()A .机动灵活B.安全舒适C.快捷方便D.运量大、运输距离长20. 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A. 西多东少B.东多西少C.南多北少D.北多南少21. 下列铁路干线中,没有经过成都的是()A. 成昆线B.成渝线C.陇海线D.宝成线22 .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下列做法中,不合理的是()A .山区退耕还林,保持水土B.草原地区发展畜牧业C.河流、湖泊周围发展渔业D.平原地区发展林业23. 下列工业部门中,属于轻工业的是()A. 食品、医药B.煤炭、石油C.电力、钢铁D.化工、机械24. 我国四大工业区中,以重工业为主的是()A.京津唐B.辽中南C.沪宁杭D.珠江三角洲25.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依赖的主要条件是()A .资源丰富B .环境优越C .科技力量雄厚D .交通便利二、综合题(共50分)26.读a、b、c、d四省区轮廓图,完成下列问题.c d(1)图中四省人口最多的是 ,其简称是 ,省会是.(2)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其简称为或,省会是,与、、三国相邻.(3)人口密度最小的省是,其简称 .(4)是我国人口总数居第二位的省,省会是 .27. 读图,回答问题:(1) 我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和传统的体育活动,四幅图中分别代表的少数民族是: A : 族,B : 族,C : 族,D : 族.(2) 夭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对图所示的少数民族聚居的草原景观的描述.28. 读中国及周边地区略图”,分析回答问题.(1) 在图中适当位置填写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四川省.(2) 图中,字母A 是(国家),B 是(国家),C 是(国家).(3) 图中,数字①是 (海洋),②是 (海洋).(4) 图中,甲是 (山脉),乙是 (山脉).(4) 长江、黄河的发源地所在的省区③是,其行政中心是 .(5) 图中,北回归线共穿过了个省区,其中位置最东的是 .29. 读我国冬季风、夏季风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 表示冬季风的是 图,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特点是 .(2) 影响我国的夏季风包括来自于 洋的西南季风和来自于太平洋的季风.(3) 习惯上,我们把受 (冬、夏)季风影响明显地区称为季风区.(1) 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 山脉,注入 海,图中城市 ② 是,它是中游与下游的分界点.(2) 填出图中字母 E 代表我国也是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 水利枢纽.(3)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长江支流的名称: D, (4) 有九曲回肠”之称的河段是 河段.31 .读 黄河流域略图”,分析回答问题.(1) 图中A 、B 、C 三点中,表示黄河中、下游分界点的是 .(2) 图中黄河两条最大支流的名称①,②.(3) 黄河发源于 省,入海处所在地是 省.(4) 黄河流经的主要地形区: ⑤ 平原,⑥高原. AB . 30.读 长江水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2015-2016学年云南省西双版纳景洪三中八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请选出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1. 在某电视台举行的一档地理知识竞赛"节目中,观众对其中几道题目作出了以下判断,其中不正确的是()A. 中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B. 中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C. 中国领土最西端在曾母暗沙D. 中国陆地领土面积居世界第三【考点】中国的领土面积和疆域的四至点.【专题】政区图;中国的疆域与行政区划.【分析】我国领土的四至点是: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53°N附近;最南端--曾母暗沙,4°N附近;最西端--帕米尔高原,73°E附近;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135E附近.【解答】解:北回归线穿过我国的南部,我国主要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故A 叙述正确;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故B叙述正确;我国领土的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故C错误;我国领土的面积居世界第三,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的地理位置及领土四端,牢记即可.2. 关于我国的叙述,正确的是()A. 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东岸B. 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东海、黄海、南海C. 与我国陆上相临的国家有12个D. 陆地总面积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考点】中国的领土面积和疆域的四至点.【分析】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中国幅员辽阔,陆地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我国领土东至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西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帕米尔高原;我国领土北至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南至海南省南沙群岛曾母暗沙.【解答】解:A、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故A不正确;B、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故B不正确;C、我国的陆上国界漫长,达2.2万多千米,有14个陆上邻国,故C不正确;D、中国幅员辽阔,陆地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全国的位置,临海、邻国、陆地面积,属于基础题.3. 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是指()A. 省、市、县B.中央、省、县C.省、县、乡D.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考点】我国三级行政区划的设置.【专题】示意图;中国的疆域与行政区划.【分析】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县级市)、镇(乡).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 【解答】解: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县级市)、镇(乡). 