狱警自白-死刑犯们的最后时刻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6
绿里奇迹电影观后感绿里奇迹电影观后感(篇1)新电影不一定是时代的潮流,老电影也并非是过时的产物,1992年的老影片同样可以触摸人们的情怀,引发人性的深思。
由汤姆·汉克斯主演的这部长达三个小时的老电影,让我看的神情专注,不忍分神,幽默时让我嘿嘿一笑,动情时使我潸然泪下。
汤姆·汉克斯饰演的保罗是一所监狱的狱监长,他管辖的E区专门用来关押死囚。
因为E区的地板是绿色的,所以叫做绿里。
死囚到了行刑的日子,走过绿里坐上电椅,被电刑处死。
保罗每日与死囚打交道,他的规矩是使用温婉细语和细致的关心确保每一位死囚在临刑前能够安稳的度过最后的日子,即使是犯下罪孽的死囚,也未曾有不公允的对待和惩罚,他是一个好人。
最具代表性的死囚是喜欢用宠物老鼠都狱友和狱监开心的德拉克和连环杀人狂魔威廉。
德拉克在最后的日子里寄情于宠物老鼠,享受着人生最后的快乐,最后却被有虐待倾向的狱监佩西使用卑鄙手段害的在电椅上被烤成焦炭。
杀人魔威廉即使进入E区仍兴风作浪不服管教,无数次被教训仍不悔改。
最为神秘的是被冤枉的死囚约翰·科菲,他是一个拥有异能的健壮黑人,却拥有一颗天使般的心,约翰·科菲先后使用异能帮助保罗及其他人治疗病痛,甚至帮助德拉克的老鼠挽回生命,直至最后坐上电椅被电刑致死,约翰·科菲仍想的是帮助他人。
可以说,他是本片唯一的泪点。
本片通过老年保罗的回忆进行陈述,讲述了约翰·科菲进入死囚监狱后,如何通过自己的善良改变一个个罪大恶极的死囚,使他们在踏上绿里坐上电椅前悔过自身,洗涤灵魂。
当然,在面对真正的坏人威廉时,约翰·科菲也使用他的异能控制狱监佩西将其枪杀,让坏人得到惩罚。
对待好人时,约翰·科菲无比的善良,痛其所痛,苦其所苦,时而为他人流泪,用保罗的话说:“约翰·科菲是上帝的使者,他是人间的天使。
”对待坏人时,他又如同地狱的恶鬼惩罚坏人,使坏人受到应有的惩罚。
绿里奇迹观后感7篇绿里奇迹观后感绿里奇迹观后感(一):《绿里奇迹》长篇观后感人人都有尊严,就算是死刑犯,他们也有。
如果我真心诚意忏悔的话,我是不是能够回到生命中最快乐的时光,并永远活在那个时候?天堂就是那个样貌吗?帮会名字大全------艾南彼特最后的旅程,是一座叫绿色旅程的死囚牢房,正因那里的地板都是绿色的。
别人叫它绿里。
但是,里面住的皆为死囚,而监舍的另一头,便是行刑用的电椅。
绿色,生命之色,电影一开始仿佛就在向我们预示生命奇迹的诞生。
电影用倒叙的方式讲叙了在死囚牢中凄迷时光里那些不可思议的光景,主管保罗的回忆串联起1935年前后路易斯安那州死囚们的生活。
保罗〃艾治科姆是那里的狱监,对于走过绿里、继而在电椅上惨叫毙命的死囚行刑程序,他俨然早已无动于衷。
除了保罗及其爱妻简外,绿里还有保罗的好友-----狱吏布鲁托,正直的副狱监豪威尔,有施虐倾向的狱吏佩西,喜用宠物鼠逗狱吏和诸难友取乐的德拉克,连环杀人狂华顿,负疚深重的犯人彼特,以及监狱长赫尔和他身患绝症的妻子美琳达等形形色色的人们。
绿里的生活寂静又死气沉沉,但神秘的约翰〃科菲的到来改变了一切。
约翰身藏的神秘力量使绿里诞生了一个又一个的生命奇迹。
老鼠金格先生的出现带给我们一些思考,为什么这块曾带走了无数囚犯生命的土地会最终成为老鼠生命延续的安家之所,而早已习惯于对囚徒们执行死刑的狱吏们也纷纷默许了这个生命的存在?是不是人们早已厌倦生命的离去?厌倦那种目睹生命逝去的感觉?也许电影里的老鼠并不是老鼠,狱吏不是狱吏,死囚也不是死囚,他们都是生命,一切生命都应得到应有的敬畏。
休问梁园旧宾客人文关怀和对生命的敬畏是这部电影最闪光的地方。
在彼特死了之后,狱吏佩西伸着手触摸着他的躯体时依旧戏谑嘲讽,布鲁托斥责佩西说:他已经偿还了他的罪责,不再对这世间抱有歉意,因此,把你的脏手拿开。
而在老鼠金格先生被佩西踩死的一瞬间,人们对生命逝去的震撼感受更是得到了升华,佩西因此变得更加面目可憎,对布鲁托和观众们来说,佩西的存在似乎比那些已经为自己的行为而付出了生命的死囚显得更加丑陋和愚蠢。
