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2008年海南高考化学试题(含答案),推荐文档
- 格式:doc
- 大小:1.06 MB
- 文档页数:11
海南高考卷语文试卷真题(含答案)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作品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A. 《红楼梦》B. 《呐喊》C. 《西游记》D. 《三国演义》2. 以下哪个诗人是唐代诗人?A. 杜甫B. 李白C. 白居易D. 苏轼3. 下列哪个作品是元曲四大悲剧之一?A. 《窦娥冤》B. 《汉宫秋》C. 《长生殿》D. 《桃花扇》4. 以下哪个成语出自《左传》?A. 一箭双雕B. 画龙点睛C. 亡羊补牢D. 一鼓作气5. 下列哪个文学流派属于“五四”新文学运动?A. 现实主义B. 浪漫主义C. 骈文派D. 白话文派二、判断题1.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
温馨提示:高考题库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点击右上角的关闭按钮可返回目录。
【考点10】碱金属2009年高考试题1.(2009·广东文基·65)下列有关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1 L生理盐水(0.9%NaCl溶液)中含有9 molNa+B.出土的古代铜制品表面覆盖着铜绿,其主要成分是CuOC.装修门窗使用的铝合金材料的硬度比铝小,熔点比铝低D.节日燃放的烟花是某些金属元素发生焰色反应所呈现出来的色彩【解析】A项生理盐水的浓度大概为0.1538 mol.L-1,所以A项错误;B项铜绿主要成分为碱式碳酸铜;C项根据合金的特性①硬度比其成分强,②熔点比其成分低判断C项错误。
【答案】D。
2.(2009·海南高考·3)除去NaHCO3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2CO3可采取的方法是()A.通入二氧化碳气体B.加入氢氧化钡溶液C.加入澄清石灰水D.加入稀盐酸【解析】除杂方法要求操作简便、效果好、不带来新的杂质、保留非杂质成份。
溶液中可用这样的方法:Na2CO3 + H2O + CO2 = 2NaHCO3。
【答案】A。
3.(2009·上海高考·10) 9.2 g金属钠投入到足量的重水中,则产生的气体中含有( ) A.0.2 mol中子B.0.4 mol电子C.0.2 mol质子D.0.4 mol分子【解析】选项中都是D2的粒子数,所以要先算出D2的物质的量。
9.2 g金属钠是0.4 mol,由反应方程式2Na+2D2O = 2NaOD+D2↑知,0.4 mol钠可生成0.2 mol D2,0.2 mol D2中含有的中子数、电子数、质子数均为0.4 mol。
【答案】B。
4.(2009·全国卷II·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向含有CaCO3沉淀的水中通入CO2至沉淀恰好溶解,再向溶液中加入NaHCO3饱和溶液,又有CaCO3沉淀生成。
2008年海南高考化学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1 35.5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HBr分子的电子式为:【解析】HBr分子的H原子和Br原子是以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化合物,没有电子的转移,不存在离子。
答案:A。
2.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正确操作是:A.将一小块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在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B.将一小块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后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在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C.将一小条试纸在待测液中蘸一下,取出后放在表面皿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D.将一小条试纸先用蒸馏水润湿后,在待测液中蘸一下,取出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解析】本题是对实验基本操作问题的考查。
应特别注意pH试纸不能用蒸馏水润湿。
答案:A。
3.在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有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气体,若两容器的温度和压强均相同,且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的分子数比乙的分子数多B .甲的物质的量比乙的物质的量少C .甲的摩尔体积比乙的摩尔体积小D .甲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乙的相对分子质量小【解析】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即ρ(甲)ρ(乙)=M(甲)M(乙),由于ρ(甲)ρ(乙)>1,所以M(甲)>M(乙);由于它们的质量相等,所以甲的物质的量比乙的物质的量少,甲的分子数比乙少;由于它们的外界条件相同,所以它们的摩尔体积相同。
2013年海南省高考化学科试题答案及解析(word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K39 Fe56 Cu64 Ag108 Ba137 Pb207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
每小题2分,共1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机化合物中沸点最高的是A.乙烷B.乙烯C.乙醇D.乙酸[答案]D[解析]:四项中,C、D两项为液态,沸点明显要高,但学生只注意了乙醇的氢键,易失误。
2.下列化合物的俗称与化学式不对应的是A.绿矾-FeSO4·7H2O B.芒硝-Na2SO4·10H2OC.明矾- Al2(SO4)3·12H2O D.胆矾- CuSO4·5H2O[答案]C[解析]:对常见物质俗称识记。