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我国三级行政区划,牢记即可.4. 一人乘火车外出旅游,当到达目的地时,原来一只空旅行袋内装满了他一路不得不脱下来且暂时不穿的衣服,你认为此人的旅游路线应是()A. 上海-北京B.杭州-昆明C.哈尔滨-广州D.济南-西安【考点】冬季气温的分布特点.【分析】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是南北温差很大,越往南气温越高.【解答】解:由于受纬度位置的影响,我国冬季气温越往南气温越高. 分析选项哈尔滨位于我国最北的省份黑龙江,而广州位于我国的南方广东省,故从哈尔滨-广州行进过程中感到气温越来越高.故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点评】根据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特点解答.5. 我国主要位于五带”中的哪个温度带()A.热带B .北寒带C.北温带D.南温带【考点】我国的地理位置及特点.【分析】牢记我国的地理位置及特点,不难得出答案;【解答】解: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只有在高山地区才有终年冰雪带.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掌握我国经纬度特点是解题的关键,学生应牢记基础知识,并结合地图识记所学知识,提高答题的效率.6. 人口数量过多给我国带来的不利影响有()①资源紧缺②劳动力不足③环境破坏④就业压力大⑤住房困难.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考点】人口分布状况与人口增长的变化.【分析】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空间同样是有限的. 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给资源和环境造成了空前的压力,也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解答】解: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空间同样是有限的.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给资源和环境造成了空前的压力,也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我国人口增长过多过快,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很大压力,使居民的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问题难以解决,还有一部分地区则长期处于贫困状态.在欧洲的一些国家,比如意大利、德国和瑞典,近些年来人口一直处于负增长状态,已引起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等问题.故选:D.【点评】世界上的人口不能无节制地增长.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7. 我国地理学家胡焕庸提出了一条著名的人口地理界线是()A.秦岭--淮河B.黑河--腾冲C.长城沿线D . 0C等温线【考点】人口分布状况与人口增长的变化.【专题】人口问题;中国的人口与民族.【分析】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13.7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解答】解:中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我国地理学家胡焕庸提出了一条著名的人口地理界线是黑河-腾冲线,以该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人口地理界线,要理解记忆.8. 当黑龙江还是冰天雪地时,海南岛却是农忙时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A .我国所处纬度高 B.我国跨纬度大C.离海远近不同D.地形起伏大【考点】我国的地理位置及特点.【分析】我国疆域辽阔最北端在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53。
景洪市第三中学2015-2016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高二历史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3页,第Ⅱ卷4至8页,共8页。
全卷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注意事项:答卷前,务必就自己的考号、姓名、考场号和座次号等信息正确填写在指定位置。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1948年在起草《世界人权宣言》过程中,中国代表张彭春提议将孔子的一个主张翻译成“conscience”放进宣言之中,并写入了宣言的第一条“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
他们赋有理性和良心,并应以兄弟关系的精神相对待。
”与“conscience”对应的孔子观点是( ) A.礼B.义C.忠D.仁2、在编演“诸子百家论治国”的历史短剧时,扮演孟子的同学所说的台词应当是()A.仁者爱人,克己复礼B.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D.制天命而用之3、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对后世文化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中,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的是( )A.儒家思想B.法家思想C.墨家思想D.道家思想4、促进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繁荣的最重要原因是()A.社会大变革B.经济的发展C.政治剧变D.统治阶级的提倡5、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秦始皇“焚书坑儒”本质上的共同点是()A.剔除不适应当时社会需要的思想B.为加强中央集权制造舆论C.为削弱诸侯(王国)势力提供理论依据D.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6、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A.天体运行法则B.社会发展规律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D.“天人感应”理论7、朱熹与陆九渊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两位重要的哲学思想家、文化教育家,前者集理学之大成,后者开心学之体系,由于二人称名于同一时期,且学术观点相异,故自鹅湖之会始,二人争论不休。
那么他们最大的分歧是()A.朱熹主张天理是万物的本原,陆九渊强调“心”是宇宙的本源B.“天理”是不是“三纲五常”等伦理道德D.是否进行内心反省,以致良知8、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有四句流传千古、至今不衰的话:“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1、提出“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则天下治”的先秦思想家是()。