《狱警工作心得6篇》(篇一)我是70后,在一所市属监狱做了xx年监狱警察。
之前,在一家律师事务所工作,后参加公务员考试到监狱成为狱警。
问我多喜欢这份工作。
谈不上喜欢,仅是工作,养家糊口的生计而已。
问我为何放弃了当初的律师工作。
自以为性格与职业难以匹配,多年坚守难有发展,只好另行选择重谋出路。
转眼,40不惑,青春的激情消退殆尽,曾经的理想消弭无影,只有日复一日的工作,诠释着青春易逝容颜易老的岁月流年。
本以为狱警的工作很单调,看守犯人而已,不会有太大的工作量。
现在看来,真是不懂行尽说外行话。
跟人打交道,更多的是心计,何况还是犯人。
在监区工作那几年,真是见识了监狱一线工作的辛苦艰难,跟犯人谈个话得有台帐记录,反映个异常情况就得调查核实,打个架就得做笔录一厚沓,打个饭提个水会个见得跟着维持秩序,装个病也得更真的一样赶紧就医诊疗,月底了,每人一份计分考核单,符合奖励条件的,又是奖励审批表,等等,忙不完的琐事细节让人烦不胜烦。
不仅如此,还要时刻提防犯人的算计或滋事,在犯群中间亦正亦邪地发展眼线,以便准确掌控犯情,实在是心累至极。
若是轮到值班,那就晚上接着干,盯着电脑屏幕监控,处理夜晚突发的打架斗殴、急病发作等事件。
再困再累,也别睡着,让领导发现了事儿就大了。
如果碰巧架打的狠病发的急,出了人命重伤之类的,肯定又该是检察机关找上门追渎职失职的责了。
所以说,狱警的活儿,技术含量不一定高,但做好不出事,不用心真是不行。
经过在监区几年的锤打,终于有机会调到科室工作,也算是“脱离苦海”。
不过,不幸的是,虽然内心压力相对减小,但工作量却成倍增长,赶到工作凑堆儿,也是累的半死不活。
我现在的工作,比较杂多,但说犯人的思想教育,就是监狱教育改造工作的重要一块儿。
先别说这个工作效用如何,规定了这项工作,至少在形式上必须扎扎实实地做,教学计划得造好,上课教案得写好,期末考试要出卷、组织考试、批卷、成绩登记造册等等,都要搞。
不仅要搞,还得做好各项工作台帐,以留存备查。
落马厅官的狱中时刻作者:暂无来源:《廉政瞭望》 2015年第2期一家四口,两个在坐牢,另两个分居两地,都是钱害的。
文_雷强尤仁祥2014年10月14日早上,离起床号吹响还有半个小时,方元章半眯着眼躺在床上,听着同房另外11名狱友发出的鼾声,想起了过往。
已经60岁的方元章曾担任安徽某地安监局局长,某集团的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等。
因受贿447万元,贪污公款5万元,方元章被判处有期徒刑19年。
作为一名前副厅级官员,在合肥监狱2000多名服刑人员中,他的级别是最高的。
如今,他最渴望的是能和家人见上一面,哪怕是隔着冰冷的玻璃墙……5:00am到7:00am:睡不踏实思念妻女每天,方元章都在这个点醒来。
他现在是一名狱中图书管理员,每天整理2万多册图书,虽然工作相对轻松,但他还是睡不踏实。
刚合上眼,一个少年出现在面前。
满身煤灰的父亲送少年上学,孩子走进学校后,父亲仍用充满期待和慈爱的目光看着他慢慢远去。
那少年正是童年时的方元章。
“爸爸”一个稚嫩的声音在耳边响起,让眼眶已经湿润的方元章露出微笑。
一个可爱的小女孩站在他面前,这是他的女儿。
甜甜的笑容每次都让他无法迈开上班的步伐……鼾声再次让方元章睁开眼睛。
看着不大的房间内拥挤的12张床,方元章叹了口气。
和这些人在一起快2年了,他们有强奸犯,有盗窃犯,也有抢劫犯。
以前方元章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会和这些人在一起。
如今,自己也成为了他们中的一员。
想到这些,方元章再也躺不住了,开始穿衣下床。
在方元章翻身下床的那一刻,远在上海的女儿方媛媛正在匆忙洗漱。
方媛媛刚出生时,爸爸踏上了仕途,此后一帆风顺,逐步往上升。
随着方元章的升迁,他们家的居住环境也一直在变化。
在方媛媛印象中,他们家先是从小房换成了大房,而后又从大房变成了高档小区的别墅。
父亲升迁,家里的客人也逐渐增多,主动讨好方媛媛的人也越来越多。