3.重水(D2O)是重要的核工业原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氘(D)原子核外有1个电子B.1H与D互称同位素C.H2O与D2O互称同素异形体D.1H18O与D216O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答案]C[解析]:同位素是同种元素不同种原子间互称。
4.Mg-AgCl电池是一种能被海水激活的一次性贮备电池,电池反应方程式为:2AgCl+ Mg = Mg2++ 2Ag +2Cl-。
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A.Mg为电池的正极B.负极反应为AgCl+e-=Ag+Cl-C.不能被KCl 溶液激活D.可用于海上应急照明供电[答案]D[解析]:根据氧化还原判断,Mg为还原剂是负极、失电子,所以A、B都错,C是指电解质溶液可用KCl 溶液代替。
5.已知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6C(s)+5H2(g)+3N2(g)+9O2(g)=2C3H5(ONO2)3(l) △H12 H2(g)+ O2(g)= 2H2O(g) △H2C(s)+ O2(g)=CO2(g) △H3则反应4C3H5(ONO2)3(l)= 12CO2(g)+10H2O(g) + O2(g) +6N2(g)的△H为A.12△H3+5△H2-2△H1B.2△H1-5△H2-12△H3C.12△H3-5△H2-2△H1D.△H1-5△H2-12△H3[答案]A[解析]:盖斯定律常规考查。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统一考试(宁夏卷)数学(理科)——由潘老师录入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函数y=2sin(ωx+φ)(ω>0)在区间[0,2π]的图像如下:那么ω=( ) A. 1B. 2C. 1/2D. 1/32、已知复数1z i =-,则21z z =-( )A. 2B. -2C. 2iD. -2i3、如果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底边长的5倍,那么它的顶角的 余弦值为( ) A. 5/18B. 3/4C.D. 7/84、设等比数列{}n a 的公比2q =,前n 项和为n S ,则42S a =( ) A. 2 B. 4 C.152D.1725、右面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三个实数a 、b 、c ,要求输出这三个数中最大的数,那么在空白的判断框中,应该填入下面四个选项中的( ) A. c > xB. x > cC. c > bD. b > c6、已知1230a a a >>>,则使得2(1)1i a x -<(1,2,3)i =都成立的x 取值范围是( )A.(0,11a ) B. (0,12a ) C. (0,31a ) D. (0,32a ) 7、0203sin 702cos 10--=( ) A. 12B. 2C. 2D.8、平面向量a ,b共线的充要条件是( )A. a ,b 方向相同B. a ,b 两向量中至少有一个为零向量C. R λ∃∈, b a λ=D. 存在不全为零的实数1λ,2λ,120a b λλ+=9、甲、乙、丙3位志愿者安排在周一至周五的5天中参加某项志愿者活动,要求每人参加一天且每天至多安排一人,并要求甲安排在另外两位前面。
不同的安排方法共有( ) A. 20种B. 30种C. 40种D. 60种10、由直线21=x ,x=2,曲线xy 1=及x 轴所围图形的面积是( ) A. 415 B. 417 C. 2ln 21 D. 2ln 211、已知点P 在抛物线y 2 = 4x 上,那么点P 到点Q (2,-1)的距离与点P 到抛物线焦点距离之和取得最小值时,点P 的坐标为( ) A. (41,-1) B. (41,1) C. (1,2) D. (1,-2)12、某几何体的一条棱长为7,在该几何体的正视图中,这条棱的投影是长为6的线段,在该几何体的侧视图与俯视图中,这条棱的投影分别是长为a 和b 的线段,则a + b 的最大值为( )A. 22B. 32C. 4D. 52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灿若寒星**整理制作)温馨提示:此题库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点击右上角的关闭按钮可返回目录。
考点1 化学常用计量一、选择题1.(2012·福建高考·6)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易燃试剂与强氧化性试剂分开放置并远离火源B.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C.在50 mL量筒中配制0.100 0 mol·L-1碳酸钠溶液D.金属钠着火时,用细沙覆盖灭火【解析】选C。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所用的基本仪器是容量瓶。
2.(2012·福建高考·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5 mol O3与11.2 L O2所含的分子数一定相等B.25 ℃与60 ℃时,水的pH相等C.中和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醋酸所消耗的n(NaOH)相等D.2SO2(g)+O2(g)2SO3(g)和4SO2(g)+2O2(g)4SO3(g)的ΔH相等【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应明确以下几点:V计算物质的量时应注意:必须是气体,必须在标准状况下。
(1)根据n=22.4L/mol(2)温度对水的电离平衡及pH的影响:温度越高越电离。
(3)ΔH与化学计量数的对应关系:成正比。
(4)恰好中和是指酸碱恰好完全反应。
【解析】选C。
因为不知道11.2 L O2是否是处于标准状况下,所以无法计算其物质的量,A选项错误;由于水的电离过程吸热,所以升高温度,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c(H+)增大,pH减小,B选项错误;盐酸和醋酸都是一元酸,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这两种酸的物质的量相同,完全反应消耗的NaOH的物质的量相同,C选项正确;反应热与化学计量数成正比,化学计量数加倍,ΔH也应加倍,D选项错误。