A.老子B.孔子 C.墨子D.孟子2、后来被秦始皇采用的学说是()。
A.孟子的“仁政”B.墨子的节约主张C.老子“无为”的观点D.法家的理论主张3、无论“焚书坑儒”,还是“罢黜百家,表彰六经”,其本质都是()。
A.为加强中央集权制造理论B.剔除不适应当时社会需要的思想C.为削弱诸侯势力提供理论依据D.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4、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并行的体制C.建立社会主义城乡经济交流的体制D.建立社会主义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5、下列关于黄宗羲思想的表述,不准确的是()A.敢于批判君主专制,提出君臣平等的思想B.在具体制度方面,提出限制君权的主张C.反对传统重农抑商政策,认为工商皆本D.认为“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6、下列几项科技成就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蔡伦改进造纸术②指南针(司南)出现③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④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②①③④D.③④①②7、下列书法家与朝代,不能形成对应关系的是()。
A.秦代李斯 B.东晋王羲之C.唐代柳公权 D.北宋文征明8、中国画中,最具代表性的画科是()。
A.人物画 B.山水画 C.花鸟画D.油画9、屈原受到我国人民崇敬并纪念,最主要是因为()。
A.他在文学上创造了新的文学体裁B.他主张政治上要变革C.他的抗秦事迹D.他的爱国爱民精神10、在唐代诗人中,成就最高的两位是()。
A.李白杜甫B.李白白居易C.杜甫白居易D.王维杜牧11、下列文学作品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诗经》——“三别”——《子虚赋》——“二拍”B.《诗经》——“二拍”——《子虚赋》——“三别”C.《诗经》——《子虚赋》——“三别”——“二拍”D.《诗经》——“三别”——“二拍”——《子虚赋》12、下列属于清末谴责小说的是()。
期中测试【能力提升卷】(总分100分,测试时间40分钟)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1.2005年5月15日中央电视台报道,云南省得宏州某村庄有11户人家因吸毒而灭户。
清朝后期,林则徐因禁烟而名垂千古.下列对林则徐禁烟活动的评述,正确的()①缉拿烟贩,销毁鸦片②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③使英国再也不敢进行侵华活动④其禁烟精神值得我们学习A. ①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答案】B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鸦片战争2.为了更多地了解近代历史,老师向同学们推荐了四部影视作品,请你按时间先后排一下顺序: ( )①《鸦片战争》②《辛亥革命》③《火烧圆明园》④《甲午风云》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③①④ D.①③④②【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正确的顺序是《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甲午风云》、《辛亥革命》。
考点:近代中国历史史实的先后顺序3.一位老人生于1850年,卒于1915年,他这一生可能经历哪些事情?()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甲午中日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⑤戊戌变法⑥义和团运动⑦辛亥革命A.①②④ B.②③④⑥C.②③④⑤⑥⑦ D.④⑤⑥【答案】C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戊戌变法、辛亥革命4.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反对中国的禁烟运动B、教训清政府C、为了开展同中国贸易交往D、打开中国市场,谋取在华利益【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两次鸦片战争的史实。
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打开中国市场,谋取在华利益,故选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5.左宗棠能够收复新疆的重要原因是()①人民的支持和拥护②左宗棠的军事斗争③曾纪泽的外交斗争④帝国主义的良心发现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史实。
云南省昆明市第三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教师版)一、选择题(在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是对的,请把它的序号填入答题卷相对应的空格内。
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计60分)1、根据考古发掘,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是()A.北京人B.蓝田人C.元谋人D.丁村人【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元谋人,因发现地点在云南元谋县上那蚌村西北小山岗上,定名为“元谋直立人”,在约在170万年以前,云南元谋一带,是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
所以答案选C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2、考古学家在北京人遗址发现四层面积较大且较厚的灰烬层。
这一发现,说明当时北京人的生产生活状况是()A.会使用火 B.种植水稻 C.烧制彩陶D.铸造司母戊鼎【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北京人的生产状况。
阅读题文材料,关键信息北京人遗址,发现较大较厚的灰烬层,题意要求选出说明当时北京人的生产生活状况的选项。
所以答案选A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3、传说中,炎帝和黄帝是()的部落联盟首领A.黄河流域B.长江流域C.珠江流域D.淮河流域【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距今约四五千年,我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活动着许多部落。
炎帝和黄帝是我国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
他们在打败了东方的蚩尤部落后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
所以答案选A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华夏之祖。
4、《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播,再次引发了人们对美食的关注。
距今约五六千年的半坡原始居民食物种类已大大丰富,有主食,还有副食。