直到有一天,一群穿着制服的人将家里搜查了一遍,父母便再未露过面,所有的宠爱和关怀一夜之间消失。
狱警工作心得体会优秀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狱警工作心得体会优秀》的内容,具体内容:狱警是监狱看守犯人的一把手,那他们有什么心得体会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狱警工作心得,供大家学习和参阅。
狱警工作心得体会时光飞逝,一转眼又进入秋高...狱警是监狱看守犯人的一把手,那他们有什么心得体会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狱警工作心得,供大家学习和参阅。
狱警工作心得体会时光飞逝,一转眼又进入秋高气爽,硕果累累的金秋九月。
在一番披荆斩棘,过关斩将的努力下,我们终于迈入海南省琼山监狱的大门,成为一名光荣的监狱人民警察。
还清晰地记得,在动员大会上林冬丽主任语重心长地说,作为人民警察要对得起自己这一身藏蓝色的警服,头顶国徽的我们,肩上自然多了一份担当。
从象牙塔般的校园进入社会,是从警校生向准警官的转变,我们只有摒弃身上娇生惯养的习性,尽快地掌握工作技能,才能更好地融入到监狱的工作当中。
当班车缓缓驶入琼山监狱的大门,面对着这一栋栋肃穆威严的建筑,一面面令人窒息的高墙,不由得心生敬畏。
怀着憧憬与好奇,在政治处的安排下,我们开始为期一周的培训,认真聆听华岩副监狱长以及各科室科长的授课。
没有生僻的理论,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案例,展现了监管工作的大体架构。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华岩副监狱长提到的"五重"原则:注意重点关注对象;掌控重点部位的部署;做好重点时段的管理;对重点物品的清查及重点环节的把握。
"五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是实现监管安全的核心所在。
作为新民警,要时刻牢记"五重"的内容,将它作为指导自己工作的依据和准则,才是优质完成工作的重要保障。
平心而论,在听完监区中发生过的案例内心会有一丝担忧甚至是恐惧。
古语有云,不知者无畏。
然而,当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人生有污点的群体,以自身单薄的人生履历是否可以游刃有余地与狡猾的管理对象斗智斗勇,还是需要做足功课的。
当然,年轻不能作为失职的借口,作为新民警,一定要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女监精神。
绿里奇迹演讲稿绿里奇迹演讲稿「篇一」《绿里奇迹》改编自史蒂芬·金创作的同名小说,首播于1999年,是导演弗兰克·德拉邦特继《肖申克的救赎》后创作的又一监狱题材的经典影片,深刻形象地阐述了生命最后的尊严。
影片的主线围绕死刑犯和狱警之间的生活展开,通过插叙的方式描述了一段狱警与刑犯间特殊情感的建立及发展,主演有汤姆·汉克斯、迈克·克拉克邓肯等。
影片开头便是一位老人在养老院的场景,老人名叫保罗,曾经是一位狱警,常常上山去往一间老旧的仓库。
有一天,老人们在养老院围坐一起收看电视,当调至一档节目时,保罗触景生情,慈祥的面容顿时泪流满面。
随后他和一位老奶奶坐到窗边,并向老奶奶诉说了自己的过往,曾经那段狱警和刑犯之间的故事就此展开。
画面移至1935年美国南部惨淡肃杀的冷山监狱,年轻的保罗是这间监狱的狱警。
由于他负责的监舍的地板是绿色的,别人称它为“绿里”,监舍内住的皆为死囚。
在监舍的另一头,便是行刑用的电椅。
除了保罗及其爱妻简外,“绿里”上还有正直的副狱监豪威尔,监狱长海尔和他身患绝症的妻子美琳达,身为州长侄子并有施虐倾向的狱吏佩西,喜用宠物鼠逗狱吏和诸“难友”取乐的德拉克,连环杀人狂威廉,负疚深重的犯人彼特等一干形形色色的人们。