3.(2012·山东高考·8)下列与含氯化合物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HClO是弱酸,所以NaClO是弱电解质B.向沸水中逐滴加入少量饱和FeCl3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C.HCl溶液和NaCl溶液均通过离子导电,所以HCl和NaCl均是离子化合物D.电解NaCl溶液得到22.4 L H2(标准状况),理论上需要转移N A个电子(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应区别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概念,强、弱电解质的不同。
温馨提示:此题库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考点23 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3)非选择题1.(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37)[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早期发现的一种天然二十面体准晶颗粒由Al、Cu、Fe三种金属元素组成。
回答下列问题: (1)准晶是一种无平移周期序,但有严格准周期位置序的独特晶体,可通过方法区分晶体、准晶体和非晶体。
(2)基态铁原子有个未成对电子,Fe3+的电子排布式为,可用硫氰化钾检验Fe3+,形成配合物的颜色为。
(3)新制备的Cu(OH)2可将乙醛(CH3CHO)氧化成乙酸,而自身还原成Cu2O,乙醛中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1 mol乙醛分子中含有的σ键的数目为。
乙酸的沸点明显高于乙醛,其主要原因是。
Cu2O为半导体材料,在其立方晶胞内部有4个氧原子,其余氧原子位于面心和顶点,则该晶胞中有个铜原子。
(4)铝单质为面心立方晶体,其晶胞参数a=0.405 nm,晶胞中铝原子的配位数为。
列式表示铝单质的密度 g·cm-3(不必计算出结果)。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要注意以下3点:(1)核外电子在排布时应遵循洪特规则特例;(2)分子间氢键能够使物质的沸点升高;(3)取1 mol晶体计算出该晶体一个晶胞的质量,再计算出一个晶胞的体积,然后根据公式计算晶体的密度。
【解析】(1)区别晶体、准晶体与非晶体最可靠的方法是X-射线衍射。
(2)26号元素铁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64s2,由此可知基态铁原子的3d轨道上有4个未成对电子,当铁原子失去4s轨道上的两个电子和3d轨道上的一个电子时形成三价铁离子,因此三价铁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三价铁离子遇硫氰酸根离子变成红色。
(3)乙醛中甲基上的碳为sp3杂化,醛基上的碳原子为sp2杂化;乙醛分子中有5个单键、一个双键,其中五个单键全是σ键,双键中一个是σ键,一个是π键;乙酸分子间存在分子间氢键,因此沸点较高;氧化亚铜晶胞中含有氧原子个数为4+8×1/8+6×1/2=8,根据氧化亚铜的化学式可知,晶胞中铜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之比为2∶1,所以晶胞中铜原子个数为16个。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海南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016 S32 Fe56 Cu64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題2分,共1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食品添加剂中,常用作防腐剂的是A.碘酸钾B.碳酸氢钠C.苯甲酸钠D.磷酸氧钙2.某工业废气所含氮氧化物(N0x)的氮氧质量比约为7: 4,该NO x可表示为A. N20B. NOC. N2O3D. N023.用浓硫酸配制稀硫酸时,不必要的个人安全防护用品是A.实验服B.橡胶手套C.护目镜D.防毒面罩4.下列化合物中,能与Na2C03溶液反应生成沉淀且沉淀可溶于Na0H溶液的是A.MgCl2B. Ca(N03)2C. FeS04D. A1C135.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Na202可与C02反应放出氧气,可用于制作呼吸面具B. Si02具有导电性,可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和光电池C.聚四氟乙稀耐酸碱腐蚀,可用作化工反应器的内壁涂层D.氯水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纸张、织物等6.某温度下向含AgCl固体的AgCl饱和溶液中加少量稀盐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gCl的溶解度、Ksp均减小 B. AgCl的溶解度、Ksp均不变C. AgCI的溶解度减小,Ksp不变D. AgCl的溶解度不变,Ksp减小二、选择题:本肢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得4分,但只要选错—个就得0分。
温馨提示:高考题库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点击右上角的关闭按钮可返回目录。
考点2 烯烃炔烃一、2010年高考试题1.(2010·全国卷Ⅱ·T13·6分)三位科学家因在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中的杰出贡献而荣获2005年度诺贝尔化学奖,烯烃复分解反应可示意如下:下列化合物中,经过烯烃复分解反应可以生成的是【命题立意】本题以有机物的组成和结构为考查对象,主要考查学生对信息的领悟能力。
【思路点拨】由题中所给信息可知:烯烃断裂双键后形成新的双键。
【规范解答】选A。
2.(2010·江苏高考·T4·2分)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或应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二氧化硅是生产光纤制品的基本原料B.水玻璃可用于生产黏合剂和防火剂C.盐析可提纯蛋白质并保持其生理活性D.石油分馏可获得乙烯、丙烯和丁二烯【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典型物质的用途和性质,盐析与变性,分馏与裂解等相关概念的区别。
【思路点拨】注意典型物质的用途和性质,注意盐析与变性,分馏与裂解的区别,看清题目选“不正确的”。