他们的主食是()A.水稻 B.小麦 C.粟D.玉米5、物是鲜活的历史,右侧图片所示文物透露出来的相关历史信息是()A.原始居民的生活B.商周的青铜文明C.春秋战国的纷争D.秦汉时期大一统【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此题为图片材料选择题,考查学生对文物史料的学习能力。
2015—2016学年度八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题(总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请把选择题的答案填写在后面的答题卡上,每小题2分,35小题共70分)1.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之下,中国近代百年历史的大幕徐徐拉开,这一开端的标志是: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清政府在两次鸦片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是:A.清朝军备落后 B.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C.清政府军事组织不当D.清朝封建制度的腐朽3.李大钊在《圆明园故址》中写道:“圆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
一曲悲笳吹不尽,残灰犹共晚烟飞。
”这里的“两度劫”发生在: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中日甲午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A .①④ B.①②③C.②④ D.②③④4.我国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了历史。
”站在南京古城墙的废墟上,我们可以“读到”的历史不包括:A.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B.孙中山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C.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杂志 D.洪秀全建立太平天国政权5.近年来,围绕南海主权和权益之争的南海问题有愈演愈烈之势。
为应对日益严峻的海上挑战,我国加紧海军的现代化建设,我国的近代化海军最早建立于:A.鸦片战争时期 B.甲午战争时期 C.洋务运动 D.北伐战争时期6.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割占中国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的条约是:A.中俄《璦珲条约》 B.中俄《北京条约》C.中俄《天津条约》 D.中俄《改订条约》7.下面是几位同学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讨论。
其中,表述与史实不符的是:A.小华;黄海大战中牺牲的邓世昌是当之无愧的英雄B.小李:战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使台湾人民饱受了日本50年的殖民奴役C.小林:战争爆发于1895年D.小王: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8. 下列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①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②引进了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③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④使中国开始走上了富强的道路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9. 下列对于新文化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创造了条件C.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决运动 D.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的准备10.“五四”青年节是为弘扬五四爱国精神而设立。
云南省昆明市第三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注意: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请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命题人:李万春第I卷选择题(在下列各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把它选出来。
每题2分,共60分)1.每年的12月13日是我国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对于曾经的民族耻辱,我们应该A.翻开历史新篇章,面向未来,忘记那段耻辱B.牢记历史勿忘国耻,有待民族复兴报复日本C.由“知耻”而“记耻”,由“记耻”而奋发D.展示大国情怀,宽容日本当年所犯滔天罪行【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耻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运用,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知耻而后勇,说明知耻后要奋发向上,努力进取,所以正确答案选C,其中ABD观点都是错误的。
考点;知耻2.进入青春期,同学们开始注意自己的体态、容貌和能力,有人为自己个子矮而自卑,有人为长得丑而烦恼,有人为学习不理想而苦恼,有人为不善于和同学交往而懊丧。
对此,我们的正确态度是①懂得每个人都应该得到他人的尊重②揭他人的短来博众人一笑③学会欣赏他人的长处和优点④宽容体谅,善待他人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自尊和尊重他人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运用,题文中同学们注意自己的体态、容貌和能力,是自尊的表现,但是只看到自己的缺点,看不到自己的缺点,是没有正确认识自己的表现,所以要学会欣赏他人,宽容体谅他人,其中②的做法是错误的,所以排除,正确答案选D 考点:自尊和尊重他人3.中学生小云聪明好学,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家长眼中的好孩子,但就是听不得批评,总以自我为中心,对于他的缺点有同学给他提出建议,他总是暴跳如雷,结果同学和朋友都对他敬而远之。
这启示我们①尊重他人是我们的需要,也是我们的快乐②为了自尊,我们需要借助他人的眼睛做镜子,来更好地认识自己③他人善意的提醒,有助于我们增强自身的实力,做一个有尊严的人④自尊的人不允许别人批评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中国网民已超五亿,上网可传信息,查资料,学习求医,淘宝购物,工作娱乐,结交新友,了解政府施政纲领、利民措施。
江苏省盐城市景山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三次阶段考试试题考试时间:25分钟试卷分数:30分一、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其中第1题7分,第2题8分。