这一天,监狱迎来了一位“巨人”,叫做科菲,因为被诬陷杀害两名儿童而判死刑来到“绿里”。
身患尿道炎的保罗因此无法抽出时间去找医生。
然而,科菲的到来,改变了一切。
科菲虽然高大强壮,但却是监舍里最安静的囚犯,他会认真听保罗说话,和他交流,握手,像普通朋友一样。
柯菲还是能为他人带来希望和快乐的囚犯,他利用特殊能力治愈保罗的尿路感染,拯救被珀西杀死的老鼠,挽回狱长夫人的生命,这些神迹让保罗和他的朋友感受到柯菲的仁爱与宽恕,感受到生命的喜悦。
最终,保罗通过科菲帮助自己后发现,科菲竟是上帝派来拯救民间灵魂的大天使,代人受过!但真情无法取代法律,虽然约翰·科菲治愈了保罗,并拯救了濒死的美琳达,但他最终走过“绿里”。
女毒贩死囚临刑前的十二小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E-mail文化传播网幻灯片制作:汪锦昌•2003年国际禁毒日前夜,武汉市四名女毒犯走到了她们生命的尽头。
经有关部门和当事人允许,2003年6月24日21时,摄影记者走进了武汉市第一看守所,拍摄下了她们在看守所度过的最后一个夜晚。
6月24日晚,武汉市第一看守所,女警按囚犯要求买来临刑前的服装,毒贩死囚代冬桂接过来在身上比试。
6月24日晚,武汉市第一看守所,毒贩死刑犯代冬桂将新衣服叠好,整齐地放在床头。
新衣服是女警按代冬桂的要求买来的临刑前的服装。
6月24日晚9点30分,武汉市第一看守所,毒贩死刑犯代冬桂准备喝绿豆汤。
凳子上统一发放的麦当劳食品还没有吃。
6月24日晚,武汉市第一看守所,女警将一颗荔枝喂给即将赴刑场的毒贩女囚代冬桂。
6月24日晚10点15分,武汉市第一看守所,普通女犯帮助毒贩死刑犯李菊花记录遗嘱。
6月24日晚10点07分,武汉市第一看守所,在两名女警看护下,普通女犯陪毒贩死囚何秀玲、马清秀打牌。
6月24日晚,武汉市第一看守所,毒贩死囚何秀玲。
在整个晚上,死囚何秀玲的表情一直有点亢奋和夸张。
6月24日晚,武汉市第一看守所,毒贩死囚何秀铃临刑前夜与狱警及普通女囚在一起,她不时露出天性活泼的一面。
6月24日晚,武汉市第一看守所临时囚室内,毒贩死囚何秀玲在女狱警的陪同下和普通女囚在一起。
6月24日晚,武汉市第一看守所,女囚何秀铃试穿新鞋,准备上黄泉路。
6月24日晚,武汉市第一看守所,一名普通女犯喂临刑前的死刑犯何秀铃吃夜宵饺子。
25岁的何秀玲为湖北省仙桃市人,因非法携带7000克毒品被判死刑。
6月24日晚10点40分,武汉市第一看守所,毒贩死囚何秀玲在歌唱。
呐喊声仿佛在祈求上天再给她一次机会,让命运逆转。
6月25日凌晨5点40分,武汉市第一看守所内一片宁静,一名普通女犯正给临时关押在审讯室里的死囚送洗脸水6月25日清晨6点,武汉市第一看守所内,女警和普通女犯正帮毒贩死囚李菊花涂抹鲜红的脚趾油。
监狱规范执法承诺书前言监狱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平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护公民人身安全和维护社会正义的重要力量。
为了使监狱部门更好地履行职责、保障人权、维护安全,落实监狱规范执法的要求,特制定本《监狱规范执法承诺书》。
行为准则1. 依法执法我们将严格遵循中国法律法规和监狱行业执法规范,坚决打击犯罪行为。
在执行执法任务中,我们不得随意侵犯犯罪嫌疑人和罪犯的人身权利,不得私自侵占、毁损、调换、窃取案件文件和物证等。
2. 人文关怀在执法过程中,我们将维护罪犯、遵纪守法的正常服刑权利,严格禁止任何形式的殴打、捆绑、变相惩罚或歧视罪犯,确保罪犯得到严格依法监管的同时,也实现普遍人权的保障。
3. 严禁违规操作我们将严格要求执法人员的行为、言语和举止,禁止执法人员采取违反法律、规定或道德的操作,严厉打击违反国家制度、法律规定和职业道德的行为,规范执法行为。
4. 保守秘密我们将严格保护办案机密,没有门权的人员不得擅自进入岗位、办案区域和关门部位。