【规范解答】选D。
A项,二氧化硅是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二氧化硅是生产光纤制品的基本原料,A项正确;B项,水玻璃为硅酸钠的水溶液,不易着火,有很强的粘性,用于生产黏合剂和防火剂,B项正确;C项,盐析可使蛋白质析出,用于分离提纯蛋白质,盐析为可逆过程,能保持蛋白质的生理活性,C项正确;D项,石油主要为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组成的混合物,分馏为物理变化,所得产物应为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等,D项错。
3.(2010·海南高考·T18·20分)18-I 已知:,如果要合成所用的原始原料可以是A.2-甲基-l,3-丁二烯和2-丁炔 B.1,3-戊二烯和2-丁炔C.2,3-二甲基-1,3-戊二烯和乙炔 D.2,3-二甲基-l,3-丁二烯和丙炔18-II A~G都是有机化合物,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6.0g化合物E完全燃烧生成8.8g CO2和3.6g H2O;E的蒸气与氢气的相对密度为30,则E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2)A为一取代芳烃,B中含有一个甲基。
海南省2007年普通高中基础会考试卷化学科第I卷选择题(64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16题每题3分,17~20题每题4分.共64分)1.下列有关危险化学品的标志中,表示剧毒品的是2.大雾天气,可致使高速公路关闭,航班停飞。
雾属于A.溶液B.悬浊液C.乳浊液D.胶体3.下列气体排放到大气中,不会..造成大气污染的是A.NO2B.SO2C.O2D.Cl24.下列对Na2CO3的分类,不正确...的是A.Na2CO3是有机物B.Na2CO3是正盐C.Na2CO3是钠盐D.Na2CO3是碳酸盐5.既能跟盐酸又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物质是A.CaCO3B.Al(OH)3C.Fe2O3D.MgO6.已知HN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3,则HNO3的摩尔质量是A.63 B.63g·mol-1C.63g D.63mol-17.在反应:H2+CuO △H2O+C u中,H2作A.还原剂B.氧化剂C.还原产物D.氧化产物8.下列属于同位素的一组是A.11H和21H B.O2和O3C.Na2O和Na2O2D.4019K和4020Ca9.鉴别甲烷和乙烯,选用的试剂是A.稀盐酸B.溴水C.氢氧化钠溶液D.四氯化碳10.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能与C、S等非金属单质反应,因为它具有A.吸水性B.强酸性C.脱水性D.强氧化性11.下列物质中,易使皮肤(蛋白质)变黄的是A.浓盐酸B.浓硝酸C.氢氧化钠溶液D.饱和食盐水12.下列属于吸热反应的是A.氢气燃烧B.盐酸与氢氧化钠的中和反应C.黑火药爆炸D.Ba(OH)2·8H2O与NH4Cl反应13.热水瓶用久后,瓶胆内常附着一层水垢[主要成分为CaCO3与Mg(OH)2]。
能用来清除水A B C D垢的是A .食醋B .白酒C .纯碱D .食盐水14.随着电池用量的增多,废弃电池造成的污染越来越严重.不易..造成环境污染的电池是 A .铅蓄电池 B .锌锰电池 C .氢氧燃料电池 D .锌汞电池15.能将Br -离子氧化为Br 2的物质是A .HClB .Cl 2C .I 2D .HI16.向0.1mol/L 的盐酸中加入锌粒,能使该反应速率加快的操作是A .加入一定量的水B .加入一定量的KOH 溶液C .升高混合物的温度D .加入少量NaCl 固体㈠《化学与生活》模块17.新装修房子中常见的室内污染气体是A .甲醛、苯等有机蒸气B .甲烷C .一氧化碳D .二氧化硫18.在迎接“绿色奥运”的主题活动中,某同学提出下列建议,不可采纳....的是 A .提倡使用无磷洗涤剂 B .提倡使用新能源氢气C .提倡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和塑料袋D .提倡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19.下列关于材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水泥是生活中常见的硅酸盐材料B .二氧化硅是制造光导纤维的主要原料C .纤维素是蚕丝的主要成分D .不锈钢属于一种铁合金20.抗酸药是一类能中和胃酸过多的药物。
2008年海南高考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1 35.5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HBr分子的电子式为:2.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正确操作是:A.将一小块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在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B.将一小块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后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在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C.将一小条试纸在待测液中蘸一下,取出后放在表面皿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D.将一小条试纸先用蒸馏水润湿后,在待测液中蘸一下,取出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3.在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有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气体,若两容器的温度和压强均相同,且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分子数比乙的分子数多B.甲的物质的量比乙的物质的量少C.甲的摩尔体积比乙的摩尔体积小D.甲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乙的相对分子质量小4.锌与很稀的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锌、硝酸铵和水。