)1.(7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外争主权、内惩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材料二:6 月5日,上海日商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接着,机器、纺纱、印刷、公共交通、码头船坞等行业的工人相继罢工……北洋政府被迫释放了部分学生,罢免了曹汝霖的职务……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口号出自哪一场运动?(1分)这场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1分)(2)结合材料二,谈谈这场运动中起决定作用的阶层是什么人?(1分)(3)这场运动具有什么伟大的历史意义?(2分)(4)这一运动已成为历史,但其精神却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作为21世纪中学生的你认为这场运动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应该如何继承与发扬这些精神?(2分)2.(8分)请仔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
——选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材料二: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1)材料一中“开天辟地的大事”指的是哪次重要会议?(1分)(2)结合材料二,红军远征途中召开了哪一次重要的会议?会议确立了以谁为党中央的领导?(2分)这一会议的召开有着什么重大的意义?(2分)(3)材料二中,红军远征的原因是什么?“大渡桥横铁索寒”反映了长征途中的什么军事事件?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什么?(3分)分,共分,请将答案填入表格中。
)1、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战争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圆明园,我为你哭泣!”同学们学习了“火烧圆明园”这段历史后,内心充满了悲愤和痛惜。
八年级历史综合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近代史上,沙俄强迫省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我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其中割占领土最多的条约是A.《瑷珲条约》 B.《北京条约》 C.《改订条约》 D.《勘分西北界约记》2、民族英雄指捍卫本民族的独立、自由和利益,在抗击外来侵略的斗争中表现无比英勇的人。
有人称左宗棠为民族英雄,是因为他A.率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B.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C.收复了新疆大部分地区 D.创办福州船政局3、下面三幅图片中的历史人物都曾英勇抗击外来侵略,他们为国立功的先后顺序是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D.②③①4、《马关条约》和《南京条约》相比,最根本的不同点是A.割地 B.赔款 C.开设通商口岸 D.开设工厂5、自1840年以来,西方列强侵略中国,中华民族备受屈辱。
下列侵略战争曾经攻占和炮轰北京城的是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甲午中日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6、标志着近代中国民族危机开始和全面加深的条约分别是A.《南京条约》中俄《北京条约》 B.中俄《北京条约》《马关条约》C.《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D.《南京条约》《辛丑条约》7、在《辛丑条约》中,最能反映清朝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的内容是A.赔款白银4.5亿两 B.严禁中国人民反帝C.拆毁大沽炮台 D.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使馆8、对下面年代尺中提供的时间,解读最准确的是A.中国近代遭受外来侵略的全过程B.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杜会的历程C.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和瓦解的历史D.中国近代化的进程9、下列对洋务运动的评价,错误的是A.它发生在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是清政府的自救运动B. 它以“自强”“求富”为目的,但结果与初衷相去甚远C.它以发展资本主义军事与经济为重心,因此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D.它创办的新式学堂培养了大批人才,其中不少人后来成为杰出人物10、2007 年“两会”的主题叫“民生”,人大代表提出了“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
云南省景洪市第三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全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联合国确定每年的6月26日伟“国际禁毒日”,被誉为“中国禁毒第一人”“世界禁毒先驱”的是:
A.林则徐 B.关天培 C.魏源 D.冯子才
2、近代通过不平等条约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A.美国 B.荷兰 C.俄国 D.日本
3、19世纪70年代率军收复新疆的钦差大臣是:
A.李鸿章 B.张之洞 C.曾国藩 D.左宗棠
4、自19世纪40年代前期开始,中国历史进程发生了巨变,这个巨变是指:
A.中国的大门被打开 B. 中国人民被剥夺了自卫的权利
C.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 清政府赔款大量白银
5、在下列外国侵略者发动的侵华战争中,侵略者进入北京的有:
鸦片战争 ② 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 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6、“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赞扬的在黄海战役中牺牲是:
A.邓世昌 B. 左宗棠 C.林则徐 C.关天培
7、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是在 签订后:
A.《南京条约》 B.《辛丑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8、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三民主义
9、洋务运动提出的口号是:
A.民主、科学 B.自强、求富 C.民主、自强 D.和平、发展
10、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A.公车上书 B.组织强学会 C.组织保国会 D.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11、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历史事件是:
A.辛亥革命 B.鸦片战争 C.五四运动 D.新文化运动
12、“开这个军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这句话中所指的这所学校是:
A.京师同文馆 B.太学 C.黄埔军校 D.京师大学堂
13、毛泽东点燃“星星之火”,创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
A.广东革命根据地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中央革命根据地 D.延安革命根据地
14、在长征中召开的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转折点的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中共七大 C、中共八大 D、遵义会议
15、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A、九一八事变 B、八一三事变 C、七七事变 D、西安事变
16、全国性的抗日战争开始于:
A、九一八事变 B、八一三事变 C、七七事变 D、西安事变
17、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是:
A.台儿庄战役 B.平型关大捷 C.百团大战 D.长沙会战
18、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开始是:
转战陕北 B.挺进大别山 C.沙家店战役 D.蟠龙镇战役
19、哪次战役后,南京解放,国民党政权垮台: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20、状元实业家指的是:
A、詹天佑 B、严复 C、魏源 D、张謇
21、中国出现的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是:
A、粤汉铁路 B、淞沪铁路 C、滇越铁路 D、平汉铁路
22、科举制创立和废除的时间是:
A、隋朝和唐朝 B、唐朝和清朝 C、明朝和清朝 D、隋朝和清朝
23、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占南京的六周之内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达:
A、20万 B、40万 C、30万 D、50万
24、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取得的完全胜利是:
A、鸦片战争 B、辛亥革命 C、戊戌变法 D、抗日战争
25、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
A、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B、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C、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D、无产阶级的发展
Ⅱ 部分非选题(共50分)
26、按要求写出相应的内容(10分)
①赔款最多的条约———
②割香港岛给英国的条约——
③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的条约是——
④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
⑤1860年英法联军在北京摧毁中华文明的滔天罪行——
⑥1900年抗击八国联军的反帝爱国运动——
⑦1919年,发源于北京的反帝爱国运动是——
⑧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国民党军进攻 解放区
⑨《义勇军进行曲》的曲作者是——
⑩长征中,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的是——
27、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9世纪90年代中期和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华民族遭受了日本帝国主义两次大规模的军事侵略。”
①请写出两次侵华战争的名称(4分)
②请举出两个典型事例来说明日本侵华暴行是铁一般的事实(4分)
③两次侵华战争的结果如何?(4分)
④中国屡次遭到侵略给我们怎样的启示?(2分)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中国的近代化过程,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救民之路的过程。这一过程由学习西方军事器物到
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走过了自强、变法和革命的历程,经历了经济、政治和
思想文化的变革。
①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近代化在经济、政治两大领域的首发性事件各是什么?(4分)
②材料中说“经历了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试举例说明(8分)
③请归纳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的特点(4分)
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人民,保卫中国
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
————毛泽东 朱德
①为了胜利,解放军发动了四次著名的战役,请写出四次战役的名称(8分)
②在解放北平的战役中,国民党哪一个将军的率部起义,标志着北平和平解放(2分)
2015-2016学年景洪市第三中学上学期
八年级历史期末考答案
Ⅰ部分 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A C D C B A B D B A C C B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D D C B B D D B D C D C
Ⅱ部分 非选择题(50分)
26、按要求写出中国近代史上的不平等条约(10分)
(1) 《辛丑条约》 (2) 《南京条约》
(3) 《马关条约》 (4) 百团大战
(5) 火烧圆明园 (6) 义和团运动
(7) 五四运动 (8) 中原
(9)聂耳 (10) 四渡赤水
27、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 甲午中日战争 抗日战争 (4分)
(2) 细菌战 南京大屠杀 三光政策等(4分)
(3)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签订了《马关条约》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取得了胜利 (4分)
(4)落后就要挨打;要发愤图强,振兴中华。(言之有理即可)(2分)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1) 政治:戊戌变法 经济:洋务运动(4分)
(2)经济上: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政治上: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思想文化上:新文化运动(8分)
(3)由学习西方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由表及里,层层递进,逐步
深入。(4分)
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1)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渡江战役(8分)
(2) 傅作义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