考虑到公开审判的需要,我们将依法确保公开的审判原则,切实保障当事人和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5. 建立监察制度我们将严格执行监狱监督制度,确保执法人员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规律、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切实保障狱警在正常执法中的人身安全。
执法现状与目标现状随着经济、社会、文化的迅速发展,犯罪的类型和数量不断增加,造成社会治安问题的尖锐化、复杂化和严峻化。
监狱作为犯罪的重要防线,必须加大监管力度,确保罪犯不再犯罪、不再伤害社会,不断提升监狱部门的工作质量和水平。
目标为了规范监狱执法行为,监狱部门将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和业务水平,建立和完善监察制度,防止和纠正执法不规范,实现监狱规范执法的目标。
告诫本《监狱规范执法承诺书》是监狱部门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的主要体现。
监狱部门将严格遵守承诺准则,坚决打击执法不规范现象,对违反承诺的执法人员将给予严肃处理,绝不姑息。
结语《监狱规范执法承诺书》的实施将为狱警和死刑犯建立坚实的信任基础,增强人民群众对监狱行政工作的认可度,规范执法行为,营造安全、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狱警自白:死刑犯们的最后时刻
每天早晨狱警上班,都要回放前一晚的监控视频。
总是能看到,
死刑人员反复翻看家人的照片、信件,看完倒在一边,拿毛巾或被子蒙住头,流一晚上泪。
广西梧州市看守所在城市东郊里,42岁的副所长石检深拿着一个警用电台、一盒烟、一部手机,在办公楼里忙来忙去。
他面目柔和,好不容易坐下,说起趣事,会放声大笑。
从21岁开始,他在梧州看守所担任死刑人员监区的狱警,39岁时擢升为副所长,仍分管死刑人员监区。
狱警要做的,是理解人
1995年,我20�q,成了梧州市看守所的狱警。
从小我就想当刑警,志愿也是报的刑警,但却被分到了看守所,当了狱警。
第一次去看守所监区报道,上二楼的巡逻通道一看,嚯,好家伙,这么多人啊。
入职大概一年后,所里把我分到了死刑人员监区。
那时候年轻,有些方面表现得不是很好。
我记得有一次开大会,被领导批评了,散会大家都走了,我一个人很不开心,坐在那里。
所里有个返聘的老同事,是以前县看守所的老所长,走过来跟我聊。
我说,易所啊,我可能干不来这个工作。
他说不是啊,你干得挺好的,刚开始做,每个人都不熟悉。
你要多看点书,工作上多总结,多去了解和理解一些其他行业的事情。
后来我发现,确实是这样。
如果这个犯罪嫌疑人是医生,你又了解一些医务知识,就很容易有话题。
要打开别人的心扉,首先要了解他的专长。
2006年左右,有个21岁的男孩,参与入室抢劫,把一个女老板杀了。
起因很简单,他爸妈早亡,小时候跟着叔叔在湖北勾松脂,长大后跟着姐姐姐夫生活,问姐姐借了三千块钱去学车,车还没学,赌博把钱输得差不多了。
他赌钱时认识另一个人,说没钱就去抢。
他担心姐姐姐夫因为他赌钱责骂他,只好去抢,抢完就把别人杀了。
被判了死刑,刚进来就闹自杀,说我要死我要死,折腾一个月,天天闹。
我的切入点就是跟他聊勾松脂。
我就说我也是乡下出来,小时候也勾松脂,早上什么时候得上山,松脂刀是怎样弄,怎么才锋利,从哪里往下勾,说到和他经历不符的地方,他就会插话了。
他愿意开口,我们就有共同语言了。
就这样,他一个月不开口,我三四天就攻开了。
后来因为同案犯在逃,责任不清晰,他改判了死缓。
死刑人员刚进监区,都会经历一段很长时间的适应期。
最开始我是肯定不和他谈案情的。
人都是肉体凡胎,心里的变化会通过语言、眼神和一些肢体动作看出来。
比如人觉得非常尴尬的时候,可能会缩成一团,手脚都不知道怎么放了。
聊天老纠缠一个问题,这也是典型的表现。
如果聊天的思路已经很开阔了,那证明他已经把这些问题放下了。