当生成1 mol硝酸锌时,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A.2mol B.1 mol C.0.5mol D.0.25mol5.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5.6L四氯化碳含有的分子数为0.25N AB.标准状况下,14g氮气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5N AC.标准状况下,22.4L任意比的氢气和氯气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总数均为N A D.标准状况下,铝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1mol氢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N A6.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7.关于铅蓄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放电时,正极发生的反应是Pb(s) +SO42—(aq)= PbSO4(s) +2e—B.在放电时,该电池的负极材料是铅板C.在充电时,电池中硫酸的浓度不断变小D.在充电时,阳极发生的反应是PbSO4(s)+2e—= Pb(s)+ SO42—(aq)8.白磷与氧可发生如下反应:P4+5O2=P4O10。
已知断裂下列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别为:P—P akJ·mol—1、P—O bkJ·mol—1、P=O ckJ·mol—1、O=O dkJ·mol—1。
根据图示的分子结构和有关数据估算该反应的△H,其中正确的是A、(6a+5d-4c-12b)kJ·mol—1B(4c+12b-6a-5d)kJ·mol—1C、(4c+12b-4a-5d)kJ·mol—1D、(4a+5d-4c-12b)kJ·mol—19.下列离子方程式中,属于水解反应的是:A、HCOOH+H2O HCOO—+ H3O+B、CO2+H2O HCO3—+ H+C、CO32—+ H2O HCO3—+ OH—D、HS—+ H2O S2—+ H3O+10.X、Y、Z三种气体,取X和Y按1:1的物质的量之比混合,放入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2Y2Z ,达到平衡后,测得混合气体中反应物的总物质的量与生成物的总物质的量之比为3:2,则Y的转化率最接近于:A、33%B、40%C、50%D、65%11、下列有机反应中,不属于取代反应的是:212、在pH=13的无色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A、NH4+、NO3—、K+、SO42—B、CO32_、NO3—、HCO3—、Na+C、Na+、ClO—、AlO2—、NO3—D、CrO42—、K+、Na+、SO42—第Ⅱ卷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13题~第17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18题~第29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13.(8分)下图表示某固态单质A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某些产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化合物B在常温常压下为气体,B和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4:5,化合物D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1)写出A在加热条件下与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E与A的氢化物反应生成A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一个由D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将5mL0.10mol·L—1的E溶液与10mL0.10 mol·L—1的NaOH溶液混合。
①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反应后溶液的pH ______7(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理由是________;③加热反应后的溶液,其pH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8分)根据元素周期表1—20号元素的性质和递变规律,回答下列问题。
(1)属于金属元素的有________种,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与氧反应生成的化合物有___________(填两种化合物的化学式);(2)属于稀有气体的是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下同);(3)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两种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4)第三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稀有气体除外)______________;(5)推测Si、N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_________大于_________(填化学式)。
15.(8分)反应A(g)+B(g)C(g) +D(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填“吸热”“放热”);(2)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升高温度,A的转化率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对反应热是否有影响?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4)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E1和E2的变化是:E1_________,E2__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