最直观的指标是饮食,人有思想顾虑时,是很难吃得下饭的。
拿出一碗饭,如果他能顺利吃下三分之一,那可能这一两天就没事,如果吃不下,还要继续和他谈。
我记得有一次,我在普通监区,管过一个十六七岁的抢劫犯。
午饭时间,他坐在放风场边上吃饭,我就问他,你吃得饱吗?他说能。
我说现在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如果吃不饱你跟我说,我让你吃饱,他眼泪就流下来了。
可能是很久没有人关心他了。
我当时就觉得,他们其实也是普通人,也需要关心。
他们的愿望都是很简单的,有时候你满足一下,他们都感恩流涕。
和他们相处,肯定不能让他们感觉我们是管教与被管教的关系。
说实在话,我相信人性本善。
但是没有得到合理引导,人生观价值观没有树立好,他是会向恶的。
人生本是一张白纸,就看你怎么写,有自己写的,有社会和环境泼墨上去的,
如果不懂得分辨,就会被外界的力量引导。
要让他们放下心里噎着的那些事
这么多年,我管过上百位死刑人员,贩毒的、杀人的、抢劫的……接触下来我最大的感触是,要给他们生的希望。
我一位同事最近感叹,我辛辛苦苦做了这么多工作,让他们重新燃起希望,突然间他就被带走了,就执行死刑了,到头来这些工作是徒劳的。
他这是很典型的陷入迷茫期了。
每个人都会经历这样一个过程。
所谓生的希望,其实不仅仅是生命延续的那种生,有些事情是我们无法逆转的,但如果能让一个死刑人员放下他心里噎着的那些事儿,知道他生命中也有一两件有意义的事情,那也是一种重生。
比如说我管过好几个杀自己伴侣的,各种方式都有,用炸药、泼硫酸、碎尸等等。
原因也不外乎伴侣出轨,或双方感情破裂。
入狱后他们的状态高度一致,就是不悔罪,不求立功表现,甚至一审判死后不上诉。
我总是跟他们讲,感情不是工厂的生产线,你不能说你投入多少我就回报多少,我感受到多么不幸福,都要和你生活在一起。
法律上没有这样的规定。
追求幸福是每个人的权利。
感情是什么,是妥协和付出,而不是索取和回报。
有一个贩毒的死刑人员,妻子要离婚,还要孩子的抚养权,他强烈拒绝。
我劝他,是惩罚妻子重要,还是给孩子健
康的环境重要?你从小缺的那些爱,希望孩子也缺吗?你把孩子给他妈妈,他以后想起你,只有爱,没有恨。
因为你爱他,给了他重新生活的空间。
他听了这话,很舒坦地就把孩子给了妻子,没了遗憾。
我管过的最年轻的死刑人员才19岁。
2005年,他们一群人在公园里抢劫,专抢情侣,从山脚抢到山顶。
深夜十二点正好遇到一个独自走路的少女,把她强行拉上车,轮奸至死,手段非常残忍。
我和他聊天,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一直在说,小时候上学他只有一支笔,姐姐把笔抢了,他就没法上学了,因此非常恨他姐姐。
这能说明他没有一个很好的成长环境,但是他犯下这样的重罪,绝不可能是因为这么一件小事啊。
后来慢慢聊,聊家庭关系、伦理,他才有了歉疚,不把责任推给别人。
我们必须让他知道,这事是他做错了。
如果时间能重来,他可能不会再这样干了,这种忏悔的心态,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安慰。
每天早晨上班,狱警都要回放前一晚的监控视频。
总是能看到,犯人们反复翻看家人的照片、信件,看完倒在一边,拿毛巾或被子蒙住头,流一晚上的泪。
有时谈话,稍一提起家人,就有人眼圈发红。
真正到了最后几天,大多数人也都比较坦然了,毕竟之前有过那么长时间的心理建设。
我们没有民间流传的所谓最
后一顿饭、告别仪式、遗书之类的,刻意不给他们营造这种氛围。
执行前有个临终会见,十几分钟时间,见了家人,他们除了哭还是哭。
人去了刑场,他们的遗物要留给家里。
那些家里的来信,都已皱皱巴巴,边角磨得很脏很脏,那是读过百遍千遍的痕迹。
信件和相片,是他们最珍贵的东西。
在给家人的最后一封信里,他们总是写,爸妈,孩儿不孝,你们要保重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