16.(10分)现拟在实验室里利用空气和镁粉为原料制取少量氮化镁(Mg3N2)。
已知实验中可能会发生下列反应:①2Mg+O2△2MgO;②3Mg+N2△3N2;③2Mg+CO2△2MgO+C④Mg+H2O△MgO+H2↑⑤Mg3N2 +6H2O △3Mg(OH)2+2NH3↑可供选择的装置和药品如下图所示(镁粉、还原铁粉均已干燥,装置内所发生的反应是完全的,整套装置的末端与干燥管相连)。
4回答下列问题;(1)在设计实验方案时,除装置A、E外,还应选择的装置(填字母代号)及其目的分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连接并检查实验装置的气密性。
实验开始时,打开自来水的开关,将空气从5升的储气瓶压入反应装置,则气流流经导管的顺序是(填字母代号)___________________ _;(3)通气后,如果同时点燃A、F装置的酒精灯,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4)请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产物是氮化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10分)A、B、C、D、E均为有机化合物,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提示:RCH=CHR' 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反应生成RCOOH和R'COOH,其中R和R'为烷基)。
回答下列问题:(1)直链化合物A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90,A分子中碳、氢元素的总质量分数为0.814,其余为氧元素,则A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2)已知B与NaHCO3溶液完全反应,其物质的量之比为1:2,则在浓硫酸的催化下,B与足量的C2H5OH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3)A可以与金属钠作用放出氢气,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则A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4)D的同分异构体中,能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的有__________种,其相应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以下是选考题,其中第18、19、20、21题为《有机化学基础》模块题,第22、23、24、25题为(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题,第26、27、28、29题为《化学与技术》模块题。
考生只能从三个模块中任选一个作答,不得跨模块答题,否则只能以所答的第一个模块计分。
《有机化学基础》模块18-20为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18.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两组峰,其氢原子数之比为3:2的化合物是:19.分子式为C4H10O并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的有机化合物有:A.3种B.4种C.5种D.6种20.1mo1X能与足量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44.8LCO2(标准状况),则X的分子式是:A、C5H10O4B.C4H8O4C.C3H6O4 D.C2H2O421.(11分)A、B、C、D1、D2、E、F、G、H均为有机化合物,请根据下列图示回答问题。
6(1)直链有机化合物A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①的反应试剂和反应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3)③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B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1或D2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G可应用于医疗、爆破等,由F生成G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22-24为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22.在硼酸[B(OH)3]分子中,B原子与3个羟基相连,其晶体具有与石墨相似的层状结构。
则分子中B原子杂化轨道的类型及同层分子间的主要作用力分别是: A.SP,范德华力B.sp2,范德华力C.sp2,氢键D.sp3,氢键23.在基态多电子原子中,关于核外电子能量的叙述错误..的是:A.最易失去的电子能量最高B.电离能最小的电子能量最高C.p轨道电子能量一定高于s轨道电子能量D.在离核最近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最低24.已知X、Y、Z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离子晶体,其晶胞如图所示,则下面表示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正确的:A、ZXY3B、ZX2Y6C、ZX4Y8D、ZX8Y1225.(11分)四种元素X、Y、Z、W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前四周期,已知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加,且核电荷数之和为51;Y原子的L层p轨道中有2个电子;Z与Y原子的价层电子数相同;W原子的L层电子数与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4:1,其d轨道中的电子数与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5:1。